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用生活中解決難題寫字篇一
星期天上午,弟弟來到我家做客。他還把作業本也帶來了。他說:“姐姐,今天我除了玩,還要做一些作業。”我覺得弟弟這樣看重學習,也就點頭同意了。
我們先玩了一個小時,弟弟就提出來要做作業了。我就和他一起坐在一張桌子前做起作業來了。做著做著,弟弟忽然把筆放在了桌子上面,凝神思考著。我看到他這么專注,知道他一定是碰到了難題。于是,我就問他:“弟弟,什么題目把你給難住了?”“喏,就是這一道題目。只是你讓我再想一想,做一做。如果我實在做不出來再請你幫助解決。”我馬上說:“那你就好好想想,再認真算算。如果實在做不出來,就一定要問我!我可要自己做作業了。”說完,我就低下了頭做起了作業來了。
用生活中解決難題寫字篇二
;1864年,凡爾納在他的科幻小說《地心游記》里,用各種巧妙的辦法解決了人類在探索地下世界時遇到的光線、通風、清除障礙物等一系列困難。
地處武漢市中心的光谷廣場轉盤,一度曾是武漢市聞名的堵點之一,平時日均通行車輛約15萬輛,“轉不動”已成家常便飯,常常陷入“堵死”模式。
為徹底根治擁堵頑疾,2014年12月,光谷廣場綜合體開工建設,這個綜合體集軌道交通、市政隧道、地下公共空間于一體,匯集了3條地鐵線和2條市政公路,地下分三層,最大埋深34米,總建筑面積約16萬平方米。
武漢地鐵集團總工辦侯云亮說,光谷綜合體工程設計為地下三層和一個夾層:地下一層為地鐵站廳及公共空間;
魯磨路公路隧道位于地下一層上方的夾層;
地下二層為地鐵2號線南延線區間、珞喻路公路隧道;
地下三層則是地鐵11號線的站臺。
光谷廣場綜合體被稱為“亞洲最復雜地下綜合體”,在這個地下空間,地鐵站、地鐵隧道、公路隧道分為三層并存,互不干擾。建成后將有16個出入口可以與地面連通。
光谷綜合體總體設計負責人周兵說,建設單位武漢地鐵集團和中鐵十一局集團、鐵四院等參建各方在施工中大膽進行工藝工法的創新,并且在施工技術方面填補了國內空白。
在爆破工藝方面,考慮到光谷綜合體混凝土臨時結構支撐梁布局形式復雜,凈空高,拆除方量大和難度大,傳統的拆除方式不能滿足現場工期等要求,項目部經過反復比較論證,首次探索創新采用微差延期起爆技術,采用毫秒級雙雷管傳爆,不僅節約工期6個月,而且確保了圓盤區周邊建筑和往來行人車輛的“安然無恙”。
同樣是在武漢,還有另一項地下的“超級工程”。62年前,橫跨長江兩岸的武漢長江大橋,實現了上層走汽車、下層跑火車。一個甲子之后,在下游的長江江底深處,武漢長江公鐵隧道又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
武漢長江公鐵隧道是公鐵兩用隧道,通過在隧道內建設內襯結構,實現地鐵與汽車的分離運行。
“三陽號”和“開泰號”這兩臺盾構機負責承擔隧道內的掘進重任。這兩臺“巨無霸”僅刀盤就重約595噸,刀具共有361把,分為滾刀、齒刀、刮刀、先行刀、中心刀等類型,功用類似人的磨牙、切牙、尖牙等,在掘進時對地層進行“磨、切、削”。
“做完這條隧道再回頭看以前的越江工程,就相當于小學測驗和高考的區別。”武漢地鐵集團二級項目經理倪正茂說。
他說,盾構機始發不久,就遇到復雜地質狀況:在長約1360米的江底,同時分布著強度極高的礫巖和黏性極大的泥巖,兩者如同“鉆石層”和“年糕團”,一方面快速磨損盾構機的刀具,另一方面又結成泥餅貼在刀盤上,大大增加了盾構機地下切割的難度。
項目部負責人說,從2016年4月盾構機始發到現在,兩年時間里,共有4000多把各式刀具被更換下來,換刀總次數接近300次。“這也是無法想象的事情!一般的越江盾構工程只需要換3次刀就足夠了,我們這次卻接近別人的100倍。”倪正茂說。
工程人員查閱文獻資料,發現全球范圍內沒有可參考的經驗。武漢地鐵集團請來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鈞,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陳湘生等國內外盾構領域的名家組成團隊進行攻關。
2017年8月6日午夜,經過兩個月改造的盾構機開始復推,當天掘進距離即達到4環8米。大家擊掌相慶,吃下了幾個月以來最香的一頓飯。
在先進科技和現代建筑工程技術等的加持下,不少美國高校注重向地下拓展空間。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地下空間中心是地下公共建筑設計的杰出案例,也是解決地下照明和幽閉心理情況的良好示范。
當陽光、通風、溫度都不是問題后,另一個人類需要面對的問題是,地下世界如何防水防火,一旦發生危險,又如何從地下逃生?中國港珠澳大橋的建設經驗也許能有助于解決這些難題。
港珠澳大橋設計團隊提出一個極富創造力的方案:建造東西兩個人工島,修建一段海底隧道,將隧道與大橋連接起來。這條世界最長的海底沉管隧道由33個巨型沉管組成,每節管道長180米,單節重約8萬噸,沉入海底40多米。
在反復驗證沉管是剛性還是柔性后,林鳴終于決定采用半剛性。半剛性綜合了剛性和柔性結構的優點,強化小管節之間的連接,進一步控制180米長、由8個小關節連接而成的大管節的變形。這一全球首創的結構設計讓港珠澳大橋擁有了世界首條“滴水不漏”的海底隧道。
早在設計之時,這個問題就已經被工程師們考慮在內。港珠澳大橋隧道內鋪設的防火板采用特殊耐火材料制成,外層還涂有黑色耐高溫漆層,能保證在1200℃的燃燒高溫下,隧道結構2小時內不受破壞。
而要防止火災的危險,通風至為關鍵。行車孔通風系統通過風機和隧道內活塞風的作用實現隧道內的通風換氣功能,保證隧道內的行車安全性和舒適性。另外,獨立排煙系統通過排煙道兩側電動排煙口將煙霧集中抽取,進行側向集中排煙,煙霧通過隧道出口側設置的風塔進行排放,是保障人員逃生的“生命通道”。
其中,中國首臺大型軸流風機號稱隧道“生命之風”。它既能對整個隧道進行換氣,又能在火災時進行排煙。
《地心游記》里,主人公們因火山噴發的力量九死一生地回到地面,結束了他們在地心兩個多月的旅程,“終于體會到光亮”,卻仍然不斷有人質疑他們的行程。今天,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往來地上地下已經不需要付出生命的代價,當陽光照耀地下的時候,也不用再擔心,我們的旅程只能停留在想象之中。
(綜合摘編自《環球》、新華網)
相關熱詞搜索:;用生活中解決難題寫字篇三
生活就像航海,有時一帆風順,有時卻遇到挫折。不過,我總能解決這些小難題。這不,前一陣,我又解決了一個小難題。
這天,我來到好朋友霏霏家玩。我們一起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我想看電視劇《潛伏》,可她想看動畫片《喜羊羊和灰太郎》。我們互不相讓,最后,我生氣地說:“真是的,沒想到你這么小氣,早知道你這么小氣,我就不來了!”霏霏撅著嘴,一扭身,走了。
我們各玩各的。我心想:這次是她不對,她會向我道歉的。可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方法還沒來,我有點著急了。
我去問媽媽怎么辦,媽媽撫摸著我的頭說:“你應該跟霏霏和好。”我苦思冥想,決定去給霏霏道歉。
我來到她跟前,對她說:“對不起,剛才是我不對,我們一起玩吧!”可她好像沒聽見,一動也不動。我又說了一遍,可她還是不理我。我沒辦法,只好再去想別的好辦法。
我眉頭一皺,計上心來,準備送她一樣禮物。我把霏霏一直想要的“賽跑飛速毛毛蟲”送給她。可當我把玩具給她,她卻扔了回來。看來霏霏真的生氣了,連我給她的禮物也不要了。
經過一番勸解,霏霏終于和我和好了。我還記得,那天晚上我們玩到深夜,誰也不愿意離開,我非常開心。因為我在成人的幫助下,解決了我的小難題。
通過這件小事,我知道了以后如果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難題,可以求助大人們。小朋友也可以試一試!這樣,就能快速地解決難題了!
用生活中解決難題寫字篇四
2020年,中國城市規劃研究院的報告顯示北上廣深的上班族平均單程通勤就要41分鐘。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通勤難題如何解決,希望大家喜歡!
實際上,從全國范圍內來講,無論是“極端通勤”比重的增加,還是“幸福通勤”比重的降低,都反映了交通基礎設施與城市土地的融合匹配程度、基礎設施結構布局、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模等問題。
比如各類交通的效率低下、銜接度不夠高、城區產城融合不夠充分等,都在無形間延長了通勤時間,并可能會對城市交通碳減排以及綠色可持續發展產生影響。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曾撰文指出,隨著都市圈范圍的擴大,通勤空間半徑正加大,中心城市通勤的影響范圍往往超過自身行政范圍,對此應加大跨城軌道交通建設。
時代周報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201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關于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推動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2020年,《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發布,明確提出“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化”。
與此同時,國家還相繼提出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由此可見,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等城市空間形式將成為發展新趨勢,都市圈、城市群已成為承載經濟社會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并將對城軌交通發展產生深刻影響。
對此,孫不熟表示,目前,人口與產業在空間上向大城市聚集,同時也在向大城市的郊區和邊緣地帶擴散。在都市圈和軌道交通的快速發展下,將會吸引更多人向郊區和外圍居住。郊區和邊緣地帶為剛需人群提供了較低的居住成本,但是在公共服務學校醫院等配套又相對落后,更缺乏足夠的就業機會。
因此,在孫不熟看來,要想解決居民通勤、道路擁擠等問題,除了加快軌道交通建設以外,也要加大民生福利設施的供應力度,布局優質均衡公共服務設施,均衡發展教育、醫療、養老設施、經濟產業等建設力度。
研究普遍認為長時間通勤會降低人們的幸福感,但也有財經專家認為,通勤時間長對個體是壞的,而對企業和城市發展不一定就是“壞”的,長時間通勤可能提高居民收入,拉動家庭消費。有論文寫道:“網絡消費成為上班族的重要消費渠道和通勤時間利用方式,有利于緩解通勤時間過長帶來的負面影響,提升居民通勤幸福感。
一、通勤時間長,致癌物過度吸入
越長的通勤時間可能對健康有害,在車里時間過長的那些人可能會暴露在高濃度的有害物質中!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上的研究顯示:在加州,有78%的通勤者至少有10%的機會接觸苯而患癌;有63%的通勤者至少有10%的機會接觸甲醛而患癌。
研究檢查了車內內部化學品的潛在風險:苯、甲醛、鄰苯二甲酸二酯等。
最終研究者認為:與苯相關的癌癥風險,在通勤時間為20-240分鐘的情況下,rfd%100的概率從2.4%~77.5%不等;與甲醛有關的癌癥風險,rfd%100的概率由0.9%~74.4%不等。
而這些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排放可能會隨著車輛 、汽車總行駛里程、通風率增加、車內溫度/濕度降低而減少。
因此,在乘車過程中可以盡可能打開窗戶,讓空氣流通,通過稀釋車內化學物質的濃度來降低自己吸入有害物質的日劑量。
為什么久坐不動患癌死亡風險高?這可不是無憑無據。
2020年6月18日,jama oncology的一項研究表明:人們久坐的時間越長,患癌癥死亡的風險就越大。同時,與很少久坐的人相比,經常久坐的人群癌癥死亡的風險要高出82%。
想要預防癌癥怎么辦?那就是多運動!
體育鍛煉可以隨時隨地開始,休閑時間的活動甚至只是上下班路途中積累的身體鍛煉,就能夠為我們帶來更低的患癌風險和更加健康的身體!
用生活中解決難題寫字篇五
當奧數學習的浪潮一年高過一年時,奧數的難度也同“芝麻開花——節節高”,這讓許多高年級的學生在的緊要關頭面對奧數難題一籌莫展之時,心里產生了些許焦躁、煩悶和恐懼。然而,我們要說,如今的奧數學習如遇難題,無論學生還是家長都千萬莫著急,我們有許多好的建議給您提。
或許對于在巨人尖子班和仁華學校前幾班里學習的孩子并不覺得奧數有多難,但是給這些孩子上課的老師,憑他們經驗,他們可以這么說,現在六年級一些題目的難度是大學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都無法接受的,只要他們以前沒有接受過這樣的訓練。因此,我們要說,現在我們小孩學的奧數,的確很難,要說錯,錯在當今奧數學習的形勢上——難度逐漸加大。
求助對象一:老師。我們不會的問題應該多多總結,無論是學校的任課老師,還是在巨人學校,只要你有問題,我們就會認真的對你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講解和評價。在巨人的授課重點上,我們強調奧數學習中的幾個難點:行程問題,數論,分數應用,整除同余,平面幾何中計算面積的問題。
求助對象二:家長。有些孩子的家長或許就是大學教授或者常年從事奧數的教學工作,比如巨人學校的徐老師,孩子如果有問題,只要在家長力所能及的范圍,都應當對孩子進行引導,最大限度的'幫助他解決問題。
求助對象三:參考書。這是我們自己處理問題的方式,因為經典的問題往往是難度較大的問題,在如今奧數教材眾多的市場上,我們總能找到一本適合自己用的參考書,這里面可能就有很多對你存在疑問的地方進行解答,而且有時還會有配套的練習,讓你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層次的掌握。
就如之前所說的,如今的奧數學習難度有時超乎我們的想象,因此當多方求助無果后,是不是可以考慮放棄這道題目呢?即便是一道重點中學,甚至大學都不要求掌握的題目讓我們靠別人來解決,難道真的能說明我們的奧數學習到了一個登峰造極的程度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換個思路,退而求其次,放棄它,我們或許能夠在相同的時間里學到比這道題更加有用的知識。
總之:我們想說的是,對奧數要求高的形勢造就了如今奧數學習難度的加大,面對難題,首先不應懷疑自己,然后想法設法去解決問題,實在不行,退一步,我們或許能贏得奧數學習上的更大成就,一句話“奧數遇難題,千萬莫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