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篇一
9月1日,又是一個熟悉的日子,我們揚起燦爛的笑臉,背起書包,踏進了想念已久的校園。就在這個充滿希望的日子里,中央電視臺在雄偉的八達嶺長城下,舉辦了一場的大型公益晚會《開學第一課》。
愛是什么?這是一個簡單而復雜的問題,我相信一百個同學會有一百個答案,而我想說:“愛是分享。”晚會中,有這么一句話:當一個人把痛苦與人分享時,他的痛苦就減少了一半;當一個人把快樂與人分享時,他的快樂就增加了一倍。一群來自大草原合唱團的孩子們讓我深深明白:愛是給予,愛是分享,蒼茫的草原上,面對藍天,白云,青草,牛羊,孩子們學會了用歌聲去分享他們的快樂,我想:只有被分享了的愛,才是世界上最最有價值的愛。
愛是什么?愛是力量!在這個世界上,有那么一群人,他們的身上閃耀著愛和力量的光芒,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志愿者。5。12汶川地震災區上,有他們的身影,萬眾矚目的北京奧運會上,有他們的身影;臺灣莫拉克臺風的救援工作中,還是有他們的身影……,我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獻出一點愛心,那么世界將充滿愛。讓著滿載愛心的星星之火,燃遍全世界吧!
愛是什么?愛是承擔!男孩鵬飛與奶奶相依為命,家里并不富裕,僅僅住這一間破舊的小平房,奶奶生著重病,行動不便,鵬飛就每天中午跑回家給奶奶做飯,寒來暑往,沒有一句怨言,生活的重擔竟然壓在了一個年僅十幾歲的孩子身上,但是,小鵬飛用愛的力量,他堅持下來了,因為那是他的責任。
愛是什么?愛是榮耀!國旗護衛隊的大哥哥們聲情并茂的為我們講述了升旗手的絕招是如何煉成的,從天安門城樓到升旗桿,整整138步,要走的器宇軒昂,就算腳心扎進了釘子也要忍耐堅持,其中的滋味,恐怕只有他們自己才能體會了吧,當然,正是這崇高的榮譽,讓人人的小愛匯聚成足以榮耀祖國的大愛!
開學第一課讓我受益匪淺,我終于知道了到底什么是愛,愛到底是干什么的。
相信愛會讓我們的祖國更美麗,相信愛會讓我們的明天更美好!祖國,我愛你!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篇二
2015年正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日前,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聯合下發通知,強調要在今年秋季利用新生教育、入學教育的契機,以“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為主題,在大中小學校組織開展“開學第一課”活動,廣泛進行抗戰歷史、抗戰精神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傳承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組織學生及時收看教育部和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以“英雄不朽”為主題的2015年《開學第一課》節目,感悟英雄故事,交流心得體會。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王定華說:歷史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血脈,中小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教育引導青少年熱愛祖國、自立自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今年《開學第一課》的價值意義尤為突出。
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總監錢蔚表示:抗戰是今年全社會高度關注的重大議題,《開學第一課》力圖從眾多經典故事中,尋找獨特的視角。同時,晚會也以“讓歷史說話”為精神,全力邀請最貼近這段歷史的講述人,借助真實的歷史文物和高科技的還原手段,來解讀每個故事背后真實可感的細節,讓故事更加直擊心靈,觸及靈魂。
值得關注的是,晚會現場專門邀請了29位親身參與抗戰的老兵作為貴賓列席觀看,他們中最年輕的85歲,最年長的已是98歲高齡。他們作為那段珍貴記憶的直接見證人,為晚會增添了厚重的色彩。
樂譜與家書展現愛國情懷
在第一節課“愛國”中,晚會以國歌樂譜作為故事開篇,講述它誕生背后的故事。“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這句歌詞,不是藝術的渲染,而是一場發生在長城上的悲壯戰斗的真實畫面。講述這一故事的表演藝術家秦怡,她的丈夫曾經是國歌作者聶耳的好友,因此她的講述也更具那個年代的真實色彩。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篇三
《開學第一課》終于播出啦。
何靈老師說,只要你有一個小夢想就會實現一個大夢想。太陽給我們帶來了溫暖,也給我們帶來了力量。
看完這個節目之后,我覺得每個人成功背后都有有經過不少的辛酸磨練和打拼,真是來之不易。
節目中,成龍叔叔講述,為了夢想,他的一次一次的打,一次一次的拼。每一次的受傷,每一次的驚險,最后成就了電影里的那一些精彩瞬間。成龍叔叔充滿艱辛的人生經歷,他身上的無數傷痛,最后助他成功走向了世界,讓我們懂得了任何成功都不是那么簡單,要有堅韌不拔的精神與毅力才能讓人生輝煌。
通過攝影師的簡述,我們了解到當年的大眼睛、鼻涕蟲和小光頭這些年成長的故事。這些故事告訴我們要對生活充滿信心與希望,只要奮發向上,生活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從節目中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知識改變命運,夢想創造未來。夢想如果沒有努力,沒有奮斗,就不會成為夢想。迎接未來,我們要充滿信心,永不言棄,心懷夢想。我們要用美好的青春,去學習無窮的智慧。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篇四
只要滿足就是幸福,當看到盲童為能彈琴與母親度快樂就是幸福;當農村兒童為能與老師一起跳舞就是幸福。我深切地感到滿足于現在。奮斗于未來,積極于今朝,開心于每日,滿足就是快樂,就是幸福。
奉獻就是一種幸福,當注視母親一針一針為兒子刺出盲文,當見到辛勤的老師為了同學的兒童節而努力編排節目,為同學記錄下美好的時光,我有什么理由不去幫助,不去奉獻?幫助別人,讓自己更快樂。當我們為別人奉獻一縷陽光,我們會得到整個幸福的太陽。因此,奉獻就是一種幸福。
我要成長,我要樂觀,我要自信,我要超越,我要感恩,我要分享,我要寬容,我要溝通,我要關愛,我要贊美,我要努力,我要奉獻。
成長心靈,啟迪智慧是幸福;
樂觀堅強、開朗快樂什幸福;
自信自強、自尊自愛是幸福;
超越夢想、戰勝自我是幸福;
感恩長存、知恩圖報是幸福;
分享成果,你我贏是幸福;
溝通心靈、你我同樂是幸福;
關愛弱小、善待生命是幸福;
贊美君子,美德永存是幸福;
努力奮斗,終獲成功是幸福;
奉獻自己、扶危濟困是幸福;
幫助別人,讓自己更幸福!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篇五
夢想,是一個觸手可及而又無處不在的詞匯。每個人都有夢想,有些人實現了,有些人則只能嘆息。通過觀看《開學第一課》,我更加有了實現夢想的決心。
中國首位太空教師王亞平阿姨,從小就渴望著藍天。在經過許多常人無法忍受的訓練后,她最終步入了太空。她告訴我們:夢想如星辰,雖然遙遠,但只要努力,總有一天會摸得到。
在汶川地震中失去雙腿的廖智老師,是一名舞蹈教師,她的故事令人心碎。失去雙腿后,她拒絕了假肢,一次又一次的訓練,不斷跌倒,不斷爬起來。終于,她又回到了令她流連的舞臺上,舞出了生命的奇跡。她用堅持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也找回了自己的自信。
鄭媽媽為了自閉癥的兒子,每天自學鋼琴后教給兒子。十一年里,從不間斷。如今,鄭媽媽的兒子已經可以上普通小學六年級了。這是夢想的奇跡,也是愛的奇跡。
我們都在追求夢想成功后的光輝,卻忘了欣賞追夢路上的風景。其實,那些圓夢的追夢者們,也曾像普通人一樣,兢兢業業,為瑣事而奔波。他們多的,不過是一份努力,一份額外的付出。讓我們一起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