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寫動物篇一
我最喜愛的小動物是我的兔子大大和小小,他們活潑可愛,各有所長,我帶你去了解一下他們吧。
我的兔子的名字聽上去是不是怪怪的,嘻嘻,他們的名字還有一番來歷呢,大大和小小剛開始來我家時,兩個都差不多大,可漸漸過了一段時間,大大變得又肥又大,而小小小卻面黃肌瘦,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啊,小小開始挑食了,只吃飼料,不吃草,而大大呢,他是什么都吃。所以他們就有了自己的名字——大大和小小。因為他們是我第一次養的兔子,所以我對他們是關愛至極。
大大和小小不僅名字有趣,樣子也十分可愛。
大大和小小都是灰兔,他們長著一身黝黑發亮的灰皮毛,兩只眼睛就像黑寶石一樣閃閃發光,肉色的小鼻子十分靈敏,豎立著那雙長長的耳朵,真是人見人愛,可是他的外表和性格完全不同,調皮著呢。
星期天早上,我捧著一把草來到籠子,我剛一打開籠子的門,大大和小小就沖了出來,我急忙出外捉她們,她們一會跑到木頭底,一會跑到門背后,一會又跑到草堆里,經過我的堅持不懈,大大和小小終于回到了籠子,而我已經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了。從此我再也不敢輕易打開籠子,生怕他們跑出來。
這就是我的大大和小小,他們雖然很淘氣,但他們都是我最愛的小兔子。
寫動物篇二
(一)白鼠的故事
他是一個醫務工作者,用一只母白鼠做腫瘤實驗,他給那只白鼠移植了癌細胞,過了幾天,腫瘤在關在籠子里的白鼠的身上越長越大,可他驚訝地發現一個異常的景象,那只白鼠焦躁不安,隨后痛苦地用嘴撕咬身上的腫瘤,并將咬下來的一塊塊腫瘤吞噬下去,傷口上血跡斑斑,幾乎露骨。
(二)羚羊的故事
他是一位經驗老到的獵手,有一天,他帶著他心愛的獵槍,追殺著一群約有二十只山羊,當追到一個懸崖邊的時候,這群的山羊停止了逃命的腳步,懸崖的對面還是一個懸崖,但離這個懸崖有十米多遠,任憑如何矯健的山羊都跳不過去,他得意地看著這群即將任他槍殺的山羊。
略過一會兒,一個不可思議的景象發生了,只見一只年歲較大的山羊從懸崖邊退了幾步,然后毅然地迅疾地向對面的懸崖跳去,在這只老山羊剛跳出幾米的剎那間,另一只年青的山羊隨后也向對面的懸崖跳去,分兩次起跳,第二次是踏在半空中頭一只老山羊的背上,再猛然地一蹬,落在對面的懸崖上,而那只老山羊悄不聲息地摔落在萬丈深淵之中。隨后,所有的羊群,如同在一個指揮若定的將軍號令下,用同樣的方法和動作,一起一落,一生一死。獵人看得目瞪口呆,感慨萬千……后記:比起羚羊的舍身精神,人類是否應該對自己的殘暴行為懺悔。
(三)螞蟻的故事
他是一個徒步的旅行者,有一天,他漫步在深山叢林中,突然有一塊森林著了火,在火勢蔓延的草叢中,他發現有一團團黑色的物體從劈劈啪啪從火中滾出,他仔細一看,原來那一團團的黑色物體,竟然是一團團螞蟻,那一團團螞蟻越滾越小,外面一層的螞蟻在火焰的吞噬下,一只只被燒死,一層層被剝落,可里面的螞蟻在外層的保護下,得以幸存。他被這一幕情景驚呆了,螞蟻為了保存它們的種群,需要有何等的智慧和何等的犧牲精神啊!
(四)蜥蜴的故事
(五)黃鱔的故事
一個家庭主婦一次準備油炸幾條黃鱔魚作為晚餐上面的一道菜。她將買來的大小幾條黃鱔魚都放到水里,撒上鹽巴(可以使魚將肚子里面的臟物吐出來,魚被撒鹽的淡水泡過以后渾身痙攣,會不斷的將肚子里面的東西吐出來)。
過了一會,等這些魚將肚子里面的臟物吐的差不多了。開始一條一條的放到油鍋里面去炸,被炸的黃鱔總是在油鍋里面痛苦的掙扎著直到死亡。當炸到一條大黃鱔的時候,這條黃鱔并沒有象別的黃鱔一樣不停的掙扎,而是頭沖下,尾朝上的一下立了起來。
一個昆蟲實驗室里面養著許多昆蟲,其中有一對蝎子被養在一個實驗皿里 面。有一天,母蝎子不知為何死去。試驗員將母蝎子拿出去做成標本。從此以后公蝎子開始絕食,并且整天無精打采。終于在兩個星期之后將自己 的毒刺刺入了自己的軟骨自殺了。后記:公蝎子對母蝎子情意重。據研究,公蝎子絕食是因為剛開始太胖,自 己毒刺夠不到軟骨。它絕食的目的是為了是自己瘦下來,然后自盡。
(七)大象救孩子
在泰國普吉島,有一頭大象在大浪中背起許多孩子,并逃到了安全地方。英 國游客芭妮特說,海嘯發生當天,當巨浪直撲普吉島的時候,一頭海灘供游客拍 照的大象成了人們的救命英雄。因為大象主人在千鈞一發之際,把許多小孩都抱 到象背上,大象于是背著他們逃離危險的海灘,最終成功脫險。
(八)巨蛇引路救婦女
在印尼亞齊省省會班達亞齊,一名女子在一條大蛇的指引下,抵達安全地 點。26歲女子麗扎說,2004年12月26日,她住的村落被巨浪淹沒,慌亂中人 們紛紛逃命。這時,一名女鄰居因為受了重傷,請麗扎帶自己的一對雙胞胎逃生,她于是背起了雙胞胎。在與急流搏斗時,她看見一條大蛇從左側順著洪流游 去,她就跟大蛇一直游,結果抵達了安全的地方。事后,麗扎說:“很奇怪,當 時見到大蛇,我并不感到驚慌。”而且,大蛇也沒有咬她們。
(九)大象嚎哭救游客
在泰國普吉島北部新興旅游勝地蔻立,一群外國游客因為騎乘的大象突然狂 奔到高處,結果幸運獲救。在海嘯到來前,泰國趕象人鄧.薩郎甘和妻子率領 一支由8頭象組成的隊伍向海邊進發,象背上坐著十幾名外國游客。突然,大象 開始嗚咽。平靜下來約一小時后它們又“哭”了起來,這一回再也不能平靜。很 快,大象載著驚恐的游客向背離海灘、覆蓋著灌木叢的山上狂奔而去。海邊其他 不工作的大象,也紛紛掙脫沉重的鎖鏈向高處跑去。然后,人們看見巨浪襲來,開始跟著大象狂奔。
(十)小狗救回7歲小主人
在泰國南部重災區,大象成為救援人員的首選幫手。目前,已有24頭大象 運到泰國南部地區,參與災后的救援與重建工作。大象的主人說,在這些碎石遍 地的災區,“大象要比四個輪子的卡車和鋤頭效率高得多,只有大象能夠承擔這項工作”。泰國南部當地政府人士表示,大象正在把成噸的垃圾運走,為在極 端艱苦條件下工作的救援人員提供了便利。
(十二)狗為救主人犧牲了
一天晚上,一個名叫謝爾蓋˙庫利科夫的18歲青年,喝得爛醉在街道上橫沖 直撞,行人紛紛避而遠之,一位老人實在看不下去,走上前指責他,庫利科夫一 怒之下沖著老人破口大罵,還揮起拳頭狂揍老人,并掏出1顆手榴彈拋向人群,瞬間人們瞪大眼睛呆住了,一場慘劇即將上演。此時,人群不遠處,有一個 人正帶著一只狗向這邊走來,突然那只狗意識到將會發生什么事,猛然掙脫主人 手中的繩子,鉆進人群,一躍撲正在冒煙的手榴彈上,剎那間爆炸聲響起,眾人 嚇了半天才回過神來,看到這只仁勇的狗兒血肉模糊地躺在地上,而人們安然無 恙,大家既驚愕又感動,頓時沉默無語。
(十三)喂養小熊
黃麗杰是遼寧寬甸滿族自治縣野生動物救護站的工作人員,在她家里喂養著200多只野生動物。一次有人給黃麗杰家送來了一只剛出生不久受傷的小熊,為了救治這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麗杰喂小熊吃牛奶,還專門為它做了“嬰兒床”,小熊很健康,過了三、四個月,它就重返山林,重新回到了大自然的懷抱里。
寫動物篇三
于是,我和媽媽來到魚兒專賣店,我挑選了幾條小金魚,買回家里養在魚缸里。我細細觀察著小金魚,發現有一條小金魚很胖,像小圓球一樣,我給它取名叫作”絨球”,則另外兩條小金魚取名叫“芬”,特別瘦的那條叫“櫻”。這些小魚,有的全身雪白,像白云;有的稍帶點紅色,這樣成熟了的。
每當我給三條小金魚喂食時,它們總是爭先恐后地搶著,然后又互相退讓,接著又排著隊,一個一個地吃食物。
吃飽了的小魚顯得十分自在,有的在給對方談話,有的獨自翻著跟頭,有的則在呼呼大睡。
小魚脾氣不好,當它們正在玩耍時,只要你用魚網去碰那些小金魚,小金魚就會亂動,一會兒蹦出水面,一會兒沉到水底。一路上像生了似的,嘴巴一張一張的,尾巴一擺一擺的,就連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有些時候,你把小金魚放在手中,它便一溜煙地跑回了魚缸。
我發現小金魚睡覺總是睜著眼睛,我想,這是怎么回事呀?于是,我上網查了一下,原來,小金魚沒有眼皮呀!
瞧,一條小金魚就有那么多的秘密,真了不起!多么可愛的小金魚呀!
寫動物篇四
關注生態大自然;關注動物世界的生存狀況,關愛動物,保護動物,善待生命;探索動物世界的無窮奧秘,尋找生命的軌跡,是當今世界關注的熱點,也是近年中考閱讀命題選材的熱點之一。它具體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關于教學選材的理念,即體現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關注人類,關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樣文化,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關注社會熱點,有助于培養學生廣闊的閱讀興趣,開闊眼界,發展思維,在社會生活中學習語文,在語文實踐中提高語文能力,涵養人文精神,形成良好的語文素養。
人們長期以來就知道,不光只是人才有感情,動物也有。例如:雌天鵝死了,雄天鵝就會表現出極大的悲痛;如果把小狗從母狗身邊拿走,母狗就會惱怒;受到寵愛的狗對主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如果主人不在家,它就顯得悶悶不樂,盼望主人早點兒歸來。在米蘭,曾經有過這樣的事情:有一只狗12年如一日,每天都到火車站去接它的主人,但它的主人早就死掉了。它每一次到火車站去,都要在那里耐心地等待,一直要等到火車進站,等到乘務員全部離開火車站,它才拖著沉重的腳步,垂著頭,怏怏不樂地往回走。
對高等動物來說當然也不例外。那么更原始的生物情形如何呢?它們是否也有某種類似的感覺呢?這就要在相同的環境下對不同動物的習性進行研究。譬如,把它們與同類分開,不讓它們接觸,看它們的表現如何,觀察它們是怎樣忍受孤獨與寂寞的。
對人來說,孤獨和寂寞是一種可怕的折磨,有許多人都知道魯濱遜的故事,魯濱遜在一個孤島上經受了長時間的折磨。有些人曾由于過度寂寞而患精神病。這并不奇怪,因為人有社會性。
至于動物,因為它們處于原始的`群居狀態,寂寞對于它們來說無疑是一種殘酷的折磨。當原始生物離開集體以后,它們會感到非常難過。高級動物還比較容易適應寂寞的環境,有許多動物覺得跟人在一起的時候是一種安慰。譬如,猴子就喜歡把我們人當成它們的兄弟。這種動物有些古怪,它跟我們人很合得來,即使不跟它們的同類在一起,卻也能生活得很好。寂寞對于低級動物來說就更難忍受了。我們人是無法和它們在一起的。有些小鳥,如戴菊鳥和長尾巴山雀被關進籠子以后,它們就會感到很憂郁、很孤獨,因而它們很快就會死去。但是,如果你把很多只相同的鳥放進同一個籠子里喂養,它們就會生活得很快活。
有很多魚也喜歡群居。把一條鯡魚單獨放在水族箱里,只幾天的時間它就會因為孤獨而死。這并不是因為它想回到大海里去而又回不去氣死的(過去人們就是這樣想的),而是由于沒有其它鯡魚的陪伴而死的。
有些昆蟲沒有同類的陪伴也會死亡。在歐洲,變蛾子的毛蟲(它是林業的一大災害)就是群居生長的。它們一個個緊挨著,排成長長的縱隊,從這根樹枝爬到另一根樹枝,從一棵樹爬到另一棵樹。它們所到之處,一切綠色的樹葉都會被吃得精光。但是,爬在后面的毛蟲如果跟不上隊伍而迷了路,就一定會死亡。當它知道自己掉隊以后,它就感到垂頭喪氣,從此萎靡不振。它的食欲消失,代謝速率下降到最低限度,再也不能長為成蟲。但是,如果讓它隔著玻璃看見它的毛蟲朋友(哪怕只是一個毛蟲的模型),它的情緒馬上就會好起來,代謝也就會恢復。
這種社會性昆蟲還有蜜蜂、螞蟻和白蟻。在孤獨的環境里,它們根本就不能活。只要它們單獨在一處,或者有時只是朋友少一些,它們就會不吃不喝,很快死亡。只有等到它們的伙伴多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使它們的某些機能開始恢復。螞蟻和蜜蜂的伙伴不能少于25個,如果少于25個,這些習慣于正常群居的動物就會感到非常憂傷。
[精彩時文閱讀一]
美國科學家馬休·威爾遜宣稱,他已弄清楚他實驗室里的老鼠在夢中想些什么。
他的實驗方法是,把微電極置入實驗鼠腦的海馬區(海馬區是專門負責記憶和學習的腦區),然后訓練這些老鼠繞環形跑道奔跑,在奔跑中對它們的大腦神經元進行放電監測。同樣,在晚上老鼠入睡以后也對其進行監測。
實驗結果發現,老鼠的夜夢內容是基于其日間生活中所經歷的平凡小事。威爾遜的實驗甚至可以測出在夢里老鼠跑到什么地方。
威爾遜據他的實驗推測,鼠夢也許和人夢一樣,它們夢中所現的事件也是它們僅有的經歷的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