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活動方案端午節活動方案及總結篇一
活動一:“粽”情端午 好禮三重送
促銷活動通常會有三個關鍵詞,那就是“送!送!送!”,在端午節的促銷期間,設置三重好禮,讓顧客禮品拿到手軟。
一重好禮: “粽”享清涼
夏季是防曬、補水類等產品的銷售旺季,要實現“淡季旺銷”,就得從這些夏季暢銷品種上下功夫。端午節當天,防曬霜、面膜、花露水、爽身粉等商品,可以買三送一,雙倍積分,給予顧客實實在在的優惠。
二重好禮:“粽”情“粽”意
端午節當天,進店購物的前20名顧客,每人贈送“粽情大禮包”一個(如粽子1個,艾葉荷包1個,面膜1片)。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凡端午節當天來門店購物的顧客,單張小票滿_元(門店根據顧客的客單價來設置),即可參加抽獎活動(憑借小票參與抽獎1次,多買多抽,100%中獎)
三重好禮:“粽”享鉅惠
端午節當天防曬類產品,整點搶購,10點、12點、14點、16點、18點,每個整點放出50件商品,享受3折鉅惠。
同時開展滿就送活動(如顧客消費滿38元送驅蚊花露水1瓶;滿68元送面膜一張;滿88元20元現金券一張等等)
活動二:會員一起過端午
利用端午節進行會員顧客的維護,也是絕佳的契機,有條件的門店可以在門店門口搭設活動遮陽傘,準備做粽子的食材,讓會員來體驗制作粽子,還可以開設產品體驗區,讓更多的顧客到現場來參與活動體驗。
也可以組織類似于“江上賽龍舟”等與端午相關的會員活動,并請會員在微信朋友圈上曬出活動照片,讓更多的人了解門店對會員的服務是非常多樣化的。
活動三:別樣端午
門店可通過微信、微博等新媒體,開展“別樣端午”的主題活動。如顧客端午節期間在店里購買產品并獲得“粽情大禮包”后,只要將“粽情大禮包”拍攝照片并發送至朋友圈,可立即領取相應小禮品。
小結
其實,只要我們都本著一顆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的心,并掌握促銷活動的組織方法,都可以獲得很好的效果。
另外,促銷活動的效果除活動本身要有創意外,還要宣傳到位。預祝大家端午促銷顧客盈門、業績火爆!
端午節活動方案端午節活動方案及總結篇二
地點:3號報告廳
主辦單位:_數學與應用數學班
活動主題:“粽”愛端午
活動特點:活動生動有趣,可以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溶愛國情、師生情、友情于一體。表達對我傳統節日的熱愛與支持,祝愿大家節日快樂。
活動形式及內容:
二、舉辦包粽子比賽,做香袋比賽,學生可自愿參加。
三、舉辦歡慶端午的晚會,演出節目由學生報名參加,經篩選登記錄用后方可上演,形式不限。晚會主要是文藝節目,可以使用各種活躍氣氛道具和橫幅,也可以有互動節目。晚會中可以拍照和錄象,來記錄這一時刻,晚會結束后,相關文藝內容可以編輯成冊,在系刊上發表。
創意闡述:
1、特色統一性:端午活動積極有趣,包粽子、做香袋比賽源于端午節吃粽子,佩香袋的習俗,遵循中國傳統節日的特色和特點。晚會節目形式不限,歌曲,舞蹈,朗誦,相聲小品,樂器演奏等均納為主題,內容清新向上。服裝、飾品、鞋等任何一方面都可以展現我國傳統節日的節日氣氛。
2、加強互動性:包粽子,做香袋活動具有節日意義,由學生自愿參加,主動動手,活動互動性強。晚會以節目單為主,先報上固定的節目和表演者,晚會上穿插幾個互動性節目,如端午小知識有獎問答,端午故事奇緣話等。
3、擴大參與性:邀請一些知名人士參加,比如:老師、學生會干部、班組長、友人,也就是特邀嘉賓。
4、豐富欣賞性:所有節目的篩選將本著“自愿、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參與比賽的同學可自愿上臺,調動活動氣氛。參與節目者和節目單要經過嚴密的審核,固定節目數量控制在20個左右。一些有自己節目才能的學生,都可以有一個專門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個人表演、組合表演都可以。
活動流程:
1、宣傳委員組織部分學生在活動開始前創辦一期生動的主題展板,帶領大家了解端午習俗。
2、在晚會開始前舉辦包粽子、做香袋比賽。使學生們在比賽的過程中進一步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產生興趣,體驗勞動和分享的樂趣。
①準備粽葉、糯米、蜜棗等組織同學進行十五分鐘包粽子大賽。由主持人計時,選出在規定時間內包的最多粽子的學生頒發活動小禮品。
②準備碎布、棉花、香料粉、絲線(或中國結細線)以及剪刀、針、縫衣線,并挑選8名學生在十五分鐘內進行做香袋比賽,由主持人和其他學生選出最巧香袋并頒發小禮品。參加比賽的學生可以將所做香袋帶走作為本次活動的紀念品。
3、端午節晚會
①班長為晚會致詞并宣布晚會開始
②晚會正式開始(具體內容略)
③主持人宣布整場晚會結束
④邀請嘉賓對本次活動的舉辦作評價
活動組織機構:
1、活動總策劃、總負責人:
2、管理帳目:
3、節目組:
4:后勤保障組:
5、宣傳組:
6、保安禮儀組:
各任務組主要工作安排:
1、活動總策劃、總負責人:負責確定活動邀請的嘉賓并且及時送出請柬。負責活動負責人的會議安排,負責邀請嘉賓代表對晚會的舉辦給予評價,負責把所有嘉賓安排在前兩排就座,成為活動的主角色。
2、管理賬目:負責所購物品的登記和賬目管理。
3、活動組:所有活動將本著“新穎、有趣、多樣”的原則,在題材、內容,質量上下功夫,以確保各活動之間的銜接自然流暢,并使整個活動受到觀者的歡迎與好評。
①負責活動的節目組織與保障。規定節目數量并安排演出順序,督促和指導各節目編排。
②活動時間預測。每個節目需要多長時間,每個板塊需要多長時間,整個活動需要多長時間。
③負責活動的節目彩排、正式演出的統籌規劃與實施。
④負責中場互動節目的策劃安排。
4、后勤保障組:本著勤儉節約的原則,高水平、高質量,圓滿地做好活動的后勤保障工作。
①負責收齊班費,購買活動所需物品,購買物品時要索要發票,回來登記報賬。
②負責準備好活動當日會場服務物品(水杯、茶葉等),并接待好特邀嘉賓。準備好垃圾袋(箱),監督維護場內衛生,慶祝結束后,負責清掃全場。
5、宣傳組:利用各種方式做好活動的內外宣傳工作。
①負責相關文件和節目單的制作與分發。
②負責書寫主題文字和橫幅、標語、展板的制作。
③負責安排班內媒體照相與錄像等留念工作。負責活動全紀錄。
6、保安禮儀組:
①負責活動的保安及突發事件的處理工作,維護全場秩序。
②負責安排禮儀隊人員工作,做好活動的服務工作。
③負責活動前后組織同學和觀眾進出。
端午節活動方案端午節活動方案及總結篇三
活動時間:
一、活動背景: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于異的。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賽龍舟,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為了弘揚民族傳統節日,根據我們的特殊情況,制定適合的活動方案。
二、活動目的:
在這個傳統的節日里,開展適合我院服務對象參加的游藝活動,讓傳統節日在游藝中體現。根據服務對象的能力、精力、動力、活力的不一致,將我院的服務對象分為"長壽組"與"活力組"針對不同年齡層次人群對傳統節日的不同需求,設計既符合傳統理念又體現時代特色的游藝方案,使我院的服務對象在游藝過程中增進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使民族精神得以弘揚、鍛煉大家的動手能力、參與能力,同時也能達到聯絡感情、促進友誼、活躍身心的作用。通過活動,使人們既能增加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三、活動對象
1、
2、
四、活動地點
1、
2、
五、游藝詳細內容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準備材料:彩色折紙、大水盆(長形)、10把扇子、桌子數張。
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多與吃有關,端午吃粽子,可算是全國通行的習俗,而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準備材料:布料、帶子、米、綠豆、仿真水果(小)、桌子數張。
3、制香囊方法:10人一組,給每位選手分發一塊色彩鮮艷的絲布、一根可以掛在脖子上的細帶子、一張小紙條、一支筆、一些香藥、一付針線,綠豆或花生代替香料。每位選手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小香囊,在小紙條上寫下祝福和許愿的話,縫制在香囊外。要求針腳工整,外形美觀。香囊制作完畢后,可以自帶,也可以送給他人。裁判員根據完成作品的質量發放"領獎卷"。
新意之處:
佩香囊也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準備材料:彩色絲布、細帶子、筆、綠豆或花生、針(十盒)、白線、穿針器、彩色卡紙、桌子數張。
4、唱童謠 品童趣(一)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掛香囊;五彩線,手腕綁;吃粽子,沾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二)端午花,紅又紅;摘朵鮮花送金龍;端陽端陽,粽子粽;拿個粽子塞龍洞;龍戴鮮花吃粽子;吃飽粽子回龍洞。
不要傷害屈原老公公。
(三)桃兒紅,杏兒黃;五月五,是端陽;粽葉香,裹五糧;剝個粽子沾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
(四)五月五,是端陽;龍船雙雙鬧長江;兩邊坐著劃船手;中間坐著打鼓郎;咚咚鏘;咚咚鏘;咚咚咚咚鏘。
(五)粽葉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進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六)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
你是否還記得這些伴隨自己成長的童謠?聽著這些曾經熟悉的曲調,是否會令你回味兒時的童趣?傳統童謠,是民間文學遺產的一部分。因其文字簡單、朗朗上口而在民間傳唱。我區12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童謠,尤以壯、漢兩族童謠為多。童謠也稱兒歌,是流傳于兒童之間的歌謠,它以說為主,也有連說帶唱的,還有一唱到底的。之所以代代流傳,除了淺顯生動、韻律響亮、詼諧風趣,還能夠將事物清晰表達,您是否又會想起屬于我們地方特色的童謠"月亮粑粑,兜里坐個嗲嗲,嗲嗲出克買菜,兜里坐個奶奶```````"!
準備材料:彩色卡紙、寫好童謠、準備抽簽號、一張桌子5、吹乒乓球方法:將一只乒乓球放入盛滿水的第一只杯子中,用嘴將球在30秒內連續吹入至第五個杯子中的為勝。分四組同時進行,如果超時或吹的過程中球掉落,則淘汰出局。取2組優勝,2組參與。
新意之處:
鍛煉肺活量、激發參與者的主動性,讓參與者有信心參與活動。
鍛煉參與者的眼、手、腦、回憶童年快樂時光,在游戲中找回自信。
準備材料:四個小沙包、一張桌子。
六、工作分配
1、 前期準備宣傳:
2、 游藝活動材料準備:
3、 "長壽組"活動場地準備:
4、 "活力組"活動場地準備:
6、 頒獎組:4名
7、 打印稿件(童謠)各活動細則:
8、 彩色卡紙裁剪準備:
9、 獎品采購:長沙通愛心社或愛心單位捐贈10、音樂播放:康復科(長壽組)、社工部(活力組)(烘托活動氣氛)
七、活動流程
1、9:00集合在老年科一樓大廳,各參賽組隊排列站好。
2、各裁判員各就各位。
3、黨總支書記:做重要講話并宣布游藝活動開始。
4、各部門的參賽選手可自由選擇參賽項目(注明:保持秩序、文明參與,各部門對服務對象做好安全防范)5、活動的結束后與社工部打好招呼,帶領服務對象,安全回病房。
八、經費預算:2400元
1、彩色卡紙 50元
2、扇子10把_= 40元
3、仿真水果30個_= 120元
4、絲布 40元
5、針線 20元
6、彩色帶子 30元
7、宣傳 3008媒體費用:500元9粽子:300元
8、獎品采購5(元)_00(人)=1000元
端午節活動方案端午節活動方案及總結篇四
一、追憶歷史
端午有獎問答我們在場地周圍懸掛長繩,繩上按順序粘上有關端午節風俗,歌謠等的問答題目.同學們若知道題目答案的可將題目拿下,到對獎處回答,答對者發放獎品。
二、夾彈珠游戲
每組5名參賽者,各1雙筷子,1個水杯.工作人員宣布開始后,計時1分鐘,選手開始夾彈珠,時間到,工作人員宣布結束并檢查各杯中彈珠數目,數目多者獲勝,發放獎品。
三、鏢王爭霸
端午有射箭的風俗.由于條件限制,我們以飛鏢代替射箭.男生射鏢距離為2.5米,以3鏢總數超過24環者為勝。女生射鏢距離為1.5米,以3鏢總數超過150環者為勝。(男女鏢牌有區別)。
四、觀看與端午有關的電影
此項活動由電影協會主辦,首先我們在網上下載有關端午習俗的電影,如劃龍舟和各地在端午節的習俗,讓大家增長見識,最后播放有關紀念屈原的電影,活動在電影中結束。
活動二
一、五月五品粽味
各班在教室開展“尋根溯源,粽葉飄香”——端午品粽會。同學們可以介紹自己帶來的粽子,了解粽子有許多種類:從外形上,粽子有枕頭粽、三角粽等;從內容上,粽子有紅棗粽、肉粽、蛋黃粽、紅豆粽等;老師講述了端午節的由來和端午節的一些習俗活動;大家一起品嘗了香噴噴的粽子,教室里充滿快樂端午的節日氣氛。
二、五月五唱歌謠
中國的端午節有著_多年的悠久歷史,期間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產生了許多有關端午節的民謠。例:“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等。
三、五月五是端午
a、中國傳統的民族節日除了端午節之外還有那些?(清明節、中秋節、重陽節、元宵節)
b、你知道近_年端午節是幾月幾日嗎?
c、端午節的別稱有哪些?(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
d、端午節的由來?(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
e、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同學們交流從各種渠道了解的有關于端午節的各種習俗。)
如:吃粽子、喝雄黃、掛艾草、菖蒲、懸鐘馗像、賽龍舟競賽等。
四、五月五憶屈原
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為流傳,老百姓把端午節吃粽子與屈原聯系在一起。隊員們講述屈原的故事。
五、五月五佩香袋
佩香袋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端午節小孩佩香囊,有避邪驅瘟之意。香袋形狀不同,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隊員動手做一做香袋,看誰做的香袋最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