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黃山字篇一
走進黃山,腦海里只留下了一個字:“奇”。
山是奇的。黃山的山是自然的奇,沒經(jīng)過人工雕琢的奇。黃山從古到今一直以“黃山奇石”而聞名,那可一點兒也不假,瞧,黃山的石頭奇峰羅列,形態(tài)萬千,有點像一條蟒蛇,正虎視眈眈地望著你,樣子勢氣逼人;有的像一只翱翔的雄鷹,正展翅飛翔;有的像一只調(diào)皮的猴子,仿佛在樹枝間蹦來跳去;還有的像一匹奔騰的駿馬,正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跑著。黃山的秀,是一種雄偉的秀,幾十丈懸崖絕壁拔地而起,危峰立,怪石嶙峋,好似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站在山腳下,抬頭仰望黃山,不是一峰獨秀,而是四面環(huán)山、綿蜿蜒,真令人浩氣長舒。
霧是秀的,黃山的霧如同一條乳白色的絲帶纏繞著山。一眼望去,黃山白茫茫的一片,只露出一些若隱若現(xiàn)的輪廓。過了一會兒,霧漸漸退去,這位山姑娘這才揭開了它那神秘的面紗。可這霧就像一個頑皮的小精靈,又扯起它寬大的白袍子把整座大山給籠罩了起來。走進這座大山,如同走進仙境一般。
黃山的秀更秀在黃山的奇松——迎客松上了,它挺立在黃山半山腰上,高大挺拔的身姿仿佛伸出了一只大手,在和游人們打招呼呢!迎客松的枝干上,分出許許多多的枝叉,上面長滿了翠綠的針葉。迎客松如同一位戰(zhàn)士,無論春夏秋冬,它都屹立在哪里,迎接著八方來客。
黃山上的水當(dāng)然也是秀的。黃山的水真靜啊,靜的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黃山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見水底沙石,黃山的水真綠啊,綠的仿佛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這樣的霧圍繞著這樣的山,這樣的山長出了這樣的樹,讓你感到走進了連綿的畫卷,仿佛走進了人間仙境。
黃山字篇二
編者按:黃山在我國十分聞名,是天下第一奇山,其中云海是黃山四絕之一,下面跟隨作者游覽云海景觀吧。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云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歲的時候,我和家人來到黃山,站在山腳下我抬頭仰望,直沖天際的黃山蔥郁濃綠,蜿蜒曲折的山路更是令我激動。“如果爬到山頂是不是可以把太陽摘下來,是不是可以擁抱一下月亮,是不是還可以與星星玩耍……”我心中一個又一個的想象和疑問。我拉著爸爸迫不及待地踏上了石階。 剛開始我像打了雞血,一股勁地往上爬,可沒多久我就上氣不接下氣,好累啊。我居然在爸爸的背上睡著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睜開雙眼,云霧飄渺,新鮮的空氣令我神清氣爽,難道這就是仙境。我的大腦一片空白,簡直太美了。
白云白的如此純潔迷人,就像棉花糖一樣柔軟,真想嘗一嘗白云的味道,是不是和棉花同樣甜呢?眼前云海翻滾,向海浪一樣一波又一波地朝我涌來,我從沒見過如此濃密的云,似乎連風(fēng)也難以穿透。我突然有一種特別的自信,我似乎能騰云駕霧,就像孫悟空駕駛著筋斗云,在空中自由自在。
我從爸爸的背上下來,看著周圍一切,凝視著云海,四周好像只有我一人寧靜而獨立,大概大家都被云海迷得醉了吧。
哦,黃山,黃山的云海!
作者:張炫燁
黃山字篇三
黃山冬景,比任何地方更美、更奇、更絕。無愧于天下絕中之絕景。你若冬日游山,或許于某一個早晨推窗眺望,會突然發(fā)現(xiàn)窗外的景致已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了一片銀色的世界。茫茫群峰是座座冰山,棵棵樹木像叢叢珊瑚,令你疑惑,莫非是“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非也,這就是難得一求的霧凇!帶上拐杖,出戶登山,放眼四望,只見群峰錯列,松林密疊,一派銀裝素裹。黃山一改往日蔥蘢蒼翠的面目,到處一片潔白,天地渾然一色。從上到下,一草一木,一枝一葉都凝聚著潔白無瑕的晶體,如披銀疊疊,似掛珠串串,山風(fēng)拂蕩,晶瑩耀眼,如進入了琉璃世界,似到了仙山瓊閣,令你目不暇接,又如同進入了一個童話般的夢幻之境。
說到黃山,就不得不提到古民居。遠看古民居,白墻黑瓦,非常壯觀。走進一看,每條弄堂都是筆直的,路是用鵝卵石鋪的,兩邊的墻也是用鵝卵石鋪的。每條弄堂都很相似,進去的人出也出不來,像個迷宮。每家門前的石板上都雕著花蟲鳥獸,每戶家里的橫梁上、柱子上、窗門上,都雕著各種各樣的東西,有人物、有鳥獸、有花草、有蔬菜,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有的門板上貼著古代流傳的剪紙,非常精致。朦朧中的皖南古民居,像是韻染的水墨畫卷,魅力無窮。對了年,黟縣西遞、宏村兩處古民居以其保存良好的傳統(tǒng)風(fēng)貌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這是黃山風(fēng)景區(qū)內(nèi)的自然與文化景觀第二次登錄世界文化遺產(chǎn)目錄,也是中國繼北京后第二座同時擁有兩處以上世界遺產(chǎn)的城市,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把民居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
人們總是說“千里不同風(fēng),百里不同俗”,的確是這樣,家鄉(xiāng)的風(fēng)俗和外地可不同,春節(jié)便是一個代表。家鄉(xiāng)有一句俗語,“過了臘八就是年”。每年的臘八,就好像是過年的“演習(xí)”:廚房中“嘟嘟嘟”的臘八粥,庭院中人們“掃塵”的喧囂聲……一切都是那么和諧,一切都是那么祥和。臘八過后,便是臘月二十四的拜祖祭祀,炮竹聲此起彼伏,襯托出對先人們的思念。過不了幾天,春節(jié)接踵而至。比起臘八的熱鬧,春節(jié)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家家戶戶都在更換門聯(lián),好似一幅活靈活現(xiàn)的《春日》。吃過年夜飯后,年三十的“壓軸戲”出場了——各式各樣的煙花爆竹盡情地綻放,把浩瀚的天空當(dāng)作自己的舞臺,老人笑了,孩子笑了,天地間似乎都沸騰了……當(dāng)然,還有正月元宵的猜燈謎、獅子舞等等,都充滿了人們對來年的憧憬和彼此的祝福。
在我眼中,家鄉(xiāng)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美麗,那么可愛。我驕傲,我因我是黃山的一員而驕傲!
黃山字篇四
聽說黃山除了很多奇山異石之外,還有鑒定你是否是男子漢的勇士坡,挑戰(zhàn)度100%的一線天和黃山標(biāo)志:迎客松……正浮想聯(lián)翩之際,我們已經(jīng)乘坐大巴抵達黃山腳下。
第一個景點是勇士坡,看著高聳入云的勇士坡和陡峭的石級,我不禁打起了退堂鼓,“勇士坡太高了,我能爬得上去嗎?”但一聽見傳說爬上這里就可以成為勇士了,為了能成為勇士,我馬上精神抖擻,開始爬起坡來。爬著爬著,我越發(fā)體力不支了,“要成為勇士,哪有那么簡單?不經(jīng)風(fēng)雨,怎見彩虹?想成為勇士,當(dāng)然先要經(jīng)歷磨難才行啊。”媽媽鼓勵我說,看見媽媽也是汗流浹背,但也是一直在往上爬,我也重新打起了精神,心里想“別人都在堅持,我也一定不能落后!”于是從包里抽出了我的登山杖,柱著登山杖,一步一步往上爬。
終于爬上了勇士坡,我不禁喊了出來:“我終于成為勇士了,太好了!”正在我高興之時,媽媽突然拍了拍我的背,指著迎客松說,那就是你經(jīng)歷了磨難所看見的美景,我順著媽媽的手指看了過去,發(fā)現(xiàn)一顆長得很茂盛的樹,樹干非常扭曲,兩根樹干仿佛就像兩只手,正在歡迎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那就是迎客松。”媽媽跟我說,迎客松果然名不虛傳,真像一位婀娜多姿的美女,正在歡迎我們呢!
休息完片刻后,我們又去了一線天。傳說一線天是一只鳥鑿出來的,非常的窄,一看才知道,果然如此,一線天的寬度只能容得下一人,遠遠望過去真的像一根線一樣筆直的向上,不管怎樣,那也只是筆直的樓梯而已,應(yīng)該沒什么難度。戰(zhàn)勝了勇士坡的我信心滿滿。但是體驗了才知道事實可不是我想象的那樣,一踏上一線天,我差點下巴都掉到地上,發(fā)現(xiàn)第1節(jié)樓梯一踩上去,第2節(jié)樓梯的高度都要快到我的胸口了,必須雙手雙腳趴著往上才可以踏到第2節(jié),為了防止被石頭刮破衣服,我只好橫著走,這就更有難度了,我可費了好大的勁,才登上了一線天。
又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我們終于登頂了,一路上我見到了黃山奇石中那些鼎鼎有名的奇石,可愛的豬八戒照鏡子,栩栩如生的猴子觀海,壯觀的金雞叫天都……真是無奇不有啊。從蓮花峰上往下看,云霧像一條白色的絲帶繚繞在半山腰中,風(fēng)景恍如仙境一般美麗。
這次黃山之旅,不僅讓我享受了美景,同時讓我明白了“不經(jīng)風(fēng)雨,怎見彩虹”這句話的真諦。
黃山字篇五
第二天早晨6點鐘,我們隨導(dǎo)游坐上中巴車來到風(fēng)景區(qū),下了車,我頓時愣住了,眺望過去,這里的山確實不同尋常,雄偉.峻峭。導(dǎo)游介紹:“要登上山頂,還有上萬級石階呢!”我們首先進入白鵝嶺,隨著人潮攀著鐵鏈登上偉人臺,導(dǎo)游說:“1979年鄧小平爺爺曾來過這里,站在這塊地方,為了紀念他,人們修建了偉人臺。”我聽后頓時感到無比的自豪。接下來從黃山的溫泉上行4公里左右,就看到黃山的怪石了。那些凌空的巨石,有的像報曉的雄雞,有的像步履匆匆的老人,有的像龜魚對望,有的像小兔觀田,有的像一對放羊的小姐妹,有的又極像一個大大的手機,真是千姿百態(tài).惟妙惟肖。
下午,我們終于爬到了光明頂,更是奇險無比,令人難忘。隔著急速飛馳的云海向?qū)γ嫱ィ。√於挤澹顺庇縿樱盖腿f丈的懸崖,從天而降的垂直石階。我走到“鯽魚背”上坐了下來,慢慢欣賞著變化莫測的云海:一會兒像白雪公主的紗裙,一會兒像農(nóng)家小舍的`縷縷炊煙;一會兒像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一會兒又像孩子們頑皮的笑臉樂開了花。我被陶醉了,完全被這仙境般景色迷住了。
在玉屏樓附近的懸崖上有幾棵古老的松樹,其中一棵名叫迎客松,還有一棵叫做送客松。它們挺立在路邊的峭壁上,伸出的枝干像兩支長長的臂,枝上的松葉稠密.翠綠,形成兩個大大的手掌,似乎在熱情地迎送各方游客。
傍晚,我們戀戀不舍地下了山,啊!再見了,神奇秀麗的黃山,我會再來的。
黃山字篇六
星期二,劉老師帶我們學(xué)習(xí)了我國當(dāng)代詩壇著名詩人張萬舒的詩集《黃山松》。欣賞著美文,我不禁想到了我曾經(jīng)觀賞過的黃山松。
在千千萬萬的黃山松中,最著名的應(yīng)該是迎客松,它是黃山第一大名松。它高大筆直、婀娜多姿,在樹的一側(cè)有個長長的枝條伸出來,好像是人的手臂在招呼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黃山因熱情好客的迎客松而得名,所以五湖四海的人們都慕名前來,爭先恐后的在“迎客松”下照相留念。
我在游覽黃山美景的時候,也被一棵不起眼的松樹給震憾了。有棵松樹,從遠處望去,宛如一片松林,它就是黃山的“團結(jié)松”。該古松原名多子多福松,其盤根錯節(jié),側(cè)干眾多,枝葉茂盛,團團簇簇,競相生長,爆發(fā)出無盡的生命力。據(jù)導(dǎo)游說,1965年,董必武副主席陪同越南胡志明主席游黃山,在此處小憩,董副主席數(shù)出了此樹為56個枝丫,胡志明贊譽此松為中華56個民族團結(jié)的象征,因而得名“團結(jié)松”。
黃山松以其傲然和秀麗掙得天下美譽。但誰又知道從一粒種子長成參天大樹這其中的艱難呢?媽媽告訴我:黃山松的種子隨風(fēng)飄蕩,落到花崗巖的裂縫中,在這種人們認為無法生存的環(huán)境下,它卻以一種渴望生存的意志在裂縫里生根、發(fā)芽、成長,直至長成參天大樹,將磐石踩在腳下。——意志決定命運,一粒種子的意志竟如此驚人!
陳毅元帥曾用一句詩寫過松“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這句詩寫出了松的堅強。黃山之行,讓我感受到了黃山松身上的更多精神。我也要像黃山松一樣,挺著壓力成長,學(xué)會堅強,學(xué)會突破!
黃山字篇七
黃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更有“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美譽,我早就想去了。暑假里,我們一家人和黃興陽一家人去了黃山游玩。
黃山有四絕,分別是:奇松、怪石、云海和溫泉。我印象最深的是怪石,我就給你們講一下怪石吧!
我們坐在纜車上的時候,突然被兩塊石頭吸引住了:一塊尖尖的石頭上面頂著一塊圓圓的.石頭,我真擔(dān)心有一天一陣風(fēng)把這塊石頭吹下去把人砸死了,可這么多年都沒掉下去,太厲害了!
之后,我們又到了排云亭,我在那里看到了“仙人曬靴”和“仙人曬鞋”。分別是有一只“靴子”倒扣在一塊懸出來的石頭上,和一雙“鞋子”放在一塊 平整的大石頭上。爸爸給我照相的時候,我還用手指“捏”了一下“靴子”的頭呢。
第二天,我們看完日出就去看飛來石。從遠處看,飛來石就像準(zhǔn)備發(fā)射的火箭一樣,好像要飛到遙遠的地方。從近處看,它高高地聳立在眼前,一點也不像是火箭。
最后,我們走上百步云梯,來到了蓮花峰腳下,看到了“玉兔吃靈芝”,在陡峭的石壁上有一塊凸出來的大石頭,就像一只活潑的小兔子,它的嘴巴上有一棵青翠的小松樹,這就是“靈芝”了。“這只玉兔吃了靈芝不就能長生不老了嗎?”我不禁這樣想。我們從蓮花峰上下來就去看迎客松,我和黃興陽在迎客松下照了幾張相就下山了。
黃山的奇石多么有意思啊,我真想下次再來。
黃山字篇八
黃山的冬天,不像有人想的那樣——凍死人。黃山的冬天,并不讓人感到很冷,一是黃山冬天一天的溫差小,才幾度,不像山下一天溫差十幾度;二是空氣濕度小,比較干燥;三是風(fēng)不大,不像有人想的——如虎嘯狼嚎、如鋼刀刮臉,而是如戀人輕輕細語、如少年輕吹豎笛、如少女輕彈琵琶。特別是在艷陽高照之時,更令人感到舒適宜人。
黃山的冬天的景色很美,美在冬雪冬霧冬雨冬日與黃山的松、石、云、泉巧妙而完美的結(jié)合。
黃山厚實的冬霧,造就了冬日云海比其它季節(jié)的云海顯得更加奇絕壯觀。不論是在玉屏樓前觀南海,還是在清涼臺上看北海,也不論是在排云亭觀西海、白鵝嶺觀東海,還是在光明頂觀天海,都有機會看到:風(fēng)平浪靜,云絮漫漫的層積云;虛無飄緲,時隱時現(xiàn)的薄紗云;蒼蒼茫茫,一鋪萬頃的平鋪云;峰起云涌,浪花飛淺的瀑布云r22;r22;這時,若紅日東升,霞光萬道,照射在云海之上,色彩斑斕,華光絢麗,涌金流銀,形成黃山奇妙的霞鋪云奇景——這就是令游人夢寐以求的日出奇觀啊!
黃山的冬天,也是看到佛光機會最高的'季節(jié)。
黃山的冬天,是一幅令人難以忘懷的畫卷,是藝術(shù)家創(chuàng)作靈感的源泉。
黃山字篇九
遇見你時,山很高,天很藍,風(fēng)中夾雜著些青草的味道,在空氣中充斥著。我?guī)еr候聽父親講述時的好奇,帶著對你的了解,一同前往,許是高興。
山,是群山,各有各名,卻是一家人,連綿不斷,此起彼伏。已是盛夏,眼前的山色,是抹深邃的墨綠,仿佛要在純潔的天色中渲染開來。傳說中,黃帝、浮丘公和容成子在此煉丹成仙,你便得“黃山”一名,桃花溪還有用來煉丹的丹井、藥臼。我順著遠處望見,那兒的山愣是只蓋一層黃土,樹也少,草也少;抬頭,山著實是高,直插云霄,望不到盡頭;俯視,只見云海繚繞,瞧不見底,幸有木欄圍繞,否則便是萬丈深淵。爬山的人,不僅是游客,還有些挑擔(dān)子的人,有壯青也有老者,戴一草帽,肩一扁擔(dān),頭尾一袋。他們的背上已被汗水浸透,額頭上也布滿細密汗珠,是什么給了他們偌大的勇氣做這份工作?又是什么令他們的心如此堅持不懈?無人可解,無人可明。
石,是奇石,星羅棋布,點綴在波瀾壯闊的黃山中,奇形怪狀,惟妙惟肖。我向?qū)γ娴哪亲酵ィ恢缓镒幼谏巾斏希m只有背影,但悲感滿滿,云海繚繞,此山獨聳,化身為人的猴精,為彌補那瞞天之欺,仍在尋找那女子,只為一抹淺笑自古以來,人妖之情數(shù)不勝數(shù),愿石猴早日圓夢;雖是夏天,但夜晚依舊涼意綿綿,月未圓,灑下幾縷淡淡的銀光,那石狗像是活了,兩眼炯炯有神,對著月亮長嚎,它也同我一樣,思念孤身一人的嫦娥。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這石意這般依舊,毫無動搖,實在是奇或形似,或神似,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引來一片驚嘆。
晨,是美景,灼灼紅海,也只能在你這處細賞。月未落,天際還是淡淡的黑藍,我們就已早早地在此等待。露珠還掛在葉梢上,涼風(fēng)吹來,不禁顫抖,但不能打消我對日出的向往。遠處的地平線還有一些粉色、紫色的朝霜,七點,天邊終于出了一點紅,太陽似初生的嬰兒般悄悄地探出頭來,這般紅,沒有“滿園紅”那般艷,也沒有“梅花”那般淡,有亮光從中混雜著,慢慢地,半邊的天已被染成了紅色,似紅艷的綢緞,似貴妃醉酒般掛在天上。東邊,似一幅畫,但這幅畫,轉(zhuǎn)眼即逝,來之不易,需耐心等待。
登山不應(yīng)貪高聳,更應(yīng)景于心、恒于心,遠道而來的人啊,不要著急,切勿走馬觀花,美景只在一瞬之間,大自然,是用來細賞、慢賞、共賞的。
黃山一峰一姿,一石一態(tài),一景一畫,充滿了美景。歲月的磨礪和風(fēng)雨的摧殘都沒讓巧奪天工的黃山別于五岳。“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蓮,菡萏金芙蓉”,我愿再同你相聚,相討人間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