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我眼中的張飛作文字 我眼中的張飛作文字篇一
是日,一人于榜前勵聲曰:“大丈夫不與國家出力,何故長嘆?”視其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勢如奔馬。問其姓名。曰:“某姓張名飛,字翼德,世居涿郡。”后與劉備,關羽桃園三結義,共抗黃巾軍。
初出茅廬,遇賊于涿郡。飛便施虎威,一矛刺賊副將于馬下,功成名就便在此時。贊曰:刺賊英雄在,丈八蛇矛舉。虎嘯天地震,黃巾十萬沒。
飛勇猛無敵,乃粗人母。然其性之豪爽,行之魯莽,無人能出其右。既亡黃巾軍,不得公平待遇,欲殺董卓,怒鞭督郵,后與劉,關走代州,投劉恢。
飛性嗜酒,行軍之中亦要酒相伴。酒醉誤事。時飛守徐郡,一時性起,飲酒大醉。呂布夜襲徐郡,飛落荒而亡。酒雖誤事,亦能成事。徐州捉劉岱,巴郡降嚴顏,瓦口溢敗張鴿,此皆酒之功也。
飛亦是臨大事而不亂者也。長坂橋頭,飛橫矛立馬,向而望。及曹操至,見飛倒豎虎須,圓睜環眼,觀其背后塵土大起(此乃飛之疑兵也),忽省關羽嘗言: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也。操恐懼,欲退。飛三聲巨喝:“戰與不戰,退與不退,卻是何也?”操旁夏侯杰驚死,百萬大軍不戰而退。贊曰:涿郡張翼德,長坂橋頭立。三聲轟震,獨退百萬兵。
哀哉!五虎上將之首,飛之二兄關云長伐魏未克,身喪吳侯之手。飛報仇急徹,怒發沖冠,大飲而醉,鞭打健兒,后亡于無名下將之手。惜一世之豪杰,雄心未達,而身亡未途。時年五十五歲。悲哉!悲哉!
嘆曰:汗未出英雄,翼德當先鋒,掃盡黃巾賊,怒鞭督郵宦。長坂橋頭眼圓睜,三聲獨退家兵。巴郡降嚴顏,瓦口溢敗張鴿,從此蜀境皆屬劉。伐吳未克身先死,秋草長遺莨地愁。
我眼中的張飛作文字 我眼中的張飛作文字篇二
李商隱有兩句詩這樣寫道:“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前句講的正是張飛的莽撞,我想,現在的人們,對他的印象也多半是如此吧。但,在我的心目中,張飛卻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說到張飛的勇猛,早在關羽斬顏良后,曹操就聽關羽提起了。關羽面對曹操的贊揚,卻說自己武藝還不精,兄弟張飛那才是真本領呢!他在百萬將士中取上將首級,如取囊中之物。曹聽后大驚,忙提醒左右,之后如果遇見此人,要小心才是。
但沒想到,不久后,他真的遇上了張飛。
為了掩護趙云,張飛在長板橋堵住了曹軍。雖然僅剩二十幾名騎兵,但張飛毫無懼色,對曹軍大喝三聲,嚇得曹軍個個臉色鐵青,雙腿發抖。見敵軍個個不敢上前,急性子的張飛不耐煩了,大喝一聲:“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到底想干什么!”這一聲喝叫,如一霹靂,震耳欲聾,嚇得曹軍魂飛魄散,更把夏侯杰嚇得肝膽破裂,栽下馬死了。曹軍見狀大驚,立刻調頭就跑。難怪戲曲中唱道;“長板橋上一聲吼,橋梁皆斷水倒流。”
羅貫中對張飛的勇猛,不吝辭藻。其實,張飛是十分機智的,就拿長板橋一事來說,張飛自知手下兵少,所以,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巧妙地布置兵馬,把馬尾巴綁在樹上,讓馬圍著樹跑,所以出現了“橋東林中,塵土飛揚”的“效果”,讓曹操誤以為林中有大軍埋伏,讓他不敢發動進攻。這都是張飛在故弄玄虛。
羅貫中筆下的張飛——一個有著豹頭環眼,滿臉絡腮胡子的黑臉將軍。他無所畏懼,所向披靡;他勇猛豪邁,充滿正義與智慧。在我心目中,他是一個真正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