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有修辭手法的好句范本一
ok3w_ads("s005");自亞里士多德《修辭學》以來,肯尼思·伯克的《動機修辭學》再次以哲學方式來審視和建構修辭學。這部名作是文學界學者必讀的經典;甚至,所有致力于分析話語的人文科學的研究者都可以通過它來掌握一種系統而又靈活的修辭研究法。
該書并非封閉地研究語法和邏輯,而是從社會角度對文學表達、政治宣傳和媒體傳播進行剖析。作者接受了尼采的“一切語言皆修辭”的主張,又嘗試按海德格爾對《修辭學》的理解方式(《存在與時間》的某個腳注,以及《亞里士多德哲學的基本概念》)將修辭本體化:界定為社會政治語言的形式或結構,它如同力的意志,是意向性、關系性、權力性的話語“原子”。伯克主張,除了傳統的“說服”,修辭的基本功能還有戲劇論(dramatism)框架下的“認同”,它是社會建構和文化形塑的關鍵。伯克的修辭觀與之前的柯日布斯基的普通語義學、同時代佩雷爾曼的“論證”觀念以及之后的奧斯汀的述行語有著共通之處;他與福柯一樣,都對話語展開社會性的探掘,但他更關注即時的公共修辭。
這部作品是“動機三部曲”的核心,分兩部分,“上行卷”即1950年出版的眾所周知的《動機修辭學》,處理高層次的修辭問題,這聯系了《動機語法學》準備的“實體”和“五元組”(行為、行動者、動因、場景和目的)等概念。而未完成的遺稿“下行卷”《口舌之戰》(the warof words),卻少有人知,遲至2018年才由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社刊行,它原本是《動機修辭學》的一章,伯克將之獨立成卷,其處理的是官僚和新聞修辭的厚黑套路。若以關鍵詞來概括,第一卷應是分析得最為精彩的“求愛”(高貴的pua?或聯系《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愛的交換”):尤見對卡斯蒂廖內的《廷臣論》的探究。第二卷則是“戰爭”:崇尚和平的作者意在探究這樣的修辭如何引發爭斗,如何又可以導向認同與和諧。
出身非學院派的伯克總想超越專業的畛域,意圖在文學理論中輻射政治、宗教、經濟等方面。而長年深陷疑病癥,又讓他敏感地期望將新聞和政治中的修辭現象作為癥候(或某種修辭病毒的體現?),進而展開他的社會診療或抗疫(抗議):有病的社會才有修辭(或許影響了他的學生桑塔格的疾病隱喻),但“爭搶”的修辭通過理論的解析,也會變成免疫的抗體,為社會健康提供可能。
伯克的修辭哲學既是務實的,也是未來的:它完全可以從語言拓展到一切符號,即便在一個以視頻和聲音為主導的世界。只要認同和斗爭還在,修辭就像流感一樣傳播。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美學研究室
(責任編輯郎靜)
相關熱詞搜索: 修辭學 修辭 動機 ok3w_ads("s006");ok3w_ads("s007");
有關有修辭手法的好句范本二
- 小學修辭手法經典句子 推薦度:
- 驚蟄的句子 推薦度:
- 挽留的句子 推薦度:
- 家風的經典句子 推薦度:
- 勵志的經典句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修辭手法的句子40條
1、關愛是一個眼神,給學生無聲的祝福;關愛是一縷青風,給學生身心的舒暢;關愛是一場春雨,給學生心田的滋潤;關愛是一句問侯,給學生春天的溫暖。
2、沒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沒有生氣;沒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沒有光明;沒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宮,沒有方向。
3、港灣里閃耀的燈光,像五顏六色的焰火濺落人間。
4、春風像一只彩筆,把整個世界勾勒得更加絢麗多彩。
5、云彩像一朵朵潔白的羽毛,輕輕的漂浮在空中。
6、含羞草像一個害羞的姑娘,只要在它的葉片上輕輕一碰,它就合攏起來,枝條也跟著低垂下來,好像不敢見人似的。
7、春天像位愛美的姑娘,讓世界姹紫嫣紅。
8、東方天邊的彩霞時刻在變幻,如霜楓,如榴火,如瑪瑙,如琥珀。
9、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邊,穿著白衣服的仙女。
10、謊言是一只心靈的蛀蟲,將人的心蛀得面目全非;謊言是一個深深的泥潭,讓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謊言是一個無盡的黑洞,讓人墜入罪惡的深淵萬劫不復。
11、自私是一面鏡子,鏡子里永遠只看得到自己;自私是一塊布匹,蒙住了自己的眼睛,看不見別人的痛楚;自私是一層玻璃,看上去透明,卻始終隔開了彼此的距離。
12、我順著柳蔭小路漫步,只見那依依的垂柳,仿佛像少女羞澀的低著頭,在朝輝中舒展著柔美的身姿。
13、孤山東邊的白堤和西南的蘇堤,就像兩條綠色的綢帶,輕柔地飄浮在碧水之上。
14、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碩大的銀鏡。
15、春風像個慈祥的母親,拂著你的臉頰,使你感到舒暢,心曠神怡。
16、星星像一雙明亮的眼睛在夜空中照耀。
17、愚蠢是一種天生的無奈,是一種后天的懶惰,是一顆自己種下的惡果,是一條好果實中的蛀蟲。
18、平凡是荒原,孕育著崛起,只要你肯開拓;平凡是泥土,孕育著收獲,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細流,孕育著深邃,只要你肯積累。
19、深秋,枯黃的樹葉像飛舞的黃蝶從樹上飄落下來,地上盡是落葉。
20、玉盤似的明月高掛在淡藍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樣瀉下來,大地一片銀白色。
21、道旁的草地上長著一簇簇蒲公英,傘形的小白花球,隨風散落。
22、蒲公英那帶絨毛的種子在空中飛飛揚揚地飄著,好像是在向秋天告別。
23、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一泓出現在沙漠里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心是一首飄蕩在夜空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
24、天漸漸破曉,淡青色的天空鑲著幾顆殘星,大地朦朦朧朧的,如同籠罩著銀灰色的輕紗。
25、大自然能給我們許多啟示:成熟的稻穗低著頭,那是在啟示我們要謙虛;一群螞蟻抬走骨頭,那是在啟示我們要齊心協力;長江東流奔騰不息,那是在啟示我們為理想奮斗。
26、這條公路很長很長,就像一條長長的飄帶一直伸向天邊。
27、小姑娘的心靈像棉花一樣純潔。
28、天空中出現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彩橋懸在上空。
29、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車燈,如同閃光的長河奔流不息。
30、書是鑰匙,能開啟智慧之門。書是階梯,幫助人們登上理想的高峰。書是良藥,能醫治愚昧之癥。書是乳汁,哺育人們成長。書是你的最好伴侶,與你共度美好時光。
31、明凈的湖水晃動著綠島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32、月亮默默的從江心升起來了,圓圓的、亮晶晶的.,好像一個銀盤。
33、村子里一棵棵黑油油的廣柑樹,就像一把把巨大的傘,挺立在那里,滿樹都閃著細碎的銀光。
34、江水奔流不息,傾訴的是自己澎湃的波濤;樹木傲雪參天,挺拔的是自己無邊的蒼翠;山嶺巍峨起伏,顯示的是自己堅強的體魄。
35、、蒲公英的朵朵黃花開得絢麗爛漫——小巧,嬌嫩,好像是一些雛雞,它們撲動著,歡笑著,顯得那么親切可愛。
36、太陽會發光,會發熱,是個大火球。
37、兩袖清風是廉者的幸福,生意興隆是商人的幸福,懲惡鋤奸是俠士的幸福,品學兼優是學生的幸福,扶危濟困是善人的幸福,春種秋收是農人的幸福。
38、愛讀書,是一種美德。讀書,使人思維活躍,聰穎智慧;讀書,使人胸襟開闊,豁達曉暢;讀書,使人目光遠大,志存高遠;讀書,使入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綻開花蕾。
39、西湖像一塊碧玉,也像一面銅鏡。
40、那里的天空總是那么湛藍、透亮,好像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
s("content_relate");【修辭手法的句子】相關文章:
有修辭手法的句子01-25
帶修辭手法的句子02-16
含有修辭手法的句子10-01
避復修辭手法的句子02-16
帶有修辭手法的句子集錦10-10
含有修辭手法的句子3篇10-01
對修辭手法的賞析02-21
語文復習修辭手法04-10
英語修辭手法分析06-22
有關有修辭手法的好句范本三
ok3w_ads("s005");內容摘要:宇文所安的唐詩英譯在西方漢學家的唐詩翻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耶魯學派”的解構主義理論在某種程度上對其唐詩研究產生了影響,繼而影響了其翻譯思想。本文考察了其譯詩的學術價值和文學價值,通過分析唐詩翻譯的修辭特征和比較比喻性和列錦性修辭的翻譯策略,以期為中國譯者的古典和現當代中國詩歌的翻譯提供借鑒。研究發現,宇文所安強調的唐詩修辭翻譯的學術性與翻譯的文學性并不沖突,而是為了滿足唐詩史研究的需要。
關鍵詞:宇文所安;唐詩;翻譯修辭;差異性;同一性
基金項目: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唐詩翻譯在當代美國的接受和影響研究”(16bww019)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魏家海,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典籍翻譯研究。
abstract: stephen owen’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ang poe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tang poetry translation by western sinologists. the deconstructionist theory of “the school of yale” somehow influenced his research, which impacted on his translation thought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into the academic and literary value of his translated versions through analyzing the rhetorical features of his translation and comparing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figurative and paralleled rhetoric methods, with the aim of contributing to the english rendition of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 the study discovers that his emphasis on the scholarly translation of tang poetry rhetoric is not in conflict with his literary translation, but for the purpose of meeting the need of his tang poetry history study.
key words: stephen owen; tang poetry; rhetoric of translation; differences; identity
author: wei jiahai is professor at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his academic interests include research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e-mail: wjh0063@
修辭不僅是語言的母體,也是翻譯的母體。宇文所安不僅是美國著名的唐詩研究專家和比較文學專家,而且也是著名的翻譯家,他在唐詩研究著作和中國文學選讀及杜甫詩歌全集里收錄了數以千計的唐詩譯文,對唐詩在西方的傳播和接受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唐詩翻譯和研究中,宇文所安把翻譯的“細節化”和研究的“細讀化”結合起來,在唐詩的研究過程中,受到多種西方理論思潮特別是“耶魯學派”的理論的影響,其次,還受到中國傳統的哲學和詩學的影響,這些理論不僅是唐詩分析的出發點,也是其唐詩翻譯的隱形理論支柱,宇文所安的翻譯和研究的同構性決定了理論對兩者或明或暗的指導性。本文從翻譯的修辭學理論視角挖掘宇文所安的唐詩翻譯中的修辭傳統,分析翻譯修辭的特點,以期對中國譯者的詩歌英譯有所啟示。
一、修辭翻譯與翻譯修辭
西方的傳統修辭學發軔于亞理斯多德集演說技巧之大成的《修辭學》,逐步擴展到歷史、詩歌、文學評論和美文創作,繼而發展到強調文體風格的“新修辭學”和近來強調受眾的“廣義修辭學”,對西方語言學、文藝理論和文學傳統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翻譯同修辭的親緣關系源遠流長,密不可分,但有修辭的翻譯和翻譯的修辭之別。修辭的翻譯主要指語言的修辭特色和修辭格的翻譯轉換技巧,而翻譯修辭則遠遠超出了通常意義上的翻譯技能。中西翻譯理論都重視語言修辭的翻譯,紐馬克(peter newmark, 2001)特別關注各類隱喻修辭格(包括死喻、陳腐隱喻、標準隱喻、適應隱喻、新型隱喻和原初隱喻)的翻譯方法及其意義(104-113)。劉宓慶(1998)探討了翻譯學與修辭學的關系,分析了翻譯中的煉詞、成語、虛詞、句式、增減和語序調整等問題。李定坤(1994)從語言的聯系美、變化美、均衡美、側重美、聲音美等方面比較了漢英修辭格的異同,并提出了相應的翻譯策略。這些都是微觀的修辭技巧的翻譯方法研究,其中修辭格的翻譯是傳統翻譯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并將繼續受到關注。這實際上是修辭翻譯。
翻譯修辭與修辭翻譯具有本質的區別。翻譯修辭學提升了翻譯修辭的學科意識。蘇俄學者科米薩羅夫最先提出“翻譯修辭學”的概念,并比較了修辭的特點同翻譯特點之間的相似性,以及翻譯修辭學與比較修辭學之間的相似性 (武學善 41-44)。這實際上是翻譯修辭的語言學傳統。弗朗斯(peter france)也提出“翻譯修辭”概念,通過比較西方文學翻譯史上典型案例中從直譯到意譯、從歸化到異化翻譯修辭方式的演變軌跡,指出譯者“同演講者一樣,在主體和讀者之間協商,以尋求修辭在情景中的充分性”,“翻譯同交際一樣都是修辭活動”(268)。這也揭示了文學翻譯中的傳統修辭學的影響。本雅明在《譯者的任務》中用明喻和隱喻的修辭手法來解釋“純語言”翻譯中的原文和譯文之間的關系,以隱喻的“再生”和“親緣”與明喻的“花瓶”和“切線”來比喻原文和譯文之間的不完全等值性 (劉軍平 260-261)。本雅明的理論揭示了翻譯修辭的哲學傳統。羅賓遜(doulas robinson, 2006)把翻譯修辭(the tropics of translation)分為六類:轉喻(metonymy)、提喻(synecdoche)、隱喻(metaphor)、諷喻(irony)、夸張(hyperbole)和雙重轉喻(metalepsis),凸顯了翻譯的修辭性在翻譯研究中的特殊地位。歐陽楨(eugene chen eoyang)也發現了翻譯的隱喻性(eoyang 1993)。這些都是一般意義上的翻譯修辭特性,而不僅僅局限于傳統修辭格的翻譯。
相關熱詞搜索: 差異性 修辭 唐詩 宇文 翻譯 ok3w_ads("s006");ok3w_ads("s007");
有關有修辭手法的好句范本四
ok3w_ads("s005");下過幾次廚,深感其中有統籌法,更有修辭學。
聞一多說,詩有三美,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菜肴的音樂美是聽名稱,繪畫美是看配色,建筑美則是在刀功與擺盤上顯山露水。
姜絲、蔥花、蒜蓉,像白樂天、張恨水、徐悲鴻,名字都很對仗。陳醋、生抽,猶如陸九淵、仇十洲,近似對偶。秋葵、冬筍,百合、千張,圣女果、羅漢豆,組合看來也頗有詩意。
菜的色香味,色在香和味之前。菜之色,如同人的外表,具有優先性。人們常說“一看就好吃”或“一看就不好吃”。菜色是影響食欲的第一要素,也是第一印象。
紅椒、黃花、紫蘇,雖非魚翅熊掌,單論色彩卻不乏華麗之相,仿佛紅墻碧瓦,滿朝朱紫,富貴也。一碗高湯,點綴幾段青翠的香蔥,撒上數片碧綠的香菜,就像喜兒辮子上的紅頭繩和古龍筆下秦歌刀柄的紅絲巾,更增韻味,長精神,會引來老饕,勾出饞蟲。
從菜形來看,蓮藕適合切片,萵筍不妨削絲,做生菜可以不用刀,或剝或撕都行,黃魚、對蝦最好留頭,蟶子、蛤蜊、鮑魚不宜去殼,這樣才能保留原味,而且形態多樣,有層次感。例如藕片就是圓中多孔,仿佛繪畫里的留白,雕刻中的鏤空,再炒一點切碎的青椒、紅椒蓋上去,它們會從藕孔跌落到藕片之間,似掩非掩,欲見不見,宛若蘇州園林中的漏花窗,都有借景之妙。
做菜比洗碗有意思,就在于做菜可以是創造性的,配料、程序、切法都是可以創新的。傳說金圣嘆就發現花生米配豆腐干,吃起來如核桃或火腿。
(摘自2019年12月19日《解放日報》)
相關熱詞搜索: 修辭學 廚房 ok3w_ads("s006");ok3w_ads("s007");
有關有修辭手法的好句范本五
高考語文修辭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考語文修辭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從高考的語文試卷來看,與藝術有關的試題占有一定比例。高考試卷中的藝術試題不可小覷,一是題量比例不少,二是試題分值不少。
高考語文藝術性試題較常見的有修辭試題、表現手法或表達方式等試題。
修辭性試題,就是圍繞使用修辭方法命擬的考題,先看幾個實例。
例1:20xx湖北卷20題:試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回答下面的問題。(1)略,(2)主要采用了哪種修辭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例2:1999全國卷22題:第四自然段中說“刀法如果用得不對,可能萬象同毀;刀法如果用得對,則一筆下去,萬龍點睛”。這里所用的幾個比喻分別比喻什么?
例3:20xx浙江卷20題:分析文中畫線部分的語言技巧。
例4:20xx全國卷19題:文章最后一段關于喝酒的描述和議論,運用了什么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分析以上例子,有的試題是直接提問修辭方法的,如例1、例2。這樣的試題對考生有利,因為考生可以從題干中知道所考內容,答題目標比較明確。有的試題是間接提問修辭方法的,如例3、例4。這樣的考題對考生不利,考生必須深入到具體的試題當中,通過分析、理解,才能知道所考的內容是與修辭有關的。意識不到回答修辭問題,往往所答非問,不能得分。
我們在回答修辭問題的時候,首先要能準確地判斷并答出使用的修辭方法。提問修辭方法的試題常常還要提問使用修辭方法的作用或好處,所以考生還必須清楚每種修辭方法的功用。比如擬人的修辭方法有生動形象、人格化、性格化的功用,而比喻的修辭方法則有具體鮮明、生動形象、可感性強的功用。我們在回答修辭方法的功用時,應該注意將修辭方法與文章、或段落、或句子的內容緊緊結合起來,來談它的作用或好處。任何就修辭談修辭的答題都是不完美的。
另外,回答修辭方法的試題時,不要只從藝術的角度答題,還應該結合思想內容來回答,這樣的`答題才嚴整、完全。例如20xx福建卷13題:文中“是我們心靈的堡壘下面刺目的降幡”,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這道試題的答案是這樣的:“使用了暗喻(或比喻)的修辭手法,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因素把我們弄得無可奈何,只好痛苦地承認自己的失敗。”這個答案首先回答了第一問:“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是藝術方面的。其次是回答第二問:“請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這是內容方面的。又如20xx天津卷19題:請賞析“心的邊疆,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鋪設整個宇宙,把日月包涵”這句話。這道試題的答案是這樣的:“用夸張和比喻的手法說理,以光輝、擴大的意境來感染讀者。”這道試題答案的前一部分是修辭方法,屬于藝術方面;后一部分是作用方面的,它側重于內容方面。
我們在考察大量的修辭試題時,可以明確地得出這樣的結論:回答修辭試題時,既要有藝術方面的回答,也要有內容方面的簡明分析。
高考語文藝術性試題還有表現手法或表達方式等試題。我們來看表現手法或表達方式方面的幾個試題實例。
例1:20xx江西卷18題:這是一篇悼念魯迅先生的文章,作者卻用了大量筆墨回憶十多年前瞻仰孫中山先生遺體等有關情況。這里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試作簡要分析。
例2:20xx全國卷ⅰ16題:文章第五段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來描寫枯死的胡楊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例3:20xx湖北卷16題:文章的第②、③自然段中著重寫到了關于鮮花和動物的細節。從的主旨來看,這些細節描寫表現了霧的哪些主要特點?從藝術表達效果來看,這些細節描寫又有什么作用?
s("content_relate");【高考語文修辭作文】相關文章:
2018廣東高考語文修辭手法復習資料08-29
2017廣東高考語文修辭手法復習資料10-09
2018廣東高考語文作文命題趨勢08-29
2018高考語文作文素材復習講義08-22
2018廣東高考語文作文命題方法08-22
2018廣東高考語文作文審題攻略08-22
2018廣東高考語文作文標題命名指導08-22
2018廣東高考語文作文素材復習講義08-14
2018高考語文試卷試題分析08-29
2018廣東高考語文高分秘籍08-29
有關有修辭手法的好句范本六
ok3w_ads("s005");類別
特點
本體
比喻詞
喻體
例句
明喻
甲像乙
出現
像、好像、如、宛如、好比、
猶如、似的出現
葉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暗喻
甲是乙
出現
是、成了、變成
出現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獸,吃
盡了我們的血肉。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現
無
出現
地上射起無數的箭頭,房
頂上落下萬千條瀑布。
修辭手法
1.?比喻:
比喻由三部分構成:本體、喻體、比喻詞。
比喻的三種類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注:博喻:
注:博喻:連用幾個喻體共同說明一個本體。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開在了屋頂
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為生動;(?2)化深奧為淺顯;(?3)化抽象為具體?。
前提:本體和喻體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否則,就不是比喻。一個句子是不是比喻,
不能單看比喻詞。
2.比擬:
?借助豐富的想像,把物當成人來寫,或把人當成物來寫,或把甲物當成乙物來寫。
比擬分為擬人和擬物
(1)擬人:
把物當做人寫,賦予物以人的動作或思想感情,用描寫人的詞來描寫物。
例句:
1.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3.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2)擬物: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寫
例句:
1.人群不顧一切,涌了上來。
2.在群眾的呼喝聲中,那個惡霸夾著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當成乙事物來寫。
例句:
1.火山發出一聲咆哮。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比擬的作用:能啟發讀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動、形象。
1
類型
特點
例句
擴大夸張
故意把事物說的“大、多、高、深、強”等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縮小夸張
故意把事物說的“小、少、低、淺、弱”等
烏蒙磅礴走泥丸。
超前夸張
把后出現的說成先出現,把先出現的說成后出
現
農民們都說:“看見這樣翠綠
的麥田,就都嗅出白面包子
的香氣來了。”
3.夸張:
?對事物的性質、特征等故意地夸張或縮小。
?夸張的三種類型:擴大夸張、縮小夸張、超前夸張。
夸張的作用:提示事物本質,烘托氣氛,加強渲染力,引起聯想效果。
4.排比:
?把三個或以上結構和長度均類似、語氣一致、意義相關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來。
例句: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
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
?排比的作用:加強氣勢、抒發強烈感情、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
5.對偶:
?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相對或相近的意思。
?對偶的類型:
?1、正對。上下句在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補。
?例如: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對。上下句在意思上相反或相對。
?例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串對。上下句在意思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
?例句: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
對偶的作用:整齊勻稱,節奏感強,易于記憶,富有音樂美。
6.反復:
?為了強調某個意思,表達某種感情,有意重復某個詞語或句子。
反復的類型:
?1.?連續反復(中間無其他詞語間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剛離去,他剛離去。
?2.?間隔反復(中間有其他的詞語)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黨國倒愈像一個國,失了東三省誰也不響,黨國倒愈像一個國。
反復的作用:起到反復詠嘆,表達強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時回環起伏,充滿語言美。
7.設問:
?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然后自己回答。
?例句: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首先有它的物質基礎。
2
?作用:引起注意,啟發讀者思考;
8.反問:
用疑問的形式表達確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問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問表肯定,只
問不答,答案暗含在反問句中。
例句:我呢,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的地方嗎?
作用:加強語氣,加深讀者印象,增強文中的氣勢和說服力。
9.引用:
引用現成的話(成語、詩句、格言、典故等)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
明?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暗?引(間接引用)
例句:失敗乃成功之母,你千萬不要氣餒。
作用:使論據確鑿充分,增強說服力,富啟發性,而且語言精煉,含蓄典雅。
10.借代:
不直接說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借用與它有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
借代種類:特征代本體、具體代抽象、部分代全體、整體代部分。
①部分代整體: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體事物。
例如: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②特征代本體:用借體(人或事物)的特征、標志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圓規一面憤憤的回轉身,一面絮絮的說,慢慢向外走去……
③具體代抽象
例如:南國烽煙正十年。
④工具代本體。
例如:等到驚蟄一犁土的季節,十家已有八戶亮了囤底,揭不開鍋。
⑤專名代泛稱: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專用名稱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
借代的作用:簡潔凝練,引人聯想,使語言更生動形象。
11.反語:
?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表達本意,以說反話的方式加強表達效果。
例如:(清國留學生)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反語的作用:有的諷刺揭露,有的表示親密友好的感情。
12.?對比:
對比是把兩種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較的一種辭格。
例如: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3
運用對比,必須對所要表達的事物的矛盾本質有深刻的認識。對比的兩種事物或同一
事物的兩個方面,應該有互相對立的關系,否則是不能構成對比的。
對比的作用:更突出、更強調。
14.通感:
?通感又叫“移覺”,就是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移,將人的聽覺、
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換,將本來表示甲感覺
的詞語移用來表示乙感覺,使意象更為活潑、新奇的一種修辭格。
例如: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通感的作用:?能突破語言的局限,豐富表情達意的審美情趣,起到增強文采的藝術效
果
15.雙關:
?利用詞的多義和同音的條件,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雙關。
雙關的類型:意義雙關、諧音雙關。
意義雙關:
“1、?可是匪徒們走上這十幾里的大山背,他沒想到包馬蹄的破麻袋片全被踏爛掉在路
“
上,露出了他們的馬腳。(曲波?《林海雪原?》)露出了他們的馬腳?”實指露出了匪
徒們的破綻?。
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表面上指蠶絲和蠟淚,實指?“相思”和“眼淚”
;
諧音雙關: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雙關的作用:可使語言表達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語意,給人以深刻印象。
16.頂真
頂真也做頂針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開頭,首尾相連兩次以上,使鄰近接的語句或片斷或章節傳下
接,首尾蟬聯,用符號表示就是“abc,cde”.這種修辭手法,叫做頂真,又叫頂針或聯珠。
運用頂真修辭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結構整齊,語氣貫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間環環相
扣的有機聯系。
例句:
友情是花,引來群群之蝶。
友情是蝶,兩人翩翩起舞。
友情是舞,舞出激情之火。
友情是火,永恒地在燃燒。
夢想是翅,飛翔永恒藍天。
4
夢想是天,遮住茫茫大海。
夢想是海,還是小船悠悠。
夢想是船,海上乘風破浪。
愛心是風,卷來濃密的云;
愛心是云,化作及時的雨;
愛心是雨,滋潤久旱的樹;
愛心是樹,為你撐起綠陰。
17.互文
帶有修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采用的一種修辭方法。
在古文中,把屬于一個句子(或短語)的意思,分寫到兩個句子(或短語)里,解釋時要
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補足,就是互文。
古語對它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含而見文。”具體地說,它是這樣一種形式:上下
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一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互相補充,
說的是一件事。例如:
秦時明月漢時關
煙籠寒水月籠沙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主人下馬客上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在閱讀古代散文作品時,對于一些運用互文手法的句子,如果不進行仔細的思索和體
味,往往容易忽略過去。例如:
(1)?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意為:“她微微一笑
就迷惑了陽城、下蔡所有的公子哥兒。”
(2)?子建援牘如口誦,仲宣舉筆如宿構。(《文心雕龍·神思》)意為:“曹植、
王粲鋪上紙拿起筆寫作時,就象事先寫好了背出來一樣。”
(3)?齊魏徭戍,荊韓召募。(李華《吊古戰場文》)齊魏荊(楚)韓等戰國時期君
王為徭役守邊而招募兵員。”
18.回環
簡單地說回環就是順讀逆讀一個樣。例如:
響水潭中潭水響;黃金谷里谷金黃。
佛山香敬香山佛;翁源乳養乳源翁。
星島港迎港島星。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
19.移情
為了突出某種強烈的感情,寫說者有意識地賦予?客觀事物一些與自己的感情相一致、
但實際上并不?存在的特性,這樣的修辭手法叫做移情。
運用移情修辭手法,首先將主觀的感情移到事物上,?反過來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襯托
主觀情緒,使物人一體,?能夠更好地表達人的強烈感情,發揮修辭效果。
例如:
①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②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杜甫《春望》)
5
相關熱詞搜索: 春季開放的花有哪些 修辭手法 有哪些 ok3w_ads("s006");ok3w_ads("s007");
有關有修辭手法的好句范本七
- 描寫國慶節的優美段落 推薦度:
- 朝花夕拾優美段落摘抄 推薦度:
- 總結開頭優美的段落 推薦度:
- 帶有月的詩句 推薦度:
- 帶有月字的詩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帶有修辭手法的優美段落
1、信任是發酵友誼的菌苗(比喻)
2、自信是啟迪人們打開心靈之窗的鑰匙,鼓勵人們探索生命的奧秘。
3、自信是飄蕩在夜空的歌謠,使孤獨受挫的人們即刻獲得心靈的慰藉。(比喻)
4、善于傾聽的人是一位智者。猶如春天的花兒抓住了陽光,夏天的小草遇到了甘露。(比喻)
5、花開千般美麗,柳甩萬種風情。請微笑面對人生,做什么事都應該從容。(比擬等)
6、自信是一顆亮麗的珠寶,是一泓甘冽的清泉,是你通向成功的渡船。(比喻,排比)
7、如果我們只是聽取別人的意見,大眾的意見,隨波逐流,我們就會在潮流中淹沒自己。(比喻)
8、當我來到你們班,看到你們認真學習,我就感到有一片肥沃的土地需要耕種。(比喻)
9、面對別人的意見,我輕輕地撥出自己心靈的密碼,聽取心靈的判決。(比喻)
10、他們的心中是陰暗潮濕的,沒有一絲陽光照進他們的心房。(移就,形象化)
11、人與時間拔河,勝利的是時間。喧囂與寂寞拔河,勝利的是寂寞。瞬間與永恒拔河,勝利的是永恒。(排比,擬人)
12、清晨,一輪旭日微笑著升起,將周圍的天空染得一片彤紅,我迎著朝陽奔跑,心中一個信念越來越堅定,路要自己走。(形象化,擬人)
13、自信是面戰鼓,那密集的鼓聲給我們無窮的勇氣。自信是盞明燈,那明亮的燈光為黑夜的蘇醒而點亮明天,自信是一縷陽光,它為我們冰凍的心房送去溫暖,有了自信,我們可以如燦燦云霞后邊的旭日噴薄而出,有了自信,我們可以像脫弦的利箭直達前方。有了自信,我們可以坦然地面對坎坷,微笑著走過生活。
14、然而,我又碰壁了,孱弱的風帆經不住風浪的考驗,已經支離破碎了。(移就)
15、自卑的人常常彎下腰去乞求幫助,天長日久,他心中的脊梁已彎成一張弓,若再彎下去,怕會轟地一聲,心中的脊梁斷為兩截。(形象化)
16、伸個懶腰放下手中的筆,機械地朝走廊走去——有點渴了。失神的倒著水,驀地發現面前有一張看破人世滄桑,滿含對世間萬物不信任感的陌生女孩的臉,他不屑的眼神透露著懷疑的冷淡目光;像爛掉的蘋果的臉爬滿了不信任任何人的條紋,帶著不切實際的虛偽感,她扯下面皮——我不寒而栗。(描摹,比喻)
17、請帶上意見上路,就像帶上一把傘,不管刮風下雨,春夏秋冬,帶上意見,就不會孤注一擲,就不會在山重水復之時不知所措,帶上意見上路,帶著思索上路,可以給你帶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比喻)
18、太陽不語,自是一種光輝;高山不語,自是一種巍峨;藍天不語,自是一種高遠;大地不語,自是一種廣博。(排比,比喻)
19、在你困惑時,在你滿腹愁云時,聆聽就如同一抹燦爛的陽光掃去你心頭的陰霾;在你不解時,在你彷徨時,聆聽就如同一座啟明的燈塔,照亮你前進的方向。(比喻)
20、許許多多的選擇題編織了一個人的一生,每道題的后面都附有許許多多的人為你提供的許許多多的`不同的參考答案,沒有絕對正確,也沒有絕對錯誤,你可以選出你的答案嗎?我可以,因為,筆在我手中。——《筆在自己手中》(比喻)
21、東風裁柳碧如絲絳是一種風景,小荷初露滑滑清泉是一種風景,雖然你沒有東風裁柳的多情,沒有小荷初露的恬美,但你可知道,聰明的你就是一道風景。(移就,形象化,擬人,比較)
22、你就是你,藍天上有你放飛的思緒,大海里有你沖浪的舟楫,你就是你,刻意模仿的人生毫無意義,風風雨雨的遠方永遠是個謎。(移就,比喻,形象化)
23、我不是寂寞的幽蘭,我不是孤傲的玫瑰,我是那麥穗,感謝風的愛撫,雨的潤澤,但我不會隨風而去,我有自己的理想,我堅定不移地孕育著自己的果實。(排比,比喻,形象化,擬人)
24、取菊之野,取梅之疏,取蓮之潔,取蘭之芳。取他人之意見,成就自己的事業,奪日月之燦爛,成就自己的輝煌。(排比,比喻,形象化,引用)
25、如果說成功是跨越大海,那么信心就是揚帆起航的勇氣和永不言敗的毅力,而意見則是順風順水的協助和羅盤針的指引。(比喻)
26、在漫漫人生旅途上,總有幾段漆黑的洞穴需要我們獨自穿越,在這里,沒有鮮花。沒有掌聲,我們只有堅信自己,握緊拳頭,同時虛心聽取四方真誠的聲音,才會披荊斬棘,摘取成功的雪蓮。(比喻)
s("content_relate");【帶有修辭手法的優美段落】相關文章:
1.運用修辭手法的精彩段落
2.優美段落:關于勵志的優美段落
3.優美段落:描寫時間的優美段落
4.優美段落:描寫童年的優美段落
5.優美段落:描寫愛的優美段落
6.優美段落:描寫人物的優美段落
7.優美段落:描寫學習生活的優美段落
8.優美段落:描寫山河景色的優美段落
9.關于成長的優美段落|成長的優美段落
有關有修辭手法的好句范本八
- 期末考試復習方法演講稿 推薦度:
- 春日作的春分文案 推薦度:
- 課堂教學總結的基本方法 推薦度:
- 拼音教學方法與步驟總結 推薦度:
- 小學修辭手法經典句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雷電頌》作修辭方法復習的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離不開預設,預設可以實現教學目標,使教學活動有講劃的進行,教師便于駕馭課堂教學,這節課為了實現讓學生了解修辭方法并品析出修辭方法表達效果的教學目標。我作了以下的預設:
1、讓學生說說常見的修辭方法有哪些?
以這個問題帶出《課程標準》要求明確的十種修辭方法,讓學生對修辭方法有個“面”的認識。
2、在這十種修辭中,我選了五種修辭作為復習的重點,讓學生了解這五種修辭的定義和要點。
3、在了解這五種修辭的定義和要點的基礎上,舉了五個句例,讓學生結合定義和要點去辨析屬于何種修辭,并指出其表達的作用,這一環節由于預設得細化,所以給了學生良好的發揮余地,整個教學五一節進展得十分有效。
4、以課文《雷電頌》為例,加深對學五種修辭的認識和運用,雖然在本文中講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比較困難,但因為前一環節的鋪墊使這一環節的開展顯得比較順利,考慮到可能出現的`難點,我將這一環節分成了三步走:
⑴讓學生找出文中運用了修辭方法的句子。
⑵讓學生回顧課文的表現的內容與情感。
⑶結合修辭手法物思想內容,談表達效果。
這三步化難為易,促成了課堂的有效生成,師生歸納出了修辭表達的共性特點以及該如何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用語言表達出修辭的表達效果。實現了本節復習課的教學目標。
學生畢竟是學生,有時他們會局限于自己的認知水平,對于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的理解可能是模糊的,也可能是膚淺的,所以當學生的表達效果的理解可能是模糊與膚淺的認識時,我及時給予了有效的引導:
比如:風,你咆哮吧!咆哮吧!盡力地咆哮吧!學生只知道運用了反復的修辭,不知道有擬人的修辭,主要在于學生對“咆哮”一詞不理解,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對“咆哮”含有暴怒喊叫的意思的理解,生成了擬人修辭,那么在這一句中運用擬人反復有什么作用,學生認識較為模糊,我給予有效的引導,風象征什么?──象征變革理實的偉大力量,所以這里表達了屈原對風的急切渴望,就是對變革現實力量的渴望,這里又運用的反復,就更加強調對風的急切渴望,同樣對其他兩個句子也作了有效的引導,以及通過有效的朗讀,尊重學生個性體驗,較好地生成了學生對修辭句子的賞析和理解。
生成教學的內容具有隨和性和靈活性,對于教師的潛能是個巨大的挑戰。由于準備得匆促,有些預設沒有很大的生成,比如對文中及課外延伸材料的修辭例句的引導賞析時不夠深刻,原來預設用刪除法、潛換法把文中運用修辭的句子改為沒有修辭的句子進行比較,使學生能更加深入理解、運用修辭方法的作用。
s("content_relate");【《雷電頌》作修辭方法復習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以《雷電頌》為基礎對修辭方法復習的教學反思07-17
《雷電頌》的教學反思01-02
《雷電頌》教學反思01-02
《雷電頌》的教學反思范文07-05
《雷電頌》教學反思的內容01-02
《雷電頌》優質教學課后反思06-15
歷史劇雷電頌的教學反思11-21
《雷電頌》教學設計10-24
雷電頌教學課件03-30
有關有修辭手法的好句范本九
- 小學修辭手法經典句子 推薦度:
- 小升初必考古詩詞及經典句子 推薦度:
- 合理運用手機倡議書 推薦度:
- 小升初自我介紹 推薦度:
- 小升初優秀自薦信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小升初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比喻排比)
2、每條嶺都是那么溫柔,自山腳至嶺頂長滿了珍貴的樹木,誰也不孤峰突起,盛氣凌人。(擬人)
3、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排比)
4、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夸張)
5、海底有聲音嗎?海底有各種動物發出的細微的聲音。(設問)
6、生我養我的故鄉,我怎么能忘懷呢?(反問)
7、四海皆春春不老,九州同樂樂無窮。(對偶或者對仗)
1、一串串寶石般的水珠飛騰著,飛騰著,落進深潭。(比喻)
2、聽了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覺得我們的戰士是可愛的嗎?(反問)
3、別看小草的身軀是那樣的柔弱,卻有著驚人的生命力。狂風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滅絕它;即使是車輪將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會從地下挺直身軀,開始新的生活。(擬人)
4、蒲公英媽媽為孩子們準備了降落傘,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擬人)
5、蘆葦,一片片,一蔟蔟,遠看猶如一朵朵綠色的輕云在地平線上飄拂著,給鄉村平添了一道風景。(比喻)
6、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夸張)
7、是什么?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志氣。(設問)
8、您說這比山還高比海海深的情誼,我們怎么能忘記?(反問)
9、遠遠地望見了一條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比喻)
10、當春風剛剛吹謝雪花,故鄉的蘆葦就迫不及待地從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腦袋。(擬人)
11、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對偶)
12、杜甫川唱來柳林鋪笑,紅旗飄飄把手招。(擬人)
13、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夸張)
14、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對偶比喻)
15、姑娘一閃身向外跑,屋子里連掃帚也在歡笑。(擬人)
1、蟋蟀在平臺上彈琴。(擬人)
2、水簾落下來,猶如片片錦鱗,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比喻)
3、太陽沖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擬人)
4、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積云。(比喻)
5、我端起搪瓷碗,覺得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邊。(夸張)
6、小鳥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松的球兒。(比喻)
7、小青石看見了許許多多人的腳,它覺得很愉快。(擬人)
8、威尼斯小艇行動輕快靈活,仿佛田溝里的水蛇。(比喻)
9、父母的'錢,難道我們就可以隨便亂花,隨意浪費嗎?(反問)
10、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夸張)
11、山風梳理著他蓬亂的頭發。(擬人)
12、葛洲壩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著的項鏈,鑲嵌著無數珍珠和寶石。(比喻)
13、蒼蠅和蜘蛛都淹沒在老松樹黃色的淚珠里。(比喻)
14、是誰創造了人類的文明?是勞動人民。(設問)
15、他們好像寄居在人家房檐下的燕子。(比喻)
16、每一根柱子都在顫動,都在歌唱,都在演奏。(夸張)。
17、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夸張)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比喻)
19、在陽光下,一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像海邊上的浪花嗎?(擬人)
20、因為紅色是火的顏色,是血的顏色,是旗幟的顏色。(排比)
21、高粱漲紅了臉,稻子笑彎了腰。(擬人)
22、敬愛的周總理啊!難忘您那爽朗的笑聲,難忘您那爽朗的笑聲,難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難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懷,難忘您那鞠躬盡瘁的一生。(排比)
23、藍色的天上飄著的浮云像一塊一塊的紅綢子,映在小鎮的江河上,像開了一朵一朵雞冠花。(比喻)
24、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反問)
25、什么花兒秋天陣陣香?什么鳥兒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陣陣香,大雁秋天排成行。(設問)
26、傍晚在樓臺小坐,看到天上的飛鳥還巢,他會想家;秋風蕭瑟,看到樹木落葉歸根,他會想家;每逢魚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魚回游,他還會想家。(排比)
27、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反問)
28、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對偶)
29、謝惠敏的兩撇眉毛險些飛出腦門,她瞪圓了雙眼望著張老師。(夸張)
30、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對偶)
s("content_relate");【小升初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相關文章:
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摘抄大全07-20
運用修辭手法描寫春天的句子02-11
木蘭詩運用互文修辭手法的句子03-19
小升初語文練習試題修辭手法06-12
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的廣告語03-04
小升初語文修辭手法測試題06-12
帶有修辭手法句子08-27
談《祝福》中反復修辭手法的運用(網友來稿)12-06
虎年母親節祝福語運用修辭手法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