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游鳳凰山篇一
前天得空去鳳凰山游玩,鳳凰山是前些時候聽同事說起的,言道在南山的不遠處。
我因一是有這一日的閑暇,二是圖就近方便所以便去了。
初聽到鳳凰山這個名子時心下還有些竊喜,以為鳳棲梧桐以鳳凰為名想來定是個清雅的好去處。
去之前已向同事打問過了乘車的線路做到心中有數,所以行來并不十分匆促。
到鳳凰山時已是午后近半,天氣晴暖算入冬后少有的好天氣。
其實游玩多適于春、夏、秋三季,冬季并不是游賞的好時候。
春時萬物復蘇,山川上下一片嫩綠嫣紅乍入眼簾讓積於了一冬的心情霍然暢快了許多。
而夏時天炎氣躁去山水間一游,讓惱人的暑氣被這濃綠帶去,算的夏日里的一件樂事吧。
秋時像一幅名家筆下的國畫兒,層林盡染漫江碧透,那算是一年當中最美的一個季節了。
而冬日萬物凋零,冬寒入骨實非一個游嬉玩耍的好時候,尚喜這是在南國不然我是沒有心情在冬日里出門的。
鳳凰山腳下有一塊占地數十畝的廣場,這日非節日是以游人稀少廣場便顯得更為空曠廣闊了。
再往前行到上山的山道處有一巨石上刻鳳凰山三個大字,我聽著游人的閑談信步而上。
山道由麻石和混凝土鋪就還算平整,是以雖漫漫其修遠兮但并不曾減退我的游興。
途中遇有一座孤墳上書文公天祥七代玄孫之墓,想來是那個過伶仃洋的文天祥了。不過歷史已被人們淡忘,沒多少人還能懷念起文公了,是以他后代的墳墓顯的十分的凄涼破落。
因著南國的溫暖所以山間的樹木雖然不如盛夏時濃綠,但在這冬日里還算的上青翠可人。在山道上行著觸目皆是青綠,讓這些日子來煩悶的心情舒緩了許多。
山近頂處有一座寺廟,因著善男信女的增多善財廣積所以寺廟正在開始擴建。廟前的平臺上多處零亂的堆放著建筑用的物料,我穿過零亂來到平臺上的一處水池旁。
水池是人工修砌,池水清淺;水中有不勝枚數的烏龜乘著冬日的午暖群棲在一塊兒沒有水的地方閑憩。烏龜大小不一層疊壘堆,模樣萬狀,著實吸引了眾多游人的目光。
不知是那里的風俗還是傳說,據說是把錢隨意丟下如能落在龜背上便會帶來好運,于是水池子里便被這些善男信女們鋪就了一層“善財”,這一來喜壞了清理水池的工人,卻愁壞了一池的烏龜。
從龜池處出來在寺廟里穿過漫步而上,山道較前面陡峭了許多,行至頂峰時身上已是汗流浹背,我脫去外衣任山風拂面。
在山頂處極目遠望,山下的一切都顯的很是渺小,塵世的煩擾在這里也顯的微不足道了。
下山時與上山來的路徑不同,山道是延小溪修徹一路沿溪水而下,耳邊水聲淙淙做響,在這幽靜的曲徑上行著便有了些桃源的心境。
游鳳凰山篇二
四月,春意盎然,我們坐上載滿了歡笑的汽車,向鳳凰山駛去。
車窗外滿是怡人的風景,一排排挺拔的松嵌在了碧綠色的潭中,放眼望去,春雨如黛,春水盈盈。一排排桃花在春風的吹拂下落下了百里胭脂云。
不一會兒,鳳凰山便到了,路邊一排排小攤,熱鬧極了,我們信步走向金牛洞采礦遺址。路上,滿是斗放爭艷的牡丹花,它高傲地抬起頭,襯著它那淡雅的雪花裙,向我們招手示意。
金牛洞采礦遺址到了,大門后,是一只碩大的銅牛,它瞪著眼睛,歪著頭看著我們,鼻里好像噴著粗氣,頭上插這一對彎曲的、尖利的、寒光閃閃的牛角,它邁著沉穩的步伐,昂首挺胸,神氣地擺著尾巴。我們的雙眼穿過郁郁蔥蔥的松?啵?看著下面的礦洞,山底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地,幾座礦井出現在陡峭的山腰上;灰色的瓦蓋住礦井,里面是一把把開山的工具。在山底下,一個近一米高的礦洞映入我的眼簾,洞口用木架撐著,放眼望去,什么也看不見。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周氏小學,這里是一座紀念銅陵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的歷史標志物,里面記錄著共產黨員從民國時期直到新中國誕生的故事。最后,我們在中國共產黨員誓詞墻前合了影。
然后,便是著名的相思樹了。在終年潺潺流水的小溪兩岸,有著兩棵高大的樹,樹心已空空如也,但兩棵樹依舊靠在一起,樹枝長滿了翠色的新芽。小溪靜靜流著,像一張彩色的畫卷,它們愉快地,毫無顧慮地流淌著。陽光照射在水面上,像灑下一片片碎金,小魚兒歡快地游著,穿過相思樹,又互相嬉戲。相思樹旁邊有一座拱橋,跨過靜靜流淌的溪水,襯著后面的黑檐小屋,襯著后面的小小院落,襯著裊裊的炊煙,正應了一句“小橋流水人家”。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相思樹的傳說:正值民末清初,相傳河西有一姚姓富家小姐,河東有一鳳姓窮苦青年。兩人兩情相悅,卻遭到小姐家人的迫害,一天晚上,他們倆在河邊約會,但被小姐家人發現,在被追趕中,他們先后跳入河中。后來人們在河岸邊撿到兩雙鞋,分別埋在河的東西兩岸。第二年,河兩岸生出兩只水樺樹,長至2米高處,忽一夜狂風大作,兩樹傾斜、交叉成“人”字形,于是就長成今天的“相思樹”。
告別了相思樹,我們又來到了滴水崖。還未到那里,就聽見一聲聲巨響和流水的嘩嘩聲。路邊的小溪和迎風搖曳的牡丹花伴隨著我們。突然,我們看見了一個池,池里的水清澈見底,喝一口清涼甘潤。我循著隆隆的聲音,不由得抬頭一看,哇!一涓涓流水像一條條矯健的銀龍,從石上奔騰而下。遠看,瀑布飛流而下,近看,流水如一條銀緞,仰看流水飛花碎金,聲如奔雷。俯看流水氣勢磅礴,猶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踏上了歸途,在車上,我的腦海里還浮想起那動人的畫面,使我流連忘返。
游鳳凰山篇三
我的家鄉秀山,那里景色迷人。是人們玩耍的好地方,而最讓我喜歡的得數鳳凰山了,它坐落在秀山東南方。
為什么叫它鳳凰山呢?是怎樣的;從遠看,它像一只展翅高飛的鳳凰。所以家鄉的人們就叫它鳳凰山了。
鳳凰山的山腳有一座寺廟,叫傳燈寺。里面有各種各樣的佛像,每到節假日人們都要去燒香拜佛。
沿著石板鋪成的小路,彎彎曲曲的由下而上,走到半山腰,這里有許多郁郁蔥蔥的花草樹木,各種各樣的野花顏色不一。如果你細心的話,還會發現半山腰有個蓮花洞,洞里有許許多多的小孔,有的像三角形,有的像五角星,還有的像鼓鼓的泡泡。
站在山頂上向遠處望,整個縣城盡收眼底,火車像一條長龍,人們像小螞蟻一樣。
我愛鳳凰山,更愛這美麗的家鄉。
游鳳凰山篇四
一年一度的春游開始了,這是我們在小學里最后一次春游了。
鳳凰山里的丹皮花都盛開了,那白色的花瓣是多么純潔呀,紅色的花蕊,是多么美麗呀!
在巨大的相思樹下,一切都變得安靜下來,只有流水聲,鳥叫聲和風吹樹葉是莎莎聲,在樹下看著高大的相思樹,是多么的壯觀呀,多么的美麗呀!樹上長出了嫩綠的嫩芽兒,綠油油的,真可愛。它們站在枝頭探望著外面的世界,高大的相思樹把陽光遮住了,站在樹下,有一股清涼的感覺。我想夏天這里是個避暑的好地方。
在紫荊臺,那里的景色讓人入迷,紫荊藤在高高的架子上舞動著自己的臂膀,到處都飄灑著紫荊花的清香味,我 一路走過,一路拍著美麗的風景,鳳凰山到處都是丹皮花和油菜花,一眼望去到處都是,一片白,一片黃,讓人看的目不轉睛。
我們來到了清涼的瀑布崖,我們一起爬到了瀑布的邊上,一陣清風吹過來,啊!“好涼快呀”,同學們都有感嘆,我閉上眼睛享受著這清涼的風,在彎下腰摸一摸身邊的泉水,好舒服呀!
一趟旅游結束了。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著鳳凰山的景色,也一直想著那高大的相思樹,美麗的紫荊臺和清涼的瀑布崖。
游鳳凰山篇五
五月一日是國際勞動節,人們都不會錯過這個大好的游玩時節,我們一家也不例外。想知道我們去哪兒的嗎?那就快快繼續往下看吧!
早上六點多,我就被媽媽叫醒問我去不去登鳳凰山,我騰地一下翻起來說要!當然要去!東西準備好后我們出發了。
一踏上鳳凰山,就聞到一股泥土的清香味道,望望四周,青草、紅花、綠樹長得郁郁蔥蔥,呈現出勃勃生機。天空中小鳥嘰嘰地叫著,好像正在說啊!真美麗啊!真美麗啊!
爸爸揭開了這個謎后,我們繼續向上登,十幾分鐘后我們一家人走在農行干校的林蔭道里。嗬!這里才真叫美,高大的桉樹整齊地站在人行道旁,好像一個個正在受檢閱的軍士,地上花兒開了一地,小草綠得耀眼,真讓人忘掉自我,盡情暢享于這令人陶醉的美景里。
您別說,五。一節里人家都出去旅游了,但還是有不少人來看望鳳凰山。啊!親近大自然是多么地爽啊!
五一游記作文:人間天堂——蘇州和杭州
哇!五一長假快到了,我真想出去旅游,到哪兒呢?我左思右想,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對,就到天堂——蘇州和杭州。
今天,我早早就起床了,吃了一些東西,和爸爸、媽媽一起到汽車站乘車。到了汽車站,我非常激動,心跳也加快了,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就這樣,我們來到了蘇州。
我們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蘇州的購物天堂——觀前街。這里人山人海,人流如潮。商店里濟濟一堂,那些商品也讓我看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個個都是精品。不一會兒,我來到了書城,不用說了,我買的都是科技書唄!
從觀前街出來,拐了一個彎,我們到了怡園。一進大門,只見一座亭子,我們在這兒休息了一會兒。經過一個大堂,就到了玉皇廳,據說這里每天只能請一桌客人享受皇帝吃的午餐。走過大廳,我們來到戲劇館,我們一邊聽著音樂,一邊吃著蘇州的特色小吃——五香豆、豆腐干等,很是愜意。
出了怡園,我們打的來到位于蘇州工業園區的金雞湖。這里湖水蕩漾,正舉辦汽車展呢!汽車有小轎車、卡車、面包車等型號,有上海大眾、日本豐田、德國奔馳等品牌。從高處俯看,汽車幾乎包圍了金雞湖嘍!再往前看,密密麻麻的汽車一直通向碼頭。彎下腰看,碧波蕩漾的湖水在陽光下,一閃一閃的,很是好看。呀!這里真美呀!
游鳳凰山篇六
說起今年我們學校的春游,可以用“好事多磨”這個詞來形容。原本是打算在牡丹花盛開的時候去鳳凰山春游,因為要接待英國哈爾頓市教育考察團來我們學校參觀,于是春游就被臨事取消了。第二次又因為銅官山區體育老師優質課和基本功比賽在我校舉行,春游又被取消了。同學們的心情隨著春游消息確定與取消時而興奮時而失落。四月十五日,我們終于可以去春游了。
你們可不要認為我們在去的路途中很枯燥無味,我們501班同學可是個個像調皮猴、小饞貓,個個古靈精怪,幽默風趣,超級搞笑,車廂里到處都飄蕩著我們的歡聲笑語。你看,周旋拿出一包零食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小饞貓吳昌霖看見了,伸手就要去夠,等周旋吃到一半的時候,他像個餓極了調皮猴,一把搶過零食,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往嘴里倒,旁邊的倪子健和陳澤大聲喊道:“給我們留一點兒吧!”可是吳昌霖已經把它全部都塞到嘴里了,看著吳昌霖那被零食塞得鼓鼓的臉,我們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我想方圓幾十里都能聽到我們快樂無比的笑聲。
我們一下車就來到了鳳凰山腳下,就能看到道路兩旁那一排排蒼翠如滴的大樹,放眼望去鳳凰山就像一片片翠綠的湖泊,真是個山清水秀,風景優美的好地方。
我們首先來到鳳凰山有名的金牛洞,這是古銅都銅陵有名的古采礦遺址,這里向人們展示了中國古代銅礦采冶技術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關于這個金牛洞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天上神牛私下凡間,因迷戀鳳凰山這美不勝收的景色而不愿回去,天帝屢縷喚之,神牛便鉆入此山,化為金銀銅,金牛洞由此而得名,所以這金牛洞就更富有神奇色彩,也象征我國古代豐富的礦產資源。
當我們興高彩烈地來到牡丹園時,令我們大失所望。我頓時覺得我的心都要涼透了,那大片大片的牡丹花大部分已經凋謝了,現在只剩下零零散散的十幾朵牡丹花,也是快要凋謝了,已經沒有我在天井湖牡丹園里看到的牡丹漂亮了。
不過,我們還可以盡情地欣賞別區的風景。不一會兒我們遠遠看到了兩棵緊緊相擁奇形怪狀枝繁葉茂的大樹,我們好奇著喜悅著,我們走進仔細一看原來這就是鳳凰山有名的相思樹,這相思樹是兩株同種樹,樹的主干各立在小溪兩岸,雖然隔著一條小溪,但它們的枝干還是緊緊擁抱在一起,就像一對非常相愛的戀人,永不分離。關于這相思樹也有個凄美的傳說呢!
最后,我們又來到了鳳凰山有名的滴水崖,我抬頭一望,遠遠望見一股清泉從高大險峻的山崖上直泄而下,形成幾十米長的瀑布,宛如一條從天而降的仙女潔白的絲帶。我突然想起李白的一句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不禁感慨萬千!我們高興極了,向著滴水崖奔了過去,來到滴水崖的腳下,我就能感覺到滴水崖上的水珠從天而降,滴落到我的臉頰上,真是令我神清氣爽啊!
游鳳凰山篇七
我們的計劃真可謂一波三折啊!終于在星期二(4月15日)這天,我們乘著車子出發了,目的地是我的——鳳凰山。
鳳凰山坐落銅陵,是家喻戶曉的旅行勝地。鳳凰山山清水秀,如畫,景色優美,主要景點有相思樹、滴水崖、園......同時也是“中國三大基地”之一。
在劉、孫,以及我們的新“胡哥”導游的帶領下,我們下了車,來到春游的第一站——一縣一大遺址。進入紀念館,我們就能看見一塊大石頭,石頭上清楚地寫著一排大字:“銅陵縣首次黨代會紀念館”,而旁邊呈現著徽派建筑風格的房子。走進去,一幅幅戰爭年代的圖片,以及戰爭時期的武器與一幅孔子像映入眼簾。每一件物品都引起我們無限的遐想。
參觀過紀念館以后,我們又向著下一個風景點進發——相思樹。相思樹是兩棵楓楊樹,樹的根生長在兩岸,溪水潺潺地從中間流淌。兩棵樹在小溪的上空傾斜為一體,就如同兩位戀人緊緊地相擁在一起。
當然了,相思樹這個名字有一個動人的民間傳說。相傳,河東的鳳公子和河西的姚小姐自幼同窗共讀,青梅竹馬。可鳳公子雖學識淵博,卻無銀兩奉獻考官而落選,于是因憂郁成疾而死。姚小姐因聽到此噩耗而傷心而死。兩人埋葬的地方各長出一顆楓楊樹,楓楊樹長成了一體,才被稱為相思樹。
繞過相思樹,我們又來到了滴水崖腳下的牡丹園。
牡丹園看完了以后,我們又迫不及待地爬上了滴水崖。高高的山崖上,水飛濺下來,真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感覺。站在水流附近,一股沁人心脾的涼爽油然而生。水從山坡直流而下,流入山下的池子里。
爬完了滴水崖,春游的旅行已經結束了。我們又上了車子。此次旅行,我們都無比地贊嘆的鬼斧神工,是的力量造就了鳳凰山的這些美景。
鳳凰山,我的故鄉!我為你驕傲!你用獨特的魅力征服了游客的心,留下了一聲聲贊譽。
游鳳凰山篇八
正月初六,為避開元九登高的擁擠,我隨家人提前到鳳凰山登高,被鳳凰山秀麗的景色深深陶醉。
晌午過后,我們便開始向鳳凰山上攀登。一路上,也有不少的人和我們一樣提前登向來了。其中,不泛白發蒼蒼的老人,天真無邪的小朋友。他們或家人同行,或結伴而進,或三五成群,更多的是獨往獨行,但一個個都洋溢著悠閑和幸福,看不見為生計忙碌的疲憊。
沿途中,我們沐浴陽光而上。我哼著小曲,任憑山風拂面,聆聽著山間的交響樂,欣賞著草木的婀娜多姿,感受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經過一戶炊煙繚繞的農家樂,聞見一兩聲犬吠,看見一對白發夫妻一邊聊著什么,一邊打掃著院落。我不禁想到《清平樂村居》中的詞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在這大自然的懷抱中,我們被洗去了塵世間的繁華,洗去了人與人的隔閡,洗去了腦中所有的煩惱。所有人都返璞歸真了。
快到山頂時,我已是氣喘吁吁,可看到父母那鼓勵的目光,我不禁想起了老師常常鼓勵我們的話:“困難就像個彈簧,你弱它就強,你強它就弱。”我一咬牙,便堅持了下來,努力地向山頂攀去。“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終于到了山頂。我難以抑制心中激動之情,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站在山巔,鳥瞰山下,只見公路彎彎曲曲,公路上的汽車和人仿佛一只只甲蟲和小螞蟻在爬動。往遠處望去,到處都是郁郁蔥蔥的樹木,紗一般的薄霧籠罩著山下的一切,雖體會不到“一覽眾山小”的豪邁,但也能感受到一種朦朧的美感。
我回頭一望,看見了一座紅色的建筑露出冰山一角。原來是新建成的鳳凰樓啊!我暗暗驚喜,恨不得立馬一睹鳳凰樓的風采。我一路小跑,到了鳳凰樓前的廣場。雖然鳳凰樓還沒正式開放,但仍有許多市民慕名前來參觀。只見鳳凰樓昂首挺立在山巔,整個建筑大部分使用紅色,顯得熱烈、宏偉、大氣。廣場四周有著白石圍欄,臺階下面還有一座小亭,一條回廊和一只大鼎,真有點古色古香的味道。站著這兒,能清楚地看見遠處壯觀的紅軍亭和長長的石梯。
當山中傳來幾聲犬吠,天空中掠過一群歸鳥時,我們才打道回府,并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好記憶,還帶回一路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