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使用范圍很廣,按照上級部署或工作計劃,每完成一項任務,一般都要向上級寫報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況、工作中取得的經驗教訓、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后工作設想等,以取得上級領導部門的指導。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報告嗎?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秀的報告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思想政治表現及健康狀況自我評價報告篇一
一 學會并熟練掌握新聞寫作,總結文本寫作技巧,進行實踐練習;
以傳播學的原理說,新聞寫作屬于信源編碼過程.新聞信息編碼是指“按照語法結構、章法結構及寫作技巧等規則,將文字編排成表達一定新聞內容的文字序列。”這里指出的是,雖然電視新聞主要以新聞畫面為再現新聞事實,傳播新聞信息的主要內容,但新聞寫作作為同期聲的播出也為電視新聞畫面的組合搭建了框架。
更要提出的是,我在這里是從狹義的角度闡述新聞寫作觀點的。從這個角度上講新聞可以分為消息和通訊兩大體裁,電視新聞屬于新聞消息一類,而電視專題片(新聞報道類)則屬于新聞通訊了。
這一個月期間,我學習新聞寫作主要以中國人名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新聞寫作教程》為主,輔之臺里新聞部級著老師們的經驗指導,自學完成了新聞消息和通訊兩大塊內容,并在臺里跟老師出去采訪時進行寫作實踐,得到了老師們的很多指導和斧正。當然寫作功底不是一朝一夕就學出來的,這需要以后不斷地進行寫作練習和積累,我決定下個假期實習繼續練習文本寫作并進一步學習網絡新聞的寫作。
攝影攝像是我在進入電視臺實習應該說學習到的最核心的東西。電視攝像機是電視制作設備的一個關鍵部件,一般由鏡頭、機體、尋像器三個部分組成。鏡頭用于取景,形成光學圖像;機體用于完成視頻光電轉換;尋像器是一個小型監視器,用于顯示所拍攝的圖像以及攝像機的工作狀態。
目前張掖電視臺新聞部適用的攝像機主要以betacam-sp、數字化becatam和betacam-sx為主。三種型號的機器錄制質量依次晉級,都采用1/2英寸磁帶錄像,區別只在不同磁帶介質上。betacam-sp采用的是模擬分量記錄方式,而數字化becatam和betacam-sx屬于數字分量記錄格式,不僅有優異的圖像和聲音質量,而且多版本復制質量高,可以與模擬betacam-sp系統保持兼容。例如臺內稱的sony-390型的攝像機有效像素和光學變焦最大,而且感光率也較高,所以拍攝效果最好。但體積較大,笨重(重量約為7kg左右),所以也最不好掌握。所以對女同志來說,還配備少量hi8。 數字攝像機和與之連接的設備如切換臺、錄象機等,都是sdi接口,走的是串行數字分量信號(對應模擬信號的yuv接口),儲存在錄象機的磁帶上為dvcpro和dvcam,儲存在非編(計算機)里時avi格式,編輯生成、備播的節目計算機里是mpge2。
下面我將自己總結的電視攝像機的基本拍攝操作方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1. 打開電源
2. 調節目鏡聚焦。根據拍攝者的視力不同,調節目鏡聚焦,以使取景器中的圖像最清晰,戴眼鏡者最重要。
3. 檢查音頻系統。對聲音輸入、聲音選擇及電平衡決不能忽視。
4. 設定濾色片。濾色鏡根據色溫的不同,一般分為兩檔、三檔和四檔。根據具體的照明條件(室內和戶外、晴天和陰雨、強光和弱光等),適當調整濾色片。
5. 調節白平衡。讓鏡頭對準白色物體,例如白紙、白墻等,屏目當中不要有其他色物,按動自動白平衡開關,白平衡就會自動調整。(這一步非常重要!)
6. 調節聚焦環,使被拍攝的物體能夠清晰成像。當然一般使用自動聚焦方式。
7. 選擇變焦方式。分電動和手動變焦兩種方式,一般使用電動變焦方式,它由一個船型的雙壓力傳動開關控制,開關一端標有t(telephoto),按下時鏡頭逐漸拉近,視場角逐漸變小;另一端標有w(wide-angle),按下時鏡頭推出,視場角逐漸變大。此方式克服了手動變焦時變焦速度不均勻的缺點。如果拍攝特殊畫面時需要快速變焦,則可使用手動變焦方式。
8. 開始拍攝。按下vtr按鈕,錄像機便開始拍攝并記錄,錄像指示燈點亮。
實習期間我主要學習室內和戶外固定拍攝,這是絕大多數電視新聞拍攝的方法。固定拍攝的方法有扛肩式拍攝和三角架拍攝等,扛肩式拍攝難度特別大,防抖控制不好,拍攝出來的畫面效果非常差。對于初學者來說我建議使用三角架,當然忽略外出采訪時還需要解決攜帶困難的問題。
遠景------中景-------近景-------特寫
截至目前,我已學會了合理科學地使用專業攝像機,進行基本畫面的拍攝。當然存在的問題是練習較少,拍攝水平不是很高。
非編制作全稱非線性編輯(nonlinear editing)制作,屬于電視新聞節目制作的后步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即將拍攝的畫面和文本寫作錄制成的同期聲等節目素材一文件的形式存在計算機硬盤上,并以節目序列排列組合被編輯,制成電視成品新聞的過程。
計算機主機
信號輸入
信號輸出
素材存儲、編輯
非線性編輯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
非線性編輯制作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步驟完成:
采集素材----------編輯制作-----------輸出錄制
張掖電視臺新聞編輯一般使用edius進行影像采編,硬盤存儲播出。edius是一款非常實用的非線性編輯軟件,它可以進行視頻編輯、錄像機控制以及視頻輸出等等,系統中的錄像機是dv格式的dvcam數字錄像機,也可以換用模擬錄像機。視頻監視器可以用來監看制作工程中的視頻圖像。對拍攝圖像進行處理,一些特效的增加都十分適用,適用于電視新聞、專題片甚至普通的電視劇制作。
因為彩色電視機中表征色度信息的是兩個色差信號,為了使兩個色差信號相互之間不產生干擾,必須對它們進行一定的加工處理,以此不同的處理方式就形成了不同的制式。目前世界上廣泛采用的是三中并存的制式:ntsc,pal,secam。我們國家一貫采用pal制式進行彩色電視信號播出。一般的電視新聞用"pla"制式采編,最后生成"avi格式"文件輸出,經相關人員進行對完整的電視新聞節目審驗,就可以通過電視臺播出電視節目了。
這一個月來,實習期間我總共外出協助正式記者采訪十五次,獨立采訪兩次;編寫新聞報道被審批播出的有五篇;平時經常替老師在編輯室進行新聞采編......實習結束來臨,我自己編導,制作了一期反映實習生活為主的電視散文專題片----《紀念實習的日子》,作為本次實習作業。受到了新聞部所有領導和老師的好評!
我知道取得這些成績對于一個在市級單位實習的我來說已經很不錯了,當然這也是我不斷努力,勤奮學習的結果,這些成績對于正式的記者來說并不算什么,但給與我的卻是莫大的鼓勵。
這短短的一個月對我來說收獲真的不少,除了上面我提到的業內知識,還有很重要的一部分,那就是學會怎樣步入社會與人相處。我知道實習過程中地點滴積累,都是以后人生道路成長過程中一筆珍貴的財富。
真的很懷念在電視臺實習的那段時光,想起記者老師們忙碌的身影和殷切的輔導,想起臺里每天晚上通明的燈光,自己和伙伴熬夜制片的情景,那快樂就像片片新綠綴滿樹干,曾經的感動就像滿樹的蒼翠繁華。
在此,我真誠向那些奮斗在工作崗位上的記者老師們致敬,向那些在工作臺上加班熬夜的編輯老師們致敬!
思想政治表現及健康狀況自我評價報告篇二
乍寒還暖,和煦的陽光下,絲絲寒風掃過,已是深秋。縮著脖子行走在校園里,為漫天飛舞的秋葉感動,秋天真的是個浪漫的季節!秋天也是一個收獲的季節。同學們已陸續地從各地趕了回來,經歷了三個月的實習,一個個漂亮了,也成熟了。走過了炎夏,趟過了酷暑,他們等到了秋天的收獲。
我也該盤點一下自己的實習,回望這一路成長,為旅程的下一站,裝點行囊。
萬事開頭難
實習開始前,老師們就一遍遍給大家鼓勵“一定要堅持,萬事開頭難?!笔堑?,萬事開頭難!
實習的地方是自己找的,就是家鄉市里的小電視臺,而且去年就有過一個星期的見習,所以,信心滿滿的以為,一切可以輕車熟路,實習將會順利開展,而且發稿也不會太難。然而,現實的結果是:我切切實實坐了一個星期的冷板凳。
第一天,我逐個拜訪了所有的大小領導,呵呵,所謂的拜訪就是和人家打個招呼,告訴人家一聲,我要在這里實習了,當然,人家可能只是應付性的簡單的點個頭,并不會太在意。然而,禮貌問題不容忽視,何況咱還是大學生!收獲的感覺是原來說話也很累人,心得體會是自己很渺小,特別渺?。?/p>
之后的日子,我開始了無聊而規律的冷板凳生活,每天定時定點的上班下班,打掃衛生,然后積極主動的“討好”可以討好的每一個人。累?那倒沒覺得,因為咱是來實習的么,這點苦不算啥,沒那么矯情。然而,有時候你會冷不丁聽到一句“年輕人,就是有動力!”語氣似不經意又似乎諷刺,這時候,真是滿心的委屈。一整天的時間,我就坐在,不,確切的說是站在制作部里,看編輯們編片子,只能看,機子是碰不得的,因為所有的內容都很重要,出不得一點差錯,我確實付不起責,于是我就戰戰兢兢的站著,小心翼翼的附和著她們有聊沒聊的一些生活瑣碎,把握著自己說話與笑的分寸,留心著看誰需要什么,那里需要打字,那里需要取東西,誰需要叫人……看別人寫得稿子,心慌,雖然感覺他們寫得真的很一般很一般,然而卻自己連一般都可能寫不出。
最難熬的時候是每當有記者來制作部里交帶子的時候。因為,我想要乘機和他們“攀談”以便讓他們在出去采訪的時候帶帶我,然而,每一次我都以失敗而告終,我害怕被拒絕,甚至都不敢問問他們昨天去哪里采訪了?我總是把自己的嘴定格為“o”型,仍是欲言又止。我的臉時刻保持微笑,第一時間給人讓位子,盡量不露痕跡的“討好”每一個人,然而,我希望的回報卻永遠被自己封鎖在嘴里,那時侯的心情除了不甘心,就是恨自己!
我總是集中精力卻又心不在焉,“集中精力”用盡所有力氣注意著身邊每個人的需要與動向,“心不在焉”因為要關注每一次可能潛在的“機會”而不能靜下心來干一件事。我每天無所事事又忙忙碌碌,心里的煎熬大過于身體的勞累,著急著自己的實習任務,卻又無可奈何,數著指頭過日子,怕來不及,感覺時間真短,然而,分分秒秒耗著、熬著,感覺時間真長!
“萬事開頭難”我一遍遍這樣安慰著自己,也一遍遍親身體會著這句話。呵呵,真的萬事開頭難!
勇敢的走出第一步
我們總在不斷的與“第一次”邂逅,總在每一個“第一次”后慢慢蛻變、成熟。每一次的感覺都是不同的,然而,相同的是,在每一個第一次之前我們總會有許許多多的反復斗爭與心里煎熬……尤其是我,每一次無疑都是考驗,因為每一次我都會給自己樹立很多假象敵,阻撓著自己邁出第一步。
“勇敢的邁出第一步!”這是我最大的收獲。在坐了一個星期冷板凳后,我終于邁出了第一步。那個星期一我一如既往的早起、早去、早打掃,然而,我卻做了一件讓自己都吃驚的事。正當我準備著又一天的“站看”與“耗神”,有兩個記者帶著機子準備出去,于是,我心里又開始活動,矛盾、掙扎……“想要出去”與“不敢”來回斗爭,一遍遍的對他們笑,問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然而真正的意圖卻總在快要出口的時候,縮了回去。一遍遍的告訴自己“沒事的,大不了人家不帶你么?!笨墒枪钠鸬挠職庵尾坏轿野严胝f的話說出去,就泄了下去,恨自己恨得牙癢癢,暗罵自己的不爭氣,終于,人家要走了,就在他們快要上車的剎那,我的聲帶起了作用,“你們能不能把我也帶上?”這竟然是從我嘴里說出的,我都被自己驚呆了,可能是我太想要出去了(心里著急,不能在這么下去,我已經熬了一個星期了!)所以,語言先于意識發揮了作用,竟然來了個“先斬后奏”?!爱斎弧边@是我得到的回答。
在去采訪的路上,我告訴他們一直都很想跟他們一起出來采訪,想學點經驗,他們都很吃驚“為什么你不早說呢?我們求之不得呢,又有人陪又有人寫稿子。”?。肯胂胱约哼B日來的內心掙扎與“惶惶不可終日”,原來是這么的傻,完全的沒有必要,不過是自己的膽小與不自信束縛了自己。
“勇敢的邁出第一步”我發現紙老虎多于真老虎。
雖然在采訪中遇到了很多困難,我也顯得很笨拙,確切的說很稚嫩,我總不能理直氣壯提問,有時候也會很唐突……然而,畢竟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開始了正式的實習生活,又有了許多的第一次,有了許多犯錯的機會,有了許多促使我成長的因子,我感覺自己如一個剛爬出小巢的幼鳥一樣,渾身上下都是勁,時刻有翻跟頭的危險,卻渾身都充滿著飛翔的力量和勇敢去闖的沖動。承認自己需要學得還有很多,然而,因為走出了第一步,所以以后的每一次前進都充滿了可能。
學問無處不在
當實習生活漸漸步入正軌,每天都很忙碌,有時候我會比正式的記者都忙,因為有時候一天我會跟兩個記者出去,從這個車子下來再上另外一輛,為此,別人視我癡傻,我卻樂此不疲,日子過得忙碌而充實。
最長跑的是市政府大樓,最害怕的是下鄉,最多寫的新聞是會議和視察,接觸最多的人是治安系統的工作人員,“迎大慶”是最經常的主題,最讓我意外的是工業園區,(因為雖然我是豐鎮人,卻不知道豐鎮何時開始有了這么大一個現代化工業園區),最瑣碎的新聞是去辦事處,最難受的是下鄉的路的顛簸而引起的暈車……然而我最不適應的是,無處可逃的飯桌文化。
當記者的常在外面跑逮著啥你就得吃啥,用張老師的話“千萬把自己給照顧好了,別在干活之前把自己給餓死了。”所以我記住了一條“埋頭苦吃”。然而,飯桌上你還必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得防著別人給你灌酒,能不喝就盡量一滴不沾,但也不能太死板,凡事總有變通,要因人因事因地而異。另外,飯桌上的人,個個都“身懷絕技”,謙虛一點,你會學到很多。
有一次,我們和郵政系統的一桌人一起吃飯,有個副局長就特別愿意和我們兩個小記者交流,給我們講他的事業經歷,講教育兒子,講為人處世,教我們一些生活的“哲學”人生的“藝術”。還別說,真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感。
學問,滲透在生活中的每一處,實習中的感觸尤其深,因為每天接觸大量的來自各行各業的人,他們平凡卻不普通,如果用心,你會發現他們身上潛藏的“金子”熠熠生輝。
持之以恒
“無論干什么事,堅持會讓你立于不敗之地”這是我走得時候霍局對我的祝祈,也是我這次實習最大的感悟。
學無止境,的確。何況自己還差的很遠,調整好心態,我必須繼續前行。
一、夯實專業知識
雖然看到別人寫的稿子很一般,卻發現自己連“一般”都寫不出,“眼高手低”是我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我找出了學校學過的《優秀新聞作品選讀》,于老師給我的建議是,“給自己講故事,用最家常的語言寫電視新聞”,而張老師語錄主體是“濃縮的才是精華”,劉主任則強調“動彈”搞新聞最忌懶,只要能動、肯動,就沒有你采不到的新聞。
二、向身邊的每個人學習
身邊的每個人,都用自己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我,學習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堅持,讓我靜下心來,發現了需要學習的生活,和生活中處處存在著的學習。
因為零時決定考研,所以我的實習抽干了干,被壓縮到一個半月,雖然時間不長,一路下來卻也是充盈著汗水與淚水。走得時候,霍局長說,“小楊,不容易,堅持下來了,同時也相信你一定收獲了?!笔堑?,我收獲了。
因為播種,所以收獲,收獲了知識,收獲了友誼,收獲了成長,收獲了……點點滴滴。
緊張而忙碌的實習生活已告一段落,我的生活又投入到了新一輪的緊張,每天出入于自習室,為考研而準備,為著那渺茫的希望。然而,生活卻因此而充實,我也相信,不管結果如何,我的人生會因此而充盈,如同實習,它們都是我人生旅程中重要的財富。
明天的天空是否一樣蔚藍,我不知道。然而,我相信,努力了就不后悔,我也相信,盡管前途未必平坦,但是有夢想支撐,目的地就不再遙遠。我相信!
思想政治表現及健康狀況自我評價報告篇三
20xx年的夏天,我作為一名實習生,在xx日報社政務新聞部,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暑期實習。
彼時正值xxx地區(包括xx所轄縣市即京山、鐘祥和沙洋)遭受自98年以來的第一次強大洪澇災害,很多地方的農業、畜牧業和水產大量減產甚至絕收,人民生活陷入困難境地。接到的第一項采訪任務,就是跟隨記者下鄉了解民生民情,為黨的社會事業作好輿論宣傳工作。
我們的首站是遭洪澇災害嚴重的xxxx鎮。七月十三日,xx鎮陡降暴雨,降雨時間持續十二個多小時,雨量達三百二十六毫米,是湖北京山縣有資料記載以來最高值,為近五十年來最大一次強降雨,導致該鎮二十個村、部分廠礦企業及集鎮受災嚴重。由于xx至京山路途遙遠且多為山路、坑洼不平之路,經過兩三個小時的車程,顛簸到目的地的時候,幾位文字和攝影記者已經頭昏眼花,惡心嘔吐了,但是責任在身,良知在心。面對人民的財產甚至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幾位記者沒有絲毫猶豫和懈怠,拿起他們手中的筆和照相機,開始了積極的采訪和拍照。
作為一名文字記者,就要做到眼疾手快,精確、深入而生動的了解情況,及時報道。我們先后走訪了幾個居民區、養雞場和災民集中安置點,了解基本的受災情況和生產自救情況。由于第一次進行單獨采訪,我在對一養雞農戶進行受災情況采訪時,漏掉了很多細節,例如何時開始養殖、每年收入多少、今年的損失多少、如何進行生產自救等,雖然很多細節在新聞稿中并不會用到,但由此可以認識到,記者這種職業,不僅要求我們具有強大的責任心和悲憫眾生的慈悲胸懷,更要細致入微,做到嚴謹和敬業。
在單獨做一則深度報道的題材時,遇到的困難前所未料。首先是選題和切入的問題,針對全國范圍內的物價上漲情況和全國、省的"菜籃子"工作會議的召開,憑兩年的專業學習和一個月的全面實習所培養的新聞敏感,我覺察到關于"菜籃子"價格上漲的問題,必定會在繼洪澇災害后,在xx引起新一輪的議題。
于是我把肉類、蔬菜類的上漲作為切入點,集中調查xx市的具體情況和面對物價上漲,政府以及各相關部門采取的宏觀調控措施。這個題材得到了主任的肯定,并鼓勵我進行積極的專業探索。
在列好大致的提綱后,我開始了采訪,大量搜集材料和數據的工作。八月的xx,剛剛告別梅雨季節,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開始進入炎熱的夏季,這對于出門跑新聞,著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烈日當頭,在相繼走訪幾個大型菜場和超市之后,我已經汗流浹背雙腿酸軟。
當時就想放棄采訪任務,直接回到報社胡編亂造幾個實例,再根據市里發布的文件,改寫得成一則深度報道。但是想到當時選擇新聞專業時的堅決和將來工作的道路,強大的心理動力要求我,一定要堅持下來,不論有多遠有多苦。
在采訪超市負責人的時候,遇到了閉門羹。由于超市新入駐肉類品牌如雙匯、雨潤等,可以有效調節xx市的肉源緊張情況,抑制肉類的物價過高上漲,所以采訪任務格外重要。當時所有的超市人員都在開會,門衛要求我等待,并向我索要記者證。但由于所在的xx日報并沒有給我辦理臨時記者證,我便掏出學生證證明身份,當場遭到拒絕,并拋出冷言說學生哪有資格采訪。當時就知道等待采訪是不可能了,得想點辦法,死磨硬纏隨機應變。
思想政治表現及健康狀況自我評價報告篇四
“時間真的過得好快,時間真的不等人”。大學三年,我一覺還沒睡醒就有人跟我說現在是xx年,突然發現,我就要畢業了,真的有些感慨,往事歷歷歷在目!在這個假期中,給我感觸最深的那就是第一次去體驗生活,真正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許對多數人來說這只是一個平淡的冬季。起初,大家都認為這一次的實習只不過是隨便找個單位蓋章然后應付交差。但是,今年寒假我不想讓這個冬季平淡過去,我想通過這次實習了解社會,真正學到一些東西。我于11月26日武漢電視臺百姓連線進行了為期2個月的專業實習,成為了一名實習記者。記得有句頗富有哲理的話,如果想知道梨的味道,就要親自去嘗一嘗。這兩個月的實習經歷就是從不知梨味到體味其中酸甜苦辣的過程。除了體驗到記者這個"無冕之王"職業所帶來的樂趣與成就感之外,更多的是學到了一種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與人溝通的能力和獲得了一份寶貴的人生經歷。
首先說說在百姓連線的工作心得。在編輯部二個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這里是我的第二個家,新聞工作可以在快樂中完成。編輯部的老師對我們這些新人親切有加,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態經常和我們一起唱歌,坦懷聊天,非但不擺領導的架子,而且還以關愛之心在引導我們做好新聞工作,對我們這些新人投以真摯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們隨時給予熱情地指導;工作之余,大家開懷談笑,不分彼此。正因為如此,在編輯部的工作,讓我體會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歡欣。
我在工作上的收獲主要有:
1、基本了解使用和維護攝影機;
2、基本掌握了社會新聞的采寫和區別;
3、基本了解編輯新聞攝像帶的大致流程;
4、基本學會電視新聞稿的一些寫作方法和技巧等。在這期間我不僅可以較好地配合各位師兄一同出去采訪拍攝工作,還可以自己獨立外出采寫完成具體的新聞作品。
當然在這期間,工作上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主要有:
1、新聞的采寫比較古板,缺乏新意;
2、新聞的敏感性相對較差,特別是對與會議新聞相關聯的社會性新聞把握不足等。
剛來的日子基本上都在接,幫助老師收集新聞線索。開始覺得有些枯燥,沒意思。但后來發現,這些電話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要寫出一篇好新聞,就要先找到線索。通過電話,我們就能在最快的時間內發現新聞,趕到新聞現場。
當我看到所記錄的新聞線索變為一篇篇新聞播出,更加感到新聞線索的重要性了,對接電話這樣的簡單工作更是不敢馬虎。也不再小瞧。每一個打進來的電話都會認真記錄。以方便之后的采訪工作。
老師告訴我們,在接電話的時候,我們需要問清楚事情大概的情況,對事情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并且時間久了之后,你會慢慢發現哪些事情是有新聞價值的,從而做出一篇完整的新聞。
第一次的采訪顯得有些緊張,對自己也沒有信心,害怕犯錯誤。怕漏掉了一些環節對報道會有影響。這時,老師總是很耐心的指導我,告訴我哪些是很重要的部分,要詢問清楚的,要仔細記錄下來的。雖然第一次的采訪,自己的表現有些慌亂,但畢竟已經跨出了一大步,從學校的書本課堂,走到了真實的新聞采訪。
思想政治表現及健康狀況自我評價報告篇五
從2月6日到2月16日我在蘇州電視臺社會經濟頻道,《社會傳真》欄目組進行了十天的實習,在實習期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同時,也發現了自身的不足之處,這些收獲將會使我終身受益。在此,感謝蘇州電視臺給我這樣的機會,感謝朱勝文老師和其他幾位老師給我的指導和幫助?,F在,對我的實習情況和其間的體會作一個小結。
幕后的奔忙
平日里看新聞,走馬觀花。到了電視臺,參與到新聞的制作中,才知道一條1′28″的新聞背后是至少6個小時的奔忙。從前看電視臺記者,也只知道他們展現在熒屏上的一面。而對這個行業,更是知之甚少。
外面的世界
總是聽著那首經典的老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雖然這樣唱著,也對歌詞的意味稍有體會,但畢竟涉世未深,文字還嫌稚氣,眼光還不夠銳利……我們還生活在單純美好的校園里,并不了解外面的世界。
記者,于我,是一個了解社會的窗口。而我所在的《社會傳真》欄目,又是一檔很貼近老百姓生活,關注社會民情的欄目。在實習的十天里,我了解到一些有關婚嫁的民俗文化知識和電影審批的內幕,也對目前政府的幾項實事項目和公務員報考升溫等社會熱點做了一些思考。我還經歷了一場真情告白,看主人公挽回失落的愛情;參加了一次高層的會議,聽省委書記李源潮肯定蘇州今年來的發展……我在每一次的新聞采訪中慢慢成長。
做最棒的新聞,做最好的自己
這些天來,我深深感受著欄目組的組織文化:精益求精。每一條新聞在播出前都要經過嚴格的審片,精心的修改,而在播出后,還有反饋意見,會在每周的例會上提出。正是這種精神讓這檔節目的收視率總是能夠保持較高的記錄。
精彩的節目離不開優秀的記者。我有幸在短短的幾天中接觸到了幾位出色的老師。朱勝文老師,干練灑脫,透著知性的美。她以自身經歷告訴我,要努力尋找快樂的生活方式;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提醒我,要清醒的規劃自己的人生;以老師的角度指導我,要勇于突破自己。還有劉澄宇老師的高效、楊旗老師的樂天、張亮老師的敬業……每一位都在無形之中傳授給我許多東西,都在工作中透露出一種信念:做最棒的新聞,做最好的自己!
才開始把記者的工作節奏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就要離開了,又要回到大學校園,開始新的學期。
思想政治表現及健康狀況自我評價報告篇六
從2月6日到2月16日我在蘇州電視臺社會經濟頻道,《社會傳真》欄目組進行了十天的實習,在實習期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同時,也發現了自身的不足之處,這些收獲將會使我終身受益。在此,感謝蘇州電視臺給我這樣的機會,感謝朱勝文老師和其他幾位老師給我的指導和幫助?,F在,對我的實習情況和其間的體會作一個小結。
幕后的'奔忙
平日里看新聞,走馬觀花。到了電視臺,參與到新聞的制作中,才知道一條1′28″的新聞背后是至少6個小時的奔忙。從前看電視臺記者,也只知道他們展現在熒屏上的一面。而對這個行業,更是知之甚少。
外面的世界
總是聽著那首經典的老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雖然這樣唱著,也對歌詞的意味稍有體會,但畢竟涉世未深,文字還嫌稚氣,眼光還不夠銳利……我們還生活在單純美好的校園里,并不了解外面的世界。
記者,于我,是一個了解社會的窗口。而我所在的《社會傳真》欄目,又是一檔很貼近老百姓生活,關注社會民情的欄目。在實習的十天里,我了解到一些有關婚嫁的民俗文化知識和電影審批的內幕,也對目前政府的幾項實事項目和公務員報考升溫等社會熱點做了一些思考。我還經歷了一場真情告白,看主人公挽回失落的愛情;參加了一次高層的會議,聽省委書記李源潮肯定蘇州今年來的發展……我在每一次的新聞采訪中慢慢成長。
做最棒的新聞,做最好的自己
這些天來,我深深感受著欄目組的組織文化:精益求精。每一條新聞在播出前都要經過嚴格的審片,精心的修改,而在播出后,還有反饋意見,會在每周的例會上提出。正是這種精神讓這檔節目的收視率總是能夠保持較高的記錄。
精彩的節目離不開優秀的記者。我有幸在短短的幾天中接觸到了幾位出色的老師。朱勝文老師,干練灑脫,透著知性的美。她以自身經歷告訴我,要努力尋找快樂的生活方式;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提醒我,要清醒的規劃自己的人生;以老師的角度指導我,要勇于突破自己。還有劉澄宇老師的高效、楊旗老師的樂天、張亮老師的敬業……每一位都在無形之中傳授給我許多東西,都在工作中透露出一種信念:做最棒的新聞,做最好的自己!
才開始把記者的工作節奏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就要離開了,又要回到大學校園,開始新的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