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清明網上祭英烈活動感受篇一
為了緬懷革命先烈們的豐功偉績,繼承先烈遺志,幫助團員青年了解中華民族的革命歷史和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弘揚我們學院“成長,成人,成才,成功”的校訓,激發同學們的愛國主義情感,引導大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4月7日,由我院團委主辦的清明節掃墓活動,在荊州市烈士陵園隆重舉行。活動以“緬懷先烈,不忘歷史,珍惜現在,走向未來”為主題。參加本次活動的人員有副院長劉先明、團委書記于海、各系優秀團員團干140余人。
下午1:30分,同學們乘車浩浩蕩蕩的駛向烈士陵園。2點整同學們已經排好隊整齊地站到人民英雄紀念碑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讓人們肅然起敬。于書記宣布活動開始后,所有人都以最虔誠的姿勢向革命烈士默哀三分鐘,后向革命烈士敬獻花圈,學前系李志鄭重向烈士們宣誓 ,優秀團員代表顏秋云發言,全體同學認真聆聽講解員講解英雄的事跡,從中學習并深刻體會奉獻社會的意義,劉院長作了激勵人心的講話,現場掌聲陣陣,最后,同學們紛紛將胸前的小白花獻給烈士們。
此次掃墓時間不長,但意義重大:
一、深切緬懷革命先烈們的豐功偉績和音容笑貌,以表達我們的思念之情。
二、鼓勵廣大團員從我做起,繼承和發揚英雄們不屈不撓的精神,為民族的偉大復興奮斗!
四、做先進文化的傳播者,時代精神的弘揚者,人民利益的維護者,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奮斗不息。
清明網上祭英烈活動感受篇二
南湖畔,綠柏松林間,朵朵白花寄哀思;祭英魂,烈士雕像前,少先隊員緬先烈。周四上午,行知小學的師生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在英雄園舉行祭掃革命先烈的活動。
一面國旗在飄揚,全體師生在吟唱。飄揚,那是一個嶄新的民族;吟唱,祭拜那些獻身的烈士。老一輩的人常常說,國旗為什么是紅的,那是用鮮血當成的!
中國是一塊具有靈魂的土地,中華民族是一個團結的民族,無數華夏兒女為了革命的勝利,為了民族的富強,用看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譜寫了一首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他們是中華的驕傲,他們是中華民族的楷模,他們的功勛與日月同輝,假如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的英雄事跡永遠值得每一個人銘記,當然,犧牲的人遠不止這些,他們只是烈士中的一粒沙,他們并不懼怕死亡,在殘忍又無情的戰爭中,支撐他們的是愛國與報國的信念,想到這,我不禁感慨萬千。
而如今,生在和平年代的孩子們享受的是和平安全的環境,這環境是千萬烈士們用生命換來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在自然中,白菊怒放,春雨淅瀝,創造出一個蕭瑟的、略帶憂愁的清明節。淡霧、細雨、白菊,像是對你訴說著不朽的史話,它們的語言是無聲的,但心靈是相通的,那情景,一幅幅在腦海浮現。胸前,紅領巾飛揚,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是希望,用自己的能力證明,與長眠的革命烈士共撐起一片藍天!
清明網上祭英烈活動感受篇三
在活動中,同學們進一步了解了烈士們為祖國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的感人事跡,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先烈們那種堅貞不屈、英勇無畏的高貴品質和革命精神。他們紛紛表示不能讓烈士們的鮮血白流,要向英烈們學習,沿著先烈足跡,接過先烈手中的接力棒,繼承先烈的遺志,勤奮學習,奮勇拼搏,勇敢地挑起建設祖國的歷史重擔,為使中華民族傲然立于世界之林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次活動是一次震撼學生心靈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雖然已經告一段落,但它帶給學生的影響卻是深刻而又長久的。此次活動使早已遠離戰爭、身處和平的同學們重溫了為國家獨立、民族自強、人民幸福而前仆后繼、不屈不撓、英勇斗爭的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心里迸發出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也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當代少年更應感到自己所肩負的重大歷史責任,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打好基礎,培養全面能力,提高自身素質,為國家的和平穩定、富強、繁榮,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積蓄力量。前事不忘,后世之師,重溫歷史,警醒現在。“網上祭英烈、共鑄中華魂”活動使每名學生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堅定了保衛祖國、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信念。
清明前夕,在市禮貌辦、市教衛工作黨委的指導下,徐匯區禮貌辦、教育局在全區87所中小學部署開展“網上祭英烈”簽名寄語活動,進而號召全市學生追憶革命先烈、銘記革命傳統、弘揚愛國精神。以線上線下交融,學校、家庭、社會聯動的形式,讓全區8萬名未成年人在活動中樹立遠大志向、明確理想信念,將先烈的英勇精神和優秀傳統發揚光大,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和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斗。
3月23日上午,徐匯區未成年人“網上祭英烈”簽名寄語活動啟動儀式在徐匯區龍華小學校隆重舉行,拉開了全區中小學生清明祭掃活動的序幕。市、區相關部門領導及全校師生,應對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憶古思今,回望無數革命先烈浴血奮戰、締造新中國的光輝歷程,樹立為國奮斗、強國圓夢的理想信念,踐行“人民有信仰、民族有期望、國家有力量”的鄭重囑托。啟動儀式上,古韻悠然的老校歌展開了龍華小學的百年歷史長卷,龍華小學不僅僅是一所有著深厚底蘊的百年老校,更是一所承續愛國傳統的紅色學校。作為地下黨的機關,許多進步教師曾在此秘密從事地下工作,為革命事業的成功做出卓越貢獻。這天,龍華新校歌音韻鏗鏘、氣勢如虹,展現出新一代龍華學子意氣風發的精神面貌。舞臺上,學生們朗誦革命組詩,頌揚英烈精神;學生代表向全市未成年人發出了參與“網上祭英烈”活動的倡議,呼吁大家:緬懷革命英烈,弘揚愛國情感;學習英烈事跡,爭當美德少年;傳承英烈精神,實現民族復興。
儀式之后,同學們紛紛回到各自班級開展主題班會。一年級學生看部電影憶先烈,二年級學生折朵小花送英烈,三年級學生讀個故事學英烈,四年級學生吟首小詩頌英烈,五年級學生繪張小報思英烈。
此外,全區各學校緊緊圍繞“清明祭英烈”主題,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清明主題活動,線上簽名寄語,線下教育實踐,學校宣傳發動,家長引導支持,在廣大學生中興起了緬懷先烈、繼承遺志、報效祖國的熱潮。一是立足校內的班團隊會和校外的社會實踐,在各中小學校普遍開展以“清明”為主題的實踐教育活動。二是依托龍華烈士陵園、光啟公園等一批愛國主義基地,有計劃地安排學生到實地開展參觀瞻仰、祭奠宣誓活動。全區連續十三年組織學生參加“龍華魂”系列紀念活動,連續多年組織學生參與“光啟墓祭掃”活動。三是組織發動學生圍繞清明主題,設計創作“清明小報”,描繪出自我對清明風俗的理解和感受。四是發揮社區、家庭作用,開展“大手牽小手”父母同孩子在家上網活動,父母指導孩子瀏覽網頁、簽名寄語,透過網絡表達對先烈的哀悼懷念之情。20__年徐匯區“網上祭英烈”活動,做到所有學校全覆蓋開展活動,所有學生100%參加活動。
清明網上祭英烈活動感受篇四
日前,浙江省民政廳下發了《關于做好20__年清明期間疫情防控和安全祭掃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暫停組織群眾集中祭掃、骨灰撒海等集體性活動,倡導群眾采取網絡祭掃等綠色文明安全祭掃方式,待疫情結束后再開展現場祭掃。
這對于一些習慣現場祭奠的人來說,不免有些遺憾。清明時節雨紛紛,寄托著我們對先賢的思念;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墓前,通過一系列儀式,將堆積在心底對親人的思念傾訴出來。
清明時節也是一年里萬物吐故納新、生機勃勃之時,此時郊外踏青,感受天地靈氣和百花芬芳,令人心曠神怡,許多家庭在外出掃墓之余到野外踏青。
然而,今年的清明節注定是一個特殊的日子。由于疫情尚未結束,若是大家都扎堆去掃墓,就難免會形成大規模群體聚集,這對疫情防控來說是很大的隱患。不論是出于對疫情防控的重視,還是為大家的健康安全著想,當前都不宜提倡集中性的現場掃墓。
該《通知》中所倡導的網絡祭掃,不失為時下祭祀親人和表達哀思的一種好方式。雖說網上祭祀是疫情之下的權宜之計,但事實上,網上祭掃因其綠色、安全等特點,是這些年來民政部一直在積極倡導的文明綠色祭掃方式,也逐漸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
據了解,浙江境內的各殯儀館、經營性公墓、城鎮骨灰堂等殯葬服務單位,都通過官網、移動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等方式,為民眾提供免費網上祭掃服務,即方便又簡單。
網上祭祀雖然不像現場掃墓那般身臨其境,但多了互聯網特色,比如網上紀念館中包含了祭文、留言等功能,同時也可以進行上香、獻花等高仿真的祭祀操作,同樣能傳達出對親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掃墓重在表達哀思。事實上,千百年來,我們祭奠的方式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化。比如,古人最初祭奠方式也不是燒紙錢的,而是用動物祭祀,后來又用木頭替代,自發明了紙張后,才改用更為方便的紙制品。所以,傳統習慣可以根據社會發展做出相應的形式變革而同時保留精神層面,無論采用什么形式,清明寄托哀思的核心精神一直沒變。
令人欣慰的是,該《通知》并沒有對祭掃的方式進行一刀切,而是根據實際,考慮了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在網絡祭掃之外,還給出了代為祭掃和預約祭掃的方式。這充分體現出了政策的靈活性以及對民眾不同偏好的尊重。
清明網上祭英烈活動感受篇五
本次活動受到了學校領導的重視和支持,認為此活動對學生有重大的教育意義。學校對本次活動進行統一部署,校領導給活動作了很多指示,我班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的通知,確定活動主題為“網上祭英烈、共鑄中華魂”,我們積極準備保證活動正常進行。
這次活動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把網絡引入活動中,富有一定的新意。同學們可以接觸到大量的信息,活動內容豐富多彩。
1、上網搜集信息,宣傳英烈事跡。組織同學上網查找英烈的相關信息, 在大量的網絡信息面前,學生們對先烈們了解得更深更具體了。
2、參觀相關網站,進行祭奠活動。我班利用課外活動時間以及清明節假期,由老師安排學一起參觀訪問中國人民網。學生們可以自由點擊自己想要了解的相關內容,并向烈士們獻上鮮花、鞠躬,在留言欄上留言,表達自己的緬懷之情。我班全體學生在網上獻了花,留了言。
合資源。
利用清明放假通過實地活動讓學生感受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通過網絡和實地活動的資源的整合,使學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在活動中,同學們進一步了解了烈士們為祖國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的感人事跡,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先烈們那種堅貞不屈、英勇無畏的高貴品質和革命精神。他們紛紛表示不能讓烈士們的鮮血白流,要向英烈們學習,沿著先烈足跡,接過先烈手中的接力棒,繼承先烈的遺志,勤奮學習,奮勇拼搏,勇敢地挑起建設祖國的歷史重擔,為使中華民族傲然立于世界之林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本次活動是一次震撼學生心靈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雖然已經告一段落,但它帶給學生的影響卻是深刻而又長久的。此次活動使早已遠離戰爭、身處和平的同學們重溫了為國家獨立、民族自強、人民幸福而前仆后繼、不屈不撓、英勇斗爭的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心里迸發出了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也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當代少年更應感到自己所肩負的重大歷史責任,學好科學文化知識,打好基礎,培養全面能力,提高自身素質,為國家的和平穩定、富強、繁榮,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積蓄力量。前事不忘,后世之師,重溫歷史,警醒現在。“網上祭英烈、共鑄中華魂”活動使每名學生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堅定了保衛祖國、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信念。
本次活動受到了學校領導的重視和支持,認為此活動對學生有重大的教育意義。學校對本次活動進行統一部署,校長給活動作了特別指示,政教處和大隊部擬寫了“雙溪中心小學關于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的通知”,確定活動主題為“網上祭英烈、共鑄中華魂”,并組織各中隊召開了安排部署會,保證了活動的順利進行。
這次活動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把網絡引入活動中,富有一定的新意。隊員們可以接觸到大量的信息,活動內容豐富多彩。
1、上網搜集信息,宣傳英烈事跡。一是利用升旗儀式,以國旗下講話的形式對學生介紹了關于清明節的來歷、有關先烈的事跡介紹等,號召大家向先烈們學習。通過講話學生知道了革命先烈們的感人事跡,紛紛表示要繼承先烈遺志,奮發學習,立志成才,愛國愛鄉,學好本領。二是利用黑板報、校園廣播、班會等形式,積極宣傳,弘揚了民族精神,激勵了廣大青少年學生珍惜當前,奮發圖強的斗志。
2、參觀相關網站,進行祭奠活動。我校利用課外活動時間以及清明節假期,由班主任安排學生和家長一起參觀訪問相關網站。學生們在班主任的組織帶領下,可以自由點擊自己想要了解的相關內容,并向烈士們獻上鮮花、鞠躬,在留言欄上留言,表達自己的緬懷之情。我校教師、大部分學生在網上獻了花,留了言。
在活動中,同學們進一步了解了烈士們為祖國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的感人事跡,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先烈們那種堅貞不屈、英勇無畏的高貴品質和革命精神。他們紛紛表示不能讓烈士們的鮮血白流,要向英烈們學習,沿著先烈足跡,接過先烈手中的接力棒,繼承先烈的遺志,勤奮學習,奮勇拼搏,勇敢地挑起建設祖國的歷史重擔,為使中華民族傲然立于世界之林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接到教育局“關于廣泛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的通知”后,學校行政領導和少先隊大隊部非常重視該活動,于當天下午擬寫了“關于廣泛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的通知”,及時召開師生大會,就‘網上祭英烈’活動做了安排部署。
1、統一組織“網上祭英烈,共鑄中華魂”網上公祭活動。
全體少先隊員在校少先隊的組織下登陸了“網上祭英烈,共鑄中華魂”網上公祭活動,到網上閱讀先烈的英雄事跡,通過獻花、點燭、上香、挽聯、哀歌、祭酒、留言等網絡方式向為民族復興、國家富強而英勇獻身的民族英烈致敬,表達追思緬懷之情,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有的同學在“網上祭先烈”活動中寫到:我是一名少先隊員,今天我進入了中國文明網,看到全國的小朋友們用“網上祭先烈”的形式發表了清明節感言。看了后,我很激動,你們用自己寶貴的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要繼承你們的遺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了祖國蒸蒸日上!為了祖國繁榮富強,接過先輩的旗幟,迎接明天的燦爛輝煌! 這樣的追悼形式吸引了不少同學的參與,參與的同學都表達了自己對革命先烈的敬意和思念,意義深遠。
2、以“板報、主題班隊會”等形式組織“網上祭英烈,共鑄中華魂”活動。
在清明前夕各班開展形式多樣的“革命傳統教育”活動,目的是讓學生繼承先烈遺志、珍惜幸福生活、立志報效祖國。活動中,大隊部和每個班級(中隊)都出了一期以“清明祭英烈,共鑄中華魂”為主題的班報,每個班(中隊)的黑板報從不同角度和不同年齡段反映了孩子們繼承先烈遺志、珍惜幸福生活、立志報效祖國決心;各班還以主題隊會的形式開展了“文明祭掃、平安清明”、“網上祭先烈”、活動。同時,還開展了清明節祭先烈征文活動活動;4——6年級每班上交5篇質量優等的征文,在清明節3天的假期里,讓學生參與地方特色的尋根祭祖活動中,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3、召開大隊會,組織“網上祭英烈,共鑄中華魂”活動。
3月31日下午1:30,學校少先隊在操場舉行“踏先烈足跡 承革命精神”清明紀念革命先烈暨新隊員入隊儀式活動。校外輔導員付玉芝老師做了題為《讓安息在地下的烈士,享受永垂不朽的榮光》報告,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全體少先隊員更好的緬懷革命先烈,傳承革命精神,受到了深刻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革命傳統教育。會后各班同學們都寫了自己的心得體會。
本次活動是一次震撼學生心靈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雖然已經告一段落,但它帶給學生的影響卻是深刻而又長久的。活動使每名學生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堅定了保衛祖國、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信念。
清明網上祭英烈活動感受篇六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教育精神,加強對全校未成年人的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教育,深化“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活動,根據中央、省、市文明辦文件精神,在今年清明節期間組織全體師生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
一、活動目的
以清明節為契機,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借助網絡簽名寄語的形式,充分挖掘運用重要民族傳統節日文化內涵,生動形象地進行“中國夢”學習教育,引導未成年人緬懷先輩,銘記革命先烈光榮事跡,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不斷增進未成年人愛祖國、愛人民、愛中華民族的情感,激勵他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學習、成長成材。
二、活動時間
____年3月26日至4月20日
三、活動內容
1、組織全體師生了解民族傳統文化、熟悉祖國歷史、學習英模事跡,在網上向先賢先烈鞠躬獻花、抒寫感言寄語。
2、廣泛開展以歌頌、描繪和放飛“中國夢”為主題的詩歌朗誦,制作“清明”節日小報。
四、活動安排
一、活動倡議:政教處大隊部向全校師生發出“網上祭英烈”網上祭奠活動倡議。
二、課后搜集有關革命先烈、英模人物的.事跡材料;各班利用中午午休或者周末的時間,在校內或者是在家里觀看一部從網上下載的影片,追憶中國一百年近代史的刀槍劍影,緬懷為中國崛起而獻出自己生命的烈士們。
三、以班級為單位,在4月4日班會課,登錄中國文明網,在其首頁開設的“網上祭英烈”欄目,網址:__,進行網上祭拜、獻花、留言,寄托少先隊員的深深哀思。
四、利用4月11日、18日的班會先后開展以歌頌、描繪和放飛“中國夢”為主題的詩歌朗誦,制作“清明”節日小報。每班4月20日前,擇優上交一份到政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