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的評估是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師應該及時總結和反思教學工作,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在教學工作當中,查閱一些相關的教學工作計劃案例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教學計劃的編寫要點。
豬太太生寶寶教案范文(14篇)篇一
1.理解故事主要內容,直到寶寶有的像爸爸、有的像媽媽、有的又像媽媽又像爸爸。
2.懂得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血緣關系和親情關系。
圖書
1.豬太太快生孩子了猜猜豬太太生了幾個孩子?她的孩子長得像誰?
2.豬太太做媽媽了幼兒邊看書邊聽教師完整地講述。
豬太太想生什么樣的孩子?為什么?
豬先生希望生什么樣的孩子?為什么?
豬先生看到的是長得怎么樣的孩子?為什么會這樣?
3.可愛的豬寶寶數一數:幾只白豬、幾只黑豬、幾只花豬?共有幾只豬?
為什么會這樣呢?
幼兒看書,自由講述。
故事:《豬太太生寶寶》
漂亮的豬太太快要當媽媽了,她經常和豬爸爸一起討論孩子們會是什么樣子的。
豬太太說:"我們的孩子一定會像我,是漂亮的小白豬。"豬太太渾身都長著雪白的毛,漂亮極了。
豬先生搖著頭說:"不,我們的孩子一定會像我,是英俊的小黑豬。"豬先生渾身長著黑毛,英俊極了。
每天,豬太太和豬先生都會為快要出世的豬寶寶的摸樣爭來爭去。
終于,豬太太到醫院去生豬寶寶了。
豬先生開著汽車到醫院去接豬太太和孩子。一路上,他想到自己當了爸爸,就開心地笑著,不停地對自己說:"哈哈,我當爸爸啦!哈哈,我的孩子一定是小黑豬,長得一定和我一模一樣!"豬先生在病房里看到了豬太太,連忙問:"喂,親愛的太太,你生了!你生的是小黑豬還是小白豬?"豬太太笑瞇瞇地看著豬先生,沒有回答。
豬先生又問:"親愛的太太,你快告訴我呀!"豬太太笑著說:"我不說了,你自己看吧。"正說著,醫生推了一輛小車子,上面睡了一排可愛的小豬娃娃,那是三只小黑豬,四只小白豬,還有五只小花豬。
豬先生一看傻眼啦,問豬太太:"這些都是我們的孩子?""當然,他們都是我們的孩子。你瞧,他們多可愛啊!"
在讓幼兒通過對動物的血緣關系的認識,從而引起自己對血緣、親情關系的認識。強調在幼兒語言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完整語言表述,并注重情感教育。這節教育活動涉及領域較多,我注重了語言和科學領域知識點的傳授。
豬太太生寶寶教案范文(14篇)篇二
1、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知道寶寶有的像爸爸、有的像媽媽、有的又像爸爸又像媽媽。
2、能用較完整地語言進行表達,回答老師的提問。
1、ppt課件。
2、收集全家福。
認真傾聽故事,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知道寶寶有的像爸爸、有的像媽媽、有的又像爸爸又像媽媽。
通過教師的提醒,能用較完整地語言進行表達,回答老師的提問。
1、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1)“耳朵大,眼睛小,鼻子翹,身體胖,呼嚕嚕,愛睡覺”請你猜猜它是誰?
(2)(豬太太和豬先生出場)猜一猜,我兩誰是豬太太?誰是豬先生?(幼兒根據豬太太肚子大及豬先生帶領帶來判斷)。
(3)豬太太各自介紹自己:我是豬太太我快要生寶寶了;我是豬先生,我要當爸爸了。
2、講述故事前半段。
(1)豬太太要生寶寶了,你認為豬太太會生出怎么樣的寶寶?為什么?今天老師要講一個《豬太太生寶寶》的故事。
(2)豬太太想生什么樣的孩子,為什么?(學說豬太太的話)。
(3)豬先生希望生什么樣的孩子?為什么?(學說豬先生的話)。
(4)每天豬先生和豬太太都會為快要出生的豬寶寶長什么摸樣爭來爭去。終于,有一天,豬太太到醫院里去生寶寶了。
3、講述故事后半段。
(1)豬先生要當爸爸了,心情是怎么樣的?他對自己說了什么?
(2)為什么他認為寶寶生出來和自己長的一模一樣的?
(3)豬先生看到的是長得怎么樣的孩子?
(6)因為它們是親親一家人,都是爸爸、媽媽生的孩子,所以有的會像爸爸,有的像媽媽,有的像爸爸又像媽媽。
2、現在請小朋友告訴你旁邊的好朋友,你像誰?
在讓幼兒通過對動物的血緣關系的認識,從而引起自己對血緣、親情關系的`認識。強調在幼兒語言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完整語言表述,并注重情感教育。這節教育活動涉及領域較多,我注重了語言和科學領域知識點的傳授。
漂亮的豬太太快要當媽媽了,她經常和豬爸爸一起討論孩子們會是什么樣子的。
豬太太說:“我們的孩子一定會像我,是漂亮的小白豬?!必i太太渾身都長著雪白的毛,漂亮極了。
豬先生搖著頭說:“不,我們的孩子一定會像我,是英俊的小黑豬。”!豬先生渾身長著黑毛,英俊極了。
每天,豬太太和豬先生都會為快要出世的豬寶寶的摸樣爭來爭去。
豬先生開著汽車到醫院去接豬太太和孩子。一路上,他想到自己當了爸爸,就開心地笑著,不停地對自己說:“哈哈,我當爸爸啦!哈哈,我的孩子一定是小黑豬,長得一定和我一模一樣!”
豬先生在病房里看到了豬太太,連忙問:“喂,親愛的太太,你生了!你生的是小黑豬還是小白豬?”
豬太太笑瞇瞇地看著豬先生,沒有回答。
豬先生又問:“親愛的太太,你快告訴我呀!”
豬太太笑著說:“我不說了,你自己看吧。”
正說著,醫生推了一輛小車子,上面睡了一排可愛的小豬娃娃,那是三只小黑豬,四只小白豬,還有五只小花豬。
豬先生一看傻眼啦,問豬太太:“這些都是我們的孩子?”“當然,他們都是我們的孩子。你瞧,他們多可愛啊!”
豬太太生寶寶教案范文(14篇)篇三
1、能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知道寶寶有的像爸爸、有的像媽媽、有的又像爸爸又像媽媽。
2、懂得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血緣關系、親情關系。
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31―32頁。
1、豬太太快要做媽媽了。猜猜看,豬太太生了幾個孩子?她的孩子長的像誰?今天要講一個《豬太太生寶寶》的故事。
1、幼兒邊看活動材料,邊完整傾聽教師講述故事。
2、豬太太想生什么樣的孩子?為什么?
3、豬先生看到的是長得怎么樣的孩子?為什么會這樣?
1、大家數一數有幾只白豬、幾只黑豬、幾只花豬,共有幾只豬寶寶。
2、為什么豬寶寶有的白,有的黑,有的又是花的'呢?引導幼兒懂得一家人因為血緣關系,就會有相像的地方。
3、翻閱活動材料,幼兒自由講述故事主要內容。
引導幼兒討論:小鳥的家在哪里?樹葉是什么形狀?
4、出示樹葉,讓幼兒觀察。
5、指導幼兒用彩紙制成樹葉(不要求幼兒撕出規則形狀的樹葉),粘貼成大樹。大家一起參觀大樹,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
6、教師指導幼兒把小鳥送回家,練習說:“我送×顏色的小鳥回家?!?/p>
豬太太生寶寶教案范文(14篇)篇四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有的寶寶像爸爸,有的寶寶像媽媽,還有的寶寶爸爸媽媽都像。
2、故事語言的完整表述。
3、對血緣、親情關系的認識,激發幼兒對親人的熱愛。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對話的語言表示完整性。
活動難點:理順血緣、親情關系
經驗準備:對動物生育寶寶有初步認識。
1、豬太太指偶一個;
2、課件《豬太太生寶寶》,電腦
3、幼兒繪畫材料:美術紙,彩筆
一、 開始部分:教師設計情境,引出活動主題。
1、 教師:(出示指偶),請幼兒觀察說說它是誰?(豬媽媽)可是豬爸爸叫豬媽媽什么呢、(太太) 幫助幼兒理解“太太”一詞。
2、 豬太太要做媽媽了,猜猜看,豬太太生了幾個孩子?她的孩子長得像誰呢?
二、基本部分:播放課件,請幼兒欣賞故事《豬太太生寶寶》。
過程一:提問理解故事內容。
1、 豬太太想生什么樣的孩子?為什么?
2、 豬先生希望生什么樣的孩子?為什么?
3、 3、豬太太和豬先生為快要出生的孩子長什么樣子爭來爭去,他們是怎么說的?引導幼兒仔細傾聽故事中的對話。并分角色進行對話練習。
(這一環節通過分角色的對話練習,重點要求幼兒用完整語言表述對話,讓幼兒親身體驗豬先生和豬太太的心情,對幼兒語言發展起到很好作用)。
過程二、可愛的豬寶寶部分。
提問:大家數一數有幾只白豬、幾只黑豬、幾只花豬。一共有幾只小豬寶寶?
(這一環節中,幼兒點數小豬和說出小豬總數,發展幼兒的點數能力,并培養幼兒細心觀察能力。融合了科學領域知識)
過程三、
2、 你長得像誰?為什么?
引導幼兒思考,知道小豬有的地方長得像媽媽,有的地方長得像爸爸,有的既像爸爸又像媽媽。讓幼兒懂得他們是一家人,父母與孩子的血緣關系,親情關系,都是爸爸媽媽生的孩子。一家人有血緣關系,所以才會長得像。
教師要幫助幼兒理解什么是血緣?血緣關系的重要。
三、 結束部分:再次播放課件《豬太太生寶寶》傾聽故事,并根據畫面進行講述。引導幼兒將圖片中把看到的和自己所聯想的部分用自己的語言講述。
四、 活動延伸部分:
1、 根據故事內容畫可愛的豬寶寶們。
2、 回家找出和爸爸媽媽相像的地方。
在讓幼兒通過對動物的血緣關系的認識,從而引起自己對血緣、親情關系的認識。強調在幼兒語言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完整語言表述,并注重情感教育。這節教育活動涉及領域較多,我注重了語言和科學領域知識點的傳授。
小百科:豬是脊椎動物、哺乳動物、家畜,古雜食類哺乳動物。分為家豬和野豬。現在一般認為豬是豬科的簡稱。
豬太太生寶寶教案范文(14篇)篇五
1、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知道寶寶有的像爸爸,有的像媽媽,有的又像爸爸又像媽媽。
2、學說短語:又白又漂亮、又黑又英俊。
3、體驗一家人幸福生活的美好情感。
1、圖片:白豬太太、黑豬先生、三只小黑豬、四只小白豬、五只小花豬。
2、豬太太生寶寶大圖片一套。
3、音樂:《小豬睡覺》。
一、導入:
1、t:今天我們班里來了兩位朋友,看看是誰呢?(出示圖片)
2、t:豬先生長的怎么樣,它穿了什么,又戴著什么?(學習:又黑又英?。?/p>
3、t:那豬太太呢?誰來夸夸豬太太?(學習:又白又漂亮)幼兒有可能看出開心等引出可愛漂亮等。
t:是呀,開心人就會變得漂亮,所以小朋友每天開心的來上幼兒園,就會變得很漂亮!
4、t:我們從什么地方看出豬太太胖呢?(幼兒自由猜測)
6、t:有的小朋友說豬寶寶長得像豬先生,有的說長得像豬太太。你們也是爸爸媽媽的寶貝,那你們長得是像爸爸還是像媽媽呢?什么地方像呢?(讓幼兒說完整的話)
二、欣賞故事,初步了解故事。
1、教師邊出示圖片邊講故事(從開始——“當然,他們都是我們的孩子!”豬太太高興的說。)
2、t:豬太太快要當媽媽了,她想生什么樣的寶寶?
(學說豬太太的話:我們的孩子肯定像我,又白又漂亮)(請一、二幼兒學一學、女小朋友集體學)
3、t:豬先生希望生什么樣的寶寶?誰來當一當豬先生?
(學說豬先生的話:我們的孩子肯定像我,又黑又英?。?、(請個別幼兒學)
4、t:哈哈!每天豬先生和豬太太都為快要出生的豬寶寶的模樣爭來爭去。終于,豬太太到醫院里去生寶寶了。
引導幼兒說出豬先生要當爸爸時的高興和興奮的心情,t:我們的孩子肯定像我,又黑又英俊。
6、t:豬先生在醫院里看到豬太太是怎樣說的?誰來學一學豬先生的話?
喂,親愛的太太,你生了!你生的是小黑豬還是小白豬?
在這里學說是要求幼兒說出豬先生這時的心情:又高興又想知道孩子到底長得像誰的心情。
7、t:豬太太是怎樣回答豬先生的?
三、繼續理解故事內容。
1、t:豬寶寶到底長的像誰呢?
(揭開謎底,打開被子,出現三只小黑豬、四只小白豬和五只小花豬)
2、t追問:豬太太生了幾只小黑豬?幾只小白豬?幾只小花豬?
(在這里可以讓幼兒數數說說)提問:
(1)三只小黑豬長的像誰?(小黑豬像豬先生,又黑又英?。?/p>
(2)四只小白豬長的像誰?(小白豬像豬太太,又白又漂亮)
(3)那五只小花豬長的像誰呢?(小花豬像爸爸又像媽媽,真可愛)
四、完整講述
1、t:原來,豬太太生的豬寶寶,三只小黑豬像豬先生,又黑又英??;四只小白豬像豬太太,又白又漂亮;五只小花豬像爸爸又像媽媽,真可愛!
2、t:這個故事還沒有名字呢,誰來給它取個好聽的名字?(豬太太生寶寶)引導幼兒從豬太太生孩子中挖掘故事的題目。
3、t:現在讓我們一起完整的聽一聽這個故事吧,小朋友們也可以和趙老師一起來講一講。
時間可能的話,可以請幾個孩子一起來講講,如果時間差不多就不要進行第二次講述。
五、音樂游戲:《小豬睡覺》,感知可愛的豬寶寶。
1、t:這些豬寶寶多可愛啊!我們也來學一學這些可愛的豬寶寶吧!豬寶寶們!我們一起聽音樂表演《小豬睡覺》。豬寶寶們,來吧!
2、音樂結束,t:豬寶寶們,醒來了,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玩吧!(歡快的音樂響起)
對話表演讓孩子說的有聲有色:故事開頭豬太太和豬先生為生下來的寶寶會像誰而爭論的對話,我讓孩子們角色扮演“我來當豬先生,你來當豬太太”,讓幼兒學習模仿豬先生、豬太太的語句語氣進行“爭吵”?!叭绻闶秦i太太你會用怎樣的語氣,怎樣動作來說這句話呢?”孩子們躍躍欲試,女孩子們想出用蘭花指摸著自己的臉用高傲的神情尖細的聲音來說:“生下的寶寶一定像我,是只漂亮的小粉豬?!蹦泻⒆幼觽儎t說:“不對!不對!生下的寶寶一定像我,是只英俊的小黑豬?!焙⒆觽兏鶕约旱睦斫獗硌葜适轮械膶υ挘粌H學習了有聲有色地說故事中的對話,培養了孩子說的能力也增添了活動的趣味性。
豬太太生寶寶教案范文(14篇)篇六
1、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知道寶寶有的像爸爸、有的像媽媽、有的又像爸爸又像媽媽。
2、能用較完整地語言進行表達,回答老師的提問。
3、懂得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血緣關系、親情關系。
1、圖片若張。
2、收集全家福。
認真傾聽故事,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知道寶寶有的像爸爸、有的像媽媽、有的又像爸爸又像媽媽。
通過教師的提醒,能用較完整地語言進行表達,回答老師的提問。
1、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
(1)“耳朵大,眼睛小,鼻子翹,身體胖,呼嚕嚕,愛睡覺”請你猜猜它是誰?
(2)(豬太太和豬先生出場)猜一猜,我兩誰是豬太太?誰是豬先生?(幼兒根據豬太太肚子大及豬先生帶領帶來判斷)
(3)豬太太各自介紹自己:我是豬太太我快要生寶寶了;我是豬先生,我要當爸爸了。
(1)豬太太要生寶寶了,你認為豬太太會生出怎么樣的寶寶?為什么?今天老師要講一個《豬太太生寶寶》的故事。
(2)豬太太想生什么樣的孩子,為什么?(學說豬太太的話)
(3)豬先生希望生什么樣的孩子?為什么?(學說豬先生的話)
(4)每天豬先生和豬太太都會為快要出生的豬寶寶長什么摸樣爭來爭去。終于,有一天,豬太太到醫院里去生寶寶了。
(1)豬先生要當爸爸了,心情是怎么樣的?他對自己說了什么?
(2)為什么他認為寶寶生出來和自己長的一模一樣的?
(3)豬先生看到的是長得怎么樣的孩子?
(6)因為它們是親親一家人,都是爸爸、媽媽生的孩子,所以有的會像爸爸,有的像媽媽,有的像爸爸又像媽媽。
2、現在請小朋友告訴你旁邊的好朋友,你像誰?
幼兒園小班故事教案:三只小兔
豬太太生寶寶教案范文(14篇)篇七
1.學習運用各種感官感知糖果的特征,并按不同特征進行分類。
2.能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并樂于和同伴老師進行交流。
各式糖果、小毛巾、盤子
說糖盤子里有各種各樣的糖,它們一樣嗎?
有哪些地方不一樣?(顏色、大小、形狀、軟硬)
小結:糖寶寶的衣服是五顏六色的,有大、有小,形狀不同,軟硬不同
分糖我們把這些糖分在兩個盤子里,一樣的放在一起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你是怎么分的?給兩個盤子里的糖取名字。
數糖給娃娃喂糖,邊數邊喂
吃糖你們想不想嘗一嘗糖寶寶是什么味道呢?
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師生邊嘗邊交流)
小結:糖寶寶有各種各樣的味道
品嘗跳跳糖
有一種有趣的糖,吃在嘴里會怎么樣?
你們在家里還吃過哪些有趣的糖,以后我們帶來和大家一起品嘗好嗎?
豬太太生寶寶教案范文(14篇)篇八
森林環境創設,各種小動物頭飾,糖果若干。
1、通過情景創設,激發幼兒參與集體活動的興趣。
2、進一步認識顏色紅黃綠。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一、戴頭飾扮演小動物進入游戲場地。
1、以唱歌的形式介紹自己。
師幼一起唱歌《棉花糖》棉花糖,棉花糖,我是一顆棉花糖,變變變………變出……。
:我是小狗,我是小貓……..
2、教師出示請貼。
3、拿禮物。
師:婆婆呀為你們準備了許多漂亮的禮物,請你們每人挑一份禮物,挑你喜歡的顏色!
小狗,你的禮物是什么顏色?
小貓,你呢?………………。
4、請你拿好你的禮物,我們出發了!
二、去獅子媽媽家。
1、師指著紅顏色的房子提問幼兒:這是什么顏色的呀?(紅色)。
我們一起喊喊看是不是獅子媽媽的家!
“獅子媽媽,獅子媽媽,是你家嗎?”
2、師指著黃顏色的房子提問幼兒:這是什么顏色的房子呀?(黃色)。
我們一起喊喊看是不是獅子媽媽的家!
“獅子媽媽,獅子媽媽,是你家嗎?”
“可能婆婆一個人的聲音不夠我們一起喊”
3、綠色房子提問。
這是什么顏色的呀?(綠色)。
我們一起喊喊看是不是獅子媽媽的家!
“獅子媽媽,獅子媽媽,是你家嗎?”
4、另一教師扮演獅子媽媽。
“小動物們,你們來啦,請進,請坐”
“獅子媽媽好!,這是送給寶寶的禮物”
“請吃糖”獅子媽媽分糖。
5、教師提問。
師:小動物們,婆婆呀要考考你們,誰是森林里最聰明的小動物?你手中的糖果寶寶穿了件什么顏色的衣服?請跟你的動物朋友們互相說說。
6、教師提問幼兒:
小狗你的糖果寶寶穿了件什么顏色的衣服?
7、你們認為怎樣吃最講衛生呢?
請跟你的朋友商量商量。
8、教師:老師是這么吃的,先將糖果殼剝開一點點,看見糖果寶寶后就低頭把糖果直接吃到嘴里。這樣手上的臟東西就不會吃到肚子里了。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9、師幼一起吃糖果。
10、師幼一起檢查,并請幼兒幫助糾正。
三、走出活動室。
1、師:糖果真甜,我們心里都甜蜜蜜的,天不早了,我們也該回家了,不然媽媽會找我們的!
2、跟獅子媽媽再見。
豬太太生寶寶教案范文(14篇)篇九
1、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活動,體驗和同伴一起操作的快樂感受。
2、引導幼兒樂意在活動中數一數,擺一擺瓶寶寶,促進其小肌肉動作的發展。
3、啟發幼兒學用簡單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操作體驗。
1、各式瓶子人手2——3個。
2、綠豆,赤豆若干。
1、引出課題,啟發幼兒對操作內容和要求產生興趣。
(1)、師:你們知道這里藏著什么嗎?請你來猜猜看。(用布遮住三個筐)。
(2)、師:哇!是什么呀?瞧,這些瓶寶寶多調皮啊,它們把帽子扔的亂七八糟。不戴帽子怎么行呢。讓我們一起幫它們找到合適的帽子戴上吧。
a、分三組進行操作,比比哪組又快又準。
b、引導同伴檢驗戴的是否正確。
c、小結:小朋友多能干呀,我們的瓶寶寶找到了合適的帽子可高興啦!它們想和小朋友一起玩玩,你們愿意嗎?好,待會兒別忘了告訴大家你和瓶寶寶玩了哪些好玩的游戲。
2、引導孩子和瓶寶寶一起玩,并嘗試用短語表述操作體驗。
(1)、分三組進行操作,鼓勵孩子想出不同的玩法。(拼,搭,滾,排等)。
(2)、教師根據孩子的操作情況予以相應的指導。
3、教師師范用瓶寶寶玩,鼓勵孩子每人動手制作兩個小樂器,在韻律活動中結束。
豬太太生寶寶教案范文(14篇)篇十
喜歡參與集體活動,豐富幼兒的認知經驗和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
ji媽媽圖片2幅;蛋寶寶若干;熟ji蛋1個,生ji蛋1個;幼兒人手一個馬甲袋;籮筐2個。
環節任務
操作要點
集中注意
激發情感
1、 教師出示ji媽媽的圖片,問:小朋友,這是誰?這里有幾個ji媽媽?
2、 今天兩只ji媽媽好著急,她們的孩子蛋寶寶不見了,怎么辦?
3、 我們幫她們找找吧!
1、 找尋ji蛋
教師分給每個幼兒一只帶子。我們找到了要把蛋寶寶輕輕地放在袋子里。(幼兒分頭找尋ji蛋)
3、 粉紅色的是這只ji媽媽的孩子,綠的是那只ji媽媽的孩子。趕快把蛋寶寶送回家吧!
1、 豐富認知經驗
ji媽媽很高興找回了自己的寶寶,謝謝你們。ji媽媽要送我們禮物呢!
2、(教師出示生、熟ji蛋)這是什么?哪個能吃?為什么?
3、 我們要多吃ji蛋,ji蛋營養好。我們到教室里品嘗一下ji蛋的美味吧!
1、根據主題《我們愛吃的食物》教師預設了這樣一個活動。通過活動擴大幼兒的認知經驗和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
2、在活動中環節中設計了區分歸類這一內容,初步融入粗淺的數學內容,做到學科的整和。
3、根據托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說一說;找一找;看一看;嘗一嘗來豐富活動,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不同發展。
豬太太生寶寶教案范文(14篇)篇十一
結合主題活動“我的好媽媽”來激發幼兒關心媽媽,愛媽媽的情感,通過活動讓幼兒不光關心自己的媽媽,也關心小動物的媽媽,在找鴨寶寶,送鴨寶寶的過程中體驗快樂。
練習持物走的能力,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和平衡。
每人一塊泡沫板。鴨蛋(報紙捏成)是人數的4—5倍。鴨媽媽的頭飾一個。肉骨頭若干。場地布置鴨媽媽家、山洞。
1、幼兒扮演小狗,邊聽音樂活動身體,做小動物模仿操。
2、找鴨蛋。
(1)媽媽家的蛋寶寶不見了,不知道被誰偷去了,鴨媽媽急壞了,我們一起幫忙去找找吧。
(2)原來被大灰狼偷去了,藏在山洞里,我們把找到的鴨蛋寶寶快給鴨媽媽送回家吧。
3、送鴨蛋。
每人一塊泡沫板,每次送一個鴨蛋,提醒小狗要小心,千萬不要讓鴨蛋寶寶摔下來,不然鴨媽媽要傷心的'。
4、找肉骨頭。
鴨媽媽(配班老師)說:“謝謝小狗,請小狗吃肉骨頭。不過,知道小狗是聰明的,請小狗自己去山洞里找,找到了就可以吃了。
用泡沫板運送其他東西,或者來比賽,看誰運得又快又好。
由于活動中的鴨蛋是報紙捏成,因此很容易被風吹走,教師可選擇室內內或無風的日子。許多幼兒對放在板上運東西不是很習慣,會出現一手拿泡沫板,一手拿鴨蛋的情況,教師應該先讓幼兒練習幾次,再來運,也可以在運送第一遍后請幼兒說說自己的運送方法,讓幼兒都模仿一下,選擇一種最好的方法繼續運鴨蛋,效果會更好。
豬太太生寶寶教案范文(14篇)篇十二
設計意圖:
撕紙活動能滿足幼兒的探索興趣。通過本次撕紙活動的開展,意在幫助幼兒在撕紙能力方面得到發展,激發幼兒對撕紙活動的興趣,并對撕紙活動形成初步的欣賞美、感受美、表現美的情感體驗,從而進一步體驗撕紙活動帶來的無限樂趣,給幼兒一次美的熏陶,美的教育。在《撕紙活動:雞媽媽的蛋》中,我創設了一個游戲情景,讓幼兒在輕松愉悅中進行紙藝活動。讓幼兒通過重復撕紙、粘貼的過程,鍛煉幼兒手指肌肉的協調性和靈活性,訓練手腦并用的能力,充分發揮幼兒各方面的能力。還可以使幼兒增強注意力和持之以恒的耐心,同時也可以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因此,我設計了撕貼“送蛋”這一活動,初步發展幼兒的撕貼技能,激發幼兒對撕紙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
教學目標:
1、學習正確的撕紙方法,初步嘗試沿著輪廓孔進行撕紙活動。
2、激發對撕紙活動的興趣,體驗撕紙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課件、
1、教具:母雞、大雞窩圖片各一張,大雞蛋操作圖,背景圖一張、音樂磁帶。
2、學具:雞蛋操作紙若干(雞蛋基本形狀用輪廓線針扎成一個一個疏密不同的小圓孔)。
重、難點:
初步嘗試沿記號進行撕紙活動,體驗撕紙活動的樂趣。
教學方法與手段:
觀察法、操作法、多媒體輔助教學。
活動過程:
一、出示母雞圖片。(播放課件)
師:看看草地上來了誰?
師:我們一起和母雞媽媽打打招呼吧?。ㄓ祝耗鸽u媽媽你好)
師:雞媽媽看到我們小五班的寶寶這么熱情,要請我們去她家做客哩!
師:你們猜猜看雞媽媽會拿什么來招呼我們呢?(幼兒自由講述)
師:原來,雞媽媽想拿雞蛋來招呼我們呢!
師:(出示大雞窩圖片)可是,雞媽媽打開雞窩一看,怎么是空空的,什么都沒有了呢?
師:母雞媽媽準備招呼我們的蛋寶寶都不見了,怎么辦呀?
師:我們趕緊幫雞媽媽一起找找看?。◣熯呑稣译u蛋狀,邊說:“找呀找呀找呀找,蛋寶寶在哪里呢?” )
豬太太生寶寶教案范文(14篇)篇十三
小班區角活動《雞寶寶不哭》。
1、通過情景表演讓幼兒萌發對雞寶寶的愛憐之情,愿意保護、照顧雞寶寶。
2、學習用白乳膠沾毛線須的方法給雞寶寶“穿衣服”。
讓幼兒萌發對雞寶寶的愛憐之情,愿意保護、照顧雞寶寶。
學習用白乳膠沾毛線須的方法給雞寶寶“穿衣服”。
1、布娃娃人手一個,《搖籃曲》音樂
2、白乳膠、毛線須、棉簽、剪好的小雞形狀的卡片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哄娃娃睡覺。
(1)小朋友們,你們懷中的娃娃可愛嗎?讓我們來當她的爸爸媽媽好嘛?娃娃要睡覺了,我們來哄她睡覺好嗎?(播放《搖籃曲》音樂,隨音樂一起哄娃娃睡覺)
(2)輕輕地把娃娃放回娃娃家中睡覺。
2、出示可憐的雞寶寶。
(1)咦,噓!寶貝們,你們聽,誰在哭?……
(2)悄悄拿出雞寶寶卡片“嗯……嗯……嗯……你們的娃娃有人抱,可憐我雞寶寶沒人要,天氣越來越冷了,大家都穿上了厚衣服,可是我身上卻光禿禿的,我沒有爸爸,也沒有媽媽,沒人給我穿衣服,我好冷……好冷……”
3、教師演示“穿衣服”的`方法。
先用棉簽把雞寶寶造型的卡紙片上涂滿白乳膠,再沾上毛線須,就可以了(提醒幼兒,毛線須一定要沾滿呦,要不然沾不到的地方,雞寶寶會晾著的)。
4、幼兒操作,給雞寶寶穿衣服,教師巡回指導。
5、幼兒完成作品,在《搖籃曲》音樂聲中哄雞寶寶睡覺,最后把雞寶寶送回老師的大籃子里睡覺,活動自然結束。
豬太太生寶寶教案范文(14篇)篇十四
1)學習手口一致點數1—5,說出總數。
2)嘗試按數取物,感受數與量的關系。
3)體驗與同伴共同參與游戲的愉快情緒。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5)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紅、綠、黃糖若干
一、游戲:找寶貝(糖寶寶)
1)今天糖寶寶來和小朋友做游戲,它們都躲起來啦,大家去找找吧。
2)提醒幼兒要仔細地尋找,聽到信號回到座位邊。
二、集中數數:
1)你們找到了什么?讓糖寶寶排排隊,數一數有幾顆?
2)請幼兒數一數、說一說:你有幾顆糖寶寶?
幼兒介紹,教師展示教具,集體數數驗證,要求能手口一致點數,說出總數。
3)區別最大的數和最小的數
4)幼兒聽信號按數取物,感受5以內數與量的關系,要求聽清楚老師的信號。
三、請幼兒品嘗糖果,給于成功的鼓勵
四、游戲:
糖寶寶找朋友要求唱完〈找朋友〉的歌曲后,糖寶寶按老師的信號找到相應的朋友并擁抱在一起。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為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為,這節課還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