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是幼兒園大班教師為了指導幼兒活動而制定的一份教學計劃。大班教案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大班教案了吧。如何編寫一份適合大班教學的教案是每位教師都應該思考和解決的問題,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大班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大班音樂教案粗心的小畫家(模板14篇)篇一
給孩子們介紹一位新伙伴,看看他是誰吧?(播放課件:小朋友們好!我叫丁丁)繼續聽聽丁丁的自我介紹吧,讓我們對他有更多的了解。(課件:我是一個小畫家,有一大把彩色鉛筆。我對別人講,我什么東西都會畫)。
二、學習歌曲。
1、引導前半部分歌詞。
提問:丁丁是怎樣介紹自己的?
幼兒回答,教師用歌曲中的節奏小結前半部分歌詞。
2、學習后半部分的歌詞。
(1)出示圖片,讓幼兒觀看。理解并記憶歌詞,發現并指出圖中的錯誤,如:四肢腳的螃蟹、尖嘴的小鴨、圓耳朵的小兔等。
(2)熟悉歌詞。教師直接用歌曲中的節奏問一問。
三、學唱歌曲。
1、教師邊做夸張的動作邊清唱歌曲《粗心的小畫家》。
2、教師帶領幼兒有節奏地朗誦歌詞并拍節奏。
3、在鋼琴的伴奏下輕聲學唱歌曲。
4、聆聽音樂,注意提出難點:唱準附點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以及最后一句的弱拍起音的笑聲。
四、表演歌曲。
鼓勵幼兒自由創遍動作,并結伴表演唱。
(教師可引導幼兒創編四只腿的螃蟹、尖嘴的小鴨、圓耳朵的小兔、沒有尾巴的大馬等驚奇有令人哈哈大笑的動作,充分體驗到滑稽、幽默的情趣)。
五、品德教育。
1、提問:今天學了這首歌,懂得了什么道理?
2、小結:做事情要認真、細心,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不能驕傲,要虛心。
大班音樂教案粗心的小畫家(模板14篇)篇二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演唱歌曲,并能大膽改動正確的歌詞。
2、嘗試跟著音樂有節奏的朗讀歌詞,體驗歌詞的幽默與滑稽。
3、知道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細心,不能驕傲。
活動準備:
1、小男孩的圖片一張,彩色鉛筆一大把。
2、根據歌曲繪畫的四張圖:四條腿的螃蟹;小尖嘴的鴨子;圓耳朵的小兔;沒尾巴的大馬。
3、人手一份打擊樂器。(鈴鼓、圓舞板、碰鈴。)。
活動過程:
一、談話:長大了你想做什么工作。
2、小結:小朋友想做的工作真多,有一個小男孩叫丁丁,他長大了會做什么呢?請你來聽一聽。
二、出示丁丁的圖片以及一大把彩色鉛筆。
1、傾聽教師念:丁丁說他是小畫家,紅藍鉛筆一大把。
2、提問:丁丁是什么家?他有什么東西?
3、幼兒完整地跟念。
4、教師:丁丁是小畫家了,他可神氣了,請你想一想,小畫家會和別人說什么話呢?(提示幼兒要表示神氣的模樣)。
三、觀察歌曲圖片,理解歌詞內容。
1、(出示四張圖)看!丁丁畫了什么?你覺得畫得怎么樣?
2、引導幼兒說出丁丁畫錯的地方,教師用歌詞進行小結,幼兒跟念。
3、聽老師完整地朗讀四張圖的四句話,孩子們用拍手來為老師打節奏。
4、教師:丁丁真是粗心呀!畫的畫都錯了,看著這些畫錯的圖畫,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事呢?(我想笑、我想對丁丁說畫畫要認真……)。
5、教師引出最后一句“咦!哈哈哈哈哈哈哈!”與幼兒一起體驗開心、快樂的心情。
6、根據圖譜全體完整地朗讀歌詞兩遍,并加上為孩子準備的打擊樂器。
四、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幽默、滑稽。
1、傾聽教師清唱歌曲兩遍。
2、采用整首教學法與孩子一起學唱歌曲。
3、全體幼兒邊拍手邊看圖學唱歌曲。
4、提問:你感覺唱哪一句話比較有困難?說出來,大家一起幫助你。
5、多種形式鞏固對歌曲的演唱能力。
6、配上打擊樂器,增強歌曲的節奏性。
五、相互討論:怎樣來為歌曲改動一下正確的歌詞?
1、畫只螃蟹八條腿;畫只鴨子扁嘴巴;畫只小兔長耳朵;畫匹大馬粗尾巴。
2、請幼兒唱一唱改動過的新歌曲。
中班音樂:母雞孵蛋。
活動目標:1。理解、感受不同節奏的小雞叫聲,在游戲中感應小節末拍節奏。
2。能用(輕、慢)和洪亮的聲音表現歌曲中害羞、自信的情緒。
活動準備:
1。母雞孵蛋的音樂,雞蛋三個,三種不同形象小雞的圖片。
(棒棒雞、打嗝雞、害羞雞)。筆。
2。鈴鼓、絲巾每個小朋友一份。
活動過程:
一、熟悉歌曲《母雞孵蛋》歌曲旋律。
師:今天母雞要孵蛋了,我們來聽聽母雞孵了幾個蛋?
教師《母雞叫咯咯》音樂律動進場。
師:母雞孵了幾個蛋?
二、認識三個不同特征的小雞寶寶,并能模仿各種形式小雞的叫聲。
師:你們看看母雞的蛋都一樣嗎?
1。棒棒的小雞――感受1/4小雞的叫聲,能用洪亮、有力的聲音表現自信。
(1)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雞?為什么?
(2)傾聽棒棒小雞的叫聲,教師用簡單圖示表示,幼兒模仿。
(3)鼓勵幼兒唱出有力的聲音。
(4)想象自己是身體很棒的小雞并演唱。
2。打嗝的小雞――感應小節末拍節奏。
師:這只雞喜歡打嗝,它的名字叫打嗝雞。
(1)聽出打嗝小雞在小節末拍打嗝的規律,教師用筆畫出打嗝雞的叫聲。
(2)幼兒學會在結尾處做打嗝動作。
(3)唱歌時對著別人打嗝禮貌嗎?怎樣能讓別人聽不到打嗝的聲音?
(4)練習唱準小節末拍的休止符。
3。害羞的小雞――用輕、慢的聲音進行表現害羞。
師:他是什么樣子的?聽聽害羞雞唱歌是什么樣子的?
(1)用拖小尾巴的圖示表示害羞雞的慢。
(2)師:害羞雞在介紹自己的時候是這么樣的?他的聲音呢?
(3)學習害羞雞唱歌。
4。集體歌唱,模仿三種小雞的叫聲。
師:這三只小雞的叫聲合起來是一首好聽的歌呢,名字叫《母雞孵蛋》。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
三、介紹鈴鼓和絲巾的特點,用鈴鼓和絲巾表現各種特征的小雞叫聲。
1。師:你們覺得絲巾可以用來表示什么小雞?鈴鼓呢?
什么樣的聲音可以給棒棒雞伴奏?
怎樣給打嗝雞伴奏?到了打嗝的地方可以怎么辦?
怎樣給害羞雞伴奏?
2。借助樂器、道具表現歌曲《母雞孵蛋》。
四、拓展經驗。
出示雙胞胎小雞。
師范唱雙胞胎小雞的叫聲。
大班音樂教案粗心的小畫家(模板14篇)篇三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中所表現的幽默、滑稽的情趣。
2、學習運用看圖片理解和記憶歌曲的方法。
3、善于觀察事物,知道做事情要認真、細心。
活動準備:
丁丁畫錯的畫、彩色筆。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丁丁。
給孩子們介紹一位新伙伴,看看他是誰吧?
(丁丁:我是一個小畫家,有一大把彩色鉛筆。我對別人講,我什么東西都會畫)。
二、學習歌曲。
1、引導前半部分歌詞。
提問:丁丁是怎樣介紹自己的?幼兒回答,教師用歌曲中的節奏小結前半部分歌詞。
2、學習后半部分的歌詞。
(1)出示圖片,讓幼兒觀看。理解并記憶歌詞,發現并指出圖中的錯誤,如:四肢腳的螃蟹、尖嘴的小鴨、圓耳朵的小兔等。
(2)熟悉歌詞。教師直接用歌曲中的節奏問一問。
三、學唱歌曲。
2、教師帶領幼兒有節奏地朗誦歌詞并拍節奏。
3、在鋼琴的伴奏下輕聲學唱歌。
四、表演歌曲鼓勵幼兒自由創遍動作,并結伴表演唱。
(教師可引導幼兒創編四只腿的螃蟹、尖嘴的小鴨、圓耳朵的小兔、沒有尾巴的大馬等驚奇有令人哈哈大笑的動作,充分體驗到滑稽、幽默的情趣)。
五、品德教育。
1、提問:今天學了這首歌,懂得了什么道理?
2、小結:做事情要認真、細心,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不能驕傲,要虛心。
大班音樂教案粗心的小畫家(模板14篇)篇四
1、感受歌曲所表現的幽默,滑稽的情趣。
2、學習運用看圖片理解和記憶歌曲的方法,并創編歌詞且大膽演唱。
3、善于觀察事物,知道做事情要認真,細心。
重點難點。
知道這首歌的滑稽之處,讓幼兒跟著圖譜大膽演唱,并引導孩子進行創編歌詞。
活動準備。
1、教具螃蟹,鴨子,小兔,大馬圖片以及螃蟹腿,鴨子嘴,兔子長耳朵,大馬尾巴卡片。
3、手偶卡通人物“丁丁“。
3、鋼琴一架。
活動過程。
(一)發聲練習。
1、幼兒跟隨音樂《我愛我的小動物》,邊唱邊跟著老師做相應的動作進場。
2、師:小朋友真厲害,聲音學的太像了。
(二)故事導入。
教師出示手偶―丁丁。
“嗨,大家好,看!我酷嗎?我的名字叫丁丁,我是個小畫家,彩色鉛筆一大把,我對別人把口夸,我什么都會畫。”
(三)理解歌曲。
1、提問:丁丁說他什么都會畫,他畫了什么,仔細聽。
教師提問:“咦,丁丁都畫了些什么呢?”
幼兒:(螃蟹、鴨子、小兔、大馬。)教師按照幼兒說的順序出示4張動物卡片。
2、教師提問:“丁丁先畫了什么,后畫了什么,是這個順序嗎?”再聽一次。
教師:好的,現在我請小朋友幫丁丁把正確的順序排一遍。
提問:排的`正確嗎?我們來驗證一遍,看是不是這樣的。(如不正確可以在驗證一遍加深孩子對歌曲印象)。
(四)學唱歌曲。
在驗證的同時把整首歌曲圖譜出示在白板上。
現在,我們按照這個圖譜的順序再唱一遍。
3、跟琴唱《粗心的小畫家》第三遍。(教師退位)孩子們,我們來玩個歌詞接龍的游戲,我唱到小動物的地方,你們來接后面的歌詞。(教師先示范)。
4、跟琴唱《粗心的小畫家》第四遍。男生一組,女生一組分組歌詞接唱。(可進行男女互換唱)。
6、跟琴唱《粗心的小畫家》第六遍。“真好聽,現在,我們站起來做上好看的動作再唱一遍,全體起立。”
(五)找出歌曲的滑稽之處。
“咦,這歌不對勁呀!丁丁畫的不對呀,哪里不對呢?”引導幼兒指證錯誤,并請小朋友說一說:螃蟹有8條腿,鴨子扁扁嘴,小兔長耳朵,大馬有尾巴。
教師:“現在我們手里有4張卡片(螃蟹腿,鴨子嘴,長耳朵,大馬尾巴),我請小朋友幫丁丁改正過來,并貼上去。”
(六)改編歌曲。
1、教師:“哇,小朋友真聰明,那老師問問你們,丁丁為什么會畫錯呢?因為他太粗心了,對吧?我們可不要學他,所以這首歌的名字叫《粗心的小畫家》”。(引出歌曲名字并讓孩子理解粗心的意思)。
2、教師:“現在呀,我們要玩個游戲,歌詞變變變,我們要把歌詞變正確,應該怎么唱呢?”
(引導幼兒唱出改編的歌詞。)。
歌詞:畫只螃蟹8條腿,畫只鴨子扁扁嘴,畫只小兔長耳朵,畫只大馬有尾巴,哇!哈哈哈哈哈哈哈!
3、教師:“你們太厲害了,我們創作了一首新的歌曲,那歌曲還能叫粗心的小畫家嗎?那我們可以取個什么歌名呢?”讓幼兒給新歌取名字。如:(開心的小畫家,專心的小畫家,快樂的小畫家等……)。
4.教師:“那我們一起把這首新創作的歌曲《專心的小畫家》一起唱一遍。”
結束語:
教師:小朋友們想當專心的小畫家畫家嗎?那下一次郭老師上課的時候,我們把螃蟹、鴨子、小兔、大馬都畫下來,看看你們有沒有畫正確,好嗎?那小畫家們,下次見。
活動總結。
這節課我利用了傻瓜流程教學(故事―動作―音樂―其他)這節課音樂歌詞內容比較滑稽有趣,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讓小朋友認真聽,加深歌曲的印象并且回答老師的問題,丁丁畫了什么?先畫了什么?丁丁畫的對嗎?在我范唱了4遍以后,我讓孩子們開始和我一起唱,因為是歌唱活動所有我用了歌詞接龍,男女互唱,做動作,等方式讓孩子自己跟唱。我還利用了圖譜,就是讓幼兒加深對歌詞的記憶和理解,最后我利用幫丁丁改正圖畫的教學方式,找到這首歌的滑稽之處,讓幼兒知道什么是粗心的意思,并出示動物正確圖片讓幼兒創編歌詞,所以幼兒在整個教學中是以游戲的方式進行,并且大膽、自信的參與在音樂表演活動中。
大班音樂教案粗心的小畫家(模板14篇)篇五
1.要求幼兒園用自然聲音唱歌,吐字清楚。
2、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
3、通過學習歌曲,教育幼兒要認真學習,不驕傲。
歌曲圖譜:螃蟹、小鴨、小兔、大馬等圖片;
1、示丁丁的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今天,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他的名字叫丁丁,丁丁特別愛畫畫,他總是對別人說自己畫畫好。那他對別人都是怎么說的,我們來聽一聽。
2、范唱前部分歌曲。
教師:你聽到了什么?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譜。
幼兒學唱歌曲。
后部分。
教師:丁丁說他什么東西都會畫,你們相信嗎?為什么?
教師:我們來聽聽丁丁到底畫了些什么?
教師邊范唱邊出示圖譜。
教師:丁丁畫的螃蟹是什么樣子的?同樣的方式提問鴨子、小兔、大馬。
幼兒學唱歌曲。
三、學唱附詞。
教師將圖譜調整,請幼兒嘗試演唱歌曲。
教師講解正確的演唱方法。
幼兒演唱。
幼兒完整地演唱歌曲。
四、引出歌曲的名字,鼓勵幼兒不做粗心的小朋友。
大班音樂教案粗心的小畫家(模板14篇)篇六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理解歌詞所表現的內容;
2、嘗試改正歌詞內容,創編歌曲;。
3、樂于參與歌唱活動,感受歌曲歡快、詼諧的情緒。
活動準備:
課件ppt、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長大了你想做什么工作。
2、小結:小朋友想做的工作真多,有一個小男孩叫丁丁,他長大了會做什么呢?請你來聽一聽。
二、觀察圖片,理解歌詞內容。
1、(出示四張圖)看!丁丁畫了什么?你覺得畫得怎么樣?
2、引導幼兒說出丁丁畫錯的地方,教師用歌詞進行小結,幼兒跟念。
3、聽老師完整地朗讀四張圖的四句話,孩子們用拍手來為老師打節奏。
4、教師:丁丁真是粗心呀!畫的畫都錯了,看著這些畫錯的圖畫,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事呢?(我想笑、我想對丁丁說畫畫要認真……)。
5、教師引出最后一句“咦!哈哈哈哈哈哈哈!”與幼兒一起體驗開心、快樂的心情。
三、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幽默、滑稽。
1、傾聽教師演唱歌曲。
2、采用整首教學法與孩子一起學唱歌曲。
3、全體幼兒邊拍手邊看圖學唱歌曲。
四、相互討論:怎樣來為歌曲改動一下正確的歌詞?
1、畫只螃蟹八條腿;畫只鴨子扁嘴巴;畫只小兔長耳朵;畫匹大馬粗尾巴。
2、請幼兒唱一唱改動過的新歌曲。
五、總結:
小朋友你學了這首歌后,可不能像丁丁那樣粗心。做事情一定要細心,認真。
大班音樂教案粗心的小畫家(模板14篇)篇七
能用自然、明亮的聲音,生動有趣的演唱歌曲《粗心的小畫家》;能運用夸張、幽默的表情和動作表演《小蝦變成小羅鍋》;主動積極地參與表演活動,并能自信、有表情地當眾進行歌表演。
運用夸張、幽默的`表情和動作萊表演《小蝦變成小羅鍋》。
一、組織教學。
1、聽音樂進教。
2、師生問好。
二、新課教學。
1、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畫畫嗎?你們都愛畫些什么呢?今天啊,我們也來認識一位小朋友,他也喜歡畫畫,可是啊,他卻鬧了笑話,為什么呢,聽老師講個故事吧!
3、有感情朗誦歌詞;
4、la音模唱曲譜;
5、跟琴輕唱歌曲;
6、全班齊唱。
生自由回答聽音樂出教室。
大班音樂教案粗心的小畫家(模板14篇)篇八
1、要求幼兒園用自然聲音唱歌,吐字清楚。
2、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
3、通過學習歌曲,教育幼兒要認真學習,不驕傲。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歌曲圖譜:螃蟹、小鴨、小兔、大馬等圖片。
一、律動。
二、歌曲前部分。
1、示丁丁的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今天,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他的名字叫丁丁,丁丁特別愛畫畫,他總是對別人說自己畫畫好。那他對別人都是怎么說的,我們來聽一聽。
2、范唱前部分歌曲。
教師:你聽到了什么?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譜。
幼兒學唱歌曲。
三、學唱歌曲后部分。
教師:丁丁說他什么東西都會畫,你們相信嗎?為什么?
教師:我們來聽聽丁丁到底畫了些什么?
教師邊范唱邊出示圖譜。
教師:丁丁畫的螃蟹是什么樣子的?同樣的方式提問鴨子、小兔、大馬。
幼兒學唱歌曲。
四、學唱附詞。
教師將圖譜調整,請幼兒嘗試演唱歌曲。
教師講解正確的演唱方法。
幼兒演唱。
幼兒完整地演唱歌曲。
五、引出歌曲的名字,鼓勵幼兒不做粗心的小朋友。
《粗心的小畫家》是一堂通過歌曲和歌表演對幼兒進行養成教育的音樂課。本課我采用“看—學—唱—演”的教學模式,首先,通過讓幼兒“認識丁丁、評價丁丁的畫”和“我問你答”的游戲,以及“我當小畫家”的活動來進行歌詞的創編和歌曲的學唱整個教學在丁丁和幼兒的游戲中進行,讓幼兒在玩中找到表演和演唱的樂趣,大膽、自信的參與音樂表演活動。
大班音樂教案粗心的小畫家(模板14篇)篇九
1、通過學習歌曲,啟發學生善于觀察事物,教育學生做事要認真,細心。
2、通過歌曲表演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
這是一首十分有趣的兒童歌曲,曲調流暢,詞曲結合十分好,尤其是四個"畫只"都用附點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來表現,使歌曲更加生動、有趣味性。歌曲以生動詼諧的曲調,講述了一個粗心的小畫家,因為平時不注意觀察事物,又因為驕傲自大,把小動物的形象都畫錯可的有趣情景。
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有表情的邊唱邊表演這首有趣的歌曲。
教學難點是唱準附點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以及最后一句的弱拍起音的笑聲。
鋼琴、圖畫、音響、歌紙。
(一)組織教學
1、聆聽音樂,讓學生熟悉歌曲旋律。
2、師生問好。
3、聽兩首不同拍號的樂曲,讓學生感受不同之處,并說出樂曲的名稱,體會樂曲的情緒。
(二)導入新課
1、教師講述《粗心的小畫家》故事,引入新課:"有一個小朋友叫丁丁,他自認為什么都會畫,是個小畫家,可是他畫的畫不是畫錯了特征,就是缺了些什么,你們來看!"(出示他的畫,請學生講出錯誤的地方)
2、作曲家把他的故事編成了歌曲,我們一起來聽聽。(播放音樂,初次體會歌曲的情緒,是歡快的,還是悲傷的?)
3、朗讀歌詞,師領讀,有節奏的讀,第二遍加上拍手的動作。
4、再聆聽音樂,注意提出難點。
5、學唱歌詞,跟著老師唱,跟琴唱,跟伴奏演唱(及時糾正錯誤的地方,提醒學生注意歌曲的速度)
6、在演唱熟練的基礎上,讓學生分組討論,為歌曲配上動作和符合樂曲的節奏。
7、讓學生上臺表演,比一比,賽一賽,教師及時表揚。
大班音樂教案粗心的小畫家(模板14篇)篇十
1、要求幼兒園用自然聲音唱歌,吐字清楚。
2、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
3、通過學習歌曲,教育幼兒要認真學習,不驕傲。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歌曲圖譜:螃蟹、小鴨、小兔、大馬等圖片。
一、律動。
二、歌曲前部分。
1、示丁丁的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今天,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他的名字叫丁丁,丁丁特別愛畫畫,他總是對別人說自己畫畫好。那他對別人都是怎么說的,我們來聽一聽。
2、范唱前部分歌曲。
教師:你聽到了什么?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譜。
幼兒學唱歌曲。
三、學唱歌曲后部分。
教師:丁丁說他什么東西都會畫,你們相信嗎?為什么?
教師:我們來聽聽丁丁到底畫了些什么?
教師邊范唱邊出示圖譜。
教師:丁丁畫的螃蟹是什么樣子的?同樣的方式提問鴨子、小兔、大馬。
幼兒學唱歌曲。
四、學唱附詞。
教師將圖譜調整,請幼兒嘗試演唱歌曲。
教師講解正確的演唱方法。
幼兒演唱。
幼兒完整地演唱歌曲。
五、引出歌曲的名字,鼓勵幼兒不做粗心的小朋友。
《粗心的小畫家》是一堂通過歌曲和歌表演對幼兒進行養成教育的音樂課。本課我采用“看—學—唱—演”的教學模式,首先,通過讓幼兒“認識丁丁、評價丁丁的畫”和“我問你答”的游戲,以及“我當小畫家”的活動來進行歌詞的創編和歌曲的學唱整個教學在丁丁和幼兒的游戲中進行,讓幼兒在玩中找到表演和演唱的樂趣,大膽、自信的參與音樂表演活動。
大班音樂教案粗心的小畫家(模板14篇)篇十一
1、感受歌曲所表現的幽默,滑稽的情趣。
2、學習運用看圖片理解和記憶歌曲的方法,并創編歌詞且大膽演唱。
3、善于觀察事物,知道做事情要認真,細心。
知道這首歌的滑稽之處,讓幼兒跟著圖譜大膽演唱,并引導孩子進行創編歌詞。
1、教具螃蟹,鴨子,小兔,大馬圖片以及螃蟹腿,鴨子嘴,兔子長耳朵,大馬尾巴卡片。
3、手偶卡通人物“丁丁“。
3、鋼琴一架。
1、幼兒跟隨音樂《我愛我的小動物》,邊唱邊跟著老師做相應的動作進場。
2、師:小朋友真厲害,聲音學的太像了。
教師出示手偶—丁丁。
“嗨,大家好,看!我酷嗎?我的名字叫丁丁,我是個小畫家,彩色鉛筆一大把,我對別人把口夸,我什么都會畫。”
1、提問:丁丁說他什么都會畫,他畫了什么,仔細聽。
教師提問:“咦,丁丁都畫了些什么呢?”
幼兒:(螃蟹、鴨子、小兔、大馬。)教師按照幼兒說的順序出示4張動物卡片。
2、教師提問:“丁丁先畫了什么,后畫了什么,是這個順序嗎?”再聽一次。
教師:好的,現在我請小朋友幫丁丁把正確的順序排一遍。
提問:排的正確嗎?我們來驗證一遍,看是不是這樣的。(如不正確可以在驗證一遍加深孩子對歌曲印象)。
在驗證的同時把整首歌曲圖譜出示在白板上。
現在,我們按照這個圖譜的順序再唱一遍。
3、跟琴唱《粗心的小畫家》第三遍。(教師退位)孩子們,我們來玩個歌詞接龍的游戲,我唱到小動物的地方,你們來接后面的歌詞。(教師先示范)。
4、跟琴唱《粗心的小畫家》第四遍。男生一組,女生一組分組歌詞接唱。(可進行男女互換唱)。
5、跟琴唱《粗心的小畫家》第五遍。男生女生大合唱一起唱。
6、跟琴唱《粗心的小畫家》第六遍。“真好聽,現在,我們站起來做上好看的動作再唱一遍,全體起立。”
“咦,這歌不對勁呀!丁丁畫的.不對呀,哪里不對呢?”引導幼兒指證錯誤,并請小朋友說一說:螃蟹有8條腿,鴨子扁扁嘴,小兔長耳朵,大馬有尾巴。
教師:“現在我們手里有4張卡片(螃蟹腿,鴨子嘴,長耳朵,大馬尾巴),我請小朋友幫丁丁改正過來,并貼上去。”
1、教師:“哇,小朋友真聰明,那老師問問你們,丁丁為什么會畫錯呢?因為他太粗心了,對吧?我們可不要學他,所以這首歌的名字叫《粗心的小畫家》”。(引出歌曲名字并讓孩子理解粗心的意思)。
2、教師:“現在呀,我們要玩個游戲,歌詞變變變,我們要把歌詞變正確,應該怎么唱呢?”
(引導幼兒唱出改編的歌詞。)。
歌詞:畫只螃蟹8條腿,畫只鴨子扁扁嘴,畫只小兔長耳朵,畫只大馬有尾巴,哇!哈哈哈哈哈哈哈!
3、教師:“你們太厲害了,我們創作了一首新的歌曲,那歌曲還能叫粗心的小畫家嗎?那我們可以取個什么歌名呢?”讓幼兒給新歌取名字。如:(開心的小畫家,專心的小畫家,快樂的小畫家等……)。
4.教師:“那我們一起把這首新創作的歌曲《專心的小畫家》一起唱一遍。”
教師:小朋友們想當專心的小畫家畫家嗎?那下一次郭老師上課的時候,我們把螃蟹、鴨子、小兔、大馬都畫下來,看看你們有沒有畫正確,好嗎?那小畫家們,下次見。
這節課我利用了傻瓜流程教學(故事—動作—音樂—其他)這節課音樂歌詞內容比較滑稽有趣,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讓小朋友認真聽,加深歌曲的印象并且回答老師的問題,丁丁畫了什么?先畫了什么?丁丁畫的對嗎?在我范唱了4遍以后,我讓孩子們開始和我一起唱,因為是歌唱活動所有我用了歌詞接龍,男女互唱,做動作,等方式讓孩子自己跟唱。我還利用了圖譜,就是讓幼兒加深對歌詞的記憶和理解,最后我利用幫丁丁改正圖畫的教學方式,找到這首歌的滑稽之處,讓幼兒知道什么是粗心的意思,并出示動物正確圖片讓幼兒創編歌詞,所以幼兒在整個教學中是以游戲的方式進行,并且大膽、自信的參與在音樂表演活動中。
大班音樂教案粗心的小畫家(模板14篇)篇十二
1、感受歌曲中所表現的幽默、滑稽的情趣。
2、學習運用看圖片理解和記憶歌曲的方法。
3、善于觀察事物,知道做事情要認真、細心。
鋼琴、課件、丁丁畫錯的畫、彩色筆。
一、引出丁丁
給孩子們介紹一位新伙伴,看看他是誰吧?(播放課件:小朋友們好!我叫丁丁)繼續聽聽丁丁的自我介紹吧,讓我們對他有更多的了解。(課件:我是一個小畫家,有一大把彩色鉛筆。我對別人講,我什么東西都會畫)
二、學習歌曲
1、引導前半部分歌詞。
提問:丁丁是怎樣介紹自己的?
幼兒回答,教師用歌曲中的節奏小結前半部分歌詞。
2、學習后半部分的歌詞。
(1)出示圖片,讓幼兒觀看。理解并記憶歌詞,發現并指出圖中的錯誤,如:四肢腳的螃蟹、尖嘴的小鴨、圓耳朵的小兔等。
(2)熟悉歌詞。教師直接用歌曲中的節奏問一問。
三、學唱歌曲
1、教師邊做夸張的動作邊清唱歌曲《粗心的小畫家》。
2、教師帶領幼兒有節奏地朗誦歌詞并拍節奏。
3、在鋼琴的伴奏下輕聲學唱歌曲。
4、聆聽音樂,注意提出難點:唱準附點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以及最后一句的弱拍起音的笑聲。
四、表演歌曲
鼓勵幼兒自由創遍動作,并結伴表演唱。
(教師可引導幼兒創編四只腿的螃蟹、尖嘴的小鴨、圓耳朵的小兔、沒有尾巴的大馬等驚奇有令人哈哈大笑的動作,充分體驗到滑稽、幽默的情趣)
五、品德教育
1、提問:今天學了這首歌,懂得了什么道理?
2、小結:做事情要認真、細心,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不能驕傲,要虛心。
怎樣幫助丁丁改掉粗心的壞習慣?
大班音樂教案粗心的小畫家(模板14篇)篇十三
1、初步學會演唱歌曲,并能大膽改動正確的歌詞。
2、嘗試跟著音樂有節奏的朗讀歌詞,體驗歌詞的幽默與滑稽。
3、知道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細心,不能驕傲。
1、小男孩的圖片一張,彩色鉛筆一大把。
2、根據歌曲繪畫的四張圖:四條腿的螃蟹;小尖嘴的鴨子;圓耳朵的小兔;沒尾巴的大馬。
3、人手一份打擊樂器。(鈴鼓、圓舞板、碰鈴。)。
一、談話:長大了你想做什么工作。
2、小結:小朋友想做的工作真多,有一個小男孩叫丁丁,他長大了會做什么呢?請你來聽一聽。
二、出示丁丁的圖片以及一大把彩色鉛筆。
1、傾聽教師念:丁丁說他是小畫家,紅藍鉛筆一大把。
2、提問:丁丁是什么家?他有什么東西?
3、幼兒完整地跟念。
4、教師:丁丁是小畫家了,他可神氣了,請你想一想,小畫家會和別人說什么話呢?(提示幼兒要表示神氣的模樣)。
三、觀察歌曲圖片,理解歌詞內容。
1、(出示四張圖)看!丁丁畫了什么?你覺得畫得怎么樣?
2、引導幼兒說出丁丁畫錯的地方,教師用歌詞進行小結,幼兒跟念。
3、聽老師完整地朗讀四張圖的四句話,孩子們用拍手來為老師打節奏。
4、教師:丁丁真是粗心呀!畫的畫都錯了,看著這些畫錯的圖畫,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事呢?(我想笑、我想對丁丁說畫畫要認真……)。
5、教師引出最后一句“咦!哈哈哈哈哈哈哈!”與幼兒一起體驗開心、快樂的心情。
6、根據圖譜全體完整地朗讀歌詞兩遍,并加上為孩子準備的打擊樂器。
四、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幽默、滑稽。
1、傾聽教師清唱歌曲兩遍。
2、采用整首教學法與孩子一起學唱歌曲。
3、全體幼兒邊拍手邊看圖學唱歌曲。
4、提問:你感覺唱哪一句話比較有困難?說出來,大家一起幫助你。
5、多種形式鞏固對歌曲的演唱能力。
6、配上打擊樂器,增強歌曲的節奏性。
五、相互討論:怎樣來為歌曲改動一下正確的歌詞?
1、畫只螃蟹八條腿;畫只鴨子扁嘴巴;畫只小兔長耳朵;畫匹大馬粗尾巴。
2、請幼兒唱一唱改動過的新歌曲。
六、活動延伸:開心續編畫《細心的小畫家》。
中班音樂:母雞孵蛋。
活動目標:1。理解、感受不同節奏的小雞叫聲,在游戲中感應小節末拍節奏。
2。能用(輕、慢)和洪亮的聲音表現歌曲中害羞、自信的情緒。
活動準備:
1。母雞孵蛋的音樂,雞蛋三個,三種不同形象小雞的圖片。
(棒棒雞、打嗝雞、害羞雞)。筆。
2。鈴鼓、絲巾每個小朋友一份。
活動過程:
一、熟悉歌曲《母雞孵蛋》歌曲旋律。
師:今天母雞要孵蛋了,我們來聽聽母雞孵了幾個蛋?
教師《母雞叫咯咯》音樂律動進場。
師:母雞孵了幾個蛋?
二、認識三個不同特征的小雞寶寶,并能模仿各種形式小雞的叫聲。
師:你們看看母雞的蛋都一樣嗎?
1。棒棒的小雞——感受1/4小雞的叫聲,能用洪亮、有力的聲音表現自信。
(1)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雞?為什么?
(2)傾聽棒棒小雞的叫聲,教師用簡單圖示表示,幼兒模仿。
(3)鼓勵幼兒唱出有力的聲音。
(4)想象自己是身體很棒的小雞并演唱。
2。打嗝的小雞——感應小節末拍節奏。
師:這只雞喜歡打嗝,它的名字叫打嗝雞。
(1)聽出打嗝小雞在小節末拍打嗝的規律,教師用筆畫出打嗝雞的叫聲。
(2)幼兒學會在結尾處做打嗝動作。
(3)唱歌時對著別人打嗝禮貌嗎?怎樣能讓別人聽不到打嗝的聲音?
(4)練習唱準小節末拍的休止符。
3。害羞的小雞——用輕、慢的聲音進行表現害羞。
師:他是什么樣子的?聽聽害羞雞唱歌是什么樣子的?
(1)用拖小尾巴的圖示表示害羞雞的慢。
(2)師:害羞雞在介紹自己的時候是這么樣的?他的聲音呢?
(3)學習害羞雞唱歌。
4。集體歌唱,模仿三種小雞的叫聲。
師:這三只小雞的叫聲合起來是一首好聽的歌呢,名字叫《母雞孵蛋》。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
三、介紹鈴鼓和絲巾的特點,用鈴鼓和絲巾表現各種特征的小雞叫聲。
1。師:你們覺得絲巾可以用來表示什么小雞?鈴鼓呢?
什么樣的聲音可以給棒棒雞伴奏?
怎樣給打嗝雞伴奏?到了打嗝的地方可以怎么辦?
怎樣給害羞雞伴奏?
2。借助樂器、道具表現歌曲《母雞孵蛋》。
四、拓展經驗。
出示雙胞胎小雞。
師范唱雙胞胎小雞的叫聲。
大班音樂教案粗心的小畫家(模板14篇)篇十四
(丁丁:我是一個小畫家,有一大把彩色鉛筆。我對別人講,我什么東西都會畫)。
二、學習歌曲。
1、引導前半部分歌詞。
提問:丁丁是怎樣介紹自己的?幼兒回答,教師用歌曲中的節奏小結前半部分歌詞。
2、學習后半部分的歌詞。
(1)出示圖片,讓幼兒觀看。理解并記憶歌詞,發現并指出圖中的錯誤,如:四肢腳的螃蟹、尖嘴的小鴨、圓耳朵的小兔等。
(2)熟悉歌詞。教師直接用歌曲中的節奏問一問。
三、學唱歌曲。
1、教師邊做夸張的動作邊清唱歌曲《粗心的小畫家》。
2、教師帶領幼兒有節奏地朗誦歌詞并拍節奏。
3、在鋼琴的伴奏下輕聲學唱歌。
四、表演歌曲鼓勵幼兒自由創遍動作,并結伴表演唱。
(教師可引導幼兒創編四只腿的螃蟹、尖嘴的小鴨、圓耳朵的小兔、沒有尾巴的大馬等驚奇有令人哈哈大笑的動作,充分體驗到滑稽、幽默的情趣)。
五、品德教育。
1、提問:今天學了這首歌,懂得了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