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的編寫需要結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和興趣愛好,使教學內容更加符合幼兒的發展需求。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找到的一些優秀小班教案范本,希望能對大家的備課工作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屈老師教案(專業15篇)篇一
1、通過游戲、談話熟悉老師,增進對老師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2、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3、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一些教師關心孩子的情景錄像。(如:安慰孩子,帶孩子活動)。
班上老師的照片各一張,各種手工制作材料。
歌曲《我的幼兒園》。
(一)看錄像。(老師的單人錄像)。
t:你們看到誰?(x老師)她們是哪個班的老師?有幾位老師?
t:老師在干什么?
t:你們喜歡不喜歡這些老師?為什么?
(二)引導幼兒說:老師還幫小朋友做了哪些事?
t:老師還幫小朋友做了什么事情呢?
如果你不高興的時候可以告訴老師,老師會幫助你的。
(三)操作活動“送給老師的禮物”
在音樂伴奏下請幼兒為自己喜愛的老師做禮物。
親子活動:
家長根據老師的外貌特征,平時行為等進行描述,讓孩子猜一猜是哪位老師,幫助孩子進一步了解自己班上的老師。
通過提問讓幼兒了解班上的老師,增進對老師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1、你們班上有哪些老師?
2、你喜歡她們嗎?
3、老師幫小朋友做了哪些事情?
小班教案屈老師教案(專業15篇)篇二
為了讓孩子們能大膽在同伴面前較連貫地講述班級老師的本領,提供了關于老師本領大的語言教案,希望對老師教學有幫助!
活動目標:
1、能有感情的朗誦兒歌,并嘗試將自己感受到的老師的本領編在兒歌里。
2、能大膽的在同伴面前較連貫的講述班級老師的本領。
3、喜歡老師,產生愛老師的情感。
活動準備:
大畫紙、畫筆、提前畫好的幾幅畫、快板。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你們喜歡老師嗎?為什么喜歡老師?那你們知道老師有什么本領嗎?
2、現場作畫,加深幼兒的印象。
(畫小熊)老師畫的這是什么呀?——小熊。小熊的耳朵是什么樣的?——圓耳朵。
畫只小熊圓耳朵,我們一起說一遍——畫只小熊圓耳朵。
(畫小兔)這是小兔子,小兔是長尾巴還是短尾巴?——對,小兔子是短尾巴。
畫只小兔短尾巴,一起說——畫只小兔短尾巴。
老師畫的好不好?本領大不大?怎么樣來夸夸老師的本領?
請小朋友舉手回答。
我們這樣來說好不好:我的老師本領大,樣樣東西都會畫。這樣說好不好聽,那請大家一起夸夸老師吧。小朋友:“我的老師本領大,樣樣東西都會畫。”
真好聽,謝謝孩子們的夸獎。
畫只小熊圓耳朵,下面我請位小朋友來模仿小熊可愛的樣子。······。
這位小朋友模仿的小熊太可愛了。小熊講話的聲音粗粗的,那我們就用粗粗的聲音來說——畫只小熊圓耳朵。
畫只小兔短尾巴,請位小朋友來模仿一下小兔子的動作。······。
小兔走路輕輕的,我們就用輕輕的聲音來說——畫只小兔短尾巴。
你們猜一猜老師還會畫什么?——作畫,小貓捉老鼠。
噓,我請位小朋友把這幅圖用一句好聽的話說出來。xx,你來說一下。
“畫只小貓捉老鼠”,王晨曦說的太棒了。小朋友們我們一起說一說——畫只小貓捉老鼠。
作畫小狗,這是小狗,小狗最愛吃什么啦?“骨頭”,畫骨頭。那這句話要怎么說好聽?
**你來說一下,“畫只小狗啃骨頭”。**說的太好了,我們一起說一遍——畫只小狗啃骨頭。
3、啟發幼兒給兒歌做標題。
這首兒歌連起來是這樣說的——。
畫只小熊圓耳朵;畫只小兔短尾巴;
畫只小貓捉老鼠;畫只小狗啃骨頭;我的老師本領大。
多好聽的兒歌呀!可是老師還沒有想好給它找個什么題目呢?你們愿意幫幫老師嗎?
下面請小朋友討論2分鐘,給這首兒歌找個好聽的題目。
幼兒自由討論。
4、討論結束,請小朋友說一說想到的題目是什么。
教師提醒幼兒:這首兒歌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都是:我的老師本領大,我們給它的題目是《我的老師本領大》好不好聽。
下面我們一起把《我的老師本領大》這首兒歌用好聽的聲音說一遍吧。······。
6、出示提前畫好的幾幅圖,請小朋友把它們編進兒歌里。
7、小結:今天講了這么多,其實老師除了畫畫的本領之外,還有很多的本領,你們想做個有本領的小朋友嗎?那就要每天堅持上幼兒園,認真跟著老師學本領,老師會把所有的本領都交給你們。
小班教案屈老師教案(專業15篇)篇三
1、理解兒歌內容,掌握禮貌用語"老師早"知道說禮貌用語是有禮貌的表現。
2、有表情朗誦兒歌,發準字音"早"、"走"、"從"、"師"、"說"、"鳥"。
3、激發幼兒做一個有禮貌好孩子的愿望。
1、課件-懂禮貌的小朋友。
2、圖片小寶寶、老師、太陽、小鳥。
提問:
1、小寶寶來幼兒園開心嗎?他看到了誰?對老師說了什么?
2、教師:你覺得這樣的寶寶表現的怎么樣?你喜歡他嗎,為什么?
3、教師:你會不會也像他一樣用禮貌用語和老師打招呼,請你來試一試。
1、逐句出示,引導幼兒理解,并強調發準字音。
提問:
(1)小寶寶怎樣來到幼兒園的.?見到老師說了什么?
(2)太陽太陽見了有禮貌的寶寶做了什么,為什么會這樣?
(30小鳥見了有禮貌的寶寶說了什么,太陽和小鳥喜歡這樣的寶寶嗎,為什么?
(4)你喜歡這樣的寶寶嗎,為什么?
2、集體、分組進行動作表演有感情朗誦兒歌。
(視幼兒學習的情況,可以采用教師說兒歌的前半句,幼兒說兒歌的后半句這一省略、填詞策略,盡量讓幼兒參與朗誦。)。
3、除了問好以外你還知道那些禮貌用語,在什么時候可以用。
用禮貌用語和別人講話是一種有禮貌的表現,小朋友們從小要學會說禮貌用語,做一個懂禮貌的乖寶寶。
小班教案屈老師教案(專業15篇)篇四
1、理解歌詞,掌握頓音唱法并學會唱這首歌。
2、熱愛并尊敬老師的情感。
3、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與幼兒組織過談話,平時老師是怎樣關心愛護小朋友的?
1、啟發幼兒回憶平時老師是怎樣關心愛護小朋友的?9月10日是誰的節日?
2、教唱歌曲。
(1)出示圖片,圖片上有許多小朋友為什么給老師獻花,引導幼兒知道9月10日是教師節,老師教小朋友學習唱歌、跳舞、畫畫、講故事、念兒歌等本領,老師工作很辛苦,激發幼兒愛老師的`情感和學唱歌曲的愿望。
(2)教師介紹歌名后邊彈伴奏,邊完整地唱一遍歌曲,提問歌曲名。
(3)教師再唱一遍歌曲:你聽到老師唱了什么?
(4)幼兒回答后,教師再次唱一遍歌曲。
(5)幼兒跟學歌曲3遍。
變換形式讓幼兒練習唱歌。
在活動過程中,我先播放歌曲《老師我愛您》,讓幼兒在輕柔的音樂中,請孩子們回答這首歌的名字,經過老師的引導和提示,讓孩子們回顧剛剛聽過的歌,觀看圖片,慢慢體會,回答出歌的名字。讓孩子們記住教師節。接著,通過組織幼兒學唱歌曲《老師我愛您》讓孩子們說一說老師的工作。通過孩子們的平時觀察,發揮孩子們的總結及其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有表情的演唱,使幼兒在傾聽過程中產生共鳴,從而準確的理解了歌曲要表達的情感、內容,這個過程也是音樂欣賞的過程。教師邊彈旋律,邊說歌詞,幼兒跟教師一起有節奏的朗誦歌詞。通過歌曲的學唱,培養幼兒的表現力和幼兒的創造力.本次活動的重點應放在通過對優美樂曲的感受,讓孩子加深對教師節的認識,同時讓幼兒發自內心的對老師的熱愛和敬意。
小班教案屈老師教案(專業15篇)篇五
1、用身體動作感受樂曲節拍節奏,表現樂曲的情緒。
2、自己創編節奏型,學習看節奏圖譜打節奏。
3、能根據節奏圖譜上的打擊樂標記,用打擊樂分聲部合奏。注意和大家保持和諧。
【活動準備】。
1、幼兒已認識臺灣,知道高山族。
2、中國地圖,《阿里山的姑娘》樂曲磁帶,錄音機。
3、節奏圖譜,打擊樂器:三角鐵、鈴鼓、雙響鼓、圓舞板等,人手一件。打擊樂標記。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在中國地圖上找出寶島臺灣,談起高山族。引出樂曲名稱。
2、聽樂曲《阿里山的姑娘》,引導幼兒用動作感受樂曲的性質。(注意接前奏)。
3、幼兒聽樂曲觀看教師表演活潑優美的舞蹈,感受樂曲的情緒。同時,按樂曲的節奏一拍一拍地拍手,感知樂曲的基本節拍。
4、幼兒聽樂曲,創編節奏型。
5、請愿意表演的幼兒到前面表演自己創編的節奏型。教師要鼓勵和肯定有創造性的幼兒。
6、教師出示節奏圖譜,幼兒看譜到節奏(可用手拍、跺腳、拍腿等動作表現)。
(1)分兩聲部練習不同的節奏型。
(2)兩聲部合奏。提醒幼兒注意變換節奏型的地方要準確。
7、樂器演奏(播放樂曲)。
(1)教師在節奏譜上附上打擊樂的圖形標記。
(2)幼兒自選樂器,看圖譜分聲部自由練習。
(3)幼兒按聲部坐下(拿三角鐵、鈴鼓的幼兒為一個聲部,坐在一起;拿圓舞板、雙響筒的幼兒為另一聲部,坐在一起)。看節奏譜,分聲部反復練習。
(4)教師指揮幼兒兩聲部合奏。要求配合和諧,不受干擾。
(5)幼兒交換樂器,。
(6)教師指揮幼兒兩聲部合奏,提醒猶如配合默契。
【活動建議】。
可組織系列活動。
1、賞識活動:認識臺灣,介紹高山族。
2、音樂欣賞:《阿里山的姑娘》。
3、節奏活動:《阿里山的姑娘》。
小班教案屈老師教案(專業15篇)篇六
活動目標:
1、知道老師們都很關心、愛護小朋友,并教小朋友學習很多本領。
2、教育幼兒遇到困難時,可以找老師,要求幼兒安靜傾聽同伴談話。
3、初步激發幼兒對老師的喜愛和尊敬之情。
活動準備。
玩具電話一臺。
活動過程。
一、啟發幼兒談談自己班上的老師。
1、使幼兒知道老師很關心、愛護他們。
睡午覺了,是誰幫你脫衣服的?
起床了,又是誰幫你穿衣服的呢?
2、使幼兒知道,老師會教小朋友學習很多本領。
3、教師小結。
讓幼兒知道每個班上有兩位老師,她們都很喜歡、關心小朋友;誰有什么困難,老師都會幫助他,就像小朋友的媽媽一樣;老師還會教小朋友許多本領,也教小朋友玩好玩的游戲。
二、玩游戲“打電話”。
師:喂,小朋友好,我是x老師。
幼:x老師好。
師:你喜歡上幼兒園嗎?喜歡老師嗎?
……。
兩位老師分別給幼兒提出希望和要求,并請幼兒在電話里給每位打電話的老師念一首兒歌或唱一首歌。
小班教案屈老師教案(專業15篇)篇七
1、了解繪本封面,引發閱讀興趣。
提問:這是哪里?她是誰?
小結:她就是幼兒園里的超人老師,她的`本領可大了。
2、完整講述繪本,初步理解繪本內容。
提問:繪本的名字是什么?超人老師都有哪些本領?
3、觀察畫面內容,分段講述理解。出示多幅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小朋友遇到了哪些困難,超人老師是怎樣幫助他們的?
4、幼兒自由講述。
幼兒自主閱讀繪本,教師適時幫助,指導幼兒用簡短的語言進行講述。
5、討論:你喜歡超人老師嗎?為什么?
小班教案屈老師教案(專業15篇)篇八
對小班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我采取了多種教育方式,包括平時的個別教育,以及語言故事、兒歌的多種教育方式等,但效果仍然不是很明顯。最近,我就發現班上大多數幼兒習慣在教室里吃早餐,吃完早餐后幼兒就順手將塑料袋和牛奶瓶等垃圾仍在地上或放在抽屜里,而且桌子上也弄得很臟。看到這樣的場面,我想到了用實際的、可操作的教學活動來教育他們,使他們真正從認識、情感上意識到自己這樣做不僅沒有講衛生,而且也沒有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于是我設計了本次社會領域活動——《我是老師的小幫手》。
小班教案屈老師教案(專業15篇)篇九
中班幼兒。
5.45分鐘。
軒菲。
社會。
《老師,我想出去玩》。
1、知識:以繪本故事的形式讓孩子了解霧霾天氣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2、技能:懂得了霧霾天氣的成因及危害,熟悉一些基本的預防知識。
3、情感:激發幼兒對美好環境的向往,愿意和同伴及家人一起為美好環境助力。
了解霧霾天氣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及什么是霧霾。
從霧霾天氣的成因和危害中熟悉基本的預防知識。
1、物質準備:繪本《會走的房子》、內容相關的實例圖片、視頻《pm2.5自白》。
2、經驗準備:幼兒對霧霾有一定的了解。
一、開始部分。
1、談話導入,引導幼兒觀察繪本故事圖片引發思考。師:你們見過會走路的房子嗎?老師可見過會走路的.房子,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引導幼兒思考“房子為什么會走?”的問題,從而引出什么是霧霾的問題?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個故事叫做《會走的房子》,就是你們看到的,這個房子為什么會走?故事要從這里開始了:故事中有個小鎮,這個城鎮是什么樣的?路上的行人為什么會碰撞到物體?(幼兒觀察小鎮后討論出小鎮是被霧霾籠罩的原因才如此灰暗。)。
二、基本部分。
1、借助動畫《pm2.5自白》讓幼兒清晰了解什么是霧霾以及霧霾如何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師:原來這個小鎮被霧霾所籠罩了。正如它的名字一樣“濃霧鎮”,什么也看不清,出門就會撞到物體,這些霧是什么?霧霾又是什么呢?(教師和幼兒一起觀看視頻,進行討論。)。
2、總結霧霾對人會造成傷害,引發幼兒思考霧霾對我們的影響以及霧霾從何而來的問題。師:原來這些就是霧霾,會對我們身體造成這么大的傷害,小朋友你們也來說說霧霾對你們有什么影響?(幼兒自由發言說出霧霾天氣對自己生活的影響。)。
3、根據幼兒發言總結出霧霾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出示繪本圖片請幼兒思考造成霧霾天氣的原因。師:霧霾對我們影響這么大,老師想知道這霧霾到底是從哪里來的?還記得霧霾鎮的那幅圖嗎?霧霾從哪里來的?為什么對我們造成這么大的影響?你們知道嗎?(幼兒發表自己的見解,說說自己身邊可能形成霧霾天氣的因素。教師結合實例圖片工業污染、尾氣污染、燃煤污染、揚塵污染等告訴幼兒造成霧霾天氣的主要因素。)。
4、和幼兒一同回到故事情節,討論如何預防霧霾天氣。師:原來是這些污染對我們造成了傷害,難聞的`空氣,灰暗的天空。難怪小房子會逃跑!小房子跑呀跑,終于到了一個沒有霧霾的地方。我住在這樣的城市,我也很想逃跑,可是小朋友們,故事里的房子會逃跑,我們的房子是不能逃跑的,那面對這樣的霧霾天氣,我們要怎樣做才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看到滿天星星的夜空呢?(引導幼兒從自我保護和保護環境方面說出預防的策略。)。
三、結束部分。師幼共同觀看后面的圖片,教師鼓勵幼兒愿意為保護環境而努力,呼吁更多人加入保護環境的行列,為生活在藍天下而行動。師:你喜歡這兩幅中那一副?左邊的天空看起來是什么顏色的?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對比兩幅圖,幼兒發表各自的觀點。引起大家的共鳴,共同為了生活在美好環境中而努力。)。
回家后幼兒將美好的愿景分享與同伴和家長,盡可能低碳出行,減少污染對環境的危害,還孩子一個明媚的藍天。呼吁大家一起為創造美好環境而努力。
小班教案屈老師教案(專業15篇)篇十
生活瑣事是孩子們每天都會碰到的,很多不起眼的瑣事都有著很大的教育潛力。小班幼兒可塑性很強,他們一些不良行為習慣都是完全能夠進行教育的,對幼兒行為習慣教育是老師和家長共同的職責。老師可以利用家長會的時候,和家長們一起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幼兒在家時,家長可以讓幼兒做一些簡單家務,一方面讓他們體會勞動是光榮的。另一方面能夠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應相互結合,老師和家長共同配合教育孩子,才能夠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小班教案屈老師教案(專業15篇)篇十一
1、教師自我介紹,引出活動。
·小朋友,你姓什么?你知道老師姓什么嗎?(引導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我是×老師,我喜歡……也喜歡喝小朋友一起學習、游戲。小朋友有什么問題都可以來找老師。
2、親一親、抱一抱。
3、做在游戲"皮球要來找朋友",體驗滾接球的動作要領。
·老師說"××小朋友好",引導幼兒回應"×老師好"。
·教師:老師喜歡有禮貌的好寶寶,我們一起笑一笑、親一親、抱一抱。
·教師邊念兒歌"笑一笑,親一親,抱一抱,我是老師的好寶寶",邊和幼兒擁抱。
·鼓勵幼兒分別與班內其他老師問好,一起笑一笑、親一親、抱一抱。
·教師和幼兒一起游戲"吹泡泡",(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個大泡泡……)。
·教師指導幼兒完成幼兒用書,將圖上老師胸前的花涂成紅色。
小班教案屈老師教案(專業15篇)篇十二
通過談話導入,讓幼兒直觀說出老師的樣子,孩子們細心觀察、各抒己見,能詳細說出了老師的形象特征,與此同時,我讓孩子用一些簡單的圖形來描述老師的五官,畫老師的大致輪廓就出來了,這為幼兒后面的繪畫打下了很好的鋪墊。在作畫的過程中讓幼兒一邊觀察老師一邊畫,幼兒覺得這樣的畫畫形式新穎、親切,能夠大膽下筆。大部分幼兒能夠按要求完成作品。只有小部分幼兒還不能把人物的五官特征表現出來。這在后面的教學中要加強畫人物的練習。
小班教案屈老師教案(專業15篇)篇十三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學習邊演唱邊有節奏的演奏碰鈴、鈴鼓等樂器。
2、能根據教師的指揮手勢演奏,初步注意合奏時音響的和諧。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幼兒事先已比較熟悉歌曲。
物質準備:
碰鈴、鈴鼓、圓舞板等、音樂《新年好》。
活動過程:
1、感受歌曲歡快情緒。
(1)幼兒聽錄音,感受歌曲的歡快,并用各種體態表達快樂的情緒。
(2)教師伴奏,幼兒演唱,教師提示幼兒用飽滿的精神、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的節奏,學習表現三拍的節奏特點。
1、引導幼兒徒手練習節奏|×××|與|×00|,初步表現三拍子強弱弱的節奏特點。
2、放慢蘇速度演唱歌曲,指導幼兒隨樂拍手為歌曲徒手伴奏。
1、第一遍:用|×××|節奏型。
2、第二遍:用|×00|節奏型。
3、播放歌曲錄音,指揮幼兒分兩組邊演唱邊拍手為歌曲伴奏。
3、幼兒持器演奏。
(1)幼兒分兩組練習演奏。幼兒持碰鈴、鈴鼓的一組演奏|×××|的節奏型。持圓舞板、木魚的一組演奏|×00|節奏型。
(2)引導幼兒持器完整的為歌曲伴奏。
(3)提示:幼兒最初持器演奏時可用齊奏的方式,第一遍用|×××|的節奏型。第二遍用|×00|節奏型。之后還可以進行簡單的合奏。教師注意引導幼兒傾聽各種演奏的方案音響效果,嘗試尋找最佳方案。
4、幼兒按意愿分成兩組,一組演唱,一組持器演奏。之后可進行交換。
三、戶外活動:
1、體育游戲:投飛鏢見領域活動指導p25。
2、分組活動:(見周計劃表)。
小班教案屈老師教案(專業15篇)篇十四
1、理解兒歌內容,掌握禮貌用語”老師早”知道說禮貌用語是有禮貌的表現。
2、有表情朗誦兒歌,發準字音”早”、”走”、”從”、”師”、”說”、”鳥”。
3、激發幼兒做一個有禮貌好孩子的愿望。
1、課件-懂禮貌的小朋友。
2、圖片小寶寶、老師、太陽、小鳥。
一、幼兒觀看圖片《老師早》引出活動。
提問:
3、教師:你會不會也像他一樣用禮貌用語和老師打招呼,請你來試一試。
二、觀看圖片引導幼兒學習理解兒歌。
1、逐句出示,引導幼兒理解,并強調發準字音。
提問:
(1)小寶寶怎樣來到幼兒園的?見到老師說了什么?
(2)太陽太陽見了有禮貌的寶寶做了什么,為什么會這樣?
(30小鳥見了有禮貌的.寶寶說了什么,太陽和小鳥喜歡這樣的寶寶嗎,為什么?
(4)你喜歡這樣的寶寶嗎,為什么?
2、集體、分組進行動作表演有感情朗誦兒歌。
(視幼兒學習的情況,可以采用教師說兒歌的前半句,幼兒說兒歌的后半句這一省略、填詞策略,盡量讓幼兒參與朗誦。)。
3、除了問好以外你還知道那些禮貌用語,在什么時候可以用。
三、小結。
用禮貌用語和別人講話是一種有禮貌的表現,小朋友們從小要學會說禮貌用語,做一個懂禮貌的乖寶寶。
兒歌。
小寶寶蹦又跳,走進幼兒園,
太陽聽了咪咪笑,
鳥兒聽了跟著叫:老師早!老師早!
寶寶從小有禮貌。
小班教案屈老師教案(專業15篇)篇十五
二、請保健老師介紹自己的工作內容1、進行晨檢檢查。
提問:小朋友每天剛上幼兒園的時候,都是由保健老師檢查我們的衛生情況,我們幼兒園的保健老師叫倪老師。倪老師早晨給我們檢查哪些方面的衛生呢?還要檢查我們是不是生病,給小朋友的嘴巴里噴藥水,防止生病。
2、倪老師還要關心幼兒園里生病的或受傷的小朋友。
保健老師可以給生病的小朋友喂藥,如果有人在幼兒園突然生病了,老師可以給他進行簡單的治療。而且保健老師那兒有好多的藥,如果哪個小朋友跌庝了,流血了,可以找保健老師處去處理傷口。
3、保健老師還負責制定食譜。
食譜就是我們每天吃什么菜?什么點心。保健老師為我們制訂的食譜,讓我們小朋友吃了長得高、長得胖,他們很能干。
三、組織幼兒結合經驗討論,保健老師是怎樣關心、愛護自己的。
沒有保健老師,小朋友在幼兒園生病了怎么辦?
沒有保健老師,誰來給大家定食譜?
沒有保健老師,誰來為小朋友體檢呢?
沒有保健老師,誰來為小朋友晨檢,誰來給小朋友打預防針呢?
你們喜歡保健老師嗎?為什么喜歡?
四、教師小結幼兒園的保健老師像媽媽一樣關心愛護小朋友,給生病的小朋友喂藥、打針,給小朋友定食譜、檢查身體,我們大家都很喜歡保健老師,應該挺她的話,對她有禮貌,吃藥打針時不哭也不鬧,吃飯時不剩飯菜,這樣小朋友們會長的很好,保健老師就會很高興。
幼兒活動幼兒思考問題,說出早晨在門口幫小朋友們檢查的是保健老師,她和其他老師的工作是不一樣的。
檢查是不是剪了指甲,是不是帶了干凈的手帕,穿的衣服是不是很干凈,還要檢查一下小朋友是不是生病,給小朋友嘴巴里噴藥水,防止生病。并且要給生病的寶寶吃藥還有給他們處理臨時的傷口,包括還有負責幼兒的食譜。
幼兒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如有答不上來的,老師加以提醒,讓幼兒喜歡我們的保健老師,知道保健老師和老師一樣,都是在關心小朋友。
通過小結,讓幼兒知道保健老師工作重要,并且要讓幼兒尊重保健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