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理解高中理解篇一
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寬容是一種美德,我們的生活需要寬容,工作需要寬容,我們需要學會“寬以待人”。 小編收集了寬容與理解高中作文,歡迎閱讀。
“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欲則寬。”從古至今,善待、寬恕他人是亙古不變的話題。而我認為,致使社會和樂的秘訣就是寬容、理解。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這就是彌勒佛的處世之道。他的所作所為很好的詮釋了寬容的意義。人世間難以容忍、寬容的事,他都一并裝進肚子;所有可笑的人,都被他一笑了之。
但是,他畢竟不是人,說到底,人是沒有這樣的氣量的。“是可忍,孰不可忍。”這也是常見的,即使是再有氣量,再有寬容心的人,遇到不可理喻的人、事,恐怕也很難咽下肚子。所以,社會的和諧并非一部分人寬容就可以做到的,需要所有人一齊努力,多寬恕別人,少寬恕自己。這社會的未來便是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了。
如果說寬容別人是簡單的,那么,理解別人卻是難的。
每個人因為認識問題的角度、標準不同,往往以為自己的行為才是正常的、對的,而別人是錯的。其實,每個人的行為總有合理成分,單從個人角度來看問題,難免出現種種的偏見,進而否認對方的合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由于缺少了一種理解的精神。
他人有不同的見地,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言語。要細心聆聽,要有包容他人觀點的胸懷,那才是處世應有的素質。有父母為了孩子能夠理解自己,就把父母與孩子的角色互換了一段時間,父母當孩子,孩子就充當了父母的角色。游戲結束后,孩子就顯然明白了父母。即使每個人的心理不同,性格不同。但是,只要說話前多轉個彎,摸索一下對方的想法,好多矛盾都是可以避免的。
在人的一生之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寬容與理解了,在為人處世方面,如果我們發生了分歧,那么,化解分歧的最好方式也莫過于寬容了,假如有一個人犯了錯誤,自己的心里面應已經夠難受的了,如果作為朋友、家人、老師的我們仍是一在指責他的話,這會很容易的使我們與其的關系發生一些本質上的改變。但反之,如果我們能夠用寬容與理解來安慰這個自己的朋友的話,對于他的一生或許都有改變。況且,不要認為有所作為的人就一定會是那些在學校里成績優異,門門第一的孩子將來就一定會有很大的成就,而那些成績平平,但在長大后卻到外國深造的人們,又有多少不是因為擁有了寬容與理解這把能夠幫助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割除荊條的鐮刀呢?就會使成功的可能成倍成百倍的增長。
學會寬容與理解,也就相當于我們學會了在為人處世中重中之重的要領,其實據我所知,那些有名的人,往往也正是因為比我們多了這把鐮刀,然而那些平庸的人呢?沒有!
忽想起一個含義深刻的故事,在故事中,有一個獵人和獵狗追趕一只狐貍之時,狐貍倉皇中逃到了一個村口,看見一只小鳥,就馬上尋求它的幫助。小鳥說,那你快到村里去吧!哪里一定有人幫助你的!可狐貍沉思之后,還是超別處逃跑,最終被獵人拿下!
或許有的人會問,為什么狐貍沒有去村子里呢?其實并不是他不想去,巍峨是不敢去,應為這個村子里10戶人家之中,9家不能進,而最后一家,就是獵人的家!
最后,我還想說一句,寬容與理解固然重要,但并不是要對任何人都要寬容、理解。假設是不可饒恕的錯誤,繼續予以寬容理解,那時的寬容就會發生了“霉變”。重寬容,搖身一變為放縱了!
學好寬容,學好理解,學好我們的為人處世!
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寬容是一種美德,我們的生活需要寬容,工作需要寬容,我們需要學會“寬以待人”。
森林里找不出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人世間找不出完全相同的兩張面孔。由于每個人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個性特點不同,品德修養上存在差異,人與人之間出現矛盾在所難免。我們不能因為存在矛盾就拒絕合作,回避交往。而是需要互相理解,互相寬容,尊重彼此的個性。“和而不同,求同存異”是我們寬容合作的基礎。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我們可能會無意之中傷害到別人。如不小心踩了別人的腳,濺了別人一身泥,或者由于一時糊涂作出傷害別人感情、損害別人利益的事。這時,我們就要真誠地賠禮道歉,請求他人原諒。同樣,我們也可能受到別人無意中的傷害,對別人的“對不起”也要真誠接納、理解、原諒,而不能得理不讓人,更不可冤冤相報。
寬容是一種美德,為人寬容,就能解人之難、補人之過、揚人之長、諒人之短。寬容是一種境界,一個人能夠真誠地寬容別人的過失,他的境界就上升了一個層次;一個人學會了寬容,他就掌握了一種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
但是,為人寬容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常常見到一些人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出言不遜,甚至大動干戈;對于他人的過失念念不忘,耿耿于懷。這是非常不可取的。
一個不善寬容的人,會整天陷于煩惱之中,心胸狹窄、處處設防,對人懷有敵意。一個懂得寬容的人,會體察他人的內心世界,誠心幫助他人。善于寬容,利人利己,因為寬容能使對方從中吸取教訓,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寬容能使自己遠離煩惱、仇視,體驗到寬容帶來的心靈的安寧滿足。
寬容自己就是接納自己,既實事求是地面對真實的自我,不挑剔和苛求自己,也不自慚形穢;不妄自菲薄,全盤否定自己,也不要妄自尊大。寬容自己就意味著容許自己犯錯誤,給自己留下改過懺悔的機會,同時也給自己留下信心和希望。
理解高中理解篇二
石對雨的愛,就像藍的海。
雨,泥土是禁錮它的。
想起曾經的點點滴滴,都讓我歡喜。
忘不掉,還是會意猶未盡地想起你。
我不知道這份感情還能持續多久。像很多人一樣,我對這份感情也沒有十足的把握,懷疑甚至想否定它的未來。
我們不牽手,我不知道還能走多遠,不會迷失。
我害怕走著走著,沒有了說愛你的勇氣,就連去找你的勇氣,也消逝殆盡。
天地那么大,我們還有那么長時間。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無奈呢?如果讓你選擇,你會為了愛,而離經叛道嗎?我不知道。 你有你無法舍棄的,同樣,我也有我所不能割舍的。
其實我們一樣地卑微。一樣地怯懦。那些一起看星星看海的諾言,想來也成了空話。
誰還會為消逝在風中的空話而執著呢。
所以,你的離開,我不怪你。
理解高中理解篇三
“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欲則寬。”從古至今,善待、寬恕他人是亙古不變的話題。而我認為,致使社會和樂的秘訣就是寬容、理解。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這就是彌勒佛的處世之道。他的所作所為很好的詮釋了寬容的意義。人世間難以容忍、寬容的事,他都一并裝進肚子;所有可笑的人,都被他一笑了之。
但是,他畢竟不是人,說到底,人是沒有這樣的氣量的。“是可忍,孰不可忍。”這也是常見的,即使是再有氣量,再有寬容心的人,遇到不可理喻的人、事,恐怕也很難咽下肚子。所以,社會的和諧并非一部分人寬容就可以做到的,需要所有人一齊努力,多寬恕別人,少寬恕自己。這社會的未來便是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了。
如果說寬容別人是簡單的,那么,理解別人卻是難的。
每個人因為認識問題的角度、標準不同,往往以為自己的行為才是正常的、對的,而別人是錯的。其實,每個人的行為總有合理成分,單從個人角度來看問題,難免出現種種的偏見,進而否認對方的合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就是由于缺少了一種理解的.精神。
他人有不同的見地,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言語。要細心聆聽,要有包容他人觀點的胸懷,那才是處世應有的素質。有父母為了孩子能夠理解自己,就把父母與孩子的角色互換了一段時間,父母當孩子,孩子就充當了父母的角色。游戲結束后,孩子就顯然明白了父母。即使每個人的心理不同,性格不同。但是,只要說話前多轉個彎,摸索一下對方的想法,好多矛盾都是可以避免的。
理解高中理解篇四
解題規范包括審題規范、文字敘述和表達式規范、演算過程規范、答案規范、解后反思等五個方面。
審題是解題者通過反復讀題,對題目提供的信息進行歸納、提煉,進而進行分析、綜合,確定解題思路和的過程。審題過程可分為明確研究對象、分析物理狀態和過程(建立物理圖景)、明確條件和目標、確定解題思路和等步驟。仔細、認真審題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1.物理解題首先要明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選取的好,可以大大簡化解題過程。一般能用整體法盡量用整體法。
2.每個物理題研究對象一般由若干個物理狀態和過程組合而成的,準確分析這些狀態及過程是審題的關鍵步驟。解題者應認真閱讀題目、分析題意、搞清題述物理狀態及過程,并用簡圖(示意圖)將這些狀態及過程表示出來,再借助簡圖分析這些狀態及過程的特點,找出它們所遵循的物理規律。有些物理問題尤其是綜合題,其研究對象所經歷的過程比較復雜,整個物理過程可以分解成多個子過程,這時審題不但要注意分析各子過程的特點,找出它們所遵循的規律,還要注意分析各子過程間的關系。
3.明確條件和目標,是指“題目告訴了什么”, “題目要求什么”。這是解題者必須明確的兩個問題。條件的分析,主要是明確題目的已知條件。它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找出題目中明確告訴的條件;二是發現題目中隱含條件,并加以揭示和轉化;三是發現多余條件,予以舍棄。目標的分析,主要是把模糊的目標轉化為清晰的目標,把抽象的目標轉化為具體的目標,把難于接近的目標轉化為便于接近的目標等。
4.在明確研究對象、物理狀態和過程、條件和目標后,先確定解題方法,再確定解題思路,最后把解題過程寫在上。一個題目的條件和目標之間存在著一系列的關系,這些關系是由條件通向目標的“橋梁”,用哪些關系解題,需要根據這些關系和題述過程所遵循的物理規律確定。解題實質上就是分析這些關系與題述過程所遵循的哪個物理規律相匹配。有些題目,這種匹配關系十分隱蔽,必須通過認真分析才能加以揭示;有的題目這種匹配關系有多種,就會出現多個解法。
物理解題就是提示“物”(研究對象)中之“理”(規律),重在講“理”。在審清題意,找到了解題思路和方法后,列方程解題時,要先用簡潔準確的語言指明列方程的物理根據(對哪個對象、哪個狀態或過程運用哪個規律),再根據基本規律列出原理方程。這樣,解答有根有據,邏輯性強,既準確地反映出解題者的思路和方法,也反映了物理的特點。
(1)根據方程導出由已知量表達的待求量關系式;
(2)將統一單位后的已知量的數據代入;
(3)最后的計算結果。
注:由于今年江蘇高考采用閱卷,要求解題過程盡可能簡潔,也可以不代入數據。
四、答案規范
答案是解題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規范的答案能清晰地反映出解題的最后結果。答案規范是指答案準確、簡潔、全面。既要注意計算結果的驗證、取舍,還要注意答案的完整,如牛頓第三定律的應用,矢量的大小、方向等。要做到答案規范,必須審清題目的目標,按目標作答。
五、解后反思
解后反思是指解后對審題過程、解題思路和方法及解題所用的回顧和思考,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深化對的理解,提高。
1.反思審題過程,審題時有時能很快抓住問題的本質,找到解題的思路、方法,有時多次受阻,爾后“”突來。不論哪種情況,思維都有很強的直覺性,若在解題后及時復現一下這個思維過程,盡量追溯“”是怎樣產生的,多次受阻的原因何在,對發現審題過程的錯誤,總結審題過程的思維技巧,提高分析、綜合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2.反思解題思路和方法,解題的靈活程度和解題方法的多少以及運用這些方法的熟練程度有著密切的關系。在解題時總是用最先想到的方法進行求解,最先想到的方法往往是他們最熟悉的方法。因此,解題后反思一下有無其他解法,可使掌握和熟練新的方法,開拓思路,增強解題的靈活性。
3.反思解題所用的知識和技巧,解題后反思一下解題過程中應用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想一下解題受阻時應用的是哪些知識和技巧,應用這些知識和技巧為什么出現錯誤,應用另一些知識技巧為什么會使問題順利解決。這樣可以加深對“雙基”的理解,掌握它們的適用范圍,增強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十三、電磁感應 高中學習方法
1.[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計算公式]
2)e=blv垂(切割磁感線運動){l:有效長度(m)}
注:(1)感應電流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則判定,楞次定律應用要點〔見第二冊p173〕;(2)自感電流總是阻礙引起自感電動勢的電流的變化; (3)單位換算:1h=103mh=106μh。(4)其它相關內容:自感〔見第二冊p178〕/日光燈〔見第二冊p180〕。
一道熱學題的錯解分析
高考
筆者在最近組織的一次中,發現大部分對一道關于玻意耳定律的應用的題目做出了錯誤的解答。由此引起了筆者的深思。
題目如圖1所示,一端封閉粗細均勻的玻璃管內有一段h=15cm的水銀柱。開始時將玻璃管水平放置,封閉端與開口端氣柱長均為l=20cm。現將玻璃管緩慢倒轉,開口向下豎直插入水銀槽中,這對管中上方的空氣柱長為20cm,已知大氣壓強。求進入管中水銀柱的高度。(假設在整個過程發生變化)
初狀態:
末狀態:
根據玻意耳定律,則:,代入數據解得:。這種解法看似正確,實則錯誤。
分析 在新版《》(必修加選修)第二冊第十三章中,玻意耳定律的內容是:“一定質量的某種氣體,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壓強p與體積v成反比。”由該定律的表述可知,玻意耳定律的適用條件有兩個:(1)氣體的質量保持不變;(2)氣體的溫度保持不變。
學生在應用玻意耳定律解題時往往只注重“氣體的溫度保持不變”這一個條件,而忽視“氣體的質量保持不變”這個條件。在上述題目中,當把玻璃管由水平位置轉到豎直位置時,由于封閉端氣體的壓強發生了變化,開口端有部分氣體逸出,導致開口端氣體的質量發生了變化。如果不考慮氣體的質量發生了變化,而盲目使用玻意耳定律求解,便會做出錯誤的解答。
正解 把玻璃管由水平位置轉到豎直位置而未插入水銀槽之前作為過程1,把玻璃管由豎直位置開始直到插入水銀槽之后作為過程2,如圖3所示。
初狀態:
末狀態:
根據玻意耳定律,則: ,代入數據解得: 。
初狀態:
末狀態:
根據玻意耳定律,則:,代入數據解得:。
由此可見,任何一個定律、定理或公式都有其適用條件或適用范圍,如果不注重適用條件或適用范圍,盲目進行求解,往往會做出錯誤的解答。
理解后學得更輕松
很多初三的學生問我:老師,怎樣才能花較少的時間輕松地學好物理?對于這個問題,擅長學習物理的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就本人十多年的教學經驗,尤其是自己多年的學習經驗,我認為理解是學好物理的保障。
那么怎樣才算是理解了物理知識呢?
理解其確切含義
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幾乎所有的科學概念和規律都是經歷了一定的研究過程才引入或形成的,要真正理解這些概念和規律的確切含義,首先要弄清這些概念和規律的由來。例如:密度的概念是在研究物質的質量與體積有什么關系時引入的,研究發現同種物質其質量與體積成正比即二者的比值是個確定值、不同種物質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卻不同,這樣就發現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反映了物質的一種特性,為了表示物質的這樣一種特性,物理學中引入了一個專門的物理量----密度。在弄清了概念的由來以后,就能理解這個物理概念所包含的內涵:密度反映的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自然利用它就可以鑒別物質,它在數值上就等于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物理規律也一樣,了解它的由來也有助于加深對物理規律的理解。例如學習牛頓第一運動定律,了解它的由來:它是研究什么的、研究經歷了哪幾個階段、各階段都得出了什么結論、最后的結論是什么?它是完全在實驗的基礎上得出來的嗎?……通過了解定律的由來,不僅能弄清規律的具體內容,還能弄明白這個規律的研究背景:它并不是牛頓一個人研究出來的、得出這個規律經歷了一個從不科學完整到科學完整的過程、它是在實驗和科學推理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一個“理想定律”。這樣這個規律在頭腦里就變成了一個豐滿的有實際意義、有適用條件的規律。
其次要理解概念的確切含義還要能舉例說明。例如:理解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就要明白:這個定律雖然是在科學推理(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情況下得出的,但它在實際的現實世界中仍有作用。要能舉例說明:當物體受到平衡力作用時,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就相當于不受外力,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用牛頓第一運動定律來解決物理問題了。這樣一個更加活生生的定律就映入腦海里了。
理解規律的應用
例如:學習了阿基米德原理后,就要清楚地知道這個原理的適用條件,它不僅適用于液體還適用于氣體。并能利用這個原理計算浸在液體或氣體的物體所受的浮力。
認識其表達形式
例如理解壓強這個概念,就必須能準確地將壓強概念用語言表述出來,并理解表述的含義,物體單位受力面積上所受到的壓力叫壓強,其中“單位”、“受力面積”、“壓力”的意義要弄清,切忌把“受力面積”表述為“面積”等。弄清表達形式除了弄清其語言表述意義以外,還必須清楚地認識其字母表達式p=f/s的物理意義、式中每個字母所代表的物理意義及公式的適用條件,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利用公式解題。
鑒別概念和規律
例如:要理解密度的概念就必須能鑒別與它有關的似是而非的說法,如能鑒別以下說法的正誤:某種物質的密度跟它的質量成正比、跟它的體積成反比;對于某種物質其密度一定是一個定值……只有把這些似是而非的問題搞清楚了,才能加深對概念的意義、適用條件的理解,也才能較容易的解答有關概念的選擇題、判斷題。
理解區別和聯系
例如要理解壓力的概念,就必須正確認識壓力與重力的區別和聯系,包括壓力和重力的產生原因、壓力和重力的作用點、壓力和重力的方向、壓力和重力的大小等方面的區別和聯系。通過認識這些區別與聯系,會發現壓力和重力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它們的三要素幾乎都不同,只是在重力作用于水平面時壓力的大小與重力的大小相等而已。把這些理解清楚后,鑒別“壓力有時就是重力”的正確與錯誤就變得輕而易舉了,對壓力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了。
磁感應強度達標測試題
1.下列關于磁場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磁場和電場一樣,是客觀存在的物質
b.磁場是為了解釋磁極間相互作用而人為規定的
c.磁極與磁極間是直接發生作用的
d.磁場只有在磁極與磁極、磁極與電流發生作用時才產生
2.(2011年長春檢測)實驗都需要有一定的控制條件.奧斯特做電流磁效應實驗時,應排除地磁場對實驗的影響.關于奧斯特的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實驗必須在地球赤道上進行
b.通電直導線應該豎直放置
c.通電直導線應該水平東西方向放置
d.通電直導線應該水平南北方向放置
3.(2011年長沙高二檢測)關于磁感應強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b.由b=fil知,b與f成正比,與il成反比
d.磁感應強度的方向就是小磁針北極所受磁場力的方向
4.有一小段通電導線,長為1 cm,電流強度為5 a,把它置于磁場中某點,受到的磁場力為0.1 n,則該點的磁感應強度b一定是( )
a.b=2 t b.b≤2 t
c.b≥2 t d.以上情況都有可能
b=fil=0.15×0.01 t=2 t.
5.
圖3-1-2
已知:cd段導線長度:4×10-2 m
天平平衡時鉤碼重力:4×10-5 n
通過導線的電流:0.5 a
所以,通電螺線管中的磁感應強度為2.0×10-3 t.
答案:2.0×10-3 t
一、選擇題
1.
圖3-1-3
如圖3-1-3所示,假設將一個小磁針放在地球的北極點上,那么小磁針的n極將( )
a.指北
b.指南
c.豎直向上
d.豎直向下
2.關于地球的磁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地面上放置一個小磁針,小磁針的南極指向地磁場的南極
b.地磁場的`南極在北極附近
c.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地磁場方向都是和地面平行的
d.地球磁偏角的數值在地球上不同地點是不同的
答案:bd
3.(2011年湛江高二檢測)關于磁場,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磁場和電場一樣,都是客觀存在的特殊物質
b.磁場對處在其中的磁體有磁場力的作用
c.磁鐵對通電導線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d.兩根通電導線之間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4.將一小段通電直導線垂直磁場方向放入一勻強磁場中,圖3-1-4能正確反映各量間關系的是( )
圖3-1-4
5.(2011年南昌高二檢測)某地的地磁場強度大約是4.0×10-5 t,一根長為500 m的導線,通入電流強度為10 a的電流,該導線可能受到的磁場力為( )
a.0 b.0.1 n
c.0.3 n d.0.4 n
圖3-1-5
6.如圖3-1-5所示,a為電磁鐵,c為膠木秤盤,a和c(包括支架)的總質量為m,b為鐵片,質量為m,當電磁鐵通電,鐵片被吸引上升的過程中,輕繩上拉力f的大小為( )
a.f=mg
b.mg<f<(m+m)g
c.f=(m+m)g
d.f>(m+m)g
7.
圖3-1-6
一段通電的直導線平行于勻強磁場放入磁場中,如圖3-1-6所示,導線上的電流由左向右流過.當導線以左端點為軸在豎直平面內轉過90°的過程中,導線所受的安培力( )
a.大小不變
b.大小由零逐漸增大到最大
c.大小由零先增大后減小
d.大小由最大逐漸減小到零
答案:b
8.在磁場中的同一位置,先后引入長度相等的直導線a和b,a、b導線的方向均與磁場方向垂直 高一,但兩導線中的電流不同,因此所受的力也不同,如圖3-1-7所示中的幾幅圖象表示的是導線所受的力f與通過導線的電流i的關系.a、b各自有一組f、i的數據,在圖象中各描出一個點.在a、b、c、d四幅圖中,正確的是( )
圖3-1-7
二、計算題
9.如圖3-1-8所示,長為l、質量為m的導體棒
圖3-1-8
解析:由細線拉力恰好為0可知,磁場力為:
f=mg
又∵f=bil
解得:b=mgil.
答案:mg/il
(1)這個位置的磁感應強度是多大?
解析:(1)由磁感應強度的定義式得:
b=fil=5×10-2 n2.5 a×1×10-2 m=2 t.
(3)如果通電導線在磁場中某處不受磁場力,則有兩種可能:
①該處沒有磁場;
②該處有磁場,但通電導線與磁場方向平行.
答案:(1)2 t (2)2 t (3)見解析
11.(2011年浙江寧波聯考)金屬滑桿ab連著一
圖3-1-9
解析:彈簧拉力f彈=kδx
金屬桿所受磁場力:f=bil
由平衡條件知:f=f彈
即ilb=kδx
故b=kδxil=0.8 t.
答案:0.8 t
2016年高考考場應對策略
2013高考期間,陪在你們的身邊,時刻關注著高考動態,為考生解惑,以下是2013高考考場應對策略,各科答題方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013高考考場應急方案
高考考場遭遇八大意外事件如何處理
高中英語
高考考場15大應急寶典
高考生常碰到的六大突發狀況及應對妙計
高考作文臨考十五項應急方案
高考當天五大突發狀況應對方案 更多考場攻略請關注
熱點推薦:
2013年高考作文考題大猜想
考前20天各科"大躍進"式沖刺
2016北京高考物理試題選擇題解析 難度適中
2011北京高考物理試題選擇題的8道題中,3道力學,2道電學,原子物理和光學各占1道,與去年不同,沒有考察近代物理,而是考察單位制,難度不高。第1題,原子物理考察β衰變;第2題光學考察楊氏雙縫干涉實驗,波長變長亮紋間距變大;力學3道題目分考察萬有引力、機械波與超重失重。其中第3題萬有引力考察同步衛星知識,同步衛星可以質量不同。第4題機械波考察了介質決定波速、波源決定頻率。第6題考察的力學傳感器,借以判斷超重失重中加速度最大值。電學2道題目難度不高,第5題考察電路變化,利用口訣"串反并同"可以很快解決。第7題考察自感,與去年電路圖相類似。最后一題考察單位制知識單位n可以表示為j/m或者kg·m/s2。
(文章來源:北京新東方優能中學教育)
主講:梁俠
發布:簡單學習網
2012年高考生物真題解析
主講:林祖榮
發布:簡單學習網
2013年高考熱門專業
高考志愿填報指南
歷年高考分數線
楊通剛
宋新華
唐金龍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理解高中理解篇五
無言的愛,不是誰都能理解的,因為那種愛只是一瞬間,一瞬間之后就隱隱而去,但這種愛的主人又是抱著怎樣的期待?誰都無法感受。
如果我們的父親是老師,我們是微笑面對,還是無語輪次說自己倒霉?
無言的愛,我不懂,但我會對父母衷心的說聲:“謝謝。”因為他們教會了我什么叫愛,他們使得我有愛的人,也有愛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