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奶奶篇一
在我的記憶深處,有許多值得我去懷念和回味的人,每個人就像一個個小故事一樣在我的頭腦中保存著、積累著。慢慢地這些人和事就如一本寶貴的故事書,融入著濃濃的親情,感受著親人的細膩的關懷,時常在頭腦里翻閱著,讓我總是不由自主地想傾訴一些心里話,今天我就來說說我的奶奶吧。
我的奶奶是一個留著齊耳的短發,中等身材,看起來胖乎乎的,和藹可親的老人,也是個既嚴厲又讓人敬佩的人,她很樂于助人,善解人意,奶奶的笑容很慈祥。她特別疼愛我們,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總是能感受奶奶那濃濃的愛意。
每當我放學回家的時候,都能看見奶奶在廚房里忙碌的身影,遠遠的就能聞到飯菜的香味,我的肚子就不由自主地咕嚕咕嚕的叫了起來,奶奶端著那美味的菜肴,親切地對我說:“肯定肚子餓了吧,快去洗手來吃飯吧。”“多吃點!還有要多吃青菜!”“呵呵!還是奶奶最了解我了。”我拿起碗筷,‘狼吞虎咽’吃了起來,還是奶奶做的菜最好吃了。
有時我受委屈的時候,或者是給爸爸批評上完‘行政課’的時候,她就會拉上我的手,摸著我的頭把我帶進她的房間,給我分析為什么會給爸爸批評,給我說做人的道理,讓我知道要及時改正錯誤。還有弟弟妹妹傷心時她會給予適當的安慰與鼓勵,會帶他們出去散步、逗樂,讓他們忘記委屈。她的這些做法讓傷心、哭泣的我們多了一份力量。
當然,在和藹的背后還有嚴厲,奶奶是一個很有原則性的人,該玩就玩的痛快、該學就要認真的學習。當我們犯錯誤、做錯事的時候,她也會懲罰我們,而且還會罵我們,我知道她是為了我們的將來著想,有時罵得不是很好聽但是我都是聽著,心里想著:“她是我的奶奶,我要尊重她!”所以,要是不想聽到那些話,就得做好每一件事,努力達到最好,呵呵!
奶奶也很會處理人際關系,在家樓下的花園里,往往可以看到奶奶和她的老朋友在聊天,有時候還會送禮物或者到他們家里去坐坐,喝喝茶。奶奶還很愿意幫助別人,記得有一次在公園里,有一個小男孩和家人走散了,奶奶知道了就帶著他們去找,最后終于在一個花叢下找到了,小男孩的家人很感謝奶奶,還特地到家里做客呢!
奶奶她是我的精神支柱是我的生活引導者,不管在生活還是學習中,她都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幫助。奶奶對我的關懷我永遠不會忘卻,我會好好地珍惜奶奶對我的疼愛,我會好好孝敬她,用我的實際行動來報答奶奶苦心的付出!
感謝您,我親愛的奶奶!
奶奶篇二
奶奶身子不高,體重不胖也不瘦,短發,她有一雙炯炯有神的丹鳳眼,鼻子挺挺的,嘴唇薄薄的,而且奶奶的皮膚很白,太陽怎么曬也曬不黑。
奶奶很節約,經常教導我和哥哥不要浪費一點一滴,但是對于我和哥哥,她總是很大方,經常買很多好吃的、好玩的給我們,每次吃飯,餐桌上總是有很多奶奶買的大魚大肉給我和哥哥吃,而奶奶,卻總是吃一點點,其他的,都會留給我和哥哥。你們不知道吧!奶奶還“廚藝高強”呢!幾乎每頓都有不一樣的菜。
奶奶心靈手巧,她經常給我做反穿衣、袖套、鞋子,而且都做得很美觀哩,一點都不比商店里的差。
奶奶不僅“廚藝高強、心靈手巧”還是個“勤勞模范生”哩,每天天不亮奶奶就開始洗衣服,掃地……干各種活。可我卻沒聽到她喊一聲累,瞧瞧,多么高尚的品質啊!
這就是我的奶奶,我喜歡我的奶奶!
二:我的奶奶
奶奶雖然已經是六十多歲了,但頭發白的卻不是很多,臉上的皺紋也只有在笑時才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叫人看了特別有精氣神兒,嘴角向上翹著,總是樂呵呵的。
奶奶愛干凈、講衛生,家里讓她收拾得一塵不染,井井有條。
記得有一天,樓下坐著一些乘涼的人們,我站在陽臺上吃香蕉,垃圾桶放在廚房,我這個“小懶蟲”不愿意動,順手就把香蕉皮從開著的窗戶扔了出去,這一舉動被奶奶發現了,她一改往日的慈眉善目,狠狠地教訓了我一番,逼著我下樓去撿香蕉皮。我極不情愿磨磨蹭蹭地下樓,把香蕉皮扔進了垃圾箱,剎那間我的臉紅得像一個大紅蘋果,不好意思地往樓上走,雖然無人問津,但我感到有無數道目光像針一樣刺著我的背。見我回來了,奶奶說:“這才是我的好孫子。”是奶奶教育我不光要愛護自己的“小家”,更要愛護祖國這個“大家”。
有這樣一位深深愛我的奶奶,我感到無比的幸福和自豪。
奶奶篇三
我的奶奶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她雖然年紀大了,但非常高大,做事非常麻利,穿著不土氣,思想也不封建。因為以前是大戶人家的小姐,所以從里到外都給人洋氣的感覺。
我家離奶奶家不遠,但我卻很少到奶奶家去。所以每次到奶奶家她都會準備一大桌子的好菜。
去年暑假,我到奶奶家小住一段時間,由于天氣太熱,加之我味口不好,這也不吃,那也不吃。這可急壞了奶奶,后來奶奶聽說蓮子粥可以解暑,就買來了一大包蓮子做蓮子粥。
蓮子粥清甜解暑,確實很適宜夏天吃,但剝蓮子卻是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奶奶雖然從來沒有做過,但為了我她只得用牙簽一點點摸索著做。只見奶奶將她的大眼鏡架在眼睛上,一手拿著牙簽,一手拿著去皮的蓮子一點點將蓮心挑出來。但蓮心實在太難去,以至奶奶半天也沒挑出來幾粒。我實在看得不耐煩,對奶奶說:“奶奶,明天再弄吧!我要關燈睡覺了。”奶奶聽后連忙將蓮子移到廚房。我也沒多想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第二天早上剛起床,奶奶就端上來了一小碗熱騰騰的蓮子粥,還滿懷歉意地說道:“蓮子實在太難剝了,我昨晚剝了一晚上也只剝了這么點,只能熬這么多粥了。”再看看奶奶,由于一晚上沒睡,確實憔悴了不少,感覺一晚的光陰就讓她瞬間蒼老了許多。奶奶的手上也多了許多小血孔,一定是去蓮心時被牙簽扎的。一時間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樣樣都有。我鼻子酸了,眼睛也有灼熱感,一滴熱淚在我眼窩里打轉。我忍住,不讓自已哭出來,一口一口地將蓮子粥往嘴里送,慢慢地咽,細細地品,蓮子的清甜挑逗著我味覺,粥的芬芳在我心田蕩漾。我的腦海里不斷浮現著奶奶昨晚為我剝蓮子的情景。粥中奶奶剝的蓮子一點破綻也沒有,但奶奶卻滿手是傷。這碗蓮子粥很少很少,但我卻吃了很久很久,蓮子的清甜至今還記憶猶新。
我的奶奶今年六十多歲了,這么多年她連飯都沒怎么做過,但她為了我做了一碗蓮子粥。
奶奶篇四
漂,就是到處走動,甚至五湖四海的游,天南地北的蕩,而用“漂”來形容我老奶奶,是否適合呢,甚至是否含有貶意,連我自己都在懷疑,但一想到奶奶的行跡,還是覺得這字最準確。
對于山村里的老人家來說,若年輕時未出去走走,到老時就不必再提了,自己行走不便,兒孫們也不再愿攜其走,因為這老人家嗎,說不定半路途中來個突發疾病,豈不魂不歸兮?山村的老人家便只能廝守山魂,終歸山魂了。可我奶奶卻不同,年輕時在外留下許多背影不說,老了,還是每年往城里跑。
自然,也算是我奶奶的命好吧。外出漂,可謂有著天然的優勢,因為我爺爺的姐姐,也就是我姑婆就住在縣城,這樣奶奶進城就無需住旅社了,有吃的地方,有住的地方,不象村里其他的人,城里無親無故。我姑婆特偏愛我爺爺,自然也不會怠慢我奶奶。每年,奶奶至少要到姑婆家一次,一般是天暖時節,最偏愛六七月了。那時節,正放暑假的我也可一同去享福,只是次數多了后,我偶爾會在路上想,奶奶也好象孩子般地每年去那度暑假。到城里,姑婆便會買上很多水果,特別是紅紅的大西瓜,夠我們婆孫二人飽脹肚皮了。其實,來城之前,奶奶就已對我說過要到城里吃西瓜。那時,我們山村是不種西瓜的。幾天后,當我們要回去時,姑婆還會奉送很多吃的、用的甚至錢給奶奶,而我們來時所帶的山村野味也很受姑婆家喜歡的。
然而天下終沒有不散的宴席,歲月無情生命有限,幾年前爺爺病逝,接著第二年我姑婆亦遠去。如果說奶奶之所以城里攀親,自是爺爺的血緣,而爺爺姑婆相繼去逝,則兩家最根源的親戚紐帶似乎斷了。雖然高齡的姑公待客一向熱忱,但這時的奶奶跑過去,總感覺缺了什么。而且,更巧合的是姑公的家因城市規范被拆遷,全家都擠到一間陰暗的老房子了,全家僅每人一個床位,再也沒客鋪了。我想,對于奶奶,城里的安身之地好象漸漸遠去,今后奶奶進城的機會可要減少了。
可就在這時,我有幸從鄉下調入城里工作,幸運的奶奶又找到新的落腳點了。八十幾歲的奶奶說來就來,有一個月居然有事無事地跑我這兩次。說來也奇怪,我工作的單位很大,她居然也找到了我的辦公室,當時正在外忙的我匆匆趕過來,立刻見到奶奶清瘦的身影,還提著一個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黑皮袋,拉鏈已裂開,衣什等物更是鼓鼓發脹。奶奶正芒然地呆坐著,與辦公室里忙碌的情形一點也不協調。我心底真在埋怨,一個人那么大歲數了,老遠跑過來,也不先打個電話過來讓我有個思想準備。
我把奶奶領入我的住房,奶奶捧出白白圓圓的雞蛋,一邊說著:“崽!這是家里的土雞蛋,有營養的。”我忙雙手接了過去。
可是,對于奶奶來說,我這個孫兒的落腳點似乎并不周全。平時我都上班,沒人能與她聊天,我一日三餐均在食堂就餐,只好拎只碗給奶奶帶一份簡單的快餐過來,更有其他的生活起居方面都不太合老人家的習慣。奶奶說,還是走吧。我說你能去哪?姑公家也不方便,現在都無法安宿客人了。奶奶說,我不去你姑公家去你克先爺爺家。克先爺爺?我說怎么好象從未聽說過呀。
奶奶才說,他是自己親舅舅的`兒子。我心里格噔一下,親老表自然還算親,可平時也從未聞過他們彼此的來往,再說即使很親,可畢竟這么大歲數了,怎還來得及去照顧另一位老人家呢。我正想勸住奶奶,可她早已起身提上了行李。想到奶奶在這的不習慣,我索性就隨了她,只交待要是有什么事的話,就一定打電話。
事實證明,我的當心全屬多余。奶奶在那位克先爺爺家一連呆了好幾天,每日好飯好菜好住宿不說,甚至臨走時,克先爺爺還拿錢與奶奶。那幾天里,奶奶還四處走動,什么老表的嫂嫂妯娌姑姑呀,什么村里頭某某的干爹干娘呀,奶奶仿佛一見到他們就熟悉一熟悉就如故交。奶奶還告訴我說,哎,他們這些人呀,可都真好,就連某某都居然給我多少多少的錢……這連我都吃驚了。奶奶何來如此神奇魅力,另他們慷慨解囊?這就不得不令我們全家幾代人都羨慕了,因為奶奶的確有極好的外交辭令。
我與弟弟在經歷社會風雨之余常慨嘆:奶奶要是出生在我們這個年代就好了,絕然是一名優秀的女公關員甚至外交家,不管到哪,也不管遇到什么人,奶奶總能插入話題,娓娓敘來,可親可愛。就我自己來說,有時還真不大喜歡聽母親刺耳的聲音,卻極愿坐在奶奶身旁享受她動聽的話語。
我幾乎在猜想那些好客的人,因為可享受奶奶悅耳的聲音,那么即便多留宿奶奶幾日,多煩瑣幾日,甚至多開銷一些,也心甘情愿。當今不就存在付薪之聊嗎?也許奶奶的口才還真值這個價。而且,好幾位老爺爺還曾對我說:“你奶奶年輕時可是校花一朵……”我真為有這么個奶奶而驕傲。有時,根據奶奶目前清瞿的身形,輪廓有致的面容,我會獨自冥思去描摹奶奶當年的美麗的面容。可惜呀,那時的奶奶居然沒留下一張影照。
后來,奶奶還是一年來城里幾趟,每次都落腳于那克行爺爺家。我無不嘆奇,奶奶居然能被那七十余歲的克先爺爺及其夫人欣然接納。
奶奶就是抑不住對外在世界的好奇,而且這些年來,年紀愈大,行動愈不便,卻愈發地想溜出山村去看看。
前年,村里同族的一位叔叔在一座小城中結婚,奶奶從未去過那,聽說后,便決然要去。我的父母及至村里其他人都勸奶奶說:自己可想好,到底能不能去,身體如何。可奶奶說能去能去。結果,那天搭車返回時,老毛病頭暈發作,只好呆在我那里。接下來的幾小時吊針可真嚇我了一跳。至于后來輪到我的喜宴時,家里人不管怎樣勸,奶奶就一個字——來,而且奶奶當心酒宴那天太匆忙,確切地說更怕被我父母悄然撇開(這就象要離家遠行的父母甩開追隨的孩子一樣了),便早幾天跟隨我進城了。這次奶奶的身體沒出啥毛病,卻差點丟失,因為酒宴之時她一個人找不到酒店了。
奶奶有一個表弟,不過嚴格說來應是爺爺的表弟了,現已退休于省城,有時來我們家鄉體味一下鄉村風情。那爺爺嘴巴子特快,瞪著我奶奶說:怎么?到我那兒玩去吧。奶奶便閃著明亮的眼睛欣喜道:有這等好事就好羅。心里甭提多想去。可那表爺爺只是嘴上客氣而已。
奶奶的血性給了我,我也是個愛漂的人,我愛奶奶,愛自己。天南地北想去游,火車、飛機、輪船都想坐,大海、平原、沙漠都渴望,只要沒去過的地方,沒見過的景,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山腰,一條小小的曲巷,我都想去看看。我常夢想,還能帶著奶奶步出自己的家鄉,走出所屬的省份,到更遠更遠的地方。今年,我離開了原工作地得到外省學習好幾年,幾年后,清瘦的奶奶就是九十高齡了,她還能否經受住歲月的考驗?我真有點擔心。臨別奶奶時,我說:奶奶,保重好身體,幾年后,我帶你到很遠的大都市去。奶奶欣慰地笑著,兩眼閃著希冀的光芒。
奶奶篇五
黃昏,晚霞,余暉。
草垛,黃狗,村婦。
在詩意的向晚,在八卦熱鬧的村頭,那人毫無形象地大大咧咧地坐在石頭上,時不時插入話題說上幾句,卻又不時向村外頻頻張望。這時,身旁的婦人笑說:“喲,還沒回來呢?”“嗯哪。”略有些失望,又重新加入八卦行列。
那人戴著金項鏈,左腕上有個銀鐲子,可腕上還戴個玉鐲子,雖是富貴,但年華已老,早已承受不起這華麗。身上總穿著有些暗花的衣服,腳上常穿著一雙梅紅的耐克毛毛蟲鞋,小小的孩童樣式,應該是有人穿不下了送給她穿的。這樣的一身搭配,看起來有些不和諧,但卻又覺得很有鄉土味,就適合她這樣的農村老太-------這個有著少女般愛美之心的鄉婦。
那人常卷起袖子,手上青筋凸出,皮膚黃黃的皺巴巴的,上面還有好些老年斑,仿佛能撫摸出泥土的氣息,也仿佛訴說著暮年的無奈。但就是這雙衰老的手,從清早開始,就靈巧地蘸著膠水,飛快地卷著香燭,那手指靈活地上下翻飛,行云流水般地完成了拈、蘸、包、放的一套包香工序。一個不經意間便會產生一種錯覺,以為那是鋼琴家的手,矯健而靈巧。那人少女時,定是個心靈手巧的聰明姑娘。
那人將忙了一上午的香燭,摞得整整齊齊地放上三輪車,又顫顫微微地騎著上街。換了些錢,雖微薄,但足以使她心滿意足。連蹬三輪車也更有力了,勁頭十足地蹬向菜場。到菜場,已烈日當頭。那人穿梭在人群中,一時到這精挑細選,一時又到那討價還價,忙得不亦樂乎。或許只有五毛的便宜可占,可仍然洋溢著成功的喜悅。
那人買了許許多多的魚啊,肉啊,真不知她要吃上幾頓。冒著炎炎烈日,她快樂地往家趕,到家也顧不得擦汗,就忙著去弄柴火,因為那個豬肚煮上后要好好的焐一下才能爛才能入味。老伴也被她叫入煙熏嗆人的廚房,為菜怎么做好吃,倆人時不時拌上幾句嘴,熱鬧中帶著人間煙火的幸福。這似乎是一個很正常又不平常的下午。
一個下午的忙活后,桌上便擺滿了熱騰騰的家常菜。看著滿桌的菜,她便很成就感地脫掉圍裙,又步履匆匆地走向村頭,向路的盡頭張望。心不在焉地聊天,滿懷期待地等待。
平凡,不能再平凡了。我的奶奶,就坐在夕陽下,村頭石凳上,和那些像她一樣的老婦們討論著婚喪嫁娶,八卦著村中軼事,時不時遙望著村外。
奶奶篇六
我的奶奶65歲了,無情的歲月奶奶的臉上刻上一道道皺紋,可她要是干活起來可真似個孩子一樣利索,我們全家的活她都會去做,被我叫為“勞動奶奶”。
說起來我奶奶一點都不老,少女般的短卷發,大大的眼睛,咋樣年輕吧!可是她的歲數使人覺得她很老。早上奶奶會早早起床做早餐給我們吃,然后跑著小步去買東西。回來后就開始洗碗。奶奶每次干活總是我們不時。因為爸爸是想使奶奶來享福的,不使奶奶干活,可奶奶就是閑不住啊!
奶奶對我的愛也是說不盡的,記得有一次我腳扭到了,爸爸媽媽去深圳了。這可把奶奶急壞了,奶奶便騎著自行車載著我來到醫院,醫生對奶奶說:“要是再不上藥你孫女的腳可能要起泡。”醫生說完,把藥酒給了奶奶。奶奶也只能無奈地載我回家,一路上總說:“怎么怎么不小心。”回到家里奶奶給我上藥,她是那么輕那么輕,生怕弄疼我,藥總算上好了。可是奶奶還是不太放心我,總我身邊轉來轉去的,飯也顧不上吃了。頓時我的心頭暖暖的,覺得奶奶十分貼心。
奶奶有一顆寬容、仁慈的心。若有左鄰右舍吵架,她總是會義不容辭地去勸架。奶奶的人品好,又講理,很多人都會聽她的勸告,鄰居常常聽了她的勸告而停止吵架。要是你做錯了什么事情,奶奶不會過分斥責,而是批評幾句,就當作什么都沒發生。而往往就是這寥寥幾句,會你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你永遠記住這個教訓。
奶奶的最愛,莫過于是越劇了,凡是有關于越劇的事,奶奶幾乎是樣樣皆知,物物精通,常常會忍不住我們面前表演一番。似《西廂記》、《雙烈記》,她都略知一二,唱得是有模有樣,還真有幾分袁雪芬的味道呢!有時,一時興起,周圍許多東西都被她作為道具:圍巾,帽子,更有勝竟用起了衣架!每當奶奶唱越劇,看著她那樣子,我才深刻的體會到了“人老心未老”!
如今,奶奶一天天變老,但她的仁慈,和藹卻還,我愛我的奶奶,她的一舉一動使我今生受到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