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是孩子們從幼兒園生活逐漸過渡到正式學習的關鍵時期,他們開始接觸更多的學科和課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幼兒園中班的總結范文,希望能夠給您寫作提供一些參考。
幼兒園中班音樂新年好教案(匯總19篇)篇一
《逛木瀆》這首歌曲改編自民族樂曲《紫竹調》,旋律歡快活潑,節奏鮮明。歌詞內容的編寫源自木瀆本土旅游景點,是幼兒熟悉的家鄉美景。以幼兒原有知識經驗為基礎,在唱唱、玩玩中,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
1、在初步熟悉旋律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學習演唱歌曲,創編歌詞。
2、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經驗準備:孩子們了解并且玩過木瀆的各個景區;
材料準備:木瀆景區圖片、音樂《紫竹調》、錄音機、鋼琴。
一、通過談話導入活動。
師:木瀆是個旅游古鎮,你們知道我們木瀆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嗎?
(1)一組請一名幼兒做小導游,帶上自己組的幼兒自由分散了解圖片內容,認識古松園,天平山、靈巖山等旅游景點。
(2)播放紫竹調音樂提示幼兒音樂停止回到座位。
2、教師提問:你們帶好朋友逛了哪些地方呀?
(1)引導幼兒說出去逛了哪些地方?(要求幼兒說出景點名稱)
(2)根據幼兒說出的景點名稱出示圖片。
小結:剛才有的小朋友逛了我們木瀆有名的靈巖山,有的小朋友逛了美麗的天平山,還有的小朋友逛了熱鬧的古松園。謝謝小導游們哦!
二、學習演唱歌曲。
1、學歌詞。
(1)師:看你們逛得這么開心,現在老師心里也癢癢了,我也想去逛逛木瀆。仔細聽!
(2)教師示范唱(教師在清唱過程中注意歌唱速度要慢并且適當加動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3)引導幼兒學習朗誦歌詞。
師:我在逛天平山時編了一首好聽的歌,叫《逛木瀆》,你們聽到我唱了些什么嗎?(教師根據幼兒復述的歌詞出示圖譜)
(4)重點要求孩子能按照歌曲節奏念歌詞。(在初步嘗試念歌詞時可適當放慢速度,但是節奏須準確,重點唱準切分節奏。)
2、練習演唱歌曲。
(1)嘗試唱歌曲。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現在我們一起來逛逛木瀆吧!(多唱幾遍,重點要求聽清音樂節奏,附點音符)你們能邊唱邊逛嗎?聽著音樂試一試。
(2)再次練習。
師:我剛才逛木瀆的時候你感覺我心情怎樣呀?(很開心),那我們也來開心的唱一唱。
(3)解決難點。
(665|1236|5323|5—|)
你也來,我也來,逛逛天平山,
(這一句幼兒可能接不上)
師:我聽到小朋友“你也來,我也來”這一句沒跟上音樂,我彈琴,大家一起來練一練。
三、創編歌詞。
1、師:木瀆好玩的地方還有那么多,剛才我們小導游還帶我們逛了靈巖山、嚴家花園,我們也可以把它們編進歌里,誰來試試。
2、師:你想把什么地方編進歌里?你來試著唱一唱。
(根據幼兒創編的歌詞出示各種木瀆景點的圖片,通過個別、集體練習演唱)
3、幼兒集體完整演唱創編的歌曲。
師:木瀆好玩的地方太多了,我們一起來唱一唱,介紹一下木瀆吧!
四、游戲“逛木瀆”。
師:現在我們都是小導游,唱唱《逛木瀆》,帶著客人老師去玩吧!
附:逛木瀆
1=f2/4
51|321|5153|2—|
我是木瀆人,我是木瀆人,
3.532|123|3532|123|
木瀆有個天平山,天平山呀真熱鬧,
665|1236|5323|5—|
你也來,我也來,逛逛天平山,
5323|1—||
逛逛天平山。
幼兒園中班音樂新年好教案(匯總19篇)篇二
2、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3、能積極參與活動,培養幼兒出集體榮譽感,和熱愛民族文化。
4、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5、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重點:積極參加音樂活動,體驗活動中的樂趣。
難點:理解歌曲含義,體驗歌曲意境。
氣球、彩旗、彩鏈、卡片等。
1、布置“過年”主題墻,營造一個新年的氛圍。
3、音樂律動:孩子們一起邊唱歌邊跳舞,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
4、手工活動:粘貼彩旗、彩鏈、窗花等,感受新年熱鬧氣氛。
5、游戲:通過丟手絹、貼膏藥游戲,讓孩子感受體驗新年的快樂與向往。
6、慶新年:老師先帶頭表演,鼓勵每個孩子積極參與,并主動表演。
7、長大一歲:制作新年賀卡送給爸爸媽媽,并對他們說聲“我愛你們”,讓孩子學會說愛。
通過《新年好》這一主題活動,讓孩子感受新年氣氛,并了解認識了我們的傳統節日與文化。
整個活動成功之處在于體現了孩子的主體地位,把兒童的興趣需要,想法真正體現出來。活動從“認識新年——迎新年——慶新年——長大一歲”四個方面。通過組織、談話、歌曲表演來加深對新年的認識與興趣、熱愛,在此同時也增進小朋友間、老師間的感情。體驗了集體生活快樂,也感受了幼兒園大家庭的溫暖,增長了知識。
又是新的一年,新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新一年的開端,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需要,讓孩子感受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和民族風俗,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
幼兒園中班音樂新年好教案(匯總19篇)篇三
教學目標:
1.初步嘗試3/4拍的節奏。
2.感受新年活潑歡快的氣氛。
教學準備:新年樹、懸掛的小物件、小狗、磁帶。
設計思路:
新年即將到來,但和幼兒的談話中發現幼兒對于新年的概念是模糊的,他們平常總是跟在爸爸媽媽后面過年,是一種無意識的狀態,通過這次音樂活動讓幼兒感受過新年的快樂氣氛,從而讓幼兒從無意識的狀態變為有意識的狀態,讓幼兒喜歡過年,懂得長大一歲要更加懂事了,進而對新年有深刻的感知,提升幼兒的生活經驗。
教學過程:
一.律動:聽音樂,隨意做動作,引導幼兒體驗新年歡快的氣氛。
二.學習歌曲。
1.完整的欣賞歌曲。
2.幼兒跟著音樂一起拍手,熟悉音樂旋律。
3.幼兒和教師一同念歌詞。
4.在教師的幫助下幼兒學唱歌曲。
三.歌表演。
1.許愿。
2.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吧!
幼兒園中班音樂新年好教案(匯總19篇)篇四
1、初步了解有關新年的知識。
2、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活潑、歡快的節奏,會用自然的聲音唱歌。
3、愿意參與活動,感受與同伴相互祝賀新年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用皺紋紙剪成的彩帶簡單裝飾一下活動室。
2、新的一年的掛歷(或日歷)、《新年真熱鬧》掛圖。
3、《新年好》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營造迎新年氣氛,激發幼兒興趣,讓幼兒知道新年是一月一日。
(1)小朋友,我們的活動室漂亮嗎?你們知道老師為什么裝飾我們的活動室嗎?
(2)出示新掛歷,知道每年的一月一日是新年的第一天。
(3)請幼兒觀看掛圖,感受新年的喜慶。
二、教幼兒學唱歌曲,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活潑、歡快的節奏。
(1)引導幼兒說一說,要過新年了,小朋友想干什么?
(2)欣賞教師演唱歌曲《新年好》。
(3)引導幼兒說出歌詞的內容。
(4)教師帶領幼兒學唱歌曲并用肢體動作表演《新年好》。
三、讓幼兒自由結伴,表演歌曲《新年好》。
(1)教師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動作表現見到好朋友時的親熱情景。
(2)幼兒自己找到好朋友,面對面唱歌,在歌曲結束時,互相做一個親熱的動作,如:擁抱。
(3)隨著《新年好》的音樂,請幼兒自由祝賀大家新年好。
幼兒園中班音樂新年好教案(匯總19篇)篇五
1、讓幼兒在熟悉歌曲《新年好》和掌握了三拍子的基礎上,學習自編簡單的身體動作。
2、引導幼兒學習為歌曲《新年好》配上打擊樂。
3、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合作精神。
1、一些打擊樂如:腰鼓,錄音機,鋼琴。
2、教師事先布置好教室帶過年的氣氛。
一、復習。
1、發聲練習:
2、律動練習:
二、導入活動。
1、教師讓幼兒觀察活動室,
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看看我們的教室有什么變化呀?
幼兒:有燈籠和對聯。
師:為什么?我們怎樣來慶祝新年的到來?
幼兒:我們可以唱歌跳舞做游戲。
2、引出本次活動內容:為歌曲《新年好》配上打擊樂伴奏。
三、學唱新歌《新年好》。
1、教師先一邊彈琴一邊范唱一遍,小朋友你們聽聽鐘老師是怎么樣來慶祝新年的。
2、教師要求幼兒有表情地演唱。
3、請幼兒分男、女演唱,要求幼兒在唱強拍時拍一下。
四、啟發幼兒自編節奏動作。
1、教師提問:小朋友,你們想用什么動作來表示三拍子的節奏?(如拍一次手,拍兩次臉:拍一次手,拍兩次腿:跺依次腳,拍兩次肩等等)。
2、幼兒聽教師彈琴《新年好》合著拍子的'節奏,自由用動作表現強弱弱。
3、請個別樂感強的幼兒聽琴聲《新年好》,大家做示范表演。五、引導幼兒進行打擊伴奏。
1、讓導幼兒嘗試用打擊樂為歌曲《新年好》配伴奏,如強拍敲擊什么樂器?兩個弱拍敲擊什么樂器。
2、將手持腰鼓棒,腰掛腰鼓樂器的幼兒分成2——3組,教師指導幼兒看指導,聽《新年好》音樂打擊樂器。
4、幼兒換樂器,聽《新年好》音樂邊唱邊演奏。
六、進行結束。
幼兒園中班音樂新年好教案(匯總19篇)篇六
1、感受樂曲歡快、熱鬧的氣氛,初步掌握樂曲的節奏型,能理解樂曲三段體的特征體的特征。
2、在自由舞蹈動作的創編中發展幼兒的音樂想象力、創造力,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滿山谷的圖、打擊樂樂器。
一、暖身活動--復習節奏
1、肢體節奏練習。
2、老師示范拍手節奏,幼兒跟著打節奏
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神秘的地方,想去嗎?請搭乘好快樂的火車,前往歡樂谷吧!
二、分段欣賞《歡樂滿山谷》初步感受節奏型
1、通過圖片導入,感受歡樂谷歡快熱鬧氣氛,引出榨果汁活動
師:歡樂谷真熱鬧,讓我們聽聽都有些誰?(出示圖片歡樂谷)有哪些小動物來啦?看,小熊在干什么(榨果汁)
提問:果汁怎么榨?蘋果太大了,機器里塞不下怎么辦?
2、感受節奏a段b段c段的不同
(1)討論榨果汁步驟,跟著音樂做第一段動作
a段:洗水果----削果皮---切水果---榨果汁---出汁
(2)跟幼兒一起念節奏--如榨榨榨果汁
師:讓我們一起用口訣來作果汁吧。
(2)完整跟音樂做動作感受b段打嗝干杯和c段送果汁
三、出示節奏圖譜,討論節奏并用肢體動作表示節奏
小朋友,你們能用哪些肢體動作來代替這個節奏嗎,可以拍哪?
1、完整的用開火車方式鼓勵幼兒自由創造肢體動作
2、利用樂器第二遍感受節奏型
四、狂歡舞蹈
1、與好朋友和客人老師一起打節奏跳舞。
2、師帶領幼兒歡快舞蹈結束。
幼兒園中班音樂新年好教案(匯總19篇)篇七
這是中班上學期的一個音樂活動。歌曲節奏平穩,旋律柔和優美,歌詞生動有趣,表現了小樹葉勇敢、堅強的意志和熱愛媽媽的情感。
1、根據圖譜掌握歌曲節奏和歌詞,能唱準附點音符。(重點)
2、知道秋天來臨樹葉的變化,理解大樹和樹葉間的親密關系。(難點)
1、兩份與歌曲繪制內容相結合的圖譜
2、若干枯葉
一、導入部分。
1、初步探討樹葉離開樹媽媽的原因。
提問:小朋友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
樹葉為什么會落下來呢?(觀察樹葉枯萎變成什么顏色)離開了誰?
小結:秋天的樹葉慢慢變黃了枯萎了,就離開了大樹媽媽。
二、理解圖譜。
1、教師出示兩份圖譜(分別為上、下段)
(回答方式:我從這張圖片上看到……)
小結:在這上面的每一張圖片就代表一句歌詞,今天啊我們就是用看“圖譜”的方式進行學唱歌。小朋友們剛剛說的都很棒,那請你們豎起耳朵聽一聽,余老師看圖譜念的歌詞,跟你們說的一不一樣。
2、教師有完整、有節奏的念歌詞一遍。(把附點念出來)
3、提問:這首歌的題目叫什么?歌詞共有幾段?第一段(在上面黃色的),第二段(在下面綠色的)
4、分段解讀:第一段秋風起來了,小樹葉怎么了?飄向哪里知道嗎?心情怎樣?第二段小樹葉有沒有害怕,它怎么說的?最后能回到媽媽身邊嗎?(初步感受兩段歌詞的不同情緒)
5、教師帶領幼兒跟念歌詞一遍。
三、學習歌曲。
1、教師完整范唱歌曲一遍。
師:余老師啊還把它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想不想聽?(注意唱出附點音符)
2、引導幼兒觀察圖譜上的附點音符,解釋附點音符的意思。
3、教師帶領幼兒根據圖譜學唱歌曲,重點提示幼兒唱準附點音符。
4、請幼兒創編動作,嘗試邊做動作邊唱歌。
5、男女分段唱歌,嘗試表達兩種不同的情緒。
四、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要學習小樹葉勇敢的精神,雖然離開了媽媽,但是它的心永遠都跟媽媽在一起,相親相愛永不分離。
幼兒園中班音樂新年好教案(匯總19篇)篇八
1、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2、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3、能積極參與活動,培養幼兒出集體榮譽感,和熱愛民族文化。
4、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5、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積極參加音樂活動,體驗活動中的樂趣。
難點:理解歌曲含義,體驗歌曲意境。
活動準備。
氣球、彩旗、彩鏈、卡片等。
活動過程。
1、布置“過年”主題墻,營造一個新年的氛圍。
2、迎新年:全班同學一起快樂的歌唱《新年好》,感受歌曲的快樂氣氛。談話,怎樣過新年?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把想象的新年大膽的用簡的語言說給大家。
3、音樂律動:孩子們一起邊唱歌邊跳舞,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
4、手工活動:粘貼彩旗、彩鏈、窗花等,感受新年熱鬧氣氛。
5、游戲:通過丟手絹、貼膏藥游戲,讓孩子感受體驗新年的快樂與向往。
6、慶新年:老師先帶頭表演,鼓勵每個孩子積極參與,并主動表演。
7、長大一歲:制作新年賀卡送給爸爸媽媽,并對他們說聲“我愛你們”,讓孩子學會說愛。
幼兒園中班音樂新年好教案(匯總19篇)篇九
1、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2、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3、能積極參與活動,培養幼兒出集體榮譽感,和熱愛民族文化。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積極參加音樂活動,體驗活動中的樂趣。
難點:理解歌曲含義,體驗歌曲意境。
活動準備。
氣球、彩旗、彩鏈、卡片等。
活動過程。
1、布置“過年”主題墻,營造一個新年的氛圍。
3、音樂律動:孩子們一起邊唱歌邊跳舞,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
4、手工活動:粘貼彩旗、彩鏈、窗花等,感受新年熱鬧氣氛。
5、游戲:通過丟手絹、貼膏藥游戲,讓孩子感受體驗新年的快樂與向往。
6、慶新年:老師先帶頭表演,鼓勵每個孩子積極參與,并主動表演。
7、長大一歲:制作新年賀卡送給爸爸媽媽,并對他們說聲“我愛你們”,讓孩子學會說愛。
幼兒園中班音樂新年好教案(匯總19篇)篇十
活動目標:
1、嘗試用鈴鐺隨著音樂節奏歡快的歌唱。
2、讓幼兒感受新年到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錄音機,ppt。
活動過程:
一、引發興趣:(談話導入)。
1、聽《大鼓》音樂,一起復習兒歌.
師:我們什么時候要用大鼓來慶祝呢?
2、師:新的一年就要來到,你們喜歡過年嗎?過年時你會對爸爸媽媽說些什么呀?
過年時,我們除了可以說出新年的問候,還可以用唱的方式來表達我們美好的祝愿.
二、唱唱說說。
1、師:出示新年圖片,讓幼兒觀察,引導幼兒說出圖片里的人在做什么?同時引導幼兒說出歌詞。
2、教師一邊拍節奏一邊說歌詞,并請幼兒說說。
3、播放ppt《新年好》歌曲。
4、請幼兒伴著音樂一起演唱。
5、師幼共同唱。
三、展示分享、情感激發。
1、展示分享:幼兒可分為三組,小雞隊一組,小鴨隊一組,小貓隊一組,看哪組能跟著音樂的節奏進行擺動小樂器,對擺動的好的提出表揚,并請他上來讓其他小朋友一起學一學!
2、情感激發:師:小朋友,我們除了可以用唱歌、跳舞來慶祝新年,還可以用哪些方式來慶祝新年呢?(小朋友之間互贈禮物等)。
四、擴展放松。
師放聽音樂,幼兒自由找好朋友一起表演。(師引導幼兒根據歌詞來做出相應的動作)。
幼兒園中班音樂新年好教案(匯總19篇)篇十一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熟悉歌曲《新年好》和掌握了三拍子的基礎上,學習自編簡單的身體動作。
2、學會唱《新年好》這首歌。
活動準備:
電子琴。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教師讓幼兒觀察活動室。
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看看我們的教室有什么變化呀?
幼兒:有燈籠和對聯。
師:為什么?我們怎樣來慶祝新年的到來?
幼兒:我們可以唱歌跳舞做游戲。
2、引出本次活動內容:為歌曲《新年好》。
二、學唱新歌《新年好》。
1、教師先一邊彈琴一邊范唱一遍,小朋友你們聽聽老師是如何來慶祝新年的。
2、教師要求幼兒有表情地演唱。
3、請幼兒分男、女演唱,要求幼兒在唱強拍時拍一下。
4、全體幼兒跟著琴聲合唱歌曲。
三、啟發幼兒自編節奏動作。
1、教師提問:小朋友,你們想用什么動作來表示三拍子的節奏?(如拍一次手,拍兩次頭:拍一次手,拍兩次腿:跺依次腳,拍兩次肩等等。)。
2、幼兒聽教師彈琴《新年好》合著拍子的節奏,自由用動作表現強弱。
3、請個別樂感強的幼兒聽琴聲《新年好》,大家做示范表演。
四、進行結束。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完整的唱完《新年好》這首樂曲。
幼兒園中班音樂新年好教案(匯總19篇)篇十二
春天,草兒青青,花兒盛開,五彩的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美麗極了。藝術主線“春天的童話”第二周主要從這個春天美麗的小精靈入手,帶孩子們走進蝴蝶的世界。
歌曲“蝴蝶飛飛”的旋律、歌詞特別的優美,一聽到這三拍子的歌曲就不由自主的象蝴蝶一樣飛舞起來。我們將通過美妙的情境創設,讓幼兒在視覺、聽覺等不同方面感受蝴蝶的美,并通過用自己優美的動作和歌聲來再現自己對蝴蝶美的理解。從中感受春天萬物復蘇的生機勃勃,體驗春天里和蝴蝶一起游戲的快樂,萌發對春天的熱愛之情。
1.感受優美的旋律,樂意用肢體動作表現蝴蝶飛飛、花兒開放等,激發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2.欣賞并初步學唱歌曲,能用優美的聲音來進行演唱。
蝴蝶一只,背景圖一幅,伴奏帶
1.蝴蝶飛入場,感受、熟悉音樂的旋律。
——師:春天到了,小蝴蝶們,我們一起飛到草地上去吧,我來看看誰飛的最漂亮(老師帶領幼兒以蝴蝶飛的動作來進行表演)。
——師:小蝴蝶飛累了,請你找一個地方休息一下。剛才我看見了小蝴蝶許多漂亮飛翔的動作,(請個別小朋友來進行表演,集體可進行練習,配上音樂的旋律)
——在飛的時候可從踮腳尖、翅膀的不同動作、合拍表演等三個方面來進行提升。
2.出示蝴蝶,解決歌曲中的難點。
——師:有一只小蝴蝶也飛來了,它漂亮嗎?哪里最漂亮?它的翅膀這么美有各種顏色,誰能用一個好聽的詞語來夸夸它。(引出張開了五彩的翅膀)
——師:它這么漂亮象什么?(引出它象那會飛的花朵)
——師:這么漂亮的蝴蝶要飛來跟你們做朋友了,看看它飛到了誰的身上?(老師邊唱“它象那會飛的花朵,張開了五彩的翅膀”邊找朋友,可重復幾遍,讓幼兒熟悉后可跟唱)
3.出示背景圖,完整演唱歌曲,幼兒欣賞。
——師:蝴蝶飛啊飛,我們來看看它飛過了哪些地方?(老師邊表演,邊完整唱)
——根據歌詞提問:蝴蝶蝴蝶飛呀飛,飛過了哪里?在它飛過的地方,發生了什么變化?(幼兒說到后可再次邊示范邊清唱,幫助幼兒加深記憶)
——師:讓我們一起跟著蝴蝶去看看美麗的春天。(帶領幼兒學唱)
——師:蝴蝶很美,春天很美,那你在唱的時候要用怎樣的聲音來演唱呢?(引導幼兒用優美,柔和的聲音來演唱)
4.游戲“蝴蝶找花”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歌曲。
——師:蝴蝶飛過的地方,到處鮮花開放。我現在就是一只蝴蝶,你們是什么?(鮮花)讓我看一看哪朵花最美。(引導幼兒擺出各種不同的優美動作)當我飛過來摸摸你時,你就要站起來開放了,樣子就要更美哦!(老師扮演蝴蝶,小朋友扮演花朵,邊游戲邊引導幼兒演唱)
——請個別幼兒做蝴蝶,其他幼兒做花朵繼續數遍游戲。
5.結束。
——師:讓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看看美麗的春天吧!
幼兒園中班音樂新年好教案(匯總19篇)篇十三
買菜(音樂)“一課三議”
活動名稱 買菜(音樂)
日期 04、11、
執教者 周 潔
參加人員 吳麗娟、李英、王芳、陳衛鋒、李桂芹
活動情況記載
李桂芹:可以布置一個菜場,進行情境表演,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能夠大膽的表述;
陳衛鋒:圖譜可以準備成可以替換的,這樣對歌曲進行創編時,就可以更換圖譜了;
吳麗娟:可以設計一個節奏譜,一句一行,讓幼兒一看就知道音樂有幾句。
王芳:課前讓家長帶領小朋友去菜場觀看買菜;
李英:在導入部分可以做一些韻律,激發幼兒的興趣。
第( 1 )次討論
第一稿
買菜(中班音樂)
張家港市大新中心幼兒園 周 潔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讓幼兒感受菜場里有各種各樣的菜。
2、嘗試創編歌曲買菜,體驗改編歌詞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菜場的布置
三、活動設計:
(一)、導入:韻律活動;
(二)、學習歌曲;
1、教師隨樂舞蹈,幼兒觀看教師去菜場買菜
2、說說老師買了什么菜
3、說一說菜是什么樣子或味道的
4、整理歌詞,幼兒跟隨教師清唱歌曲;
5、幼兒齊唱歌曲。
(三)、創編歌曲
1、復習歌曲《買菜》
要求:(1)用輕輕的聲音演唱
(2)聽琴聲到最后一句話時,聲音漸輕
2、說說歌曲里的菜
3、創編一句歌詞
鼓勵和別人編的不一樣的幼兒
4、創編二句歌詞
5、將幼兒創編的歌曲演唱一遍
結束:音樂游戲《兩只老虎》
要求:在音樂結束后做出各種不同的滑稽動作,不能重復。
大新中心幼兒園“一課三議”活動記錄
活動名稱 買菜(音樂)
日期 04、11、
執教者 周 潔
參加人員 吳麗娟、李英、王芳、陳衛鋒、李桂芹
活動情況記載
李桂芹:教師可以隨樂做買菜的動作;
吳麗娟:在讓幼兒感知音樂時,要指導幼兒分清每一個樂句,加強幼兒音樂的節奏感,以便在表演時能較快的轉換動作。
李英:這首歌曲很有節奏性,可以先跟圖譜學念兒歌;
王芳:在讓幼兒整體表演時,可以先集體表演一遍,然后分組表演;
陳衛鋒:在活動中,可以豐富一些常用的詞匯,比如長又長呀、圓鼓鼓呀等,讓幼兒感知。
第( 2 )次討論
第二稿
買菜(中班音樂)
張家港市大新中心幼兒園 周 潔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讓幼兒感受菜場里有各種各樣的菜。
2、嘗試創編歌曲買菜,體驗改編歌詞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菜場的布置
三、活動設計:
(一)、導入:韻律活動;
(二)、學習歌曲;
1、教師隨樂舞蹈,幼兒觀看教師去菜場買菜
2、說說老師買了什么菜
3、說一說菜是什么樣子或味道的
4、整理歌詞,幼兒跟隨教師清唱歌曲;
5、幼兒齊唱歌曲。
(三)、創編歌曲
1、復習歌曲《買菜》
要求:(1)用輕輕的聲音演唱
(2)聽琴聲到最后一句話時,聲音漸輕
2、說說歌曲里的菜
3、創編一句歌詞,可以豐富一些常用的詞匯,比如長又長呀、圓鼓鼓呀等
鼓勵和別人編的不一樣的幼兒
4、創編二句歌詞
5、將幼兒創編的歌曲演唱一遍
結束:音樂游戲《兩只老虎》
要求:在音樂結束后做出各種不同的滑稽動作,不能重復。
大新中心幼兒園“一課三議”活動記錄
活動名稱 玩球(音樂)
日期 04、11、
執教者 李 英
參加人員 吳麗娟、周潔、王芳、陳衛鋒、李桂芹
活動情況記載
吳麗娟:在讓幼兒感知音樂時,要指導幼兒分清每一個樂句,加強幼兒音樂的節奏感,以便在表演時能較快的轉換動作。
王芳:在讓幼兒整體表演時,可以先集體表演一遍,然后分組表演;
陳衛鋒:在活動中,可以豐富一些常用的詞匯,比如長又長呀、圓鼓鼓呀等,讓幼兒感知。
第( 3)次討論
第三稿 買菜(中班音樂)
張家港市大新中心幼兒園 周 潔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讓幼兒感受菜場里有各種各樣的菜。
2、嘗試創編歌曲買菜,體驗改編歌詞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菜場的布置
三、活動設計:
(一)、導入:韻律活動;
(二)、學習歌曲;
1、教師隨樂舞蹈,幼兒觀看教師去菜場買菜
2、說說老師買了什么菜
3、說一說菜是什么樣子或味道的
4、整理歌詞,幼兒跟隨教師清唱歌曲;
5、幼兒齊唱歌曲。
(三)、創編歌曲
1、復習歌曲《買菜》
要求:(1)用輕輕的聲音演唱
(2)聽琴聲到最后一句話時,聲音漸輕
鼓勵和別人編的不一樣的幼兒
4、將創編好的歌曲集體表演唱;
5、結束活動:音樂游戲《兩只老虎》
要求:在音樂結束后做出各種不同的滑稽動作,不能重復
幼兒園中班音樂新年好教案(匯總19篇)篇十四
1、讓幼兒復習并鞏固固定節奏。
2、音樂游戲:以律動、身體節奏等方式帶入歌曲《懶惰蟲》。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歌曲《懶惰蟲》,節奏卡片
1、 固定節奏問答
(1)教師先排出一組節奏,再幫助幼兒排另一組有所變化的節奏。
(2)先引導幼兒如何將名字與卡片節奏結合在一起。
(3)鼓勵幼兒自己創作并回答節奏(要會排也要會念),幼兒排節奏卡教師念出節奏。
(4)請個別幼兒排節奏卡,全體幼兒一起念出節奏。
2、 音樂游戲
(1)教師教唱歌曲第一段時,幼兒模仿蟲子的動作扭來扭去。
(2)第二段唱到肚子痛時就摸肚子。
(3)第三段再模仿蟲子的動作扭來扭去。
(4)教師拍"噠噠 空"的節奏,讓幼兒跟隨,不間斷的拍,教師逐漸帶入歌曲。
(5)幼兒拍"噠噠 空" ,"噠噠 空"的節奏,邊拍邊唱歌曲。
(6)幼兒自由選擇樂器進行歌曲敲奏。
在活動中大部分幼兒表現積極,但忽視了能力弱的幼兒的表現,在下次活動中需要個別指導。
幼兒園中班音樂新年好教案(匯總19篇)篇十五
1、在了解煮面條的基礎上,發揮想像,用夸張的肢體動作進行模仿和表現。
2、引導幼兒感受樂曲的基本情緒以及明顯的節奏變化,鼓勵幼兒隨音樂節奏大膽運用豐富、有趣的動作來表現,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歡樂。
3、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4、遵守游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錄象帶、磁帶、各色皺紋紙、四快圓紙板、鋪有地毯的活動室
一、引入部分:看錄象,觀察煮面的過程。
二、基本部分:
(一)肢體動作的想象和表現:
1、沒下鍋的面條是怎么樣的呢?(硬硬的、直直的)
2、煮好的面條有是什么樣的呢?(彎曲、軟軟的)鼓勵幼兒嘗試肢體彎曲的各種方式,引導幼兒用身體柔軟無力,放松關節來表現。
3、面條下鍋后怎樣一點一點變軟的呢?引導幼兒表現身體及四肢波浪、肢體纏繞、翻滾、轉圈。
在老師的語言提示下用肢體動作完整表現煮面的過程。
(二)樂曲的想像和表現:
1、完整欣賞樂曲。
2、分段欣賞,引導幼兒感受不同的節奏變化。
3、鼓勵幼兒根據音樂節奏表現動作,對于大膽、獨特的動作給予評價、模仿改進,教師提供必要的示范。
4、集體表演,充分感受表演的歡樂。
(三)結束部分
放松游戲: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盛面了。游戲結束老師和幼兒一起收拾活動場地。
課堂環節緊湊,幼兒在輕松的環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戲過程中,我講游戲規則不到位,導致幼兒在游戲過程有的搗亂,氣氛太過度的活躍,導致我控制不住場面。今后我要加強本班的游戲規則的培養,是幼兒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戲樂趣。
幼兒園中班音樂新年好教案(匯總19篇)篇十六
2能聽辨出mi,并能初步理解三個音在五線譜上的關系。
3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小雞,小兔.小鳥頭飾若干.狼頭飾一個,花皮筋。
一.小動物找伙伴游戲過程。
1.老師與幼兒共同討論,根據小雞,小兔.小鳥的體型.特征,確定它們代表哪個音。
2幼兒自選小動物的頭飾,進行游戲。
3教師連續彈三個音,最后停在一個音上,戴著與這個音相應頭飾的小朋友找與自己同類的小伙伴抱在一起.
4違反游戲規則停玩一次。
二.動物找家游戲過程。
1教師將花皮筋在地上拉成五線譜狀,并將三個音的卡片放在相應的.地方,引導幼兒觀察三者之間的關系,說說:誰的家最高,誰的家在中間,誰的家最矮。
2說明游戲規則:幼兒根據聽到的音樂自由表現,音樂停,小動物迅速站到自己的家內。
3游戲進行兩遍后,提高難度.由教師扮演狼,音樂一停,狼就要出動.提醒幼兒快速反應,否則就會被狼抓住.
4引導幼兒相互討論,分配角色,商定規則,教師可以提供幫助和配合,幼兒自由游戲。
這是一節音樂與游戲相結合的活動,這種活動比較能刺激幼兒的神經,從而激發了他們的興趣。活動中,孩子們能在音樂聲有趣的和伙伴一起碰一碰小手,碰一碰小腳,開心的笑著,游戲著。要求幼兒能邊唱歌邊與同伴合作游戲,剛開始時幼兒只記得去尋找自己的朋友而忘記了唱歌,但是通過老師與幼兒之間的示范,這讓孩子能更好的掌握了游戲的規則。本次活動是以音樂游戲貫穿始終的,采取了邊唱邊與幼兒一起玩的形式,這就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歌曲和動作。此外,在活動中也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碰一碰”的熱情,也給幼兒與幼兒間提供了一個交流的機會,能在最短的時間里認識更多的朋友。同時對身體各部分的名稱也有了深刻的認識。
幼兒園中班音樂新年好教案(匯總19篇)篇十七
1、音樂結構為aba:a段音樂表現搟餃皮和餃子沸騰,b段音樂表現包餃子。
2、搟餃皮動作:a段音樂有四個樂句,每個樂句的前一小節在小圓圈隊形上做搟面的動作,后一小節雙臂自然打開,小碎步向后表示面皮變小,反復四次。
3、包餃子動作:b段音樂有四個樂句,每個樂句的前6拍,手臂自然打開表示等著裝餡,原地做小碎步,最后2拍雙手胸前拍一次手表示捏餃子,反復四次。在幼兒動作熟練后,教師可以扮演發餃子餡的人,增加游戲氣氛,提高幼兒的興趣。
4、游戲玩法:在幼兒表現餃子沸騰時,教師扮演大廚師,手持大漏勺撈餃子。幼兒扮演餃子,凡被大漏勺碰到的幼兒,要安安靜靜地呆在教師事先貼示的“大盤子”里。
活動目標:
1、隨音樂,基本合拍地做搟餃皮、包餃子的動作,并學習從小圓到大圓的隊形。
2、創編餃子沸騰的動作,表現音樂歡快的情緒。
3、在表現餃子沸騰的過程中找空的地方,不與別人碰撞。
1、生活經驗準備:熟悉包餃子的過程,注意觀察餃子沸騰時的樣子或觀看包餃子的錄像。
2、教具準備:
(1)在場地上貼一個能容納全體幼兒的橢圓形(輪廊線)表示“大盤子”。
(2)游戲時用的“大漏勺”一個。
(3)錄音機、音樂磁帶、教學掛圖(餃子在鍋里“跳舞”情景的圖片)。
1、活動導入。
教師:“你們吃過餃子嗎?”“餃子怎么包?”(引導幼兒說出包餃子的過程。)“餃子包好,怎么樣才能吃?”
2、創編餃子沸騰部分。
(1)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創編小餃子在鍋里跳舞的樣子。
(2)幼兒創編餃子跳舞的動作。
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并結合圖片創編出“自轉”、“四處游動”、“向上跳”及“自由舞蹈”等動作。
(3)教師和幼兒一起聽音樂學習小餃子跳舞。
(4)幼兒聽音樂自由表現。
3、學習搟餃皮部分。(見動作建議2)
(1)創編搟餃皮的基本動作:單手搟餃皮、雙手搟餃皮。
(2)動作遷移:幼兒在自己身體上做搟餃皮的動作,提高幼兒活動的興趣。
(3)學習由小圓到大圓隊形上的搟餃皮。
幼兒站成小圓圈,像一個“小面團”,教師邊哼唱音樂旋律,邊帶領幼兒搟餃皮向后退,共重復四次,逐漸變成大圓圈,即“小面團”變成“大餃皮”。
4、學習包餃子部分。(見動作建議3)
(1)學習包小餃子。
(2)學習兩個結伴包餃子。
(3)聽音樂包餃子。
5、將動作連起來,完整練習一遍。
6、完整地做“煮、撈餃子”游戲一遍。
教師出示大漏勺,講解游戲的玩法和規則,聽音樂與幼兒一起游戲。
幼兒園中班音樂新年好教案(匯總19篇)篇十八
1、初步熟悉“水族館”樂曲旋律,通過圖譜、肢體動作、樂器來感應樂曲的曲式。(重難點)
2、使幼兒能愉快地參與到活動當中來。
3、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4、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1、海底背景圖一幅(貼有各種海底動物)。
2、語詞圖卡一套、cd音樂。
一、幼兒跟隨音樂跳各種舞步進場。
二、出示海底圖介紹,引起幼兒興趣。
“水族館就像海底世界一樣,很神奇。”
1、提問:小朋友見過水族館嗎?水族館里會有些什么動物?
2、出示背景圖,介紹海底動物。
“看看,都有些什么海底動物?”
三、幼兒欣賞第一遍音樂。
1、介紹音樂名稱及作者。
“水族館這么神奇,這么美!讓我們也來聽一首很優美的音樂,名字叫《水族館》。這首音樂是法國音樂家圣桑寫的。
2、“在聽音樂之前,老師有個要求,請小朋友一邊仔細聽音樂,一邊想想,在音樂中你會看到什么?”
幼兒欣賞音樂。
3、讓幼兒談談聽完音樂后的感受。
“這是一首非常優美的音樂,剛才你們聽音樂的時候,好象又看到了什么呢?
4、理解下行間奏。
“剛才在音樂里你們有沒有聽到一段“鐺……”的聲音?(我們來聽聽看)聽到這段音樂你們想到什么?開始時聲音是怎么樣的?(由高變低)
5、讓幼兒用動作表示下行音樂。
“我們該用什么動作來表現這段由高到低的音樂呢?
四、幼兒欣賞第二遍音樂。
2、教師根據旋律表演,鼓勵幼兒為老師鼓掌。
五、感應曲式。
1、按圖譜順序感應曲式。
(1)“剛才你們都看到我表演了,這曲子里我想到什么?”
(2)“讓我們看看,音樂里都出現些什么動物?”
教師根據音樂按順序出示圖譜。邊唱歌邊出示。
(3)認識反復記號。
(4)幼兒根據圖譜聽音樂感應樂曲曲式。
2、肢體感應曲式。
(1)“剛才我想到的是金魚在水里唱歌,吹泡泡,那你們想到自己是一只什么動物呢?”(讓幼兒自由說)
(2)創編各種海底動物動作。
“現在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你想到是什么動物在水里唱歌,你就用動作表示出來,看看誰的動作最美,想的動物是跟別人不一樣的!”
3、碰鈴感應。
(1)“你們做的真棒!表揚表揚自己,你們看,老師還為你們準備了碰鈴。”
(2)“誰能讓碰鈴發出好聽的聲音?”引導幼兒探索各種敲法。
(3)讓幼兒為下行音樂配上音色。“聽聽剛才的下行音樂我們用哪種方法演奏更好聽?”
(4)“好,我們把這些配到音樂里面去,讓我們聽著音樂試試看吧!”(聽音樂演奏樂器)
六、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音樂新年好教案(匯總19篇)篇十九
1、幼兒能夠跟隨音樂,完整地演唱歌曲。
2、通過擊打身體,感知三拍子的節奏特點。
3、幼兒通過演唱歌曲,感受節奏音樂的快樂。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物質準備:小鼓,歌曲的音頻mp3,圖片。
經驗準備:敲擊小鼓的經驗,聽過小鼓的聲音。
幼兒能夠跟隨音樂,完整地演唱歌曲。
幼兒能按照三拍子的節奏,邊唱邊打節奏。
進入教室
唱《紅公雞》一邊唱歌,一邊玩游戲進入教室。(游戲玩兩遍)
《紅公雞》
我有一只紅公雞,不知在哪里?請你快來叫一聲?出來吃白米。
發聲練習
教師帶領幼兒復習上周學過的《誰唱歌》做發聲練習。
感知三拍子節奏的特點。
教師出示小鼓,并擊打出強弱弱的節奏。(可以用小鼓的音頻來代替)
教師引導幼兒用身體來表示強弱的節奏。(引導幼兒拍手,跺腳和拍腿)
教師帶領幼兒一邊聽歌曲范唱《小鼓響咚咚》,一邊用用肢體按照xxxx的節奏來為歌曲伴奏。
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并用肢體動作進行表現。
我的小鼓是怎么響的?
我說話兒,小鼓怎么樣了?
我說小鼓響三聲,小鼓怎么回答的?
哎呦呦呦這不行,為什么不行?
我說小鼓別響了,小鼓怎么回答我的?
師幼共同有節奏的朗讀歌詞,并注意三拍子的節奏。
師幼共同演唱歌曲,并引導幼兒用肢體來表現歌曲的優美,感知三拍子的強弱關系。
教師帶領幼兒唱歌《小鼓響咚咚》做著優美的動作離開教室。
本節活動分三個環節。在學習童謠環節中,教師創設幼兒喜愛的“和小鼓做游戲”的情境,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學習童謠。幼兒能夠較深入地理解內容,體驗童謠的語言結構和韻律特點。在引導仿編過程中,教師通過出示圖片引導遷移生活經驗,幼兒表現出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思維活躍、發言踴躍,快樂地完成了仿編學習。活動環節清晰,層層遞進,較好地實現了活動目標。
小百科:鼓是一種打擊樂器,在堅固的且一般為圓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雙面蒙上一塊拉緊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擊出聲。鼓在非洲的傳統音樂以及在現代音樂中是一種比較重要的樂器,有的樂隊完全由以鼓為主的打擊樂器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