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是我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擁有豐富的牧草資源和養殖品種。以下是內蒙古的一些創新型企業和科技項目,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內蒙古大草原民俗(精選19篇)篇一
天剛蒙蒙亮時草原上就已經生機勃勃了。清晨的露水讓綠油油的草地變得更加鮮嫩,可綿羊們卻好像一點也沒睡醒。從遠處望去,好像一朵朵正在慢慢移動的白云。過了一會兒,太陽從遠處一點點的升起來了。公雞鳴叫起來,鳥兒在樹梢唱起動人的樂曲,霎時草原變得熱鬧起來了。
沒過多長時間天空就變得碧藍了起來,往遠處看,只見幾匹駿馬在草原上飛奔。而綿羊卻在草原上悠然自得地吃起草來。碧藍的天空,飛奔的駿馬,綠色的草原和雪白的羊群變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內蒙古大草原民俗(精選19篇)篇二
去年八月,我們全家到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旅行。一路上,我都憧憬著自己騎上駿馬,奔馳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感受策馬揚鞭的樂趣……車一直開到草原的邊際,一下車,遼闊的大草原便展現在眼前。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我的心都醉啦!
我興沖沖地直奔馬場。一位蒙古族老爺爺為我選了一匹棗紅色的高頭大馬,我迫不及待地跨上馬背,踏上馬鐙,舉起馬鞭。突然,這匹馬不知是怪我沒和它打招呼,還是怪我太傲氣,一下子騰躍起來,不停地亂踢亂跳,大有和我“斗爭到底”之勢。我頓時失去平衡,不知所措,嚇得“啊啊”大叫。老爺爺上前拉住馬,親切地大聲說:“孩子,別怕,沉住氣!”可是我根本聽不進去,聲嘶力竭地哭喊著:“快讓我下來,我不騎馬啦!”
老爺爺用粗糙的大手把我抱下馬背,語重心長地說:“孩子,進了草原就像進了課堂,里面的學問多著咧!別的先不說,就說騎馬吧,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僅要有勇氣,還要懂得馴馬,懂得和馬交朋友!還敢騎嗎?”老爺爺用半信半疑的口氣問我。想到剛才的狼狽樣,我有點兒無地自容。老爺爺的話不斷回響在耳邊,我鼓足勇氣,誠懇地說:“爺爺,再讓我試試,我能行!”
老爺爺遞給我韁繩,扶我上馬。我小心翼翼拽著繩子,大紅馬眼里充滿敵意,昂頭嘶嘶長鳴不止,突然向前一躥,把頭一甩。我控制不住身體,一下子摔倒在地,我的膝蓋蹭破了,滲著血水,兩只手傷痕累累,火辣辣的疼。我倔強地爬起來,再次上前拉緊韁繩,幾經拼搏,累得大汗淋漓,污泥爛草沾滿全身,還是沒有成功。大紅馬也累得“呼呼”喘,停下來啃著地上的青草。
老爺爺非常高興:“好樣的,快點兒騎上去!”我重新上馬,抓緊韁繩,雙腳輕輕地一夾馬肚,大紅馬溜溜地跑了起來。盡管我的心怦怦直跳,但我不再害怕,慢慢坐直身子,輕揮馬鞭,馬兒飛一般地跑出去。我仿佛是成吉思汗麾下的勇士,策馬揚鞭,馳騁在草原上!
內蒙古大草原民俗(精選19篇)篇三
內蒙古大草原之旅是有趣的。大草原遍地是牛、羊、馬、鵝,有時還有狗。在草原上能騎到馬兒,可以看到駱駝,可以和小白兔玩,還可以看到馴鹿,它的角金光閃閃的。
內蒙古大草原之旅是嚇人的。在內蒙古的旅途中,我們的車子陷進了全是泥的泥坑,最后是農用拖拉機把我們的汽車拉出來的。下雨天,汽車在松軟的土堆上行駛,非常危險,我嚇得心都飛出來了。
內蒙古大草原之旅是艱苦的。我們住宿的條件非常差,有一天晚上我們洗澡時停電了,而且洗澡洗了一半突然停水了,后來媽媽給我找水沖澡。
內蒙古大草原之旅是多彩的。天空是瓦藍的,小河綠得發青,田里的花兒有紅的、紫的、白的,等等。山坡綠油油的像地毯,油菜花黃乎乎的像雞蛋黃。看著山坡上的油菜花,就像是雞蛋黃潑在地毯上一樣,好玩極了。
內蒙古大草原民俗(精選19篇)篇四
蒙古人生活在草原上,他們的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而富有傳奇**的民族。
蒙古人的傳統服裝是闊衫長袍,高領長袖,腰系皮帶,腳蹬皮靴。蒙古人的穿著不同季節也是不同的,夏穿單夾袍,**鮮艷,冬季則穿羊皮袍,舒適暖和。
蒙古族是個放牧的民族,這一區域的草被牛羊吃光了,便要搬到一片有水有草的地方去。為了搬家方便,蒙古人居住的是蒙古包,到時候折起來用車拉走,找到合適的地方再把蒙古包撐起來。蒙古人就是這樣,過著“逐水草而遷徒”的游牧生活。
說起飲食,蒙古人喜歡吃羊肉,大塊大塊的羊肉放在篝火上烤著吃,怎么也吃不厭,有時也吃點奶酪。他們還喜歡喝牛奶、羊奶和蒙古酒。
“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的一個盛大的節日,十分隆重。“那達慕”大會上可以進行摔跤。各位摔跤手身穿皮革制成的坎肩,下著三*短裙、繡花馬褲和長靴。摔跤的時候,膝蓋以上部位碰著地就算失敗,各位摔跤手誰也不肯讓誰,用自己驚人的力量和絕妙的技巧來贏得對手。他們每贏一次,就在胸前掛上一條*布條,觀眾也隨之歡呼起來。
騎馬也是大會上驚險動人的比賽,能在這個大會上比賽的,個個騎術精良,馬匹也嬌捷如飛,*一響,各位騎馬手便疾風般地沖向終點,一轉眼的功夫,冠*便產生了,大家都用歡呼聲表示祝賀。
蒙古族就是這樣一個歷史悠久,文化風格與眾不同的民族。
內蒙古大草原民俗(精選19篇)篇五
草原上的蒙古人都很好客。不論是不是親戚故舊,認識不認識,到蒙古人家里做客,都會受到熱情的接待。
走近營子,首先聽到的是狗叫。蒙古人喜歡養狗。狗不但有護畜作用,還能傳遞信息。狗一叫,孩子們會首先跑出來,之后,回去向大人匯報看到的情況。如果來的是長輩,全家人都出來迎接。迎客人前,服裝都會穿戴整齊。
主人中有長輩和老人時,客人要在營子外下馬,牽著馬進營子。客人是長輩或老人,主人要接過馬韁拴在馬樁上。晚輩要向剛見面的長輩問候請安。
按蒙古人傳統,來家就是客,一律茶、食招待。除非客人忙得等不及燒茶,也得要品嘗點奶食品才能上路,如果到一個蒙古人家里而什么也不吃就走,會被認為是對主人的不尊敬。
獻茶敬酒照例以長輩、老人為先。有時也會為了表示對客人的尊重而先客后主,客人接過來茶碗來要放在長者面前。獻茶要站起身雙手奉上,不能坐著獻茶。晚輩如果是男性,敬酒時作單跪姿勢。
客人吃過茶,先向長輩一一敬酒,長輩們接過第一盅酒,照例說幾句吉祥的話,用太陽指蘸酒彈酹。這時客人應該向老人獻上禮物,分糖果給小孩。
客人獻過禮物,主人家的家長開始給客人敬酒。如果家長年高輩長,一般會由少輩人代替。晚輩忌諱在長輩面前喝酒吸煙,但必須接過酒杯并酹酒之后,將杯放在桌子上。如果客人好喝酒,長輩便會借故回避,給機會讓同輩人飲酒娛樂。多么好喝酒的老人,也不能同青年人一道飲酒。即使大規模喜慶,也必須按年齡、輩分、地位、性別分開坐。避席的長輩待年輕人飲到差不多時返回,與客人共同斟滿一杯酒放在桌子上,大家開始用飯。如果主人以整羊席待客,則先由長者動刀割肉。和客人一起吃飯的,必須是家庭主事人。
如果客人辭行,全家人會都來送別,有時主人家的老太太會用牛奶酹祝。
蒙古包的西北隅和灶口處是不能貿然去坐的`。要沿房門西側坐在門里或被主人讓到正北沿東一排坐下。不論天氣多冷,不得在火盆上烤腳、磕煙袋、吐痰和進出跨越。客人的鞭子、棍子之類禁忌帶入室內。
在草原的有些地區,蒙古人家婦女生了孩子,總要在屋檐下掛個標志,如果掛的是弓箭,說明生的是男孩;掛的是紅布,說明生的是女孩,即寓男用弓箭、女用針線之意。凡遇這些標志,客人須注意,不要貿然闖進婦女坐月子的屋里。
我差不多就是這樣的,老師打“優”
內蒙古大草原民俗(精選19篇)篇六
每個人都有非常多第一次,想起第一次自已穿衣服的喜悅,第一次坐火車的喜悅,第一次登臺演出的緊張……一個個第一次一直在伴隨著我們成長,但最令我難以忘懷得就是第一次去草原。
早就聽說過內蒙古大草原的景色,希望能親眼目睹草原的`遼闊美麗。這次,我的愿望終于實現了,我來到了一碧千里的內蒙古大草原。此時,我想歡呼:“草原,我來了!”放眼望去,草原雖無邊無際,卻并不茫茫。一望無際草叢中許許多多五顏六色的野花,野花雖然沒有玫瑰艷麗,但許多野花簇擁在一起,產生了一種獨具特色的美,一簇簇一團團,仿佛在比美。四周環繞著群山,湛藍的天與山相接,一眼望不到邊。風兒吹過,花兒于小草在隨風舞蹈,群山則好似一群熱情的觀眾,在歡呼,鼓掌。天使湛藍的,草是翠綠的,仿佛人間仙境。遠處羊群在草原上追逐、玩耍,牛在哞叫,好像是在歡迎我們的到來。真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現牛羊”。
忽然,我看到一群馬,馬上有一種想騎馬的沖動。“媽媽,我想騎馬”。“好啊”。媽媽欣然同意。“你敢騎嗎?”“敢,這有什么不敢的”。我爽快的回答道。我一蹦一跳的跟著媽媽去挑了一匹英俊的高頭大白馬,我騎上馬背,有些興奮,也有些緊張,忽然覺得自己非常高大,像電影里的大俠,十分瀟灑。我抓緊了韁繩,坐好,用腿稍微一夾馬的肚子,它就開始跑了,我抓著韁繩的手一刻也不敢放松。剛開始它跑的非常慢,慢慢的它在加速,耳邊的風在呼呼地響。我緊張死了,猛地一拉韁繩,那匹馬竟然前蹄離地,嘶鳴著立了起來。差點把我摔下來,媽媽急忙跑了過來,扶著我下了馬背,說實話,我的腿都嚇軟了。但我還是裝著輕松的樣子對媽媽說“沒事,真好玩”。
接著我們來到了蒙古包。坐定后,主人端上了熱騰騰的奶茶、奶食品和烤全羊,接著在問候和笑聲中開始敬酒,主人手捧哈達,托著銀碗,齊眉舉盤,把美酒敬獻在我們面前。我不想叫媽媽喝酒,但媽媽不理我,一飲而盡。過后媽媽才告訴我,這是那里的禮節,把碗中的酒喝了,是對主人的尊敬和親密。另外,烤全羊是內蒙人招待客人的最高禮節。而且那里的羊肉特別好吃,真讓人回味無窮啊!
這次去草原,我不僅看到了如此美麗的景色,還品嘗了那么多的美味,讓我記憶猶新。
內蒙古大草原民俗(精選19篇)篇七
古民族遠在十二、十三世紀以前,就形成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實行同一個氏族或部族不能通婚的習俗。當時,除王公貴族的姑娘不嫁平民百姓外,一般貴族和平民可以成婚。講求倫常,嚴格輩分也是蒙古族婚姻的通例。
蒙古民族的成婚過程和形式,早在十三世紀以前就形成了郎才女貌的聘婚制度。當然這種聘婚都是由父母來決定的。據《蒙古秘史》記載,少年鐵木真(即成吉思汗)的親事就是聘的,而且那時的婚禮儀式也比較簡單。鐵木真九歲時,其父也速該帶他到其舅族部落聘婚,途中遇到德薛禪,德薛禪見鐵木真“其目有燁,其面有光”,便說,“我有小女,親家請婚之”。于是也速該到德薛禪家,“及觀其女,則其面有光,其目有燁”,而感到合意,遂以一匹馬作為給字聘婦的定禮,如此而已。
據說,從那時起,蒙古族稱女婿為“胡里根”,就是把難的送到女家的意思。直到今天,蒙古族的結婚儀式,元、明以來受漢族和滿族婚禮文化的影響,逐漸形成了一套繁瑣的禮節。其成婚大體上有以下幾個過程:相看、下哈達(即訂婚)、過禮、婚禮、回門等。
相看,就是男兒到一定的年齡,其父母即為之五色對象,得知某家有閨女,年歲相當,則托媒到女家提親,然后兩家父母彼此往來,互相了解家庭情況及男女性情,觀看容貌,如果不合意就算了,尚不清楚能否成婚,所以在相看時,一般采取不公開的方式進行,如只說某年某月有朋友來家做客等,以免婚事不成,留下不好的影響。
蒙古人娶媳婦設三次宴才過門。第一哈達宴,第二送羊宴,第三娶親宴,娶親去七人。下哈達或哈達宴,即男女兩家父母以為合意,選定訂聘的吉日之后,由男方媒妁帶著哈達、燒酒等行聘事宜。之所以將訂婚稱為下哈達既是吉祥福物,又是信物,所以以哈達為頭禮,定下兒女親事,也就是很自然是事了。
在哈達宴上議定彩聘禮及穿戴之后,再另行選吉日,約媒妁與親友若干人,攜帶男方準備的牛、羊、布匹、綢緞和燒酒送到女家過禮。女方也邀請近親若干人,共同議婚禮儀式。在婚禮儀式中后來定親和過禮這兩個儀式,其界限并不明顯,有的把這兩個儀式合并在一起進行了。
居住在各地之蒙古族的成婚過程和儀式,只是大同小異,并沒有太大的差異。至于彩禮數目之多少,婚禮規模之大小,全由雙方家庭的今年經濟條件來決定,貧富貴賤相差很大。但蒙古人崇尚九數,認為九是最大的數,所以聘禮都從一九到九九址,如九只、四十五只、五十四只、八十一只等。一般“五九”禮居多。
舉行結婚大禮時,新郎穿禮服。科爾沁地區則扎兩側墜白布“箭巾”的腰帶,“箭巾”上掛腰子狀的小荷包,頭戴紅纓帽,腳穿繡花大絨面黑色馬靴,配掛弓箭,騎“質孫馬”,因為就是圖吉利而特定毛色的馬。與伴郎和主婚人等數人,攜帶象征長壽的“金龜圖”和彩車前往女家迎親。
當到了女家門口時,女家則故意閉門不納。這時雙方都有一名職業和半職業祝頌家出面,以極其優美的詩句高歌長篇頌詞,引經據典地回答彼此的提問,說明原委。在經過若干回合之后,女方才接受頂門哈達,始請新郎和迎親人員入門。新郎呈獻哈達于女家父母,女方父母接納之后置于室內正中。
然后設豐盛的整羊酒席,與女家邀請的賓客一起款待迎親人員。正席開始后,新郎到女家主婚人席前換穿女方備制的新衣。送親人員隨之,新娘與其幾個姐妹同乘張彩蓬車,由女家送親人員陪伴。這時姑娘即使心甘情愿,也要大聲哭叫,否則被認為缺乏家教。
此時,男方正張燈結彩的功能接新娘的到來,及至,新娘與新郎先拜天、拜祖,再行拜火禮,以示家道興旺。拜火禮畢,新娘另入一室梳妝打扮,換穿新婚嫁衣,然后拜見公婆和諸親友,行叩頭禮,男方舉辦的結婚大宴開始,仍是一片歌聲,邊飲邊歌,直至次日天明。
送親人員臨走之前,長輩們還要到新娘住處恭喜和慶賀,并用一塊石頭壓住新娘的后衣擺,預祝新娘在家里受到器重,成為里里外外一把手的好媳婦。當送親人員喝罷歡送酒,起程回去時,新郎和伴郎等還要乘馬歡送一程,大家都盡情縱馬奔馳,互相追逐,并以奪帽為嬉。真是有呼有應,又嬉又戲,情景好不熱鬧。
新娘過門后的第三天清晨,首先要收拾爐灶倒灰,煮茶做飯,打掃房屋,開始承擔家務,參加勞動。同時脫下華麗的嫁衣,換穿不加繡飾的、色調樸素的衣服,表示少女時代已經結束,必須老成持重。
至于蒙古族已婚姑娘的回門,不是在第三天,而是娘家人到女婿家探望女兒的大小兩次“額爾格勒特”(意為探視)之后,即女兒過門后十三天半個月內娘家要去人看望一次,這次叫“巴嘎額爾格勒特”,意思是“小探視”,因此去的人少。再過半個月二十天后,娘家又到婿家去看望女兒一次,這次叫“依克額爾格勒特”,意思是“大看法”,去的人數比第一次多。在這次探望期間,雙方兩親家母商定新娘回門的具體日期和住娘家時間的長短。
蒙古族的婚禮歌很有意思,雖也有地區之分,但總的有上馬迎親、閉門迎親、閉門迎婿、獻羊祝酒、求名問庚、新娘上馬、新娘拜火等幾大系列的宴歌。婚禮歌以祝、贊詞貫穿整個婚禮議事,大都用比喻、夸張手法。
在《迎親詞》中這樣形容新娘和送親隊伍:“鮮花似的紅潤/脂粉似的白凈/勁松似的婀娜/白銀似的純潔/黃金似的貴重……望你們揚起的煙塵/好似彩云飛揚……”婚禮歌一般有獨唱、合唱、對唱等形式。屆時,人們按照婚禮本身的客觀進程,分別在不同場合演唱。因為這些歌曲數量大,難度高,風格多樣,禮儀要求特別強,先后次序上不能有半點差錯,所以在結婚議事上,往往要聘請吟誦祝、贊詞為職業或職業的民間藝人來唱。他們博古通今,能言善辯,以動人的歌聲和風趣的談笑來活躍氣氛。
內蒙古大草原民俗(精選19篇)篇八
烏蘭布統草原是內蒙古草原最美的草原之一,看過之后就知道真正的人間天堂是什么樣的了。內蒙古的兩大自然奇觀就是藍天和綠地。
內蒙古的天空已經藍到世界都罕見的地步了,可見內蒙古的污染指數一定很低。藍天中鑲嵌這幾朵孤零零的白云,雖然有點單調,但也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
內蒙古的草原差不多是內蒙古總面積的一半,進入草原之后,如果沒有導游的指引,就分不清東西南北了,因為四周都是一望無際的綠色。草原可以與天空相媲美,藍色和綠色相結合,給人心曠神怡的感覺。
內蒙古的草原就是森林退化最好的見證,因為全球氣候改變、生態遭到破壞等多種因素,導致森林大片退化,雖然還能見到成片的白樺林,但大不如前了。現在的內蒙古草原雖然依然那么美,但生態系統變得非常脆弱,生物物種少了許多。
內蒙古的氣候很像新疆,晝夜溫差特別大。我終于親眼見到了蒙古包,上面有很多動物的圖像。
內蒙古有一座喇嘛山,這是內蒙古植被覆蓋率最高的一座山了,雖然不高,但是還是吸引了很多游客。
我本以為內蒙古高原就像黃土高原那樣四處都是沙漠,但去了之后才知道,內蒙古就是成片的草原,是人間天堂。
內蒙古大草原民俗(精選19篇)篇九
祖國得大好河山,都像瑰麗壯美得圖畫,使我感到大自然是那樣得奇妙。美麗得內蒙古大草原,是其中得一條亮麗得風景線。
早晨,在無邊無際得大草原,一輪紅日從天邊冉冉升起,霞光照耀著大地,象征著新得一天即將來臨。在遠處,幾匹駿馬在盡情地奔跑,美麗得霞光勾畫出它們健壯得身軀,長長得棕毛在微風中飄動。小草綠得可愛,與奔跑得駿馬,初升得紅日構成了一幅美麗得風景畫,讓人回味無窮。
中午,羊兒在草原上悠閑地吃草。有得好像吃飽了,在慢條斯理地散步;有得搖頭擺尾,好像在看哪里得草多;有得在埋頭吃草,為明天積攢力量。炎炎得烈日炙烤著大地,悶熱極了。一切都顯得那樣祥和,安寧。
傍晚,天邊得太陽似乎;要盡力釋放自己最后得光芒,是那樣得耀眼,那樣得美麗。忽然,一陣高昂得歌兒傳入耳中。呦!原來是牧羊人趕著羊群回來了,遠遠看去,羊群就像一大片浮動得棉花,好看極了。
內蒙古大草原民俗(精選19篇)篇十
內蒙古大草原,會讓人流連忘返。就讓我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草原風景如畫,來到大草原,草原遼闊無邊,整個草原就像一幅活的畫。抬頭遠眺隱約可以看見螞蟻般大小的蒙古包。近看有很多小野花,一排一排很整齊。草長得很茂盛,高的有一米多,矮的只有一厘米左右。小草和花兒隨風飄舞。天空是蔚藍色的,給人及舒服的感覺。
只見遠處天空和草地相交接,給人一種清爽的感覺,白云悠悠地飄動。天空像一個巨大圓圓的帳篷,籠罩在綠色的大地上,這時我真切的感覺地球是圓的。草原上可以騎馬,吃了午飯后,我們全家就去騎馬。我們學著電視里一邊喊:“駕――駕”,一邊用腳夾著馬肚子上的馬鞍,像大將軍一般,向著草原深處飛奔而去。
草原風情獨特。我們把馬兒停在了一個村民家門前,品嘗了馬奶酒,奶酪之后,我們穿過了一片沼澤地來到一條河邊,導游說這是美麗的“希拉穆仁河”。那是一條彎彎的溪流,靜靜地流過這廣闊無垠的大草原,像迷人的玉帶鑲嵌在寬闊的大草原,這里真是草肥水美,風一吹,隱約見到一些白色的羊群,我們終于找到了“風吹草低現牛羊”的感覺了。
藍天白云,茵茵綠草,群群牛羊,點點氈房,裊裊炊煙。八月的草原美得像個童話世界,我們置身于茫茫草原,心情格外開朗,于是我放聲大叫“草原,你好美”!
內蒙古大草原民俗(精選19篇)篇十一
大家都知道內蒙古大草原是多么的美麗!說到如今,今天我們一家人就來到了大草原!
嗬——好壯觀的景色,使我留連忘返,回味無窮!好壯觀的景色,好美麗的草原,它是那樣地廣闊,成群接隊的小羊羔在草原上嬉戲著`玩鬧著`“說說笑笑,”的像一群調皮的小孩一樣,多可愛呀!中午,那里的主人邀請我們吃飯,中午的太陽,十分紅,而且又大又圓,金燦燦的陽光在云層中閃閃風光,好美麗呀!
接著,我們的眼角又慢慢的轉到了賽馬場上,到了那里有許多人圍在場邊,為自己的親人或伙伴而喝彩,說著我們從擁擠的人群中擠了進去。啊——好壯觀的地方啊!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開始”一聲洪亮的叫聲從裁判員的口中大聲的說了出來,一匹匹奔馳的駿馬在草原上飛奔著,在那一瞬間,奇跡出現了,一位英俊瀟灑的小伙子以1分33秒的時間騎著自己心愛的駿馬,觀眾的尖叫聲和歡呼聲回蕩在草原。
下午過去了,接著我們又迎來了一個美好的晚上!我們和那里的主人一起吃豐盛的晚餐,吃過晚飯,那里的主人和我們一起拿著火把游行,接著成群接隊的人都那著火把跑來了,從上面看,一把把火焰,就像許多的小星星,閃閃耀耀的,繪制成了一幅美麗的夜景圖,真是美麗極了!游行完以后,人們把所有的火把放在一堆,突然,一道美麗的火焰出現在人們的眼前,所有的的人都圍在火焰周圍跳起了歡快的舞蹈,唱著,跳著大草原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火花照在人們的臉上,好紅好紅,像一盞盞明亮的燈籠一樣,那時多么的美麗!
站在這片歡樂的海洋里,我仿佛就是這里的主人一樣,帶著那些遠道而來的客人,一起欣賞著這片美景,我敢保證,遠道而來的客人一定會對這里的一切贊不決口,留戀忘返的,到現在我回想起今天一天做的事情和看到的事物,是多么的興奮,多么的激動!特別是晚上的游行活動最讓我不能忘記,還有那些英俊的小伙子,美麗有善良的姑娘!
美麗的大草原,你的美麗深深吸引了我,也打動了我。我愛你——大草原!
內蒙古大草原民俗(精選19篇)篇十二
到了目的地,我看到了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還有藍藍的.天。那里的藍天比別處的更加可愛,空氣也十分清鮮,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在天低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我們訪問的是猛哥爾豹旗。汽車走了許久,遠遠地望去,我們看到了一條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帶子——河!牛羊也漸漸的多了,最后我們還看到了馬群。到了猛哥爾豹旗,首先引入眼簾的是幾座蒙古包,和許多匹馬。走進蒙古包我們還看見了一個英雄的畫像——成吉思汗。吃過了奶豆腐和手抓羊肉,喝過了奶茶,我們換上了蒙古人的衣服,騎上了馬,玩耍起來,奔馳在遼闊的草原上,我高興極了。時間過得很快,太陽這時已經偏西了,誰也不肯走。是呀!蒙汗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內蒙古大草原民俗(精選19篇)篇十三
祖國的大好河山,都像瑰麗壯美的圖畫,使我感到大自然是那樣的奇妙.美麗的內蒙古大草原,是其中的一條亮麗的風景線.
早晨,在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一輪紅日從天邊冉冉升起,霞光照耀著大地,象征著新的一天即將來臨.在遠處,幾匹駿馬在盡情地奔跑,美麗的霞光勾畫出它們健壯的身軀,長長的棕毛在微風中飄動.小草綠得可愛,與奔跑的駿馬,初升的紅日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風景畫,讓人回味無窮.
中午,羊兒在草原上悠閑地吃草.有的好像吃飽了,在慢條斯理地散步;有的搖頭擺尾,好像在看哪里的草多;有的在埋頭吃草,為明天積攢力量.炎炎的烈日炙烤著大地,悶熱極了.一切都顯得那樣祥和,安寧.
傍晚,天邊的太陽似乎;要盡力釋放自己最后的光芒,是那樣的耀眼,那樣的美麗.忽然,一陣高昂的歌兒傳入耳中.呦!原來是牧羊人趕著羊群回來了,遠遠看去,羊群就像一大片浮動的棉花,好看極了.
內蒙古大草原民俗(精選19篇)篇十四
大家都知道內蒙古大草原是多么的美麗!說到如今,今天我們一家人就來到了大草原!
嗬——好壯觀的景色,使我留連忘返,回味無窮!好壯觀的景色,好美麗的草原,它是那樣地廣闊,成群接隊的小羊羔在草原上嬉戲著`玩鬧著`“說說笑笑,”的像一群調皮的小孩一樣,多可愛呀!中午,那里的主人邀請我們吃飯,中午的太陽,十分紅,而且又大又圓,金燦燦的陽光在云層中閃閃風光,好美麗呀!
接著,我們的眼角又慢慢的轉到了賽馬場上,到了那里有許多人圍在場邊,為自己的親人或伙伴而喝彩,說著我們從擁擠的人群中擠了進去.啊——好壯觀的地方啊!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開始”一聲洪亮的叫聲從裁判員的口中大聲的說了出來,一匹匹奔馳的駿馬在草原上飛奔著,在那一瞬間,奇跡出現了,一位英俊瀟灑的小伙子以1分33秒的時間騎著自己心愛的駿馬,觀眾的尖叫聲和歡呼聲回蕩在草原.
下午過去了,接著我們又迎來了一個美好的晚上!我們和那里的主人一起吃豐盛的晚餐,吃過晚飯,那里的主人和我們一起拿著火把游行,接著成群接隊的人都那著火把跑來了,從上面看,一把把火焰,就像許多的小星星,閃閃耀耀的,繪制成了一幅美麗的夜景圖,真是美麗極了!游行完以后,人們把所有的火把放在一堆,突然,一道美麗的火焰出現在人們的眼前,所有的的人都圍在火焰周圍跳起了歡快的舞蹈,唱著,跳著大草原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火花照在人們的臉上,好紅好紅,像一盞盞明亮的燈籠一樣,那時多么的美麗!
站在這片歡樂的海洋里,我仿佛就是這里的主人一樣,帶著那些遠道而來的客人,一起欣賞著這片美景,我敢保證,遠道而來的客人一定會對這里的一切贊不決口,留戀忘返的,到現在我回想起今天一天做的事情和看到的事物,是多么的興奮,多么的激動!特別是晚上的游行活動最讓我不能忘記,還有那些英俊的小伙子,美麗有善良的姑娘!
內蒙古大草原民俗(精選19篇)篇十五
大家好!我是這次旅行導游:董余,大家可以叫我“董導”。我們即將游覽美麗富饒又神奇呼倫貝爾大草原,感受什么是“藍天綠地”,什么是“綠色凈土”。
呼倫貝爾大草原位于大興安嶺以西,由呼倫湖、貝爾湖而得名。地勢東高西低,海拔在650~700米之間,總面積約93000平方公里。這里生長著120多種營養豐富牧草,是中國現存最豐美優良牧場,豐美水草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污染,有“牧草王國”、“最純凈草原”美稱。
走近草原放眼望去,一碧千里,滿眼皆是綠色,中間點綴著白色羊群,猶如一幅巨大綠色畫卷,無邊無際,在草地上走走,空氣十分新鮮,有一種說不出來奇妙感覺。大家也可以冬季來這里旅游,冬季呼倫貝爾是冰和雪世界,這里美景讓你仿佛置身童話般世界,每年12月這里都會舉辦冰雪節,有冰上捕魚、馬拉雪橇、觀駱駝等活動。
來到草原,一定不要忘記去呼倫湖。關于呼倫湖和貝爾湖還有一個傳說:從前,草原上有一對情侶,女孩能歌善舞,才貌雙全,名叫呼倫;男孩力大無比,能騎善射,名叫貝爾,他們為了拯救草原與妖魔奮勇搏殺,最后女孩變作湖水淹死了眾妖,男孩為了尋找女孩勇敢投湖,于是他們雙雙化作了世世代代滋潤草原呼倫湖和貝爾湖。
站在湖邊一眼望去,看不到邊際,如海一般遼闊。在湖邊常常會遇到剛剛還是晴空萬里轉眼間風云突變,下起了大雨,可西方太陽并未褪去,這就是“太陽雨”,一面是電閃雷鳴烏云翻滾,一面是陽光明媚嬌紅醉臉,這時你會看到呼倫湖上穿高高架起一座彩虹橋,草原正以最隆重禮節向你祝福呢!
草原上人極為好客,一座座蒙古包里,主人們正歡歌樂舞,迎接著大家到來,一會大家可以在草原上騎馬、騎駱駝,看賽馬、摔跤比賽和烏蘭牧騎演出,吃著草原風味“全羊宴”,參與晚上特色篝火晚會,讓大家盡情體驗獨特草原風情。
多余話不多說,大家要細細品味呼倫貝爾大草原無限樂趣,祝大家旅途愉快!玩得開心!
內蒙古大草原民俗(精選19篇)篇十六
暑假的一天,我和外公外婆等來到向往已久的大草原。看到這一望無際的草原,使我不由地想起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那時不知誰喊了一聲:“那里有馬”。我這才從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中,看到萬綠叢中的涌動著的黑點、白點向我奔來了;我不顧外公外婆的阻攔,飛奔到馬群中去。我把我的愿望急急巴巴地告訴牧馬人,這個豪爽的蒙古年輕人應允了。他拉了一匹白色的高頭大馬,告訴我這是他自己的`坐騎,經過訓練比較溫順,這是非常適合我們南方姑娘騎行的。我接受他善意的規勸,在主人的幫助下我坐上了“黑里俏”的背上,緊緊地抓住韁繩緊張得不敢說話。當我的眼睛與主人四處張望時,馬開始跑起來,此時此刻,我的心里十分緊張得不敢睜開眼睛,眼前的一切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騎著馬兒很快就轉了一圈。這次游草原太快樂啦!讓我久久不能忘記。
內蒙古大草原民俗(精選19篇)篇十七
到達內蒙古希拉穆仁草原附近,我們坐上馬車前往傳說中的大草原。一路上,我們看到了許多正在奔跑的馬兒,它們好像正在歡迎我們的到來。那些馬兒有的正在狼吞虎咽地吃著草,有的正在快樂地奔馳,還有的就是在那兒傻傻地站著,一動不動,好像睡著了似的……。隨著馬車的飛奔,我們離草原腹地也越來越近了,過了一會兒,我們終于看到了那一望無際綠色的大草原。遠看草兒綠油油的層層疊疊,不時有一群群白羊出現在草海中,讓我不禁想起“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名句!可是,當我下了馬車,近看草原的時候卻讓我十分失望。這里草短而稀疏,一眼就看到黃色的土壤,這與我心中的草原還是很有差距的。導游告訴我們,“內蒙古的`草原分很多種,有草甸草原主要分布在呼倫貝爾,那里土地肥沃,草種又高又密,是你們常在電視中見到的草原形象;但我們這里土地相對貧瘠,草種也就比較稀疏了。因此保護環境,保護草被很重要,不然草原面積將越來越小……。”
是呀,保護環境是多么的重要呀,不然這美麗的大草原將不復存在,“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情景將只能在詩中見到了!
內蒙古大草原民俗(精選19篇)篇十八
我六七歲的時候,爸爸帶我去了一次內蒙古的大草原,哪里是很有名的.。
那一次,是我第一次去看大草原,也是我第一次騎馬。當時我還太矮了,得讓爸爸把我抱到馬背上去,第一次畢竟第一次,當時我非常害怕,擔心摔下來,怎么辦?可是小馬一走起來,我害怕的不得了,但覺得非常安全,嘴里不時還喊出幾聲駕!駕!來。
呵!大草原可真大呀!在遠處有一座蒙古包,即使小馬走了好遠,還是非常遠,真是一望無際,這里的草密密麻麻的,從遠處看就像一片綠色的海洋,而且很綠,簡稱綠中之綠,當然,這就是蒙古大草原的奇特之處。
這里很美,所以令我終身難忘!
內蒙古大草原民俗(精選19篇)篇十九
各位旅客:
大家都知道內蒙古大草原是多么的美麗!說到如今,今天我們一家人就來到了大草原!
嗬——好壯觀的景色,使我留連忘返,回味無窮!好壯觀的景色,好美麗的草原,它是那樣地廣闊,成群接隊的小羊羔在草原上嬉戲著`玩鬧著`"說說笑笑,"的像一群調皮的小孩一樣,多可愛呀!中午,那里的主人邀請我們吃飯,中午的太陽,十分紅,而且又大又圓,金燦燦的陽光在云層中閃閃風光,好美麗呀!
接著,我們的眼角又慢慢的轉到了賽馬場上,到了那里有許多人圍在場邊,為自己的親人或伙伴而喝彩,說著我們從擁擠的人群中擠了進去。啊——好壯觀的地方啊!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開始"一聲洪亮的叫聲從裁判員的口中大聲的說了出來,一匹匹奔馳的駿馬在草原上飛奔著,在那一瞬間,奇跡出現了,一位英俊瀟灑的小伙子以1分33秒的時間騎著自己心愛的駿馬,觀眾的尖叫聲和歡呼聲回蕩在草原。
下午過去了,接著我們又迎來了一個美好的晚上!我們和那里的主人一起吃豐盛的晚餐,吃過晚飯,那里的主人和我們一起拿著火把游行,接著成群接隊的人都那著火把跑來了,從上面看,一把把火焰,就像許多的小星星,閃閃耀耀的,繪制成了一幅美麗的夜景圖,真是美麗極了!游行完以后,人們把所有的火把放在一堆,突然,一道美麗的火焰出現在人們的眼前,所有的的人都圍在火焰周圍跳起了歡快的舞蹈,唱著,跳著大草原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火花照在人們的臉上,好紅好紅,像一盞盞明亮的燈籠一樣,那時多么的美麗!
站在這片歡樂的海洋里,我仿佛就是這里的主人一樣,帶著那些遠道而來的客人,一起欣賞著這片美景,我敢保證,遠道而來的客人一定會對這里的一切贊不決口,留戀忘返的,到現在我回想起今天一天做的事情和看到的事物,是多么的興奮,多么的激動!特別是晚上的游行活動最讓我不能忘記,還有那些英俊的小伙子,美麗有善良的姑娘!
美麗的大草原,你的美麗深深吸引了我,也打動了我。我愛你——大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