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李清照的一生李清照的生平篇一
悠悠歲月,漫漫長路,時光是很多人的過客。然而我卻相信,她一定會為我心目中的美神駐足,為我們記住她的美,她的愁!——歷史將永遠記住李清照。
你的美,無人知道。那時候的你沒有照片,但卻又滿腹的文采,不似其他待字閨中的姑娘專注于女工,你飽讀詩書,熱愛文學,其才華與才子們有過之而不及,甚至更甚。我知道,這就是你的美。在我心中,你的美比沉魚落雁的西施和昭君還勝三分,你每一次閉月羞花的貂蟬與貴妃,你在我心中便是那最美,無人能替代,無人能效仿,你是我心中亂世中的美神!
少女時期的你,青澀、快樂和幸福,你說“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少女的純真,如此美好。你遇見心上人時“卻把青梅嗅”你是如此的嬌羞可人。少婦時期的你尚能在窗前,吟道“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愛情的滋味如此美好,甜蜜、思念交織在你心頭。然而一場大變使這個美麗有才華的女子,飽受喪亂之痛。你背著沉重的十字架孤獨的前行著,前行著。在那亂世之中你猶如一朵開不敗的奇花!盡管秋風凜冽,你卻依然傲然挺立枝頭,竭盡一切,釋放自己的清香,不被這世俗所污染!這是你的傲然你的倔強和你的才氣所鑄成的那一顆頑強勇敢的心,不顧一切,大步前行,哪怕前途一路荊棘,哪怕一生孤獨。
你乘著一葉扁舟憂愁的望著那行進的小舟,只嘆到“只恐雙溪澤猛舟載不動許多愁。”你那憂郁的眼神人比黃花瘦的身子,國難、家難、婚難和學業(yè)之難,這些愁讓你更加消瘦了。你尋尋覓覓最終卻還是“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在最難將息的時候,你邊飲酒消愁,但晚風凄寒徹骨,這寒啊寒透了心啊!罷罷罷,你只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我知道你并不后悔這樣做,就算再給你一次機會,你也依舊會選擇以心抗世,以筆喚天,憑借自己的才華作出讓人們無窮享受的珍作,追求人格平等,追求愛情之尊,思公卿之責,念國家大事。這便是你,這只能是你!
魯迅先生說過:“有的人死了,但他卻活著。”你超越時空穿越千年,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女性,你的堅定毅然豪放灑脫,都讓身一人“守著窗,獨自怎生得黑!”日日漫長,獨自苦等,身為女人的你卻不想進經(jīng)歷了喪亂之痛、亡國之悲、孀居之苦、淪落之愁。i這次人佩服。
李清照你是我心目中的美神。在亂世中頑強不屈,我知道歷史將會永遠記住,你讓人們深深體會到你站在山頂那滿腔的豪情和熱血,一曲天歌唱罷,你終將為王!
李清照的一生李清照的生平篇二
由于家庭的原因,特別是父親李格非的影響,李清照少年時代便工詩善詞。李清照的成長,與她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也是分不開的。李清照幼年大部分時間是在風景如畫,人文薈萃的家鄉(xiāng)歷城渡過的。大約在她五六歲時,因父親李格非作了京官,她便也隨父母遷居東京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她是在東京長大的。
那時候,北宋統(tǒng)治階級享樂成風,東京表面上仍極繁榮。李清照作為一個士大夫階層的大家閨秀,由于封建禮教的禁錮,不可能像男子一樣走出家門。接觸整個社會。但她畢竟出身于城市,不像鄉(xiāng)村地主家里的女子那樣閉塞。她不僅可以劃著小船,嬉戲于藕花深處,而且可以跟著家人到東京街頭,觀賞奇巧的花燈和繁華的街景、這一切,陶冶了她的性情。豐富了她的精神生活。李清照愛好自然的性格和描摹的自然的能力,說明了她曾經(jīng)受過故鄉(xiāng)山東的涵育。而她在愛情描寫上的"毫無顧忌",顯示了都市社會風氣和文學氣氛對她的熏染。十八歲時,李清照與趙明誠結(jié)婚。婚后,清照與丈夫情投意合,如膠似漆,“夫婦擅朋友之勝”。
李清照與太學生趙明誠結(jié)婚后一同研究金石書畫,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趙父是當時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婚后,她把整個身心都放在文學藝術(shù)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同趙明誠互相砥礪,進行詞的創(chuàng)作,技法日臻成熟。一年重陽節(jié),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陰》,寄給在外當官的丈夫:“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秋閨的寂寞與閨人的惆悵躍然紙上。
據(jù)《嫏環(huán)記》載,趙明誠接到后,嘆賞不已,又不甘下風,就閉門謝客,廢寢忘食,三日三夜,寫出五十闕詞。他把李清照的這首詞也雜入其間,請友人陸德夫品評。陸德夫把玩再三,說:“只三句絕佳。”趙問是哪三句,陸答:“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然而好景不長,朝中新舊黨爭愈演愈烈,一對鴛鴦被活活拆散,趙李隔河相望,飽嘗相思之苦。
公元1127年,北方女真族(金)攻破了汴京,徽宗、欽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婦也隨難民流落江南。飄流異地,多年搜集來的金石字畫喪失殆盡,給她帶來沉痛的打擊和極大的痛苦。后來金人鐵蹄南下,南宋王朝腐敗無能,自毀長城。同年,趙明誠被任命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亂中,趙明誠縋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對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烏江時寫下有名的《夏日絕句》,贊項羽諷明誠,趙明誠自感羞愧,心情郁郁,后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
在李清照孤寂之時,張汝舟(一作張汝州)為騙取李清照錢財,趁虛而入,對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當時無依無靠,便頂世俗之風嫁給張汝州。婚后,二人發(fā)現(xiàn)自己都受到了欺騙,張汝州發(fā)現(xiàn)李清照并沒有自己預想中的家財萬貫,而李清照也發(fā)現(xiàn)了張汝州的虛情假意,甚至到后來的拳腳相加。之后,李清照發(fā)現(xiàn)張汝州的官職來源于行賄,便狀告張汝州,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妻子告發(fā)丈夫,即使印證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獄之苦。李清照入獄后,由于家人收買了獄卒,入獄九天便被釋放,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結(jié)束。
目睹了國破家亡的李清照“雖處憂患窮困而志不屈”,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殫精竭慮,編撰《金石錄》,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的橫行肆虐激起她強烈的愛國情感,她積極主張北伐收復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無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為幻影。李清照在南渡初期,還寫過一首雄渾奔放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借項羽的寧死不屈反諷徽宗父子的喪權(quán)辱國,意思表達得痛快淋漓,表達對宋王朝的憤恨。多年的背井離鄉(xiāng),她那顆已經(jīng)殘碎的心,又因她的改嫁問題遭到士大夫階層的污詬渲染,受到了更嚴重的殘害。她無依無靠,呼告無門,貧困憂苦,流徙飄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李清照的一生李清照的生平篇三
閑愛美夢,國恨離戰(zhàn)。
黃昏時,落日余暉絢爛,云彩斑斕。她輕輕地喝了一口酒,微笑著回頭看了看。青山之間,白霧刺眼,微風輕輕吹動碧水,微微蕩漾。飛檐亭鐘聲清脆,池中荷花盛開,空氣中彌漫著濃香。在女傭的幫助下,她踏上了輕舟,在藍色的浪花中徘徊,不知不覺掉進了蓮花中心。一隊鷗鷺嚇了一跳,展開翅膀,在云端飛向遠方。
易安青春的喜悅,在清酒中醞釀,在荷花中綻放。
她嫁給了心愛的趙明成。她以為她可以笑一輩子。她怎么能知道朝廷的變化,創(chuàng)造人民。
我父親被降職了,我丈夫遠在他鄉(xiāng),她的笑容中夾雜著悲傷和辛酸,她越來越憔悴。”花兒在飄,水在流。這是一種相思病,兩個消遣悲傷的地方”。我不指望每天都見面。閨房里有多少人渴望家人的來信,讓相思變成一種悲哀。
家的分離傷了易安的心,統(tǒng)治者的無能讓她憤怒,歲月的變遷吞噬了她的笑臉,國家的毀滅讓她流離失所。
游蕩的時候,血淚化作文字,眼看著百姓流離失所,家破人亡,朝廷官吏生活混亂,率先出逃,連他們的丈夫也成了棄國的官吏。她寫道:“生命是英雄,死亡是鬼魂。”。到現(xiàn)在,項羽一直在想,不肯過江東!”她既憤怒又邪惡。她拿起手中的尖筆,嘲笑朝廷的腐敗。她想舉起劍和矛與敵人作戰(zhàn)。不幸的是,她是個軟弱的女人,對此無能為力。
經(jīng)歷了多少悲傷,我才漸漸忘記哭泣。青春如夢,花開花落。”“尋覓,冷清,凄慘”,民族仇恨與愛情的悲劇,都在默默的尋覓中。無數(shù)次離開她的心,青山和夕陽曾經(jīng)映照出東流的水波,而現(xiàn)在月色漸衰的西邊,她的妝容也日漸憔悴。我不知道在那些孤獨寂寞的歲月里,她是否會回首往事,微笑,恐怕她只在晚年留下了眼淚。
那一年的荷花早已凋謝,落下的是塵埃中的破碎的淚水,這是千古以來第一位才女,在悲傷中度過了余生。
是的,沒有人能一輩子都安全。無論多么繁華,都只是曇花一現(xiàn)。易安一生都在變化莫測中度過。盡管更多的淚水拂過她的臉,她仍然有一顆真誠的心。她用鋼筆表達了她的悲傷和對祖國的關(guān)心和愛。那些年變化太大了,而沒有改變的是她的才華,激情和淚水掩蓋不了她的初衷。
人會變,世界會變,那種善良真誠的本心不會變,也許這是一個很好的人生歸宿!
李清照的一生李清照的生平篇四
手起。琴響。書聲。呢喃。
從弦上緩緩流出,一個才華絕頂?shù)呐樱^歲月,穿越時空,由遠及近,姍姍飄來。
細數(shù)易安極負盛譽的詞句,有“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之類。這些皆是愁,卻皆是“閑愁”“輕愁”。即使那傳頌千古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在我看來,也并非最痛。因為,最痛的,是道不出的。能道出的,至少還不至于撕心裂膽。
風雨催人千行淚,卻不是“到黃昏點點滴滴”的梧桐雨,亦不是“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的芭蕉夜雨,而僅僅是微微的風、疏落的雨。真正的痛斷肝腸,只有自己能懂,它是一種慢性的毒藥,傷人于無形。受了這種傷的人,是安靜的,他們安靜地默默承受著內(nèi)傷所帶來的劇痛,他們痛得麻木了,痛得不知什么是痛了。
易安便是受了這樣的傷,在這樣輕風細雨的天氣,默然獨坐,無一語,淚千行。那淚也當是默默流淌的,悄無聲息的,一行行,順著面頰滑落,流下一道道淚痕,卻不必擦拭,那一行行淚便是她心底一道道傷,傷永不能愈,淚永不能干。雨疏疏斜斜下,淚點點滴滴落。不知雨為何下,也已不知淚為何流,痛到深處,痛本身已成為了痛的理由,痛,也可以成為一種習慣。
就這樣,淚隨雨流,雨伴淚落;就這樣,不知坐了多久。
獨坐,無人伴。這種孤寂凄寒,不是“柳絲長,桃葉小。深院斷無人到。”的春思,也不是“無人到,寂寥渾似,何遜在揚州。”的嘆恨。“腸斷與誰同倚?”她四顧茫茫,茫茫失所依。有多么深刻入骨的痛,才能道得出這樣凄楚的話語。“一支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她痛得木然了,痛得錯亂了,她看到了她愛的梅,她要送給她的知己。但她驀然驚覺,人已不在了,人間天上無從寄。
似這般最為深痛的感情,易安皆淡淡道出,沒有渲染、沒有鋪陳、沒有華麗的詞藻,有的只是一片真心、一片真情,這是她用心、用血寫出的文字,是最震撼人心的文字。她的這些詞句,乍看來,不過是尋常話語;細體味,卻有著極大的殺傷力,這里含著千般苦、萬般苦。只有經(jīng)過痛苦的浸泡,才能寫得出來。
她叫李清照,她的詩詞像是散發(fā)著光彩的杜鵑花,春花秋月都是用點滴心血凝結(jié)的。她是中國古代文壇上最偉大的女詞人,她叫李清照!
李清照的一生李清照的生平篇五
是她吟出了“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生活對于自己的樂趣。
是她訴出了“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對丈夫的思念。
還記得第一次與她相識是從那首《聲聲慢》開始的,凄凄慘慘,悲從中來。于是,她被當作了愁的化身。而在這愁思當中,我被她所陶醉,所傾倒,那種怦然心動的感覺,讓我忍不住想要追隨她的腳步。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不管我將它如何熟記于心,品不厭的,還是它。
大河百代,眾浪齊奔,淘盡萬古英雄漢;詞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一只女兒花。這是清照,從始至終都是她,無人取代。而我還是心甘情愿跟隨她,癡癡隨著她的腳步。于是不久,又有幸結(jié)識了《一剪梅》。“花自飄零水自流,一處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也成了我難舍棄的愁緒。可是我不滿足,任然一如既往。
清照的詞風,讓我開始想象她的嬌容,她該是怎樣的女子?是否如江南女子般清麗柔婉,淡雅脫俗?她的眉目間,又該有著怎樣含蓄而自然的書卷氣息,如同東籬的菊花,清高自許,不染絲毫世間塵埃?也許不一定沉魚落雁,也許不一定閉月羞花,但卻一定不卑不亢,是個善良憂愁的女子。
“語情則紅雨飛愁,黃花比瘦,可謂暢雅”。“近時婦人能文詞如李易安,頗多佳句。小詞云:‘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綠肥紅瘦,此言甚新。”,“不徒俯視巾幗,直欲壓倒須眉”,這些對于清照,從來都不是徒有虛名,而是真真正正的名副其實。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品著清照,讀著清照,念著清照,想著清照,追隨著清照。可我無怨無悔,甘心被這個奇女子所折服,甘心為她傾倒,甘心在她的詞中陶醉。
千古才女李易安,萬古愁心李清照。讓我們懷著敬仰的心情,再次縱覽李清照那少歷繁華,中經(jīng)喪亂,晚景凄涼的一生吧!她的成名,是歷史的造就,是上天的磨練,是煉獄的鑄就!國愁,家愁,情愁,她時而被夾在其間感受折磨,時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靜思考。積三百年北宋南宋之動蕩,終造就了她——一個萬古愁心的亂世美神!
李清照的一生李清照的生平篇六
讀過陸游的詞,慷慨雄渾;讀過辛棄疾的詞,豪放不羈;讀過毛澤東的詞,胸懷天下;更讀過李清照的詞,婉約、柔美,如同一陣風兒,輕輕拂過我心靈的湖泊。
我所喜歡的詞,是帶有那種“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邁氣概,辛棄疾等豪放派詩人的詞為我鐘愛。然而,當我讀到李清照的詞時,才發(fā)覺她的詞將自己的情感表達的更為淋漓盡致。“秋千巷陌人靜,皎月初斜浸梨花”,如一首箏曲,委婉動聽。“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柔中帶剛,委婉中也不失豪放之情。
第一次讀到李清照的詞,是她所寫的那首《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在這首詞中我感受到了一個少女的天真爛漫,也讓我學會留意生活中那些小小的快樂,或許在午后喝上一杯飄著淡香的茶,就浸透著無盡的快樂與溫馨。當我再次讀到她的《一剪梅》“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更讓我感受到,原來愛情是如此的美妙,原來李清照也是如此的浪漫。
由于對李清照的詞的喜愛,也使我對她本人更加了解。她出生于北宋繁榮的時代,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又擁有一段美妙的愛情。她是幸福的,所以在她的詞作中,總能帶給人舒暢的心情,無論春,夏,秋,冬,在她的筆下都是世間奇景。然而在她的后半生中,北宋滅亡,丈夫去世,她的生活從此變得苦楚和凄涼,這一切也在她的詞作中表現(xiàn)了出來。“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讀到這里時,似乎都能切身感受到她的情感,同她一起傷心,一起落淚。不過,即使生活再窘迫,內(nèi)心再悲涼,她的愛憎分明,立場堅定,個性獨立,卻是永遠不能改變的。
在我的印象中,李清照的一生似乎都與花結(jié)緣,在她的詞中,每一首都少不了花的點綴。“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這一首又一首的詩詞就如同一朵又一朵盛開的花,有的像一支桂花,淡淡的幽香輕輕從你的鼻尖滑過,叫你久久不能忘懷;有的像一朵玉蘭花,如此的純潔美麗;有的像是含苞待放的花兒,帶著些許天真與活潑;有的像是正在盛開的花兒,帶著那般驚艷的色彩;有的卻像那將要凋零的花兒,帶著無盡的凄楚與悲涼。
李清照本身就是一朵花,從天真到驚艷,從驚艷到悲涼,她在用自己獨特的美麗演繹著花樣的人生。她教會了我如何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感悟成長,教會了我如何在賞花的同時,將自己也化作一朵花,一朵盛開不敗的花。
李清照的一生,從笑紅塵,畫朱顏,浮云翩躚,到嘆紅塵,落朱顏,愁苦滿面。花謝,花開,花滿天。雖然花兒終會凋零,然而在李清照身上所折射出的那種敢愛敢恨、敢作敢為的精神將化作一朵永不凋零的花,永遠盛開在我的心間。
李清照的一生李清照的生平篇七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題記
十六歲的你,正是花季。和現(xiàn)在的我一樣,你天真、好動,又有少女的純情。你已不是那個處處依賴父母的小孩子,你已是遠近聞名的小才女。蕩秋千,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玩的,可你卻借此寫了你的第一首詞。“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我仿佛看到了輕盈的你羅衣輕飏,像燕子一樣在空中飄來飄去,伴隨一串串銀鈴般的笑聲。相仿的年紀,你的才華讓我望塵莫及。
人比黃花瘦。”一種凄涼,愁苦,寂寥的情愫鉆入我的心房,仿佛看到了閨房中的你,對著凄清的月亮,瑟瑟的西風把簾子掀起,望穿秋水,只為遠在千里的丈夫,你的多情,忠貞讓我感慨。
二十五歲的你,多了一份成熟和穩(wěn)重,但那份游山玩水、親近大自然的興致仍未減少,你從這山山水水間得到了一份怡然、閑適的心情,更使你的作品有了另一分文雅和高貴。“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沈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真是一個暖風醉人的暮春時節(jié),你那剛剛晨醒,慵懶地倚在枕上出神的情態(tài)躍然紙上。你的細膩優(yōu)雅讓我傾倒。
五十二歲的你,面對突然轉(zhuǎn)折的命運,顯出無比的滄桑。金人攻破了汴京,滿腔熱血的丈夫出師未捷身先死,你悲痛難忍;你和家人隨難民流落江南,家財散盡,你受盡磨難;你難忍心中的寂寥,頂著世俗的壓力改嫁他人,卻因丈夫行賄而隨之入獄。此時的你,身心交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的哀愁、傷感讓我為之動容。
凄涼的人生結(jié)局。
捧起你的詞,透過這淡黃的書頁,我仿佛穿越過千年時光,看到你,李清照,在秋千上羅紗輕揚,綻放那嫣然一笑。
李清照的一生李清照的生平篇八
如詩的她,有著如夢的經(jīng)歷。她有一段讓世人驚羨的愛情,有文弱書生遠不及的豪邁,亦有失魂落魄的流浪。
——題記
午后的陽光洋洋灑灑,潑了一地。沏半杯香茗,信手翻開一冊舊書,你瘦弱的身影浮現(xiàn)于腦海——你好,李清照。
清歡歲月兩相知
你好,李清照,純粹又癡迷于愛情的李清照,你是幸運的,因為你遇到了趙明誠。遇見趙明誠的那一刻,你看到了自己的歸宿,你們兩情相悅,不顧各種阻撓,終于結(jié)為伉儷,這是你這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二人同樣腹有詩書,又相知相惜,這是你們專屬的情趣。斜陽西下時,漁舟唱晚;飛雪連天日,踏雪尋梅。這是屬于你們的錦瑟年華。
她說,有你的地方,就是春天。
他說,春風十里,不如你。
盡管,煙火歲月里,少了些自由,多了些瑣事,但你一直以詞人獨有的情思,挽著平平仄仄,尋我云淡風輕。我敬佩你,不畏人言,只尋求自己的真心,堅定,無所畏懼。我喜歡你的純粹,喜歡你和趙明誠相知相惜的清歡歲月。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你好,李清照,豪邁愛國的李清照。你是婉約的女子,卻又不失豪氣。國土破碎,山河危亡,你只恨自己不是熱血男兒,不能提筆安天下,又不能上馬定乾坤,只能落筆于紙上,抒發(fā)心中的不平。“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乘著風,跨云霧,渡天河,歸帝宮,入仙山,這樣的豪放,自然不是一般的柔弱女子所能及的。李清照,在殘破的年光里憤然落筆,不經(jīng)意間已是氣勢如虹。九萬里風鵬正舉,這是她骨子里的豪邁,可事到如今,滿眼皆是荒煙蔓草,踏雪沒了心情,生活便只剩下索然無味。
歷史的輪回里,滿心豪情的女子并不多,我替你感到惋惜,只可惜你生在了一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只能將滿心的豪情,憤然揮于紙上。這樣的女子,歷史總會銘刻她的名字。
剎那滄海已桑田
你好,李清照,在風雨中獨自憔悴的李清照。喪夫之痛,你悲傷無比,祖國被蹂躪的事實又讓你悲憤難忍,你四處漂泊,無依無靠。那一條路,充滿了風雨,動蕩不安的歲月、吉兇未卜的孤旅,連男子都難以承受的重量,卻壓在亡國喪夫、心力交瘁的李清照肩頭,是何等殘忍。此時的你,猶如一盞快要滅去的孤燈,默默殘喘,一絲微風也能讓它永遠滅亡。
無奈,流水東去,帶走了絢爛,也帶走了芳華。我憐惜你,出身達官顯貴,從小飽讀詩書,有幸找得良夫,結(jié)局卻是如此悲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