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可以提前預知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為教學活動做好準備。以下是一些優秀教師的教學工作計劃參考,希望對大家的備課有所啟示。
數學廣角推理教案設計及反思(專業19篇)篇一
對于青年教師來說每一次公開課都是一次成長,當然,我也不例外。《推理》是一節有趣的內容,二年級的學生性格也比較活潑,所以我在整節課上都是在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在生活中感受數學的美麗。
當然,在這次講課中我也存在著很多的不足。首先就是自己的課件,作為在上課時和孩子們直接對話的一個媒介,我根據個人喜好選擇了一個自己喜歡的ppt模板,卻忽視了孩子們能否看清這件事情,結果導致有很多孩子在課上看不到我出示的信息,使得課程的進行出現問題,孩子們的`情緒也受到影響。
接著,是自己的準備不夠充分,盡管不是第一次上公開課,但是還是有一點的緊張,找孩子表演例題的時候竟然忘記說題目的要求,接著在孩子們進行練習題的練習時,提出的問題也竟然使自己不知所措,這都是教學上不應該出現的,要做好一切準備,才能真正上好一節課。
還有就是教學結構上的問題,由于對自己來說這節課是全新的一節課,所以在看教參和資料的時候就出現了“胡子眉毛一把抓”這一情況,只要是看到題目,就開始感覺這個也不錯,那個也不錯,于是就把各種題目堆砌到自己的課堂上,造成整個知識體系的不連貫性,也沒有做到使自己的課程的層次鮮明起來,整個一節課學生的思路跟著老師也變得混亂不堪。
最后是我在課上的時候過于限制學生的思維,沒有給他們足夠的發揮空間,總想著把他們沒有說的話補充完,想讓每個答案都是完美無瑕的,卻忽略了教師實際上在課堂上僅僅是一個引導者的角色,真正的主人是學生,要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這是我首先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
只有不斷發現問題,才能不斷成長,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
數學廣角推理教案設計及反思(專業19篇)篇二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9頁例一,做一做第一題,練習二十一第一、三題。
教學目標:
一、通過觀察、猜測等活動,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推理過程,理解邏輯推理的含義。初步獲得一些簡單的推理經驗。
二、能借助連線、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進行推理。
三、在簡單的推理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和有有條理的進行數學表達的能力。
四、使學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的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邏輯推理的含義,經歷簡單的推理過程,初步獲得一些簡單的推理經驗。
教學難點:
初步培養學生有序的,全面的思考問題及數學表達的能力。
教學過程:
游戲:猜一猜硬幣在哪只手。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游戲嗎?
生:喜歡。
學生亂猜,并指明三位學生猜一猜。
師:大家猜什么的都有,那到底是什么?請聽老師一個提示:老師的一只手拿的是一塊橡皮擦。另一只手拿的是一枚硬幣,我們再來猜一猜。
生1:左手拿的是橡皮擦,右手拿的是硬幣。
生2:左手拿的是硬幣,右手拿的是橡皮擦。
師:這兩種情況,到底是哪一種?你們能確定嗎?
生:不能
師:請再聽老師一個提示:老師右手拿的不是硬幣,同學們,你們現在能再確定地猜一猜嗎?(請兩位學生猜并說一說你是怎么猜的呢?)
生:右手拿的是橡皮擦,左手拿的是硬幣。
師:你能說一說你是怎么猜的呢?
生:右手拿的不是硬幣,我們可以肯定右手拿的是橡皮擦,左手就是硬幣了。
師:你們同意嗎?
生:同意
師:下面就讓我們共同見證一下。
教師揭曉答案
師:剛才同學們根據老師的提示,猜對了左右手拿的物品,非常棒!對于剛才的游戲,你們明白了什么呢?(請三位學生說說感想)
生:我們在猜東西的時候不能亂猜,應該要根據已知的信息,然后動動腦筋,再猜。
師:對,同學們回答的真好,這就說明在猜的時候,我們不能漫無目的的隨便猜,而要根據所給的條件來猜,像這樣根據已知信息和條件,逐步推出結論的過程,在數學上我們稱作推理,今天這節課,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進行一些簡單的推理。
板書:推理(并帶領學生朗讀兩遍)
生活中還有許多類似的推理,比如說……
5、這是最簡單的推理。認識他們嗎?他們都是非常有名的斷案高手,他們在破案過程中,根據壞人留下的蛛絲馬跡,經過一系列的反復推理,得出結論,最終把壞人繩之以法。
柯南在羊村舉辦了一個推理訓練營,你們想去試試嗎?
1、呈現問題、理解題意、分析問題
教師利用課件動態呈現例1,先出示例1的半部分:(有語文、數學、品德與生活書,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和三位小朋友小紅、小麗、小剛)
師:同學們,我們認真閱讀,然后告訴老師,從題目中你發現了哪些信息?
生:有三本書,語文、數學、品德與生活。(學生邊說,教師邊把提前做好的書名卡片貼在黑板上)
生:有三個小朋友,分別是:小紅、小麗、小剛。(學生邊說,教師邊把提前準備的人名卡片貼在黑板上,貼與書名的上面)
生:他們三人各拿一本。
師:下面三人各拿一本,這個信息是什么意思呢?
生:他們三人拿的書都不相同。
師:下面我們來看看三個小朋友都說了什么話?(課件出示小紅說的話,小麗說的話)
生:小紅說:我拿的是語文書。小麗說:我拿的不是數學書。
師生活動(拿三本書。語文、數學、品德與生活和請三位小朋友上來)
師:小紅是女生,我們請一位女同學來當小紅,請一位女同學當小麗,請一位男同學當小剛。
師:小紅拿的`是語文書,語文書給小紅,還剩下幾本書,分別是什么?
生:還剩下兩本書,一本是數學書,一本是品德與生活書。
師:小紅有沒有可能拿數學書或者品德與生活書?
生:不可能。
師:剩下小麗和小剛有沒有可能拿語文書。
生:不可能。
師:題目中要讓我們求什么?(課件出示問題:小麗拿的是什么書?小剛呢?)并請三位學生回到位置。
學生齊讀出問題。
2、學生活動,匯報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課件播放輕鋼琴曲)
小組匯報的時候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請五位學生匯報并引導他們說一說過程)
學生匯報:
生1:小紅拿的是語文書,那小麗和小剛拿的 就是數學與品德與生活書,小麗又說她拿的不是數學書,她肯定拿的就是品德與生活書了,剩下的小剛拿的就是數學書了。)
生2:用連線的方法(請學生上來邊說邊連)
我把人名和書名寫成兩行,然后根據小紅拿的是語文書,所以小紅就與語文書連在一起了,剩下的小麗和小剛就只能連數學和品德與生活書了,小麗又說,她拿的不是數學書,那小麗肯定拿了品德與生活書了,再連上線,最后小剛拿的就是數學書了,再連上線。
師:剛才你們發現了這兩種方法都很棒,老師今天也給大家帶來一種新的方法,表格法。一起看大屏幕,一起來說一說。
3、總結并引思
接下來做什么呢?是的,找到最關鍵的條件有序地去分析。板書:有序分析
先從哪個條件開始呢?
師:是呀,我們在推理時,能確定的就要先確定。(板書:先確定)
師:接下來呢?你是怎樣想的?
師:是呀,先確定的已經確定了,在剩下的條件中,我們可以根據已給的條件,能排除的先排除。(板書:排除)
師:剩下懶羊羊拿的是什么書?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為喜羊羊拿的是語文書,美羊羊拿的是品德與生活書,所以懶羊羊拿的就是數學書。
師:你確定嗎?還要根據哪個條件才能確定?
生:還要根據三只羊各拿一本這個條件。
師:是呀,“三只羊各拿一本”這個可是最重要的前提呢!
師:那應該怎么說才完整?
生:因為喜羊羊拿的是語文書,美羊羊拿的是品德與生活書,三只羊各拿一本書,所以懶羊羊拿的肯定是數學書。
師:是啊,不僅要有序地思考,還得全面地思考。(板書:全面思考)
師總結:我們在推理時一般要先找到最關鍵的條件,有序并全面地思考,能確定的先確定,然后在剩下的條件中,能排除的先排除,最后我們就能推出結論了。(板書:推出)
剛才同學們很厲害,想了那么多方法。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哪一種呢?為什么?
生1:直接閱讀得出結果的,因為可以直接看出來。
生2:連線法和表格法,因為可以使我們對推理的過程變得更加清楚明白。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連線法和表格法能讓我們的推理過程簡潔直觀,我們在以后的推理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自己喜歡的方法。
師:通過剛才的訓練,同學們都已經學到了一些推理知識,柯南說想考考你們,你們接受挑戰嗎?讓我們進入下一環節——綜合訓練。
1、找小狗。
生:用連線法,把三只狗的名稱和重量分別寫成兩行,因為笑笑是最輕的,所以笑笑和5千克連在一起,樂樂比歡歡重,樂樂就與9千克連在一起,剩下的歡歡就與7千克連在一起。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
2、猜圖形
師:事件二:
師:從題目中,我們知道了哪些信息呢?
生:信封里有一個圓,一個三角形,一個長方形,他們分別是三種顏色中的一個。
師:哪個圖形,我們最能先判斷出來,為什么?
生:綠色的是圓形,因為綠色露出來的是半圓,下面肯定也是半圓,
師:發現的非常好!那紅色和黃色能不能判斷?
生:不能。
師:下面請聽老師一個提示:(出示課件:黃色說:我不是三角形。)現在請同學們用喜歡的方法寫下來。
學生展示結果并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讓學生盡量說出直接閱讀后就知道的和連線法,以及表格法)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是不是這樣的。(教師點擊課件把信封拿掉,顯示結果)
師:小朋友真棒!太厲害了!同學們現在跟老師一起用連線法說一說,綠色的是圓形,所以綠色和圓形連在一起,剩下三角形和長方形,黃色的不是三角形,所以是長方形,黃色與長方形連在一起,最后紅色就和三角形連在一起。
3、拓展練習(猜密碼)
師:有一天柯南得到了一個密碼箱,同時他也獲得一些關于密碼的一些信息,看看你們能否成為柯南的小助手。
師:同學們,在柯南的訓練營里,你學會了什么?學得開心嗎?
師:通過這節課的訓練,同學們個個都成為了小偵探。老師還想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其實,你們早就可以當上小偵探的,因為早在一年級的時候,推理在我們的數學學習中就經常見過,看,數學學習中的數字推理、圖形規律推理等等……推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希望小朋友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用推理解決更多的問題。
師:快要下課了,老師再來考一考大家。大家用實際行動告訴老師,今天你學會了這么多知識。下課時,老師是最后一個走的,男同學不是第一個走的,那我們應該按照什么順序走?先思考,第一個走的準備好東西站起來然后離開教室(女生站起來離開教室);接著呢?(男同學站起來,走出教室)。
數學廣角推理教案設計及反思(專業19篇)篇三
本節課主要是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簡單的推理過程,要求孩子們能根據提供的信息,進行判斷、推理,得出結論,使學生初步接觸和運用連線法。教材通過一些生動有趣的簡單事例,運用猜測、操作、驗證等直觀手段解決這些問題,體會數學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二年級的孩子由于他們的年齡特點,他們具有較高的學習熱情,尤其是讓他們參與活動,他們的積極性都會很高。在開始時通過猜兩名學生手里分別拿的是什么小動物,挖掘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從最簡單的隨意猜測到簡單推理,既活躍課堂氣氛,又能使學生盡快進入角色,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本節課設計時,注意選擇合作的時機,讓學生合作學習。
在教學關鍵點時,為了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充分參與,我選擇了讓學生小組合作。在學生合作探究之前,都提出明確的學習要求,讓學生知道合作學習解決什么問題。如在教例1時,在學生充分理解題意之后,在老師給出了提示條件后,有少數學生很快就能推出小麗拿的是《品德與生活》書,但這只是學習能力較強的個別學生,并不代表全體學生都能真正明白,所以這時,我并沒有指名立即讓學生在全班上說一說,而是讓他們按著老師的學習要求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把自已的想法說給別的組員聽,然后動手試著擺一擺,最后才讓小組代表匯報說,這樣就保證了全體學生都能參與課堂探究的學習。讓學生人人都能在課堂上有思考,有動口,有動手的機會。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最后設計形式生動的練習,如電腦單價連線的練習,及時鞏固連線法在簡單推理中的運用,體驗連線法的簡潔性,猜圖形和猜三只小動物賽跑的排名等等的練習層次分明,有坡度,充分調動學生的練習興趣,讓學生在活動中愉快地完成練習,既鞏固了新知又拓展學生的思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本節課基本做到了面向全體,學生的主體地位比較突出,學生參與探究學習的面比較廣,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我在執教過程中發現了以下幾點不足和感到困惑的地方:
數學廣角推理教案設計及反思(專業19篇)篇四
第七單元數學廣角:數學廣角3(2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使學生初步體會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3、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重點:體會優化的思想。
難點: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圖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2、問:田忌的馬都不如齊王的馬,但他卻贏了?這是為什么呢?
3、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研究。板書課題:數學廣角。
二、探究新知。
1、把田忌在賽馬中使用的方法在給出的表格中補充完整。出示表格。
齊王。
田忌。
本場勝者。
第一場。
上等馬。
下等馬。
齊王。
第二場。
中等馬。
上等馬。
田忌。
第三場。
下等馬。
中等馬。
田忌。
數學廣角推理教案設計及反思(專業19篇)篇五
"數學廣角"是人教版教材中的一個亮點,也是一種新的嘗試。"數學廣角"主要是介紹和滲透一些數學思想方法,其目的是把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事例呈現出來,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在不斷應用中強化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數學廣角滲透方法數學思想在人教版新課標實驗教材中,"數學廣角"以單元為呈現形式,獨具特色。它系統而有步驟地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嘗試把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學生可以理解的簡單形式,采用生動有趣的事例呈現出來。這一內容雖然不多,但其內容新穎、與生活聯系密切,活動性和操作性較強,教與學都有著較大的探究空間。
一、恰當要求,把握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它既是教學的出發點,又是教學的歸宿。因此,教學目標的制定是否恰當,直接決定著教學過程中目標的達成度,也將直接決定一堂課的教學效果。每一冊數學廣角單元的安排,主要都是通過簡單的事例滲透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例如,五年級下冊數學廣角"找次品"中的優化就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可有效地分析和解決問題,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方式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在此基礎上,通過歸納、推理的方法體會運用優化策略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
二、突出主體,體現價值。
1.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重視小組合作與交流,突出思想方法。
數學廣角體現了新課程的一種理念"重要的思想方法的滲透",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教材在素材的選取上非常注重現實性,都是學生身邊常見的物品,通過學生小組合作與交流,讓他們充分地操作、實驗、討論、研究,找到解決問題的多種策略,在活動中找出一些共性的問題,教師可以集中解決。活動完成后學生進行交流匯報,讓學生感受到同一問題卻有多種解決方案,同時也為后面尋求最優化的解決策略打下了研究、分析的基礎。
2.注重體現思維過程和分析方法,培養學生的猜測、推理和探索精神。
教材在編排結構上注重體現數學知識的邏輯順序,強調數學思維的一般過程,著力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如五年級數學下冊"找次品"例1就安排了從5個物品中次品,僅僅要求學生說出找出次品的方法,不需要進行規律總結,從而讓學生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例2則安排了9個待測物品,要求學生歸納出解決問題的最優策略,從而讓學生經歷由多樣化過渡到優化的思維過程。教學時,教師可先讓學生觀察各種解決策略,引導學生發現什么方法最好,在此基礎上,就引導學生進行猜測,從而可引發學生進一步進行歸納、推理等數學思考活動。這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從這些紛繁復雜的方法中,從簡化解題過程的角度,轉而采用列表、畫圖等方式進行抽象的分析實現從具體到抽象的過渡。
三、巧用素材,有效提升。
例如三年級上冊的《組合》這一課,教材上安排了組數、早餐搭配、走路中的數學問題、拍照等,這些豐富有趣的情境牢牢地吸引著學生。如果在教學時只是讓學生"用數字卡片擺一擺""用線在書上連一連飲料與點心的搭配""自己用筆畫一畫從兒童樂園到百鳥園的路線"或"用線連一連一共拍了幾張照片",這些問題情境的設計與展開是平面的,除了情境的不同,要求上并沒有提升,始終停留于具體操作層面,缺少數學化的過程。所以我們在教學時要注意每一個問題情境應有目標重心,組數問題要突出"有序思考",把點心搭配從"二三搭配"拓展為"三三搭配",既是對前面思想方法的鞏固應用,又能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游玩路線問題則側重于"符號思想"的應用,讓學生思考"如何可以更清楚地表達路線",拍照問題則可以拓展為"如果我們全班同學每個人都想單獨和聰聰、明明各合一張影,一共要照多少張",只有這樣發揮教材的編排作用,挖掘每個素材的獨特功能,才能使學生的各種技能有效提升。
"數學思想方法是自然而平和的,我們不能把活生生的數學思考變成一堆符號讓學生去死記,以致讓美麗的數學淹沒在形式化的海洋"里。數學廣角內容是我們新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生思維訓練的材料,我們每一位數學教師都要真正發揮"數學廣角"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作用,讓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得到切實、有效的發展。
數學廣角推理教案設計及反思(專業19篇)篇六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2、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3、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規律的過程。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規律的過程。
教學難點:初步理解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的不同。
他們三個高高興興地去了車站,沒想到我們的老朋友早就在車里等他們了。他們好想上車呀,可是車門是關著的,聰聰說:“這是一扇密碼門,是由一個兩位數組成的,猜對了就可以上車了。”
你們能幫他們猜一猜嗎?(生猜)聰聰提醒你們這個兩位數是由數字1和2組成的,(生再猜,12和21,)現在怎么猜得這么快呀?聰聰又提醒你們了,這個兩位數呀和胡老師的年齡很接近,你們說是多少?(21)。
(二)探索1、2、3能組成幾個不同的兩位數。
聰聰說:“別急,那就讓你們抽簽吧,我這里有三張卡片,1、2、3,你們三個人每個人抽兩次,組成一個兩位數,看誰組成的兩位數最大,我就和誰坐。”
師:小朋友,你們聽懂聰聰的意思了嗎?聰聰是什么意思呀?(生說)。
師:老師有個問題了,用三個數字可以組成幾個不同的兩位數呢?你們先想一想。
(學生獨立思考,可以想,也可以寫在本子上。)。
學生匯報。
師:有的人說是3個,有的說是4個,還有的說是6個,意見不統一了,那么有什么好方法能夠使擺出的數既不重復又不遺漏呢?你們可以(板書:擺一擺),小組當中一人記錄,其他的人尋找方法,記錄好了之后交流一下你們組是怎么擺出來的',再選一個匯報員。(小組活動,為每個小組準備一個信封,里面有三張卡片和一張白紙。)。
小組匯報:方法一:我擺出12,然后再顛倒就是21;再擺23,顛倒后是32;再擺13,顛倒后是31,一共可以擺出6個兩位數。(12、21、23、32、13、31)。
方法二:我先把數字1放在十位,然后把數字2和3分別放在個位組成12和13;我再把數字2放在十位,然后把數字1和3分別放在個位組成21和23;我再把數字3放在十位,然后把數字1和2分別放在個位組成31和32,一共擺出了6個兩位數。(12、13、21、23、31、32)。
數學廣角推理教案設計及反思(專業19篇)篇七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操作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
2、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規律的過程。
3、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規律的過程。
教學難點:初步理解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的'不同。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
學具準備:每生準備3張數字卡片,學具袋。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
問題剛說完小動物們都紛紛舉手說能寫成兩個數:12、21。
接著猴博士又加上了一個數字3,問:“用數字1、2、3能寫出幾個兩位數呢?”
小豬站起來說能寫成3個,小熊說6個,小狗說7個,到底能寫出幾個呢?
小朋友們回答能寫6個。
請問:“用數字1、2、3能寫出幾個三位數呢?”
(二)1.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師:請同學們也試著寫一寫,如果你覺得直接寫有困難的話可以借助手中的數字卡片擺一擺。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2.發現問題學生匯報所寫個數,教師根據巡視的情況重點展示幾份,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有的重復寫了,有的漏寫了。
3.小組討論師:每個同學寫出的個數不同,怎樣才能很快寫出所有的用數字1、2、3組成的三位數,并做到不重復不遺漏呢?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
4.小組匯報匯報時可能會出現下面幾種情況:
(1)無序的。
(2)從高位到低位,數字由小到大。先寫出1在百位上的有123、132;再寫出2在百位上的有213、231;再寫出3在百位上的有312、321。
(3)從高位到低位,數字由大到小等方法。
5.小結教師簡單小結學生所想方法引出練習內容:課本113頁例2,小組討論完成。
(三)拓展應用1、數字2、3、4、5寫出不同的三位數?寫完交流。請你試著擺出其他幾種排法。
教學反思:
數學廣角推理教案設計及反思(專業19篇)篇八
新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109頁的內容。
1.通過觀察、猜測等活動,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推理過程,理解邏輯推理的含義,初步獲得一些簡單推理的經驗。
2.能借助連線、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進行推理。
3.在簡單推理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和有條理地進行數學表達的能力。
4.使學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
理解邏輯推理的含義,經歷簡單的推理過程,初步獲得一些簡單推理的經驗。
初步培養學生有序地、全面思考問題及數學表達的能力。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游戲嗎?好,咱們一起來玩一個猜一猜的游戲。
師:老師一只手拿著橡皮,一只手拿著硬幣,你能一次就能猜出那只手拿著橡皮,那只手拿著硬幣嗎?(生:不能)。
師:現在給大家一個提示:老師右手拿的不是橡皮。
師:現在你能猜出結果嗎?說說你的理由。(學生回答。)。
小結:像這樣根據已經知道的條件,逐步推出結論的過程,在數學上稱為推理。今天這節課老師就和大家一起進行一些簡單的推理。
師:說到推理,可不得不提到一位高手,你們知道是誰嗎?(名偵探柯南)。對了他就是我們的神秘嘉賓柯南,他給大家帶來了一些推理題,你們敢接受挑戰嗎?先讓我們一起走進柯南基礎訓練營,準備好了嗎?出示課件。
師:比比誰反應快,并說出你是如何判斷的。
1.通過情景短劇,呈現問題。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柯南提高訓練營。
課件出示例1.
2.理解題意,分析問題。
師:到底他們三人分別拿的是什么書呢?請同學們先獨立思考,把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用你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再把你的想法和同組的同學交流一下。
3.學生記錄,集體展示。
師巡視并收集學生方法,展示學生做法時由繁到簡。
同學們的辦法真不少,咱們先來一起看一看這幾位同學的記錄方法。
預設1:描述法。
(投影)生1:小紅拿語文書,小麗拿品德與生活書,小剛拿數學書。
讓生說理由,師適時追問“你為什么這么肯定?”等。
生:因為小紅說她拿的是語文書,所以就可以確定小紅拿的是語文書,剩下數學和品德與生活書。而小麗又說她拿的不是數學書,就可以把數學書排除掉,只剩下品德與生活書,就是小麗拿的了。那么小剛拿的就是數學書。
預設2:一一對應(列表法)。
小紅。
小麗。
小剛。
語文。
數學。
品德與生活。
(投影)生2:我是邊思考邊在人名下面寫上他們拿的是什么書。
預設3:連線法。
(投影)生3:我是這樣做的。先將三個人的名字和三本書名寫成兩行,然后根據每一個條件進行連線:小紅說她拿的是語文書,就直接把小紅和語文書連上線;剩下的小麗和小剛就只能和數學書和品德與生活書連線了。又因為小麗說她拿的不是數學書,所以小麗拿的就是品德與生活書了,再連上線;最后把小剛就和剩下的數學書連線。(教師配合學生的想法在黑板上原先的板書基礎上進行連線。)。
4.總結時求同引思。
師:上面三種方法都是先確定誰?然后呢?最后剩下誰?
生:先確定小紅拿語文書,再排除小麗拿數學書,最后剩下小剛拿數學書。
師:其實在推理過程中有一些小竅門,柯南還把他們編成了推理兒歌,想一起來讀一讀嗎?比比誰的聲音最響亮。
生齊讀:我是一名小偵探,抓住線索認真想,能確定的先確定,能排除的再排除,剩下越少越好猜。你認為哪兩句最重要?生說師板書:能確定的先確定,能排除的先排除。
學習了這些推理小竅門門后,現在請同學們把你們的推理過程給你的同桌再說說,好嗎?
1.第一關:猜一猜。
師:誰來說說你是推理的?你先確定誰的班級?為什么?
師:還想猜嗎?看誰反應快,說說你的理由。
2.第二關:連一連。
下面三位同學各拿著什么動物卡片?
師:先獨立思考,在練習單上完成第2題,然后再和自己的同桌說說你是怎么推理的。
師:先確定什么?再確定什么?生回答,匯報自己的做法。
3.第三關:說一說。
師:請同學們先獨立思考,然后在練習單上完成第1題。然后在和自己的同桌說說你是怎么推理的。
師:誰來說說你的推理方法?
師:恭喜同學們闖關成功,你們可真厲害,一個個都是小偵探。
師:那這節課你們有什么收獲嗎?
師: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可能會遇到很多難題,希望你也能夠簡單推理,先確定,再排除,使問題更簡單,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
數學廣角推理教案設計及反思(專業19篇)篇九
二年級簡單的推理是學生以后學習數學推理、分析問題的基礎,因此,這個內容顯得很重要,既是對學生已有知識的進一步提升,又是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好的基礎做準備。這節課有優點,也有不足的地方,使我產生以下幾點想法。
好的方面:
1、采用游戲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適合學生的年齡要求。
2、教學設計采取層層推進,由兩個事物,知其一個推出另一個的,到三個事物的推理,在教學中善于制造矛盾,讓學生產生知識的'沖突,繼而引導學生進行推理。
3、練習設計的比較好,練習具有趣味性和挑戰性,始終讓學生保持好的精神狀態。
4、板書設計好,設計簡單明了。
不足的地方:
1、激勵的手段還不夠多樣。
2、引導學生說得不夠清晰。
3、對問題的預設準備不充分。
課還有許多地方要改進,但這是一節成功的課,只要不斷改進,課會上得更出色。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數學廣角推理教案設計及反思(專業19篇)篇十
1.通過觀察、猜測等活動,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推理過程,理解邏輯推理的含義,初步獲得一些簡單推理的經驗。
2.能借助連線、排除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進行推理。
3.在簡單推理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和有條理地進行數學表達的能力。
4.使學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數學廣角推理教案設計及反思(專業19篇)篇十一
(工作坊到東關小學開展教學交流活動)。
反思者:汪莉莉。
《數學廣角》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本節課主要引導學生能根據提供的已知條件,進行觀察、分析、得出結論,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推理過程,理解邏輯推理的含義。運用觀察、猜測、驗證、等直觀手段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如何進行有序的、全面的思考問題及數學表達的能力,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去感知推理。
在課開始時,通過最簡單游戲猜想到簡單推理,既活躍課堂氣氛,又能使學生盡快進入角色,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特別提倡的學習方式。本節課設計時,注意選擇合作的時機與形式,讓學生合作學習。在教學關鍵點時,為了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充分參與,我選擇了讓學生同小組合作。在學生合作探究之前,都提出明確的問題和要求,讓學生知道合作學習解決什么問題。在學生合作探究中,盡量保證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時間,并恰當地給予指導。合作探究后,能夠及時、正確的評價,適時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最后設計形式生動的練習,充分調動學生的練習興趣。既鞏固了新知又拓展學生的思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但實際的課堂還有很多值得反思和探討的地方:
一、關于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教學例1的過程中,在引導學生初步理解題意之后,我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后小組合作,在所發的學習卡的三種方法里選擇自己喜歡的記錄方式來完成。學生完成后我應告訴他們記錄的方式有很多中,這只是其中的幾種,在不同的情況下可以選擇不同的記錄方式,而不能局限于這三種。
二、語言的簡潔性和有效性。
數學的課堂要體現簡潔性。通過這次的準備課中我感受到了備課時不僅僅要考慮這節課的流程設計,而更多的是教師語言的細致,對于學生每一種出現的回答都能做到充分的預設和簡練的提問方式,具有明確的指向性并起著足夠的引導作用。在這一點上我做的比較欠缺。在教學例1時,應該引導學生說清楚推理的過程,如:因為小紅拿的是語文書,可以推出小剛和小麗拿的是剩下的數學書和品德書。又因為小麗說的我拿的不是數學書可以推出小麗拿的是品德書,也可以推出小剛拿的是數學書。在說推理過程時,應該相信學生能夠說好,給學生足夠說的時間和給學生展示的機會。
三、因為自己時間安排,導入時間稍長,后邊學生活動時間不夠,導致拖堂。
數學廣角推理教案設計及反思(專業19篇)篇十二
《數學廣角—推理》是二年級下冊“數學廣角”中的內容,也是新教材新增的內容之一,通過這一內容的學習來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
整節課主要以學生為主,小組活動內容多樣,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感受推理的過程,從初步感知到操作理解,層層深入,學生和教師較好的融為一體,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本節課中我把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事例呈現出來,并組織學生展開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
本節課教學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凸顯數學學習的生活化;注重發揮多媒體教學的作用,通過課件演示、游戲活動等方式組織教學,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同時,還注意研究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體現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主動探究過程。老師在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方面做了些嘗試,努力改變以前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機械訓練的學習方式,實施新課程倡導的建立具有“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積極交往”等特征的新的學習方式,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數學廣角推理教案設計及反思(專業19篇)篇十三
二年級的孩子由于他們的年齡特點,他們具有較高的學習熱情,尤其是讓他們參與活動,他們的積極性都會很高。在開始時通過猜書游戲引入新課,從最簡單的隨意猜測到簡單推理,既活躍課堂氣氛,又能使學生盡快進入角色,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在最后設計練習時,充分調動學生的練習興趣,練習層次分明,有坡度、有新意,充分體現生活化、自主化、開放化。既鞏固了新知又拓展學生的思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整節課下來我有以下幾點,需要和大家交流:
1、課堂語言要簡練。
數學的課堂因體現簡潔性。這次我在備課時不僅僅要考慮這節課的流程設計,體會更多的是教師語言的細致嚴謹,具有明確的指向性并起著足夠的引導作用。比如我在教學探究“含有兩個條件的推理”時,就一句提問方式的轉變,更有果效的引導學生從兩種思維去得到兩種結論,有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水平。出示:他們分別拿著語文書和數學書,小紅說:“我拿的不是數學書”。
師:從這個線索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通過讓學生自己去探究所得信息,然后全班交流,教師再作適當的總結,這樣就不會限制學生的思維,從而又能得到有效的結論。
2、活動要有效性。
在教學中,我通過三個活動教學環節來達成教學目標。通過“猜一猜”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熱情。先讓孩子任意的猜,再引導孩子思考為什么“瞎猜”很難猜得到,啟發孩子發現要想猜得準需要借助一定的條件,使學生感知并明確有依據的猜才有效。接下來,通過簡單的猜一猜游戲,給學生提供兩條信息讓他們猜一猜,讓學生充分參與活動,在寬松、愉快的游戲氛圍中體驗簡單邏輯推理的過程,使他們感受邏輯推理的魅力,培養了他們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整節課學生參與欲望強,參與度廣,學生學的有趣又有效。教學過程層層緊接,環環相扣。練習的設計由淺入深,學生學得很輕松、很愉快,總的來說比較成功。
數學廣角推理教案設計及反思(專業19篇)篇十四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八單元數學廣角―搭配(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操作、比較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過程與方法: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規律的過程,初步理解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的不同,初步感悟簡單的排列、組合的數學思想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規律的過程。
教學難點:讓學生初步感悟簡單的排列、組合的數學思想方法。
教學準備:每人4、5、6數字卡片各一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好!今天非常高興來到神靈寺小學和大家共同上一節課。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來自于西安市蓮湖區機場小學的李老師,大家猜猜看我的年齡,學生自由說。
師:我的年齡是用數字3和4組成的兩位數,我有可能是多少歲?(34歲或43歲)。
師揭示:是兩個數中較大的那個。(43)。
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1、感知排列:
1)引導學生用數字卡片擺一擺,擺出的結果寫在練習紙上。(擺一個寫一個)。
2)教師巡視,收集信息。
3)展示反饋:
預設:
方法一:無序的。
方法二:先寫出4在十位上的有45、46;再寫出5在十位上的有54、56;再寫出6在十位上的有64、65。
方法三:交換數字的位置,用數字4、5能寫出45、54;用數字4、6能寫出46、64;用數字5、6能寫出56、65。
4)引導學生評價每一種方法。
師:今后我們在排列數的時候,要想既不重復也不漏掉,就必須要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
同學們,現在自己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把方法記錄下來。
2、感知組合:
2)引導學生在練習紙上嘗試寫出搭配結果。
3)師:有幾種搭配方案?生答(預設:6種、3種等)。
4)師生共同演示分析,得出正確結果:3種。(足球+合唱跟合唱+美術屬于一種)。
5)小結:我們在解決這樣的搭配問題時也要按照一定的順序,這樣就不會重復也不會遺漏。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思考,進而梳理知識,總結歸納】3、感知排列和組合的不同:
2)學生思考、小組討論。
師生共同總結:擺數與順序有關,搭配社團活動與順序無關,交換位置沒有意義。
三、鞏固練習升華體驗。
1、握手問題:
2)師:小組為單位,看看每兩個人握一次手,四個人一共要握手多少次?(學生活動)然后把結果記錄下來。
3)師生共評、總結。
2、照相問題:
生思考。
2)師:所謂不同是什么不同?
生:站的位置不同。
3)師引導學生畫圖排列出結果。
四、全課小結,感悟內化。
誰能說說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
數學廣角推理教案設計及反思(專業19篇)篇十五
1、通過我對教材的認真學習和虛心請教,本節課我將教學目標與教學重難點做了如下安排:
(1)通過“猜一猜”的游戲活動,讓學生經歷簡單推理的過程,初步獲得一些簡單推理的經驗。
(2)讓學生在有趣的游戲中感受推理的趣味性,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
(3)使學生感受到生活、活動中有“數學”,激發學生熱愛數學的濃厚興趣,逐步養成勤于思考的良好習慣。
而教學教學重難點則是使學生能清晰地、有條理的表達推理過程。
2、設身處地分析學情。
教師如果只關注自己如何教,不關注學生如何學那是不可能上好一節課的。因此在學習分析完教材內容后,關注學生的學就因從現在開始。
本節課所面對的是剛剛又一年級升入二年級的學生,他們爭強好勝,求知欲高,但這幫學生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要想整節課都能讓孩子跟著教學節奏,興趣盎然參與學習活動。只有從學生的心理出發,心情愉快是學生順利認知的心理基礎,而愉快的心理因素往往是由情境引發的,如愉快的數學游戲、動態的教學圖片、生動的數學故事、歡樂的數學比賽、形象的電教演示等。為學生創造兩好的學習精神環境。
3、抓住本質定教法、學法。
李老師常和我們新老師說:“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學是因為需要學”。道理等同于“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做為現代的教育工作者思考更多不應再是怎樣教會學生知識,而是怎樣教會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因此,上課的教師除了對教材、學生清醒的認識、分析外。如何選用合適的教法、學法,這個問題也是需要反復度量的。
本節課學生需要經歷一個直觀猜想、有序思考、簡單推理、驗證結果的過程,因此這節課主要采用的教法是情境法、實驗法。學法則主要采用的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
4、實踐建構精啄語言。
《簡單的推理》一課是李老師實踐過不下5次的課,因此在教學準備這一塊我的資料是很齊全的,整節課以學生喜愛的卡通人物“貝貝、樂樂、歡歡”三個小伙伴之間發生的事情為主線,創設了“猜兄弟關系”、“猜花”、“猜球”、“猜數”、“腦筋急轉彎”等一系列含有數學問題聯起來的情景。以實現從書本情景到實際生活情景的過度,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強化學生的知識體驗過程的目的。
在這樣的結構安排下,我每次試教磨課后形成的教案,一次又一次的被推翻,主要問題出在這是一節邏輯推理課,學生的說在整節課占了相當大比重。如何引導學生嚴謹有序的說清推理的過程,教師的語言準確性、條理性、邏輯性要求甚高,并且本節課讓學生體會推理三種物體只要把已經知道的先確定,其實和推理兩種物體的方法完全一樣。這一難點,我在教學例2時,前面3次的試教都沒能突破,艾校從充分理由律談到與本節課的聯系,從結構談到操作,從學習目標談到教學目標,在這樣的微格評課,我才有所領會,《簡單的推理》就是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經歷從可能性到確定性的'過程,有條理的根據條件進行思考作出判斷,并對自己得到結論的合理性做出解釋的過程。
文檔為doc格式。
數學廣角推理教案設計及反思(專業19篇)篇十六
1、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最簡單的事例,讓學生進行分析、推理得出結論,培養學生初步觀察、分析與推理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
3、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分析、推理的思維過程及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分析、推理的思維過程及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一、談話引入:
師:日常生活中常常通過一個現象或是一句話就能推測出未知的結果,這個過程就是推理,今天我們學習推理。
二、新課:
1、出示例題1:把知道的信息說一說。
有語文、數學和品德與生活三本書,小紅、小麗和小剛各拿一本。小紅拿的是語文,小麗拿的不是數學書,請猜一猜小剛拿的是()書,小麗拿的是()書。
2、請學生回答,并說出理由。
師:從三個知道的信息,你能猜出小紅拿的'是什么書嗎?
師::從小麗說:“我拿的不是數學書”這句話能分析推理出什么?
提問:小麗拿的是什么書?
4、教師小結:通過分析同學說的話,推理得出正確的答案,這種思考問題的方法就叫做簡單的推理,推理是依據所給的條件通過分析、推理、判斷出正確的答案。
師如果我們只分析小剛說的話,而不看小紅說的話,
能得正確的答案嗎?
5、小結:在簡單推理時,一定要全面地分析,進行判斷,才能得到正確答案。5、做一做。
三、練習。
1、游戲——幫小動物找家。
森林里的小鹿、熊貓、小羊、貓和小兔分到了新房子。小鹿說:貓在我的左邊。
小羊說:我家的左邊是熊貓家,右邊是小兔家。
小兔說:右數第3家就是我家。
你能幫他們找到各自的新家嗎?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猜一猜下面小動物各住幾號房間。
公雞、小羊、熊貓、梅花鹿和松鼠去旅游,它們住在賓館里的1—5號房間,服務員告訴他們:熊貓住的不是1、3、5號,梅花鹿住的號碼比熊貓多一倍,小羊住在梅花鹿的右邊,公雞住的離熊貓最近,熊貓住在公雞的右邊。
猜一猜,這幾只動物各住幾號房間。
四、動筆練習。
思考題:甲、乙、丙三位老師分別教語文、數學和英語。已知:1、每個老師只教一門課。
2、甲上課全用普通話。
3、外語老師是一個學生的哥哥。
4、丙是一位女教師,她比數學老師年輕。
請問三位老師各教什么課?
為了能幫助廣大小學生朋友們提高數學成績和數學思維能力,數學網特地為大家整理了第九單元數學廣角推理數學教案,希望能夠切實的幫到大家,同時祝大家學業進步!
數學廣角推理教案設計及反思(專業19篇)篇十七
二年級的孩子年齡比較小,比較喜歡實踐類的知識,所以對這節課具有具有較高的學習熱情。在開始時通過猜書游戲引入新課時,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比較高,從最簡單的隨意猜測到簡單推理,很快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能初步理解推理的含義,大多數同學都能運用連線、填空或者連線的方法進行簡單推理。在課堂練習環節設計上,習題練習層次分明,既鞏固了新知又拓展學生的思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這一點是不錯的。
這次我在備課時不僅僅要考慮這節課的流程設計,體會更多的是教師語言的細致嚴謹,具有明確的指向性并起著足夠的引導作用。比如我在教學探究“含有兩個條件的推理”時,就一句提問方式的轉變,更有果效的引導學生從兩種思維去得到兩種結論,有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水平。出示:他們分別拿著語文書和數學書,小紅說:“我拿的不是數學書”。師:從這個線索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通過讓學生自己去探究所得信息,然后在班內通過回答問題進行交流,教師再作適當的總結,這樣就不會限制學生的思維,從而又能得到有效的結論。
整節課大部分學生學生積極參與,學生學的有趣又有效。教學過程層層緊接,環環相扣。練習的設計由淺入深,學生學得很輕松、很愉快。
當然,這節課也有不足之處,班內有一個同學的積極性不是很高,我利用課余時間向他了解了情況,也向他提出要求:課堂上應該認真聽講,不懂就問。并且利用下午口算完成的空閑時間對他進行了輔導,效果不錯。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還要繼續關注每一個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數學廣角推理教案設計及反思(專業19篇)篇十八
1、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最簡單的事例,讓學生進行分析、推理得出結論,培養學生初步觀察、分析與推理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
3、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ppt課件。
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日常生活中常常通過一個現象或是一句話就能推測出未知的結果,這個過程就是推理,今天我們學習推理。
二、新課:
1、出示例題1:把知道的信息說一說。
有語文、數學和品德與生活三本書,小紅、小麗和小剛各拿一本。小紅拿的是語文,小麗拿的不是數學書,請猜一猜小剛拿的是書,小麗拿的是()書。
2、請學生回答,并說出理由。
師:從三個知道的信息,你能猜出小紅拿的是什么書嗎?
師::從小麗說:“我拿的不是數學書”這句話能分析推理出什么?
提問:小麗拿的'是什么書?
3、教師小結:通過分析同學說的話,推理得出正確的答案,這種思考問題的方法就叫做簡單的推理,推理是依據所給的條件通過分析、推理、判斷出正確的答案。
師:如果我們只分析小剛說的話,而不看小紅說的話,能得正確的答案嗎?
4、小結:在簡單推理時,一定要全面地分析,進行判斷,才能得到正確答案。
5、做一做。
三、練習。
1、游戲——幫小動物找家。
森林里的小鹿、熊貓、小羊、貓和小兔分到了新房子。小鹿說:貓在我的左邊。
小羊說:我家的左邊是熊貓家,右邊是小兔家。
小兔說:右數第3家就是我家。
你能幫他們找到各自的新家嗎?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猜一猜下面小動物各住幾號房間。
公雞、小羊、熊貓、梅花鹿和松鼠去旅游,它們住在賓館里的1—5號房間,服務員告訴他們:熊貓住的不是1、3、5號,梅花鹿住的號碼比熊貓多一倍,小羊住在梅花鹿的右邊,公雞住的離熊貓最近,熊貓住在公雞的右邊。
猜一猜,這幾只動物各住幾號房間。
四、動筆練習。
讓學生自己說出已知的信息,然后解答。
思考題:甲、乙、丙三位老師分別教語文、數學和英語。已知:
1、每個老師只教一門課。
2、甲上課全用普通話。
3、外語老師是一個學生的哥哥。
4、丙是一位女教師,她比數學老師年輕。
請問三位老師各教什么課?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嗎?
板書設計。
例1。
小剛拿的是(數學)書熊貓、羊、兔、貓、鹿。
小麗拿的是(英語)書。
數學廣角推理教案設計及反思(專業19篇)篇十九
1、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最簡單的事例,讓學生進行分析、推理得出結論,培養學生初步觀察、分析與推理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
3、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分析、推理的思維過程及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日常生活中常常通過一個現象或是一句話就能推測出未知的結果,這個過程就是推理,今天我們學習推理。
二、新課:
1、出示例題1:把知道的信息說一說。
有語文、數學和品德與生活三本書,小紅、小麗和小剛各拿一本。小紅拿的是語文,小麗拿的不是數學書,請猜一猜小剛拿的是()書,小麗拿的是()書。
2、請學生回答,并說出理由。
師:從三個知道的信息,你能猜出小紅拿的是什么書嗎?
師::從小麗說:“我拿的不是數學書”這句話能分析推理出什么?
提問:小麗拿的是什么書?
3、教師小結:
通過分析同學說的話,推理得出正確的答案,這種思考問題的方法就叫做簡單的推理,推理是依據所給的條件通過分析、推理、判斷出正確的答案。
師如果我們只分析小剛說的話,而不看小紅說的話,
能得正確的答案嗎?
4、小結:
在簡單推理時,一定要全面地分析,進行判斷,才能得到正確答案。
5、做一做。
三、練習。
1、游戲——幫小動物找家。
森林里的小鹿、熊貓、小羊、貓和小兔分到了新房子。小鹿說:貓在我的左邊。
小羊說:我家的左邊是熊貓家,右邊是小兔家。
小兔說:右數第3家就是我家。
你能幫他們找到各自的新家嗎?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猜一猜下面小動物各住幾號房間。
公雞、小羊、熊貓、梅花鹿和松鼠去旅游,它們住在賓館里的1—5號房間,服務員告訴他們:熊貓住的不是1、3、5號,梅花鹿住的號碼比熊貓多一倍,小羊住在梅花鹿的右邊,公雞住的離熊貓最近,熊貓住在公雞的右邊。
猜一猜,這幾只動物各住幾號房間。
四、動筆練習。
思考題:甲、乙、丙三位老師分別教語文、數學和英語。
已知:
1、每個老師只教一門課。
2、甲上課全用普通話。
3、外語老師是一個學生的哥哥。
4、丙是一位女教師,她比數學老師年輕。
請問三位老師各教什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