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感悟,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么你知道心得感悟如何寫嗎?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心得感悟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百年孤獨讀書內容心得感悟 百年孤獨讀書心得800字篇一
在這一本書中,大多數的篇福是在描寫布恩迪亞家族的興衰。從開始時的五世同堂,到最后的一個人被螞蟻食用殆盡,最終奧雷里亞諾化作一道光,布思迪亞家族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故事中的第一代主人公做了個夢,夢到馬孔多會變成一個玻璃大廈林立的美麗城鎮,但鎮上卻沒有布思迪亞家的人。這似乎就預視了布思迪亞家的結局。坦白地講,就算家族里的最后一個人沒有在一陣光中消滅,這個家族也是難以長久的。家族中每一個人物身上都有著大量的致命缺陷,每個人之間似乎都有看不可化解的矛盾。到了家族的第七代。整個家族已然是風中殘燭,只剩下了兩個家人。而在布思迪亞家人丁最為興旺的時候,能有十幾個人一同聚在屋中吃飯。每個人的死都是他自己造成的,如瘋子一般追尋“真理”的第一代何塞死在了大樹下。第二代的兩人一個因為暴虐而被槍決,一個在發動戰爭后走向孤獨的死亡。而第三、四五代人們,他們總是做出一些能將自己置之死地的事,導致了家族的最終悲劇。
在這個故事中,吉卜賽人梅爾基亞德斯似乎是作為上帝般存在的,他所寫的手稿,精確無誤地預言出了整個布恩迪亞家的命運。仔細想來,布恩迪亞家所有的興衰都與他有所聯系,是他向第一代何塞賣去了各種科學煉金設備,引來了無數的商人到達馬孔多。但也是他,用自己的靈魂引來了第四、五代何塞的死亡。似乎所有事情都怨他,但又似乎所有事情都不怨他。他的確是一位謎一樣的人物。
其實《百年孤獨》帶給人的直觀道理并不多,但卻都夸張而引人深思,比如保守派的不守信引發了幾十年的戰爭;想靠幸運換取財富的第五代何塞等,細細地品味完畢,才發現這本書真的是一個寶藏。
這本魔幻現實主義的巨作,請恕我無法將它全盤托出,如果你想真正的了解它,那么就自己閱讀和欣賞它吧!
百年孤獨讀書內容心得感悟 百年孤獨讀書心得800字篇二
費爾南達死后四個月,兒子何塞·阿爾卡蒂奧才從羅馬趕回來,他本以為可以回來繼承一大筆遺產,從而徹底擺脫在外面這些年過的窮困潦倒的生活。可是,家的破敗打破了他的美夢。他只有在家里得過且過,茍且偷生。幾個附近的孩子成了他孤獨時可以頤指氣使的對象。然后有一天他們意外地發現,已故高祖母烏爾蘇拉的床底下的地面閃著金黃。于是撬開地面,發現了三大袋黃金。還沒等何塞·阿爾卡蒂奧盡情揮霍,財富就被那幾個孩子洗劫一空,何塞·阿爾卡蒂奧也被他們淹死在浴缸里。阿瑪蘭妲·烏爾蘇拉帶著丈夫加斯通回到馬孔多。這個日漸蕭條敗落的家鄉卻是她在外多年夢魂牽繞的所在。一回到家她就興致勃勃地著手振興這個人跡罕至、鬼魂出沒的家。可是加斯通卻不以為然。他對馬孔多沒有任何感情。他在等待阿瑪蘭妲·烏爾蘇拉厭倦,那樣他就可以帶著她離開這里,去往繁華之地。可是阿瑪蘭妲烏爾蘇拉似乎根本沒有要走的跡象。最后加斯通只好獨自離去。
奧雷里亞諾和阿瑪蘭妲·烏爾蘇拉相愛了。他們愛得如癡如醉,無所顧忌。這個家族只剩下他倆,而他們卻渾然不知彼此竟是至親:一個是外甥,一個是姨媽。在相愛中他們忘卻時空,忘卻一切。
一個新的生命孕育了,這個生命是布恩迪亞家族百年以來唯一愛情的結晶。初生嬰兒被發現長著“豬尾巴”,這是高祖母烏爾蘇拉最擔心的事,因此她在世的時候是堅決反對近親結婚的,因為家族中曾經誕生過長豬尾巴的人。阿瑪蘭妲·烏爾蘇拉死于產后大出血。悲傷欲絕的奧雷里亞諾四處求助朋友,卻發現身邊沒有一個人可以傾訴。回家后發覺,初生的嬰兒被潮水般的螞蟻吞噬。在那一瞬他想起了梅爾基亞德斯羊皮卷卷首的提要:家族的第一個人被捆在樹上,最后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
沒等奧雷里亞諾完全破譯羊皮卷,馬孔多就被颶風所消滅。“經受百年孤獨的家族不會有第二次機會在大地上出現。”
看了三遍,總算把全書的脈絡梳理得有點清晰了。這本書的魅力在于作者的超自然手法。一開始,讀者就會被書中繽紛多彩的拉丁美洲風情所吸引。吉普賽人的有趣把戲,當地的奇異習俗,布恩迪亞家族祖先遷徙至馬孔多經歷的磨難,馬孔多的興旺與衰敗。書中,死人會現身,人鬼可以對話,失眠癥會傳染以至于整個村子的人失去記憶,牲畜因為人的發情而多產,雨季可以持續4年多,活人可以生活在陰慘慘的鬼城。這些荒誕不經的故事情節增加了全書的魔魅、奇幻,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會有不知身處何處的錯覺。
布恩迪亞家族是孤獨的,每個人都與生俱來打上孤獨的烙印。這孤獨流淌于家族百年的血脈中,而且日益嚴重,最后讓家族歸于毀滅。這或許是在揭示一個事實,世界本來就是孤獨的。上帝創造了人不是為了使人類聚合——那樣人類就太過強大而無法主宰。于是世界有了戰爭,有了災難;家庭有了猜忌,有了離間。
如果不是看了三遍,我絕對要把書中那些重復的名字搞混。男人要不叫做阿爾卡蒂奧,要不叫做奧雷里亞諾。其實那些相同的名字一個可能是祖父,另一個可能是孫子。為了看懂,我只得羅列了一個詳細的名單,從第一代的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到第六代的奧雷里亞諾。誰和誰,生了誰。發生在第一代周圍的事情,又會在最后一代身上重演。興與衰,成與敗,總是在不斷地輪回。原來我對拉丁美洲的歷史知之甚少,《百年孤獨》給我展現了一個濃縮的拉美世界——那是一個孤獨的世界。在那片廣袤的土地,蘊含著無窮的神秘,創造過輝煌的古代文明,但她的近代史卻充滿了恥辱與壓迫,血腥和悲劇。自十九世紀中期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一個多世紀,那里經歷了百年的風云變幻。在加西亞。馬爾克斯用夢幻般的語言中,創業的艱難,文明的滲透,民主與共和之爭,內戰的爆發,壟斷資本主義的入侵等足以影響拉美的大事,卻濃縮在一個小小的名叫馬貢多的鄉村中,濃縮在一個叫做布恩迪亞的家族中。作者眼中的拉丁美洲近代歷史,是一個不斷重復的怪圈,看似前進了,卻實際上又回到原點。這大約可以解釋書中的那些人那些事總是在不斷重復的原因。
這部書的獨特之處還在于,無法歸納出一兩個主角。自上而下100年,連同那個剛出生的長了豬尾巴的嬰兒算進去整整七代人,其中六代人都是作者用心去刻畫過的,盡管所占篇幅有多有少。書中的男人,每個人都很奇怪,似乎沒有一個正常。不是因瘋癲而被綁在樹底下,就是成天制作小金魚,或是癡迷于羊皮卷的破譯。至于書中的女人,我比較喜歡的是一頭一尾兩個女人——烏爾蘇拉和阿瑪蘭妲。烏爾蘇拉。她們是真實的,而不是虛偽的。烏爾蘇拉不懂羊皮卷,但她卻有樸實的真知灼見。她的高壽讓她幾乎見證了家族的全部興衰。我也喜歡幾個蕾梅黛絲包括祖母蕾梅黛絲、美人兒蕾梅黛絲和梅梅。
最不喜歡費爾南達,她做作、虛偽、自私;也不太喜歡老處女阿瑪蘭妲,她不善良,報復心理太強。麗貝卡這個吃墻壁灰的怪異女子讓我一想起就毛骨悚然。桑塔索菲亞是個不幸的女子,生育了布恩迪亞家族的三個后代,一輩子孀居,為著這個家操勞。庇拉爾·特爾內拉和佩特拉·科特斯,這兩個女子同樣在家族中是沒名沒分,后者甚至沒有留下一男半女,但卻活得瀟灑滋潤得多。庇拉爾·特爾內拉的壽命竟長達150歲以上!
范曄所翻譯的這部巨作應該來說可讀性很強。文筆極其優美,讓我一而再沉浸在故事情節中。其他版本我沒看過。不過覺得有一些小小的不足就是有幾處把輩份給搞錯了。如191頁倒數第九行“奧雷里亞諾第二沒有放過款待堂兄弟們的機會”,這里應該是“堂叔們”。同樣,204頁第八行“十七個堂兄弟”也應該是“堂叔”。還有一處,第268頁第四行的“伯父”應該是“祖父”。
全篇的讀后感羅嗦了那么多,主要是現在有這個激情。如果讀了以后再過若干時間,對文字的印象就會淡漠下去,也就沒有如此清晰的脈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