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項重要的語文能力訓練,它既可以提高我們的表達能力,又可以培養我們的思維能力。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寫作技巧,下面是一些優秀作文的指導范文。
建軍節是哪一年成立范文(14篇)篇一
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將此紀念日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蔣介石、汪精衛先后在南京和武漢發動“清共”行動后,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了臨時政治局常委會議,決定利用共產黨掌握和影響下的國民革命軍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并指派周恩來為起義領導機關前敵委員會書記。
1927年7月27日,周恩來在南昌召開了有朱德、劉伯承、惲代英、彭湃、葉挺、聶榮臻以及江西黨組織負責人參加的重要會議,成立了以劉伯承為參謀團長,周恩來、葉挺、賀龍為委員的參謀團。下設起義軍總指揮部,由賀龍任總指揮,葉挺任前敵總指揮。
1927年8月1日凌晨2時,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各指揮的各個起義軍向駐守南昌的國民黨軍隊發動進攻,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激戰,殲敵三千余人,繳獲槍支五千余支,子彈百萬余發,大炮數門,占領了南昌城。當天上午,在南昌舉行了共產黨中央委員、各省區特別市和海外各黨部代表聯席會議,通過了《中央委員宣言》,成立了由宋慶齡、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25人組成的中國共產黨革命委員會,通過了《八一起義宣言》等文件,提出了“打倒帝國主義”、“打倒新舊軍閥”、“實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號和政綱。同時對起義部隊進行了整編,仍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番號,以賀龍兼代總指揮。因敵以重兵進攻南昌,中共前委決定根據中共中央的預定計劃,起義部隊于8月3日至6日先后撤離南昌,揮師南下,取道臨川、宜黃、廣昌,直奔廣東潮汕地區。
起義部隊在江西瑞金、會昌打垮了國民黨反動軍隊的堵截,然后經過福建的長汀、上杭和廣東的大浦,于9月下旬占領了潮州、汕頭,主力部隊經揭陽向湯坑西進。10月初,西進部隊和留守潮汕的部隊遭到優勢敵軍的圍攻,起義部隊大部分被打散,一部分突圍到了海陸豐地區,與海陸豐地區的農民武裝會合;另一部分由朱德、陳毅率領經贛南、粵北轉入湘南,開展游擊戰爭。1928年1月在湘南地方黨組織和農民武裝的配合下,在宜章舉行了“年關起義”。由于遭到優勢敵軍的“協剿”,起義部隊和農民武裝撤出湘南,于同年4月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率領的部隊勝利會師,組成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后改稱工農紅軍第四軍。
起義成功后,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關于這次起義仍用國民黨左派名義號召革命的指示精神,發表了國民黨左派《中央委員宣言》,揭露蔣介石、汪精衛背叛革命的種.種罪行,表達了擁護孫中山“三大政策”和繼續反對帝國主義、封建軍閥的斗爭決心。8月1日上午,召開了有國民黨中央委員、各省區特別市和海外黨部代表參加的聯席會議,成立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推舉鄧演達、宋慶齡、何香凝、譚平山、吳玉章、賀龍、林祖涵(伯渠)、葉挺、周恩來、張國燾、李立三、惲代英、徐特立、彭湃、郭沫若等25人為委員。革命委員會任命吳玉章為秘書長,任命周恩來、賀龍、葉挺、劉伯承等組成參謀團,作為軍事指揮機關,劉伯承為參謀團參謀長,郭沫若為總政治部主任,并決定起義軍仍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番號,賀龍兼代方面軍總指揮,葉挺兼代方面軍前敵總指揮。所屬第11軍(轄第24.第25.第10師),葉挺任軍長、聶榮臻任黨代表;第20軍(轄第1.第2師),賀龍任軍長、廖乾吾任黨代表;第9軍,朱德任副軍長、朱克靖任黨代表。全軍共2萬余人。
會昌戰斗后,起義軍陸續折返瑞金,改道東進,經福建省長汀、上杭,沿汀江、韓江南下。9月22日,第11軍第25師占領廣東省大埔縣三河壩,主力繼續南進,于23日占領潮安(今潮州)、汕頭。在此期間,駐廣東的國民黨軍第8路軍總指揮李濟深令錢大鈞殘部牽制第25師,令黃紹竑部經豐順進攻潮安,令陳濟棠、薛岳部3個師1.5萬余人組成東路軍,由河源東進,尋起義軍主力決戰。根據上述情況,中共前委決定,第20軍新建的第3師隨革命委員會駐守潮汕地區,集中主力6500余人迎擊東進之敵。9月28日,起義軍主力在揭陽縣山湖(玉湖)附近地區同東路軍遭遇,將其擊潰,繼向湯坑(今豐順市)推進,在汾水村地區與敵再次激戰,至30日,起義軍傷亡余人,無力再戰,遂向揭陽撤退。是日晚,黃紹竑部攻占潮安。10月3日,起義軍主力在流沙(今普寧市)與由潮汕撤出的革命委員會會合,繼續向海豐、陸豐地區撤退,在經過流沙西南鐘潭村附近的蓮花山時,再次遭到東路軍的截擊,激戰不勝,部隊大部潰散。駐守三河壩的第25師,在給錢大鈞部以重大殺傷后,向潮安轉移,10月5日在饒平縣境同由潮汕撤出的第3師一部會合。此后,這兩支部隊在朱德、陳毅率領下,同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會合。
這是一次長途行軍,從南昌出發,經撫州、宜黃、廣昌、石城、瑞金、會昌、長汀、上杭、大埔,直到九月二十三、二十四日占領潮州、汕頭,整整走了一個多月才停腳,而先頭部隊則已進入海陸豐地區。沿途在瑞金以北的壬田寨打了一次勝仗,在會昌又打了一次勝仗,殲滅敵人一個多師。警衛隊的戰士們雖然萬分疲勞,但精神興奮,始終保持著高漲情緒,保衛起義軍領導機關——革命委員會的安全。當時我在警衛隊當班長。占領潮州后,我們這個排奉命留在那里,擔負后勤部門和物資倉庫的警衛任務。撤出潮州后,我們東渡韓江,向饒平方向前進。到饒平時,朱德同志已率領二十五師和九軍教導團從三河壩撤到那里,我們同這支隊伍會合一起了。接著就在朱德、陳毅同志領導下,開始向閩贛方向作戰略轉移。這又是一次長途行軍,經饒平、平和、大埔、永定、武平、信豐到達南康、大庾地區。由于連續行軍作戰,部隊減員很大,加上一些意志不堅定的戰士和干部,對革命產生動搖,陸續離開了部隊,到南康時還剩下一千多人,到達大庾時只剩七、八百人,因為部隊成分不純,加之基層黨員太少,沿途軍紀不好,乃將部隊整編為一個團,朱德同志任團長,陳毅同志任團指導員。他們親自整頓部隊紀律,加強政治工作,壞分子被淘汰,留下來的同志更堅定了。形勢變化得極快,將過舊歷年的時候,我們進湖南到宜章,消滅了該縣反動武裝以后,即公開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蘇維埃政權,正式打起了鐮刀、斧頭的紅旗,舉行了轟轟烈烈的湘南起義。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帶有全局意義的一次武裝暴動。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地創造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從此,8月1日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后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南昌起義,由于客觀上敵人力量過于強大,主觀指導上缺乏經驗,沒有和湘、鄂、贛地區的農民運動相結合,開展土地革命戰爭,而是孤軍南下廣東,企圖打開海口,爭取外援,重建革命根據地,再次舉行北代,加之兩次分兵,不能集中兵力殲敵,成為敵人各個擊破等原因,最后遭至失敗。但這次起義的偉大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它在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樹立了一面鮮明的武裝斗爭旗幟,充分地表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不畏強敵、前仆后繼的革命精神。它以實際行動批評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囂張氣焰,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革命斗志。它對創建偉大的人民軍隊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八一建軍節的由來簡介。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蔣介石、汪精衛先后在南京和武漢發動“清共”行動后,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了臨時政治局會議,決定利用共產黨掌握和影響下的國民革命軍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并指派周恩來為起義領導機關前敵委員會書記。
1927年7月27日,周恩來在南昌召開了有朱德、劉伯承、惲代英、彭湃、葉挺、聶榮臻以及江西黨組織負責人參加的重要會議,成立了以劉伯承為參謀團長,周恩來、葉挺、賀龍為委員的參謀團。下設起義軍總指揮部,由賀龍任總指揮,葉挺任前敵總指揮。
1927年8月1日凌晨2時,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各指揮的各個起義軍向駐守南昌的國民黨軍隊發動進攻,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激戰,占領了南昌城。當天上午,在南昌舉行了共產黨中央委員、各省區特別市和海外各黨部代表聯席會議,通過了《中央委員宣言》,成立了由宋慶齡、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25人組成的中國共產黨革命委員會,通過了《八一起義宣言》等文件。
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帶有全局意義的一次武裝暴動。它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宣告了中國共產黨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地創造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從此,8月1日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后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
八一建軍節誕生地:瑞金。
1927年8月底,南昌起義部隊在朱德、賀龍等指揮下,經過徹夜強攻,一舉占領了瑞金,取得了南昌起義后第一次攻城戰斗的勝利。瑞金,這座贛南山區小城,從此與中國革命結下了不解之緣。
建軍節是哪一年成立范文(14篇)篇二
1939年,陜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五四青年節源于中國19反帝愛國的百“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青年節期間,中國各地都要舉行豐富多彩的紀念度活動,青年們還要集中進行各種社會志愿和社會實踐活動,還有許多地方在青年節期間舉行成人儀式。
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知4日發生在北京以青年學生為主的一場學生運動,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道中下階層廣泛參與的一次示威游行、請愿、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
1939年,在紀念五四運動20周年的時候,陜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決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又稱“五四青年節”)。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正式宣布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但并非全民假日,僅14至28周歲的青年可放假半天。
五四青年節的由來簡介。
四青年節源于中國1919年反帝愛國的“五四運動”。
五四運動是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以青年學生為主的一場學生運動,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廣泛參與的一次示威游行、請愿、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中國革命史上劃時代的事件,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1939年,陜甘寧邊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
我國青年年齡劃分。
青年節是多少歲到多少歲:14至28周歲。
4月,經國務院法制辦同意,“青年節”放假適用人群為14至28周歲的青年,3億多青年將于每年5月4日放假半天。因此,五四青年節是14至28周歲可以過節,但是我國對青年的劃分標準也有不同。
1、共青團。
共青團章程第一條對團員的年齡作出了明確規定:年齡在14周歲以上,28周歲以下的中國青年,承認團的章程,愿意參加團組織并在其中積極工作、執行團的決議和按期交納團費的,可以申請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團員年滿28周歲,沒有擔任團內職務的,應該辦理離團手續。這意味著,此次享受假期青年的年齡限制和團員恰好一致。
2、國家統計局。
統計部門對青少年的劃分是0歲至14歲。
對老年人的劃分標準有兩個,分別是60歲以上,65歲以上,但是對青年年齡段沒有劃分。
3、杰出青年。
以國內非常權威的十大杰出青年評選來看,參評年齡段一般是18歲至40歲。比如,20評出的第十八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中,有兩位是1968年出生的,今年正好40歲。
從各省市來看,對“十大杰出青年”的年齡上限更是各不相同,陜西省是39歲,江蘇省是45歲,武漢市是45歲,深圳市是40歲。
建軍節是哪一年成立范文(14篇)篇三
關于八一建軍節會不會閱兵已官方發布信息為準。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國共產黨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進入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革命的新時期,標志著中國新型的人民軍隊的誕生。
1928年4月,朱德、正式組成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
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規定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將此紀念日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決定將8月1日作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從此,每年8月1日就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后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將此紀念日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發動了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開始了創建人民軍隊的新時期。但從1927年到1933年前,“八一”并沒有作為人民軍隊的建軍節,當時紅軍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成立紀念日。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共產國際認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必然引發新的帝國主義戰爭。所以,共產國際決定于8月1日,號召全世界無產階級與被壓迫民族,都要動員自己的戰斗力量,反對帝國主義戰爭,擁護第一個工人階級的國家——蘇聯,反對帝國主義一切進攻蘇聯與瓜分中國的陰謀。
1929年7月27日,中共中央響應共產國際的號召,發表了《中國共產黨為八一國際赤色日宣言》,呼吁8月1日舉行反帝示威活動,號召:“全中國的勞苦群眾們!準備一切的力量,反對國民黨向蘇聯的進攻,反對帝國主義出兵中國,反對帝國主義的世界大戰!”中共中央根據共產國際的決定,從此,將每年的8月1日定為“八一國際赤色日”,也稱“八一反戰日”、“八一反帝戰爭日”。所以,在1933年前,“八一”并沒有被作為建軍節,僅僅是被確定為“反帝戰爭日”來紀念的。
當年8月1日,在瑞金葉坪紅軍廣場舉行了歷史上第一個“八一”紀念活動并且當日傍晚在瑞金城南竹馬崗舉行了紅軍閱兵式和分列式。
建軍節是哪一年成立范文(14篇)篇四
建軍節是1933年成立的,1933年7月11日,中央軍事委員會為了紀念南昌起義的勝利和成功,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紀念日,一直到1945年6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將中國工農紅軍紀念日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發動了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開始了創建人民軍隊的新時期。但從1927年到1933年前,“八一”并沒有作為人民軍隊的建軍節,當時紅軍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成立紀念日。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共產國際認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必然引發新的帝國主義戰爭。所以,共產國際決定于8月1日,號召全世界無產階級與被壓迫民族,都要動員自己的戰斗力量,反對帝國主義戰爭,擁護第一個工人階級的國家——蘇聯,反對帝國主義一切進攻蘇聯與瓜分中國的陰謀。
1929年7月27日,中共中央響應共產國際的號召,發表了《中國共產黨為八一國際赤色日宣言》,呼吁8月1日舉行反帝示威活動,號召:“全中國的勞苦群眾們!準備一切的力量,反對國民黨向蘇聯的進攻,反對帝國主義出兵中國,反對帝國主義的世界大戰!”中共中央根據共產國際的決定,從此,將每年的8月1日定為“八一國際赤色日”,也稱“八一反戰日”、“八一反帝戰爭日”。所以,在1933年前,“八一”并沒有被作為建軍節,僅僅是被確定為“反帝戰爭日”來紀念的。
當年8月1日,在瑞金葉坪紅軍廣場舉行了歷史上第一個“八一”紀念活動并且當日傍晚在瑞金城南竹馬崗舉行了紅軍閱兵式和分列式。
1、建軍節,我的祝福從水陸空三路并發:水路,祝你如魚得水;陸路,祝你邁步而越;空中,祝你如虎添翼!
2、早安,朋友們!想做特種兵,練好本領為你打抱不平;想做飛行員,帶你在天空幸福飛翔。再不行,只能8月1祝你與“軍”同樂!
3、一套軍裝是一分成長,一次風雨是一次茁壯,一場搏擊添一分膽量,一圈年輪多一次輝煌,一次晉銜多一分重量,一枚勛章是一個榮光。祝建軍節快樂!
4、一裝甲祝福,讓你走平安大道;一戰車厚禮,讓你被歡樂圍繞;一戰機真情,讓你被幸福擁抱。愿健康幸福對你們永久關照,建軍節快樂!
5、我預訂了新年第一縷陽光,祝您新春快樂;我預訂了東海第一陣季風,祝您一帆風順;我預訂了春天第一聲鳥啼,祝您喜事連連;我預定了邊關第一聲號角,祝您平平安安!
6、讓每一次心跳,都融入祖國的脈搏;讓每一滴血汗,都綻放和平的花朵;讓每一只鐵拳,都化作呼嘯的雷電;讓每一聲吶喊,都嚇破敵人的膽魄。
7、有一種追求,叫精忠報國;有一種日子,叫與星相守;有一種情愫,叫思家念親;有一個佳節,叫“八一”建軍。祝福戰友!
8、陽光是我的祝福,月光是我的祈禱,輕風是我的呢喃,細雨是我的期望——流星劃過的剎那,我許下心愿:祝正在摸爬滾打的戰友,事事皆好!
9、流星劃過天空,我錯過了許愿;浪花濺上巖石,我錯過了祝福;故事講了一遍,我錯過了聆聽;人生只有一回,我卻結識了你這個好戰友,“八一”邀你共快樂!
10、裝滿一裝甲車祝福,讓平安為你開道;卸下一步戰車厚禮,讓快樂與你擁抱;空投一戰斗機真情,讓幸福把你圍繞;我們的節日已到,讓健康對我們的親人關照,祝全體軍人闔家幸福。
11、給小草以輕柔細語的,是春風;給小鳥以清脆鳴囀的,是樹林;給我以唱不完的歌的,是你那真摯的友情。戰友,八一節快樂!
12、東海有大海晨曦,南國有椰海蕉林;北方有長風駿馬,西域有牧歌蒼鷹。我站在高高的哨所,向火紅的軍旗敬禮!
13、女兵是生活中的紅顏色,太陽這么說;女兵是大海中的藍顏色,浪花這么說;女兵是中華巾幗中的好男兒,祖國這么說。
14、軍人用理想充實頭腦,用意志鑄造信念,用綠色裝點青春,用生命抒寫忠誠,把情感思念打入背囊,把責任榮譽刻入心田。
15、戰友是琴,演奏一生的美妙;戰友是茶,品味一世的清香;戰友是筆,寫出一生一世的幸福;戰友是歌,唱出一輩子的溫馨和歡樂。祝“八一”建軍節愉快!
16、抗洪搶險需要你,撲滅山火辛苦你,扶弱濟困也有你,除暴安良還是你,守疆戌邊只有你,保家衛國不能沒有你,家中老母念著你,心中情人想著你,祖國人民不會忘記你。
17、無私奉獻是你們恪守的原則,報效祖國是你們實踐的理想,值此“八一”到來之際,讓我向你們學習、致敬。
19、“八一”到,辛苦了,全國人民問你好,你是祖國的銅墻,你是母親的驕傲。
20、“八一”祝福:一馬當先行軍路,一鼓作氣進攻路,一路高歌得勝路,一氣呵成事業路,一心一意愛情路,一呼百應友誼路,一帆風順人生路,一馬平川身前路。嘿!慶功的時候,可不能一毛不拔喲!
建軍節是哪一年成立范文(14篇)篇五
中國共產黨于1921年7月23日成立后,在反動軍閥政府的殘暴統治之下,只能處于秘密狀態,沒有公開進行活動的環境。在大革命時期,黨忙于國共合作、開展工農運動和支援北伐戰爭,沒有條件對黨的誕生進行紀念。而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黨處在更加艱苦的農村戰爭環境或者在白色恐怖下進行斗爭,仍沒有條件組織統一的活動來紀念黨的生日。
直至1936年當中國共產黨成立十五周年的時候,黨的一大代表陳潭秋同志在莫斯科出版的《共產國際》雜志第七卷上,發表了《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回憶》一文,以表示對黨的誕生的紀念。這篇文章是慶祝中國共產黨誕生最早的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一大是1921年7月底開幕的,但沒有具體的日期。
把7月1日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辰紀念日,是毛澤東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來的。當時,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十七周年紀念日”,這是中央領導同志第一次明確提出“七一”是黨的誕生紀念日。
建黨節宣傳口號。
1、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
2、發揮黨員先進性,立足崗位建新功。
3、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4、緬懷黨的豐功偉績,展現_美好未來。
5、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積極投身嵩縣經濟建設。
6、發揮黨員先進性,我為黨旗添光彩。
7、嵩縣發展綻新姿,白云山下黨旗紅。
8、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實現縣域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9、做科學發展先鋒隊,當_振興排頭兵。
10、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偉大旗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11、認真學習黨章,自覺貫徹黨章,模范遵守黨章。
12、光榮偉大正確的中國共產黨萬歲。
13、牢記黨的光榮歷史,繼承發揚黨的優良傳統。
14、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15、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16、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加強全民族精神文明建設。
17、中國共產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領導核心。
18、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全面建設和諧社會。
19、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
20、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知榮明恥,再建新功。
21、發揮先鋒作用,永葆先進本色。
22、支部創五好,黨員樹模范。
23、堅持科學發展,共建和諧社會。
24、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25、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喜迎建黨100歲華誕。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建軍節是哪一年成立范文(14篇)篇六
中國共產黨于197月23日成立后,在反動軍閥政府的殘暴統治之下,只能處于秘密狀態,沒有公開進行活動的環境。在大革命時期,黨忙于國共合作、開展工農運動和支援北伐戰爭,沒有條件對黨的誕生進行紀念。把7月1日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辰紀念日,是毛澤東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來的。
當時,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十七周年紀念日”。這是中央領導同志第一次明確提出“七一”是黨的誕生紀念日。
中國共產黨成立紀念日,每年公歷七月一日。19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馬克思主義迅速傳遍我國,經過“五四”愛國運動,最早接受馬列主義的革命知識分子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董必武等人,相繼在各地成立共產主義小組,宣傳馬列主義,從事工人運動。
在列寧領導的共產國際的積極幫助下,1921年7月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后因被帝國主義密探發覺,會議又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繼續進行。參加會議的有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董必武,陳潭秋,毛澤東,何叔衡,王盡美,鄧恩銘,陳公博,周佛海,共十二名。代表全國各界五十七名黨員出席了會議。包惠僧受陳獨秀派遣,出席了會議。參加會議的還有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尼柯爾斯基。
大會通過了黨的章程,選舉陳獨秀為總書記,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在中國出現了完全新式的以共產主義為目的,以馬列主義為行動指南,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開辟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新時代,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抗日戰爭時期,由于環境困難,不能查記“一大”召開的準確日期(后經過考證,得出“一大”召開的時間為1921年7月23日),因此1941年黨中央決定召開“四大”,確定1921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為黨的生日和紀念日。
建軍節是哪一年成立范文(14篇)篇七
3.錦城雖樂,不如回故鄉;樂園雖好,非久留之地。歸去來兮。--華羅庚。
4.瞞人之事弗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呂坤。
5.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子兵法。
6.我死國生,我死猶榮,身雖死精神長生,成功成仁,實現大同。--趙博生。
7.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吉鴻昌。
8.血染沙場氣化紅,捐軀為國是英雄。
建軍節是哪一年成立范文(14篇)篇八
中國共產黨于1921年7月23日成立后,在反動軍閥政府的殘暴統治之下,只能處于秘密狀態,沒有公開進行活動的環境。在大革命時期,黨忙于國共合作、開展工農運動和支援北伐戰爭,沒有條件對黨的誕生進行紀念。把7月1日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辰紀念日,是毛澤東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來的。
當時,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十七周年紀念日”。這是中央領導同志第一次明確提出“七一”是黨的誕生紀念日。
中國共產黨成立紀念日,每年公歷七月一日。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馬克思主義迅速傳遍我國,經過“五四”愛國運動,最早接受馬列主義的革命知識分子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董必武等人,相繼在各地成立共產主義小組,宣傳馬列主義,從事工人運動。
在列寧領導的共產國際的積極幫助下,1921年7月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派出代表到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后因被帝國主義密探發覺,會議又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只游船上繼續進行。參加會議的有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董必武,陳潭秋,毛澤東,何叔衡,王盡美,鄧恩銘,陳公博,周佛海,共十二名。代表全國各界五十七名黨員出席了會議。包惠僧受陳獨秀派遣,出席了會議。參加會議的還有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尼柯爾斯基。
大會通過了黨的章程,選舉陳獨秀為總書記,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在中國出現了完全新式的以共產主義為目的,以馬列主義為行動指南,統一的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開辟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新時代,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抗日戰爭時期,由于環境困難,不能查記“一大”召開的準確日期(后經過考證,得出“一大”召開的時間為1921年7月23日),因此1941年黨中央決定召開“四大”,確定1921年7月的首日即7月1日作為黨的生日和紀念日。
問:2021年建黨節是幾月幾日?
建軍節是哪一年成立范文(14篇)篇九
建軍節成立于1933年7月11日。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將此紀念日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建軍節是哪一年成立范文(14篇)篇十
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決定將8月1日作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從此,每年8月1日就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后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當年8月1日,在瑞金葉坪紅軍廣場舉行了歷史上第一個“八一”紀念活動并且當日傍晚在瑞金城南竹馬崗舉行了紅軍閱兵式和分列式。從此,8月1日正式成為人民軍隊的建軍節。因此,可以說南昌是軍旗升起的地方,而瑞金是八一建軍節誕生的地方。
建軍節簡介。
八一建軍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每年的八月一日舉行,由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設立,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的節日。
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將此紀念日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建軍節誕生之地。
1927年8月底,南昌起義部隊在朱德、賀龍等指揮下,經過徹夜強攻,一舉占領了瑞金,取得了南昌起義后第一次攻城戰役的勝利。瑞金,這座贛南山區小城,從此與中國革命結下了不解之緣。
葉劍英妙計“調虎”南下。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震驚了蔣介石、汪精衛。他們立即從江蘇、安徽、湖北調集數十萬大軍向南昌反撲。鑒于敵我實力懸殊,從8月3日起,起義軍開始撤出南昌,向南挺進。但是,起義軍撤出南昌后的20多天,一路居然沒有遇到任何阻攔,順利通過臨川、宜黃、廣昌、寧都等地。
南昌起義爆發后,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召開緊急會議,時任二方面軍第四軍參謀長的中共地下黨員葉劍英利用反動陣營的內部矛盾,建議張發奎不要追擊起義部隊,讓他們南下與廣東軍閥陳濟棠火并。此計正中張發奎下懷。于是,起義部隊在撤離南昌后沒有遭到追擊,獲得了寶貴的喘息時機,一路平安地來到瑞金城下。
1927年8月25日下午,在朱德、賀龍等的指揮下,起義軍在瑞金北部的壬田鎮,展開了起義部隊第一次攻城戰。陳上海告訴記者,進攻瑞金的主力是賀龍率領的第一、二師,周逸群率領的第三師作預備隊。經過徹夜激戰,敵“討共第八路軍”右路總指揮錢大鈞所部5個團被擊潰,向會昌方向逃竄。26日上午,起義軍占領瑞金城。這是南昌起義部隊首次攻占城市。不過,這一勝利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起義部隊第九軍參謀處長冉國平、二十軍一師三團團長余愿學光榮犧牲,官兵傷亡數百人。
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先后叛變革命之后,已是國民革命軍第20軍軍長的賀龍,毅然放棄國民黨的高官厚祿,不顧反動陣營的威逼利誘,率部參加南昌起義。起義前后,他多次向20軍政治部主任、共產黨員周逸群表達要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愿望。周逸群將這一要求轉達給了起義前敵委員會書記周恩來。8月26日,起義軍占領瑞金后,周恩來主持召開前委會議,一致通過了賀龍的入黨申請。隨后,在瑞金綿江中學,舉行了賀龍、郭沫若和彭澤民三人的入黨宣誓儀式。賀龍激動地表示:“黨為了考驗我,培養我,整整有三個年頭,直到‘八一’起義后,黨才批準我參加。由此可見,當一個中國共產黨員是很不容易的,是要經得起考驗的,而且參加黨之后更要經得起黨的長期考驗;絕不是一參加之后,就萬事大吉了,就不再要黨的考驗了。今后,黨叫我怎么辦,我就怎么辦;縱使粉身碎骨,也絕不背叛黨!”歷史證明,賀龍同志忠實地履行了這一諾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文檔為doc格式。
建軍節是哪一年成立范文(14篇)篇十一
8月1日建軍節是一個值得歡慶的日子,建軍節是哪天?下面小編為大家簡單介紹!
每年的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因此也叫“8.1”建軍節。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蔣介石、汪精衛先后在南京和武漢發動“清共”行動后,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了政治局常委臨時會議,并決定利用共產黨控制影響下的國民革命自衛軍在南昌舉行起義,并派周恩來為起義前敵委員會書記。
7月27日,周恩來在南昌召開了有朱德、劉伯承、惲代英、彭湃、葉挺、聶榮臻以及江西黨組織負責人參與的重要會議,成立了以劉伯承為參謀團長,周恩來、葉挺、賀龍為委員的參謀團,下設起義軍總指揮部,由賀龍任總指揮,葉挺任前敵總指揮。
8月1日凌晨2點,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指揮各路起義軍向駐守南昌的國民黨軍隊發動進攻,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激戰,殲敵3000余人,繳獲槍支5000余支,子彈100萬余發,大炮數門,占領了南昌城。當天上午,在南昌舉行了國民黨中央委員、各省區特別市和海外各黨部代表聯席會議,通過了《中央委員宣言》,成立了由宋慶齡、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25人組成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通過了《8.1起義宣言》等文件,提出了“打倒帝國主義”、“打倒新舊軍閥”、“實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
口號。
和政綱。同時對起義部隊進行了整編,仍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番號,以賀龍兼代總指揮。因敵以重兵進攻南昌,中共前委決定根據中共中央的預定計劃,起義部隊于8月3日至6日先后撤離南昌,揮師南下,取道臨川、宜黃、廣昌,直奔廣東潮汕地區。
起義部隊在江西瑞金、會昌打垮了國民黨反動軍隊的堵截,然后經過福建的長汀、上杭和廣東的大浦,于9月下旬占領了潮州、汕頭,主力部隊經揭陽向湯坑西進。10月初,西進部隊和留守潮汕的部隊遭到優勢敵軍的圍攻,起義部隊大部分被打散,一部分突圍到了海陸豐,與當地的農民武裝會合;另一部分由朱德、陳毅率領經贛南、粵北轉入湘南,開展游擊戰爭。1928年1月在湘南地方黨組織和農民武裝的配合下,在宜章舉行了“年關起義”。由于遭到優勢敵軍的“協剿”,起義部隊和農民武裝撤出湘南,于同年4月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率領的部隊勝利會師,組成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后改稱工農紅軍第四軍。
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規定以“8.1”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將此紀念日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1927年8月底,南昌起義部隊在朱德、賀龍等指揮下,經過徹夜強攻,一舉占領了瑞金,取得了南昌起義后第一次攻城戰役的勝利。瑞金,這座贛南山區小城,從此與中國革命結下了不解之緣。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震驚了蔣介石、汪精衛。他們立即從江蘇、安徽、湖北調集數十萬大軍向南昌反撲。鑒于敵我實力懸殊,從8月3日起,起義軍開始撤出南昌,向南挺進。但是,起義軍撤出南昌后的20多天,一路居然沒有遇到任何阻攔,順利通過臨川、宜黃、廣昌、寧都等地。
南昌起義爆發后,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召開緊急會議,時任二方面軍第四軍參謀長的中共地下黨員葉劍英利用反動陣營的內部矛盾,建議張發奎不要追擊起義部隊,讓他們南下與廣東軍閥陳濟棠火并。此計正中張發奎下懷。于是,起義部隊在撤離南昌后沒有遭到追擊,獲得了寶貴的喘息時機,一路平安地來到瑞金城下。
1927年8月25日下午,在朱德、賀龍等的指揮下,起義軍在瑞金北部的壬田鎮,展開了起義部隊第一次攻城戰。陳上海告訴記者,進攻瑞金的主力是賀龍率領的第一、二師,周逸群率領的第三師作預備隊。經過徹夜激戰,敵“討共第八路軍”右路總指揮錢大鈞所部5個團被擊潰,向會昌方向逃竄。26日上午,起義軍占領瑞金城。這是南昌起義部隊首次攻占城市。不過,這一勝利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起義部隊第九軍參謀處長冉國平、二十軍一師三團團長余愿學光榮犧牲,官兵傷亡數百人。
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先后叛變革命之后,已是國民革命軍第20軍軍長的賀龍,毅然放棄國民黨的高官厚祿,不顧反動陣營的威逼利誘,率部參加南昌起義。起義前后,他多次向20軍政治部主任、共產黨員周逸群表達要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愿望。周逸群將這一要求轉達給了起義前敵委員會書記周恩來。8月26日,起義軍占領瑞金后,周恩來主持召開前委會議,一致通過了賀龍的入黨申請。隨后,在瑞金綿江中學,舉行了賀龍、郭沫若和彭澤民三人的入黨宣誓儀式。賀龍激動地表示:“黨為了考驗我,培養我,整整有三個年頭,直到‘8.1’起義后,黨才批準我參加。由此可見,當一個中國共產黨員是很不容易的,是要經得起考驗的,而且參加黨之后更要經得起黨的長期考驗;絕不是一參加之后,就萬事大吉了,就不再要黨的考驗了。今后,黨叫我怎么辦,我就怎么辦;縱使粉身碎骨,也絕不叛黨!”歷史證明,賀龍同志忠實地履行了這一諾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決定將8月1日作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從此,每年8月1日就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后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當年8月1日,在瑞金葉坪紅軍廣場舉行了歷史上第一個“8.1”紀念活動。從此,8月1日正式成為人民軍隊的建軍節。因此,可以說南昌是軍旗升起的地方,而瑞金是8.1建軍節誕生的地方。
軍旗,是象征軍隊或建制的旗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為紅色,上綴金黃色的五角星及“8.1”兩字,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以來經過艱苦卓絕的長期斗爭,終于在黨的領導下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的規格(按照總參1951年1月頒布的條令執行):
軍旗可以授予團級以上部隊和院校,授旗時可以舉行儀式。
軍旗主要用于參加典禮、檢閱、隆重集會、游行等場合,由掌旗員掌握軍旗,左右各有一名護旗兵,位于部隊的前列。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的標志,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榮譽、勇敢和光榮的象征。它激勵全體指戰員牢記自己的神圣職責,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忠于黨,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捍衛祖國的神圣領土和尊嚴。
8.1建軍節誕生于1933年,她的第一個節日慶祝活動,是在中央蘇區首府——江西瑞金舉行的。
1933年6月26日,中共蘇區中央局發出《關于“8.1”國際反戰爭斗爭日及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的決定》。決定指出:“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為紀念1927年8月1日的南昌暴動,已確定‘8.1’為中國工農紅軍紀念的日子。”爾后,中央革命軍事委會員針對為什么確定“8.1”為建軍節作出這樣的解釋:“1927年8月1日發生了無產階級政黨——共產黨領導的南昌暴動,這一暴動是反帝的土地革命的開始,是英勇的工農紅軍的來源。中國工農紅軍在歷年的艱苦戰爭中,打破了帝國主義國民黨的歷次進攻,根本動搖了帝國主義國民黨在中國的統治,已成了革命高漲的基本杠桿之一,成了中國勞苦群眾革命斗爭的組織者,是徹底進行民族革命戰爭的主力。本委會為紀念南昌暴動的勝利與紅軍的成立,特決定自1933年起每年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7月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作出《關于“8.1”紀念運動的決議》:“批準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建議,規定以每年‘8.1’為中國工農紅軍紀念日。”
隨后,中共中央、中央政府、就如何搞好第一個建軍節作出了一系列決定。蘇區中央局宣傳部還特別統一擬定頒布了16條宣傳標語和31條口號,出臺了《“8.1”紀念宣傳大綱》。蘇區黨、政、軍領導紛紛作出動員,毛澤東專門撰寫了《新的形勢與新的任務》一文,發表在7月29日的《紅色中華》報上;博古作了以《戰斗的紀念節,戰斗的任務》為題的多場專題演講;張聞天到機關、學校作了《“8.1”與帝國主義戰爭危險》的專題報告。與此同時,蘇區各級政府組織群眾開展了集會、游行、晚會活動,紅軍各部的宣傳活動更為熱烈。
1933年8月1日,第一個“8.1”建軍節慶祝活動在葉坪紅軍廣場舉行。凌晨,蘇區軍民打著火把,從四面八方朝葉坪村涌來,工農劇社組成的歡迎表演團站在紅軍廣場入口處,邊舞邊唱。慶祝活動分閱兵式和分列式,為防敵機轟炸,決定閱兵式在天亮前進行完。4時整,閱兵式開始,軍樂奏起,禮炮齊鳴,毛澤東、朱德、項英三位領導策馬而行,檢閱長達六百余米的紅軍隊列,紅軍指戰員以注目禮相迎,歡呼聲、口號聲響徹云霄。第二項是宣誓。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向新成立的紅軍工人師和少共國際師授軍旗,向兩個師發出奔赴前線英勇殺敵的戰斗命令,工人師和少共國際師組成兩塊方陣,指戰員高舉拳頭進行宣誓。第三項是授旗授獎。中革軍委領導分別給各紅軍學校授校旗,給紅軍各團隊授戰旗,向功勛卓著的紅軍指揮員頒發紅星獎章。此時,天已大亮,中央政府和各黨、群團體代表致祝辭,分列式隨之開始。紅軍方隊在一面面戰旗引領下闊步通過檢閱臺,戰士們一面高呼著口號、一面向檢閱臺上的首長行注目禮。長長的受閱隊伍從檢閱臺前整整走了一個多小時。堅定的步伐踢落晨霧,踏碎塵土,踹動著這個令人難忘的清晨,把“8.1”兩個大字嵌入史冊。
建軍節是哪一年成立范文(14篇)篇十二
1927年8月底,南昌起義部隊在朱德、賀龍等指揮下,經過徹夜強攻,一舉占領了瑞金,取得了南昌起義后第一次攻城戰役的勝利。瑞金,這座贛南山區小城,從此與中國革命結下了不解之緣。
葉劍英妙計“調虎”南下。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震驚了蔣介石、汪精衛。他們立即從江蘇、安徽、湖北調集數十萬大軍向南昌反撲。鑒于敵我實力懸殊,從8月3日起,起義軍開始撤出南昌,向南挺進。但是,起義軍撤出南昌后的20多天,一路居然沒有遇到任何阻攔,順利通過臨川、宜黃、廣昌、寧都等地。
南昌起義爆發后,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召開緊急會議,時任二方面軍第四軍參謀長的中共地下黨員葉劍英利用反動陣營的內部矛盾,建議張發奎不要追擊起義部隊,讓他們南下與廣東軍閥陳濟棠火并。此計正中張發奎下懷。于是,起義部隊在撤離南昌后沒有遭到追擊,獲得了寶貴的喘息時機,一路平安地來到瑞金城下。
1927年8月25日下午,在朱德、賀龍等的指揮下,起義軍在瑞金北部的壬田鎮,展開了起義部隊第一次攻城戰。陳上海告訴記者,進攻瑞金的主力是賀龍率領的第一、二師,周逸群率領的第三師作預備隊。經過徹夜激戰,敵“討共第八路軍”右路總指揮錢大鈞所部5個團被擊潰,向會昌方向逃竄。26日上午,起義軍占領瑞金城。這是南昌起義部隊首次攻占城市。不過,這一勝利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起義部隊第九軍參謀處長冉國平、二十軍一師三團團長余愿學光榮犧牲,官兵傷亡數百人。
建軍節是哪一年成立范文(14篇)篇十三
1920xx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蔣介石、汪精衛先后在南京和武漢發動“清共”行動后,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了臨時政治局常委會議,決定利用共產黨掌握和影響下的國民革命軍在南昌舉行起義,并指派周恩來為起義領導機關前敵委員會書記。
7月27日,周恩來在南昌召開了有朱德、劉伯承、惲代英、彭湃、葉挺、聶榮臻以及江西黨組織負責人參加的重要會議,成立了以劉伯承為參謀團長,周恩來、葉挺、賀龍為委員的參謀團,下設起義軍總指揮部,由賀龍任總指揮,葉挺任前敵總指揮。
8月1日凌晨2時,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指揮各路起義軍向駐守南昌的國民黨軍隊發動進攻,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激戰,殲敵3000余人,繳獲槍支5000余支,子彈100萬余發,大炮數門,占領了南昌城。當天上午,在南昌舉行了國民黨中央委員、各省區特別市和海外各黨部代表聯席會議,通過了《中央委員宣言》,成立了由宋慶齡、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25人組成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通過了《八一起義宣言》等文件,提出了“打倒帝國主義”、“打倒新舊軍閥”、“實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
口號。
和政綱。同時對起義部隊進行了整編,仍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番號,以賀龍兼代總指揮。因敵以重兵進攻南昌,中共前委決定根據中共中央的預定計劃,起義部隊于8月3日至6日先后撤離南昌,揮師南下,取道臨川、宜黃、廣昌,直奔廣東潮汕地區。
起義部隊在江西瑞金、會昌打垮了國民黨反動軍隊的堵截,然后經過福建的長汀、上杭和廣東的大浦,于9月下旬占領了潮州、汕頭,主力部隊經揭陽向湯坑西進。10月初,西進部隊和留守潮汕的部隊遭到優勢敵軍的圍攻,起義部隊大部分被打散,一部分突圍到了海陸豐,與當地的農民武裝會合;另一部分由朱德、陳毅率領經贛南、粵北轉入湘南,開展游擊戰爭。1920xx年1月在湘南地方黨組織和農民武裝的配合下,在宜章舉行了“年關起義”。由于遭到優勢敵軍的“協剿”,起義部隊和農民武裝撤出湘南,于同年4月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率領的部隊勝利會師,組成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后改稱工農紅軍第四軍。
瑞金。
1920xx年8月底,南昌起義部隊在朱德、賀龍等指揮下,經過徹夜強攻,一舉占領了瑞金,取得了南昌起義后第一次攻城戰役的勝利。瑞金,這座贛南山區小城,從此與中國革命結下了不解之緣。
葉劍英妙計“調虎”南下。
1920xx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震驚了蔣介石、汪精衛。他們立即從江蘇、安徽、湖北調集數十萬大軍向南昌反撲。鑒于敵我實力懸殊,從8月3日起,起義軍開始撤出南昌,向南挺進。但是,起義軍撤出南昌后的20多天,一路居然沒有遇到任何阻攔,順利通過臨川、宜黃、廣昌、寧都等地。
南昌起義爆發后,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召開緊急會議,時任二方面軍第四軍參謀長的中共地下黨員葉劍英利用反動陣營的內部矛盾,建議張發奎不要追擊起義部隊,讓他們南下與廣東軍閥陳濟棠火并。此計正中張發奎下懷。于是,起義部隊在撤離南昌后沒有遭到追擊,獲得了寶貴的喘息時機,一路平安地來到瑞金城下。
1920xx年8月25日下午,在朱德、賀龍等的指揮下,起義軍在瑞金北部的壬田鎮,展開了起義部隊第一次攻城戰。陳上海告訴記者,進攻瑞金的主力是賀龍率領的第一、二師,周逸群率領的第三師作預備隊。經過徹夜激戰,敵“討共第八路軍”右路總指揮錢大鈞所部5個團被擊潰,向會昌方向逃竄。26日上午,起義軍占領瑞金城。這是南昌起義部隊首次攻占城市。不過,這一勝利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起義部隊第九軍參謀處長冉國平、二十軍一師三團團長余愿學光榮犧牲,官兵傷亡數百人。
1920xx年蔣介石、汪精衛先后叛變革命之后,已是國民革命軍第20軍軍長的賀龍,毅然放棄國民黨的高官厚祿,不顧反動陣營的威逼利誘,率部參加南昌起義。起義前后,他多次向20軍政治部主任、共產黨員周逸群表達要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愿望。周逸群將這一要求轉達給了起義前敵委員會書記周恩來。8月26日,起義軍占領瑞金后,周恩來主持召開前委會議,一致通過了賀龍的入黨申請。隨后,在瑞金綿江中學,舉行了賀龍、郭沫若和彭澤民三人的入黨宣誓儀式。賀龍激動地表示:“黨為了考驗我,培養我,整整有三個年頭,直到‘八一’起義后,黨才批準我參加。由此可見,當一個中國共產黨員是很不容易的,是要經得起考驗的,而且參加黨之后更要經得起黨的長期考驗;絕不是一參加之后,就萬事大吉了,就不再要黨的考驗了。今后,黨叫我怎么辦,我就怎么辦;縱使粉身碎骨,也絕不叛黨!”歷史證明,賀龍同志忠實地履行了這一諾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決定將8月1日作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從此,每年8月1日就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后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當年8月1日,在瑞金葉坪紅軍廣場舉行了歷史上第一個“八一”紀念活動。從此,8月1日正式成為人民軍隊的建軍節。因此,可以說南昌是軍旗升起的地方,而瑞金是八一建軍節誕生的地方。
建軍節是哪一年成立范文(14篇)篇十四
在2015年年初,英國路透社發表猜測稱,2015年起至2021年,中國將舉行4次大閱兵。路透社表示,上述說法引自不具名的中國高層消息人士的話,并進一步解釋說,這4次閱兵的時間分別是:2015年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2021年8月1日解放軍建軍94周年紀念日,201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日,及2021年7月1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紀念日。未來7年,閱兵可能將成為中國的“新常態”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