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可以通過寫心得感悟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好的心得感悟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心得感悟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秀心得感悟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白洋淀紀事讀后感悟篇一
這個暑假,我讀完整本《白洋淀紀事》,讓我對那個時代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悟。
小時候因為不明白時代背景,只記得八路軍戰士的勇敢與敵人戰斗,卻忽視了蘊藏在普通老百姓中的力量,他們雖不是馳騁沙場的戰士,但他們正是依靠自己的團結、頑強,幫助八路軍渡過難關,打敗日寇。
當時的婦女在家也就是織布、燒飯,男人們都外出打工或打仗,水生就是其中的一員,是游擊組長,為了不讓敵人安上據點,他報名參加了地區隊,水生嫂知道,她勸不動水生,只能簡短叮囑幾句,但可以看出她的難過與不舍。過了幾天,幾個婦女聚在一起,嘴上說著不想去看他們,可還是準備了衣服。她們偷偷劃著一艘小船到了馬莊,可并沒有找到他們,于是失望地回去了,其實,更多的是擔心,怕他們已經犧牲了。這時,她們看到了一艘大船,是日本人的。她們拼命向荷花淀里搖,最后,努力地一搖,小船竄進了荷花淀。就在她們的耳邊響起一排炮。她們害怕進了敵人的老巢,可再仔細一看,是她們的丈夫。等戰士們擊敗敵人后,去打撈著戰利品。
巾幗英雄們配合子弟兵,出入在那蘆葦蕩。從水生嫂到孫犁,他們都是農家婦女的形象,到后面婦女機智掩護,再到最后上戰場,所有細節處理到位。荷花淀美輪美奐的意境,既讓人見識到了當時婦女們的辛勤勞作,也凸顯了女性的純潔、寧靜、深沉、溫柔。
讀完《白洋淀紀事》,發現里面并沒有什么英雄人物與事跡,只有平凡的農民與村級干部的互助互利,落后分子與積極分子的矛盾,以及游擊隊員對家鄉的思戀……硝煙四起的時候,人人都拿起了武器,人人都成了戰士,正是他們趕走了侵略者。
如今,歲月流逝,但請記住他們平凡又偉大的事跡!
白洋淀紀事讀后感悟篇二
之前我認為英雄必定是一個人為國家亦或是為正義犧牲,做出貢獻。但其實不是這樣的,英雄也是可以是一個團體。
“英雄”是有好多個人的付出組成的。
是的,這片葦塘沒有故事,沒有背后的英雄,又怎么會美。
接著作者引入了事件,在采蒲臺的時候,村民和干部被鬼子包圍,婦女和男人們寧愿永遠倒在冰上不醒來,也不愿出賣抗日隊伍。
“沒有!”兩個字很普通,沒有什么特別,卻說的鏗鏘有力,寧死不屈的品質在這兩個再普通不過的字里體現的淋漓盡致。
結尾段是這樣寫的:“這時,一個四十多歲的人,從葦塘打葦回來,被敵人捉住。敵人問他:‘你是八路?’‘不是!’‘你村里有干部?’‘沒有!’敵人砍斷了他的脖子,又問:‘你的八路?’他歪著頭,血流在胸膛上,說‘不是!’‘你的村八路大大的!’‘沒有!’婦女們忍不住,她們一齊沙著嗓子喊:沒有!沒有!
他被敵人殺死了,他倒在冰上。血凍結了,血是堅定的,死的剛強!
‘沒有!’‘沒有!’
白洋淀最富有特色的便是葦,作者借物喻人,把這些堅貞的人兒比作其,堅毅頑強誓死不屈的一個形象,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來。
本文,以及整本書里的文字都不是很華麗,是很樸素簡潔的,卻又很生動,字里行間透露著中華民族兒女的骨氣。
她們縱橫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受日本鬼子的摧殘與折磨。人們日子過得十分凄慘悲苦,但卻任然保持著對中國有著一萬分忠誠,絲毫不怨恨國家沒有給他們幸福的日子,對生活充滿著熱情,相信未來一定會改變,會幸福。
白洋淀紀事讀后感悟篇三
《白洋淀紀事》是孫犁的集大成之作。以抗日戰爭時期冀中平原為背景,以親切輕柔的筆調表現了戰爭的殘酷、生活的艱難和軍民之間的友愛;以豐富多彩的筆觸描繪了人們完美的品質和崇高的精神世界。
此書中有一章,我印象很深,名叫《村歌》,其中有一個人物,名叫雙眉。雙眉多才多藝,會干農活,能當領導,并且還參加了劇團,唱得一嗓子好戲,還能編寫劇本。至于她的性格呢,有缺點——好勝。
領導人時總愛給人下死命令,不服從她就生氣,弄得大家都很怕她,怨聲四起。再加上她好說笑,好打鬧,好打扮,閑話就來了。她又沒有民心,就變成了人們口中的“流氓”“破鞋”,村里整組時就決定把她撤了,不讓她參加生產組了。幸好老邴來了,他幫忙雙眉回到了生產組。
雙眉被編到了一個“落后組”里,領導一群落后點的婦女。大家都覺得這個組弄不了多久,雙眉卻不服氣,還要挑戰全村認為最棒的李三互助組。很快,雙眉的組組織起來了,剛開始發生了不愉快,但雙眉記著老邴對她說的,要改掉強迫命令的習慣,進取地去開導、動員大家。漸漸地,這個小組團結起來,厲害起來,人們對雙眉也大有改觀了。文章結尾,傷員們想看戲,有人問:“誰來演啊?”立刻就有人說:“雙眉唄!”可見雙眉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是越來越重了,我也很為她感到開心。
其實不只是雙眉,書中許多婦女都是這樣的。她們聰明能干,丈夫參軍后擔起了家中的重任,照顧老人,撫養孩子,還要做地里的農活;她們識得大體,家里人參軍不反對,只是在心底默默掛念,斗地主,上冬學;她們善良樸素,八路軍來了總是好吃好喝好住地招待著,即使自我在啃硬饃饃,傷員來了也是細致入微地照護著,讓人感到心底一暖。
這些農村的婦女們是十分平凡的,也許過了三代,人們就會忘記了她們的名字。但平凡并不能阻止她們為抗日事業,為國家的未來做出奉獻。政治書上說:“當人們為生活而努力,應對生活的艱難考驗不放棄、不懈怠,為家庭的完美和社會的和諧發展貢獻自我的力量時,就是在書寫自我的生命價值。”我們也要學習這些平凡而又偉大的婦女,學習她們樸素的作風;學習她們逆境中求生的堅韌意志;學習她們為他人著想的奉獻精神,成為一個不平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