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讀范文范本可以幫助我們積累寫作的經驗和素材,豐富我們的表達能力。以下是一些經典的范文范本,它們具有示范的作用,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一些指導。
數學愛好者的數學小論文五年級(通用19篇)篇一
我很喜歡數學。因為數學它有魅力,我已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今天,我又學會了一個新知識,那就是——加、減法的簡便算法。學了加減法的簡便算法,我的`計算速度快了許多,學習計算更加輕松。舉個例子說說吧!比如:367+498=?我只要這樣想:把498看作500來加,然后用367+500,發現多加了2,于是我便在和里減去2,結果得到865。而796+295呢?我這樣想:796可以看作800來加,而295可以看作300,一個多加了4,另一個多加了5,于是算式就變成了800+300-4-5=1091,瞧,多方便呀!學完了加法的簡便算法,再來學習減法的簡便算法就容易多了。如:483-299,嘿嘿,我腦袋瓜輕輕一動,就有方法了。我先把299看作300來減,因為多減了1,所以只要結果中加上1,就是用483-300+1=184,這樣就好算多了。不過呢,我可警告你一句:計算減法最好別動被減數的主意,要不可就麻煩咯!現在,我越來越喜歡數學了,因為它讓我學會迅速的計算結果,數學真的是讓我回味無窮!
數學愛好者的數學小論文五年級(通用19篇)篇二
這次暑假,我和爸爸、媽媽、妹妹一起去了海南度假,我們乘坐的是飛機,烏魯木齊到三亞的路程大約是5800公里,去的時候是順風航速,風速是每小時20公里,飛行時間是6個小時,這樣得出飛機平均每小時飛行967公里,回來是逆風航速,由于風的阻力,回來時的飛行時間延長了0.5個小時,總飛行時間為6.5個小時,得出平均每小時飛行892公里,這樣就造成了回來比去用的時間長而每小時平均飛行時間反而短的現象。
爸爸媽媽的機票是全價每張3050.00元,我和妹妹的機票是半價每張1525.00元,我們四個人來回共計(3050.00×2+1525.00×2)×2=18300.00元,我們住的酒店是一晚上是1980.00元,住了6天,總計1980.00×6=11880.00元,購買水果共花了2800.00,吃飯共花了3500.00元,零星開支1200.00元,這次出行我們全家一共花費了元18300.00+11880.00+2800.00+3500.00+1200.00=37680.00,平均每人花費9420.00元,賬目是由我記錄并整理的',這次的三亞之旅我不但玩的開心,還鞏固了一下數學知識,真開心呀!
數學愛好者的數學小論文五年級(通用19篇)篇三
昨天,我們去一個很偏僻的地方,我們拿著地圖出發了。
媽媽拍了一下我的肩膀笑瞇瞇的說:“從家到那里有多遠?”我一想,我拿起地圖,用銅簍般的`眼睛在地圖上掃描,我的探照燈盯住了幾個數目,我用學過的知識—比例馬上就算出來了,我驚呆了,這么遠,我們還要開幾個小時呀!媽媽開心的點了點頭。爸爸又說:“出發時有180升汽油,如果汽車到目的地時不加油還剩15升油,開了多少千米?”我說:“應該是1237.5!”爸爸點了點頭。
數學真有用,處處皆學問,處處有數學。
數學愛好者的數學小論文五年級(通用19篇)篇四
我們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因為,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也離不開生活。尤其是小學數學,在生活中都能得到數學的原型,我們學生粥時的身邊蘊藏著許多熟悉的'數學知識,比如說,上街買東西時要用到加減法,裝潢新房屋時,總是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是從生活中產生的,那些可都是數學的“活“教材呀!
以前,同學們學數學知識都是生搬硬套,直接把那些知識從書本上搬到腦子里,很少會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可是此刻跟以前可大不相同,同學們都學會了把數學運用到生活中。例如,我有一次到同學家去玩,可同學獨自一人在家,大清早的,我們都餓了,于是,同學跑進廚房,自我開始做早飯了。一開始,那個同學先把米淘好放進鍋里,然后開始煮粥。再利用煮粥的時間來烙三張餅,他先把第一張和第二張餅放進鍋內;一分鐘后,他取出第二張餅,放入第三張餅,把第一張餅翻過來;再烙一分鐘,這樣第一張餅就好了,他取出來,把第二張餅的反面放進鍋里,同時把第三張餅翻過來,這樣,只需要三分鐘,三張餅就烙好了,煮粥的剩余時間他就能夠做些別的菜了。如果,他在煮不去做別的事,那他不就會浪費很多時間嗎?那他不虧大了呀!所以說,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也離不開生活。
同學們,讓我們一齊去探索數學中的奧秘,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吧!
數學愛好者的數學小論文五年級(通用19篇)篇五
最近,我正在看《名偵探柯南探案集》,雖然只看到不到五分之一,但已經被主人公超強的路基推理能力深深吸引了。我暗暗發誓,有機會一定也要當會偵探。
俗話說:“無巧不成書,”機會還真來了。今天,媽媽對我說:“崇章,你們這段時間不是在學推理嗎?出道題考考你。如果答對了,我和你爸爸帶你去北坡公園玩。”“媽啊,保證完成任務。”我興奮的說。“甲乙丙三人,有一個總說謊,有一個有時說謊,一個從不說謊。一次談到他們的職業,甲說:“我是油漆工,乙是鋼琴師,丙是建筑師。乙說:我是醫生,丙是警察,你如果去問甲,甲會說他是油漆工。丙說:乙是鋼琴師,甲是建筑師,我是警察。你知道誰在說謊嗎?”剛聽媽媽把題說完,我就懵了:“暈死了,也太難了吧!”“我給你一上午時間。”媽媽說。
當時真是“亞歷山大”,好在我相信柯南說的那句話——“真相只有一個。”一上午時間很快過去了,最終在爸爸的'幫助下我順利地完成了這個艱巨的任務,隨后,我們就去了北坡公園高興的玩了一下午。你知道我是怎么推出正確答案的嗎?下面就讓我來告訴你們事情的真想吧。“由三人對話可以推出:乙從不說謊,則說謊的只能是丙或甲。假設甲總說謊,則甲不是油漆匠,乙不是鋼琴師,丙不是建筑師;丙說的乙是鋼琴師為假,其他兩句則為真。以上設定符合題意。因此,正確答案是:甲總說謊,丙有時說,乙從不說謊。”
大家說,我算不算一個小小測謊師呢?
數學愛好者的數學小論文五年級(通用19篇)篇六
小明在家寫數學作業,他已經很累了,作業也寫的不認真了,慢慢的趴在桌上睡著了。
他夢見數學王國的法庭開庭了。原告:數字兄弟,被告:小數點。數字兄弟對審判長說:“報告長官,小數點他在我們之間隨便點,會給人類造成很多不便。”小數點一臉無辜的樣子爭辯,“我也不愿意在數字兄弟之間亂竄,可都怪小明,他寫作業不認真,總是小瞧我們小數點。”審判長左右為難,只好宣布休庭,等小明出庭。
第二輪審判開始了。這次原告變成了小數點,被告是小明。小數點對審判長說:“小明對數學不認真,也就是對數學王國的公民最大的不敬!小明在豎式計算中,積應該先點小數點后,再去掉多余的“0”,可他總是先去掉“0”再點小數點,這樣就很容易出錯。小明在數學課上不專心聽講,在解決問題時不認真審題總是亂拉兩個小數一乘。小明……”小明在一旁面紅耳赤的.聽完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被釋放了。
小明醒來發現作業果然存在很多問題。小朋友,你們可要認真對待數學,數學是讓人類方便,而不是讓人類麻煩。如果在賣東西的時候少算了,你可就吃虧了啰!
數學愛好者的數學小論文五年級(通用19篇)篇七
拓展走班終于開課啦!我參加的是玩轉數學。
上課了,錢老師帶著練習上了講臺。當老師點名時,我才發現這個教室里的人屈指可數,只有16個人。錢老師給我們講第一道題目。開始我們好像都是“大腦死機”,可沒過多久,許多人都看出了一點門道。可我還是百思不得其解,這讓我不免有點著急。這時,坐在我旁邊的吳宇彤似乎看出了我的難處,手把手告訴我這道題該怎么解。經過她的指點,我很快抓住了里面的訣竅,做題如魚得水,特別順手!當我們還在為題目簡單而暗喜慶幸時,接下來的題目卻讓我目瞪口呆。我看著那道題目,不僅腦子轉不起來了,而且還感覺頭暈眼花,里面的數字盡是8,而且逗號很像小數點,害我讀錯了好幾處。正好下課鈴響了,十分鐘的時間夠我們理一下思緒了!果不其然,上課時,我們大部分有了頭緒。而我覺得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經過了激烈的討論,我們終于求出了答案。這個答案來得真不容易啊!
接下來的題目并不難,有的`甚至讓我覺得興趣盎然。一位數的數字里面隨便抽出四個數字,把它們組成最大最小的數,相減一下,最后的答案肯定會有6174。接下來老師讓我們自己隨便抽出四個數字來列算式,而我練了六個算式后滿頭黑線,心中爆發出多種疑問!按理說,最多只要七個算式就可以了,莫不是我算錯了?那就豈不是白算了?哎呀,還得錢老師來幫忙。
想要玩轉數學,我還得多多努力才行啊!
數學愛好者的數學小論文五年級(通用19篇)篇八
大家一定知道高斯,也一定知道他算出從1加到100是多少,今天,我有一個數學題,要和大家一起討論。
有一天,我正在玩耍,突然想起了一道題:201+202+203+......+300是多少?我拿起紙和筆開始算,201+202是403,403+203是606…...實在太難算了,我又想:201和202它們只要把200去掉,下面的不就是1+2+3+.…..+100了嗎?我們知道了1+2+3+……+100是5050,那下面的不就有100個200了嗎,20000+5050,就是25050,我以為是對的,就不管他了。
后來,從我200×100就是20000,拿上數學課那兒知道:1+2+3+4:1+4=5,2+3=5,一共有4個數字,拿4/2=2,2再乘5=10,我算了一下,是對的,我又自己做:2+3+4+5,2+5=7,3+4=7,有4個這樣的數,4/2=2,2×7=14,我又驗算:2+3=5,5+4=9,9+5=14,呀!是對的。
我又想起了我算201+202+203……的那題,我驗算一下:201+300=501,202+209=501,有100個這樣的501,然后就是100/2=50,50×501=25050,嘿!是對的,我又掌握了一種簡便算法!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數學愛好者的數學小論文五年級(通用19篇)篇九
從上學期五年級轉學開始,數學老師就成了我最“伙伴”。數學老師姓胡,身材高大,端莊的臉上也難免有些皺紋。胡先生很嚴格。他每天來上課都會帶一把尺子,同學們稱之為“智能板”。
有一次上數學課,胡老師在講數學報填空,我在認真聽。胡老師說正確答案是1的時候。00,我的答案是1。這時候我只能在心里祈禱,希望胡老師不要讓錯的人站出來,可惜胡老師說:“誰犯了這么低級的錯誤,就打。”然后他拿起“智能板”,叫錯人站起來。我很害怕。畢竟我數學成績一直很好,站起來會被同學嘲笑。而且聽同學說疼,就猶豫了。但我想:如果我不站著,我就不是一個老實人。還有,如果學生后來知道了,會怎么看我?想到這,我把凳子推開,毅然站了起來。這時,不僅沒有很多嘲笑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我還看到了數學老師滿意的微笑。但是,老師一笑,板子就不可避免了。突然,砰的`一聲,板子重重地打在我身上。我只是咬著牙,忍著痛,努力不讓眼淚流出來。懲罰結束后,我坐下來,捂住挨打的手,但我很開心。
數學愛好者的數學小論文五年級(通用19篇)篇十
我曾經聽一位奧林匹克數學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學習數學就像魚和網。知道如何解決問題就像抓到一條魚,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像有一張網。因此,學習數學和學習數學的區別在于你是有魚還是有網。
數學是一門很有思想的課程,邏輯性很強。因此,它總是給人錯覺。
數學中的幾何圖形非常有趣。每個數字相互依賴,但也有它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例如,一個圓。圓的面積的計算公式是s=&;r2,因為半徑不同,我們經常犯一些錯誤。例如,半徑為9厘米、半徑為6厘米的比薩餅等于半徑為15厘米的比薩餅。在命題中,這個問題首先使每個人迷惑,使人產生錯覺,巧妙地運用圓的面積公式,使人產生錯誤的`平衡。
事實上,半徑為9厘米、半徑為6厘米的比薩餅不等于半徑為15厘米的比薩餅,因為半徑為9厘米、半徑為6厘米的比薩餅的面積是s=&pir2=92&pi。+62π=117&pi,而半徑為15厘米的比薩餅面積是s=&pir2=152&pi=225&pi。因此,半徑為9厘米、半徑為6厘米的比薩餅不等于半徑為15厘米的比薩餅。
數學就像一座山峰,伸向天空。當我們第一次開始爬山時,感覺非常放松。然而,我們爬得越高,山就變得越陡,這讓人們感到害怕。此時,只有真正熱愛數學的人才有勇氣繼續攀登。因此,站在數學頂峰的人都從內心喜歡數學。
記住,站在山頂的人看不到山頂。
數學愛好者的數學小論文五年級(通用19篇)篇十一
我叫洪潤怡,是大浦中心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今年11歲,我喜歡畫畫和手工制作,現在愛上了寫作!朱校長每周都發一些獲獎讓我們閱讀學習,我從中受益匪淺,每天二十分鐘的大聲朗讀讓我積累了大量詞匯,感謝校長讓我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星期六的一天,姐姐打電話給我,問我有沒有題目不會,可以問她,我誠實地告訴了她,媽媽微笑著:“哇!你姐姐真熱心,在學校肯定樂于助人!“這還用說,每周姐姐都要打電話給她的五個妹妹檢查學習呢!
當我把結果告訴媽媽時,媽媽直搖頭,爸爸也一臉狐疑。“你們六個人,每個人打電話五次,應該是5x6=30次吧。“我沉思了一會,有點兒道理,又有一點錯誤。可是,錯在哪兒呢?我抓耳撓腮,冥思苦想。媽媽是在故意考我呢!媽媽其實是故意把那幾個打電話的人重復算了,正確答案應是5+4+3+2+1=15次。
他們聽我講得頭頭是道,嘴角露出了微笑,直夸我聰明。
數學愛好者的數學小論文五年級(通用19篇)篇十二
摘要:
要想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數學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策略,注重激發初中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改變學生對數學的畏難情緒,讓學生在數學課堂真正活躍起來。探討了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旨在為初中數學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效率互動。
初中數學教學既要使學生掌握豐富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技能,還要培養初中生的數學素養。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堅持“以教為主導,以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改變傳統“一言堂”的教學方式,激發初中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
一、構建情境激趣,有效引入新課。
初中數學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需要根據實際教學內容,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情境,激發初中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從而有效的引入新課,使初中生的數學思維更加活躍,從而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比如,講初中數學軸對稱的相關知識時,我創建了教學情境:我首先帶領學生動手操作,在一張紙片上滴一滴墨水,然后將紙片對折壓平,再重新打開,讓學生觀察兩滴墨水之間的關系。初中生的學習興趣非常濃,都踴躍的進行嘗試。在學生操作之后,我總結出軸對稱的概念:把一個圖形沿著某一條直線翻折過去,如果它能夠與另一個圖形重合,那么就說這兩個圖形成軸對稱,這條直線就是對稱軸,兩個圖形中的對應點(即兩個圖形重合時互相重合的點)叫做對稱點。為了拓展初中生的思維,我鼓勵學生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軸對稱圖形的例子。
二、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習效率。
隨著信息技術在初中校園的普及,給初中數學課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極大地提高了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初中數學教師要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充分調動初中生的學習積極性,利用信息技術的特性,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比如,講初中數學《勾股定理》,我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初中生欣賞拼圖活動,從而體現數學思維的嚴謹性,發展初中生的形象思維,促進數形結合思想的形成。
然后,我在多媒體課件上給初中生進行專題的講解和訓練,鞏固初中生所學的知識,引導初中生運用勾股定理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三、開展師生互動,注重主體地位。
一堂高效的數學課必須要有師生互動,數學教師和學生都必須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這樣才能夠體現出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組織互。動活動時,數學教師要注重初中生的主體地位,優化初中生的思維習慣,鼓勵初中生自主探究,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比如,講初中數學《中心對稱》,首先明確教學目標,要讓初中生理解中心對稱的概念和性質以及中心對稱圖形的概念,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尺規作圖能力。我帶領初中生進行復習提問:什么叫軸對稱?軸對稱有什么性質?作出四邊形abcd關于點o的旋轉180度的圖形。然后我設計了師生互動的小魔術,讓初中生在實際參與過程中掌握中心對稱的相關知識。數學教師拿出若干張非中心對稱的撲克和一張中心對稱的撲克,按牌面的多數指向整理好,請一位同學任意抽出一張撲克,把這張牌旋轉180°后再插入,再請這位同學洗牌,最后展開撲克牌,數學教師馬上確定這位同學抽出的撲克。學生目不轉睛地盯著老師,學習興趣非常高。通過這樣的互動方式,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有助于學生養成勤于動手、樂于探究的好習慣。
四、優化評價策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優化評價策略,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差異化的評價策略,培養初中生的創新能力。比如,在一次數學測試以后,班級中的一名學生成績下滑較為嚴重,我并沒有直接批評他,而是與他進行溝通,幫助他找到原因,鼓勵他不要放棄。一堂數學課上,學生的參與度有多大,學生提出的問題深度和廣度如何,與數學教師的課堂評價具有直接的關系,數學教師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給初中生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五、組織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數學意識。
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抽象性特點,數學教師要善于組織數學實踐活動,將數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中,鍛煉初中生的數學意識,培養初中生的數學素養,從而使初中生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我在實際教學中,根據初中生的個性特點,選擇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引發初中生的數學思考。比如,講初中數學《圓》,初中生已通過折疊、對稱、平移旋轉、推理證明等方式認識了許多圖形的性質,積累了大量的空間與圖形的經驗。因此,教學時我設計實踐活動,逐步培養初中生分類討論和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如防治“傳染病”,人們增強了衛生意識,大街隨地亂扔生活垃圾的人少了,人們自覺地將生活垃圾倒入垃圾桶中,a、b、c為市內的三個住宅小區,環保公司要建一垃圾回收站,為方便起見,要使得回收站建在三個小區都相等的某處,請問如果你是工程師,你將如何選址?通過積極引導,幫助初中生獲得成功的體驗,積累了豐富的活動經驗。
參考文獻。
[1]李麗娟.淺談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效率[j].成功,2010,(05).
[2]韓從軍.淺談如何打造初中數學高效課堂[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08):19―20.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數學愛好者的數學小論文五年級(通用19篇)篇十三
在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許許多多的事。有些是開心,有些是輕松的,有些是失望的,而我則經歷了一件驚心動魄的事。
有一次,我上好數學課,按照以前,媽媽總會問我作業錯了幾題。果不其然,媽媽又問我了。“這次數學錯了幾題”?我慌了,心越跳越快,仿佛在沉默的車中都能顯而地聽到。我支支吾吾地說:“我全對,沒錯就是全對。”既然是全對,那題目都會做,所以媽媽也沒多問,更沒有對我起疑心。
在晚上剛開始寫作業時,我呼了一口氣,因為媽媽沒有翻我書包。我就假裝無所事事地樣子做任何事。雖然表面上無所事事,但是心里卻是亂打著雜線。我就生怕媽媽問我要數學練習給她看。
當九點左右時,我已經完全認為媽媽不會看我的作業了,我才踏踏實實地靜下心來寫作業。可就在這時,媽媽收到了一條來自老師發來的信息。我的臉似被紅刷子刷紅了一樣。“慘了,慘了,慘了。我該怎么樣向媽媽交代呀!”我心里大喊著。媽媽看見了,氣憤極了。我又只好假裝無所事事的'樣子轉回頭,其實我心里明白這一切,是因為我做錯了作業不敢說,心立馬跳得很快。“哎,晚上“演”的全泡湯了。”但我立馬明白,比起“演”,我認為誠信更為可貴。
這晚我被打了幾下手心,但覺得心情舒暢了許多。心中的驚心動魄立馬變成了風平浪靜。
數學愛好者的數學小論文五年級(通用19篇)篇十四
探究性教學是在教學實踐中,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是培養學生探究學習能力的一種方法。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是通過在課堂上重建一個新的師生關系,即“學生為主,老師為輔”,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獲得自我體驗的一個過程。為了順應素質教育與新課程的理念要求,本文就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中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
一、“探究性教學”幾點思考的特征。
1.主動參與性。探究性教學是一個師生一起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該教學過程不僅包括師生合作,還包括學生間的合作以及其他形式的合作。探究性教學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取決于學生的參與情況,只有學生主動投入精力,課堂教學才會變得有趣。
2.平等合作性。在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中學生與教師處于平等地位,由于這個階段的學生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他們會對老師進行各種問題的提問。而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無論是怎樣的問題都不能拒絕回答,應該鼓勵學生進行大膽想象,促使他們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
3.獨立實踐性。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的目的在于有效解決教與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獨立發現并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二、對“探究性教學”應用策略的深入探尋。
1.提高教師的探究性教學理論水平。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活動的展開,需要一定的理論依據作為支撐。探究性教學是在21世紀新課改后得到大范圍普及與應用的,但是教師的一些相關培訓卻遠遠落后于探究性教學的研究進程,導致探究性教學的實際實施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只有在充分掌握探究性教學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努力提高數學教師的探究性教學實踐水平,減少探究性教學的盲目性,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才能獲得理想的效果。在實際社會實踐中,可以多利用當地的社會資源對教師進行系統化、專業化的培訓,也可組織探究性教學示范課活動、探究性交流活動,讓每一名教師都能深入理解探究性教學這一新理念。
2.發揮教師在探究性教學中的引領作用。在小學數學探究性活動中,必須認清學生是主體、教師是輔助的事實。實施探究性教學中,教師必須轉變固有的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教給學生,引領學生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并在探究性教學活動結束后,引領學生對整個教學內容進行回顧、思考與總結,教師自身也要反思這場探究性教學活動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例如,在探究性教學活動開始前,教師可以提醒學生進行一些相關資料的收集,向學生示范探究性教學活動所采取的方法與對策;在探究性教學活動進行中,教師可進行巡視,在必要時向學生提供幫助與指導;此外,還需要注意,教師介入探究性教學活動時應選擇恰當的時機,介入不可過早也不可過晚。介入過早,將會使學生喪失自主發現并探索問題的機會:介入過晚,則不僅浪費課堂教學時間,也會影響探究性教學任務的有效完成。
3.選擇科學合理的探究性教學內容。
(1)探究性教學內容應具有一定的新穎性、趣味性。實踐表明,那些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一定新穎性、趣味性的探究內容,可以充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動機,有助于學生快速進入自主探究學習的狀態。
例如,在探究“打折與優惠”時,可以要求學生以數學活動小組為單位,由數學活動小組組長組織組員于周末去有折扣的商店了解原價與折后價間的關系,并了解商店打折的原因。通過調查,他們會發現在日常的生活中還蘊含著許多數學知識,經過此次探究性活動,數學教師可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交流社會調查體會,并自編自答與“打折銷售”相關的數學應用題,這樣更易于滲透知識。利用兒童愛玩的天性,把一些趣味活動融入課堂教學會使學生充分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因此,教師應向學生多提供一些這方面的活動平臺,以兒童活動為主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自主探索、主動思考的空間,使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真正能得到發展。
(2)探究性教學內容應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要確保學生經過探索后,可以得到正確答案,而不是學生通過若干步驟探索后,最終得出錯誤的答案,或得不出答案。例如,學習“15+26=?”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就準備好小棒子,首先,讓學生在第一排擺上1捆和5根,在第二排擺上2捆和6根,捆與捆相對,根與根相對,教師可通過分組討論,引導學生去發現5根和6根和為11根,從11根里再取出10根成為一捆和整捆小棒放在一起,那么單根就只有1根,整捆就有4捆了,這時再啟發學生運用算理進行計算,1捆為10個單根,4捆為40個單根,和1個單根加起來就是41。將這樣類似的方法運用到教學中,將會使教學內容顯得通俗易懂,這對于引發學生進行積極思考,促進教學目標的完成有大有幫助。
此外,探究性教學內容不能太過復雜,一定不能超出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即探究性教學中學生應能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與經驗,付出一定的努力后,可以基本理解或解決問題。探究性教學內容太難,將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樂趣,降低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積極性;探究性教學內容太容易,學生的學習止步不前,探究性教學也失去了其價值。
4.注重對探究教學過程的評價。
在探究性教學活動中,不同的學生面對同一個問題,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探究結果,對于那些達不到教學要求的探究結果,教師不能全盤否定,要尊重學生的多樣性,給予學生肯定。即使學生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得出了有偏差或大相徑庭的結論,教師也不應該嚴厲地批判學生,而應把這個看成學生積極探究后所得出的結果,并給予學生積極的鼓勵。如筆者在教學“解決問題的策略”單元中有這樣一道題:商南新村新蓋的3幢樓房共住了42戶。照這樣計算,這個新村25幢這樣的樓房共住了多少戶?這時筆者給他們提出以下問題:“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必須知道哪個條件?這個條件題目有沒有告訴我們?再根據哪個條件來求?”此時讓學生自己帶著問題去分析自己錯誤的原因。探究性教學中,教師不應急著指出學生的錯誤,應給與學生充足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自己去發現錯誤、找出原因。另外,探究結果出來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在與同伴交流過程中實現優勢互補,達到共同促進的目的。
5.不斷改進探究性教學的方法。
(1)創設問題情境,提出探究問題。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講故事、做游戲或多媒體播放等多種方式來向學生呈現一個問題情境,這些問題情境往往具有新穎性、趣味性、可思索性、現實性等特點,以此來吸引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
(2)確定探究目標,指明探究方向。數學是一門實用型的學科,除了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外,它在生活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中,教師首先應該認清探究性教學所要達成的目的,向學生指出探究性活動的方向,而不只是拋出問題,讓學生茫然不解。
(3)培養探究技能,注重實踐能力。在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中,一個學生若不具備相應的探究性學習能力,那么這場教學過程也無法取得實質性的成果。因此,探究性教學中,應該重視訓練和培養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譬如觀察能力、推理能力等,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探究技能水平。
在素質教育的時代,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對以往教學模式提出了挑戰,強調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中心,是學習的主動參與者。教師應把學生看成是一個發展中的人,積極引導學生去參與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數學愛好者的數學小論文五年級(通用19篇)篇十五
每年春節,相信大家有收到不少的壓歲錢吧?現在,就讓我給大家講講“壓歲錢里的學問”吧!
媽媽告訴我:“錢存在銀行里,在固定的時間內,會像媽媽生小孩似的,生出許多小錢來呢!這個小錢被大家稱為利息。”我還是不理解,錢不就是錢嗎,怎么還叫做利息呢?“那,什么是利息?”我繼續問媽媽。媽媽解釋道:“銀行的存款利息都是按照年化利率計算的,假如定期存款一年期利率為1.75%,意思就是把100元錢存入銀行,一年后就可以獲得1.75元的利息,總額就變成100+1.75=101.75(元)了。”
按照家鄉的習俗,上學前和學生時代都可以獲得長輩的壓歲錢哦!那我就來算一算,等到大學畢業時,我總共可以獲得多少壓歲錢吧。計算公式是:本金×年利率×存期+本金=本息。今年我共獲得了5700元,那么存一年的本息是:5700×1.75%×22+5700=7894.5(元)。以5700為平均每年得到的壓歲錢來計算,總共會有5700×1.75%×(1+2+3+…21)+5700×22=148442.25(元)。
我剛算完,媽媽還告訴我,不同的銀行,不同的存期,年利率都不一樣,第一年產生的利息可以成為第二年的本金,但是這樣計算起來會更加復雜。聽著媽媽這樣介紹,我感覺很迷惘,看來只有繼續學好數學,才能把生活中的這些數學問題統統解惑了。
數學愛好者的數學小論文五年級(通用19篇)篇十六
星期天,我和爸爸玩了一個有趣的數學游戲——“搶30”。
游戲開始了,我想,先說一定能占便宜,掌握主動權。于是,我搶先說:“1”,爸爸說:“2”,我說:“3、4”,爸爸說:“5、6”……經過一番激戰,爸爸贏了。我不服氣,和爸爸開始了第二局比賽,結果我又輸了。我很沮喪。爸爸看出了我的不高興,對我說:“這個游戲不是隨便報數就可以贏的,這里面是有規律的,你自己動腦筋想想看。”爸爸又陪我來了幾局游戲。慢慢地,我發現了里面的規律,每四個數為一組,要想贏,就要進行推算,并且搶到關鍵的數。可以從后往前倒推,如:30→26→22……→2。也就是要先搶到2,然后是依次搶到6、10、14、18……,掌握了這個規律,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數學愛好者的數學小論文五年級(通用19篇)篇十七
國慶長假期間,我們一家人來到了華聯商廈。首先,我們先去給爸爸買衣服,爸爸挑了一件他異常喜歡的衣服。正好國慶期間特價打八折。爸爸問我,一件衣服的價錢是150元,打八折相當于衣服的價錢乘以0.8,你明白一件衣服多少錢嗎?我想:150乘0.8,不如將于150除10等于15,0.8乘10等于8,再相乘,15乘8等于120元,結果得120元,我高興得對爸爸說:“是120元!”爸爸問:“為什么呢?”我便把問題解答的過程告訴了爸爸,爸爸說:“對,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將0.8乘10,150乘8等于1200,再點上一位小數點就成了120.”
買完衣服,我們就來到了地上超市,爸爸對我說:“商店奶制品正在做促銷活動,買二贈一,如果買兩箱,相當于打幾折呢?”我說:“讓我算一算。”我想半天也想不出來,只好問爸爸,爸爸是這樣解答的:“買二贈一就是花兩箱牛奶的錢買三箱的牛奶。一箱50元就相當于花100元的.錢買了150元的牛奶,那拿100除以150就相當打的折數,100除以150等于0.6,結果在6.5到7折之間,你明白了嗎?”我說:“噢,原先是這樣的,我此刻明白了!”
在回家的途中,我也發出了許多生活中的數學,例如:樓層的高度,廓的面積,太陽能的容水量,國旗的精確度等等一些問題和發現!
這就是我在生活中的數學發現,我相信,還有更多的數學問題在前方等待著我們!
數學愛好者的數學小論文五年級(通用19篇)篇十八
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情況與新課改提出的要求嚴重不符。近年來,隨著初中人數的不斷增加,學生間對知識接受速度、基礎差異、接受能力等表現的越來越明顯,同時一刀切的教學方式非常不利于學生學習潛能的發揮,基礎較好、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對于自己可以直接掌握的知識,卻要和其他學生一樣去耗費很多的精力配合教師的教學,逐漸的便會對數學學科的興趣越來越低,而基礎偏差和學習能力弱學生,在學習中會由于其他學生可以學會,而自己始終不會,而對數學學科失去學習積極性。因此,初中數學要根據學生的水平和能力差異實行分層教學。
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是指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的差異分成兩組水平相近的群體,這兩組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有選擇的進入不同班級進行顯性分層教學,在同一班級內部還要按照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的不同進行分層,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教學要求和評價標準開展初中數學教學,充分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名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都能得到提升。這對初中數學教學具有重要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方面,分層教學正視了學生間的差異性,避免了教學中出現兩級分化的現象,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學生對于事物的接受能力、數學基礎、興趣愛好等方面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采取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只會使得這種差距越來越大,分層教學方式的實施,使因此施教更有針對性,在教學中也收獲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初中數學分層教學避免了時間的浪費。社會的發展需要多元化的人才,而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可以為學生將來形成有效知識層面而節省出時間,并便于學生在文化基礎層次構造之上構建未來各專業的基礎,為學生終身學習打下了良好基礎。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法具有重要意義,分層教學法的運用要掌握正確的方法,下面對初中數學分層教學在應用策略展開分析:
1.對學生進行科學分層。
初中數學分層教學要求教師先對學生進行分層,學生分層是分層教學法應用的基礎。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時,教師可以通過測試的方式了解學生的數學基礎水平,對學生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通過學習所要達到了水平。在初中數學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學習表現出發,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做出總結。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智力水平、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將學生們分為三個不同層次小組。將數學基礎扎實、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分為第一組;將中等數學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的學生分為第二組;將數學基礎不扎實、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分為第三組。通常來講班級大部分學生都屬于第二組,通過分組使班級第三組的學生向第二組去努力,第二組的學生努力進入到第一組。動態在分組逐漸的會使班級中第三組的學生消失,提升班級整體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2.實現教學過程層次化。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不同層次學生會對數學有不同的要求。第一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非常的主動,教師方面只要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便可,通過課堂引導,擴展學生的數學思維。第二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需要教師適當的點撥,這一層次學生雖然思維運行速度快,但有時會因為思維障礙而無法解決數學問題。第三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加提問,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知識的興趣和積極性,第三組學生對教師具有很大的依賴性,教師要注重培養這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能力,引導學生間互相幫助,共同提高數學成績,努力向第一組過渡。如在學習“正數與負數”內容時,學生們在理解正數時非常容易,在讓學生們認識負數時,第一組學生可以自學,不懂的問題可以提出,大家共同解決;第二組學生教師要為其布置學習任務,使學生帶著任務去學習,加深學生對負數概念和運算方式的理解。第三組學生教師要在授課基礎上,為其安排練習題,加深學生對課上學習內容的理解。學習過程的不同也會為學生帶來不同的學習體驗,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3.數學作業層次化。
數學作業層次化,能夠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內化。由于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不同,所以學生完成作業的水平和數學作業要求也是不同的。第一組學生教師要為學生布置較高標準要求的作業,使學生在完成基礎習題的基礎上,學會總結解題的技巧和方法。同時要引導第一組學生將完成的習題進行整理,并歸納總結習題類型,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第二組學生教師要給予更多的鼓勵,鼓勵學生通過習題的練習加以思考,為學生布置思考和總結的數學題,使第二組學生能夠順利的過渡到第一組中。第三組學生教師要重視對其基礎知識的訓練,通過基礎題目鞏固學生的所掌握的知識。數學作業層次化會使學生在作業中有更多的收獲,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層次化練習更使學生在作業中找到了成就感,更樂于去完成數學作業,并配合教師完成數學工作。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是活動主體,教師在教學中發揮著主導作用,為學生設置教學目標和內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多元化的社會發展背景下,學生的家庭背景、社會經驗的差異化在不斷擴大,而學生在學習中所表現出的差異性是必然的。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滿足新課改對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間的這種差異性,并努力將這種差異性縮小,提升學生整體素質。初中數學教師要多關注分層教學的實施情況,也可以適當參考文中提出的意見,希望對初中數學教師的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數學愛好者的數學小論文五年級(通用19篇)篇十九
一、填一填。
1、把7.1687保留整數約是(),精確到千分位約是()。
2、4.09×0.05的積有()位小數,5.2×4.76的積有()位小數。
3、9.8的十分之七是(),45的百分之八是()。
4、一個兩位小數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數后得到3.0,這個數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
5、根據13×28=364,很快地寫出下面各式的積。
1.3×2.8=0.13×0.28=13×2.8=。
0.013×28=0.13×2.8=1.3×0.028=。
5、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二、算一算。
1、直接寫出得數。
2、豎式計算。(得數保留一位小數)。
0.38×0.235.79×3.64.6×0.25。
3、脫式計算(能簡算的要用簡算)。
三、解決問題。
1、一臺復讀機198.8元,一臺電視機的價錢是一臺復讀機的9.6倍,買這樣的5臺電視機共付多少元?(得數保留整數)。
【提高練習】。
下面各題,怎樣算簡便就怎樣算。
(1)4.7×4.7+4.7×6.3-4.7(2)12.5×3.2×0.25。
【拓展練習】。
1、當a為何值時,下面等式成立:
2.6×1.5+a×1.5+0.15×34=76×0.1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