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初中地理重點知識歸納篇一
1、地球的形狀是一個兩極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球體。地球的平均半徑長是6371千米,赤道長約為4萬千米。表面積約為5.1億平方千米。
2、地球的自轉所圍繞的假想的軸叫地軸,地軸同地球表面相交的兩點叫兩極,其中對著北極星的一端叫做北極,另一端叫做南極。北極是世界上最北點,站在北極點上,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極是地球上的最南點,站在南極點上四面八方都是北方。
3、在地球儀上,連接南、北兩極的線叫經線,又叫子午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經線的長度都相等,兩條相對的經線可以形成一個經線圈,都能把地球平分成兩個半球。
4、國際上規定,把通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的那條經線定為0°經線。又叫本初子午線,習慣上,人們根據西經20°和東經160°的經線圈,把地球平分為東、西兩個半球。西經21°位于西半球,東經161°位于西半球,180°經線位于西半球。
5、在地球儀上,同赤道平行的線叫做緯線,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緯線都自成圓圈,緯線的長度不相等,地球上最在的緯線圈是赤道。
6、低緯度是0°至30°,中緯度為30°至60°,高緯度為60°至90°。
7、人們根據太陽熱量在地表的分布狀況,把地球表面劃分為五個帶,即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南寒帶。
8、北緯23°26′的緯線,叫北回歸線。它是北半球接受陽光直射最北的界線,北回歸線在五帶中是熱帶和北溫帶的分界線。
9、南緯23°26′的緯線,叫南回歸線,它是南半球接受陽光直射最南的界線,南回歸線上,太陽每年可直射一次,在五帶中,南回歸線是熱帶和南溫帶的發界線。
10、北緯66°34′度的緯線,叫做北極圈,它是北半球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最南界線,也是五帶中北溫帶和北寒帶的分界線。
11、南緯66°34′的緯線,叫南極圈,它是南半球有極晝和極夜現象最北界線,在五帶中,南極圈是南溫帶和北寒帶的分界線。
12、第年12月22日或23日,太陽直射23°26′緯線,這一天正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13、地球上晝夜的更替現象主要是地球自轉運動產生的。
14、地面上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叫絕對高度,也叫海拔。
15、常見的五種地形是指山地,丘陵,高原,盆地。
16、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緩。
18、地球緯線的最大周長是赤道,長約4萬km、地球的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徑是6371km。
19、世界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四大洋中最大的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緯度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
20、地圖上如果比例尺大,則表示的范圍小,但內容詳細。比例尺的三種形式是數字式、線段式、文字式。地球上的四大洋中,跨經度最廣的大洋是北冰洋。七大洲中,跨經度最廣的是南極洲。
21、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地圖的三要素是方向 、比例尺、圖例和注記。世界最大的島嶼是格陵蘭島。
22、陸地地形一般有五種形態,即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有地殼變動和海平面升降。五帶中,地面得到太陽光熱最少的是北寒帶和南寒帶。
23、世界上第一個乘坐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加加林。我國第一個乘坐宇宙飛船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楊利偉、地球表面上,陸地總面積占總表面積的29%。
24、在世界的七大洲中,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峽 。
25、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極洲,有“冰雪高原”之稱的大洲是南極洲、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26、大陸漂移學說是由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來的。20世紀60年代人們又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塊組成,即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
27、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亞馬孫河。世界最長的河流是尼羅河。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是亞馬孫河流域。
1我國領土幅員遼闊,擁有96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我國領土的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最南端在海南省,南北直線距離約為5500千米,我國領土的最東端在黑龍江省,最西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西直線距離約為5000千米。
2,我國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從南北半球來看,我國位于北半球,從東西半球來看,我國位于東半球,從緯度位置看,我國南北跨度大,大部分領土在北溫帶,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熱帶。
3,從海陸位置來看,我國地處亞洲的東部,在太平洋的西岸。由北而南,環繞我國大陸邊緣的海有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4,我國陸疆長2.2公里,與我國大陸相鄰的國家有14個,東面有朝鮮,北面有俄羅斯,蒙古,西北面有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面有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面同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南面有老撾,越南接界,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東面是韓國,日本,東南面和南面是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
5我國的海岸線很長,有1.8萬多千米,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是臺灣島,其次是海南島和崇明島。
6我國現在的行政區,基本上劃分為省,縣,和鄉三級,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7,北回歸線自東向西依次穿過我國南部的臺灣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云南省四個省區。
1、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
●緯度位置及優越性: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一小部分在 (熱帶) ,沒有(寒帶 ) 。氣候差異大,為發展( 多種農業經濟 )提供了有利條件。
●海陸位置及優越性:
(2)海陸兼備,東部地區有利與( 海外各國友好往來 ) ;西部地區(深入亞歐大陸內部 ) ,使我國陸上交通能與(中亞、西亞、歐洲)各國直接往來,便于對外( 交往和合作 )
(3)沿海有許多優良的港灣,便于發展(海洋事業) 。
●我國領土面積(960萬 )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 加拿大),居世界第三。陸上鄰國14個。逆時針依次為朝鮮、( 俄羅斯)( 蒙古 )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 )(老撾 )越南。陸上疆界2萬多千米。隔海相望的國家6個:韓國、(日本 )菲律賓、(馬來西亞 )文萊、(印度尼西亞 )。
2、我國的人口
●人口總數:xx年( 12.95 )億。
●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人口 基數大,人口增長快。
●我國人口分布特點: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龍江黑河—云南騰沖一線為界,( 東部 )地區人口密度大,( 西部 )地區人口密度較小。(我國西部地區人口稀少,但資源豐富,在西部大開發時,應注意什么問題?西部地區具有資源優勢,但自然環境相對脆弱。在目前人、地、水、土矛盾已相當尖銳的條件下,開發西部,一定要以保護環境為前提,不能先開發后再治理。)
●人口國 策: 實行計劃生育。
●內容: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3、我國的民族
●我國共有(56 )個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 漢 )族,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壯 )族。
●漢族分布特點: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各地,以 ( 中部 )和(東部)最為集中。
●少數民族分布特點:主要集中在( 東北 )( 西北 )(西南 )。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壯 )族。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
●少數民族風情:
( 蒙古 )族的那達慕大會
( 傣族 )族的潑水節、孔雀舞,
(藏族 )族的集體舞、藏歷年,
(朝鮮 )族的長鼓舞等。
4、我國的地形
●我國地形的特點:(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山區在開發和保護方面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1)山區地面較為崎嶇,(交通)不便,(基礎設施)建設的難度較大。
(2)在開發利用山區時,要特別注意(生態環境建設),預防和避免山地災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發生。
●我國地勢特征:(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階梯的分界線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類型 主要地形區
(1)對氣候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向海洋傾斜,有利于海上的濕潤氣流向我國內陸推進,為我國廣大地區帶來豐沛的降水。
(2)對河流的影響:西高東低的地勢,必然造成我國的大江大河自西向東奔流入海;河流在高一級階梯向低一級階梯流動時,落差大,產生巨大水能。
(3)對交通的影響:向東流淌的大河溝通了我國東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內陸的聯系;階梯交界處的高大山脈成為我國東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礙。
山脈 兩側的地形區
西側 東側
①大興安嶺 內蒙古高原 東北平原
②太行山 黃土高原 華北平原
③巫山 四川盆地 長江中下游平原
④橫斷山脈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或云貴高原
山脈 兩側的地形區
北側 南側
⑤昆侖山脈 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
⑥天山山脈 準噶爾盆地 塔里木盆地
●山脈構成地形骨架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我國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
(內蒙古高原)地面坦蕩、一望無際
(黃土高原)黃土廣布、地表千溝萬壑
(云貴高原 地表崎嶇,喀斯特地貌顯著
●四大盆地
面積最大的盆地是( 塔里木盆地)盆地
海拔最高的盆地是( 柴達木 )盆地
緯度最高的盆地是(準噶爾)盆地
發展農業生產條件最優越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主要山脈走向:東—西走向:天山山脈――陰山山脈
昆侖山脈――秦嶺
南嶺
東北—西南走向: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長白山脈――—武夷山脈
臺灣山脈
南—北走向:橫斷山脈
西北—東南走向:祁連山脈
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初中地理重點知識歸納篇二
1.自強,就是對未來充滿希望,永遠向上,奮發進取。
2.自強精神表現在困難面前:
⑴不低頭,不喪氣;
⑵自尊自愛,不卑不亢;
⑶勇于開拓,積極進取;
⑷志存高遠,執著追求;等等。
3.自強是,通向成功的階梯。
4.自棄與自強是對立的。
5.自棄,是指自己懶惰成性,得過且過,不求上進,不思進取。
6.自棄的人最終將一事無成。
1.所有自強者共同的特點:對人生理想執著追求。
2.自強的關鍵:戰勝自我。自強的捷徑:揚長避短。
3.人最大的敵人:自己。
4.少年怎樣才能自強?
⑴樹立正確的理想;
⑵戰勝自身的弱點;
⑶發揮自己的特長,揚長避短。就能在自強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斬浪,抵達成功的彼岸。
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
一、人生難免有挫折
1.挫折:指有目的的活動受到阻礙時而產生了緊張、消極、煩躁、傷心、氣憤、等消極情緒的反應。
2.挫折與人生相伴;挫折普遍存在,難以避免。
3.造成挫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⑴不能預測和及時防范的天災人禍,
⑵各種人為因素(包括:社會、學校、家庭因素),
⑶個人的道德品質、智力、體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心理缺陷等因素的限制。
4.面對挫折和困難,大致有三種人(不同的態度,不同的結果):
⑴膽怯、懦弱的人——放棄目標,一事無成,
⑵意志不堅定或者容易滿足的人——不能堅持到底,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悅,
⑶意志堅強、有堅定信念的人——獲得成功。第三種人善于把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變成墊腳石,從而獲得成功,實現生命的價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二、挫折面前也從容
1.挫折的作用:
⑴消極影響:使人產生憂愁、焦慮、不安、恐懼等消極心理。⑵積極作用:磨煉意志,增長才干和智慧。(品味“艱難困苦,玉汝于成”、“蚌病成珠”)
2.人們在戰勝一次又一次挫折后贏得的最寶貴的禮物:智慧。
3.挫折的有效方法?
⑴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⑵正確認識挫折,采取恰當的解決方法。
⑶激發探索創新的熱情。
⑷會自我疏導(其方法:
⑴合理宣泄法
⑵移情法
⑶目標升華法)。
4.自我疏導的其他方法:自我暗示法:即主動自覺地通過語言、手勢等間接、含蓄的方式向自己發出一定的信息,使自己按自己示意的方向去做;換位思考法:變換角度思維的一種心理體驗過程;將心比心法:設身處地地達成理解的一種心理機制;校對目標法;觀察法;訪談法等等。
5.戰勝挫折、克服消極心理的有效方法:全身心地去探索、去創新。
6.在遇到挫折時,尋找解決方法應注意三點:
⑴行動目標制訂得要合適。
⑵要揚長避短。
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初中地理重點知識歸納篇三
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它具有兩個顯著的特點:第一,綜合性。地理環境由大氣圈、水圈、巖石圈、生物圈及人類智慧圈等圈層所構成,是地球表層各種自然現象、人文現象有機組合而成的復雜系統。因此,地理學是一門兼有自然科學性質與社會科學性質的綜合性科學。第二,地域性。地理學不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空間結構,而且闡明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間運動、空間變化的規律。地理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科學,在現代科學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解決當代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問題中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課程是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認識地理環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一門必修課程,兼有社會學科和自然學科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