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以感動為題字篇一
①深秋時節的一天后晌,朱先生在書院背后的原坡上散步,金黃色的野菊花開得一片燦爛,坡溝間彌漫著馥郁的清香,遍坡漫溝熱烈燦爛的菊花掩蓋不住肅煞的悲涼。他看見一輛汽車在河川公路上自西向東急駛,攪扇起來的滾滾黃塵驟起四散,汽車開到書院對面時卻放緩速度,在滋水河邊上停下來,一個人挽起褲子涉水過河,沿著通往書院的彎彎小路走上來,朱先生看清他的衣著原是一位軍人,便轉過身依然瞅著山坡和河川深秋時節的田園景致。這里寧靜安謐的田園景致與整個即將淪陷的中國是如此不協調,他怨憤以至蔑視中國的軍人,無法理解如此泱泱大國如此龐大的軍隊怎么就打不過一個彈丸之地的倭寇?看門的張秀才在書院圍墻外的坡田上呼叫他:“你的學生鹿兆海來咧—”朱先生撩起袍襟急步走下坡來。
②走進書房,鹿兆海神情激動地說:“先生,我想請你給我寫一張字兒—”
砥柱人間是此峰
白鹿精魂
(節選自《白鹿原》,有刪改)
1.文章第①段畫波浪線的句子有什么作用?(3分)
金黃色的野菊花開得一片燦爛,坡溝間彌漫著馥郁的清香,遍坡漫溝熱烈燦爛的菊花掩蓋不住肅煞的悲涼。
2.圍繞“題字”,選文中朱先生的情緒和行為有哪些變化?(2分)
輕淡調侃—( )—激動題字—( )—愴然吟詩
3.賞析第⑤段中畫橫線的句子。(3分)
朱先生挽起右臂的袖子,一直捋到肘彎以上,把赤裸的下臂塞進桌下的水桶,久久地浸泡著,冰涼的井中水起到了鎮靜作用,他用布巾擦擦小臂,旋即提筆。
4.文中三處提到“中條山”,試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3分)
5.簡要分析朱先生這個人物形象。(3分)
6.探究兩處題字“砥柱人間是此峰”“白鹿精魂”的豐富意蘊。(5分)
題字慰英雄閱讀理解答案
1.景物描寫(環境描寫),描寫原坡上菊花怒放的美景,表現出朱先生對家鄉大好河山的熱愛,反襯朱先生因家鄉也將淪陷而產生的悲憤。
2.自責赧顏(自責愧赧)咬指蓋印(滴血蓋印)
3.細節描寫(動作描寫)。通過一系列動作,寫出了朱先生受到愛國將士激勵,準備書寫,自我鎮定的過程,表現了朱先生對為抗日將士題字的認真鄭重。
4.①突出“中條山”特殊的戰略位置,暗示日軍侵華形勢的嚴峻;
②推動情節的發展,促使朱先生下決心題字慰英雄,使小說波瀾起伏;
③凸顯人物形象,表現出朱先生和鹿兆海深摯的愛國之情和剛烈的民族氣節。
5.他愛憎分明,他痛恨的,極盡挖苦之能;他敬佩的,又極盡支持之力。他坦誠真摯,在發現誤會鹿兆海之后,真誠道歉。他正直愛國,作為知識分子有心報國卻力有不逮,唯有以題字來寄托他的赤子之心和憂國之情。
6.砥柱人間是此峰:表現了朱先生年輕時的雄心壯志。對中國軍人承擔起抗擊倭寇重任的敬佩。
白鹿精魂:“白鹿精魂”是指白鹿原不屈的精神品格,對兆海在家國危亡之際奔赴關中行為的肯定,對兆海抗日殺敵報國的勉勵。
兩處題字:寄托報國之志,也對中華民族勇于斗爭敢于抵御外族入侵的謳歌。
上面就是題字慰英雄閱讀理解了,想要了解更多內容,請多多關注本網站。
以感動為題字篇二
您好!首先感謝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審視我的申請材料!
我是xx中學的高三學生,和其他的同胞或者說是競爭者們一樣,我非常希望通過貴校的自主招生來實現我一直以來的夢想——考入上海交通大學。
在眾多高校中,唯有自由、開放、享有“東方mit”美譽的上海交通大學深深吸引了我,據我了解,上海交大非常適合那些“有想法主意”的人,只要你有想法主意,上海交大都會盡全力幫你實現,我覺得我就是那種有想法主意、有立異意識的人,這也使我更加堅定了“將來一定要到上海交大讀書”的決心。
憑借著十幾年如一日的努力,我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中考更是以全市第二十八的成績考入市重點高中實驗班。
到了高中,我并沒有驕傲,而是更加努力的學習,成績也有了進一步的奔騰,每次考試成績均不亂在年級前十名,施展好時還會進入前五名,我堅信自己是有資格進入上海交通大學的。
相信在此之前,您已經閱讀過了無數的自薦信,對省、市三好學生,校學生會主席,團支部書記等也已經見怪不怪了。
很可惜,這些刺眼的榮譽和職位我都沒有,我有的是對交大全面的了解,有的是對交大始終如一的熱愛與向往,有的是“非交大不去”的勇氣與決心。
更重要的是,我有著老實、量力而行的品質,我不會為了得到您的青睞而強調事實,虛張聲勢,而且我覺得一個人的領導能力、組織能力、交際能力和協調能力并不是只有靠這些職位才能體現出來的,究竟校學生會主席只有一個,但具有多地方能力的高中生遠不止這些。
眾所周知,上海交大的機械工程及自動化、車輛工程等專業都是當前海內最一流的。
除此之外,貴校的密歇根學院不僅包含機械類專業,而且假如前兩年在校成績凸起,還能出國到密歇根大學繼承深造,學習國外提高前輩的理念,這些都非常有助于實現我弘遠的理想。
我保證,假如我能進入上海交通大學,一定會本著“飲水思源,愛國榮校”的校訓努力學習機械地方的專業知識,培養各地方的綜合素質,成為像江**、汪**、錢學森、吳文俊、茅以升那樣的上海交通大學的驕傲。
做事堅決,善于籌劃是我的另一長處。
說到籌劃,我對自己的未來也已經做好了初步的打算:近年來,跟著中國經濟的起飛,汽車已經走入了平常庶民家。
因為汽車產業的提高,這地方精英的需求量也在隨之增長。
這對從小酷愛汽車,7歲就能識別數十種車標的我,無疑是一種巨大的激勵,我也勵志將來要進入一家汽車企業,介入設計制造一部機能優異,而且安全節能的汽車。
據我所知,現今中國汽車在節油耐用功能上仍有一定的進步空間,而伴跟著油價的提高,增壓直噴等技術也已走下神壇,進入乘用領域。
在車身結構地方,人們對于安全恬靜的追求是無止境的,所以有了碰撞吸能設計,有了更優秀的懸架,有了鋁材,甚至碳纖維的應用。
我愿把我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這些領域中,讓中國的汽車有朝一日也能展示在世界的大舞臺上。
這一切看似虛幻的夢想,一旦進入上海交大,就都很有可能變為現實。
此致
敬禮!
以感動為題字篇三
發函的目的,主要是單位之間或單位與個人之間商洽工作、溝通信息、發出邀約、詢問事項、答復問題。接收函的人想要從函中明確知道發函人或發函單位的想法、意愿、訴求或請求,并正面給予答復。
在函的構思上,一定要搞清楚發函的目的,準確把握寫作函的意圖,知道自己想與對方溝通什么事項,想要達到什么目標,需要對方就哪些事項給予答復。
在組織素材時,要圍繞函中所涉及的事項準備素材,包括收集一些背景資料和信息。
在撰寫和修改時,應當開門見山、簡潔明了、條理清楚,表達準確,直接說明情況,提出需求,做到一事一函,以便讓對方準確接收信息,做出答復。行文上要平鋪直敘,不“拐彎抹角”“穿靴戴帽”;語言上要簡潔平實,不華麗浮夸;態度上要平和有禮,不盛氣凌人、強人所難,也不曲意奉承、恭維客套。
回復函要按照有來有回、謙恭得體的原則,針對對方提出的需求,表達己方的意見和觀點。
邀請函是職場中比較常用的文種,是邀請特定對象參加某項活動的請約性書信。寫邀請函的目的是希望被邀請對象能夠參加邀請方組織的活動或工作。邀請對象往往沒有義務參與,是否接受邀請,完全由邀請對象自行決定。因此,撰寫一篇入情入理的邀請函尤為重要。
以感動為題字篇四
一輪明月;四壁清風。 山以石峻;海為川歸。(集石門頌字)
天下有道;國家將興。(集四書句)
云水風度;松柏氣節。 五車詩膽;八斗才雄。不攻人短;莫矜己長。 風云論道;筆墨通天。 尺璧非寶;寸陰無價。 當勤精進;但念無常。竹陰在水;蘭氣隨風。 行仁義事;讀圣賢書。 江山入畫;意氣凌云。 花晨月夕;茶半香初。求通民情;愿聞己過。(林則徐) 窮不失義;富而無驕。(集四書句)
松風高潔;蘭氣幽芳。 松風煮茗;竹雨淡詩。
事理通達;心氣和平。 斧藻其德;竹柏之懷。(梁同書)
貧不學吝;默無過言。
淚盡數行;詩留千古。(鄭燮)
持山作壽;與鶴同儕。(齊白石)
蕩思八荒;游神萬古。
倚劍天外;射雕云中。 讀古人書;友天下士。(包世臣)
勤能補拙;儉以助廉。
虛心為竹;清節而秋。(集景君銘字)
移花得蝶;買石饒云。(鄭燮) 欲正人心;引為己任。(胡林翼)
曾三顏四;禹寸陶分。(鄭燮)
靜觀世態;細品人生。 澹泊明志;夙夜在公。
一生勤為本;萬代誠作基。 一亭俯流水;萬竹引清風。(集蘭亭序字)
一溪流水綠;千樹落花紅。
人無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幾閣文墨暇;園林春景深。 三月桃花雨;一張風雪圖。 三思方舉步;百折不回頭。 大慈念一切;慧光照十方。(釋弘一)
丈夫志四海;古人惜寸蔭。(集陶淵明句)
萬山排紫綠;一室貯清虛。
與世為依怙;如日處虛空。(釋弘一)
山公惜美景;小謝有新詩。(集唐詩句)
山吞殘日暮;水夾斷云流。
山深春自永;海靜日尤高。 千流歸大海;高路入云端。 己過勿憚改;未然當先思。 井灶有余處;林園無俗情。(集陶淵明句)
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風雷。
天長落日遠;意重泰山輕。(集李白句)
天意憐幽草;人間愛晚晴。 無言先立意;未嘯已生風。
無極原有極;欲仁存至仁。 無事此靜坐;有福方讀書。 云山起翰墨;星斗煥文章。(集唐詩句)
云霞生異彩;山水有清音。(集懷仁圣教序字)
云卷千峰色;泉和萬籟色。 云卷千峰集;風馳萬壑開。
不雨山常潤;無云水自陰。 不矜威益重;無私功自高。 甘從千日醉;恥與萬人同。(集杜甫句)
日氣含春雨;石陰散秋光。 日麗千芳鬧;風和百鳥鳴。 書中乾坤大;筆下天地寬。 書存金石氣;室有蕙蘭香。(于右任)
氣得神仙迥;情依節制尊。(集杜甫句)
長笑對高柳;貞心比古松。(集唐詩句)
從來多古意;可以賦新詩。(集杜甫句)
月行疑讀畫;花生當蓑衣。 月來滿地水;云起一天山。 月斜詩夢瘦;風散墨花香。(鄧子龍)
風云三尺劍;花鳥一床書。 風竹引天樂;林亭集古春。(集蘭亭序字)
風逆花迎面;山深云湔衣。(集杜甫句)
風波即大道;塵土有至情。 風輕一樓月;室靜半枕書。
風柔鶯戲柳;花放燕銜香。 文章負奇色;事業富清機。 文章輝五色;心跡喜雙清。(集唐詩句)
心同孤鶴靜;節效古松貞。(集唐詩句)
心源無風雨;浩氣養乾坤。
心懸萬里外;興在一杯中。(集李白句)
以文常會友;惟德自成鄰。 水清魚讀月;山靜鳥談天。
水漾春山影;人吟時雨詩。 去草尋怪石;留云補斷山。 古琴彈夜月;淡墨畫秋山。 平生懷直道;大化揚仁風。(集古樂府句)
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 由來意氣合;直取性情真。
丘壑趣如此;鸞鶴心悠然。(集唐詩句)
白眼觀天下;丹心報國家。(宋教仁)
蘭氣熏山酌;竹聲兼夜泉。 蘭風載芳潤;谷性多溫純。 半窗知我月;千卷鑒人書。 年酒迎新綠;梅花送暗香。 老驥思千里;鷦鷯足一枝。(翁方綱)
地小花栽儉;窗虛月到勤。(陳寶琛)
地回云偏白;亭香草木凡。(集唐詩句)
共知心是水;安見我非魚。 有山皆園畫;無水不文章。
有竹人不俗;無蘭室自馨。 有雨云生石;無風葉滿山。(集懷仁圣教序字)
有容德乃大;無欺心自安。
曲徑踏花影,明軒賞月華。 蟲書葉字古;風織浪紋輕。(于右任)
竹開霜后果;梅動雪前香。
竹石得幽秉;壺觴多雅游。(梁同書集文同句)
竹外山初曙;藤蔭水更涼。 竹送清溪月;松搖古谷風。(董其昌)
竹疏云作畫;梅瘦雪添神。
優游樂閑靜;恬談養清虛。 行修而名立;理得則心安。(于右任)
會心今古遠;放眼天地寬。
會心多野趣;契理謝言詮。(乾隆)
名香泛窗戶;達岫對壺觴。(集唐詩句)
名香播蘭蕙;妙墨揮巖泉。(集唐詩句)
名香播蘭蕙;雕藻邁瓊琚。(集唐詩句)
名隨市人隱;心與古佛閑。(梁同書集蘇軾句)
各勉日新志;共證歲寒心。(蔡元培)
江山千古意;時序百年心。 江山開眼界;風雪煉精神。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 江山助磅礴;文物照光輝。(集唐詩句)
江山澄氣象;冰雪凈聰明。(集唐詩句)
汲古得修綆;開懷暢遠襟。(集唐詩句) 尋山如訪友;遠游如致身。
異石歸海岳;高士標云林。 羽儀呈鸑鷟;藻思煥瓊琚。(集唐詩句)
聲華滿冰雪;述作凌江山。
聲華滿冰雪;節操方松筠。(集唐詩句)
芳野留勝事;藝苑重高文。 把酒時看劍;焚香夜讀書。
我思銘陋室;誰為記閑軒。 秀句滿江國;芳聲騰海隅。(集李白句)
何處梅花笛;誰家碧玉蕭。
伴我書千卷;可人竹一叢。(鄭燮)
閑中有富貴;壽外更康寧。(陳鴻壽)
閑吟步竹石;長醉歌芳菲。(集李白句)
窮愁但有骨;詩興不無神。(集杜甫句)
良辰入奇懷;虛室絕塵想。 即事已可悅;賞心還自怡。(集唐詩句)
青山吟意遠;紅樹寄歸遲。
苦讀千年史;笑吟萬家詩。 苔石隨人古;山花拂面香。(集唐詩句)
事可對人語;福向儉中求。
松風清耳目;蕙氣襲認襟。(集唐詩句)
奇石壽太古;好花開四時。
畫前原有易;刪后更無詩。(龔晴皋)
雨勻萬木翠;日暖百花舒。 雨過琴山潤;風來花木香。(乾隆)
雨過琴書潤;風來翰墨香。 雨潤千山秀;風和萬物榮。 披云煉瓊液;坐月觀寶書。(集唐詩句)
披襟對清朗;推分得天和。 到為詩書重;心緣啟沃留。(集唐詩句)
知音在霄漢;高步躡華嵩。(集唐詩句)
暢懷年大有;極目世同春。(集蘭亭序字)
佳氣生朝夕;清言見古今。 徑隱千重石;園開四季花。(集唐詩句)
采菊東籬下;種桑長江邊。(集陶淵明句)
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 魚躍清波徹;鶯啼眾綠深。
卷簾花雨滴;掃石竹蔭移。(查士標)
學業醇儒富;文章大雅存。(集唐詩句)
波濤良史筆;諷興詩家流。(祁雋藻)
波綠生春早;云歸注雨遲。(集懷仁圣教序字)
詩從肺腑出;心與水月心。 詩思竹間得;道心塵外逢。(集唐詩句)
春歸花不落;風靜月長明。(集魯峻碑字)
春來千嶺翠;花落兩衿香。 春秋多佳日;山水有清音。
草木含清色;巖廊挹大猶。(集唐詩句)
草色和云暖;梅花帶月寒。 茗杯暝起味;書卷靜中緣。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枳棘成而刺;擔黎食之甘。(郭沫若)
柳深陶令宅;月靜庚公樓。(集唐詩句)
要求真學問;莫做假文章。
看人用白眼;當戶有青山。(夏丏尊)
秋菊有佳色;幽蘭生前庭。(集陶淵明句)
泉清堪洗硯;山秀可藏書。 劍氣非關月;書香不是花。 聞說江山好;終嗟風趣頻。(集杜甫句)
聞雞晨舞劍;借螢夜著書。 美花多映竹;喬木自成林。(集唐詩句)
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
養拙干戈際;用心霜雪間。(集杜甫句)
恪勤在朝夕;懷抱觀古今。
舉頭望明月;蕩胸生層云。(集唐詩句)
洪詞留石逸;華勢上流黃。(集石門銘字)
洗硯魚吞墨;烹茶鶴避煙。(鄭燮)
室有山林樂;人同天地春。(集蘭亭序字)
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 詩寫梅花月;茶烹谷雨春。 險艱自得力;金石不隨波。 結交指松柏;述作凌江山。(集唐詩句)
幽林聽鳥語;深谷看云飛。 素襟不可易;清琴時以思。(阮元)
素襟不可易;蜀酒且百陶。 栽培心上地;涵養性中天。(鄭燮)
荷鋤修藥圃;煮茗就花欄。(集唐詩句)
桂子落秋月;荷花羞玉顏。(集李白句)
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間。
根深則果茂;源遠而流長。(于右任)
曉風楊柳翠;微雨杏花紅。 曉汲清湘水;夕觀滄海云。
曉露三春潤;鐘聲兩岸聞。 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 積照涵德鏡;素懷寄清琴。(集唐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