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一件小事一件小事的篇一
"沒有啊!"
"還狡辯,不是你,是誰呀?”
"我沒有啊,爸爸!”
"要不你中午拿膠布進入房間,并把門鎖上,不正上做賊心虛的表現!"
"我中午拿膠布是粘考卷,不是粘電風扇!""你有本事把考卷拿出來讓我看看!”我知道爸爸他已經肯定地確認是我把電風扇弄壞的,我再怎么結解釋,他也不會相信,因為我知道我是沒有商量的余地了,所以,我站在那里。
"你沒有足夠的證據是不可以隨便說我的!”
"我沒有做錯事,電風扇不是我弄壞的!”
"電風扇會自己壞了嗎?"我覺得心理好委屈,好傷心,好難過,爸爸,媽媽,哥哥都說是我弄壞電風扇的,可實際上我連碰一下都沒有,我真不明白他們怎么會懷疑到我頭上來呢?我越想越委屈,越難過,我心里的委屈找誰傾訴,找誰排解呢?因為這件事,我吃飯吃不香,睡覺睡不甜。
爸爸,媽媽,你們冤枉我了,我的確沒有弄壞電風扇呀!我要是弄壞電風扇,我不會隱瞞,要打,要罵隨你們便。但是,我是清白的,我并沒有做錯事,請你們相信我吧!你要知道,被人冤枉的滋味是不好受的。
這就是我委屈的意一件事,我一輩子也忘不了。因為它令我十分委屈,十分傷心。
一件小事一件小事的篇二
一天,我和姐姐去買早餐,在回來的路上,發生了一件小事。
當我們走在大街上時,突然看見迎面的一個小男孩摔倒了。我剛想迎上去扶起那小男孩,卻見一個穿粉紅色衣服的小女孩從側面沖出來扶起了那個小男孩。這一切發生得這么突然,我慨嘆自己又喪失了一次做好事的機會。
“你推了人家,說聲對不起嘛!”
“誰家的小孩?真沒家教!”
“現在的孩子,真難教!”
那女人聽了,忙說:“對不起,是我的錯?!便貛е∧泻⒆吡?。人群也在議論聲中散了。
望著飄然遠去的粉紅,我想:為什么會這樣呢?做好事反而要遭受委屈。人們啊,勇敢地站出來維護正義吧!
一件小事一件小事的篇三
人人心中都有一個美的化身,你要激發它。人人身邊也有好多體現美的事物,你要去發現它。
“沙——沙——”風吹得樹枝發出這聲音,天上也下著傾盆大雨,奏出了一曲動(凍)人的樂章。“這怎么辦???我們沒帶傘!”我對爸爸說。我們現在還在超市門口糾結著。媽媽還在上班。我焦急地看了看手表,哎呀,都已經8點多啦,這時我都該上床睡覺啦!爸爸見我那么著急,就提議說:“我們沖回家去吧!反正也不遠。”我想了想,點點頭,說:“好吧!也只好這樣了!”于是,我們拎起手中的“大包小包“,向家的方向飛奔而去。跑到巷子里時,雨比原來大了好多,我們在一家店門口停了下來,“不行,雨太大了,就算跑回家也會被淋成‘落湯雞’的!再說了我們沒事,袋子里的東西可就遭了殃?!卑职终f,“要不,我把外套脫下來,我們頂著回去?”“也只好這樣了。”我愁眉不展。爸爸利索地脫下外套,我們便頂著外套往家跑?;丶衣飞?,雨水淋濕了爸爸的衣服,我卻毫發無損。心中不由得激起碰撞?;氐郊?,雨竟然停了,早知就多等一會兒了。看了一眼爸爸,他正在將外套上的水擰下來呢,地上一片濕潤。
雨水讓我明白了人間真情,父親讓我懂得了什么是“愛”。
一件小事一件小事的篇四
聽了爸爸的話,我感到非常慚愧,覺得爸爸媽媽的話都是對的,老師批評得也很對,是我還沒有完全理解媽媽的意思。其實,小事不小,它提醒我做一個勇敢誠實而富有正義感的好孩子。
一件小事一件小事的篇五
;【摘要】什么是最大的課堂?是大課堂對學生的影響大t還是小課堂影響大在?這個問題值得考究,一個學生的一句話,也許在某種程度上回答了這個問題,近日,我翻看早年寫的舊本子,見到我的一篇記敘文。
【關鍵詞】課堂;
影響
聽說沈海英同學在“七六五”醫院治病,我去看他。師范學院離醫院不遠,我聽完教授講課。抽出點兒時間,很快來到了。
我悄悄地把門推開一道縫兒,先往里邊瞅瞅。嗬!可不是他么?十來個月不見面;
他已是高一的學生了,個子也長高了些。他坐在床上,手上捧著一本書,聚精會神地看。潤紅的圓臉龐,兩片嘴唇棱角分明,濃眉下兩只大眼睛炯炯有神,面帶微笑。穿一身綠軍衣,頭藏綠軍帽。要是再佩上紅領章、帽徽,會儼然一名戰士??此巧駳?,像是看著書,思索著問題。
我慢慢地把門全推開了?!鞍?,張老師!”你從學校來的?快坐。我說:“海英,恢復健康了吧?”他說,“很快就要痊愈了。這一次,我來醫院……”他說著,給我倒了杯開水。我們越談越高興,他還談到明港第二中學現在的大好情景。這時,我看見他床頭上放著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等課本和作業本,小桌上放著圓規、三角板等?!澳惆褧紟砹?”“是。”“你的病還沒有全好,要多注意休息。好了身子,回學校以后再好好學習。”他鄭重其事地對我說:“張老師你不知道,我現在心里急呀!同學們都在努力學習,我怎能掉隊?真不巧,我又住院了。我這課,一定得補!回校以前,我先自學?!彼呛榱恋穆曇?,激動著我的心?!皬埨蠋?,我現在后悔了。初中時,我在你班里,沒學好?!蔽艺f:“不怪你,是我沒有教好。”他嚴肅地說:“是‘四人幫害了我們。那時,我們不好好學習,天天當‘小闖將,合伙兒出壞點子,鬧得上不下去課?!娜藥鸵煌甑?,整個形勢好了,我們也深受感動,向好的方面轉化了。我們要把受的損失奪回來!我決心好好學文化。祖國實現四個現代化,我們再不好好學習,就會成為‘廢品。認識變了,我對老師,對爸爸媽媽和其他首長叔叔的話,也聽得進了。我還要從各方面爭取進步,努力創造條件,爭取早日加入共青團。我已經交上申請書了……”我鼓勵他:“說得對!決心大!只有這樣,不斷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績,才能成為好青年……”我們談了將近一個小時。
我邊走邊想,不禁自言自語:“小沈,沈海英,真像換了一個人。”今天我去看他,看來是件小事,其實不然。
相關熱詞搜索:;一件小事一件小事的篇六
一件小事南京市江寧區東山外國語學校 王宇寧他,有著又矮又胖的身材;他,薄薄的眼鏡片后有著一雙目光冷峻的雙眼;他,還操著一口“純正”的南京話——他就是教我們政治的程老師。程老師從初一就開始帶我們班的政治課。他教學嚴謹認真,因此我們班的政治成績經常在年級中名列前茅。但是程老師又有些嚴厲,記得有一次上政治課,一位同學偷偷的做小動作,被眼尖的程老師發現了,立刻,他將嘴里還沒說完的話戛然而止,目光也變得犀利起來,好似一把冷冰冰的刀子直刺在那個同學身上。其他同學也漸漸安靜下來,教室里靜得只能聽見大家急促的呼吸聲。
“暴風雨”終于來了,只見程老師徑直走到那個還“精神恍惚”的同學面前,一把奪過他手里的玩意兒向教室前方狠狠砸去,接著是劈頭蓋臉的一頓狠批。大家看到老師的臉都氣得通紅……程老師不僅如此嚴厲,還從不茍言笑。不過去年的一件小事讓我看到了一個別樣的程老師。時值初秋,天已稍有些轉涼。我剛上完體育課,大汗淋漓,索性脫下外套,隨意地向自行車車簍里一丟,就向校外走去。來到校門口,我站在斑馬線的`一側靜靜等候。突然,一旁值班的程老師走了過來,向來冷峻的目光此時透著柔和,他微笑著問道:“穿這么少不冷嗎?”“哦,我才上完體育課?!蔽矣行┎惶靡馑?。接著,他的目光轉向了我的車簍。
“程老師想干什么?”正當我納悶之際,只聽他一邊用稍帶責備的語氣說道:“瞧,衣服不擺好,一會兒該卷進車轱轆里了?!币贿厪澫卵鼇?,伸出手,將露在車簍外的衣服重新疊好,放進車簍里——這時我才發現,由于剛才丟衣服時太隨意,一只袖子露在了車簍外面。驚訝、羞愧、感動一時齊聚在我心,我的心熱了,臉也更燙了,“程老師,您……”此時的他臉上仍掛著那久違的笑容,透過那潔凈的眼鏡片,也仍能看到他雙眸里的絲絲柔和與慈愛……時隔數月,那場景仍常常在我的腦海中放映,它讓我明白了每一位老師都是關心、愛護著學生們的,只不過表達方式各有不同。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讓我們去發掘生活中的點滴,感受老師對我們那不盡相同的愛吧!
一件小事一件小事的篇七
星期六下午,爸爸帶我來到新華書店看書。
旁邊的人都說這個小男孩,有的說:沒教養;有的說,他是個搗蛋分子。但他的媽媽卻一句話也不說。
雖然這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卻反映了一個人的品德。
一件小事一件小事的篇八
黃昏,媽媽帶我去市場買桔子。這時,整個世界好似涂了一層淡墨,灰暗而透明,抬頭望花園那鱗次櫛比的家屬樓,燈光星星點點。
我的心里一陣酸楚,我想:他一定餓壞了,他的肚子象泄氣的小皮球干癟著。我連忙同媽媽商量:少買一點水果吧,省下十元錢捐給他吧。媽媽也很可憐那個殘疾人,很爽快地答應了。于是,我抽出十元紙幣,亳不猶豫地朝那個殘疾人走去,彎腰把十元錢放進了他那臟兮兮的乞討箱里,他抬頭看了我一眼,連忙向我磕了個頭,表示感謝!
這件事雖然不算什么,我只是捐了十元錢給那個殘疾人,讓他能夠吃上一頓晚飯,但是,我覺得很開心,因能夠為別人做點好事,別人度過了難關,自己也快樂無比。
一件小事一件小事的篇九
;他死后,名氣越來越大了。
他早年寫的劇本在劇場里上演了,主辦方精心做了印有他頭像的t恤作為演出紀念。
那件印有他頭像的t恤,她都不敢去拿,更別說穿在自己身上了??匆娔莟恤,認出那頭像的瞬間,她感覺到一陣刺痛般的難過。沒有一點安慰和高興,也沒有感激,甚至……希望不是真的,希望是自己看錯了。
人們把這t恤作為對他的愛送給她。她拿著這件t恤,心里懷著一種強烈的不接受的情緒。終于,不管別人的詫異,她把那件t恤送給了身邊的人,隨便誰。
她不能把這t恤拿回家,像一個玩具那樣拿回家,像一件文創擺設那樣拿回家,像一個愉快的禮物那樣放進包里。她覺得那是對他的輕慢,對他的隨意,是忽視他的死。
她還在痛中,人們卻早已走過了他的死——這太正常,人們其實已經不在意他是否已死,節目單上有生而且有卒,可沒有多少人在意。是的,多少作家已死,這與當下的戲又有何干。確實如此,與戲何干。
他的死,對她來說依然巨大的死,成了節目單上的一個數字,完全可以忽略。
死,只有真的成了過去式,成了沒有感覺的生卒,成了一個順便的說明,成了談笑風生里的不需要任何停頓而滑過的名字……那個時候,才可以把這t恤隨手塞進包里,才可以輕松地穿在身上,臉上帶著笑意,在風景里拍照。
——那么連編造也好嗎?!
——畢竟是往好里編啊,人家是好意!
原來竟是這樣的邏輯。
好吧,她暗暗地想,反正他是肯定不知道這些事兒了。她愛他,他死了以后,還在繼續——這個,他也不知道對吧?她對自己說。而你們,死人才不在乎呢,不管你們怎么說,你們就是再怎么鼓勵死人,他也沒法進步啦。
但確實有一種邏輯被普遍認同。一個人死后被人們記得,還不斷地被紀念,無論如何作為家人——比如作為她——應該在現場,應該感到欣慰,應該感激組織者,感激趕赴紀念會的人。
有一天,她讀到了英國作家巴恩斯關于自己死去的妻子的文字,他說,在日常中,他(巴恩斯)希望“……只要我想要或者需要,就可以在別人面前提及我的妻子——召喚她將成為任何平常交流的一個平常部分——盡管生活早就不再是‘平平常常的了”,可是,“沒人搭茬”,“沒人接話”——為此,巴恩斯對那些朋友的“評價變差了”。
她稍稍釋然,那么,她可能就是巴恩斯的反應的反面吧。如果說巴恩斯要把妻子變得日常,那么她卻相反,她要讓他死去的事實一直赫然在,變得日常就是遺忘。
提起一個死者的名字與提起一個活者的名字有何不同?無數多死人的名字在我們的文字中,言談中,在生活的每一時刻被提到,毫無死的感覺,我們不會區分博爾赫斯死了而巴恩斯還活著,對我們來說,只有《探討別集》和《終結的感覺》。那么,他們是一樣的了?他們是一樣都活著還是一樣都死了?死與他們無關,他們只跟文學有關。
但貼身的死,每一種都不同,和文學和歷史都無關,只和死者與活者從死到活的關系有關。別人什么也沒有做錯。僅僅是因為他的死在她那里,還沒有死完。
確實有一種切近的死和遙遠的死之別。如此而已。
可她不在現場,就意味著一種態度,意味著沒有做應該做的事。但既然無法做到,那么即使應該,也無奈。好吧,她不去就是了。那是別人在做,可以不干她的事??杉词宫F場遙遠,煩惱依然很近。
等到誠實的朋友緩緩說出:他是大家的,他不是你一個人的。——原來還有另一個癥結啊!
他是大家的。因為他有名,他的名字被很多人熟知。——如果你不被大家所熟知,你便無法屬于大家。好吧,那么必然屬于大家!任人評說是必然,這是一個公眾人物必須付出的代價。有人僅憑著與他的幾次交往,或者憑著對他作品里貌似的自傳因素的肆意解讀,或者道聽途說,便寫就了他的傳記;有人在鄭重承諾之后依然食言,做了他的雕像并且放在了她認為極不合適的地方;有人把最好的語詞貼給他,甚至不惜以莫須有的故事;為什么總是聽到最高的聲調和最華麗的旋律……唉……這些不過都是瑕疵而已,是正常,是必然。
他活著,無疑屬于他自己,可她竟然以為死后就成了她的了,這就是她的錯了!
但是煩惱,并不因為懂得了這道理就消失;但是煩惱,也并不因為不消失就肯定具備了理由。理由是混雜的,理由是編的,理由是狹隘的。但理由也不會因為現成的更大的理由而變小。
她總是想起他認同的理兒:人不可名大于實。她總是想起。
她默默地希望他的下一個忌日能夠無聲無息,能夠安靜度過。這愿望一直沒能實現過。
那么,她煩惱,也無可指責。只要她僅僅自己煩惱就行了,只要不發聲,只要沉默,就談不上過錯。一個智慧的朋友教她:你要克服自己,自己屏蔽自己,主動不去看、不去聽可能讓自己不適的文字和其他各種形式的表達,這樣就既能不傷害別人,也避免煩惱自己。她似乎明白了,這才是她能做的和該做的。
可世間的人就是這樣,把每一件事都當成事,不斷地被道理拯救,又一次再一次地跌入。
糾結中。
糾結就是悖謬,就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對了,當然最最糾結——這個詞太小實在不適合這里——要數亞伯拉罕了。那不是糾結,那是恐懼與戰栗。兒子和上帝,還有什么比得了這個!
——但是,你要深信,“神必自己預備做燔祭的羊羔”。
她想起了克爾凱郭爾講過的一個故事,不妨引在這里——
一個少女秘密地墜入愛河,但雙方都未曾袒露真情,旁人更無從知曉。她的父母強迫她和另一個男人結婚(他們會利用女兒內心的責任感來說服她)。她順從了。她將自己真正的愛隱藏,以免他人難過。沒有人會知道她內心承受的痛苦——又或者,一個小伙子處在這樣一種境遇之下:只要泄露一個詞兒,就能占有他朝思暮想的渴望之人。但這個詞兒的泄露可能將毀滅——是啊,誰知道呢,這種可能性想必存在——整個家族。他高貴地選擇了留在隱秘之域,他想:那個女孩一定蒙在鼓里,她和另一個人結婚同樣可以幸福。多遺憾??!兩個人都對各自的所愛隱瞞了真情,而同時,這也造成了一種更高的聯系——他們的隱匿是自由的行為,在美學上當然要自負其責。可是,美學是個殷勤而善感的管家,它解決問題的方法比所有的管家和經理都要多。對這件事,它會如何處理?它早已為戀人們打理好了一切。在婚禮按計劃隆重舉行之日,借助巧合,大家突然知曉了這對秘密戀人犧牲自我的崇高決定。于是,一切得到了解釋,于是他們得到了彼此。作為獎賞,他們甚至得到了英雄的名號——盡管他們并沒有為那崇高決定而糾結多久,因為美學管家馬上就知道了一切并給予寬慰,仿佛他們已英勇地為之奮斗了好幾個年頭。確實,美學不看重時間的延續,無論是為了詼諧抑或認真的目的,美學總是腳步匆匆。(引自《恐懼與戰栗》,趙翔譯文)
這個克爾凱郭爾的美學英雄,什么時候來到她的身旁?
那天黃昏,她又被這個糾結打擾,不自覺地,在電腦里找起那些照片和影像。居然,居然,找不到了,又翻出幾個硬盤,都沒有!找遍了也沒有!不可能的事,但是確實找不到啊!起初她嚇得驚慌,那當然是她最最寶貴的。但瞬間她就明白了,她猛然醒悟,這不是美學常常的套路嗎? 巧合,對,巧合不是常常發生的嗎,簡直稀松平常啊,為什么不可以發生在這兒?!她知道這就是美學來幫忙啦!正像克爾凱郭爾說的那樣,它妙計橫生,它有時隱匿,有時又突然橫空出世進入我們的故事和人生。美學著實是個好管家。有些家什,最知道什么時候能夠找到,一個健步就取著;還有一些家什,更知道什么時候就是找不到,翻箱倒柜也找不到,真的是真心實意也找不到。你對它發不出脾氣——是的,確實那些照片和影像都找不到了,無論你驚慌還是竟為以如此大的代價得到一個拒絕朋友的理由而松一口氣(簡直豈有此理?。傊?,要認命!
找不到了——但是絕不能找不到了!
此時她必須想起那些無數次發生的找不到身份證的經歷和結局。最后,最后終歸會在曾經找過三遍的包包里發現那證件安然就在里面,一直都在里面,但它卻讓她三次、五次都找不到,它讓她以至于去派出所補辦了一個臨時身份證出行。
所以她必須確信,那些照片和影像必然安然無恙地在某一個不在手邊的硬盤里,在靜靜待著,無論如何絕不會真的離她而去。就憑著死者對她的護佑,那些東西也一定安然無恙,安然無恙!而現在,那屬于克爾凱郭爾的美學哥們兒,是在幫她,以一種最不傷害朋友的方式幫她。
倫理大叔太嚴肅了,看不上她的煩惱,美學哥們兒卻不計巨微,只在朦朧里領悟,機緣一到,便可能搭手相救。那么,她也是有福的了。
那么克爾凱郭爾,也并不總是使人“恐懼與戰栗”,以至于“非此即彼”的,而是可以“或此或彼”的。那些書里的營養取之不盡,她只能汲取她能和她想的。她當然沒有勇氣和機會去做悲劇英雄,更沒有做信仰騎士的使命。但我們凡人的日子里總是有美學的身影,在遠處匆匆而過,在近處擦肩而過,卻看不見摸不著,是的,美學總是神秘又善變。
迷戀美學吧,她想,從此要更加警醒,要學著在美學的隱匿中呼喚美學,又同美學一起呼喚隱匿。因為深不可測而流連忘返,因為流連忘返而一瞥驚鴻。
還有啊,以后要記住,如果再一次找不到身份證,就要思量那樣的出行是否該撤銷,要對美學那玩意兒敏感??!從正反兩個方面。
當她寫完了這些字,忽然感到一陣輕松,她又經歷了一件小事。
相關熱詞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