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和媽媽一起做事字篇一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的這首《游子吟》寫出了偉大的母愛,也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感激之情,我們每個做子女的不也是這樣的.感受嗎?媽媽的愛如春天的陽光,夏日的涼風,秋季的果香,冬天的瑞雪一樣,滋潤著我們,我們每一個少年兒童都是沐浴著偉大的母愛長大的,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想好好報答媽媽,幫媽媽做些事。我就是天天想為媽媽做事的那個人,可是,做什么呢?有了,“三八”婦女節快到了,我就在那天給媽媽一個驚喜吧——幫媽媽洗碗。
吃過晚飯,在我費盡口舌征求到媽媽的同意后,費了吃奶的力氣將碗筷搬到了洗碗池。學著媽媽平時洗碗的樣子,倒了一點兒洗潔精,開始“洗唰唰”啰!
人說“是非經過不知難”,這句話真是一點兒也沒錯。不到10分鐘,我就已經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了。一個不小心,“啪——”一個小碗被碎了個“稀巴爛”。我本想把碎片撿起來,可是它已經“粉身碎骨”了,還不甘心,竟然狠狠地“咬”了我一口,搞得我鮮血直流。媽媽聞聲趕來,心疼地用胳膊拱拱我,說:“你快捂住傷口,別讓它再流血了,碗還是我來洗吧!”我不樂意,心想:難道這點小事我都干不了?我不顧一切,拍拍胸脯說:“沒關系,您就讓兒子完美地表現吧!”說著,我便將媽媽推進了房間。繼續收拾好殘局后,我繼續洗碗。水嘩嘩地流著,一個個臟碗不斷變亮堂。不知什么時候,媽媽站在一旁正望著我,臉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我也開心地笑了,這是我們發自內心的微笑。
在一曲歡快的“碗筷協奏曲”中,我終于洗完了碗。這一次勞動,我雖然累得夠嗆,還掛了點小彩,但我終于體會到了媽媽平時干活兒的辛苦。
我伸了個懶腰,自言自語道:“今天真辛苦啊!”不過幫媽媽做事,心中也充滿了甜蜜。
我想媽媽雖然嘴上反對我幫她做家務,說這樣會耽誤我學習,可她心里一定會偷著樂的。
長大后有時間的時候,我幫媽媽做什么呢?拖地?疊衣服?喂雞?學做飯?……只要我愿意,什么都可以。
和媽媽一起做事字篇二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的母親斗嘴已經斗不過我了。
我們只要一吵架,母親總會數落起我的各種不是。而我只要一說出她的年齡,她準會嘆一口氣,不再說話。
我的母親像老豆角一樣,硬邦邦的,不聽人勸。
那天,母親正嘗試腌一點咸菜,她照著菜譜上的說明,放了兩勺鹽。我嘲笑她:“腌咸菜只用兩勺鹽?您還是把一袋鹽都倒進去吧!”母親搖頭:“我相信菜譜上說的。”結果可想而知,咸菜沒有腌成功,菜譜上寫的是每一百克用兩勺鹽,母親想腌一盆,竟然也用兩勺鹽,我勸說她還不聽,母親變得越來越頑固了。
母親老了,早起也是一個費力的事了,因為她半夜總會被樓下的狗叫聲吵醒。而我則完全沒有聽到狗叫聲。也許是母親為我操勞了太多,太累了吧。
母親總會在我需要時來幫我,當我早起嘟嘟囔囔時,母親會燒一壺熱水,催促我去洗臉,吃飯,刷牙然后上學去。每次我下樓時,門都不會馬上關上,母親總會在門后聽著我離開家去學校,等到我走到了一樓,才輕輕關上門。當我聽到身后那一聲“咔噠”,真的感到很幸福。
我的母親曾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這是為了讓不愛吃飯的我多吃飯。
我的母親曾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是為了鼓勵遭受挫折的我重拾信心。
我的母親曾說:“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后人超前人。”這是為了讓我趕超前方的人。
我的母親用她的時光來愛我,我漸漸長大,她卻在慢慢變老。
和媽媽一起做事字篇三
前幾天是3月8日“婦女節”,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為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我看到了這道題,心想:我能為媽媽做些什么呢?洗衣服?洗菜?燒飯?……突然,“洗碗”這個詞從我的腦海里一閃而過。對,就是洗碗了。
回到家后,我就對媽媽說:“媽媽,我餓了,快點開飯吧!”不一會兒工夫,媽媽就擺好了碗筷,我大口大口地吃著,好像要去趕飛機。終于吃完了,我長“呼”一口氣,慢吞吞地說:“今天你放假一天,我來幫你洗碗,ok?”媽媽“卟嗤”一聲笑了,說:“好吧!”于是我卷起袖子,等待著爸爸媽媽把飯吃好。他們也吃好了,我便把碗筷收拾到廚房的`水池里,倒了一些熱水和一點洗潔精,再用抹布在碗上來回擦,不一會兒就把碗擦得潔白如玉了,最后用清水沖洗干凈,碗就洗好了。接著我又用雙手在筷子上來回搓,特別是吃飯的那頭,我多搓了幾下,最用清水洗干凈。洗完了我的手就像快散架了。
過了一會,媽媽檢查完后,欣慰地笑了。
和媽媽一起做事字篇四
1.今天,我特別興奮,也特別高興,因為今天是三八婦女節,我親手做了精致的賀卡,準備寄給我親愛的媽媽和宋老師。
回想起三八婦女節的前一個夜晚,我們全班的同學都在教室里,仔仔細細地做,我也不例外。做賀卡時,我默不作聲,一心想做出精美的卡片,過了許久,兩張令我滿意的.卡片制作好了!
我把一張放入信封中,想寄給媽媽。在親手把這封信交給傳達室步步的那一瞬間,我在想:媽媽看了這封信,會有怎樣的反應?嫌棄我的作品?還是非常開心?一切幻想,回家了便知道。
接下來就是給老師的了。
我們是全班一起交的,裝在信里,等待老師的回復。老師來了,我們盯著老師,臉上抹不掉笑,老師也是,剛拆信封,她都笑了。老師看完后,說:“這些都是你們做的是嗎?我要去炫耀一下!”說完,滿臉帶著笑容走了。
今天,是我今年最快樂的一天,因為我給媽媽和老師做了賀卡,心里有擋不住的開心。
2.今天是國際三八婦女節。老師號召大家為媽媽做一件事。做什么呢?這個大大的問號,一直在我的心頭縈繞著。
直到中午。我才想出了這個問題的答案。還是做一個風箏。風箏飛向天空,能把我對母親的愛傳到天際,這不是更有意義嗎?說干就干,我拿來材料和工具。興致勃勃地做起風箏來。別看放風箏容易,可做起風箏來卻太難了,哪怕是一個十分簡易的風箏。
我把木條綁成了風箏架子。這是讓奶奶給我綁的。我綁了幾次都綁不好,還是奶奶比我靈巧多了。之后,我把木條的交叉處用鐵絲又固定了一遍。這就讓我滿頭大汗,費時費力了。接下來,就是些細活了。得用一張白紙把它粘成一個漂亮的菱形。
我先把白紙平鋪在地上,把木架端端正正地放在中央,取出漿糊和透明膠,把架子的表面摸上漿糊,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它結結實實地按在了白紙上,晾干后,我“唰”地拉開了透明膠,分成了七八段,又把它固定了一次,這下子沒問題了,我興奮地想著。接下來,我剪掉了多余的部分。別開它很簡單,但是剪多了,風箏就飛不起來了。因此,干這活,別提我有多小心翼翼了,終于大功告成了。我肚里的石頭才算落了地。
后來,我找來一團線,系在了風箏上,還給它按了一條長長的尾巴。正當我出去玩時,突然看到漂亮的風箏正向我笑呢!我一拍腦門,啊!忘寫字了。想到這里,我急忙沖回屋里,拿筆在風箏上寫了“祝媽媽節日快樂”七個大字。便提著風箏向廣場跑去。
風箏放得非常順利,不一會兒,蔚藍的天空中便有了它的身影。上面隱隱約約還有幾個黑店。那上面的意思只有我知道,盡管,我的媽媽還沒有發現我的所作所為,可我心中依然十分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