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寒山寺游記字寒山寺景點篇一
唐朝詩人張繼的這首千年絕唱使寒山寺中外聞名。可作為蘇州人我卻一直沒去過,今天,我終于來到了寒山寺,圓了自己的一個夢。
漫步在寺院里,外公告訴我,寒山寺始建于南北朝時期,原來叫做“妙利普明塔院”,唐代時有一個叫做寒山的高僧主持過此寺,因此又命名為寒山寺。這位叫做寒山的高僧還寫過一首有趣的詩——《杳杳寒山道》,每句話都是aabcd式的,讀起來很順口: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淅淅風吹雨,紛紛雪積身。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
寒山寺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橋、一塔、一碑和一鐘。
“一橋”中的橋是江村橋,橋不長,拱立在寒山寺門口的小河之上。一千多年前,張繼或許就坐著小船從這座小橋下穿過。不過,我沒有來得及看到楓橋。現在的河邊沒有了楓樹,而且水一點也不清,臟兮兮的,張繼再來的話肯定寫不出詩了。
“一塔”里的塔叫“普明寶塔”,一共五層,可是只開放到兩層,其他都被鎖住了。爬上二樓放眼遠眺,寒山寺歷歷在目。我還看見有的人拿出硬幣,往對面的屋檐上拋,扔中了并且不掉下來就算運氣好。
“一碑”是院內的一座大詩碑,高16米。上面刻著張繼寫的《楓橋夜泊》,字是清代大學者俞樾題寫的。這塊碑據說是世界上最大的詩碑,在吉尼斯記錄上榜上有名哦。
我這里隆重推出的是“一鐘”。這口鐘稱得上是宇宙中最大的的佛鐘了。高有8米,重量是——這個數字說出來簡直嚇人——108噸,有3600個我重呢!鐘上還刻著7萬字的經文,也不知是誰刻的,有那么好的精力。鐘聲渾厚悠揚,非常好聽,我還沒進寺時就已經聽到了。敲這么大的鐘一定要有很大的力氣才行吧。
寒山寺游記字寒山寺景點篇二
記得在去年*,我去了寒山寺。在姑蘇城的湖里,我坐在船上,船躺在湖里。
遠處的山上有幾點小屋、小寺、燈火,近處的湖里蕩著幾條小船,坐在搖晃的船上,眼里的景*充滿詩情畫意。秋夜里,好涼快!湖上的漁燈將我帶回了千年前的那個秋天的不眠之夜。“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我看見了張繼。
不眠的他也許是因考場失意落榜而躊躇的吧?在擁擠的人群中,他擠破頭想看見自己是否上榜有名的情形,我想象到了。無論是誰,若如此,定將徹夜不眠,也正是湖上的那一夜成就了一個失意考生的千古絕唱。在那個秋夜既是張繼失敗之時,亦是他的成功之夜,他帶著滿懷的怨與恨寫下了楓橋夜泊。
我仿佛看見了他,看見了掩面嘆息的他,他好像就在湖上,又好像在千年之前,我坐著與張繼相似的船,就在一個湖上,就在同一個湖上,就在相似的秋夜里,看寒山寺,賞一湖秋波秋水,這是何等神奇的事情!我似乎跨國了千年的時空,看見了夜里失眠的張繼。
這失眠的夜對張繼來說是福是禍?是福吧?這夜成就了他在文學史上的不朽。是禍吧?他未當上達官貴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是多么的愁!讓一個人忘記了時間,躊躇直至午夜,張繼的愁我并未體會過,但他的愁有血有肉,竟渲染了我。
月,在云紗中時隱時現,船,在湖水中蕩來蕩去。我坐在床上,船躺在湖里,寒山寺的秋夜好美!
漁火漸漸弱了,暗了
寒山寺游記字寒山寺景點篇三
記得在去年國慶,我去了寒山寺。在姑蘇城的湖里,我坐在船上,船躺在湖里。
遠處的山上有幾點小屋、小寺、燈火,近處的湖里蕩著幾條小船,坐在搖晃的船上,眼里的景色充滿詩情畫意。秋夜里,好涼快!湖上的漁燈將我帶回了千年前的那個秋天的不眠之夜。“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我看見了張繼。
不眠的他也許是因考場失意落榜而躊躇的吧?在擁擠的人群中,他擠破頭想看見自己是否上榜有名的情形,我想象到了。無論是誰,若如此,定將徹夜不眠,也正是湖上的那一夜成就了一個失意考生的千古絕唱。在那個秋夜既是張繼失敗之時,亦是他的成功之夜,他帶著滿懷的怨與恨寫下了楓橋夜泊。
我仿佛看見了他,看見了掩面嘆息的他,他好像就在湖上,又好像在千年之前,我坐著與張繼相似的船,就在一個湖上,就在同一個湖上,就在相似的秋夜里,看寒山寺,賞一湖秋波秋水,這是何等神奇的事情!我似乎跨國了千年的時空,看見了夜里失眠的張繼。
這失眠的夜對張繼來說是福是禍?是福吧?這夜成就了他在文學史上的不朽。是禍吧?他未當上達官貴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是多么的愁!讓一個人忘記了時間,躊躇直至午夜,張繼的愁我并未體會過,但他的愁有血有肉,竟渲染了我。
月,在云紗中時隱時現,船,在湖水中蕩來蕩去。我坐在床上,船躺在湖里,寒山寺的秋夜好美!
漁火漸漸弱了,暗了。水里的漣漪蕩著蕩著。船靠岸邊,鳥停枝間,時光逝去,千年前的張繼化做楓橋夜泊成了永恒。
寒山寺游記字寒山寺景點篇四
導語:寒山寺坐落于蘇州市市區。是人們向往的地方。寒山寺佛法遠揚馳名中外,寺內晨鐘暮鼓朝夕不斷,來自世界各地的香客更是絡繹不絕。以下是yjbs作文網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游記作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今天下午,我們來到寒山寺。寒山寺外的游客可真多呀,人們都在黃底綠字的寒山寺墻下拍照留念,我也和媽媽一起讓爸爸給我們拍了兩張照片。進了寒山寺,我發現寒山寺就是一座寺廟,里面有香爐,有大雄寶殿,有鐘樓,有藏經樓,還有許許多多的碑文。我在大雄寶殿里許下了一個心愿,我把這個愿望寫在紅綢上,讓爸爸幫我系在了大雄寶殿旁的走廊上。我在寒拾泉旁留了影,我們全家爬上了高高的藏經樓,在藏經樓上能看到整個寒山寺的景色。我們還看了許多碑文,我和媽媽還在《楓橋夜泊》這首詩的碑文下拍了照。
出了寒山寺,我們又去了那座出名的楓橋。最后,我們全家就離開寒山寺,離開了楓橋,我的蘇州旅行就結束了。
為什么說古老的蘇州呢?因為蘇州有古老的寒山寺。曾經有一首詩說: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寒山寺”三個字并不是一個人寫的,而是兩個書法家寫的。第一個書法家寫了一個“寺”字,就要一千多兩錢,因此有了“一字千金”這個成語。第二個書法家則寫了兩個字。
在寒山寺里,我最喜歡那塊巨大的、像觀音菩薩一樣的石頭。因為它美觀、樸實。
里面還有一口大鐘,春節時,誰拍的價格最高,就可以敲新年的第一下鐘。
啊!我愛這古老的蘇州,而我更愛這古老、美觀、樸實的寒山寺!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詩中所描述的意境,就是我今天游覽的寒山寺景區。
寒山寺位于江蘇省蘇州市秦淮古運河畔。我們乘車來到景區門口。在景區門口的右側,寫著三個雄偉的大字:“寒山寺。”進入大門后,正前方是宏偉的大雄寶殿。在大雄寶殿里,有許多金光閃閃、栩栩如生的羅漢。在寶殿后的長廊里,有許多雕刻著“楓橋夜泊”這首詩的石碑。參觀完這些碑林后,我們登上了利普明寶塔。在寶塔的二樓,我們便可以遠眺整個寒山寺景區的美景了。大家一定還記得“夜半鐘聲到客船”這句詩吧,我還登上鐘樓親自體驗敲鐘的樂趣呢!
在寒山寺景區的對面,間隔著一條秦淮河。秦淮河曲折蜿蜒,像一條銀光閃閃的綢帶飄落在寒山寺景區和楓橋景區之間,給兩個景區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在河的兩岸架著楓橋河江村橋。過了橋后,便是楓橋景區了。就這兩座橋,把寒山寺景區和楓橋景區給連接在了一起。
以前,我是在詩中了解“楓橋夜泊”的意境的。我今天能身臨其境,親身體驗如詩如畫的勝景,使我對這首詩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今天,爸爸開車帶我們全家去蘇州游玩。一路上我們無比興奮。
到了蘇州第一站是寒山寺,天空下起了漂泊大雨,聽媽媽說:“這場雷陣雨就像我們的臉蛋,說下就下,說停就停。”話音剛落,果真就停了,可真有意思啊!雨停了,樹木成陰,空氣清晰。我看到了許多的游客在觀賞寒山寺的美景,有的游客不時從包里掏出相機,沒走多久就聽見“咔嚓,咔嚓”的拍照聲。
聽導游介紹,寒山寺在蘇州城西閭門外的楓橋鎮,建于六朝時期的梁代天監年間,距現在已經有1400多年了,原名“妙利普明塔”。傳說寒山和拾得曾由天臺山來此主持,改名為寒山寺。
來到寺里遠遠就能聽到鐘聲,導游說:“聽到鐘聲的人能一生平安吉祥。”我特別高興。接著我們登上了大雄寶殿,看到了錯落有致的古代建筑,奇怪的是房頂上有很多錢幣,于是我也把一元錢扔到了另一個房頂上,媽媽說:“我長大了能發大財。”我樂得笑開了花。
唐朝詩人張繼的這首千年絕唱使寒山寺中外聞名。可作為蘇州人我卻一直沒去過,今天,我終于來到了寒山寺,圓了自己的一個夢。
漫步在寺院里,外公告訴我,寒山寺始建于南北朝時期,原來叫做“妙利普明塔院”,唐代時有一個叫做寒山的高僧主持過此寺,因此又命名為寒山寺。這位叫做寒山的高僧還寫過一首有趣的詩——《杳杳寒山道》,每句話都是aabcd式的,讀起來很順口: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淅淅風吹雨,紛紛雪積身。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
寒山寺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橋、一塔、一碑和一鐘。
“一橋”中的橋是江村橋,橋不長,拱立在寒山寺門口的小河之上。一千多年前,張繼或許就坐著小船從這座小橋下穿過。不過,我沒有來得及看到楓橋。現在的河邊沒有了楓樹,而且水一點也不清,臟兮兮的,張繼再來的話肯定寫不出詩了。
“一塔”里的塔叫“普明寶塔”,一共五層,可是只開放到兩層,其他都被鎖住了。爬上二樓放眼遠眺,寒山寺歷歷在目。我還看見有的人拿出硬幣,往對面的屋檐上拋,扔中了并且不掉下來就算運氣好。
“一碑”是院內的一座大詩碑,高16米。上面刻著張繼寫的《楓橋夜泊》,字是清代大學者俞樾題寫的。這塊碑據說是世界上最大的詩碑,在吉尼斯記錄上榜上有名哦。
我這里隆重推出的是“一鐘”。這口鐘稱得上是宇宙中最大的的佛鐘了。高有8米,重量是——這個數字說出來簡直嚇人——108噸,有3600個我重呢!鐘上還刻著7萬字的經文,也不知是誰刻的,有那么好的精力。鐘聲渾厚悠揚,非常好聽,我還沒進寺時就已經聽到了。敲這么大的鐘一定要有很大的力氣才行吧。
2.蘇州樂園游記作文
3.蘇州秋游記的作文
4.蘇州游記作文
5.蘇州游記的作文
6.作文:蘇州游記
7.關于蘇州的游記作文
8.蘇州的游記作文
寒山寺游記字寒山寺景點篇五
寒山寺是蘇州著名的古剎之一,始建于六朝時期的梁代大監年間(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相傳,唐代貞觀年間,高僧寒山、拾得由天臺山來此住持,塔院遂改名寒山等。當時寺中有一口大鐘,以鐘聲悠揚宏亮聞名。唐代詩人張繼一次途經寒山寺,夜泊楓橋,半夜聞鐘聲,使孤舟之中含愁不眠的旅人觸發詩情,寫下了千古名句: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自張繼的名詩《楓橋夜泊》問世后,詩韻鐘聲,膾炙人口,寒山寺便更為人們所熟知,隨著詩的廣泛流傳,寒山寺名播海外。此刻,每年除夕之夜常有日本朋友專程趕來寒山寺聆聽古剎鐘聲。
古老的寒山寺,在歷經宋、元、明、清的一千多年中,曾五次毀于兵火、屢毀屢建。據志*載,北宋太*興國七年(980年)左右,節度使孫承佑建有七層寶塔。元末時寺與塔俱毀,于明洪武中又重建,正統年間知府況鐘再修。清咸豐十年(1860年)全寺毀于戰火,殿堂、樓閣均蕩為塵埃。現存的殿宇,則是在清光緒二十二年至宣統三年(1866~1911年)重建的。
位于古運河畔,楓橋與江村橋之間的這座古寺,氣勢雄偉,山門前黃墻照壁矗立,寺門橫書古寒山寺匾額。透過林蔭小院,正中為大雄寶殿,殿內有^v^像,佛座兩邊和后壁嵌有寒山子詩三十六首,有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羅聘以及鄭文焯所繪的寒山、抬得和豐干的寫意畫像石刻。那著名的寒山抬得塑像在大殿右側的偏殿內,一座巨大的蓮花座盤上,兩個袒胸*、蓬頭赤足的年輕胖和尚,一個手捧凈瓶,一個手執蓮花,純樸渾厚,嬉笑顏開。寒山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是唐代一位著名的詩僧,有詩三百余首,后人輯為《寒山子集》三卷。在大殿東西兩側偏殿內,還有小型香樟木雕刻的金身五百羅漢像,造型古樸,生動自然。殿后為藏經樓,環壁嵌著宋代張樗所書《金剛經》石刻,筆力剛勁秀逸,是傳世少見的珍品。藏經樓左右連以長廊,左邊折上方亭,亭內嵌有明、清詩人題詠寒山寺的詩文石刻;右邊通向鐘樓。
此刻我們所在的位置是寒山寺的主庭園,左側的花壇兩面嵌長條石刻兩塊,一為明代崇幀年間刻的“寒拾遺蹤”;另一刻清末江蘇巡撫程德全寫的“妙利宗風”。
此刻我們來到了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兩側沿墻分列十八羅漢坐像,都是明代的鐵鑄金羅漢,是從山西五臺山擎來的。寒山寺大雄寶殿的特色在于殿的后面。一般寺院中右側木架上掛一口鐘,左側木架上放鼓,體現出家人晨鐘暮鼓的修煉生活,但那里右側懸掛著的鐘,與眾不同,這就是我在車上提到的日本銅鐘。
個性值得一看的是背后正中墻上的寒山、拾得石刻像,為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羅聘所畫。他倆“狀如貧子,又似瘋狂”,寒山手指指地,笑口微開,似在講:“吾倆菩薩轉世,天機不可泄漏,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拾得則袒胸笑顏,更逗人喜愛。
出大雄寶殿,左通普明寶塔和方丈室,右達名聞遐邇的聽“夜半鐘聲”的鐘樓,正前方的兩層屋宇是藏經樓。遠望屋頂,可見唐僧、孫悟空等西天取經塑像群。
寒山寺游記字寒山寺景點篇六
這是唐代詩人張繼的千年絕唱使寒山寺中外聞名。可做為蘇州人的我卻一直沒來過。
今天我終于來到了寒山寺,圓了自己的一個夢。
唐代有一個高僧名叫寒寺,這個寒寺高僧還寫過一首有趣的詩—《杳杳寒山道》,每句都是aabcd式的,讀起很順口!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啾啾常有鳥,寂寞更無人。淅淅風吹雨,紛紛雪積身。朝朝不見日,歲歲不如春。
寒山寺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那一口大大的鐘,這口大鐘可不是一般的鐘,它可以稱得上是宇宙最大佛鐘了。高有8米,重量是108噸,鐘上還刻有7萬字的經文。鐘聲渾后悠揚非常好聽。
寒山寺游記字寒山寺景點篇七
這首詩是詩人張繼路過寒山寺時寫的,而詩中的寒山寺就是寒山和拾得兩位僧人修行的寺廟,他們二人是情同手足的好兄弟,一同在寺院修行多年,非常善良,幫助過很多人,被稱為“和合二圣”,如今他們的雕像一直在寺院里,而且是擁抱在一起的樣子,是要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我們家人、朋友間都要互相幫助,相親相愛,讓到處都充滿著愛,而寒山寺的名字也是由他們而得來的。
寺院里還有藏經樓、鐘樓、“楓橋夜泊”的題詩碑……
寒山寺一年四季幾乎到處可見綠蔥蔥的樹木,只是到了秋天,偶爾有的樹木會枯萎、變黃。而到了夏天,池塘里全是荷花,一眼望去,碧綠的荷葉像一把把大傘,粉紅色的荷花像小姑娘的裙子,別提有多漂亮了!
最讓我難忘的`就是塔樓頂上的唐僧和徒兒孫悟空們的雕像,雕刻得很生動、逼真,仿佛就像他們真的站在那里一樣,我想,也許他們還在這里也取過經呢!
我真的很喜歡這里呀!你們呢?
寒山寺游記字寒山寺景點篇八
十月三日,踏歌而行。我們一家三口來蘇州城喝喜酒。喜宴在傍晚舉行,如今卻才上午,于是我們決定去趟寒山寺。絢爛溫暖的陽光絲絲縷縷地飄灑而下,如九霄之上仙人揮下的點點金雨,細細碎碎地化在青松、梧桐的葉尖上,消逝于人潮、車流間,融在風雨滄桑的寒山寺頂。我抬首仰天,天空如一片遙不可及的碧湖,本是安靜清澈,卻因幾方流云的灑脫飄浮,一行大雁的自在飛行,剎那波光瀲滟,漣漪頓生。天高云淡,碧空如洗,似是蒼天為紅塵眾生今日繁華歡愉而欣然。今日,果然是喜日。
賣票的姐姐瞅一眼流水般綿綿不絕的人隊,不露半分疲色,睜著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麻利地點錢、數票,嘴里也跟著念叨錢數。她偶爾得空,便抿一口茶水,朝隊列露一抹微笑。她一笑,眼睛便彎成兩道漂亮的月牙兒,露出一對深深的梨渦,如秋日清風,撫慰了人心內的躁動。那微笑,即使我在人頭攢動的隊里,也看得分明,只覺得勝過千言萬語。那微笑,分明是對排隊的人的尊重。屋里屋外,日頭里陰涼處,因那一笑,使人頓覺也沒什么不同。
前頭的老大爺從洗得發白的外套口袋掏出卷縐乎乎的紙幣,還帶著油膩。賣票姐姐卻也沒說什么,依舊用一雙明亮剔透的眸子看著大爺,繼而輕輕一笑,爽快地撕票收錢,再輕柔小心地遞票給大爺。那雙手白皙修長,指骨分明,與大爺的黝黑粗糙的“爪子”片刻交接,居然給人自然融洽的感覺。大爺領了門票,嘿嘿笑著轉身離開。姐姐也不停留目光,態度溫和、行事果斷地繼續處理眼前的一條人龍。可他們之前片刻交接的眼神卻叫我陷入了深思。我想,在那樣的眼神里,丑陋的無鹽與嬌美的西施是一樣的,貧窮的布衣與衣飾華貴的王侯是一樣的。那樣的眸光中,不論身份、容貌,給予的尊重皆是一樣的。我心底一笑,到底是青磚白墻的蘇州古城蘊育了這樣純樸的心靈,還是有人在虛華名利中棄了本心?人人愛那春風得意、錦上添花,卻稀有人雪中送炭,更有甚者雪上加霜。他們忘了與人尊重。其實無論那人或貧或貴,都是現今情形與外殼,何必輕蔑他人,做那狠毒殘忍、懦弱心虛的小人。坦蕩平視吧,讓我們尊重他人。
我住過紫金山腳下。每每清晨入山,山腰便有凄凄二胡聲幽咽而下,山腳有布衣擺新鮮瓜果、山花野味叫賣,更有人從山間撿拾游客丟棄的飲料瓶賣錢度日。他們的活法已是千種百樣,一山便能給人如此多種生機、希望,又何況泱泱中華?想來那飽經風霜的老大爺過得也不富裕,可是他選了個艷陽天,花自己的血汗錢,上寒山寺,看景拜佛,那么理所當然,自在歡愉,怎么不叫人尊重敬佩?也不奇怪那賣票姐姐鄭重而輕柔的一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