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端午節包粽子的日記字端午節包粽子的日記字篇一
我愛吃香噴噴的粽子,也看過別人包粽子,卻從未自己動手。直到今天,我才算是大開眼界了。
我乖乖地在奶奶身旁耳染目睹,認為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不學自通。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
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
哈哈,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ks(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認為奶奶她們抱的樣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十分結實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樣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誕生,可我連一只都包不好,骨子里的牛勁兒頓時上來了。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幾只。
端午節包粽子的日記字端午節包粽子的日記字篇二
端午節,我來到了外婆家,準備和外婆一起包粽子。
我們準備好了浸泡過的糯米、蜜棗、粽葉……開始包粽子了。
因為我已經在學校里學過包粽子了,所以我覺得不必再“請教”外婆了,就自己拿了四片粽葉,包了起來。我把粽葉的“須”剪掉,然后用右手抓住粗的一頭,用左手抓住粽葉的中間部分,用右手卷啊卷,卷成了“斗狀”。在放糯米時,糯米掉出來了,無奈之下,只好又重做了一次。這一次,我把粽葉抓得緊緊的,生怕糯米會從小隙縫里掉出來。之后,我又用剩下的粽葉將“斗”的口子蓋住了,在反復的繞一圈,用繩子扎起來,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外婆還教會了我另一種粽子——穿粽。就是用針把粽子扎緊的。前面的步驟與剛剛包的粽子一樣,最后兩步,也就是最關鍵的兩部。用一片粽葉“裹”住粽子,再用針穿進“粽肚”里,把那一片粽葉的最細部分穿進針孔里,再把針從另一頭拔出,一個穿粽也就這樣完成啦!在穿針時,我要么是用的力氣太小,針拔不出來,要么就是不小心的扎到自己的手,可看外婆穿針時就這么的.輕松,看來,我還得加油啊!
端午節包粽子的日記字端午節包粽子的日記字篇三
隨著端午節的來到,家家戶戶都做好了包粽子的準備。粽子是端午節的象征,在這節日之時,我也想學會包粽子。
端午節正逢爺爺七十大壽,一家人都團聚了,既是給爺爺過壽宴,也在節日來臨之時聚一聚。剛到爺爺家,就看見奶奶準備包粽子,我頓時心血來潮,迫不及待地問道,“奶奶,我也想包粽子。”奶奶聽了自然高興,便同意了我的請求。
在等待粽子煮好的時間里,奶奶問我:“你知道粽子的來歷嗎?”我搖了搖頭,說:“不知道。”奶奶語重心長地告訴我,“端午節吃粽子是因為我國愛國詩人屈原因為面臨亡國之痛,在五月五日那天,懷抱石頭沉入江中,但是為了不讓魚蝦傷害他的身體,人們就統統把糯米投入江中,引來魚蝦吃。后來人們為了祭奠屈原,就把五月五日那天定為端午節。”我津津有味地聽著,了解了許多知識。
今年端午節,我既學會了包粽子,也明白了端午節的由來,收獲真不少。
端午節包粽子的日記字端午節包粽子的日記字篇四
今天,我和外婆一起包粽子。
首先外婆用開水燙蘆葉,然后把調味料放入泡好的糯米中。接下來外婆負責包粽子,我負責剪扎粽子用的線。一開始,我不知道線要剪多長,不是剪短了就是剪得太長。外婆教我說:“扎粽子的線要能繞粽子三到四圈。”我試了試,果然剪出的線不長也不短,正好用。
外婆包出的粽子個個小巧玲瓏,像一只只小香包,散發著蘆葉特有的清香,我還沒吃口水就已經流下來了。外婆一邊包粽子一邊告訴我,她小時候是用沙子和蘆葉一遍又一遍地練習,才學會包這么漂亮的粽子。我聽了很佩服外婆,也深深體會到,無論做什么事只要努力和刻苦就一定會有所收獲!
第二天,我們把包粽子的材料都準備好了。媽媽一邊包一邊給我講解。她先把糯米洗干凈,從盆子里拿兩片竹葉放在手上,把米放在葉子中間,然后加上綠豆,香菇,蝦米,再放一塊肥肉,再加上一把糯米,最后把葉子卷起來,用繩子扎緊,一個長方形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看完后,滿不在乎地說:“原來包粽子這么容易呀!我一定行。”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做,真沒想到,米從縫里漏出來。看來包粽子不是想象這么簡單,我有點灰心了。就在這時,媽媽在旁邊鼓勵我說:世人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我聽了媽媽的話,鼓起勇氣,一次一次的學,終于包出了滿意的粽子。
通過包粽子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有恒心,什么事情都能辦好。
端午節包粽子的日記字端午節包粽子的日記字篇五
看,已經開始了。媽媽先倒好江米,用水泡上,又把粽葉和花生也泡上了。大約過了半小時,我們就開始包粽子了。
只見媽媽先把一個粽葉卷成圓錐形,一會放江米,一會放蜜棗和花生,有的還放香腸呢,(想想都好吃嘻嘻……)最后再把剩下的葉子翻過來,蓋在上面,然后用繩子一捆,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做好了。
我看得眼花繚亂了,只好憑著印象學著媽媽的樣子做了。當我卷好粽葉放江米時,江米卻“跑”了。我一看,原來粽葉底下沒封好口,結果成了漏斗,江米就順著口漏了。請教媽媽后,我又重新卷,這次讓粽葉重疊著,你看,江米就老老實實地待在粽子里了。
可是沒過多久,新問題就又出來了:我的粽葉怎么也蓋不住了,成不了型。這時媽媽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說:“你放米太多了,少一點就蓋住了。”我聽了之后,半信半疑,但還是剝走了一些米,果然一下子就蓋上了。(我高興啊~)趕緊著,用繩子系牢,一個粽子就在我的手中誕生了。
終于出鍋了,聞著粽葉散發出的清香,品嘗著自己親手做的粽子,我的心中香甜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