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承德避暑山莊導游詞字篇一
你們好!歡迎大家來承德避暑山莊觀光游覽。避暑山莊位于承德市區北部,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園林。
避暑山莊是清代康、乾盛世的象征。作為山莊締造者的康熙、乾隆,都曾六下江南,遍歷天下景物之美。在修建避暑山莊時,博采眾家之長,融合中國南北園林風格為一體,使避暑山莊成為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總結與升華。我國園林專家們說,整個避暑山莊就是祖國錦繡河山的.縮影。
女士們,先生們,我們面前這座古色古香的門,就是避暑山莊的正門,叫麗正門,是清代皇帝進出的門。宮門面寬三間,上下兩層。下層辟有三個方形的門洞,上層有城臺和闕樓。你們看,中間門洞的上方有一塊石匾,上面是乾隆皇帝用滿、藏、漢、維、蒙五種文字題寫的“麗正門”,它象征著我們祖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門的兩邊有兩尊石獅,以顯示皇帝的威嚴。門前有御道廣場,青石鋪路,廣場東西各立一塊石碑,上面用滿、蒙、藏、漢四種文字刻著“官員人等至此下馬”,所以我們又叫它下馬碑。廣場南邊有一道紅色照壁,使這座皇家園林與外界隔開。
這張圖就是避暑山莊全圖,是清代山莊鼎盛時期的全貌圖。避暑山莊,又叫“熱河行宮”、“承德離宮”。它從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開始動工興建,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最后落成,歷時89年。清代前中期的幾位皇帝幾乎每年都來這里消夏避暑,處理政務,通常是每年農歷四、五月份來,九、十月份返回北京。避暑山莊實際上已成為清朝的第二政治中心。整個山莊占地564萬平方米,它的面積大約是北京頤和園的兩倍,北海的8倍。山莊可分為宮殿區和苑景區兩部分。山莊集全國園林精華于一園,具有南秀北雄的特點。清代山莊內共有亭子90座,堤橋29座,碑刻摩崖25處,假山疊石70余組,殿宇、樓堂、寺廟、亭臺、塔閣等各種建筑120余組,總建筑面積達10萬多平方米。宮墻外是仿全國各族著名廟宇而修建的皇家寺廟群,這些寺廟呈半圓形環繞在山莊外圍,形成眾星拱月之勢,象征著當時全國各民族緊緊圍繞在清王朝統治中心的周圍。現在這里是全國保存得最好、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是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外馳名的旅游勝地。
(來到第二展室)
這里的圖片中,這張木蘭秋圖是最引人矚目的。木蘭,是滿語哨鹿的意思。哨鹿的方法是黎明前,士兵們潛入山林,身披鹿皮,頭戴鹿角,口吹木哨,模仿公鹿的叫聲。秋天正是鹿求偶分群的季節,用這種方法將母鹿引出來以便射殺。這張圖是清代興隆阿所畫,描繪的是200多年前皇帝打獵的場面。這個是為了提高清軍的戰斗力,專門設置的。康熙皇帝親自率領八旗將士,出喜峰口,北上巡視,設置了以習武綏遠為目的的木蘭圍場。為滿足大批人馬食宿休息、儲蓄物品及皇帝處理政務的需要,從北京至圍場要修建十余座行宮。而這里氣候宜人,風光秀麗,水草豐盛,修建大的行宮,這就是熱河行宮。
這兩個銅獅,威風凜凜。所以在抗日戰爭期間,一群日本兵發現了他們,就分頭找工具打算搶走。護院的老人靈機一動,用豬血涂紅了獅子的眼睛,嚇得日本兵四散逃走。這對國寶得以保存至今。
這個面闊七間,進深三重的大殿叫“澹泊敬誠”殿。康熙皇帝題“澹泊敬誠”這四個字,含蓄地表達了他“居安思危,崇尚節儉”的思想。這個殿是避暑山莊的主殿,是清代皇帝在山莊居住時處理朝政和舉行盛大慶典的地方。整個大殿用珍貴的楠木建造,因此又叫“楠木殿”。每當陰雨連綿之時,楠木散發著縷縷清香,沁人心脾。大殿外觀古樸淡雅,不飾彩繪,殿內大理石鋪地,正中地坪上設有皇帝的寶座。寶座周圍設有寶象、端、仙鶴、香亭、如意等,可以看到,它們精雕細刻,造型十分優美。寶座的后面有一個紫檀木屏風,上面刻有163個人物,形態逼真,栩栩如生,為“農家耕織長樂圖”,以表示皇帝臨朝時刻不忘百姓。乾隆皇帝還在澹泊敬誠殿接見少數民族的首領,有伏爾加河流域回歸祖國的土爾扈特汗渥巴錫一行,西藏政教首領六世班禪額爾德尼等等。
出了我們正宮博物館,這里就到了湖區。“山莊以山名,而勝趣實在水”區面積為57公頃,現在有七湖八島。整個湖區一泓清水,洲島錯落,一派江南水鄉秀色。你們看,右邊湖上的三座亭子叫“水心榭”,屹立在石橋之上,結構勻稱,明快輕盈。前面的這條長堤將左邊的環碧、中間的如意洲和右邊的月色江聲連接起來,從高處看,這一堤三島形狀如靈芝,所以康熙皇帝給它起的名字叫芝徑云堤。環碧島上建有東、西相鄰的兩個庭院,各有殿三楹,名字是“澄光室”和“環碧”。在環碧殿以北,臨近湖邊的地方,有座草亭,形似斗笠。康熙年間,每逢農歷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時,常在這里舉行盂蘭盆會。月色江聲島上有康熙題名的門殿“月色江聲”。每當月上東山之時,遠山如黛,近水鳴吟,詩請畫意,真是美極了!門殿以北有“靜寄山房”、“瑩心堂”等多組建筑,康熙、乾隆皇帝都曾經在這里讀書。
(進入避暑山莊平原區)
我們眼前這片開闊的平原,面積有千余畝,是由“萬樹園”和“試馬埭”兩部分組成的。萬樹園地勢平坦,林木蒼郁,馴鹿野兔出沒期間,是塞外難得的草原風光。試馬埭位于萬樹園西側,綠草如茵,馳道如弦,是清代皇帝赴木蘭圍場舉行“秋大典”之前,選拔駿馬的地方。
(來到萬樹園以西的文津閣)
各位看到的這座秀麗的古建筑就是清代著名的藏書樓——文津閣。津,是水的渡口。文津,是文化知識的渡口。如欲求得知識,便需自此問津的意思。它和北京紫禁城內的文淵閣、圓明園的文源閣、沈陽故宮的文溯閣合稱“內廷四閣”。這組建筑坐北朝南,門殿、假山、水池、樓閣相繼排列。主體建筑文津閣處于山環水抱之中,上下各六間,是仿浙江寧波天一閣而建。從外觀上看,它是兩層,里邊實際是三層,中間一層為暗層,陽光不能直接射入,以便更好地保護圖書。閣內曾藏有巨著《古今圖書集成》和《四庫全書》各一部。
好,今天上午的游覽就告一段落了,請大家在此休息一下。吃過午飯,有更精彩的景物像大家呈現。
承德避暑山莊導游詞字篇二
大家好!
我是你們的導游小妤。現在我們的所在地是承德避暑山莊,由我來帶領大家參觀。
承德避暑山莊是中國古代帝王宮苑,清代皇帝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地方。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
山莊里建造了很多宮殿和多處精巧的大型園林景區。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乾隆帝在1749年建造的一組八進院落的建筑。題名松鶴齋,供皇太后居住,那年,松鶴齋內“常見青松蟠戶外,更欣白鶴舞庭前”。庭院中有訓鹿悠游其間。綬成殿后依次有照房十五間,門殿三間,大殿七間,名為樂壽堂,后改名為悅性居,是皇太后的寢宮。綬成殿,十五間照房,門殿建筑早已無存。樂壽堂僅剩基址,是1998年復建的。
我們現在來到東宮位置。這里原來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筑依次有門殿七間,王殿十一間清音閣,福壽閣,勤政殿,卷阿勝境殿。1945年,日軍入侵承德,為慶祝勝利把東宮燒毀。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的只剩下基址。原來的清香閣又俗稱大戲樓。與現存故宮暢音閣,頤和園中的德和園大戲樓相近。閣高三層,外觀雄偉。
現在我們來到這座石橋。這座石橋在河中心。河兩岸有很多美麗的垂柳。在橋中心,我們可以看見有一片綠色的東西,那是荷花和荷葉。這座橋估計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依舊還是這個樣子,沒有改變,可見古人的建筑很偉大。大家可以在橋上照相,不可以在橋上寫字,畫畫,還不可以把垃圾扔進河里。
各位游客們,現在承德避暑山莊一游已經畫上了一個園滿的句號。感謝你們能配合,我們歡迎你下次再來,再見!
承德避暑山莊導游詞字篇三
大家好!我叫許天澤。我們即將要游覽的是承德避暑山莊。承德避暑山莊是清代皇家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經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游覽時請自覺保持它的潔凈。
我們首先來到的是12座金碧輝煌、雄偉壯觀的喇嘛寺廟群,它們環列在山莊外的東部和北部的山麓,共占地47.2萬平方米。一處處寺廟像一座座豐碑,記載著清朝統一和團結的歷史。
我們現在是在一座亭子里,這座亭子叫“南山積雪”。大家可以向后轉,前面遙相對立的亭子叫做“四面云山”。再向左邊轉一下,就可以看見另一座涼亭,叫做“錘鋒落照”。每當夕陽西照,對面馨錘鋒就會被紅色的霞光照得金碧生輝,故名“錘鋒落照”。站在這三座亭子中的任何一座上,遠眺,都可以把山莊的各個景點、山莊外的幾座大型寺廟、周圍山上的奇峰怪石以及承德市區一覽無余。
現在,我們來到了湖區。清朝康熙曾經夸耀說:“天然風景勝西湖”。湖區兩岸綠樹成陰,山莊主要的風景建筑都散落在湖區的周圍,因此顯得曲折有致,秀麗多姿。湖中心的兩個島分別有兩組建筑,一組叫“如意洲”,另一組叫“月色江聲”。 “如意洲”上有假山、涼亭、殿堂、廟宇和水池等建筑,布局巧妙,是景區的中心。“月色江聲”是由一座精致的四合院和幾座亭子和大堂所組成。每當膠潔的月光照著平靜的湖水,山莊內萬籟俱寂,只有湖水在輕拍堤岸,發出悅耳的聲音,“月色江聲”的題名便是由此而來。
承德避暑山莊到處都是美麗的景色,請大家細細品味吧!
承德避暑山莊導游詞字篇四
大家一定像知道它是什么時候建的吧!讓我來告訴你們:承德避暑山莊是在康熙四十二年,也就是1720xx年開工,歷經康熙、雍正和乾隆這三代皇帝,耗時89年,終于在1792年,就是乾隆五十七年完成。你們可能會想:為什么要建呢?呵呵,那是因為,在1681年,清政府為了加強對蒙古地區的管理,讓皇帝在每年秋季帶領著數萬人前往內蒙古草原進行訓練軍隊。為了保證皇帝的吃和睡,于是就建起了承德避暑山莊。旅客朋友們,現在讓我們一起會欣賞這美景吧!
現在,我們正在承德避暑山莊的門口,迎面來迎接我們的是那美麗的湖區。湖區雖然不如北京頤和園的昆明湖那么大,但也有49。6平方米!大家猜猜,湖區有多少有多少處湖泊?不是五處,是六處!分別是西湖、澄湖、如意泅、上湖、下湖、銀溯、靜湖和半月湖,統稱塞湖。大家看,是不是有六處?也許細心的朋友會發現,湖中心有許多建筑,那是風景建筑。上湖那就是煙雨樓,半月湖那里的建筑就是金山,還有許多建筑就讓你們自己去看看吧!別忘了合影留戀哦!
好,大家都在湖區玩得不錯吧!我們現在就往北go,去另一個景點:平原。朋友們看,眼前這片片草地和棵棵樹木就是平原的標志。平原區有60。7平方米,主要有的就是那些花草樹木了。那么大家知道平原是干什么用的嗎?對,大家真聰明,它是用來訓練,賽馬的。林子中那個最大的蒙古包,是用來當臨時宮殿的,專門用于皇帝召見客人的時候。大家應該知道清朝皇帝都是蒙古族的吧!來,你們現在可以去騎騎馬,也可以到蒙古包看看,不過千萬不要到處當廁所啊!(到處大小便)
各位都運動了一下,感覺不錯吧!我們現在向有著許多座金碧輝煌的寺廟群繼續出發吧!大家猜猜我們在那里?no,no,no,現在咱們的所在地就是有著44。5萬平方米的山區!當年,勞動人民用山峰、山崖、山麓等地形的特點修建出一座又一座雄偉壯觀的寺廟:博仁寺、博善寺、普樂寺……大小寺廟共有12座,而且每座寺廟前都有一座園林。美麗吧!
我們現在穿過山區,映入眼簾的就是最后一個景點:宮殿。大家可能有點驚訝:不是平原就有一個宮殿嗎?這怎么還有一個宮殿?告訴你們,平原的宮殿是用來召見客人的,而這里的宮殿則是用于皇帝處理政務和皇帝、皇后等人居住的地方。宮殿雖然樸素又淡雅,但卻又不失帝王宮殿的莊嚴。在宮殿里,已經發現許多古人用的生活用品、古書等古代物品。大家可以進去參觀參觀,不過最好只看不動,并且不要亂吐痰,破壞這“博物館”。
至此,我們的“承德避暑山莊之旅”就到此結束了。大家覺得好玩嗎?有趣嗎?對我有什么意見嗎?……謝謝大家對我的信任與支持,下次我會給你們更多的驚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