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明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怎樣寫總結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總結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總結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小學國慶節活動總結句子小學國慶節活動總結美篇篇一
為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xx周年,激發廣大師生員工愛國熱情,增強民族自豪感和開拓創新精神,按照縣教育局的工作部署,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開展了以“慶國慶、迎中秋”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取得預期的效果,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也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的反響。現將過去一階段的工作作如下小結。
一、成立組織,營造氛圍
為了把趙集小學“慶國慶、迎中秋”系列活動抓系抓實,逐出效果,也為了更好地開展相關活動,我校還專門成立趙集小學慶國慶工作領導小組,由石景校長任組長,姚新偉任副組長,由校委會所有成員任成員,韓勛主任具體負責落實相關工作。我校的“慶國慶、迎中秋”系列活動緊緊圍繞國家提出的“隆重、喜慶、節儉、祥和”的總要求,使活動內容更為豐富;力求活動形式創新,更好的突出活動主題和內容,增強活動的感染力和影響力。
二、組織到位 活動有效:
㈠ 科學計劃 ,組織到位
為了讓活動開展的有條不紊,優質高效。早在開學初,學校就成立了劉村小學慶國慶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科學的活動計劃,明確責任,序時開展系列活動。所有活動都要組織到位。
㈡具體活動
1、連續舉行兩次大型升旗儀式,其主題分別是“祖國萬歲”、“祖國在我心中”,通過國旗下講話,對全校師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并要求四—六年級學生寫專題日記。通過該活動的開展,使是師生接受了一次集體教育。
2、舉行“慶國慶、迎中秋”杯黑板報、圖書角、教室裝飾大評比,經過兩個星期的準備,各班級都把黑板報、圖書角、教室墻壁裝扮一新,走進任意一班的教室,一股濃濃的歡慶國慶的氣息都會撲面而來。
3、舉行讀一本愛國主義圖書,寫一篇關于讀愛國主義圖書的讀書筆記、寫一篇愛國主義為內容的日記、講一個愛國主義故事、出一張慶國慶為內容的手抄報、唱一首愛國主義歌曲、畫一張以“熱愛祖國”為內容的美術作品等為主要活動內容的“七個一”活動。目前該項活動還在繼續進行之中。
4、舉行“展紅領巾風采,與祖國供奮進”征文活動,截至到目前共收到各類稿件139篇,紅領巾廣播站每天都在播出相關作品。我們將在10月底評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
5、舉行以“弘揚愛國傳統,建設美好校園”為主題的演講比賽,比賽結果六1、六2、五2、四2等班級在同級部勝出。
6、在9月29日下午,訓練了將近一個月的師生合唱比賽如期舉行,愛國主義歌曲被各班級演繹的別樣精彩,老師們的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唱祖國》更是引起了全場的互動。
9、9月30日下午,全校各班級舉行“慶祖國六十華誕,建和諧文明校園”的主題隊會活動。
通過“迎國慶”杯系列活動的開展,豐富了師生課余的生活,放松了身心,釋放了激情,更抒發了愛國情感。
我們一定在上級的英明領導之下,腳踏實地而又富有創造性的開展好各項工作,向祖國獻禮!
小學國慶節活動總結句子小學國慶節活動總結美篇篇二
一、成立領導機構。為慶祝新中國成立xx周年,平南縣文聯專門成立了國慶文藝活動領導小組,正副組長分別由文聯正副主席擔任,領導成員為各文藝家協會主席,具體組織指導開展國慶文藝活動各項工作。
二、積極爭取縣委的支持 。縣文聯在開展國慶文藝活動中,積極爭取縣委的支持,縣文聯主要領導把活動方案向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作了專題匯報,得到了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縣政府專門撥出4萬元專項國慶文藝活動經費,支持組織開展國慶文藝活動。
三、組織開展國慶文藝活動 。1、組織“xx年奮斗、xx年輝煌”為主題的大型攝影、書畫展。攝影、書畫展于9月25日-10月10日在縣城區中心廣場展出。攝影展分“彈指一瞬”、“滄桑歷程”、“今日平南”三部分,共13版,130多幅圖片。圖片記錄了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平南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書畫展展出了我縣60多名書畫愛好者的作品圖片150幅。書畫作品真跡還同時在縣文化館展出,并評選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8名和優秀獎多名。
2、9月28日晚在縣影劇院舉辦了有17個合唱隊參賽的“祖國頌――愛國歌曲大家唱”群眾性歌詠比賽。評選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8名。
3、舉辦了以慶祝新中國成立xx周年為主題,歌頌祖國、歌頌社會主義、歌頌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的“頌歌獻給祖國”慶祝新中國成立xx周年歌手大賽。經過兩晚初賽角逐后,9月23日晚在縣影劇院決賽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15名。
4、組織全縣民間山歌愛好者9月30日-10月3日每天上午9時至12時在縣城區中心廣場舉行“喜迎國慶”山歌對唱活動。
5、9月30日-10月3日每天上午9時至12時在縣城區中心廣場榕樹下舉行木偶戲表演。
6、組織文藝工作者深入鄉村、社區開展文藝演出活動。縣文聯組建的龔州藝術團國慶節期間深入到城區鯉魚山、冬筍塘、月亮灣、步行街、瑞雁廣場、烏江等小區演出了以古裝折子戲、粵曲演唱和廣東音樂演奏等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為主的文藝晚會。由縣文聯與平南華藝包公文化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的牛歌劇團在國慶節期間深入到7個鄉鎮15個村屯演出牛歌戲劇。我們還組織了平南鎮、大安鎮、丹竹鎮、鎮隆鎮、六陳鎮、大新鎮等鄉鎮的曲藝社在當地開展文藝演出活動。
在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xx周年系列文藝活動中,我們平南縣文聯扎扎實實地組織開展各種文藝活動,共舉辦了30多個文藝活動,觀看群眾達30多萬人次。通過舉辦這一系列文藝活動,既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營造歡樂、喜慶的節日氛圍,又在縣委縣政府和全縣廣大群眾中樹立了良好形象,提高了文聯系統的知名度,為促進平南文藝事業大繁榮、大發展,構建和諧文化,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平南作出了我們應有的貢獻。
小學國慶節活動總結句子小學國慶節活動總結美篇篇三
一、學校重視,同事合作,充分準備
1、在活動開始前,我們就成立一個活動小組,通過商討后才確定這一系列的"迎國慶"活動方案:國旗下講話、唱歌比賽、手抄報(中高年級)和畫畫比賽(低年級)、作品展示方案。
2、學校領導的重視,老師的配合,使得活動得以順利地完滿結束。例如在國歌比賽前,班主任和科任老師都利用課后的時間帶領班級去練習和彩排,音樂老師也從旁協助給予指引和幫助。在手抄報和畫畫比賽,班主任大力鼓勵學生參加比賽,美術老師更是一個個地從旁指導,使得這次的手抄報質量有較大的提高。
二、報名踴躍,參與積極
自活動宣布開始,班主任就積極激勵學生參加,而學生也自發地組織起來,例如在手抄報比賽中,學生就以個人或者幾個人為一小組來參加比賽,而且為使得內容更為豐富,他們在課后的時間里到圖書館或電子閱覽室里查抄相關資料,這樣的一種比賽熱情,使得在評比的時候,我們收到的那60多幅的手抄報,不但畫面美觀,其內容的精彩也是不容忽視的。
三、活動的精彩,令人回味
2、唱國歌比賽則掀起了國慶系列活動的高潮。在這里,同學們充分地體現了團結與合作,互相配合的精神。無論從上場到下場,他們那一絲不茍的動作,他們按雄壯的聲音,微笑的面孔都展示了本班的風采。
3、手抄報比賽(中高年級)和畫畫比賽(低年級)則充分發揮了同學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其畫面的精美、布局的合理、字體的端正,無不令人驚嘆:學生的想象創造能力實在令人敬佩。
"迎國慶"系列活動不但豐富了同學們的業余生活,更向全校師生展示我校同學們的風彩。在以后的時間里,我們將組織更好的活動來豐富全校同學的生活。
小學國慶節活動總結句子小學國慶節活動總結美篇篇四
1、廣泛宣傳,明確思想。元一名城小學通過張貼通知、廣播,聯系中小學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此次活動的`目的及意義,要求各校要把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作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倡議全校學生登錄網站參加到“向國旗敬禮,做有道德的人”的簽名留言活動中來,引導廣大未成年人積極參與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增強愛國意識。
2、高度重視,用心組織。元一名城小學高度重視,用心組織,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將網上簽名寄語活動作為開展“十一”國慶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并要求各校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嚴密組織,確保本次活動有序開展。
3、拓展渠道,確保導向。本次活動除了網上簽名之外,我們還利用班隊會、升旗儀式等多種途徑,開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教育活動,著力深化拓展活動的思想內涵,激發學生增強愛國之情,樹立報國之志。引導廣大學生從熱愛家庭、建設家鄉做起,從立志成才、報效祖國做起,在平凡小事、點滴細節上培養自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愛國情感。
4、加強督導,力爭實效。社區成立專門的督導小組,對本次活動進行督導檢查,確保本次活動內容主題突出、健康向上、力爭實效。自9月23日至10月10日,參加網上簽名寄語的學生人數達到1200多人,師生向國旗敬禮980余次。
本次活動大大加強了愛國主義精神在校園的傳播,激發了學生們的愛國熱情,為提高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品德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小學國慶節活動總結句子小學國慶節活動總結美篇篇五
小學大課間集中對全校師生進行“假日安全教育”,特別強調在國慶期間做好三嚴禁:嚴禁在家中玩火玩電,做到電器不亂碰,不給陌生人開門,不吃不衛生的食品等。嚴禁私自外出活動,在外要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規則,做文明小學生。嚴禁私自去池塘、水庫等各種水域游泳,做到防溺水安全警鐘長鳴。
各班級針對假日安全,以“安全主題班會”“安全溫馨提示””等形式對學生進行了安全教育,讓安全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讓學生形成時刻注重安全的'良好習慣。
在國慶節前,通過校園宣傳欄、黑板報等途徑進行安全知識校內宣傳;同時通過發放家長告知書、班級微信群等方式進行家庭宣傳,以引起家長們的足夠重視,為假期安全增添家庭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