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簡筆畫魚教學反思篇一
用許亞飛的話來講“白生黑,黑生白,知黑守白”,僅用黑白兩色即表現出萬千世界、蕓蕓眾生,這其中最關鍵的是如何運用自己心中之“道”,展示出自己心中之“道”。其實,除了黑與白,鉛筆畫還有“灰”的成分,即是黑白的中間色,可以視為黑與白的動態(tài)轉換過程,用以表達豐富的精神世界,看似簡單的鉛筆畫,這其中包含陰陽、剛柔、奇耦,無所不有。因此,許亞飛的.鉛筆畫藝術是“道”的藝術,是中國人中庸之道的體現,更是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生動體現。
許亞飛的鉛筆畫藝術雖然還處于“藝”的層面,但其創(chuàng)作思想已經體現出“道”的意蘊,正走在通往“道”的路上。他從1995年開始把鉛筆畫創(chuàng)作當作人生事業(yè)去經營,至今二十余載,面對五彩斑斕的花花世界,大紅大紫大綠的西方油畫和色彩日趨艷麗的中國畫沒能誘惑他放棄鉛筆畫,在黑白的藝術空間里,以自身對藝術之道的認識和理解,詮釋著自己的信念和執(zhí)著,堅守著自己心中的藝術“大道”。
關于“真”的藝術
19世紀法國著名畫家安格爾對素描(鉛筆畫)的定義:素描(鉛筆畫)是高度的藝術誠實。畫素描決不單純是打輪廓,素描不是僅由線條組成的。除了色彩,素描是包羅萬象的。一幅畫的表現力取決于作者豐富的素描知識,要有內在的形,撇開絕對的準確性,就不能有生動的表現,掌握大概的準確,就等于失去準確。
用鉛筆寫實地描繪對象,像你看到的那樣去畫,這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說,你必須確切再現特定物體的體積和比例,必須善于觀察物體的基本結構,不管物體如何復雜,和它的表面細節(jié)如何把結構弄得含糊不清,這樣你才能描繪出忠實于對象的寫實素描。4月,許亞飛從北京經阿聯酋迪拜到非洲的津巴布韋的萬基動物自然保護區(qū),近距離觀察非洲大型動物的一舉一動,對創(chuàng)作描繪所表現動物的細節(jié)進行分析揣摩。為了表現真實,許亞飛還在非洲朋友的引導下,勇敢地和非洲獅子來一次親密接觸。
鉛筆畫――犀牛
隨著城市化的發(fā)展,對于當代畫家來說,古代文人所追求所營造的那種天人合一、自然和諧的創(chuàng)作氛圍,越來越遠離我們,我們面對的是都市的繁華和浮躁,是撲面而來的利益驅使,是市場的誘惑。作為一個生活在這個時代的藝術家,又無法超越這樣的現實。面對無情現實,只能用繪畫的形式去探索發(fā)現和寄托我們超然的心態(tài),并在這一氛圍中去品味和享受人生、自然和諧美好的境界。返璞歸真,追求自然和諧的本真,這種理想的境界對于創(chuàng)作,顯得非常難得和重要。
許亞飛平時基本不看電視,如果看,也只看央視七套的《動物世界》,或央視記錄片頻道,為的是最大限度地保留認識世界的客觀真實性。他還清楚記得去年看過一個紀錄片《野性的證明》,是記錄姚明受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委托,親赴非洲肯尼亞等地的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qū),近距離觀察野生動物的生存狀況。目睹很多的大象、犀牛等被殘忍的獵殺,真的觸目驚心。許亞飛創(chuàng)作了的系列動物主題鉛筆畫作品,以自己的行動,呼吁全人類保護野生動物,保護動物和人類賴以生存的共同家園。
關于“美”的藝術
評價一件書畫藝術品最基本的標準就是,看上去是不是“美”,愛“美”,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也是自然界進化遵循的基本規(guī)律。在某個特殊時期,因為受到外界影響,出現波動也屬正常情況,“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當下書畫市場受利益驅動,各種媚俗傾向不斷出現,個性、另類、出眾成為無數書畫從業(yè)者競相追逐的目標,放棄了書畫本身最真最美的藝術價值和評判標準,成為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肯定是走不遠的。
最令人震撼的就是許亞飛創(chuàng)作的鉛筆畫《百獸圖》。有一張是畫犀牛的,在長1100mm,高790mm的范圍里描繪100頭犀牛是相當難的。鉛筆畫講究的是用鉛筆寫實地描繪對象,必須準確再現犀牛的具體形象和比例,必須善于觀察和體會犀牛的基本結構,不管犀牛的骨頭結構和身體表面的具體紋理如何走向,如何復雜,都得在畫面上如實的反應出來。100頭犀牛,神態(tài)各異,且生活氣息濃郁。比如,大小老幼,吃草喝水,有公有母,有睡覺,有打鬧,有哺乳,甚至還有交配的等等,一幅頗具和諧美的動物群體景象得以淋漓展現。
百獸圖――犀牛
許亞飛認為,照搬生活,就是背叛生活,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用鉛筆表現風景、動物和人物,是心靈與自然的一種碰撞。通過”黑與白”的方式,在紙上創(chuàng)作出那一抹最美的姿態(tài),讓大自然永存心中,并將它升華為藝術美,表達出對大自然的真摯感情。“黑白”來自于遠古人類共同體對天地日月的崇拜,對應著時刻、時空的宇宙觀。“尚黑”體現著樸素平淡的哲學觀念和思辨,成為鉛筆畫側重黑白表現的重要依據,暗示著一種集體種群的審美態(tài)度。
許亞飛的鉛筆畫涉及面很廣,風景,人物,人體,動物(大到大象、犀牛,小到蟈蟈等鳴蟲)等都有所表現。去了非洲之后,他有了創(chuàng)作非洲百獸圖的想法,就是在同一個場景里描繪100只同種動物,具體的動物包括:大象、犀牛、斑馬、長頸鹿、獅子、豹子、河馬、鴕鳥、野牛和猴子等,這也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蔚為壯觀的《百獸圖》,生動展現出非洲動物的野性之美、生活之美、和諧之美。
百獸圖――大象
鉛筆畫――馬上封侯
俗話說,作品如人品,一個從事藝術創(chuàng)作的人到了一定階段,他的性格和修為,便融入到作品之中,也就是使作品人格化了。繪畫是個內在自足的事情,是個無求于外而自成一體的事情,是個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事情,是個幽深玄遠又日用平常的事情。對于藝術創(chuàng)作,許亞飛認為,要始終保持平常心態(tài),保持個性,善于體會,善于思考,按照自己的心跡發(fā)展才行,這樣方可得心應手,入情入味。因而他在作品中方曠隨心,自在而為,所要表達的無非是其對生活趣味的內心感受而已。
簡筆畫魚教學反思篇二
在欣賞鉛筆畫之前,我們先來了解鉛筆畫創(chuàng)作的主要工具――鉛筆。提起鉛筆,我們都再熟悉不過,在中國的普及率也遠高于毛筆,可是對于書畫創(chuàng)作鉛筆遠不及毛筆應用廣泛,這也是國畫常見鉛筆畫不常見的緣故。今天使用的木質鉛筆,是由美國木匠威廉?門羅于18發(fā)明的,至今有兩百年的歷史了。鉛筆型號的區(qū)分主要是依據筆芯的硬度和石墨的份量,一般硬度越高,顏色越淡,石墨含量越高,顏色越濃。
許亞飛創(chuàng)作鉛筆畫,一般采用2b類鉛筆,這類鉛筆筆芯相對較軟,適合各類繪畫創(chuàng)作。他在長年的書畫創(chuàng)作中,摸索出鉛筆畫創(chuàng)作的一套規(guī)律,僅僅通過改變筆尖力度就可以表達不同色調,并表現出層次、遠近的細節(jié)和形態(tài),看似簡單,實則是奧妙無窮,如同中國的太極拳,功夫高手往往能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當然,他的鉛筆畫是其二十多年功力的體現。在此我們對許亞飛鉛筆畫主要從“道”、“真”、“美”三個維度去欣賞和剖析。
關于“道”的藝術
書畫藝術創(chuàng)作基本可分三個層次,“技”、“藝”和“道”,一般初學繪畫者,比如練習素描基本功,即是技的層面,主要是掌握基本的運筆技巧和繪畫技能;第二層面是藝的層面,長年累月,熟能生巧,有一定審美情趣,帶給人們愉悅;第三層面是道的層面,其作品包含極其深厚的功力,蘊涵獨特的人文精神和深邃的哲學思想,達到這種境界即為開宗立派,成為一代大師級人物,比如西方的畢加索、中國的齊白石。
伏羲氏上觀天象,下察地理,悟出中國本土的思想的源頭――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天地之道,以陰陽二氣造化萬物。許亞飛的鉛筆畫,通過黑白藝術展示人間萬象,通過陰陽之道呈現自然和諧。我們知道“精(陽)、氣(太極)、神(陰)”是人體三寶,在他看來也是創(chuàng)作鉛筆畫的精髓和奧秘所在,樸素的鉛筆畫展現天地自然,生生不息,以方寸之間,展萬千氣象,生機無限。
簡筆畫魚教學反思篇三
今天,在整理自己物品的時候,看見了一幅畫。仔細一看,竟然還是我七歲半的時候畫的。上面畫著貝貝,畫畫時的.情景浮現在了我的眼前。
的一天,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了為奧運會征集繪畫作品的活動,于是我拿出奧運吉祥物,同時拿起一支鉛筆,在紙上畫了起來。我先畫好了它頭上的冠,可真不容易啊!先畫貝貝頭上的玉環(huán),再畫他頭上的波紋,最后再畫他頭上的玉珠。玉環(huán)和玉珠還算好畫,但波浪不容易,我畫了一次又一次,擦到紙都快破了才滿意。
之后畫臉,最后畫身體。畫完之后,我高興的笑了。我又再上邊歪歪斜斜的寫了四個字――“我是貝貝”,更得意了。現在想來,那時真是天真無邪呀!為了永遠記住我小時候的天真無邪,我把它珍藏了起來,作為永遠的留念。
這幅畫,讓我想起了童年的往事。童真、童趣,在什么時候都是那么重要。
六年級:崔雪晨
簡筆畫魚教學反思篇四
教學目標:
1.教會學生畫一些日常能見到的人和物的簡筆畫,有助于學生對身邊事物的形狀的認知
2.加深學生對顏色的掌控
3.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
畫得最大限度地相似
教學難點:
1.學生的握筆
2.對形狀的認知
3.對顏色的辨別
教學準備:1.鉛筆
2.有顏色的畫筆(每人一筒)
3.畫畫簿(每人一本)
4.打印一些示例圖片(自行解決)
教學過程:
1、跟學生互動認識
2、教學生畫畫的時候,如何握筆和動筆?
3、提問學生畫筆的顏色,讓學生舉手回答
4、開始教學生畫簡筆畫
1)給學生展示圖片
2)在黑板上示范,并讓學生一步步地跟著畫
3)最后讓學生自行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4)寫上今天的日期
5、最后總結陳詞
簡筆畫魚教學反思篇五
童年,像鉛筆畫和棒棒糖,永遠都是最最美好的回憶……——題記
我現在開始狂熱的地喜愛糖果屋,原因很簡單,因為有“糖果”兩字,那畫面又有淡淡的鉛筆畫的滋味;最欣賞的還是那里的小語:在糖果屋的世界里面,有著這樣一個古老的傳說,傳說中有這樣的一種島,從來了第一縷陽光,世界便有了聲音,聲音便開始傳遞思念的音符。
如果,你也能聽到陽光的聲音,那么在你心中的那只鳥兒一定還清醒著,陽光的聲音才會片刻不停的地停留在你生命里;如果,你聽不到,那一定是你的耳朵睡著了,那么請你喚醒它吧!你就會聽到來自糖果屋的思念與祝福。歡迎你進入糖果屋的世界!
是啊,我聽到了,我真的聽到了陽光的聲音,思念的音符,它們全部都在我心中,從來沒離開過。那段日子的心只是暫時沉睡,又是這一切一切美好的事物喚醒了它。它告訴我“有些事情的發(fā)展注定要有個結果,好好享受美麗的過程,擦身而過的時候我們應該學會遺忘……”
走過風,走過雨,我們再度攜手回到糖果屋的世界,鳥兒銜著陽光,唱著思念的曲子;原來,有一種幸福不叫永遠,可幸福有一個永恒的名字叫真情,讓我們送你一對幸福的翅膀,讓你和我們一起非過時間的海洋,帶著思念的糖果,來到糖果屋的世界。我們的故事沒有結束,因為只要糖果屋還在,思念一直都在。
這就是童年,跟棒棒糖一樣的甜蜜的滋味,像鉛筆畫一樣淡淡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