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名著導讀水滸傳教學反思篇一
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名著的閱讀也不例外,關鍵是要引導學生成為閱讀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學生的終身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我們語文教師應不斷探索。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閱讀經典名著,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鑒賞能力,積累他們的文化底蘊、處世經驗,激發他們的創造思維、進取精神。《新課標》對中學生名著閱讀有明確的要求:“學會制定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年閱讀兩三部名著。”教師要引導學生成為閱讀的主人,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想閱讀、愛閱讀,在閱讀中受益、在閱讀中成長。
但是現在學生的閱讀現狀不容樂觀,他們學習壓力確實很大,因此喜歡閱讀校園、青春、網絡、游戲、偵探、言情、卡通、武俠等讀物,用以在緊張的應試教育壓力下獲得一種緩解、釋放、調節和放松。對于課標要求閱讀的名著,他們普遍感到枯燥和乏味。沒有主動閱讀的欲望,所謂名著,是已經被證明了的我們全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它里面豐富的內涵可以增強我們的人文底蘊,健全我們的人格,使我們不至于成為“文明的野蠻人”。名著的內涵博大精深,只有學生真正喜歡上了名著,名著的閱讀才會成為其閱讀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才會成為他們主要的精神食糧,才會真正增加他們的人文底蘊,進而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的人生。所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他們渴望找時間去閱讀、去了解、去消化,就成了教師導讀名著的重中之重。
一部《水滸傳》精彩紛呈,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水滸人物不勝枚舉,短短一節導讀課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把其中的精彩全部教授給學生。那么,水滸人物、小說主題、成書背景、藝術成就等等需要講的好像很多很多,究竟該從哪里入手呢?面面俱到顯然不可能,也確實辦不到。于是我就把重點定在激發學生對《水滸》的興趣上和對傳統優秀文化的熱愛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采用盡可能多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去感受《水滸》的精彩,進而想去讀、想去品味,這樣就達到了導讀的目的。
因此,這一節課我首先通過《好漢歌》把學生帶到充滿英雄氣概的氛圍中,感受英雄精神,學生也能抖擻精神。有了電視劇歌曲的欣賞,學生確實對《水滸傳》的故事和人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走進故事感受人物”這個板塊,教師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積累,大膽的講出自己所了解的水滸故事和水滸人物,不過要注意條理。學生也很積極,講的也很精彩,課堂掌聲不斷。其中學生大部分都能講出自己喜歡的英雄人物的故事及其精神品質,尤其很多男生對那些英雄人物產生了很深的崇拜之情。有的學生講故事時能聲情并茂且帶有恰當的動作,激發了同學們濃厚的興趣。在這個環節結束時,我適時地引導學生要學習那些英雄身上的優點,避免其缺點,以便在后面的閱讀中吸收優秀的東西。本環節出現的問題是,有的學生講故事很平直感情不到位,有的故事內容不簡潔,有的抓不住重點,以后在這方面還要多加訓練。接著,我把學生帶入《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的精彩視頻,通過形象的人物、多彩的畫面效果、生動可感的語言,全方位的。感受了《水滸》的魅力,教師進而引導學生為什么電視劇拍的這么好呢?導演的藝術才思來源于哪里呢?很顯然來自于原著的精髓,于是帶領學生品讀課本上的原文,我們只品讀那空前絕后的三拳,激發學生分析三拳的精彩所在,即通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感覺,運用細節描寫表現了人物的靈魂。然后自然地引出學生的思考:看電視劇能夠代替閱讀名著嗎?為什么?讓學生自由討論。討論后再暢所欲言,發表見解,最后教師小結,看電視劇確實不能代替閱讀名著,但它對閱讀名著還是有積極的引導作用的,看電視劇成了不愿看書又想要了解一下名著內容的學生的最佳選擇,但電視劇是改編者和演員對角色的詮釋,它離原著還是有距離的,作為讀者來說就會受到限制。在電視畫面、色彩、音響等藝術手段背后,留給我們的空間很少。閱讀原著“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看電視劇“一千個觀眾就只有一個哈姆雷特”。原著可以更好地激發讀者去進行思維再創造,所以教師向學生推薦《水滸》原著。緊接著,我帶領學生欣賞原著中《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片段描寫,感受原著的魅力,掌握精讀方法。這個板塊兒的教學中學生很驚訝作者的描寫技巧,一個個鏡頭場景很形象很生動,因此,在這個環節中,學生要掌握作者動詞的運用和形象的比喻擬人手法的運用,更深入地欣賞作品傳神地描寫,體悟原著的魅力、掌握精讀的方法。
在欣賞完影視作品和原著的最后,我簡單地提示了著作的思想內容和藝術風格,讓學生對作品增進了認識,使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能進一步的進行思考,提高認識。
激發閱讀名著的興趣和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是我這一節課最大的目標,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是我這一節課的致力追求,盡管我進行了有益的積極探索和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如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其中,還有少數學生主動性仍然不夠,有待于以后更多的鼓勵和引導。
總之,引導學生讀名著,就如同引導學生與大師共攜手,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的我們,一定要多用心、多實踐、多思考、多努力,想盡一切辦法放開手腳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引領學生在書籍的海洋里遨游,讓名著閱讀成為學生放飛“自由的讀書靈魂”的精神家園!
名著導讀水滸傳教學反思篇二
第七單元口語交際的內容是講一段水滸傳的故事。課前,我布置學生自己準備一段水滸故事,如武松打虎、楊志賣刀、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等。
口語交際時,我放了一段電視劇《水滸傳》的片尾曲后,讓學生講述準備好的故事。講的時候,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講的.要作到聲音洪亮,表達清楚。聽的要認真傾聽,聽完之后,提出自己的問題。四個同學講述故事之后,沒想到,竟然只有幾個學生能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其余的都坐在那兒發呆。知識當了一回沒有任何責任心的聽眾,有的甚至連剛才同學講了什么故事都毫無印象。
名著導讀水滸傳教學反思篇三
《水滸傳》是人人皆知、家喻戶曉的一部經典名著,也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在梁山聚義,以及聚義之后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
雖然大家讀后的感受不一樣,收益也不一樣,可它全文灌輸一個思想:對國家要“忠”,對朋友要“義”,對父母要“孝”,更讓人懂得什么叫知恩圖報,什么叫忠孝兩全。
我在日夜啃讀這本書后,感受也非常深刻。印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是:及時雨宋江和小旋風柴進的仗義疏財,武松高大魁梧、單身決斗猛虎的勇猛和豪爽,吳用的足智多謀,更難得的是外表粗魯的李逵卻有一顆非常善良孝順的心……。這些情節像電影一樣,一幕一幕的一直在我腦海里回放。
讀完這本書,我思緒萬千,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感謝我母親給了我生命,感謝老師無怨無悔的教我知識,更感謝我的祖國這么強大,有這么好的條件,讓我們無憂無慮、幸福的生活。
讀完這本書,我體會到一定要關心親人,關心同學,孝順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祖國。我在暗暗發誓:以后一定要好好讀書,認認真真學習,明明白白做人,長大后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不辜負父母和老師的期望。
《水滸傳》真是一本好書。
2.讀了《水滸傳》有感500字
《水滸傳》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典型,讓我認識了在梁山聚義的108名好漢。書中通過宋江起義的失敗客觀上總結了封建時代農民起義失敗的經驗教訓。小說以高俅發跡作為故事的開端,意在表明“亂自上作”,高俅是封建統治集團的代表人物。作者還寫了大批的污吏和地方惡霸,正是他們狼狽為奸,魚肉百姓,才迫使善良而正直的人們不得不挺而走險,奮起反抗。小說深刻地挖掘出了封建時代農民起義的深層原因。
在梁山聚義的108名好漢都是被迫走上起義道路,這種逼迫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不甘忍受惡勢力的.壓迫而奮起反抗,二是在起義軍的逼迫下加入梁山好漢的隊伍。這部小說反映了當時朝廷的迂腐,想必作者在寫《水滸傳》時心中充滿悲憤,表達了他對朝廷的不滿,才能把水滸人物刻畫得如此生動,心理活動描寫得如此詳細,環境渲染得令人覺得身臨其境吧!
我喜歡花和尚魯智深的急中生智。他三拳打死鄭屠,就在這大禍臨頭之際,魯智深一面罵著:“你詐死,灑家慢慢和你理會。”一面“大踏步地”走了。假若把魯智深換成我,我一定會傻站在原地,任別人把自己抓走的。
”從樓上跳下來獨自劫法場。而我就沒有這種敢作敢為的精神。有一年我過生日,請了許多小朋友吃蛋糕,吃著吃著,媽媽突然提議讓我唱首歌,我卻怯怯地搖搖頭,心想:當著這么多人的面唱歌哪里好意思啊。所以,我應該向石秀學習。
我還喜歡宋江。宋江在潯陽樓喝酒,說醉話以及在墻上題反詩,表現了他滿腹經綸壯志未酬的苦痛。他是借著酒力來吐出心中的不快,也只有在這種沉醉、狂放的狀態中,他才能寫出如此大膽的詩。
讀了這本書,我了解了中國古代的歷史,水滸英雄們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會腐敗的一面。《水滸傳》的確是一本耐人尋味的書。
3.讀了《水滸傳》有感800字
讀過《水滸傳》,不禁感慨萬千。這本書是以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過程為主線,通過各個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經歷,描寫出他們由個體覺醒到走上小規模聯合反抗,到發展為盛大的農民起義隊伍的全過程,表現了“”這一封建時代農民起義的必然規律,塑造了農民起義領袖的群體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狀況和社會矛盾。
當我看梁山第一頭領宋公明,開始覺得忠義兩全,然后又覺得他真能忍,其他官員欺負宋江,宋江也不說一句話,不反抗一次。但是事情出現了轉機,晁天王為報答救命之恩,好心好意讓宋江坐第二把交椅。從此,吳不離宋,宋不離吳的局面開始了。
宋江是個有義的人,但是又為何又做出架空晁蓋,毒死黑旋風等不義之舉呢?很簡單,宋江是個小小芝麻官,沒什么理想,能在江湖上混個“及時雨”“山東呼保義”等稱號就已知足。但后來上梁山,做了副寨主。權力大了,想法也就膨脹起來。還想弄一個忠義兩全的高境界,所以總想著招安。
宋江也是好漢中最不灑脫、最不自由的、每每捉來的有名望之士,宋大哥總是有著三部曲,一是喝退綁繩的小卒;二是親自解繩;三是鞠躬倒茶。真能網絡人心,也不嫌麻煩。可見,在創業之期,宋江還是“他時若隧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的。
說道灑脫還數二龍山老大魯智深。打鎮關西犯官司,是為了救一對并未有交情的父女。后來當了二龍山一把手,相鄰的還有桃花山和白虎山。這兩個山頭與二龍山絕對不在一個層次,但魯達并沒有兼并山頭的意思,何等灑脫!再后來,武松要跳槽,不跟二龍山干了,魯提轄順水推舟,接受了宋江的“招降”。
晁天王一看不高興了,這不是明擺著搶老大的風頭嘛!負氣要帶兵打仗,又中毒箭身亡。臨死之前,說誰抓住史文恭誰就坐山寨之主,但晁蓋也不想想,那么多頭領都是宋江招來的,叫別人當眾頭領能樂意嗎?可憐晁天王,白手打拼的梁山泊,都拱手給了宋公明,可悲!可嘆!
宋大哥一門心思想招安,可以說吳學究起了極大地作用。吳用真陰,乃真小人也!晁天王在世之時,他遠晁親宋,二把手和三把手聯合對敵晁蓋。還有朱武,朱武的本事和吳用差不了多少,可人家智多星排天罡第三,朱武呢?別說第三,連天罡星也沒混進去。神機軍師當初可是少華山坐第一把交椅,為什么不能得到重用呢?很簡單,嫉妒之心人皆有之,吳用唯一可抗爭的只有朱武,于是,把朱武調到盧俊義的手下,盧俊義是副手,不敢,也不能與宋江抗爭,朱武知道有聰明也沒地方使。梁山招安,朱武找公孫勝求仙去了。
而吳用、花容吊死在宋江墓前,林沖郁郁不得而終,真可謂聰明反被聰明誤。而魯達、武松這等莽漢,反而明哲保身,善始善終。
當然,最聰明的還屬燕青,沒有受到迫害,挑著一擔金銀財寶走了。宋江的確是忠,只可惜愚忠,還害著一幫弟兄上刀山、下火海。只活得二十三人。是非功過,難以評說。
《水滸傳》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名著導讀水滸傳教學反思篇四
《童年讀水滸傳》這篇課文,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作者是想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同學們課外閱讀對語文學習的促進作用,是激發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培養課外閱讀習慣的好素材。
教學這篇課文的第二課時,我沒有怎么做過多的講解,只是由課題導入,作者是怎樣讀《水滸傳》的呢?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去默讀課文,在文中尋找答案,要求勾畫詞句,寫上批注,再做交流。學生先是很快找到了描寫“愛讀”的段落,我啟發他們再細細地讀,找出“愛讀”的句子和詞語,把學生引導到揣摩語言文字上來,抓住“迫不及待”“津津有味”“早上在晨曦中看,晚上在煤油燈下看,放學回來的路上還坐在草地上看個沒完”“不到一星期就讀完了”等詞句來體會作者的癡迷。學生先交流找到的句子,我再引導他們說出從哪些詞語感受到“我”愛讀《水滸傳》的,然后讓他們帶著自己的體會進行個性化的朗讀,用朗讀來再現“我”的癡迷與喜愛,在讀中讓學生評價,再比賽讀,讀得好的,給予肯定,再讓學生跟著齊讀,讓孩子們感受閱讀的快樂。
最后以作者讀《水滸傳》的收獲作總結,讓孩子們說說閱讀的作用并推薦閱讀書目。同學們發言踴躍,紛紛說了自己的閱讀收獲,有的結合“親子閱讀”談了自己從中受益匪淺,有的結合自己的寫作提高了,以示感謝閱讀的好處,有的通過自己讀的書籍感覺很實用,而推薦其他同學讀的……總之,在整節課上我始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學得輕松,表現積極,學習效果好。
盡管如此,但我發現還是有些學生行動不起來,放不開,有的無精打采,有的心不在焉,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其中,配合默契,少數學生主動性仍然不夠,我想以后還要更多的鼓勵和引導他們,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幫他們樹立信心,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爭取人人參與學習活動中來,真正讓課堂成為他們人人展示的舞臺。
名著導讀水滸傳教學反思篇五
第七單元口語交際的內容是講一段水滸傳的故事。課前,我布置學生自己準備一段水滸故事,如武松打虎、楊志賣刀、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等。
口語交際時,我放了一段電視劇《水滸傳》的片尾曲后,讓學生講述準備好的故事。講的時候,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講的要作到聲音洪亮,表達清楚。聽的要認真傾聽,聽完之后,提出自己的問題。四個同學講述故事之后,沒想到,竟然只有幾個學生能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其余的都坐在那兒發呆。知識當了一回沒有任何責任心的聽眾,有的甚至連剛才同學講了什么故事都毫無印象。
這堂口語交際課的失敗,使我反思:怎樣才能激發起學生課外閱讀名著的興趣?我在班內樹立了榜樣:授予張英、吳皓東、吳尚儒讀書明星的稱號,并引導學生向他們學習,然后,讓他們介紹讀名著的過程與收獲。相機鼓勵學生爭當班內的讀書明星,告訴他們愛讀書是一種美德。最后,布置了幾個學生感興趣的水滸故事片段,繼續讓學生課外去閱讀,并利用班會的時間,再次進行了水滸故事擂臺賽。由于第二次有了教師用心引導,有了榜樣的力量,所以,效果比第一次好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