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有關廣州嶺南印象園導游詞簡短一
越秀公園是山的公園,東西綿延約3公里,海拔70余米,歷史上又名粵秀山、南越山。明代永樂年間,山上曾建觀音閣,所以民間又常稱之為觀音山。
越秀公園東連登峰路、南接應元路、北鄰環市路、西臨解放北路;可從正門、東門、南門和北門等7個門進園,全園總面積92.8萬平方米。地域包括越秀山及木殼崗、長腰崗、鮑魚頭崗、桂花崗等7個山崗及北秀、南秀、東秀3個人工湖;園內還有亭、臺、館、榭以及五層樓、中山紀念碑、五羊石像等多年名勝古跡;并兼有大型體育運動場、游泳場、美術館等,兼有金印游樂場、韓國園、成語寓言園等休閑場所。這座綠樹參天的城市中心公園,歷代均被評為“羊城八景”之一。如元代有“粵臺秋月”,明代有“粵秀松濤”,清代有“鎮海層樓”,和“粵秀連峰”,近代有“越秀遠眺”、“越秀層樓”、近代有“越秀新暉”之稱。
越秀山是廣州的一張精美名片,第一次來廣州旅游的人不能不來越秀山,可以毫不夸張的說,不到越秀山,就不算到過廣州。
中山紀念碑
游客們,中山紀念碑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而建的,它位于觀音山頂上,循“百步梯”上躡498級可通達。紀念碑建于1929年,由著名建筑師呂彥直設計。碑身全部用花崗石徹成,高37米,碑底為方形,向上漸小而尖,碑內有梯級可回旋至頂,第一、第二層四面都可以憑欄俯瞰。更高處,每層有窗可向外遠眺。碑基上層四面有26個羊頭石雕,象征羊城。石碑的正面是長約7米、寬約4米的巨型花崗石,上面刻著孫中山的遺囑。
碑體所在平臺,有鐵欄桿,周圍樹木郁郁蔥蔥。孫中山紀念碑與中山紀念堂同處于廣州城傳統城市中軸線上,聯成一體,氣勢雄偉,成為廣州近代城市的標志。 五羊石雕 各位游客,我們現在登的小崗,叫木殼崗,崗上巍然聳立著一座五羊石雕。
關于五羊、五仙傳說,前面已有介紹。“五羊銜谷,萃于楚庭”,是古代廣州人民向往美好生活而衍生出來的神話故事。這的確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對古代的百越人民來說,還有什么比“永無饑荒”更美好呢?五位仙人送給廣州人民的優良稻種,加上廣州地區陽光充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的良好自然條件,使廣州人民獲得大豐收,廣州也就成了嶺南最富庶的地方。
根據古老的傳說,1959年在越秀山建一座五羊塑像。這座五羊石雕,連基座高11米,共用130余塊花崗石雕刻而成,體積約53立方米,僅羊頭部的一塊石料就重達2噸多。五只羊大小不一,母羊昂首遠望,口銜谷穗,又似回眸微笑,探視人間。其余四羊,環繞其身,親密依偎,或耍戲,或吃草,或吸乳。姿態各異,造型優美,情趣橫溢。40多年來,五羊石雕被譽為廣州城徽,為越秀山公園增色不少。五羊的傳說也廣為流傳,海內外游客到此浮想聯翩,流連忘返,紛紛攝影留念。
明代古城墻
游客們,我們從中山紀念碑后邊,折向西行,可見一段約200多米的古城墻,逶迤伸展,沒在叢林深處。它東起小北門(今小北花園),西迄大北門(今解放北路與盤福路交匯處),共長約1100多米,斷斷續續,橫跨越秀山,
它是廣州保存的唯一一段明代城墻,也是廣州現存最古老城墻,迄今已有600年的歷史。
鎮海樓
各位游客,我們眼前的這座絳紅色的建筑就是鎮海樓,因其樓高五層而稱為其為“五層樓”。此樓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由永嘉候朱亮祖所建,初名“望海樓”,后又題名“鎮海樓”,有雄鎮海疆之意。1956年改為廣州博物館。
關于鎮海樓的興建,有一段有趣的傳說。朱元璋得了天下,定都南京,建立明朝之后。一天,他和鐵冠道人同游南京鐘山,游興正濃之時,鐵冠忽然指著東南方對朱元璋說,廣東海面籠罩著青蒼蒼的一股“王氣”,似有“天子”要出世了,必須立刻在廣州建造一座樓鎮壓住“龍脈”,否則日后必成大明的禍患。朱元璋聽后,游興頓失,急忙派人到廣東查詢,發現廣州的越秀山上有王者之氣。朱元璋立即下詔,命令鎮守廣州的永嘉候朱亮祖在山上建一座樓將王氣鎮住。圣旨下來,朱亮祖自然不敢怠慢,于是,在越秀山上興建了這座“樓成塔狀,塔似樓形”的鎮海樓。該樓呈絳紅色,據說亦有辟邪鎮王之意。
五層樓高28米,闊31米,共5層。第一二層用紅砂巖條石砌成,三層以上為磚墻,外墻逐層收減,似樓似塔,紅墻綠瓦,造型十分古樸奇特。樓前對峙一對高達2米的紅砂巖石獅子,是明代雕刻。
各位游客繼續往前看,鎮海樓東側是博物館的專題陳列室,西面建有碑廊,有歷代碑刻24塊。是研究歷史文化名城的寶貴資料。在碑廊旁邊,有一批古炮,是明清時期廣州城防大炮,其中4門是佛山所造。
在五層樓內
請大家往上看,這里高懸著一個“鎮海樓”金色巨匾,兩邊有一副木刻的楹聯:“萬千劫危樓尚存,問誰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欄看劍,淚灑英雄!楹聯為清光緒兩廣總督彭玉麟幕僚李棣華所作。聯中"故侯"指朱亮祖,鎮海樓是他所建,如今人亡樓存,可證明歷史滄桑。
五層樓現在是廣州博物館,陳列著廣州從新石器時代至近現代共4000余年的歷史文物,一樓容千載,兩眼通古今。
五層樓1996年10月和五羊石像一起以“穗石祥樓“之名被評為廣州旅游十大美景之一。
海員亭與光復紀念坊
在鎮海樓東側,從馬路拾級而上,有一座花崗巖四柱三間式牌坊,額上鐫刻“海員亭”3個紅色楷書大字。過牌坊沿級續上,有一四丈見方的平吧,臺中矗立著一座高6米多,環豎八根石米批蕩圓柱,綠琉璃瓦、重檐八角的尖頂亭。繪有藍底黑描白字的中華海員工業聯合會會徽。海員亭銘記著1922年香港海員大罷工的歷史功績。海員亭于1932年落成,1983年被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光復紀念坊是紀念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和同年11月成立軍政府而建的,附近還有一座“光復紀念石坊”,坊上刻有跋文,記述并贊揚香港同胞捐款支援廣東軍政府的愛國熱忱。
越秀山以名勝古跡、民間傳說、歷史風云和雄偉的紀念建筑物,使之成為歷史博物館和教科書,而那漫山遍野的讓人賞心悅目標的富于嶺南特色的繁花秀竹,更使越秀山成為花的世界,花的海洋。初春的紅棉,暮春的杜鵑,四月的白玉蘭,五月的金鳳和山丹,秋天的含笑和菊花,隆冬的臘梅及以蘇鐵為代表的一批名貴植物。歡迎您常來越秀公園,每一次,越秀公園都會令您耳目一新。
有關廣州嶺南印象園導游詞簡短二
各位朋友,歡迎到祖國南大門廣州來參觀游覽。今天我們游覽的地方是廣州白云山。大家知道,廣州是一座相當聞名的山水城市,古往今來,人們常用“云山珠水”來贊譽廣州,“云山”指的就是我們馬上要去領略的白云山風景區。
【白云山概況】
白云山坐落在廣州市北部,共由30多座山峰簇集而成,總面積為28平方公里。主峰摩星嶺海拔382米,是廣州市的最高峰。每當雨過天晴的時候,山上朵朵白云繚繞于群峰之間,景色十分秀麗,“白云山”由此而得名的。
白云山早在廣州建城2220多年之前就聞名于世。戰國時這里已有名士出入,晉朝時已風景宜人,唐時便以旅游勝地而著稱,宋代以來歷次評選出來的“羊城八景”中,白云山就有“景泰歸僧、蒲澗濂泉、白云晚望、白云松濤”、“云山疊翠”等多處。白云山濃厚的文化沉淀,大可追溯到山北黃婆洞新石器時代的“史前文化遺址”。晉代著名道士葛洪曾在這山上煉丹,并寫下了《抱樸子》這部道家名作。南梁時景泰禪師來此建有白云山最早的寺廟“景泰寺”,留下“景泰歸僧”這一羊城的舊八景。唐宋以后,這里陸續有李群玉、蘇軾、韓愈等著名文人登山吟詩,他們的詩文成為嶺南寶貴的歷史精神財富。老一輩革命家周恩來、朱德、陳毅、董必武、郭沫若等留下了題詞和足跡,為廣州白云山風景區留下不少墨跡瑰寶。
白云山優越的地理區位、古老的地質狀況、深厚的歷史積淀和適度的環境規模,在我國嶺南地區是十分突出和具有代表性的。并以對城市生態環境的調節作用及其豐富的自然資源,被譽稱為廣州市的“市肺”,被評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5a級旅游區”。
白云山風景區由七個游覽區組成,從南至北依次是:飛鵝嶺游覽區、麓湖游覽區、三臺嶺游覽區、鳴春谷游覽區、摩星嶺游覽區、明珠樓游覽區及荷依嶺游覽區。因時間關系,我們只游覽其中的一部分。
【云臺花園】
朋友們,游覽完麓湖公園之后,我們將參觀游覽云臺花園。云臺花園建于1995年,全園總占地面積12萬平方米,是一處中西方園林建筑風格相結合的新旅游景區。內有新穎雅致、各具特色的景點14處。
正門,是一組疊水式的燈光噴泉,是云臺花園里的主軸景區,被稱為“飛瀑流彩”,不光白天好看,夜間更是溢彩流光。在這里,我們不僅可以欣賞到亞熱帶植物風光特色,還可領略到“人如潮、花如海、春滿園”的人間美景。云臺花園每年接待游客上百萬人次,不少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外國友人都曾到這里觀光游覽,并留下不少墨寶、題詩。
前面造型奇特的建筑是玻璃溫室,它占地1200平方米,外部以蘭花造型設計,是一個袖珍的熱帶植物園。溫室內分為仙人掌及多漿植物區、棕櫚科區和蘭花區三個欣賞區。
巖石園內有造型千奇百怪,就好象是抽象派雕塑家創作的藝術品。這些是新西蘭土著部落毛利族的圖騰柱。這里叫“太陽廣場”,中間象征太陽,四周分別是十二生肖,據說游人在自己生肖前拍照留念可以給自己帶來好運。這右邊是“玫瑰園”,那邊小巧玲瓏的山地建筑叫“醉華苑”,內設觀賞花卉展室和茶室,供游客欣賞與小憩。這一片景區叫“誼園”,是世界和平與友誼的象征。這個巨大地球狀石雕高達10米,上刻有和平鴿、橄欖枝、星星和月亮等圖案,寓意著“我們的友誼天長地久,恰如日月星辰”。而周圍則分布廣州各友好城市贈送的禮物,如德國法蘭克福的蘋果酒酒瓶、日本福岡的三人舞姬雕塑、美國洛杉機的路標、加拿大溫哥華的日晷等。
前面我們看到的是白云風景區新索道。
白云山舊索道于1986年建成運營,__年3月進行了改造,9月正式向游客開放。全長1800米。運速每秒5米,8人座的車廂每小時可運送游客達1400人次。
乘坐纜車上山,既可以俯看能仁寺等風景點,還可以遠眺羊城的秀麗風光。下面,我們將乘坐纜車上山,然后參觀鳴春谷、摩星嶺和明珠樓三個游覽區。
【鳴春谷游覽區】
走出纜車,就是鳴春谷風景區。風景區由能仁寺、三特極限運動中心、白云晚望、“鳴春谷”大型鳥籠、白云曉望等景點組成。
請看左邊的“能仁寺”,這是白云山眾多寺廟中唯一恢復重建的一座。寺廟建于清代咸豐、同治年間,毀于抗戰時期,1993年廣州市人民政府投資修復,95年5月對外開放。寺廟深藏幽谷,綠樹環繞。寺里主要的古跡有虎跑泉、甘露泉、玉虹池等。虎跑泉相傳當年由于華南虎“刨地作穴,泉涌而出”,因而得名,至今水質還是甘冽清爽。玉虹池建于清光緒五年。泉口在巖壁,用石雕盤龍做成。近前來看,只見碧泉從龍口汩汩噴出,宛如玉龍吐珠。這里還有當年的抗法英雄黑旗將軍劉永福手寫的一個高2米、寬1米的“虎”字,筆力雄渾有勁,一氣呵成。字上面為兩顆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就像是一只傲立的猛虎,俯視人間。能仁寺是白云山恢復文物古跡中的典范,它以其氣勢宏大、古跡眾多,以及靈驗的風水寶地而吸引眾多“善男信女”和游客到此參觀游覽。
山頂廣場左側是“白云晚望”。這景點早在元代便是羊城八景之一,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每當傍晚夕陽西下,天空出現五彩繽紛的晚霞,站在晚望亭,倚欄遠望,那良辰美景、旖旎風光就會盡收眼底,給游人一種“人間最美夕陽紅”的快意與美感。
山頂公園的右側是“鳴春谷”。它占地5萬平方米,目前是我國最大、亞洲第二大的天然鳥籠。建于1989年的鳴春谷坐落于“天南第一峰”與“九龍泉”之間的滴水巖谷地上,是取唐朝詩人韓愈“送孟東野序”文中“以鳥鳴春”之意而命名的。走進鳴春谷,映入我們眼簾的是這個天然的大鳥籠。它占地面積1.1萬平方米,以18根高10米至25米的鋼柱支撐,采用懸索式張網結構,頂部是不銹鋼,周圍鍍鋅鋼網將全區罩住。籠子里面是一個自然山谷,谷中放養的鳥類有丹頂鶴、天鵝、孔雀、黃腹角雉,藍馬雞等130多個品種,5千多只,構成立體賞鳥的優美環境,置身其中,仿佛深入“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境界,令人有回歸山林之感。
在珍稀鳥展區里,我們不僅可以欣賞到各類珍稀保護鳥類,還可以看到我國一些省、市的省鳥、市鳥。如廣東省的“白鷴”,齊齊哈爾市的“丹頂鶴”,山西省的“藍鳥雞”,四川省的“紅角雉”等,都是著名的省鳥或市鳥。現在我們看到的眼部有一條白色長眉的是廣州市的市鳥,叫“畫眉”。它鳴聲高昂悅耳,聲清流利,婉轉柔和,勝似笛聲,使人聯想起“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的古代著名詩句。
在馴鳥表演區里,我們還可以看到極富情趣的小鳥表演,它們有打籃球、蕩秋千、溜滑梯、拼字板、仿學人語、叼錢游戲等。幸運的朋友還可觀看到孔雀開屏、鴛鴦戲水、與錦雞漫步、仿白鷴徜徉等一幕幕美好的場景。
【摩星嶺游覽區】
朋友們,這里是白云山景點最集中的摩星嶺景區。它包括有九龍泉、廣州碑林、白云山賦、南雅堂、雙溪別墅、山莊旅舍和摩星嶺等景點。
白云山知名度最高的泉,叫“九龍泉”。相傳秦代的安期生隱居在白云寺,經常饑渴難忍,找不到水。一天,他突然發現思內崖邊出現一個洞,里面出現就個白白胖胖的童子在嬉戲。一會兒,九童子化為九條彩龍,騰空而去。過后,就在九童子出現的地方,冒出一個泉眼,泉水滾滾涌出。因而這泉眼得名“九龍泉”,又叫“安期泉”。“九龍泉”水質清冽甘甜,用它泡制的茶,清香甘甜,口感細膩,還具有金石的味道。
廣州碑林的前身是“白云寺”,寺建于宋朝,是廣州歷史最悠久的石寺之一,后毀于戰火。1992年,由廣州市政府投資,在此新建了廣州碑林,于1994年對外開放。一進碑林,首先看到的是2座啟示磅礴的九龍柱。它高6米,直徑1.1米,重9.9噸,用青石雕成,柱上端有9個并列環繞的龍頭,其重量、高度、直徑及雕刻工藝均為全國龍柱之最。
出了碑林往西行,便可看到一座古雅院落掩映于綠蔭中的“雙溪別墅”。別墅原址為“雙溪寺”,當年因有“月溪”和“甘溪”兩支泉水繞寺而得名,門楣上“雙溪”二字是朱德元帥手書。過了“雙溪別墅”再往西行,松林掩映下,一塊巨石上刻著“松風”兩個蒼勁大字。過了松風,便到了山莊旅舍。1965年,周恩來總理在“山莊旅舍”接見了印尼副總理,并在此召看重要國事會議。1978年,鄧小平同志南巡來到山莊旅舍,在這里構思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春天的故事”。
摩星嶺是白云山的最高峰,海拔382米。它原名碧云峰,康熙年間修《廣東志》時,才改稱為“摩星嶺”。臨登摩星嶺之巔,可俯視廣州全貌,而且不同的天氣可觀賞到不同的景致。雨天是“白云山上白云飛,白云山下白云浮”的白云山所特有風姿突現;晴天是群峰競秀,萬木蔥蘢,真是“看不盡的云山重重,流不斷的珠水悠悠”。
【明珠樓游覽區】
這里是明珠樓游覽區,區內的“白云松濤”4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是1965年董必武登臨此處時的親筆題詞,。巨石后有聽松亭和倚窗亭。身處亭中可以細看松林,靜聽松濤聲。
明珠樓原是廣東軍閥陳濟棠給其三姨太莫秀英所建的2層別墅。現在樓下為小賣部,樓上是茶樓,游人既可品茗,又可遠眺湖光山色。登上明珠樓,我們看到的是一座碧波蕩漾的大水庫,那就是著名的黃婆洞水庫。水庫修建于1956年,給美麗的白云山增添了更多的嫵媚和秀氣。水庫三面環山,萬木蒼翠。水中產有一種叫“白云金絲”的小魚,長僅一寸半,頭部有一段金黃色的紋貫通到尾部,尾鰭有鮮紅斑點,十分美麗奇特,是水族愛好者十分喜歡飼養的一個魚類品種。
明珠樓背面的桃花澗是以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為構思的中國式山水寫意園林,園中蜿蜒曲折的流水溪澗,鮮花常開,桃李爭艷,吸引不少游客索溪探花。
白云山的講解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有關廣州嶺南印象園導游詞簡短三
第一條 合同當事人
出租人(甲方)
承租人(乙方)
根據國家、省、市有關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甲乙雙方本著平等、自愿的原則,經協商一致訂立本合同,并共同遵守。
第二條 甲方同意將坐落在 區 路/街(巷、里)116號房號的房地產(粵房地證字)出租給乙方作 辦公 用途使用,建筑(或使用)面積 平方米,分攤共用建筑面積/平方米。
第三條 甲乙雙方協定的租賃期限、租金情況如下:
租 賃 期 限 月租金額(帀種: 人民幣)元
小 寫 大 寫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元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注:期限超過20年的,超過部分無效。
租金按 月(月、季、年)結算,由乙方在每 月 (月、季、年)的第10日前按 現金或者轉賬 付款方式繳付租金給甲方。
第四條 乙方向甲方交納(人民帀) 元保證金(可以收取不超過三個月月租金數額),甲方應在租賃期滿或解除合同之日將保證金退回乙方(退回乙方、抵償租金)
第五條 雙方的主要職責:
1.甲乙雙方應當履行《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廣東省城鎮房屋租賃條例》、《xx市房屋租賃管理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義務。
2.甲乙雙方應當協助、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房屋租賃、房屋安全、消防安全、治安、計劃生育及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查處工作。
第六條 甲方的權利和義務:
1.依照合同約定將房屋及設備交付乙方使用。未按約定提供房屋的,每逾期一日,須按月租金額的3%向乙方支付違約金。
2.甲方應負的修繕責任:現狀交樓
3.租賃期間轉讓該房屋時,須提前3個月(不少于3個月)書面通知乙方;抵押該房屋須提前60日書面通知乙方。
4.發現乙方擅自改變房屋結構、用途致使租賃物受到損失的,或者乙方拖欠租金15個工作日以上的,甲方可解除合同,收回房屋,并要求賠償損失。
第七條 乙方的權利和義務:
1.依時交納租金。逾期交付租金的,每逾期一日,乙方須按當月租金額的0.5%向甲方支付違約金。
2.乙方應負的修繕責任:自行裝修間隔
3.租賃期屆滿,應將原承租房屋交回甲方;如需繼續承租房屋,應提前60日與甲方協商,雙方另行簽訂合同。
第八條 其他約定
第九條 甲乙任何一方未能履行本合同條款或者違反有關法律、法規,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的,造成的損失由責任方承擔。
第十條 在租賃期內,如遇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無法履行時,甲乙雙方應按有關法律規定及時協商處理。
第十一條 本合同一式肆份,甲乙雙方各持一份,送一份給街(鎮)出租屋管理服務中心備案。
第十二條 本合同在履行中如發生爭議,雙方應協商解決,協商不成時,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或向xx市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第十三條 本合同自雙方簽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簽章) 乙方(簽章)
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
證件號碼: 證件號碼:
委托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
證件號碼: 證件號碼:
地址: 地址:
聯系電話: 聯系電話: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經審查,該合同以穗租備 號予以登記備案。
經辦人: 租賃登記備案機關(簽章) 年 月 日
經審查,該合同以穗租備 號予以登記備,但該房屋具有《廣州房屋租賃管理規定》第 條第 項情形,或出租人未履行第 條款義務,予以注記。
經辦人: 租賃登記備案機關(簽章) 年 月 日
經審查,該房屋的出租人已按照《xx市房屋租賃管理規定》規定整改完畢,符合出租條件,注銷注記。
經辦人: 租賃登記備案機關(簽章) 年 月 日
經審查,該合同以穗租終 號予以注銷登記備案。
經辦人: 租賃登記備案機關(簽章) 年 月 日
有關廣州嶺南印象園導游詞簡短四
懷圣寺又名光塔寺,位于中山六路光塔街,是公元七世紀伊斯蘭教傳入中國后最早興建的古清真寺之一,
廣州懷圣寺,據《南海百詠續編》載:懷圣寺為"回教之祖,名貴圣穆罕默德,寺號懷圣,懷念貴圣也"。可見,懷圣寺寺名是這樣得來的。懷圣寺與揚州仙鶴寺、泉州麒麟寺、杭州鳳凰寺合稱中國伊斯蘭教四大古寺。
相傳唐高祖武德年間(618-626年),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曾派門徒4人來華傳教。其中的艾比?宛葛素于唐貞觀初年從波斯灣到達廣州,建造了懷圣寺。懷圣寺于627年建造,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
懷圣寺歷史上曾遭火焚而后重建。現寺是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再次修建的。全寺占地2966平方米。寺門西南隅為著名的光塔;正面為看月樓;樓后為月臺、水房、東西回廊等;再后為禮拜殿。殿坐西朝東,禮拜時面向圣地麥加,
禮拜寺造型莊嚴肅穆,比例、色彩、裝飾均具西亞風格。寺的整體采用中國軸體對稱布局,層層深入,逐步展開。
寺內設有教長室、藏經室,禮拜大殿和專供洗禮的水房。教徒們常在星期五“主麻日”和伊斯蘭教節日前來聚禮。廣州交易會期間,許多阿拉伯商人前來做禮拜。
寺內的光塔,高36米。它的圓形塔身、筆尖形的塔尖顯示了阿拉伯特有的建筑風格。在每次禮拜前,就有人登上塔頂高喊“邦克”,招呼伊斯蘭教徒快來做禮拜,故該塔最初叫“邦克塔”。因“光”和“邦克”在廣州話里發音相似,故該塔又稱光塔。當時阿拉伯教徒常在晚上登塔點燈,為阿拉伯船舶指引航向。
懷圣寺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年建造懷圣寺的艾比?苑葛素歸真后,葬于桂花崗的先賢古墓地。
有關廣州嶺南印象園導游詞簡短五
各位游客:大家早上好,我是這次游行的導游。我姓廖,名瓊青。大家可以叫我小青。但我可不是《新白娘子傳》里頭的小白妹妹小青哦!話外題不多說了,讓我們進入正題吧!
今天讓我們特殊一回,由我帶大家到廣州游覽。
歡迎來到四季如春的廣州,美麗的廣州又叫花城。
今天我帶大家去游廣州塔。她是廣州一個新景點,來廣州不上廣州塔,那就是白來廣州一趟了,哈,哈,哈哈……大家出發吧!
游廣州塔最方便是乘地鐵,我帶大家坐3號線到赤崗塔站,由b出口出來。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位于廣州市中心的廣州塔!廣州塔也被稱為“小蠻腰”哦,因為她獨特的結構,就像少女在搖曳纖細的腰肢一樣,所以才有這一滑稽的外號!“小蠻腰”最細的部分是在66層,海拔600米,是中國第一高塔!它還具有觀光、展示、游覽和發射信號的功能!在廣州塔里面,還有6個世界之最,分別是:最高的自立式電視塔;最長的空中云梯;最高的旋轉餐廳;最高的4d影院;最高的露天觀景平臺,真是吃喝玩樂什么都行!在里面,你還不用為你的安全問題著想,因為廣州塔可以抵抗8級地震,12級臺風,無論刮風下雨,里面都是最舒適的哦!還等什么,進去看看吧!
我已經為大家購了票,現在分給大家,一人一張……請跟我通過安檢,注意不要帶水和食品……,現在我們已經坐上觀光電梯了,您會如騰云駕霧般地快速上升,不用2分鐘,現在電梯已經穩穩停在84層、433.2米高的觀光層了。
大家可以隨便走走看看,窗外是360度的無敵風景,整個羊城都盡收眼底。請各位游客往北看,這就是廣州的新中軸線,大家再低頭往下看,這就是中國第三長河-珠江,它就像一條彩帶,碧綠的江水,從塔底緩緩流過。膽大的游客可以在凌空伸出的“玻璃格子”站上去,您會覺得猶如懸浮在云霄,上下左右全部都是空的。看著玻璃地板下方的地面馬路,車流細小如蟻,珠江在腳底蜿蜒,可能讓您眩暈……
如果您晚上來到這里,廣州的夜景更是美不勝收,讓您留連忘返。
今天我很高興和大家來游廣州塔,請大家慢慢觀賞,我祝大家玩得開心……
有關廣州嶺南印象園導游詞簡短六
各位團友,大家好!
歡迎來到洪秀全故居參觀!洪秀全是我們花都的驕傲,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閃亮的名字,所以大家來到花都一定不能錯過洪秀全故居。
大家都知道洪秀全領導的是一次農民運動,但洪秀全自己可不是一個農民,他是一個書生。古時有一句老話叫做“書生造反,十年不成”,但是我們這位書生卻是不同,不但造了反,而且造了大反,從廣東直打到南京,還揮師北進,直攻北京。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不同昵?我帶大家參觀時慢慢給各位講解,參觀完之后大家就全明白了。
好,大家進門先向左轉,這里有一間不起眼的小土屋,如果沒有導游帶領,散客們常常都漏掉它,但這才是真正的重點——洪秀全教書的私塾。大家進來看一下,是一間土坯磚砌成的簡陋小屋,里面光線暗淡,幾排古舊的小桌椅,但這就是這官祿抪村一百多年前的私塾了。當時叫“書房閣”,洪秀全5歲就開始在此讀書,到了16歲起又接過教鞭,開始在這里教書。
不過,這已不是原來的房子了,因為在洪秀全金田起義之后,清朝政府曾與1854年和1864年先后兩次到官祿抪“誅九族”,差不多所有的親人都被殺光,村里所有的房屋都被燒光,什么都推平了,這所私塾當然更不能幸免。所以現在的房子是解放后根據調查資料和考古發掘在原來的地基上重建的。
現在,大家跟我到洪家祠堂參觀,昔日洪秀全創立了“拜上帝會”后常在此處向村民宣講教義。金田起義后宗祠被清軍焚毀,1911年洪族后人將之修復。這里展示著太平天國起義的許多介紹資料。洪秀全當年也曾是一個讀書、參加科舉考試的書生,1843年他最后一次到廣州參加科考時見到了一本基督教小冊子《勸世良言》,上面宣傳眾生平等、人們都是兄弟姐妹等思想,這對他觸動很大,回來后他開始宣傳這些思想,并寫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等讓普通農民易記易懂的歌謠,讓孩子和農民們到處傳唱。里面說“天下多男人,盡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盡是姐妹之輩”、“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等等。這些思想極受廣大農民們的贊頌。
這時候正是鴉片戰爭以后,國家為了賠給外國人錢拼命在民間搜刮,民不聊生。農民們為了活命不停地發動暴動,1842到1850幾年間全國的農民暴動達90多次,但由于他們力量分散,也沒有一個有力的思想指導,很快就都被鎮壓下去。洪秀全可不是這樣急急忙忙沒有遠見的人,他只是在鄉間宣傳他的這些歌謠,給人們心中種下種子,并成立鄉民組織互助互幫,共同抵抗敢府和土豪劣紳的盤剝欺壓。這樣他在人民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到1850年,在廣東、廣西的十多個縣里都建立了他創建的拜上帝會,會員超過l萬人。
1851年,廣西鬧災荒,人們實在過不下去了,于是洪秀全帶領他們在金田村發動了起義。可能有人要問,為什么他不是在家鄉宮祿抪村發動起義,卻跑到廣西的金田村去起義呢?這是因為一開始他在家鄉砸毀孔子牌位受到當地官紳的迫害,使他無法在家鄉立足,另一個原因是金田所在的那一片地區是廣東、廣西的交界處,還是漢、壯、瑤混居的地方,清政府統治的力量比較薄弱,所以洪秀全聰明地避實就虛,再加上當時是廣西鬧災荒,人們暴動的動力大,這些條件相加,造就了成功的金田起義。
起義之后,他建號“太平天國”,起義軍稱“太平軍”。因為他一直宣傳的就是“天下一家,共享太平”。接著太平軍北上,同年秋攻戰永安(今蒙山縣),在這里整頓建制,這就是著名的“永安建制”,太平天國初步建立了政權。第二年春天奪取了武漢三鎮,隊伍發展到50萬人。再下一年春天,太平軍占領了南京,定都在這里,改名為“天京”,并在這里組織了北伐和東征、西征。
西征是賴漢英指揮,一路奪取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占領了大片土地。東征奪取揚州,攻破江北大營、江南大營,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北伐就打得比較苦了,出發時一路順風,直打到天津,北京震動,巨商富民舉家遷徙。清政府嚇得發慌,派出了他們最厲害的僧格林沁一路攔截。由于洪秀全以及他的主要將領都是南方人,從不知北方的嚴冬會寒冷到什么地步,以至于睡在露天的士兵們凍死在冰凌上,沿路皆有。最后北伐軍一路浴血奮戰兩年,全軍覆沒,但連僧格林沁都說他們被圍時“糧米斷絕,但或戰或守,從容不迫,毫無潰亂情形”。
在這東征西討的過程中,留在南京的領導集團卻發生了變故。因為太平軍到底是一支農民的軍隊,封建意識非常嚴重,動不動就鬧什么“降神”的活劇。東王楊秀清為了奪權,常常表演上帝附身,讓洪秀全向他下跪,而許多人也都深信不疑,這樣內部的領導就亂了套。于是先是北王韋昌輝殺了楊秀清,然后韋昌輝又被殺,然后翼王石達開又出走,太平天國元氣大傷,洪秀全也病逝,最后被曾國藩率領的湘軍擊敗,堅持14年之久、勢力發展到18個省的太平天國革命終于失敗。
大家現在跟我出來去參觀洪秀全出生長大的地方。現在大家看到的一排六間房就是他的父母、兄弟,和他以及妻兒所住的地方。最左邊的一間就是洪秀全夫婦的住房,現在門上掛著一塊匾額,寫著“洪秀全故居”,這塊匾是郭沫諾題寫的。1849年,洪秀全的長子洪天貴福(后為幼天王)就在此誕生。洪秀全所寫的《原道救世歌》等文獻也全都是在這所房子里完成的。
這是他父母的房間,里面現在掛著身穿清裝的洪秀全高祖夫婦畫像,上有洪秀全親筆題詩。其他是他的兄弟的房子和廚房等等,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那種獨特的床,四周略略高起,像一個槽似的,對了,這就是客家人獨有的木床,俗名叫“豬槽床”,可能有人要問“洪秀全是客家人嗎?”對!正是這樣,大家有沒有注意過太平天國的服裝,每個人都戴一個式樣獨特的頭巾,這正是廣東客家的人傳統服飾啊!直到現在粵北的河源、連平等地還有許多客家人是做這樣的打扮呢!
前面我們說過,當年金田起義之后清政府到這里來殺人放火,村里所有的房屋都給燒光,這些房子當然也燒光了,所以這也是在原墻基的地址上復原的。大家看看右手邊,這里還有沒復原的墻基,這就是太平天國的另一位名人洪仁玕的住所,他是太平天國的干王,在后期總理朝政,寫有《資政新篇》這部著名的我國第一部具有資本主義色彩的治國大綱,是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好,下面大家跟我來看看不遠這棵繁茂的大龍眼樹。這是洪秀全少年時親手種下的,它旁邊就是洪氏家族飲水的古井。當年因為井旁邊都是花崗巖,很難種活樹,種了許多次都長不成,終于只有洪秀全種的這一棵成活了,當時村中的人都說這娃子將來要成人物。相傳就在清政府來燒村的前一天,天降大雨,一道閃電擊中此樹,將它劈成兩半,于是它才逃過敵人的焚毀。沒想到此樹并沒有死,第二年又發出了綠芽,直到今天,每年的七八月聞依然碩果累累。
大家看它的樹身從中間分為兩半,并且匍匐在地,宛如偃臥雙龍,但倔強的它又從兩端向上伸展,五條新生枝干從樹身拔節而起,枝繁葉茂起來,蔭蓋的面積更大,一棵樹比兩棵樹的范圍還大。1959年9月,謝覺哉參觀時即席題詩一首:“天王理想今全現,掃盡不平才太平。留得千載龍眼樹,年年展眼看分明。”這棵樹正象征了洪秀全的精神,不屈不撓,戰斗到底,并永遠向往著太平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