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有關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導游詞(精)一
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白洋淀荷花大觀園的北門碼頭,碼頭背靠的是金元寶形的荷花大觀園園區,碼頭呈內弧凹形設計是廣納祥瑞之意,碼頭有150個泊位,可同時停靠150艘游船,白洋淀荷花大觀園的水寨門,高12.8米,跨度15.8米,大門橫梁上是當代書法家劉炳森先生的墨寶“荷花大觀園”。綠色的大字寓意著白洋淀荷花大觀園是“四面荷花八面葦,一淀碧水滿園春”的生態景區。這是白洋淀荷花大觀園景觀分布圖,對園中景觀的分布進行了平面標注,大家可以在入園前有一個概括的了解,以便游覽。
迎賓長廊—步行街—月戀鴨灘—逍遙渡導游詞
各位游客,我們現在步入迎賓長廊,迎賓長廊長66米,是木質結構,體現生態的主題,左側的河道是大觀園與外界的相連水路,河道內睡蓮含笑,游魚戲水歡迎來賓,左側是迎賓橋,右側是步行街,由于園區呈金元寶形,左走,右走,能夠殊途同歸。那么,看大家想往哪走?如果想乘車坐船,還是往右邊走吧。
(游客可以在出大觀園前在這里購物)
大家看,迎面木牌上有北京著名書法家于曙光先生為第十屆荷展創作的書法作品,有朋友能讀下來嗎?對,“世人都學蓮花品,官自清廉民自安?!边@句話是高占祥先生詠荷喻人的絕妙佳句。
這邊,掛在木欄上的木牌是白洋淀荷花大觀園的景點、景區提示牌,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和興趣自由選擇。
在大觀園觀景有三種游園方式,有駕舟親水、踏橋漫步、乘車環園,您選擇哪種?
腳下是步行街,我們左側是一個深水港灣,水深3米,這里是大觀園的深水區之一。請看那個小柳灘像個月芽嗎?因物象形,那叫“月牙灘”,旁邊那個小木屋是鴨的別墅,所以又叫月鴨灘。這里是大觀園36景之一,叫月戀鴨灘。
步行街也就是商品一條街,在這里,大觀園專為游客準備了各種商品。東側主要銷售白洋淀土特產品,如咸鴨蛋、松花蛋、雞頭米、菱角米、白蓮子、紅蓮子、蓮子芯、蓮蓬。活魚。觀賞魚等。中間銷售書畫、攝影。葦編工藝品。西側主要銷售旅行用品,如遮陽傘,雨具,飲品,小食品等。還有工藝蠟燭及具有園區特色的小紀念品。文化衫等。白洋淀大觀園實行統一管理,全體員工均培訓上崗,統一著裝,掛牌上崗,讓游客享受到文明,熱情,親切,周道的服務。
這里是逍遙渡和游覽車始發站,您可以稱作電瓶車環園游覽,也可以乘船到百頃荷塘賞荷觀魚。坐上舒適漂亮的電瓶車,穿行于翠葦環抱,柳絲漫舞的十里柳堤,美的感覺勝過西湖蘇堤。乘舟形如百頃荷塘,進入天人合一的境界,體會浪打船搖,享受清風荷香,心靈與自然交融的至真至美。還可以親自捕魚,捕魚方法有下粘網、扔旋網、倒蝦簍、地龍。密縫等等。還可船分兩隊,兵分兩行,玩打水仗。大家是乘車還是乘船?我可以幫助您購票。
(白洋淀荷花大觀園服務區導游詞)
我們來到了大觀園的服務中心,服務中心是白洋淀大觀園的辦公場所,旗臺區周圍是花壇,旗座建于睡蓮池中央,一座漢白玉石拱橋與廣場相通。高高飄揚的三桿大旗,中央是國旗。左邊是河北卓正集團旗幟,右邊是子公司白洋淀荷花大觀園旗幟。這個廣場是20xx年為全國第xx屆荷展開幕式容納2800名嘉賓建設的。東邊是待舟涼廊,西邊是休閑涼廊,您可坐在草坪中的涼亭或長廊內靜觀荷花綻放,看水鳥捕魚,聽魚食水草,悠悠然寵辱皆忘。睡蓮池水中彩魚游運,您只要一拍手,彩色的魚群就會游到您身邊。服務區設有總經理室、保安室、接待部、行政部、廣播室。醫務室隨時為您提供服務!
(大觀園乘船游園導游辭,100元/船/小時,自主選擇)
各位游客,現在我們上船了。上船時請不要腳踩兩只船。腳要踩當中,身子要端正。入艙腳要輕,坐船兩邊分。保持船的平衡。
白洋淀荷花大觀園備有觀賞木船,大家既可乘船蕩槳于荷塘里賞蓮。聆聽蛙鼓鳥鳴。體會浪打船搖,享受清風荷香,也可以駕舟參與下網。下蝦蔞。下密封捕魚和摘菱。采蓮。放荷燈等娛樂項目。彩云浮水,波漾荷塘,鳥在天上飛,魚在水中游,正是人在畫圖中的感受。
白洋淀大觀園的百傾荷塘中有白洋淀野生的紅蓮、粉蓮、和白蓮;也有從微山湖、洞庭湖、洪湖。西湖等全國各地引進的野生蓮。花期花色華容各異爭奇斗艷,荷蓮迎賓。葦路招手,以荷比物,以荷興思,游在大觀園百傾荷塘,荷文化的芳香沁人心田。
有關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導游詞(精)二
各位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非常歡迎大家來到野三坡民族園度假村游覽。我是民族園區內的導游員,今天由我來為大家做導游服務,希望我的導游能給大家帶來一份好的心情,并預祝大家玩得開心,愉快。
首先,我把野三坡給大家做個簡要介紹:
野三坡地處河北省淶水縣境內,總面積600平方公里,距北京中心僅120余公里,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被首都市民形象地稱為“北京的后花園”。這里不僅風光秀麗,而且交通條件也非常便利。京原鐵路在野三坡有三座中間站,分別是野三坡站、茍各莊站和福山口站。其中前兩站分別位于拒馬河和百里峽的兩個重點景區。108國道及省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東可至北京、天津;南可到保定、石家莊;西可去太原;北可去門頭溝、張家口和呼和浩特等。所以說野三坡是太行山北段的重要交通樞紐,可謂是“條條大路通三坡”。
野三坡自古就有“世外桃園”之稱,那“三坡”之名是怎么來的呢?原來這里的地勢由南向北逐漸增高,分為上、中、下三坡,上坡和下坡的氣候相差半月有余,山下的核桃已結果,山上的核桃樹才開花,可見三坡之名是由地勢變化,氣候不同而產生的。那么“野”字是怎么回事呢?據《涿洲志》載,明初燕王朱棣興師掃北行至野三坡境內的奴才嶺時,見一只松鼠在那里捧食松果,燕王以為在對他拱手施禮,就對左右曰:“獸且如此,況人民乎!”于頒恩詔免除丁糧。三坡人民也免除了一場災難?!八墒笥懛狻钡墓适轮两裨谌聫V為流傳。時至清兵入關推翻明朝后,清政府對三坡地區實行重賦,不許三坡人民加入科舉考試的行列,還經常騷擾三坡人民。三坡人民就組織了家道殷實,素孚眾望的“老人官”來管理坡內的一切事務。這也許就是有記載的中國最早的民主選舉制度。后來康熙皇帝上五臺山尋父路經三坡,三坡人民奮力抵抗。康熙皇帝稱三坡人民為“窮山惡水,野夫刁民”強給三坡人民加個“野”字,這就是野三坡的來歷。
野三坡由七大風景區組成,分別是百里峽自然風景游覽區、佛洞塔奇泉怪洞游覽區、龍門峽長城文物保護區、金華山尋奇狩獵游覽區、百草畔原始森林開發區、拒馬河避暑療養游樂區以及新開發的三皇山景區。在這七大景區內分布著數百個風景點,是山水泉洞、林木花草、鳥獸魚蟲、文物名勝無所不包、無所不奇的綜合性自然美整體。
現在請大家隨著我由前寨門去民族園內了解一下六個民族的風土人情和民族文化。民族園的前身是野三坡度假村。于1986年對外開放接待游客。為落實全國政協22位少數民族委員關于在北京周邊興建56個少數民族村寨的提案。于1992年在度假村建成了北方地區最大的少數民族村寨—苗寨。1995年又進行升級改造,形成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少數民族文化村寨。為了豐富民族文化,今年春天,旅游集團公司又改建了侗寨、摩梭寨,并新建了傈僳寨、獨龍寨、愛伲寨,組成六個少數民族村寨,形成“民族園”。
前面這個木質牌樓式建筑便是苗族“寨門”了。說起苗族,它是一個具有歷史悠久的跨境民族,主要分布在數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我國是苗族的發祥地,其悠久的歷史造就了該民族獨具特色的建筑、飲食、服裝、文化藝術。.請大家繼續看一下這個寨門,雖叫寨門卻無門板,不能關閉,在真正的苗鄉,有時用兩棵翠竹的頂端擰在一起來作為“寨門”。在苗族同胞看來寨門的防衛作用是信念上的,不在乎它的實際安全功能,只是用來作為寨子內外的一種標志而已。寨門是苗族同胞們迎來送往賓客的公共場所,遇到賓客進寨,男女老少便群集在門外設置攔路酒,而兩側的苗家的姑娘小伙們一邊吹著蘆笙,一邊唱著攔路歌,一邊跳著歡快的舞蹈,隆重地為賓客舉行歡迎儀式,表現了苗族同胞的熱情好客。
寨前坡后的這些郁郁蔥蔥的樹木是保寨樹,它象征著苗族同胞的生生不息,深受著苗族同胞的垂青。在苗族同胞的心目中,不管是人工種植的還是天然生成的,只要被視為能使其風調雨順、寨泰民安的“保寨樹”一概不能砍伐,甚至枯枝敗葉都不能帶回家燒,如果哪家淘氣的孩子,不小心折了一棵,母親便會帶上孩子來到這棵樹前焚香禱告,祈求老天的饒恕。苗族同胞如此敬重樹木,可能是經歷了濫砍亂伐,生態平衡被破壞而造成災難的過程,他們不懂得環境保護的科學道理便以樹木有靈作解釋了。
大家看到的這些吊腳樓便是苗族同胞的民居了。度假村苗居是根據貴州苗居修建成的,它的吊腳樓的基本特點是樓角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造成一種高低錯落,虛實相同的藝術效果,而民居的建筑特點是在二樓寬敞明亮的走廊上設置的這種“美人靠”,美人靠是苗族姑娘做針線活和梳妝打扮的地方,據說在“美人靠”上靠一靠會越來越年輕漂亮,您不防也來試試看,看是否真的越靠越漂亮呢?
苗族的服裝多為自紡、自織、自染、自繡的,款式多過一百余種,頭飾以銀飾為主。每到演出時間,苗家姑娘會身著盛裝出場,重點推出“上刀梯”、“下火?!钡瓤廴诵南业木使澞?。
有關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導游詞(精)三
首先我代表白洋淀人民歡迎你的到來!我國有句古話"千年修的同船渡",現在我們就將同乘一船去飽覽白洋淀的美麗風光,看來我們是千年修來的緣份,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呦!在這里我還要提醒一下各位,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手機、照相機等,否則不小心掉到白洋淀里可就變成"落湯機"了。預祝大家度過一個愉快、難忘的白洋淀之旅!
現在我們的游船已經蕩漾在美麗的淀區,現在我把白洋淀的概況和歷史淵源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總面積有366平方公里,是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傳說很久以前,一個中秋之夜,天上的嫦娥偷吃了仙藥,朦朧中飄然離開月宮,就在她即將落入凡間的時候,突然驚醒,隨身的寶鏡跌落下來,摔成了大大小小的143塊,變成了大小不等的143個淀泊。您若不信,就請在中秋之夜到白洋淀來,您一定能看到美麗的嫦娥對著白洋淀梳妝打扮。當然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其實白洋淀大約形成于一萬年以前,是古雍奴澤遺址。白洋淀目前有大小143個淀泊,且各有其名稱。或根據它的物產命名,如荷花淀、菱角淀;或根據它的形狀命名,如葫蘆淀、羊角淀;或根據它的歷史傳說而得名,如撈王淀、燒車淀等等。其中白洋淀的面積最大,因此而命名。
白洋淀的143個淀泊被三千多條溝壕所連接,河淀溝壕縱橫相連,蘆蕩荷塘星羅棋布,水域遼闊,氣候宜人,風景絕美,四季競秀,水光天色,妙趣天成。春光降臨,蘆芽競出,滿淀碧翠;每至盛夏,"蒲綠荷紅"’"岸柳如煙";時逢金秋,蘆花飛絮,稻谷飄香;隆冬時節,堅冰似玉,坦蕩無垠。一年四季,景隨時移,氣象萬千,一派北國水鄉風光。白洋淀水產資源豐富,魚類達17科54種,鳥類有19科26種,盛產魚蝦蟹貝,蓮菱藕芡,特產有青蝦、絨蟹、皮蛋、鴨蛋、鴨肝、熏魚等,所以素有"華北明珠"、"北地西湖"之稱,有"魚米之鄉"、"日進斗金"之說。
白洋淀是華北天然的蓄滯洪區,四周有堤防圍繞,它上承潴龍河、孝義河、唐河、府河、漕河、萍河、楊村河、瀑河及白溝引河等九條河,下通渤海,是華北最大的濕地,有"華北之腎"的贊譽。淀中有純水村39個,生活著10萬勤勞勇敢的人民。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非常重視白洋淀的治理,以淀造福,以淀生財成了治理的主攻方向,淀區人民的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一年更比一年強。1991年9月來白洋淀視察工作,欣然題詞:"華北明珠白洋淀",為白洋淀的建設和發展掀開了嶄新一頁。
白洋淀地處燕南趙北,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歷史上不乏名臣碩輔、文人墨客、藝人工匠。關于白洋淀的文字記載,最早見于晉代辭賦家左思的《魏都賦》,書中寫道"…掘鯉之淀,蓋節之淵…"。掘鯉淀特指今天的白洋淀,北宋年間始稱白羊淀,后因"汪洋浩渺,勢連天際",遂稱白洋淀。據史志記載,北宋楊延昭曾在白洋淀屯兵御遼,現在境內的營、寨、口、壘等村名即來源于此;明成祖朱棣曾帶兵到留通淀、蓮花淀修筑臺田,并在洛王淀邊修建"樂駕臺"記功;清代康熙、乾隆皇帝多次到過白洋淀,在端村、郭里口、趙北口、圈頭等地修過行宮,康熙皇帝以"溪光映帶"贊美白洋淀大淀風光。此外,眾多文人墨客來白洋淀觀光游覽,寫出大量的詩詞歌賦,留下了許多千古傳頌的奇聞逸事。
在抗日戰爭時期,白洋淀是革命老區。活躍在白洋淀的水上游擊隊--雁翎隊,利用有利地形,駕小舟出入蘆葦蕩中,輾轉茫茫大淀,譜寫了一曲曲抗日救國的壯歌。他們打日寇、鋤漢奸、端崗樓、打伏擊,進行大小戰斗70余次,擊斃、俘獲日偽軍近千人。有31名雁翎隊戰士為了民族獨立和祖國的解放貢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一會兒我就將帶大家參觀雁翎隊紀念館。
現在您來到的是雁翎隊紀念館。參觀之前,請允許我先給您誦讀幾段抗日戰爭時期在白洋淀流傳的民謠:
雁翎隊,是神兵,來無影,去無蹤。漢奸心里直打顫,鬼子跺腳喊頭疼。
雁翎隊,是奇兵,端崗樓,像拔蔥。淀頭、劉莊、十方院,眨眼端個干干凈。
雁翎隊,是天兵,打了伏擊打保運。水路切斷運輸線,旱路擊斃楊文鳳。
雁翎隊,是子弟兵,白洋淀百姓最歡迎。群眾是水他是魚,魚水相連骨肉情。
從這段民謠中,我們可以看出雁翎隊是一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抗日武裝。它令敵人聞風喪膽,它與人民血肉相連;它有無數傳奇式的故事,它是一部生動的愛國主義教材。
這是雁翎隊紀念館的序廳。迎面屏風上的照片是原新華社副社長、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全國文聯委員石少華同志,在烽火連天的抗日戰爭時期六進白洋淀所拍攝的照片,反映了白洋淀的旖旎風光。屏風西側的畫面是以淀區景色為背景,上面的歌曲是《雁翎隊之歌》;東北側,我們看到的是身姿矯健的雁翎隊員正嫻熟地駕駛小船劃行在廣闊的白洋淀水面上。從畫面上,我們不僅看到波光粼粼的淀水,縱橫交錯的葦塘,而且欣賞到雁翎隊員的勃勃英姿。
現在我們來到第二展廳。這里介紹了華北明珠白洋淀的總體情況(因在白洋淀綜合導游詞中有介紹,此處略)。各位游客,下面這個展室是以歷史圖片為依據,真實地反映了我國抗戰爆發與冀中抗日根據地的建立。
第一組圖片集中反映了1937年7月7日侵華日軍對盧溝橋發動進攻,中國軍隊在盧溝橋上奮勇還擊的場面,以及北平、天津、保定相繼淪陷的情況。第二組照片突出反映了中共中央在陜北洛川召開會議,制定全面抗戰路線,通過"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的情況,朱德同志號召全軍指戰員將抗戰進行到底,毛澤東同志撰寫了指導我國抗戰的《論持久戰》,八路軍東渡黃河,投身于保衛祖國的抗日斗爭中去。第三組照片反映了我軍著名將領呂正操、孟慶山受中共中央派遣建立冀中抗日根據地。呂正操將軍任八路軍三縱隊及冀中軍區司令員,孟慶山任冀中軍區副司令員。從此,冀中軍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與侵華日軍展開了一場蕩氣回腸的殊死斗爭,而雁翎隊便是這場斗爭中開展水上游擊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第五展室,我們懷著十分憤慨的心情看到侵華日軍在白洋淀制造的許多慘案。請看,這是侵華日軍在白洋淀決堤128處,致使千里田園變成汪洋一片,造成200萬災民無家可歸;這是侵華日軍在白洋淀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后被洗劫一空的水鄉村莊。日軍的暴行與他們書寫的"王道樂土"的標語形成強烈對比,這也正是對侵略者的無情諷刺。從展出的圖表中,我們看到日軍侵略者先后在端村、關城等地制造了一系列慘案。敵人的暴行,遭到白洋淀人民強烈反抗。在喇喇地村一名15歲女童被日軍堵在屋里,奮起反抗,在其父與敵人搏斗時,抄起菜刀砍下敵人的腦袋。像這樣奮不顧身保衛家鄉、保衛祖國的事例在白洋淀屢見不鮮,這為雁翎隊以后的成立和軍民同仇敵愾抗擊日本侵略者奠定了基礎.
第六展室的重點是雁翎隊的建立。
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激起了白洋定人民奮起反抗。為鎮壓白洋淀人的反抗,日軍于1938年秋以"獻銅、獻鐵"為由,強迫當地獵戶交出土槍土炮,這對以漁獵為生的獵戶來說,等于掐斷了他們的生命線,因而獵戶十分憤怒。針對這種情況,中共新安縣三區區委書記徐建、區長李剛義趕到獵戶集中的大張莊村,召集獵戶開會,揭露日軍收繳獵槍的陰謀,號召組織抗日武裝。當場有22名獵戶報名參加,并自帶槍排、大抬桿、火槍組成了由陳萬任隊長的抗日武裝。因為火槍和大抬桿的引火處易被水打濕,所以插上雁翎。又加上獵戶過去行圍打獵時,小船行駛像雁翎群飛翔的"人"字形,因而當時的縣委書記侯卓夫便為這支隊伍起名為"雁翎隊"。
大家請看,這是大抬桿、火槍、槍排子和鷹排子,大抬桿、火槍射出的鐵砂,殺傷力極大,槍排子、鷹排子靈活快捷,是雁翎隊戰斗用的武器和船只。
這些照片是雁翎隊初建時的幾位領導和隊員。當時雁翎隊員駐扎在蘆葦叢中,對這種生活情況,雁翎隊員的形容是:
"天當被,地作床,蘆葦是屏障。喝的淀中水,吃的人民糧!咱是人民子弟兵,打敗鬼子保家鄉。"
第七展室介紹的是雁翎隊水上戰斗情況。
雁翎隊成立后,主要任務之一就是開展水上游擊戰,伏擊日偽軍過往船只,截斷敵人的水上運輸線。本展室的照片集中反映了雁翎隊員聽取上級指示,襲擊敵船、俘獲日軍以及對俘虜實行人道主義救治等活動的場面。
我們從這里可以看到雁翎隊員利用戰斗空隙時間進行軍事訓練的情況。他們練泅渡,搞演習,察地形,講戰斗,不斷提高作戰本領。請看第一組照片是雁翎隊員實彈演練情況;第二組照片是雁翎隊員實施漁戰結合的情況;第三組照片是摸察敵情,為下一步戰斗作好準備。
第八展室詳細介紹了雁翎隊對敵斗爭的另一條戰線--端崗樓、拔除敵人的據點。
敵人在水區不少村莊建起了崗樓,妄想遏制雁翎隊的活動。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雁翎隊以智取勝,利用敵人內部矛盾分化瓦解,里應外合,端掉了敵人一個個崗樓,挫敗了敵人封鎖雁翎隊的陰謀。
第九展室的主要內容是懲處漢奸,為民除害。
在全民奮起抗戰的同時,也有一些民族敗類賣身投靠敵人,為虎作倀,殘害百姓。在中共安新縣委領導下,成立了除奸團,對那些效忠敵人、罪不容赦的漢奸和叛徒,堅決預以鎮壓。當時,白洋淀流傳著雁翎隊除奸團三英雄的民謠:"要打搶,找田章;要爬城,找杜鵬;要仗膽,找熊管"。田章,槍法極準,百步之內,說打哪,就打哪,無一失誤。一次,在槍斃漢奸時,漢奸突然起身向葦地逃竄。田章把槍一順,喊了一聲:"打太陽穴!"話出口,槍聲響,漢奸應聲倒下。驗尸時發現,子彈正中漢奸太陽穴。
第十展室的主要內容為雁翎健兒冰上戰斗情況。
數九寒天,白洋淀上到處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雄壯場面。日偽軍企圖利用蘆葦已收割,雁翎隊失去天然屏障的機會,瘋狂圍剿雁翎隊。而雁翎隊在白洋淀人民的支持下,創造了"土坦克"、"冰上輕騎"等水上交通,作戰工具,巧妙與敵人周旋,讓敵人馬隊無法踏冰,步兵墜入冰河。本展廳的照片都是反映雁翎隊冰上戰斗場面的。
十一展室的圖片使我們看到雁翎隊是人民的子弟兵,群眾與雁翎隊血肉相連。
在如火如荼的抗日戰爭中,白洋淀人民全力支持雁翎隊斗爭。他們為八路軍、雁翎隊縫制棉衣,破冰捕魚慰問子弟兵,他們不顧個人安危掩護雁翎隊,為傷員喂飯,護送傷員到后方醫院。
十二展室是反映抗日軍民取得抗戰勝利的歡快場面。
"1943年,環境大改變,白洋淀的崗樓端了多半邊……"這首民歌唱的是1943年以后,白洋淀對敵斗爭形勢有了很大改變。到1945年,英雄的雁翎隊配合主力部隊全線出擊,解放新安城,徹底摧垮了盤踞新安的敵人。時隔不久,抗戰取得了最后勝利。
展室內展示的圖片包括雁翎隊偵查地形、攻打新安城,火燒敵人在新安的最后據點(原天主教室),以及雁鄰隊的光輝戰績和乘勝前進等多項內容。從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曾猖狂一時的侵華日軍頭目岡村寧次在投降書上簽字的垂頭喪氣的神態。歷史是無情的,正義戰爭必勝,非正義的侵略戰爭必敗,這是一條顛撲不滅的真理!
十三展室集中展示革命傳統在白洋淀地區得到發揚光大。
雁翎隊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白洋淀兒女頑強奮斗,自強不息。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征程中,他們英姿勃發,投身祖國建設,展示了嶄新的時代風采。
請看老雁翎隊員孫革、李全、劉海文、趙波、李志坤等人,正在神采奕奕地為各地群眾、戰士和前來白洋淀旅游的客人講述當年雁翎隊戰斗故事。雁翎隊英勇無畏的精神鼓舞著下一代,也推動了白洋淀地區的經濟發展,安新縣源興電力安裝有限公司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電力安裝工程中發揚"能戰斗、肯吃苦、不懼險、迎難上"的精神,做出重大貢獻,被譽為"空中雁翎隊"。這張照片就是弘揚雁翎精神的源興電力工人在高空作業的情況。
十四展室:英雄的雁翎隊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用自己的青春、鮮血、生命書寫了光輝一頁,一代雁翎英烈的犧牲更是名垂青史。
請看,這是曾為雁翎隊命名的原中共安新縣委書記侯卓夫的事跡專版;這是雁翎隊長陳萬烈士的專版。下面還有雁翎隊烈士邸芝科專版及部分雁翎隊員名單。
下面一組是黨和國家領導人深切關懷雁翎隊、關心白洋淀的照片。僅就現有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到朱德總司令、聶榮臻元帥、楊成武將軍、呂正操將軍來白洋淀視察時的珍貴照片。
另一組照片則是我國著名的作家、詩人、資深的新聞工作者先后為雁翎隊拍攝的照片,創作的小說、電影。孫犁在《荷花淀》中為我們描繪的頭頂荷葉伏擊日本鬼子汽船的游擊健兒、月光下織席沁著新鮮荷葉荷花香的水生嫂,早已成為人們難忘的形象,"荷花淀派"便由此而生;孔厥、袁靜描述的英雄兒女事跡,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徐光耀塑造的"小兵張嘎"形象,為無數兒童和成年人所喜愛。這些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鑄就了白洋淀一個文學時代的輝煌,成為我國現代文學發展史上一道絢麗奇特的景觀。
各位朋友,如果說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洶涌澎湃的人民戰爭的海洋,那么雁翎隊就是匯入這個海洋的一股河流;如果說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一支氣勢磅礴的抗日交響曲,那么,雁翎隊在抗日斗爭中,便是這支交響曲中的一個重要篇章。雁翎隊在抗日烽火硝煙中誕生,在血與火交淬中成長壯大。我們為有雁翎隊這樣的優秀中華兒女而驕傲,我們也一定要繼承雁翎隊的光榮傳統,在社會主義新時期做出應有的貢獻,無愧于英雄的雁翎隊,無愧于為中華民族解放而捐軀的先烈!
有關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導游詞(精)四
河北保定野三坡景區有許多文物名勝遺留至今,現有的“大龍門城堡”、“蔡樹庵長城”、“摩崖石刻”等都是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龍門城堡原是明長城“內邊”上的重要關隘,被譽為“疆域咽喉”。據《水經注》記載,這里在唐、宋以前叫“圣人城”,曾是中原與塞外的要塞重鎮,屢經戰亂。明代將其作為軍事重地重新修建,從嘉靖年間開始,由“欽依大龍門守口總指揮使把總官欽”戍守,清代沿襲明制,一直到光緒時才廢止?,F保存完好的大龍門城堡、城門,與其外圍的軍事設施遺址,仍然能使人看到一個完整的古代關隘防御體系,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卓越的建筑藝術和軍事才能。
大龍門城堡西北一華里的龍門峽,兩側山崖峭壁上留有30多處摩崖石刻,都是明、清時駐守關隘的武官留下的真跡。其中以“萬仞天關”、“千峰拱立”最為醒目,字高2.7米。其余題字大小不等,內容可分為兩類:一類為描述關山險要雄偉,以振軍威,多用于楷書寫成,字跡遒勁渾厚,筆力頓挫沉雄,各具風格。另一類則是描述這里山河秀麗俊美,以激發將士和民眾的愛國熱情,這一類多用行書、草書寫成,運筆瀟灑自如,是難得的珍品。題書者有明代萬歷年間都御史兵部侍郎賈三進,萬歷武進士欽依大龍門把總指揮都門何繼文,總兵呂志遠、 王世興等,這些刻字,為研究古代書法藝術提供了可靠的佐證。經專家考證,這里是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摩崖石刻群,被譽為“歷史文化長廊”。
舞蹈史畫
20__年,政府投資5000萬元完成了占地面積11000平方米,舞臺面積12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3500人觀看的野三坡大劇院,打造了以淶水、野三坡悠久歷史及厚重文化為主線的大型舞蹈史畫《印象野三坡》,利用世界頂級的聲光電技術、演員爐火純青的舞技和演技,演繹了野三坡及至整個黃河流域燦爛的歷史文化,從遠古人類到華夏始祖,從古代的名人志士到近代的抗日英烈,鮮活地表現了野三坡的歷史文化精髓,雞蛋坨七勇士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的章節,再現了革命先烈英勇不屈、舍生取義的偉大愛國主義情懷,《印象野三坡》演出已經成為野三坡景區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弘揚民族文化的重要文化產品。
“野”文化
野三坡歷史文化古老神奇,源遠流長,溯其歷史,《涿州志》記載:“三坡隸屬涿由來久矣,無可稽查?!钡⒚鳌⑶宕娙藢Υ说匾髻x的詩詞卻有不少。有詩云:此地即桃源,不知漢魏,遑論金元。逃名巖谷,循跡林泉。大好河山,忍終袖手無人管。滿坡積雪,山色有無間。野三坡地勢由南向北逐漸增高,差異很大,故此分為上、中、下三坡?!朵弥葜尽份d:“上坡與下坡因山脈之障蔽,氣候亦有不同,寒暖相差半月許,每逢春令,下坡核桃已結實,上坡始花。雨降稍遲,耕種亦隨之轉移?!笨梢?,三坡之名由地形變化、氣候不同而產生。
時至清代,因三坡人民崇敬明朝,清庭對這里的人民施加壓力,勒令三坡人民不許介入科舉之列,取消求得“功名”的權力。這時有些境外匪盜勾結官府也來敲詐勒索,三坡人民忍無可忍,遂樹起“反清復明”的旗幟,推舉“家道殷實,素孚重望”的“老人官”綜理坡內一切事務,被迫組織護坡武裝,保衛鄉里。由于對封建勢力的反抗,清朝官府給三坡人民強加了一個“野”字。從此,野三坡的“老人制”也就流傳下來,一直沿續到民國十八年?!朵弥葜尽贩Q老人制謂“實開民選之前列,獨樹自治之先聲。”
詩詞歌謠
野三坡曾流傳著一首歌謠:野三坡,野三坡,燕王掃北沒掃著,頭上束著野雀窩,穿的鞋子向上撅。清朝不讓進考場,祖祖輩輩血淚多,這就是對野三坡歷史的寫照。史料記載:“明初燕王爺朱棣興師掃北至三坡境界(奴才嶺),見山中野獸(松鼠)捧食松果,王意以為拱手施禮,當謂左右曰:“獸且歸順,況人民乎?”遂頒恩詔免除丁糧,至今野三坡還廣泛流傳著這里是受過皇封的地方。
抗日腹地
抗戰時期,野三坡是平西抗日根據地的中心腹地,英勇頑強的三坡人民積極參軍抗戰,勇往直前,付出了重大代價和犧牲,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對此,聶帥在《 聶榮臻回憶錄》中曾給予高度評價。至今,景區內的八路軍兵工廠、游擊小路、平西抗日烈士陵園等革命遺跡仍保存完好,野三坡這個革命老區又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天然課堂。
有關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導游詞(精)五
在我們深入了解百里峽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野三坡:
野三坡位于河北省淶水縣境內,處于太行山與燕山交匯之處,總面積520平方公里,距北京市中心僅100公里,是距北京最近的一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因此,被北京市民形象的稱為“北京的后花園”。
這里交通非常便利,國道、省道縱橫交錯,南接112線、保野路,北連108、109國道,京原鐵路橫貫景區,兩座標準的中間站可方便游人出入,形成了聯通北京、天津、太原、保定、石家莊等大城市一個發達便利的公路、鐵路網絡,真可謂是“條條大路通三坡”。
野三坡自古以來就有“世外桃源”之稱,但為什么叫野三坡呢?“三坡”是由于這里的地勢由南向北逐漸增高,隨著地勢的不同,氣候也有所變化,人們習慣上稱為三坡,那為什么三坡前面又加了一個“野”字呢?據《涿州志》記載,在明朝初期的時候,燕王朱棣興師掃北,所到之處燒殺搶奪,路經野三坡奴才嶺,發現這里的野獸松鼠在捧食松果,燕王龍顏大悅說:“獸且歸順,況人民乎?!本褪钦f這里的野獸都這么歸順于我,何況這里的人民呢?于是下令免除了三坡人民的丁糧,徭役。“松鼠討封”這個故事便在當地廣為流傳。但是清兵入關以后,便免除了這一優惠政策,激起了三坡人民的不滿,他們更加崇敬明朝,便打起了“反清復明”的旗號。于是清政府便下令不許這里的人民參加科舉考試,矛盾進一步激化。于是三坡人民便組織起來實行自治,推舉德高望重的“老人官”來管理坡內的事物,《涿州志》稱這種老人官制是“實開民選之先列,獨樹自治之先聲”。傳說有一次康熙皇帝上五臺山尋父,經過三坡受到這里的人民的阻撓,康熙非常生氣,就說這里是:窮山惡水,野夫刁民。野三坡的“野”字由此而來,顯然這個“野”字是封建帝王強加上去的,其實這里的人民是非常勤勞純樸、善良的,在抗日戰爭時期,這里就是平西抗日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地帶,三坡人民積極抗戰支前,付出了重大的代價和犧牲,涌現出了雞蛋坨五勇士跳崖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留有保存完好的劉家河烈士陵園,曾在這里生活、戰斗過的聶帥及楊城武、肖克將軍都給予了野三坡高度的評價。
建國后,三坡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積極發展生產,但由于自然條件的制約,生產力發展非常緩慢,人均收入不足70元,直至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1984年,當時任淶水縣文化局副局長的王寶義老先生,為了幫助當地老百姓脫貧致富,率領一班人馬來野三坡進行考察,在上級主管部門和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他克服了資金短缺、經驗不足等困難,終于使野三坡這個沉睡了千年的金娃娃得以蘇醒,并茁壯的成長起來。
1988年8月1日,國家建設部根據野三坡景區的觀賞、文化和科學價值、環境質量、游覽條件,審定野三坡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20xx年11月6日,野三坡百里峽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aaaa級旅游區,國家aaaa級旅游區的評定是國家旅游局對全國旅游區的旅游交通、安全、環境衛生、郵電服務、旅游購物、綜合管理、環境保護等八項內容的綜合考評,它的質量等級的確定,依據服務質量與環境質量評價體系及景觀質量評價體系,是景區、景點質量等級的劃分,aaaa級旅游區是當時國內旅游區頂級標志。
201x年七月,野三坡百里峽又被中華環?;饡鶕摼皡^的生態環境,環保設施,衛生質量、空氣質量等條件列為環保生態示范區,所以這里的生態環境就需要我們大家來共同營造維
有關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導游詞(精)六
在我們深入了解百里峽之前,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野三坡:
野三坡位于河北省淶水縣境內,處于太行山與燕山交匯之處,總面積520平方公里,距北京市中心僅100公里,是距北京最近的一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因此,被北京市民形象的稱為“北京的后花園”。
這里交通非常便利,國道、省道縱橫交錯,南接112線、保野路,北連108、109國道,京原鐵路橫貫景區,兩座標準的中間站可方便游人出入,形成了聯通北京、天津、太原、保定、石家莊等大城市一個發達便利的公路、鐵路網絡,真可謂是“條條大路通三坡”。
野三坡自古以來就有“世外桃源”之稱,但為什么叫野三坡呢?“三坡”是由于這里的地勢由南向北逐漸增高,隨著地勢的不同,氣候也有所變化,人們習慣上稱為三坡,那為什么三坡前面又加了一個“野”字呢?據《涿州志》記載,在明朝初期的時候,燕王朱棣興師掃北,所到之處燒殺搶奪,路經野三坡奴才嶺,發現這里的野獸松鼠在捧食松果,燕王龍顏大悅說:“獸且歸順,況人民乎?!本褪钦f這里的野獸都這么歸順于我,何況這里的人民呢?于是下令免除了三坡人民的丁糧,徭役?!八墒笥懛狻边@個故事便在當地廣為流傳。但是清兵入關以后,便免除了這一優惠政策,激起了三坡人民的不滿,他們更加崇敬明朝,便打起了“反清復明”的旗號。于是清政府便下令不許這里的人民參加科舉考試,矛盾進一步激化。于是三坡人民便組織起來實行自治,推舉德高望重的“老人官”來管理坡內的事物,《涿州志》稱這種老人官制是“實開民選之先列,獨樹自治之先聲”。傳說有一次康熙皇帝上五臺山尋父,經過三坡受到這里的人民的阻撓,康熙非常生氣,就說這里是:窮山惡水,野夫刁民。野三坡的“野”字由此而來,顯然這個“野”字是封建帝王強加上去的,其實這里的人民是非常勤勞純樸、善良的,在抗日戰爭時期,這里就是平西抗日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地帶,三坡人民積極抗戰支前,付出了重大的代價和犧牲,涌現出了雞蛋坨五勇士跳崖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留有保存完好的劉家河烈士陵園,曾在這里生活、戰斗過的聶帥及楊城武、肖克將軍都給予了野三坡高度的評價。
建國后,三坡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積極發展生產,但由于自然條件的制約,生產力發展非常緩慢,人均收入不足70元,直至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1984年,當時任淶水縣文化局副局長的王寶義老先生,為了幫助當地老百姓脫貧致富,率領一班人馬來野三坡進行考察,在上級主管部門和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他克服了資金短缺、經驗不足等困難,終于使野三坡這個沉睡了千年的金娃娃得以蘇醒,并茁壯的成長起來。
1988年8月1日,國家建設部根據野三坡景區的觀賞、文化和科學價值、環境質量、游覽條件,審定野三坡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20xx年11月6日,野三坡百里峽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aaaa級旅游區,國家aaaa級旅游區的評定是國家旅游局對全國旅游區的旅游交通、安全、環境衛生、郵電服務、旅游購物、綜合管理、環境保護等八項內容的綜合考評,它的質量等級的確定,依據服務質量與環境質量評價體系及景觀質量評價體系,是景區、景點質量等級的劃分,aaaa級旅游區是當時國內旅游區頂級標志。
201x年七月,野三坡百里峽又被中華環?;饡鶕摼皡^的生態環境,環保設施,衛生質量、空氣質量等條件列為環保生態示范區,所以這里的生態環境就需要我們大家來共同營造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