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字(通用16篇)篇一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睍抛鳛槿f里相隔的親人之間維系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這絕不是普通的家書,它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人的自愛其子,也是一種自然規律。人的生命總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業卻永遠無盡頭。通過親生的兒女,延續自己的生命,也延續與發展一個人為社會,為祖國,為人類所能盡的力量。我們看作者怎樣培育他的孩子,從家書中顯而易見。在1955年1月26日的信中,作者勸戒孩子如何面對情緒上的跌宕。首先,說明控制情緒的必要,其次,冷靜客觀的分析前因后果引以為簽,從而越來越堅強。十分真切地表達出所有‘過來人“回首”過來事“的心情:蒼涼而平靜,沉郁而超然。這封信寫在兒子取得巨大成功被鮮花與掌聲簇擁的時候,激勵兒子時刻保持謙卑,不懼怕孤獨,要勇于攀登藝術的止境,同時他借兒子成功之機給予他更多,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保持一顆純潔的”赤子之心“。
讀了之后,真為他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巨細,無不關懷備至。為人父母的可以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可以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對解放初期至文革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也能從作者這位當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作者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作者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教子篇,他們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范,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使他們先做人、后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
有人認為書信是最為真切、自然和誠實的文字。是啊,因為寫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時即刻的內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給親人寫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所以,我們讀到的應該就是作者自己吧。作者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對兒子音樂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強調技巧、而后反復要他能真正領悟作品本身,這也就是凡事多從"為什么"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看到事物的本質。作者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經歷也在不斷的提高,在作者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中西二種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養出成功的兒女。作者夫婦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的兩個孩子,都很有成就。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于字里行間,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啟迪。
那么,就從這本書開始吧!它將告訴你所有邁向成功的方法和技巧,幫助你打開財富的智慧之門,開創你輝煌的人生!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字(通用16篇)篇二
《傅雷家書》是作者傅雷寫給兒子傅聰的信,里面飽含了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愛,流露出更多的是一位父親望子成龍的期盼和一位學者執著的教導。
《傅雷家書》如一盞明燈,指引我們人生前進的方向。于得意之時,于人生失意之時,于迷茫失措之時,無論何時,讀讀此書,都能獲得釋然。
它是傅雷夫婦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間寫給傅聰和兒媳彌拉的家信。這些家書開始于1954年傅聰離家留學波蘭,終結至1966年傅雷夫婦“文革”中不堪欺負,雙雙自盡。
十二年通信數百封,貫穿著傅聰出國學習、演奏成名到結婚生子的成長經歷,也映照著傅雷的翻譯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運起伏。全書包含著人生哲學的自然準則,給讀者一種交心交友的深切體會。
傅雷望子成龍心切,把其畢生積累的對人生、對古今中外藝術、人生的感悟,點滴不漏地傳給了兒子。拳拳之心,可見一斑。
而讀者也能從中找到人生的方向,擁有堅定的信念,完成自己的理想。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字(通用16篇)篇三
《傅雷家書》是一本教育子女的佳作,同時它也是讓作為子女的我們了解父親的一本好書。在書中我們不難看出,傅雷在他的兒子傅聰和傅敏身上灌注了太多的心血,在他們身上寄托了相當高的期望,這是為人父的職責,也是為人父對兒子的愛。
傅雷的教導與關心對傅聰和傅敏的一生影響是十分巨大的,這為他們以后走向未來的路做下了鋪墊,也讓他們能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去面對人生的大風大浪!
傅雷寄給兒子的每一封家書都飽含著深深的父子情。兒子在鋼琴前輕敲琴鍵,將自己所有的青春激情傾注在每個飽滿圓潤的音符中,他時而有學術上的疑惑,時而想念遠隔萬理的故園,他便提筆擬一封家書給父母,或是拿起昔日父親的家書再仔細研讀一遍,以便從父輩的經驗教訓中汲取營養。父母在繁忙的工作中常常抬眼,望向窗外,看看郵箱里是否有新到的信件,常常藏著一種期盼!
傅雷家書的文字優美,讀來感人至深,且富有哲理,耐人尋味,而在這字里行間折射出來的,是傅雷高尚的靈魂和他們父子之間的深厚感情!
“如父如友”傅雷在他兒子的成長歷程中扮演的就是這樣一個角色。傅雷清楚,要讓他們認清世界的殘酷,認清現實,充分了解自己能力的底線,才能更好的步入社會,邁向世界。
傅雷家書雖是一封封家書編纂而成的書,但其中傅雷的拳拳愛子之意溢于言表,傅敏和傅聰是幸運的,擁有一個這樣品格高尚,靈魂偉大的父親。
“勝不驕,敗不餒”,心若向陽開,無所畏懼。傅雷的字里行間向我們傳達的這些正能量哲理,足以讓我們受益一生。
一份家書,字里行間洋溢著一份濃濃的父子情。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字(通用16篇)篇四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書信自古就是人們溝通的主要方式之一,而書信往往可以把嘴上說不出來的話更好的流露?!陡道准視肪褪沁@個例子。
《傅雷家書》摘編了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1966年間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這本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的讀物,充滿了父愛。
傅雷老先生曾說過,他給兒子的信有好幾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年輕人的思想,三、訓練傅聰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鏡子??戳诉@本書,就似看到了傅雷豐富的內心世界。他對國家、生活的熱愛,以及他對兒子的深沉的愛。
我從書中讀懂了很多。比如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碑斘矣龅嚼щy時,看了這句話,會馬上斗志昂揚。讀了得失成敗盡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于心,使我明白無論得失成敗,只要努力過,奮斗過,就足夠了。讀了太陽太強烈,會把五谷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讓我明白有些事不能做得太過。
有一段話一直令我有無限感慨:其實完美是根本不存在的,整個人生、世界、宇宙,都談不上完美……”完美不一定全是好事,有塊鏡子的碎片一直想尋找另外幾塊碎片,由于有棱角,他走得慢,欣賞了許多美景,但當他找到其他碎片,圓鏡子太完美了,但他們看不到風景了。
《傅雷家書》雖是父母與孩子普通的書信,但卻影響了很多人,它是永恒的經典。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字(通用16篇)篇五
在《傅雷家書》這本書中,傅雷經過寫家書來回憶往事,表達自我對兒子的思念,關心兒子的生活與成長。傅雷還在信中常用很多篇幅談美術,談音樂作品談表現技巧和藝術修養等。所以樓適夷說“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這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傅雷是位偉大的父親,他對兒子傅聰進行苦心孤詣的教育,為中國培養了一位世界級的鋼琴大師,更留下了一本嘔心瀝血的家教范本——《傅雷家書》。
“人格教育”貫穿著全書始末,傅雷反復強調如何做一個大寫的“人”,告誡兒子待人要謙遜有禮,做事要嚴謹,遇事不逃避,戒驕戒躁,時刻心懷祖國與人民。在他看來,“做人第一,其次才是做藝術家,再其次才是做音樂家,最終才是做鋼琴家。”
家書是真情的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藝術修養,使得這些文字生動優美,讀起來感人至深。我們也能從中學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我的道德與藝術修養。
人們都說,一本好書能夠影響讀者的一生,使其獲得豐富的人生啟迪,而《傅雷家書》就是這樣一本好書。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字(通用16篇)篇六
1)傅雷在給傅聰的信里這樣說:“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讓我做父親的得到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傳給別的青年;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年輕人的感想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不論是做人還是其他方面.
在那么多封家書中,我看到最多的除了父親對兒子傅聰的教導,還有是傅雷先生在藝術,音樂方面的造詣很深。幾乎,每一封信中都向孩子談音樂作品,談表現技巧,藝術修養等,而不僅僅是希望孩子一天天沒有節制的訓練,而是講究技巧,從事物中領悟情感,才能不做它們的奴隸,用心書寫自己的創作。在家書中,不管是聰去波蘭留學,還是后來赴世界各地演出,傅雷先生始終關注著兒子在音樂藝術道路上的成長,不時給予指點,還不時寄給中國古典的文學名著及藝術方面的畫,書籍。在傅雷先生教導孩子中,還有是怎樣叫孩子面對壓力,如何正確處理生活中的問題,也能看出傅雷先生望子成龍的心更多在孩子在成長道路上的發展,所遇的困阻,同時細心的給出自己以往的經驗,拳拳愛子之心,更是溢于言表。
2):“說到不完整……你提到的perfection(完美),其實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個人生,世界,宇宙,都談不上perfection?!覀円惠叺淖非螅惺芬詠矶嗌偈来说淖非?,無非是perfection,但永遠是是追求不到的,因為人的理想、幻想,永無止境,……。”由此我想到一個故事。以前有一面破碎的鏡,碎成了好多片,其中有一片想去找到剩余的,以重新組成原有的鏡的面貌。一路上它由于自己有棱有角,滾得很慢,從而領略到了一路的可餐秀色。當它千心萬苦地找到了所有碎片,“破鏡重圓”時,它成為了一個整圓,滾得很快很快,一路上的風景在剎那間掠過。其實我們都在追求完美,而恰恰是我們現在的不完整,把我們帶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成了其他一方面相對的完整。而真正當有一天,所謂的完美在身上發生時,我們倒有可能失去很多。
3)“親愛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p>
4)以演奏而論,我覺得大體很好,一氣呵成,精神飽滿,細膩的地方非常細膩,tonecolour變化的確很多。我們聽了都很高興,很感動。好孩子,我真該夸獎你幾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剛從昆明回滬的時期,你真是從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從此注意整個的修養,將來一定能攀蹬峰頂。”
這是傅雷老師,聽過兒子傅聰的錄音后,對兒子所講評的。這里面包括了,傅老師對兒子的錄音,精細的分析,以及客觀的贊賞。并且在后面提到了對兒子的希望。這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既要體現出自己對孩子的肯定,讓其有努力拼搏的決心,以及會成功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給孩子指明了前進的路線,發展的方向。而我們當子女的,也應在父母指引的道路上,吸取父母的經驗,取長補短發展自己的新道路。
5)“在公共團體中,趕任務而妨礙正常學習是免不了的,這一點我早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堅定的意志和立場,向領導婉轉而有力的去爭取。否則出國的準備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別是樂力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從今以后,處處都要靠你個人的毅力、信念與意志——實踐的意志?!?/p>
千叮嚀萬囑咐,父母心放不住。兒子面臨社會千變萬化,如何應對,作為父母百感交集。用自己走過的經驗,提醒兒子少走怨路,多踏捷徑。這是天下父母的想法。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父母心中托起太陽的希望。父母走的彎路,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轍,希望他們能比自己“更上一層樓”。青春期的我們,應該放下逆反的心理,聽從父母的教訓,理解父母的苦心。其實,這也是為了我們自己好,為了我們以后的生活更加輕松、快樂。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字(通用16篇)篇七
猶記得,當老師規定要看時,我還是頗為不耐的,心中甚至不屑的想,不就是一些書信嗎,誰不會寫?也因此,初看時也沒看出有什么個性。但是,當我慢慢能夠耐下心來仔細看是,我的想法就被顛覆了,那哪里是普通的信阿!那一封封書信,那字里行間,都現出了濃濃的愛。當我翻閱那些信件時,眼前不由浮現出一個伏案寫作的身影???,他在為孩子的成就而驕傲微笑;看,他在為孩子的受挫而滿含憂慮;看,他在為孩子的驕傲而不滿……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為了他的孩子。
傅雷是一個睿智,博學,正直的學者,而他給我的最深印象卻是他對孩子們的嚴厲家教。我認為,傅雷首先是一個父親,其次才是一個學者。在那一封封信里,不僅僅有他對孩子的叮嚀囑咐,也有對孩子的嚴格要求。他會時刻關注傅聰的鋼琴學習狀況,會對他提出批評,也會對他夸獎鼓勵。鞭策傅聰在藝術的道路上不斷前進,直至成為一個藝術大師。
我的父親也是一個嚴厲的人,如果說父母總有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那么他無疑是那個唱白臉的。曾幾何時,我也曾因此怨恨過他,在那時的我看來,他簡直就是不近人情。當我取得優秀成績時,他并沒有如我所想般夸獎我,只是淡淡的囑咐我要繼續努力;當我考試失利時,他也沒有安慰我,只會皺著眉,嚴肅的與我探討失利的原因。我想,如果不是奶奶告訴我父親會在暗地里為我的成績開心,為我的失落擔憂,我恐怕會一向怨恨父親。而此刻,我已然理解父親所做的一切。他并不是不愛我,只是習慣把愛掩藏在厚厚的外殼下罷了。
在教育孩子上,我想,父親跟傅雷的想法是相同的。他們都會用嚴厲掩飾自己的溫情,將期盼傾注在孩子身上,哪怕會被孩子記恨,也堅持自己的選取。直到望見孩子踏上成功之峰。
父愛,并不如母愛般溫柔。如果說,母愛是那一泓清澈的泉水,而父愛,則深沉如磐石,于無言中堅定、執著的守望著我,給予我前行的力量。
《傅雷家書》給我的觸動遠不止這些,然而,我的拙筆卻只能寫出它最淺薄的一些。我想,我大概永久不會忘記這本書,不會忘記那些字句,不會忘記那樣的一個父親?;蛟S我做不到傅聰那般成功,但卻能夠盡自己所有的力量,讓父親不至于失望,讓他能夠如傅雷一般能夠為自己的孩子驕傲。
在此,我忍不住說,《傅雷家書》,謝謝你,謝謝你讓我看到了那個,父親。更謝謝你讓我真正的理解了那份如山的父愛。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字(通用16篇)篇八
1、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才能廓然無果,真正的解脫。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太陽太強烈,會把五谷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我們只求心理相當平衡,才不至于受傷……慢慢地你會養成另外一種心情去對付過去的事;就是能夠想到而不在驚心動魄,能夠從客觀的立場去分析前因后果,作將來的借鑒,以免重蹈覆轍。
2、母性的偉大不在于理智,而在于那種直覺的感情。
3、慢慢的,你會養成另外一種心情對付過去的事:就是能夠想到而不再驚心動魄,能夠從客觀的立場分析前因后果,做將來的借鑒,以免重蹈覆轍。一個人惟有敢于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憶侵蝕。我相信你逐漸會學會這一套,越來越堅強的。
4、不經歷尖銳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5、“以后要多注意:堅持真理的時候必須注意講話的方式、態度、語氣、聲調,要做到越有理由,態度越隨和。堅持真理原是一件艱巨的斗爭,也是教育工作;需要好的方法。方式。手段,還有是耐性。萬萬不能動火,令人誤會。”——理直也不要氣壯,得理也要饒人。態度謙恭,虛懷若谷!
6、有一天夜里,她勸你明天再練,你回答說,象你那樣,我還會有成績嗎?對付人家的`好意,用反批評的辦法,自然不行。從這些小事情上推而廣之,你我無意之間傷害人的事一定不大少,也難怪別人都說我們驕傲了。人們常常都會這樣,對自己親近的人更是。我有時也會。所以要反省啊。待人要謙和有禮,善解人意,知恩圖報!
7、得失成敗盡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其所能,無愧于心。
8、一個人惟有敢于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憶侵蝕。
9、對方把你作為她整個的世界固然很危險,但也很寶貴!你既已發覺,一定會慢慢點醒她:最好旁敲側擊而勿正面提出,還要使她感到那是為了維護她的人格獨立,擴大她的世界觀。倘若你已經想到奧里維的故事,不妨就把那部書叫她細讀一二遍,特別要她注意那一段插曲。像雅葛麗納那樣只知道love,love,love的人只是童話中任務,在現實世界非但得不到love,連日子都會過不下去,因為她除了love一無所知,一無所有,一無所愛。
12、孩子,可怕的敵人不一定是面目猙獰的,和顏悅色、滿腔熱血的友情,有時也會耽誤你許多寶貴的時間。
13、為學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養氣節、胸襟、目光。“通”才能成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觀天的危險。
14、把自己的思想寫下來(不管在信中或是用別的方式),比著光在腦中空想是大不同的。寫下來需要正確精密的思想,所以寫在紙上的自我檢討,格外深刻,對自己也印象深刻。
15、不為勝利沖昏了頭腦是堅強的最好的證據。
16、藝術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認識,還不能限于理性認識,必須要進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換言之,藝術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之外,還有一個“愛”字!所謂赤子之心,不但指純潔無邪,指清新,而且還指愛!法文里有句話叫做“偉大的心”,意思就是“愛”。這“偉大的心”幾個字,真有意義。而且這個愛絕不是庸俗的,婆婆媽媽的感情,而是熱烈的、真誠的、潔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愛。光有理性而沒有感情,固然不能表達音樂。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字(通用16篇)篇九
傅雷:一位偉大的翻譯家。這是我對他的最初印象。但當我讀了《傅雷家書》后,我對他又有了新的了解,傅雷同樣也是一位偉大的父親。
《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旨,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在這本書中到處都洋溢著傅雷對兒子的教育及愛。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一位偉大的父親形象,他不斷用自己的經驗教育著、激勵著兒子。從表面上看他是一位十分嚴格、只知道批評兒子的父親。但他心中充滿了對兒子的愛。只是他將嚴厲化作愛,將批評化作關心,將懲罰化作呵護。
世上哪有不愛兒子的父親?只是他們對于愛的表達方式不同。有的父親因過肚疼愛成了溺愛,讓自己的該子成了溫室中的花朵,經不起風風雨雨;有的父親過于嚴格,不允許自己的孩子犯一點錯誤,將孩子陪養成了“追求完美者”,所以他的孩子總交不到朋友;有的父親老是和孩子嘻嘻哈哈的,因此在孩子心中失去了威信,使得孩子過于放松,以至于影響學業。
在《傅雷家書》中的父親可不一樣他是一位教子有方、循循善誘的一位父親,他即懂得何時讓孩子學習又懂得何時讓孩子放松。但有時他也因他那代表愛的嚴厲不能讓孩子欣然接受而感到十分傷心與苦惱,但他從未在臉上流露的過,特別是在兒子面前,因為他是一位堅強的分親,他要在兒子心中做個榜樣。這也是他教育兒子的一種放式吧!
父親是一種稱呼,父親是一種責任,父親更是一種溫暖。多么偉大的父親??!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字(通用16篇)篇十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古以來家書就是傳達親人間的情感的工具,我有幸讀了我國早期教育家傅雷先生寫給在波蘭六月的兒子傅聰的家書——《傅雷家書》,頗有感觸。
一九五四年,傅聰赴波蘭學習鋼琴,出國后他與父親傅雷就有過許多通信。一個文學藝術翻譯家竟有淵博的知識和深厚的造詣,還有出國留學的經歷,憑這些,傅雷萬里之外殷切地注視著傅聰,設身處地預想著聰在要走去的道路上會遇到的各種可能的情景,設計著如何對待。
兒子出國后不久,傅雷陷入了沉思,便回憶起小時侯對傅聰十分嚴格的施教有些太狠了,信中傅雷向兒子道歉:“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戳诉@三封信想必兒子更激起了對過去的惡魔如今的天使的他的復雜的感情,有恨卻早已被愛所掩蓋。從此就一定會刻苦學琴,別辜負了父母的愛和自己的'夢。
到波蘭后,兒子勤奮練琴,水平有大幅地提高。各地的樂團和交響樂隊紛紛邀請他參加音樂會。兒子的演奏,老爸聆聽得透徹又全面,全面又真實。每次聽完兒子的演奏,千言萬語就全涌到了筆上。
藝術外,傅雷信中還談及文學、禮儀、人生觀等各方面。他也寫道:“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談文學,能看穿詩韻和琴的聯系;說禮儀,能教好基本的規矩;論道理,能說出起伏的實質,講什么傅雷都最透最明。雖是遠得很,教育始終不改變。傅雷不愧是當棒了老爸的!
《傅雷家書》,誰都說它是關于教育,父子情的著作,果然名不虛傳。傅雷,傅聰雖身隔萬里,但父親卻通過兒子的信,深入地了解兒子,寫下感人的信。信中有對兒子學業的指導,更多的是對兒子人生的指引。信中的話充滿著父愛,蘊涵著真理?!陡道准視酚迷~十分樸素,平平的語言何以使人讀出這么多東西?我想,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每個人都時時感受著父輩的愛,也付出自己的愛,對傅雷的家書自然有同感。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字(通用16篇)篇十一
與大多數父親不同,傅雷的'大兒子傅聰,向他的父親一樣選擇了藝術這條路。文藝是條羊腸小道,不好走??筛道赘缸泳谷浑p雙在這條小路上走出精彩。并且獲得極大的共鳴。他們的關系由父子變成朋友,再到兩個惺惺相惜藝術家。如果說傅雷憑借的是時代造人,在那個的年代抓住“天時”,經受磨礪之后,終見光輝。那傅聰這個偉大的音樂家。
可完完全全依靠“人和”。有那樣一位知性的父親,不成功怎么說得過去呢?“藝術特別需要苦思冥想,老在人堆里。會缺少反省的機會;思想、感覺、感情,也不能好好地整理、歸納?!币晃焕先司谷荒苋绱丝陀^清晰的看待藝術,絲毫沒有迂腐偏見,這樣的老人,即使在所謂“新社會”的今天也是鳳毛麟角??稍谀莻€年代,傅雷的藝術修養達到如此境界,不得不令人為之贊嘆。
傅雷的視角是從國際出發的,這與傅雷多國游歷是密不可分的。這提醒著我們現在很多人記起“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條祖訓?!案褂性姇鴼庾匀A,人有閱歷禮自直”。一個人,特別是一個男人,如果沒有什么閱歷、城府的話,是永遠不會成熟的。
傅雷夫婦在浩劫中遭受身體與精神的蹂躪,夫婦二人于1966年9月3日晨在家中雙雙自殺而亡。在傅雷夫婦留下的遺書中,注明自己的后事交由妻子朱梅馥的胞兄處理,并將事項一一列出,其中還包含保姆的生活費與他們夫婦的火葬費,傅雷夫婦不畏死亡,而世人為他們的遭遇深感惋惜。傅雷夫婦生前所留下寶貴的書信,不僅影響了傅聰的一生,更是感動了世世代代的中國人。
我想,不論我們處于哪個時代,這些都是我們最該珍惜和挽留的精神財富。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字(通用16篇)篇十二
讀書筆記是對于文章或者小說,讀完之后的一種感悟,或者是對于原文的中經典句子的摘抄。讀書筆記與讀后感類似。小編整理了相關的讀書筆記,快來看看吧。
《傅雷家書》是一部充滿著父愛和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經典,是對孩子教育的文字篇本,也是一部藝術修養讀物。信中有對兒子生活的噓問和關心,也有對過去教子過于嚴格的悔贖,有對兒子進步的表揚和鼓勵,也有對音樂和藝術的指導和探討,有對黨和國家建設及運動的看法和意見。當我讀這本家書,那一封封家書,就象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我像一個乖孩子在感受著,聆聽著,用心銘記著。感到里面有老師的教導,有長者的叮囑,更有父母對兒女的關切,有不同于很多父母的關愛,有不失被細心呵護的感覺,使人找到了另一種父母之愛,這也是大多數子女所體會不到的。平時許多家庭的教育不恰當,家長都沒有用心與孩子溝通,沒有正當地引導孩子,讓孩子步入歧途,最后后悔莫及。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不打不成材,出現了數不勝數的家庭暴力,讓孩子身心受到傷害,不但沒有使孩子懂事,反而讓孩子變得反叛。家長要用合適的家庭教育教育孩子,家長們應該拜讀這本《傅雷家書》。傅雷是一個睿智,博學,正直的學者,嚴謹的治學態度可以從《傅雷家書》的字里行間中看出來。他身為一個教育家,文學家,自然想要教育孩子成為和他一樣的人。他對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都有研究,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使得他培養的對象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后來終于成長為國際大師。
傅雷對世界對人類對祖國的忠誠與獻身精神,小到對自己事業的嚴謹,對父母的孝敬,對妻子的理解,對友人的寬容,告誡“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使讀者印象深刻,頗有感言。
讀《傅雷家書》你會發現傅雷在每封家書中都不寫白字,這既是他多年來養成的習慣,也是教育遠在萬里之外的兒子做事要認真。你還會發現傅雷是個做事雷厲風行的人,例如有的信就十分短小,簡要地說明用意就好了。在他的絕筆中也可以看出,事物的清單一項一項的,一點也不凌亂,一點也不像出自面臨死亡的人。還可以看出他不但治學嚴謹,而且富有責任心和強烈的愛國和愛子之情。在兒子取得巨大成功被鮮花與掌聲簇擁的時候,為激勵兒子時刻保持謙卑,不懼怕孤獨,要勇于攀登藝術的`止境,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保持一顆純潔的赤子之心,傅雷勸戒孩子要正確面對情緒上的跌宕。
父親和孩子通過書信一起討論藝術,研究樂曲的內涵,交流對事物的看法,雖然沒有母子通信時那種噓寒問暖,但他們之間的默契卻是其他無論什么都無可代替的。兩代人間的感情永遠那么深厚,永遠是享用不盡的財富。如無瑕的白璧,如透明的結晶體。感情是那樣的純真,那樣的摯樸。沒有半點虛偽,用不著半點裝腔做勢。《傅雷家書》的意義,遠遠超過了傅雷家庭的范圍。書中無處不體現了濃濃的父愛了,或許每個父親對他的孩子都疼愛有加,但在疼愛的同時,不忘對其進行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的,縱使以如此之大的中國,能夠達到此種地步的,未知能有幾人,因為這確實需要充足的條件,父親要學貫中西,兒子也要知書達理,而父子之間更要在相互尊重和愛護的基礎上達成充分的默契。傅雷說他要和他的兒子是最親密的朋友,多好的一種父子關系啊,他還說戀人和愛人之間也是一種親密的朋友關系。只有在互相的鼓勵和互相的支持下,有著最豐富最真實的心靈的溝通才是最讓人羨慕的。
我覺得讀書真的可以豐富人的大腦讓人變得平靜。而且文學和藝術,還有音樂都會給我們心靈的熏陶。我們在那里面吸收的養分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樂趣,我現在深知這一點。其實我一直覺得我對于文字的理解多于對于那些更加直觀的東西的理解,當他越是需要人的體會的東西我就理解得越深些,這可能也跟天性有關。在我看來,一切內心地感受都可以通過文字表達出來,而越是心靈相近的人越是能夠深刻理解和體會。如果心情郁悶了不妨就寫出來,等年老了再回過頭來讀,發現年輕時的心情真的是很難得的阿,而老去的心也不可能再有年少時的感受了。真的覺得人生在世能夠得到一個心靈相通的朋友成為心靈的讀者是一件非常讓人高興的事情。
每個人都有生身父母,大都體會過父母的慈愛和教誨。當我讀著這本家書,感到的是一種另一番教誨,不是老師的教導,不是長者的叮囑,而是父母對兒女的關切,是不同于我的父母的關愛,卻不失被細心呵護的感覺,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種父母之愛,這也是大多數子女所體會不到的。這也許是這十年對她愛慕不減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書,就像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拉近了我們的距離,我像一個乖孩子在感受著,聆聽著,用心銘記著。
這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教子名著,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范,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后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輯印在這本小書里,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里這樣說,“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隨筆,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奔視懈改傅恼佌伣陶d,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于字里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傅雷和傅聰的家書給了我許多啟示。我們很多家長忽視了同孩子的朋友關系,養了十幾年,卻沒有真正地享受過為人父母的樂趣,他們因為迫切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待孩子的心態扭曲了,各種揠苗助長的措施出籠了。有些家長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們想過沒有,他們有傅雷那種身教重于言傳的品質嗎?光學傅雷一個“打”字,打得出一個好結果嗎?于是孩子嘗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嘗到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雖然由于政治運動的原因飽受折磨,但在這一點上他是幸福的,因為他和兒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傅雷用心、用文字詮釋什么是父愛。并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如此父愛,但是我想他說出了世上所有父親想說卻又埋藏在心里的那份真愛。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無不明白,吃虧的是沒有事實表現;希望你從今以后,一輩子記住這一點。大小事情都要對人家有交代。
愛情的苦汁早嘗,壯年中年時代可以比較冷靜。我祝賀你有跟自己斗爭的勇氣。
一個又一個筋斗栽過去,只要爬的起來,一定會逐漸攀上高峰,超脫在小我之上。心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不經歷尖銳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一切零星小事都要想周到,別怕天熱,貪婪,一切事都要做妥帖。最要緊,不能怕煩。
孩子,希望你對實際事務多注意些,應辦即辦,切勿懶洋洋的托宕。dang。
在外好好利用時間,不但要利用時間來工作,還要利用時間來休息,寫信。別忘了杜甫那句詩:“家書抵萬金”
但主要是你心靈最優秀最突出的部分,從人家那兒學來的精華,都要緊緊抓住,深深的種在自己性格里,無論何時何地這一部分始終不變。這樣你才能把獨立的特點培養的厚實。
你記住一句話:青年人最容易給人一個“忘恩負義”的印象。其實他是眼睛里望著前面,饑渴一般的忙著吸收新東西,并不一定是“忘恩負義”;但懂得這心理的人很少;你千萬不要讓人誤會。
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訓,不管出于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于熟人生人,都得接受。別因為是聽膩了的,無動于衷,當作耳邊風!
你別把“比賽”太放在心上。得失成敗盡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全力,無愧于心;效果反而好,精神上平日也可減少負擔,上臺不致緊張。
情形,以后還是會有的。我是過來人,決不至于大驚小怪。你也不必耽心,更不必硬壓在肚里不告訴我們。
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只有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
慢慢的你會養成一種心情來對付過去的事:就是能夠想到而不再驚心動魄,能夠從客觀的立場分析前因后果,做將來的借鑒,以免從蹈覆轍。一個人唯有勇敢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度感悟;終不至于被回憶侵蝕。
學生本人要先具備條件:心中沒有的人,再經名師指點也是枉然。
學西洋畫的人第一步要訓練技巧,要多看外國作品,其次要把外國作品忘得干干凈凈——這是一件很艱苦的工作——同時在追求自己的民族精神與個性。
最折磨人的不是腦力活動,也不是體力勞動,而是操心。
平日你不能太忙。人家拉你出去,你事后要補足功課,這個對你的精力是有妨礙的。
你提到完美,其實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個人生,世界,宇宙,都談不上完美。
磨難人最厲害的莫如不知不定。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字(通用16篇)篇十三
相隔萬里,兩代人之間,一封封家書。千萬句話,寫不盡的叮嚀,說不盡的情。
父親的叮嚀,你聽見了嗎?
孩子,一路平安
“家里囑咐你的話多聽一些,在外就少受人批評!”
當年,十九歲的博聰孤身一人遠赴波蘭求學。在二月十八日乘火車前往北京為出國做最后的準備。然而,在這個歡喜的時刻,火車上的博聰怎么也想不到站臺上的父親早已淚眼朦朧,心如刀絞;他也絕不會想到父親竟會因為悔恨與自責而整整兩夜不能入睡。
二月二十幾日,博聰在北京剛安頓下來,就收到了父親的來信。信上竟為他安排好了房間的布置,圖片,印刷品,黃賓翁的小幅畫作……這使博聰感到十分驚詫!
當博聰為學習俄語死背單詞、語法時;當他第一次一個人洗衣時;當他在學習學樂理知識時。身邊總少不了父親的來信,少不了父親的叮嚀。
在不知不覺中,博聰長大了,獨立了。他學會了如何學習,如何規劃生活。在三月初太陽升起的時刻,他已做足了出國的準備。
“我是你的舵工,責任最大?!?/p>
這是源自一個父親心中的吶喊,博雷的書信很長,仿佛有些話怎樣寫也寫不完,怎樣說也說不盡??筛赣H終歸是父親,他無法把每一件事都教給兒子,只得竭盡全力地為博聰講述他的生活經歷。他用家信,幫博聰撐起了一片藍天。
傅雷,你是當之無愧的偉大作家!但你更是一名偉大的父親!
孩子,你的身后還有我
人吶,總是等到失去了才珍惜。信中,博多曾多次叮囑兒子多來信,讓爸媽知道你還好。
博聰這一次出國,代表的不是個人,而是身后的中國。因此,在言談舉止方面務必多加小心。
信中,傅雷不止一次地提到人要懂禮節、講感恩,對同伴要用心懷情意。讓大千世界見見中國人的骨氣。當傅雷在音樂會中取得第二名的優秀成績時,父親告誡他傲兵必?。划敳┞斠孕那椴顬橛刹辉缸鲎晕遗u分析時,父親勸導他拋掉懦弱,頂天立地;當博聰為事煩悶難過時,父親告訴他說人生本來是高低沉浮,要平衡心態,才不至于受傷。
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如“人勝定天”等等。這些深刻的道理都被傅雷用樸實的語言告訴了博聰。
天下之中,只有父親才會有如此厚道的愛吧。做父親的永遠有一顆做父親的心,傅雷亦是如此。他們一心只為孩子,也許在他們心中,自己早已不存在了吧。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字(通用16篇)篇十四
每個人都體會過父母的慈子和教誨。當我讀著這本家書,感到的是一種另一番教誨,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種父母之子,這也是大多數子女所體會不到的。這也許是這十年對她子慕不減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書,就象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拉近了我們的距離,我像一個乖孩子在感受著,聆聽著,用心銘記著。
傅雷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是一個博學,睿智,正直的學者,極富個性。母親朱梅馥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溫厚善良,又端莊賢淑的東方女性。
父親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而他培養的對象又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于成長為國際大師的兒子傅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他教育兒子說:“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一個“人”’盡量發展,沒成為藝術家之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的貢獻。一個純粹投身藝術的人,他除了藝術和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
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暑假,重新拿出久違的《傅雷家書》,重新再仔細地品味了一番,我品到了傅雷對于教育孩子的重視及方法,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敬佩的??墒沁@次重新的品讀,卻品出了別樣的韻味。
傅雷在教育兒子的時候,并不會一直長篇大論講大道理,而是利用書信嘮叨些家常事,和兒子心對心地交流溝通,不會和兒子因為距離的遙遠而疏遠,他無拘無束,心里怎么想的,筆下就怎么寫,正因為如此,《傅雷家書》中父子母子之間的愛才會讓我們覺得是那么真摯、那么純樸,沒有半點虛偽,用不著半點裝腔做勢,這是父母對孩子發自內心的愛。
每封家書中都包含了傅雷對兒子的栽培和關愛,但在疼愛的同時,他也不忘對傅聰進行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教育,這樣不僅讓兒子了解到家中父母的狀況,還能同時讓兒子不乏興趣地繼續看完家書,接受到教育。傅雷先生的這些家書,飽含著人生道理,讓傅聰知道,如何在這個世界上生活。
傅雷先生對子女從不苛刻,所以當我們讀完的時候會深有感觸,若是我們的父母也是如此對待我們,相信我們的生活就會快樂許多。但是又有幾位父母能做到想傅雷這樣的呢,沒有幾個。每位父母對子女的愛的表達方式都是不盡相同的,所以并不是我們的父母苛刻,只是他們把他們的愛放在了培育我們的過程中,傅雷只是父母的杰出代表,但并不表示我們的父母就要和他所做的事一模一樣,所以,我們都不要抱怨父母,他們都和傅雷一樣偉大!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字(通用16篇)篇十五
要說漫畫,我可以滔滔不絕的說出十幾種,比如《阿衰》、《豌豆》、《老夫子》……..可是,我看見他們只是感到可笑,從來沒有給過任何啟發,偶然有一次,我在語文書上看到一則漫畫,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漫畫是這樣的,有兩個小朋友路過垃圾桶,看見垃圾桶周圍有好多垃圾在哪兒躺著,簡直就是蒼蠅的天下,而且傳來一陣一陣難聞的臭味。小女孩不怕臟,竟用手把垃圾捧進垃圾桶里,男孩在一旁寫了一則廣告---文明,只差一步。
在學校的樓道中有垃圾桶,但是垃圾要從側面丟進去,所以有些同學為了圖方便就反在垃圾桶的蓋上,我就親眼看到過。
第三節課下來了,要去做早操,同學們像潮水般涌出教室,其中一位同學在喝豆漿,喝完后像四周環視了一下,把豆漿盒子放在了垃圾桶上就揚長而去,然后被別人碰下來,有一個同學路過那里,不小心被絆了一下,以為是后面的同學在推她,就指責后面的同學可后面的同學說不是,就這樣一不必要的麻煩發生了。后來,還是一個二年級的小朋友撿起來放進了垃圾桶了。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其實文明,離我們很近,近的觸手可及。
“講文明、樹新風、除陋習”,這不是20xx年的宗旨嗎?讓我們都來當文明小衛士吧!
……。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字(通用16篇)篇十六
傅雷,一位出色的翻譯家;傅聰,一位出色的鋼琴家。一脈相承的,不只有血緣,還有那顆包容萬物、澎湃向上的心。
有人說,傅聰的成長全拜傅雷所賜;有人說,傅聰本可以更好,只是由于傅雷嚴厲的扼殺,止步于此。
我都不同意。
傅雷替傅聰謀劃了一切:高潮、低谷,無微不至地替他打點生活中的苦痛與喜悅。他不惜一切送傅聰出國,追逐音樂之夢;而傅聰,同樣接納了傅雷的缺點:他的偏執、他的嚴肅、他的壞脾氣。遠在他鄉,事業低谷,傅聰也不曾忘掉執筆為父親寫那一封又一封的回信,以回應父親的牽掛與思念——信里頭,他風輕云淡地描述異鄉的苦,獨自咬牙擔下疼痛,告訴父母:別擔心我,我過得很好啊。
他們有過爭吵、有過不合,可對抗之后,他們仍深愛彼此,愿為對方一點一點磨平自己的棱角,想來,興許這便是“多年父子成兄弟”的真實寫照。
回憶翩然而至,我與父親便也是這樣的相處模式吧。那一陣,考試頻繁失利,我心情煩悶,自我放棄般地曠課在家打游戲。猶聞門把轉動的聲音,已經遲了,父親大步走了過來,我只好硬著頭皮裝作若無其事——恐慌之間,游戲里操控的小人兒墜入萬丈深淵,一命嗚呼?!澳闼懒?。”父親開口,聲調卻沒有絲毫怒意。“額……我今天不舒服,請假……”被一語拆穿,我干笑著,胡謅理由應付父親,“剛剛才開始,我就玩了一小會兒……”“恩,再來一局?!蔽乙苫螅筛赣H不容置疑地搖了搖頭,示意我打開游戲。一局、兩局、三局……我一次又一次葬身深淵,而屏幕上的小人只是笑著,看不出痛苦。時間一分一秒流逝,父親只是靜靜看著我,沒有半分讓我停下的意思。——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我終于度過了懸崖,通關。父親輕聲說:“看,你不是能過去嗎?!薄窗。悴皇悄苓^去嗎?醍醐灌頂之言,我恍然大悟父親的良苦用心,后奮進學習,得以趕上。為此,我一直很感激父親,感激他對一個小小孩子脆弱自尊心的包容,感激他對一個小小孩子謊言的保護。
成長路上,有你相伴,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