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是指對教師在一定時間內進行教學活動的安排和計劃,是教師有效管理和組織教學的重要工具。接下來是一些教學工作計劃的實例,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教學工作計劃的編寫要點。
family的第六課時教案大全(21篇)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情景讓學生理解近似數的含義,體會近似數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過獨立猜測、交流等活動讓學生掌握一定猜測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數感和估計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通過獨立猜測、交流等活動讓學生掌握一定猜測的方法。
2.理解近似數的含義,并會合理的取近似數。
3、培養學生的數感和估計能力。
教具、學具以及課件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以現實情境為基礎,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在交流中體驗近似數的特點,并將數學知識延伸到課外。
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導入。
在上課之前,老師想考考你們誰能起來介紹一下我們學校?最好是用上一些數據。
剛才你們介紹了我們學校的一些情況,老師課前也了解了一些情況,知道我們學校大約有20個班級,學生700多名,教職工大概70人。
問:你能猜猜我們學校的這些信息的準確數據是多少嗎?
生猜。
老師去了解了一下,知道我們學校有21個班級,學生713名,教職工74名。
2、觀察數據、比較。
用小黑板或者多媒體課件出示相關數據,讓學生觀察這兩組數據,看看有什么發現?(學生可能會回答這兩組數據很接近)。
問:你們有什么疑問嗎?
預設答案:(它們有什么含義?有什么區別很聯系?)。
師:看來數字里面還有很大的學問,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些數字。
(設計意圖;介紹自己的學校,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兩組數據對比,讓學生產生疑問感知近似數)。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組織理解近似數的含義。
多媒體課件出示例8的主題圖。
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
(1)后半句約1500人是什么意思?
(2)獨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組內交流。
(3)選派組內代表在班中匯報小組討論結果。
預設小組匯報結果:
a、認為育英小學的認數是1506人,因為他告訴我們就是1506人,后半句他說的是約是1500人,是說他們學校的人數和1500人的差不多。
b、也認為育英小學有1506人,他說約有1500人是大概就是1500人的意思。
師小結:我們把1506這個很準確的數字就叫做“準確數”,而1500這個和1506差不多的數就叫做“近似數”。(邊說邊板書)。
師:你認為那個數好記呢?
(學生討論)。
引導學生明白近似數更容易記,因為它正好是整百數。
匯報交流:都覺得1500更容易記住。
出示例8主題圖比較一下1506和1500這兩個數,體會一下準確數和近似數哪個數更容易記住。
預設回答:
a、約是10000人,因為我覺得9992人接近10000人,
b、我寫的是“約9990人”因為9992人和9990只相差2。
這兩個數都是1000的近似數,哪個更好呢?為什么?
(設計意圖:一個數的近似數并不是唯一的,教師要給予肯定,并讓學生比較哪個數更容易接近準確數、哪個數更容易記住)。
(生討論交流)。
板書:10000是9992的近似數。
問:生活中為什么要用到近似數?
師生共同小結:我們用近似數就是為了讓我們更容易記住,所以,一般我們都用整百、整千、整萬數。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的學習,理解近似數的含義,感受到近似數的作用,同時掌握會合理的取近似數)。
3、你還能舉出近似數的例子嗎?
(設計意圖:請學生列舉生活中的近似數,體會近似數的價值,從而在生活中恰當選用近似數)。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做一做。
(1)陳東家到學校有603米,約是()米。
(2)每臺洗衣機售價為1198元,約是()元。
(3)這個果園有597棵蘋果樹,約是()棵。
(4)這個收費站昨天通過7006輛汽車,約是()輛。
2、下面哪些是近似數,哪些是準確數?
(1)小明身高約140厘米,體重35千克。
(2)二年級二班有56人,全校約有800人。
(3)大天鵝可以飛越海拔8800多米的珠穆朗瑪峰。
(設計意圖:通過學習,讓學生深入體會,準確數與近似數的區別,并會合理的取近似數)。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孩子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那些知識,你有什么收獲?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梳理)。
板書設計。
近似數。
10000是9992的近似數。
family的第六課時教案大全(21篇)篇二
2根據題目要求,會應用“四舍五入”法取積的近似數。
3體會“四舍五入”法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
知識重點。
應用“四舍五入”法取積的近似數。
教學難點。
要根據哪個數位來進行四舍五入。
教學用具。
電子幻燈ppt。
教學過程。
教學方法和手段。
引入。
(1)我們班有52人。
(2)仙岳小學現有學生數約600人。
(3)小明的身高是172厘米,體重大約60千克。
通過一些語句,讓學生回顧準確數和近似數以及判斷方法。
概念分析。
我們生活中有時候需要很精準的數字,比如:
讓學生體會生活中有時候只需要近似數,回顧四舍五入。
例題講解。
一、小數四舍五入的練習。
保留一位小數。
0.5964≈1.025≈1.9937≈。
保留兩位小數。
12.038≈12.3045≈。
是“舍”還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數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還是等于大于5。
二、p10例6。
(1)讓學生自讀主題、讀圖,用自己的話講述題意。
(a)題目的條件(b)條件的之間關系(c)題目求什么,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
(2)獨立列橫式和豎式求解。
(3)根據題目問題要求,如何用四舍五入求積的近似數。
四舍五入的練習是讓學生判斷根據哪一位來進行四舍五入。
因為題目要求保留一位小數,這時候四舍五入要看哪一位?
(百分位,百分位上是0,小于5,舍去0和5,保留一位小數)。
課堂練習。
(1)p10做一做(2)p13第1、2題。
family的第六課時教案大全(21篇)篇三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能流利介紹自己的小制作;學寫毛筆字,寫好筆畫“折”。
一、口語交際:介紹我的小制作。
1審題。
指名學生讀題。
分析題中的要求:一要動手制作,二要說說制作過程。
2指導。
(1)學生開始動手制作。教師巡視。
(2)制作完,在小組內舉行“小制作展示會”。
(3)我的十分鐘:
a組內介紹自己作品的制作材料、制作過程、特點及制作的設想。其他學生聽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問。
b小組內評選出優秀作品。
(4)每組選一件作品上臺交流,并介紹制作過程。
(5)在班級評出“最佳作品”和“最佳解說員”。
3、教師小結。
二、書法指導。
1、交代本次練習任務:學寫筆畫“折”。
2、指導。
(1)出示本次要練習的筆畫:橫折、豎折。
(2)練寫“橫折”
a、學生觀察筆畫,并說說注意點。
c、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糾正。注意提醒:折鋒緩行,節節加力。
(3)練寫“豎折”。
a、學生觀察筆畫,并說說注意點。
b、教師范寫,講清運筆:這是豎橫連寫的復合筆畫,起筆方法同“豎”,下行時略向右收,至“折”處微微提筆向左,旋即蹲鋒右行,右靠筆畫時,即提起收筆。
c、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糾正。注意提醒:折鋒緩行,節節加力。
3、學生練習寫“口、巨”
family的第六課時教案大全(21篇)篇四
教學內容:
課本第77頁例8及練習十六第6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情景讓學生理解近似數的含義,體會近似數在生活。
中的作用。
2、通過獨立猜測、交流等活動讓學生掌握一定猜測的方法,培養。
學生的數感和估計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通過獨立猜測、交流等活動讓學生掌握一定猜測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數感和估計能力。
教學過程:
一、準備練習。
1、接著數數。
()()()9997()()()497()()()。
2、按照要求排列下面各數。
10019961008()()()。
205306402()()()。
二、新課教學。
1、組織理解近似數的含義。
出示例8的主題圖。
聰聰去調查了育英小學的學生數,他寫下了這樣的一句話:
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思考:后半句約1500人是什么意思?
小組匯報:
a、認為育英小學的認數是1506人,因為他告訴我們就是1506。
人,后半句他說的是約是1500人,是說他們學校的人數和。
1500人的差不多。
b、也認為育英小學有1506人,他說約有1500人是大概就是1500人的意思。
師小結:我們把1506這個很準確的數字就叫做“準確數”,而1500這個和1506差不多的數就叫做“近似數”。(邊說邊板書)。
引導學生明白近似數更容易記,因為它正好是正百數。
出示例8主題圖比較一下1506和1500這兩個數,體會一下。
準確數和近似數哪個數更容易記住。
(2)聰聰那天不僅調查了育英小學的人數,還調查了新長鎮的人數。
是9992人,約是()人,先獨立填填,再和你的同桌交流。
交流。誰來說說你寫出的近似數是多少?
個別匯報:
a、約是10000人,因為我覺得9992人接近10000人,
b、我寫的是“約9990人”因為9992人和9990只相差2。
同學們你們同意哪位寫的呢?為什么?
師生小結:我們用近似數就是為了讓我們更容易記住,所以,一般我們都用整百、整千、整萬數。
2、請你說說身邊的近似數,找找生活中的近似數。按照教師的要求,
先獨立想想,再和小組的同學交流。
3、組織活動3——猜一猜。
(1)(練習十六第9題)。
提出題中的要求。
請大家獨立動腦筋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看你們手猜的一樣嗎?互相說說你們為什么要這樣猜。
(2)組織進行集體交流。說一說你猜出來的結果是什么樣的?你是怎么猜的?
及時肯定回答好的學生,并幫助學生總結應當怎樣猜。
說一說:再互相說一說對方所擺事出的數的組成;。
比一比: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三、課外訓練。
1、組織數學游戲——猜價格/。
(1)電視節目“幸運52”猜商品價格的游戲大家看過嗎?
其實這樣的游戲應用的也是數學知識。今天我們也來玩一玩這樣的猜數游戲。
(2)游戲規則:老師給你一個提示,比如這個數幾千幾百的數,然。
后就開始猜,老師提示手中的數比你猜的數大還是小。同學們再根據這個提示繼續猜直到猜對為止。
(3)進行第一輪猜數游戲。
板書設計:
求近。
例8。
育英小學有1506人,約是1500人。
人約是10000人。
似數。
family的第六課時教案大全(21篇)篇五
1.數學課上老師給出了下面的數據,精確的是(d)。
a.某戰爭每月耗費10億美元。
b.地球上煤儲量為5萬億噸以上。
c.人的.大腦約有1×1010個細胞。
d.七年級某班有51個人。
2.近似數1.40所表示的準確數a的范圍是(a)。
a.1.395≤a1.405b.1.35≤a1.45。
c.1.30。
family的第六課時教案大全(21篇)篇六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求小數乘法的積的近似數的方法。
2.使學生經歷求小數乘法的積的近似數的過程。
3.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實踐能力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掌握求小數乘法的積的近似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根據要求與實際需要取積的近似數。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基礎訓練。
1.436保留整數、一位小數、兩位小數分別是多少?
15.7394精確到個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分別是多少?
一般用什么方法取近似數?怎樣用四舍五入法求出這些近似數?
二、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單位的嗅覺最靈敏嗎?
生:狗,人們用狗來做偵探,看家。
三、進入新課。
師出示教材11頁情境圖。
師:從圖上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描述畫面內容。
師:是呀,狗狗使用它靈敏的嗅覺發現壞人的。
投影出示例6。
生:讀題,理解題意。題中得知生活中和多地方不需要準確值,要近似數。
1.嘗試題。
師:怎樣計算狗的嗅覺約有多少億個嗅覺細胞呢?(求0.049的45倍是多少。)。
2.自學課本。
有困難的同學借助課本來學習。
3.嘗試練習。
生:獨立完成在練習本上。指名學生板演。
0.049×45≈2.2(億個)。
4.學生討論。
師:充分展示學生出現的情況,組織學生討論,探究。
強調:橫式后面寫的是近似數所以要用約等號而不用等號。
生:看千分位是幾,千分位上是5舍去后向前一位進一。
討論:怎樣求積的近似數?
5.教師講解。
小結:先求積,看保留小數的后一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數,橫式得數要用約等號。
四、鞏固練習。
1.11頁做一做第1題.
求近似數要注意什么?(計算準確,看清題目要求幾位小數,積中小數點的位置)。
2.11頁做一做第2題.
明確為什么保留兩位小數?(生活中沒有比分更小的錢幣)。
五、課堂作業。
練習三1~3題。
六、小結:談談收獲。
練習題。
1.計算下面各題。
0.8×0.9(得數保留一位小數)。
1.7×0.45(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2.一種大米的價格是每千克3.85元,買2.5千克應付多少錢?
練習三。
1.按要求保留小數數位。
(1)保留一位小數。
1.2×1.40.37×8.43.14×3.9。
(2)保留兩位小數。
0.86×1.22.34×0.151.05×0.26。
2.一幢大樓有21層,每層高2.84米。這幢大樓約高多少米?(得數保留整數)。
3.世界上的一臺電子計算機很大,它的質量相當于6頭5.85噸重的大象。這臺計算機有多重?(得數保留整數)。
family的第六課時教案大全(21篇)篇七
教學內容:
課本第77頁例8及練習十六第6題。授課日期__年__月_日星期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的情景讓學生理解近似數的含義,體會近似數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過獨立猜測、交流等活動讓學生掌握一定猜測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數感和估計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通過獨立猜測、交流等活動讓學生掌握一定猜測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數感和估計能力。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準備練習。
1、接著數數。
()()。
9997、()、()、()。
497、()()、()。
2、按照要求排列下面各數。
1001008。
()()()。
205306402。
()()()。
復習舊知,為新知學習作好鋪墊。
二、新課教學。
1、組織理解近似數的含義。
出示例8的主題圖。
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思考:后半句約1500人是什么意思?
小組匯報:
a、認為育英小學的認數是1506人,因為他告訴我們就是1506人,后半句他說的是約是1500人,是說他們學校的人數和1500人的差不多。
b、也認為育英小學有1506人,他說約有1500人是大概就是1500人的意思。
師小結:我們把1506這個很準確的數字就叫做“準確數”,而1500這個和1506差不多的數就叫做“近似數”。(邊說邊板書)。
引導學生明白近似數更容易記,因為它正好是正百數。
個別匯報:
a、約是10000人,因為我覺得9992人接近10000人,
b、我寫的是“約9990人”因為9992人和9990只相差2。
同學們你們同意哪位寫的呢?為什么?
師生小結:我們用近似數就是為了讓我們更容易記住,所以,一般我們都用整百、整千、整萬數。
通過活動的學習,理解近似數的含義,感受到近似數的作用,同時掌握近似數的寫法。
2、請你說說身邊的近似數,找找生活中的近似數。按照教師的要求,先獨立想想,再和小組的同學交流。
3、組織活動3――猜一猜。
(1)(練習十六第9題)。
提出題中的要求。
請大家獨立動腦筋想一想,再和同桌交流看你們手猜的一樣嗎?互相說說你們為什么要這樣猜。
(2)組織進行集體交流。說一說你猜出來的結果是什么樣的?你是怎么猜的?
及時肯定回答好的學生,并幫助學生總結應當怎樣猜。
說一說:再互相說一說對方所擺事出的數的組成;
比一比: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通過“說一說、猜一猜”活動讓學生感受到近似數與生活的聯系。
三、課外訓練。
1、組織數學游戲――猜價格/。
(1)電視節目“幸運52”猜商品價格的游戲大家看過嗎?
其實這樣的游戲應用的也是數學知識。今天我們也來玩一玩這樣的猜數游戲。
(2)游戲規則:老師給你一個提示,比如這個數幾千幾百的數,然后就開始猜,老師提示手中的數比你猜的數大還是小。同學們再根據這個提示繼續猜直到猜對為止。
(3)進行第一輪猜數游戲。
此活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數感。
family的第六課時教案大全(21篇)篇八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列豎式計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并能進行驗算。
2、結合具體的計算過程,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3、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感知除法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4、組合學生解答練習七中的習題。先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再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5、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能從實際情境中提出問題,并靈活運用除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結合具體的計算過程,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設計:
1、第2題。
“先估計商是幾位數,再計算”可以使學生在計算時逐步養成“先估算,再計算”的良好習慣,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第4題。
解決問題以后,可以引導學有余力的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
(1)兩個倍數為什么不一樣?
(2)再過一年(即小孩7歲時),老人的年齡是小孩的幾倍?小孩8歲時呢?
(3)有什么規律嗎?
3、第5題。
解決問題以后,可以引導學生發現“每周存的錢數越多,存的周數就越少”的規律。
4、第7題。
數學中要引導學生理解題意,知道比較“誰打字打得快”,是要在相同的時間內,看誰打的字數多。學生可能用以下的方法解答:
看1分誰打字多。
126÷3=42(個),90÷2=45,45〉42(個),所以笑笑打得快:
看6分誰打字多。
126×2=252,90×3=270,270〉252(個),所以笑笑打得快。
5、第8題。
數學中要結合這個具體的情境,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教學時可以:
(1)理解題意,說說從弄臟的購貨發票中能獲得哪些信息。
(2)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組織交流,讓學生說說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
6、小結:在這節課中,你學到了什么?
7、作業:作業本上的作業。
板書:
看1分誰打字多。
126÷3=42(個),90÷2=45,45〉42(個),所以笑笑打得快:
看6分誰打字多。
126×2=252,90×3=270,270〉252(個),所以笑笑打得快。
family的第六課時教案大全(21篇)篇九
乘法應用題(課本第82頁、第83頁內容,“想想做做”第1-5題)。
教學目標。
1、會分析乘法簡單應用題的關系。
2、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圓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活動引入。
1、師:小朋友,六一節要到了,大家為了布置教室扎了許多花,我們一起來看看扎了些什么花?(課件顯示一個花籃里裝了一些藍花、紅花、黃花)。
大家起來書數數每種花各有多少朵?
顯示從藍里拿出有2朵紅花有4個2朵黃花有3個2朵。
2、理解:藍花有2朵,紅花有4個2朵,我們就說,紅花的朵數是藍花的4倍,黃花有3個2朵,可以怎么說?(指名回答)。
3、擺一擺。
學生拿出小圖片。
(1)要求第一行擺2個圓片,第二行擺的個數是第一行的3倍。
問:第二行要擺的個數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擺了幾個圓片?你是怎樣相的`?
板書:3個22×3=6。
(2)要求第一行擺3個圓片,第二行擺的是第一行的4倍。
一塊討論:你是怎樣擺的?又是怎樣擺的?
二、合作探究,構建新知。
1、看顯示:藍花有2朵,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3倍,你能說出黃花有多少朵嗎?你是怎樣想的:(四人一組討論)。
交流:黃花的朵數是藍花的3背,黃花的朵數用2×3=6,因此黃花有6朵。
2、想想:紅花的朵數是藍花的幾倍?紅花有幾朵?
(組內互相說說)列出算式:2×4=8。
3、小結:從上面可以看出: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就是求幾個這個數的和是多少,所以要用乘法計算。
三、形行應用,加強實踐。
1、課本第82頁、83頁“想想作做”第1、2題,看圖理解圖意并填空。學生獨立完成。
2、第3題,學生邊擺邊列式。
3、游戲,變蝴蝶(把第5題做成頭飾,學生根據題目選擇)。
5的4倍5×42的3倍2×3。
3個43×44的2倍2×4。
四、自我評價,加深認識。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對自己的學習滿意嗎?
五、課堂作業。
第83頁第4題。
教學后記:學生理解得不好.
family的第六課時教案大全(21篇)篇十
學習目標:理解精確度和有效數字的意義;準確地按要求求一個數的近似數。
學習重點:近似數、精確度和有效數字的意義,
學習難點:由給出的近似數求其精確度及有效數字,按給定的精確或有效數一個數的近似數.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準確數與近似數:
(1)初一(4)班有42名同學,數42是數;。
(2)每個三角形都有3個內角,數3是數;。
(3)我國的領土面積約為960萬平方千米,數960萬是數;。
(4)王強的體重是約49千克,數49是數.
二、合作探究。
1、王強的身高為165cm,數165是一個數,表示王強的身高大于或等于cm,而小于cm。
2、長江長約6300千米,是一個數,表示長江長大于或等于千米,而小于千米。
3、按四舍五入法對圓周率取近似值:
(精確到個位),(精確到0.1,或叫做精確到十分位),
(精確到0.01,或叫做精確到分位),
(精確到,或叫做精確到),
(精確到,或叫做精確到),………。
4、有效數字:從一個數起,到止,所有數字都是這個數的有效數字。
5、3.256精確到位,有個有效數字是;。
5.08精確到位,有個有效數字是;。
6.3080精確到位,有個有效數字是;。
0.0802精確到位,有個有效數字是;。
3.02萬精確到位,有個有效數字是;。
1.68×105精確到位,有個有效數字是。
6、按括號內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對下列各數取近似數:
(1)0.0158(精確到0.001)(2)30435(保留3個有效數字)。
(3)1.804(保留2個有效數字)(4)1.804(保留3個有效數字)。
三、鞏固提高。
1、完成課本練習。
2、用四舍五入法,按括號里的要求對下列各數取近似值:
(1)0.65148(精確到千分位);解:0.65148。
(2)1.5673(精確到0.01);。
(3)0.03097(保留三個有效數字);。
(4)75460(保留三個有效數字);。
(5)90990(保留二個有效數字);。
(6)64.8(精確到個位);。
(7)0.0692(保留2個有效數字);。
(8)399720(保留3個有效數字)。
2、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數各精確到哪一位?各有幾位有效數字?
(1)32;解:精確到位,有個有效數字,是;。
(2)17.93;解:精確到位,有個有效數字,是;。
(3)0.084;解:精確到位,有個有效數字,是;。
(4)7.250;解:精確到位,有個有效數字,是;。
(5)1.35×104;解:精確到位,有個有效數字,是;。
(6)0.45萬;解:精確到位,有個有效數字,是;。
(7)2.004;解:精確到位,有個有效數字,是;。
(8)3.1416.解:精確到位,有個有效數字,是。
family的第六課時教案大全(21篇)篇十一
教學內容:
比例。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線段比例尺含義。
2、使學生在理解線段比例尺含義的基礎上,能按給定的比例尺求相應的實際距離或圖上距離。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比例以及比例尺的應用價值,感知不同領域數學內容的內在聯系,增強用數和圖形描述現實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
重點難點:
1、能按給定的比例尺求相應的實際距離或圖上距離。
2、感知不同領域數學內容的內在聯系,增強用數和圖形描述現實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什么叫比例尺?求比例尺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7。
(1)出示例7,明確題意,找出明華小學到少年宮距離的線段,說出題目告訴了什么,要求什么。(告訴了比例尺,又告訴了圖上距離,求實際距離。)。
(2)說一說比例尺1:8000所表示的意義。
(3)根據對1:8000的理解讓學生嘗試練習。
注意:最后的單位要換算成米作單位的數。
2、做試一試。
(1)獨立算出學校到醫院的圖上距離。
(2)討論怎樣把醫院的位置在圖上表示出來。
(3)在圖中表示醫院的位置。
三、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先獨立解題,再組織交流。
2、做練習八第4題。
重點知道學生在地圖上測兩地之間的距離和在地圖上如何找比例尺。
3、做練習八第5題。
重點幫助學生確定合適的比例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比例以及比例尺的應用價值。
4、做練習八第6題。
學生獨立做題,投影展示,集體訂正。
5、做練習八第7題。
互相討論解決問題,集體校對。
四、全課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的本領?
五、課堂作業。
family的第六課時教案大全(21篇)篇十二
設計說明:
《明天要遠足》是一首凝練、傳神、充滿藝術張力的詩。遠足的吸引力對任何小朋友來說都是巨大的。但這個吸引究竟是怎么個大法呢?大到……大到……睡不著覺呢!全詩短短三節,三節中作者都用同一個感嘆詞“唉”,三次重復,一次次加重了情感的力度,教學本課時主要運用多種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一起感受詩歌的童趣,激發對語言文字的熱愛。
學前準備:
1.教學課件。(教師)。
2.預習課文。(學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目”。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會認生字。
學前準備:
1.教學課件。(教師)。
2.預習課文。(學生)。
教學過程:
一、釋題導入新課。(用時:5分鐘)。
1.師:同學們,明天老師要帶大家外出游玩一天。明天就能去郊游了,你們的心情怎樣?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表達這種興奮、激動心情的小詩《明天要遠足》。
3.“遠足”是什么意思?
二、自主識字。(用時:5分鐘)。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圈畫出生字。
2.學生自由讀文,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
3.自由識字、組詞。
4.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5.全班交流,逐個點名交流自己記得快的字的方法。
6.課件展示生字,多種方法識字。
(1)開火車認讀,認識偏旁“目”。
(2)小組競賽讀。
(3)全班齊讀。
三、朗讀課文,鞏固識字。(用時15分鐘)。
1.老師領讀課文,鞏固識字。
2.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流暢。
3.全班流利地朗讀課文。
四、檢測識字,總結全課。(用時:5分鐘)。
1.課件展示字、詞,檢測識字情況。
睡不著大海老師天亮。
什么地方真正同學。
2.這節課你有哪些學習收獲?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由釋題引入新課,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體驗激發學習興趣。識字教學仍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自主識字,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小組合作識字,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能力和精神,促進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在全班展示交流識字時,教師更多地關注學生,給他們更多的發言與表現的機會,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family的第六課時教案大全(21篇)篇十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我們學校的校醫非常關心我們同學的身體健康,經常要了解我們同學的體重,身高等,(出示座位圖)。
2、提問:你打算怎樣完成這份統計圖?
3、出示幾個空白的條形統計圖,讓學生根據統計表嘗試完成條形統計圖。
4、如果用條形統計圖表示這個小組學生的身高,每格表示多少個單位比較合適?
5、出示教材上的統計圖,讓學生觀察,討論。
你能說說破這個統計圖跟我們以前學過的.統計圖有什么不同嗎?
用折線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個單位?其他格代表多少個單位?這樣畫有什么好處?
6、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匯報。
在統計圖的縱軸上,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單位量是不同的(第一個圖中起始格表示137厘米,其他每格表示1厘米。)。
7、讓學生按照例子把其他兩個同學的條形補充完整。
8、學生討論:什么情形下應該使用這樣的統計圖?這種統計圖的優點是什么?
9、觀察體重統計圖,看看這個圖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個單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個單位?
9、這個統計圖跟我們剛才學習的學生身高統計圖有什么不同?
10、獨立完成書上的統計圖。小組進行學習小結。
11、通過完成這一份統計圖。你得到了哪些信息?進一步體會統計的作用。
12、你想對這些同學說些什么?
出示“中國10歲兒童身高、體重的正常值”,引導學生把學生的身高、體重與正常值進行對比,找出哪些學生的身高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學生的體重超出了正常值,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實踐作業)讓學生從報紙、書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統計圖表,并找出相應的信息,可以培養學生從各種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鞏固練習:40頁2、41頁3、5。
全課小結。
教學反思:
family的第六課時教案大全(21篇)篇十四
教學目標:
1、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認真閱讀。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揣摩文章的思路。
3、在熟讀、欣賞的基礎上,達到熟背課文。
教學重難點:
從課文中領悟用法發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事物的道理,培養學生感受美,捕捉美,表達美的能力。
教學設計:
個性化備課:
一、導入。
回顧第一部分內容,讓學生背誦。
二、學習第二部分。
2、找出文中能感受到雨后黎明“美”的句子或是詞語。
3、反復朗讀,思考作者是用什么順序來描寫這一部分的?(由近及遠)。
4、學生交流,并讀出“美”的感受。
5、引導學生熟讀成誦。
三、學習第三部分。
1、自由讀最后兩個自然段,聯系課文內容和生活實際,說說你的理解。
2、引導學生體會:
(主要是作者經歷了暴風雨的考驗,了變化,更深刻地感受到風雨之后的美好。)。
(是指的暴風雨來臨之時表現出雄壯之美,暴風雨過后則表現出柔和之美;么樣昨夜的暴風雨,今天的柔和之美就可能體會得不夠深刻,“陽光總在風雨后”,風雨之后的陽光才顯得更加燦爛。)。
3、指導學生朗讀第三部分。
4、熟讀成誦。
四、課文小結。
這篇課文通過電閃雷鳴、狂風暴雨的雨夜和笑語花香、絢麗明媚的雨后清晨的景色對比,表現了大自然的和諧之美,表達了作者對暴風雨的喜愛之情,也揭示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事物有陰暗又有光明,但終究會走向光明;而這陰暗和光明的對立變化,才是世界辯證和諧的美,我們應該用發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事物。
五、課文拓展。
我們人生道路上是否遭遇國暴風雨?你是如何對待的?學完這篇課文之后,你有什么啟發?
六、課后作業。
背誦全文。
板書設計:
2、暴風雨。
雨夜狂風暴雨;
雨后綺麗華美;
事物有陰暗又有光明;
但終究會走向光明。
family的第六課時教案大全(21篇)篇十五
第7單元萬以內數的認識。
第6課時練習課。
【教學內容】。
教材第88、89頁練習十七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萬以內不同類型數的讀法和寫法,并能正確地、熟練地讀寫萬以內的數。
2.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萬以內數的意義的理解。
【教學重難點】。
中間或末尾有0的數的'讀寫。按規律填數。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投影儀。課前調查數據,算盤,練習本。
【教學過程】。
一、舊知復習。
1.課件出示教材練習十七第4題填空題。
學生根據題目,說出數位順序表,并填寫在書上。
2.出示課前調查的數據,完成教材練習十七第14題。
3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復習10000以內數的認識。
二、鞏固數的讀寫。
1.完成教材練習十七第3題。
出示算盤圖。問:你能讀出這是什么數嗎?
學生讀書,說出數的組成。
2.完成教材練習十七第7題。
出示情境圖。
回答:25張100元的,一共師()元。
小組討論,指名匯報,說說自己的想法。
指名回答,說說理由。
4.完成教材練習十七第9題。
齊讀這段話,將數寫在橫線下面,教師檢查書寫情況,注意檢查有0的數的寫法。
5.完成該教材練習十七第10題。
三、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復習了10000以內的數的認識,以及他們的讀法和寫法。
family的第六課時教案大全(21篇)篇十六
教學內容:
1.唱歌《找春天》。
2.欣賞《獅子舞繡球》。
教學目標:
1.通過唱歌、聽賞教學內容,感受春天的歡快氣氛。
2.培養學生觀察世界的能力;了解與音樂有關的民俗文化。
教學過程:
(一)唱歌《找春天》。
1.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啟發學生尋找春天的景象。
2.教師總結學生的發言,引入歌曲《找春天》。
3.放錄音或聽教師演唱。
4.教師教唱,注意切分音的節奏;啟發學生用歡快的聲音來演唱這首歌曲。
(二)欣賞《獅子舞繡球》。
1.教師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導人新課。
2.教師出示與過春節相關的民俗活動的圖片或幻燈片(全家團圓包餃子、湯圓,人們踩高蹺、放鞭炮、舞獅子、耍龍燈、唱社戲、貼春聯等活動)。
5.聽賞幾遍以后,教師可啟發學生模仿歌曲中的打擊樂器伴奏;如條件較好,教師可指導學生用打擊樂器(鑼、鼓、镲)為歌曲伴奏。
6.啟發學生回答本地過春節時,有哪些與音樂相關的活動。
7.復習歌曲《新年好》。可啟發學生自編動作,感受四三拍歌曲的韻律。
family的第六課時教案大全(21篇)篇十七
教學目標:
1、會寫4個生字,能在田字格中規范書寫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繼續練習背誦課文。
3、能夠用“一會兒……一會兒……”說話。
教學重點:
1、會寫4個生字:“了、子、人、大”。
2、繼續背誦課文,練習用“一會兒……一會兒”說話。
學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出示卡片。(教師)。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用時:8分鐘)。
1、引導復習上節課學習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2、檢查背誦情況。
二、學習生字。(用時:16分鐘)。
1、教師多媒體課件出示生字。
2、教師引導觀察生字的字形特點。
3、教師重點指導生字。
4、教師范寫。
5、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三、指導口頭造句。(用時:8分鐘)。
1、出示課文中帶有“一會兒”的原句。
2、指導說說有什么事情可以在很短的時間里進行。
3、指導用“一會兒……一會兒……”練習說話。
四、總結全文,布置作業。(用時:8分鐘)。
1、今天我們學習了《秋天》,你喜歡秋天嗎?看到這么美的秋天的'景色你想說點什么?
2、回家后請把你眼中的秋天畫出來,然后拿來讓我們共同感受美麗的秋天。
五、總結全課,深化認識。(用時:5分鐘)。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把范寫指導貫穿學生書寫的整個過程。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指導書寫必須細致。不僅要從整體上觀察生字的結構,還要對筆畫的占格位置、正確筆順、生字的大小,甚至筆畫從哪里起筆,怎樣收筆也要進行提醒。在學生沉浸在秋天美景意猶未盡之時,設計了讓學生“用手中彩筆畫出心中最美的秋天”這一環節,在讀、說、畫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使三維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得到落實。
family的第六課時教案大全(21篇)篇十八
1、朗讀、背誦全文。
2、學習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寫法。
3、理解作者所闡述的主要觀點。
4、學習和積累文言詞匯。
5、深刻理解和正確評價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學習文章敘事、寫景、議論、抒情相結合的寫法,體會文章駢散結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見實詞的意義和虛詞的用法。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1、學習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寫法。
2、理解作者所闡述的主要觀點。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背誦。
二、研討課文:
1、朗誦全文。
2、背誦前要理解文章層次結構,這樣有助于快速掌握文章內容,快。
速背誦。下面請同學們給課文分段并歸納段意。
全文共6段,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段):寫重修岳陽樓的背景和作記緣由。
第二部分(2~4段):描寫岳陽樓周圍的景色,引出“遷客騷人”登樓“覽物”而產生的兩種不同感受。(全文的主體)。
可分為兩層。
第一層(2段):寫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遷客騷人”“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的問題。
第二層(3~4段):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因景而異。
第三部分(5段):借對“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發作者的曠達胸襟和政治抱負。
第四部分(6段):點明作“記”的時間。(這是全文的核心。)。
討論并歸納:在“政通人和,百廢具興”的基礎上“重修岳陽樓”,這說明滕子京在謫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條。由此可見作者欣賞他的闊大胸襟,與一般的“遷客”不同。
討論并歸納:洞庭湖是無生命之物,同“銜”“吞”則使人產生有生命之感,把“遠山”“長江”跟洞庭湖的關系寫得活靈活現,成了一幅氣勢磅礴的動人畫面。如果用“連”“接”來替換,只是客觀地說明三者的相對位置,畫面是靜止的,效果沒有這樣好。
5、提問:從岳陽樓上看到的雄偉景象有哪些?
討論并歸納:
(1)氣勢非凡:“銜遠山,吞長江”。
(2)寬闊無邊:“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3)湖光山色:“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6、提問:作者沒有停留在寫景上,而用“然則”從岳陽樓的地理形勢,轉入寫什么?
討論并歸納: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
7、朗讀第3段,提問:這幅畫面渲染了一種什么樣的氣氛,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情?
討論并歸納:極力渲染“悲”的氣氛,因己而悲。
8、朗讀第4段,提問:這幅畫面渲染了一種什么樣的氣氛,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情?
討論并歸納:極力渲染“喜”的氣氛,因物而喜。
討論并歸納:“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悲”;“心曠神恰,寵辱偕忘”概括說明了“遷客騷人”的“喜”。這樣寫是為了將這類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對比,引出下文,由寫情自然轉入議論,突出全文的主旨。
10、提問:“古仁人之心”是怎樣的?
討論并歸納:內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提問:“古仁人”的憂樂觀是怎樣的?
討論并歸納:先講“憂”:“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講“樂”,“后天下之樂而樂”。
12、提問:“進”指什么?“退”指什么?
討論并歸納:“進”指“居廟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處江湖之遠”,不在朝廷上做官。(借代)。
13、提問:“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討論并歸納: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對滕子京的慰勉和現箴之意。
14、提問:怎樣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
討論并歸納:我國古代早有“與民同樂”的思想。孟子:“樂民之樂者,民亦樂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這里說的“樂以天下,憂以天下”來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發展成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觀點,并以此作為對待任途進退的原則,表現他曠達的胸襟和偉大的抱負。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著借鑒和教育的意義。
15、提問:文章最后一段是怎樣推出這個警句的?
討論并歸納: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設問方式逐層推進,最后才點出警句。先用比較方式設問,以“不以物喜…則憂其君’調明“古六人之心”的內涵,顯示了“古仁人”的闊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進亦憂,退亦憂”的論斷,突出一個“憂”字,自然引出第二個設問“何時而樂”,使文章又推進一層。設問后而警句出現,給人印象極深。
六、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一、二、四題。
family的第六課時教案大全(21篇)篇十九
設計意圖:
抓住“僅有”,從生活體驗導入,感受“房子這一點財產”的珍貴、珍惜,從而體會炮手的內心情感,語文三組:《炮手》第二課時教學設計與反思。只有學生先體會到炮手心里對家的`愛,才能進一步理解、體會炮手內心多么痛苦,但又面臨“小家”與“大國”的沖突選擇,洞析他的行動如此堅決,才突出炮手的奉獻精神如此難得,如此令人欽佩。
教學目標:
1.能夠抓住文中神態、外貌的描寫體會炮手當時的內心世界,感受關鍵詞語表情達意的作用。
2.通過學習課文,感悟炮手為了國家利益而犧牲自我的奉獻精神。
3.布置作業,寫一寫炮手回到故鄉后的故事。
教學重難點:
結合描寫炮手神態變化的語句,體會炮手的心情,理解炮手舍家為國的奉獻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詞語,概述課文。
1.讀詞語。
2.選詞補白,概述課文主要內容。
二、情境導入,體會“僅有”
三、語境識詞,體會情感。
1.出示課文第2-10自然段。
2.比較“蒼白”“煞白”“慘白”
3.理解“蒼白。”(出示課件,學生自讀)。
4.理解“煞白”。
5.理解“慘白”。
6.抓關鍵詞,體會炮手的決心。
7.思考“一無所有”與“富有”,升華主題。
四、布置作業。
深入淺出,靜能生慧。
family的第六課時教案大全(21篇)篇二十
這是英國作家王爾德寫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一個巨人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花園里玩耍,很生氣,他在花園周圍筑起了高墻,將孩子們拒于墻外。從此,園里一片荒涼,只有冬天永遠留在這里。后來,在小男孩的啟發下,巨人醒悟了,隨即拆除了圍墻,花園成為孩子們的范圍,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園和孩子們中間,感動無比的幸福。從這篇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課文內容想想畫面。
2、感受愛和分享的美好,領悟冷酷和孤獨會帶給別人和自身最大的傷害。
3、感受童話的語言特色,激發學生對童話的探究興趣。
教學重難點。
讀童話想像畫面,感受童話的語言特色。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冷美對比,引發疑問。
鮮果飄香。
白雪一片。
草翠花開洋溢笑聲)可是,后來巨人的花園卻是――(課件出示:北風呼嘯隆冬來臨。
刺骨寒風。
狂風大作。
雪花飛舞。
瑟瑟發抖)這嚴寒持續了多長時間?(漫長)。
2、當村子里春天來臨的時候,巨人的花園里仍然是冬天,他想“今年春天為什么這么冷,這么荒涼呀?”
(課件:中間一個大大的問號)。
3、你能用課文里的`話來回答嗎?(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
二、細讀課文,認識自私。
1、巨人的心究竟是怎樣地任性、冷酷,使春天都變得如此寒冷了呢?請大家自由讀課文3-8自然段,去找一找,劃一劃,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他的任性和冷酷。
2、生自由讀課文,找找劃劃。
3、集體交流。
板塊一:有一年秋天,巨人突然回來了。他見到孩子們在花園里玩耍,很生氣:“誰允許你們到這里來玩的!都滾出去!”
(1)你從巨人的言行中感受到了?(冷酷、兇惡……)。
(2)當時孩子們都在干什么?歡樂地玩耍,這突如其來的吼聲讓他們---四處逃散。
(3)巨人他趕走了孩子,也趕走了――快樂。(板書:快樂)是啊,他的心真是太――冷酷了。
(4)今年的春天為什么那么冷,這么荒涼。同學們,如果你站在巨人的面前,你可以告訴他,引讀――喚來寒冷的,是你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
版塊二:趕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園周圍砌起圍墻,而且豎起“禁止入內”的告示牌。
(1)你從哪里感受到他的任性冷酷?“砌起圍墻”“禁止入內”。
禁止了……。
禁止了……(禁止了孩子們的進入,禁止了歡樂,禁止了美麗……),所以,當春天來臨,村子里又開出美麗的鮮花,不時傳來小鳥的歡叫時,圍墻里邊卻是?――引讀(但不知為什么,巨人的花園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風大作,雪花飛舞,巨人裹著毯子,還瑟瑟大都。)巨人啊,你這一堵圍墻,圍住了……圍住了……圍住了……(圍住了寒冷、圍住了孤獨、圍住了荒涼……)。
(3)當巨人迷惑不解時,同學們,我們多么希望能站在他的面前告訴他,告訴他――引讀:喚來寒冷的,是你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
板塊三:可是巨人又發脾氣了:“好容易才盼來春天,你們又來胡鬧。滾出去!”
“喂!你趕快滾出去!”巨人大聲斥責。
(1)誰來學學巨人如此大聲的訓斥和斥責?
(2)你多想說?(巨人,你太自私了,你太任性了!你也太殘酷了吧!你的斥責只會講美麗、歡樂、幸福趕走。)。
(3)是啊,今天的春天為什么那么寒冷,那么荒涼,孤獨。同學們,讓我們告訴巨人吧!引讀:喚來寒冷的,是你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
(4)你為什么用這樣的語氣跟巨人說話?在你的訴說中包含了怎樣的情感?(著急、同情、憤怒……)。
(5)是啊,巨人,我們怎么才能讓你知道――引讀:喚來寒冷的,是你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
三、再讀課文,感悟孤獨。
1、巨人的任性、冷酷的心喚來的難道僅僅是寒冬嗎?請大家在自由讀讀第6、7自然段,他還喚來了什么?(孤獨、寂寞、冷清……)。
2、在這個村子里,誰最不幸?
family的第六課時教案大全(21篇)篇二十一
第1課時走向世界大舞臺。
1教學分析。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能力目標。
能夠正確認識個人與世界的關系,不斷自我更新,逐漸為國家乃至世界承擔起更多的責任。
知識目標。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我為世界添光彩。
教學難點:全面提升個人素養。
2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鏈接歌曲―《靜海》)學霸與音樂愛好者邂逅,將會產生怎樣的火花?近日,一張名為《靜海》的音樂專輯刷爆了成都七中師生的朋友圈。
這張專輯從寫詞、譜曲、編曲、錄制均由學校4名高中生完成,最令人驚嘆的是除了詞曲動人,專輯的主創、主唱各有千秋,主唱人員均為校園歌手賽事冠軍,而且主創人員在今年8月舉行的第26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奧林匹克競賽中獲金獎,均保送北京大學。
想一想:從上述材料中你發現了什么變化?(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闡述)。
提示:在父母的引領下,我們開啟了認識世界的第一扇窗,邁出了探索世界的第一道門。我們走出家門,步入學校,逐步融入社會,走向更加廣闊的世界。這一節課就讓我們來探討這一話題。
二、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多彩世界中的我。
(一)走向世界的形式是多樣的。
活動一:情景模擬感受走向世界的形式。
1.活動:選出學生代表,模擬教材第55頁“探究與分享”中的情境,談談自己的認識。
3.歸納總結:我們會與世界各地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我們要珍視每一次交往的經歷,努力建立起彼此之間的協作關系。
(二)在交往中探索世界,彼此守護,共同成長。
活動二:新聞分析學會交流溝通。
1.材料展示:20xxgoodtalk(地球村)國際青少年雙語演講大賽新加坡賽區決賽暨頒獎典禮在新加坡區域英語中心舉行。對每一位選手來說,參與“地球村”雙語大賽都是人生中的一種歷練。青少年在參賽過程中培養獨立自主的習慣,結交異國好友并認識外部世界,是邁向成熟的重要標志,更是為中新青少年多交流、多交往、多交心搭建了良好平臺。
2.小組合作,分析新聞。
3.教師講述:我們在交往中探索世界,彼此守護,共同成長。我們學會關愛,相互理解,贏得尊重,獲得成長的力量。面對困難時,我們勤于溝通,真誠合作,更加理性、智慧地解決問題。我們一路歷練、成熟,不斷自我更新,逐漸為國家乃至世界承擔起更多的責任。
活動三:小辯論。
1.閱讀教材第56頁“探究與分享”,就“宅男宅女”現象展開辯論。
2.分組準備,展開辯論。
3.教師對學生辯論作出評價。
目標導學二:我為世界添光彩。
(一)努力為世界增添光彩。
1.教師提問:說一說我們每個人與世界有什么關系。
提示:學生自由回答。
2.教師點撥:我們與豐富多彩的世界緊密相連,始終與這個世界彼此互動,同呼吸,共命運。我們要努力為世界增添光彩。
(二)通過自身的努力為人類發展和世界進步貢獻智慧和力量。
1.閱讀教材第57頁“探究與分享”。
2.指導學生搜集相關資料,課上分享交流。
3.問題思考:“普通事,看似普通,卻不可或缺”,說明了什么?
4.歸納總結: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中的一員,所做的.事都有可能對世界發展產生影響。我們要從普通的事做起,通過自身的努力為人類發展和世界進步貢獻智慧和力量。
(三)全面提升個人素養。
1.閱讀教材第58―59頁“探究與分享”。
3.學生分組討論總結。
4.歸納總結:著眼未來,我們要適應世界發展趨勢要求,全面提升個人素養:不斷豐富知識儲備,增強人文底蘊;樹立科學精神,掌握科學思維方法;增強社會責任感,學會觀察、思考各種社會現象,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實踐創新能力。
三、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我們正逐步走向世界,我們走向世界的形式是多樣的,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不斷成長;也了解了個人與世界的關系,知道了個人的成長離不開世界,懂得了個人要努力為世界添光彩、作貢獻,就要全面提升個人素養的道理。
3板書設計。
4教學反思。
本節課內容比較貼合學生實際,學習興趣較為濃厚,通過學習正確認識個人與世界的關系,知道個人應當為世界做什么。學習多彩世界中的我,要注意用好教材中的材料,指導學生理解,提高認識;學習我為世界添光彩,要引導學生思考自己作為個體如何才能為世界作出自己的貢獻,逐步增強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