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好的教學工作計劃應該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評價方法等要素。以下是一些優秀的教學工作計劃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教學的靈感和創意。
重陽節健康教案(匯總14篇)篇一
1、初步知道重陽節的基本習俗,愿意和老人一起歡度節日。
2、激發幼兒尊老愛老的情感。
禮物、幼兒手工作品、幼兒節目、和光榮院聯系。
引出主題。
(2)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
2、歌曲:"我上幼兒園"律動:"我的小手"歌表演:"小豬吃的飽飽"兒歌:"拍皮球"。
3、聽老人們講革命故事讓爺爺講講自己革命故事,使我們永遠記得優秀的革命傳統。
4、愛你一家親為老人捶背,整理床鋪、推輪椅等等,伸出自己的小手,獻出自己的一點愛,使老人感覺到親人的溫暖。
5、贈送禮物給爺爺奶奶將自己畫的,粘貼的,剪的精美愛心賀卡等作品送給自己的爺爺奶奶,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本領,認識到我們在長大。
重陽節健康教案(匯總14篇)篇二
1.能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讀音,在老師指導下描摹“人、太”。
2.朗讀課文能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記住課文內容,并嘗試背誦。
3.讀兒歌了解重陽節的來歷,引導學生從小學會孝敬老人。
一.引入課文,揭示課題:
1.啟發談話,學習生字“節”
在我國有許多具有民族特色的節日。(板書:節)拼讀。
2.了解各種節日名稱。
(出示節日名稱),第一行是重大節日,可以放假來慶祝。第二行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節日。
3.揭示課題。
人們在不同的節日中可以做不同的事情來慶祝,今天我們就重點來了解其中的一個節日——重陽節。
(板書課題,拼讀“重”,辨析“輕重”)。
4.齊讀課題。
二.讀通課文,教學生字:
1.借助拼音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劃出生字組成的詞語。
2.出示課文,指名讀。
3.出示生字組成的詞語,開火車讀。
三.學習課文,了解內容。
1.指名讀課文,其余同學邊聽邊記: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是在哪一天?
(你們聽清了嗎——學生齊讀:九月九,是重陽。)。
2.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描寫秋天景色的句子。
師:農歷九月九剛好在中秋節之后,當時的景色怎樣?(出示:景色)。
3.積累描寫“秋色”的詞句。
(1)指名交流,描寫秋天的句子。(文中句子變紅)。
(2)補充積累秋天的詞語。
師:秋天的景色真美啊!真是:秋高氣爽云淡風清(引導學生讀好這兩個詞語)。
(3)學習:“景色”兩個字。
4.再讀課文,了解人們在重陽節會干什么。
(1)自讀課文。
在重陽節這一天,人們會干些什么呢?
(2)交流,引讀有關語句。
(3)引導質疑。
讀了這兩句話,你有什么問題嗎?
(4)聽故事,釋疑。
看連環畫,聽知識老人講重陽節的來歷。
5.引讀第3句。
6.師引讀全文,自己讀好課文,試著背誦。
7.引導想象,練習說話。
8.看圖說話,引導學生從小學會孝敬長輩。
看圖,小組討論,用一句話說說圖上的意思。
9.小結:我們不僅可以在重陽節這一天為老人做事,平時也應該為他們做事。
四.寫字指導,描摹“人、太”
1.觀察前兩個字與后一個字比,有什么不夠的地方。
2.學生描摹“人、太”,教師巡視。
重陽節健康教案(匯總14篇)篇三
1、要知道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的節日。
2、讓寶寶從小就有關心爺爺奶奶的意識,為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我喜歡爺爺奶奶,也愿意表達對他們的愛。
課件。
老師:孩子們,你們知道農歷九月初九是誰的節日嗎?
內容提要: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也叫“老人節”,是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的節日。
一、演講老師提問:
九月九日是爺爺奶奶的節日。我們能為爺爺奶奶做些什么?
我想對我的爺爺奶奶說些甜言蜜語。
二、學習兒歌《九月九日》。
九月九日,重陽節到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笑,我請他們吃甜糕。我媽媽/爸爸夸我的好寶寶。
三、爺爺奶奶我們愛你為爺爺奶奶做一件小事,比如:寶寶長大了,你自己去的時候不需要爺爺奶奶抱了。打爺爺奶奶的背等。
重陽節健康教案(匯總14篇)篇四
1.初步了解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的來歷和意義。
2.懂得尊敬爺爺、奶奶的道理。
3.激勵每個小朋友對爺爺、奶奶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愛意。
4.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5.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情系敬老院溫暖老人心。
幼兒園全體師生。
20xx年10月21日。
敬老院。
1、幼兒自制節日禮物。
2、橫幅、校車安排。
3、準備水果、重陽糕點等食物。
4、家長園地:請家長配合,鼓勵幼兒在家里幫爺爺、奶奶等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關愛老人的情感。
1、教師表演《加加油》。
2、幼兒表演《口香糖》《讓愛住我家》。
3、歌曲《關心老人笑哈哈》。
4、表演結束,給老人贈送自己制作的禮物。
5、合影留念。
活動結束,返回幼兒園。
1、老師要看管好本班孩子,必須遵守活動時間及安排,準時到達集合地點;。
2、進入敬老院要保持肅靜,行動有素;。
3、見到敬老院的老人、領導及工作人員要微笑、主動地問好,體現良好的個人素養;。
4、活動結束時要和老人握手告別,說再見!
重陽節健康教案(匯總14篇)篇五
1.知道九月初九是中國的重陽節,知道重陽節的.相關知識。
2.激發孩子對爺爺奶奶的崇敬,表達對爺爺奶奶的關愛。
3.從小培養孩子尊老愛老的美德。
20xx.10.15下午3時至4時
所有大班老師和孩子們
給爺爺奶奶折紙,鮮花,各種禮物。
1.10月8日上午,大班全體教師開會討論活動形式。
2.10月12日下午,各班講重陽節。
3.10月15日舉行“給爺爺奶奶送紅花”、“說句恭喜的話”、“親手剝糖給爺爺奶奶吃”活動。
4.為老人服務:輕拍后背、按摩、給老人唱首歌、給老人送禮物等。
5.手工制作的賀卡、花環和代表長壽的紙鶴,送給爺爺奶奶。
重陽節健康教案(匯總14篇)篇六
1.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朗誦兒歌。知道重陽節是老人節。
2.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的熱愛之情。
2.白紙、彩紙、記號筆、油畫棒、膠水、半成品材料等,供幼兒做送給爺爺奶奶的禮物。
一、談話引入。
1.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九月九是什么節日嗎?重陽節是誰的節日?重陽節到了,你們想為爺爺奶奶做些什么?有一位小朋友,他跟爺爺出去玩了,我們來聽聽他去了哪里。
二、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1.教師朗誦兒歌。提問:兒歌里的小朋友跟爺爺去了哪里呢?他們一起去爬山,兒歌里用了一個什么好聽的詞語?爺爺登高不服老,什么叫“不服老”?兒歌里的小朋友是怎么樣稱贊爺爺的?(播放兒歌欣賞)。
2.教師:重陽節是什么季節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3.教師完整朗誦兒歌。(播放兒歌欣賞)。
三、幼兒學習朗誦兒歌。
1.幼兒跟讀兒歌數遍。(播放兒歌欣賞)。
2.請幼兒結合動作表演兒歌。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內容創編相應動作,表演兒歌。
3.幼兒朗誦兒歌。(播放朗誦兒歌)。
四、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
1.幼兒分組討論:如何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播放表達愛)。
2.請個別幼兒講講自己的想法,說說為什么選擇這個方法。
教師總結: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不僅可以對爺爺奶奶說一些好聽的話,送一些自己做的`小禮物,還可以給爺爺奶奶講故事、唱歌、捶背、端茶倒水等等。
五、給爺爺奶奶制作節日禮物。
2.幼兒制作禮物,教師引導幼兒畫畫、做賀卡等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播放我愛爺爺奶奶)。
3.請幼兒把自己做的禮物帶回家送給爺爺奶奶。
1.回家后為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做力所能及的事,如:端凳子、拿東西、捶背、表演節目等。
2.家長帶著老人和孩子外出游玩,增進祖孫三代間的親情。
紅葉飄,黃葉飄,
藍天高高白云繞。
我跟爺爺來登高。
我們倆,手拉手,
爺爺登高不服老。
爺爺爺爺你真棒,
我祝爺爺節日好。
重陽節健康教案(匯總14篇)篇七
1、會欣賞兒歌,初步學習兒歌。學習詞:
2、通過兒歌,懂得要關心老人,要對老人有禮貌。
1、課前幫助幼兒了解一些有關重陽節的知識。
2、爺爺奶奶笑哈哈的.圖片。
一、導入:(出示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圖上有誰呀?(爺爺奶奶)他們怎么啦?(他們笑了)。
師:他們為什么笑呢?(請小朋友說一說)。
師:原來他們要過節了,所以笑得那么開心。
二、欣賞兒歌《九月九》。
師:你們喜歡爺爺奶奶嗎?(請小朋友說一說)。
師:老師也喜歡爺爺奶奶的,所以呀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你們想聽嗎?
1、老師完整地朗誦兒歌一遍。
師:小朋友,你聽到兒歌里說了些什么呀?(請小朋友說一說)。
2、再次讓幼兒欣賞一遍。
3、幼兒學習兒歌。(幫助幼兒矯正個別音)。
4、教育幼兒要做一個聽話的乖寶寶,要有禮貌。
重陽節健康教案(匯總14篇)篇八
1、初步知道重陽節的基本習俗,愿意和爺爺奶奶一起歡度節日。
2、激發幼兒尊老愛老的情感,增進親子關系。
大鼓、花球、布置節日氣氛的教室、橘子、重陽糕、幼兒作品。
(2)邀請爺爺奶奶來介紹重陽節師、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重陽節是怎么來的嗎?
我們的爺爺奶奶本領都很大的,我們請他們來告訴我們,好嗎?
師生共同邀請部分爺爺奶奶來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
注、假如不夠詳細,老師可補充介紹。
歌曲、“我上幼兒園”
律動、“我的小手”
歌表演、“小豬吃的飽飽”
兒歌、“拍皮球”
歌表演、“兩只老虎“。
三、互動環節。
(1)擊鼓傳花游戲規則、老師背對擊鼓,當鼓聲停止時,花球落在哪個小朋友手里,哪個小朋友就和他的爺爺奶奶表演一個節目。游戲反復進行。
(2)小腳踩大腳游戲規則、小朋友的腳踩在爺爺奶奶的腳上,一步一步往前走,看哪一隊先走到終點,先到終點的那一隊為勝。游戲可反復進行。
(3)剝橘子師、以前在家里,都是爺爺奶奶剝橘子給我們吃,現在我們長大了,會做很多事情了,今天,我們也來剝個橘子給爺爺奶奶吃,看一看,哪個小朋友最會剝橘子,剝的最快。
(4)品嘗重陽糕和爺爺奶奶一起品嘗重陽糕,交流一下品種、味道等,并嘗試回家和爺爺奶奶一起制作重陽糕。
(5)贈送禮物給爺爺奶奶將自己畫的,粘貼的,剪的等作品送給自己的爺爺奶奶,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本領,認識到我們在長大。
四、活動結束。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和諧社會的基本道德要求。我們很容易做到“愛幼”,但幼兒卻往往不懂得“尊老”。即使知道“尊老”,很多時候也并不能真正做到關心和愛護老人,不知道如何尊重老人。所以,對幼兒實施“尊老”教育有著重要意義。
正逢“九九重陽節”,為了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進一步增強幼兒的敬老意識,我們舉辦了以“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的主題活動。我們從孩子們的身邊的老人開始講起,孩子們熱情高漲,分分介紹自己家里的老人,當問到他們是如何尊敬老人的時候,孩子們沉默了,有幾個孩子說“我給爺爺捶背”,“我給奶奶倒水喝”,“我逗奶奶笑”。于是,我播放事先做好的ppt,請孩子們觀看,這里有多種方式:攙扶老人的、給老人過生日的、和老人聊天、陪伴老人過節、帶老人出去轉轉、幫老人做家務、關心老人身體經常問問情況、給老人泡泡腳、父母給老人買舒服的衣服等等。孩子們看過后好像知道自己該怎么做了,分分討論著自己最想做的事。為了讓孩子們表達自己的情感,我們又組織孩子們制作了敬老愛心卡,孩子們把自己最想說的話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活動在溫馨的氛圍中結束了,孩子們好像還意猶未盡。
今天活動唯一感到遺憾的是沒有請來我們孩子家里的老人,沒能讓孩子們更直接的表達自己對老人的愛。相信這次重陽節的“敬老”活動,不僅讓孩子們了解了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也讓孩子們體驗一份愛的情感,感受著爺爺、奶奶們的辛苦,學會感恩和尊敬長輩,從而萌發關心老人的美好情感。
重陽節健康教案(匯總14篇)篇九
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又到來了,我們覺得愛老人應該從愛身邊的老人做起,所以這次的重陽節活動我們還是準備請小朋友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到我們幼兒園一起和小朋友度過一個溫馨的重陽節,從而培養孩子尊敬老人,愿意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好品質。
1、簡單了解重陽節的來歷,以及重陽節的一些風俗習慣。
2、知道要尊敬老人,愿意為老人獻愛心。
3、體驗社區活動,鍛煉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好吃的水果,課件。
一、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歡迎您。
1、看看今天教室里來了誰,為什么要請來這些爺爺奶奶。
2、教師給孩子們介紹重陽節。
3、集體朗誦兒歌《重陽到》重陽到,重陽到,爺爺奶奶節日好,我們非常感謝您,向你們節日問個好。
二、介紹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1、今天你們家誰參加我們的重陽節活動,請小朋友們把他(她)介紹給大家。
2、你喜歡他嗎?為什么喜歡,他給家里做了些什么事情。
3、你們的爺爺奶奶都給家里做了些什么事情。
4、教師播放ppt做總結: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辛苦了一輩子,先把我們的爸爸媽媽養大,現在還要來照顧我們,為我們每天做很多的.事情。
三、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件事情。
1、請我們的小朋友想想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我們可以給他們做些什么事情。播放ppt,請孩子介紹自己是怎樣做的。
2、教師總結: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辛苦了一輩子,他們年紀大了,我們小朋友要聽他們的話,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給他們錘錘腿,敲敲背,做個懂事的好寶寶。
四、一起歡慶節日。
1、詩朗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重陽》。
2、集體獻歌《好娃娃》《給爺爺奶奶捶捶背,敲敲腿》。
3、聽音樂,送禮物,吃水果,和爺爺奶奶過重陽節,體驗重陽節的快樂。
全體手語表演《感恩的心》幼兒集體獻祝福。
重陽節健康教案(匯總14篇)篇十
1、能借助拼音讀準“陽、節、古、人、景、色、太、平”8個生字,并能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認讀這些生字。認識“左耳旁”。描寫“陽、古、太、平”。
2、能朗讀課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能背誦課文。
3、知道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是近來接。用一、兩句介紹你們家是怎樣過重陽節(或中秋節)的'。
重點:借助拼音正確認讀生字,熟練、流利地朗讀課文。
難點:能用一、兩句比較完整的句子說說過重陽節的情景。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等。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圖片,談話引入。
2、師:小朋友,你們看圖上畫了什么?(重陽糕)我們什么時候會吃重陽糕?
3、出示課題。
(1)指名讀,注意多音字“重”的讀音。
(2)教師講述“重陽節”的意思。
(3)學習生字“陽、節”。
注意“陽”是后鼻音。
師:你們了解重陽節嗎?誰能簡單地說說?師補充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
二、初讀兒歌,整體感知。
1、師范讀兒歌:仔細聽聽兒歌都告訴了我們什么?指生答。
2、學生自讀兒歌:(出示課件—整首兒歌)要求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互讀兒歌:同座位同學互相糾正。
4、指名讀兒歌:其他同學做小老師聽聽他讀的怎么樣?
5、齊讀兒歌:讀整齊,注意標點符號的停頓。
三、精讀兒歌,識字背文。
1、學習第一句:(出示課件---兒歌第一句)。
師:通過初讀兒歌,你從哪里知道了重陽節是什么時候?
(1)指生讀。
(2)分男女生讀。
(3)喜歡的同學站起來讀。
2、“九月九,是重陽,秋日晴,山風清。”
(1)學習生字“九”,弄清筆順,認識筆畫“橫折彎鉤”。
(2)讀通句子。
3、再借助拼音讀讀課文,思考:在重陽節,人們喜歡干什么?
4、出示句子:
“古人登高避天災,我們登高賞風景。登高望遠秋色美,但愿家家享太平。”
(1)借助拼音讀通句子,讀準生字的字音。
(2)小組合作學習生字“古、人、高、景、色、美、太、平”。
(3)小組匯報交流。
(4)朗讀句子。
5、齊讀。
3、學習生字:
(1)出示詞語:“古人”“風景”“秋色”“太平”“美”
指讀開火車讀(注意讀準后鼻音生字“景、平”,平舌音“色”)。
(2)學習生字: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交流識字方法。
(3)全班交流。
4、熟讀成誦。
個別準備,小組比賽,班內展示。
四、課外拓展,說話練習。
說說你們家是怎樣過重陽節(或中秋節)的?
(1)小組內交流。
(2)全班交流。
要求說一、兩句完整的句子。
五、復習生字,指導書寫。
1復習詞語:齊讀全班做游戲“菊花朵朵開”
2復習生字:
(1)開火車讀字卡。
(2)以小組為單位任意選擇識字游戲。
a、《大家都來猜》。
b、《看誰記得快》。
c、《擴詞擂臺賽》。
d、《翻牌游戲》。
e、《你說我猜》。
3指導書寫“陽、古、太、平”
重陽節健康教案(匯總14篇)篇十一
1、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陽、節、風、古、人、景、色、太、平”等9個生字;認識部首左耳旁,能在老師指導下正確描摹“陽、太、平”三個字。
2、能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并能正確背誦。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看圖、聽記資料補充等方式,讀懂兒歌的內容,用一句話說清人們在重陽節干什么。
4、能根據畫面內容,用一句話說說重陽節我們還可以干什么,初步產生尊敬長輩,孝敬老人的情感。
1、5課時。
1、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陽、節、風、古、人、景、色、太、平”等9個生字。
2、能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并能嘗試背誦。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看圖、聽記資料補充等方式,讀懂兒歌的內容,用一句話說清人們在重陽節干什么。
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一、引導了解各種節日,揭示課題。
1、啟發談話,學習生字“節”。
拼讀音節——板書:節。
2、引導了解各種節日名稱。
出示節日名稱:
國慶節勞動節(重大節日,可以放假來慶祝)。
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中國的傳統節日)。
3、揭示課題。
師:中國的傳統節日還有很多,人們在不同的節日中做不同的事情來慶祝。今天就重點來了解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
板書課題——拼讀“重”——辨析“輕重”
3、齊讀課題。
【說明】。
“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這一環節的設計既是幫助學生認識生字“節”,滲透了節日的分類,在此強調中國的傳統節日,意在進行初步的傳統節日文化的教育。
二、初讀課文,圈字劃詞,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1、借助拼音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劃出生字組成的詞語。
2、出示生字組成的詞語,開火車拼讀。
3、出示課文,指名讀。
【說明】。
在本單元的學習中,借助拼音識字是學習的重點。在初讀課文時加強拼音練習,培養自覺運用拼音正音的意識。對于一些拼讀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示范作用,請小老師帶領大家讀,也可以同桌或小組為單位互相拼讀,互相糾正讀音。另外,讓學生在讀文的過程中,圈字劃詞,一方面可以強化在閱讀中識字的意識,另一方面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詞語的概念。
三、再讀課文,了解內容。
1、指名讀課文,思考:一年一度的重陽節是在哪一天?(農歷九月初九)。
2、學習生字“景色”。
師:農歷九月九剛好在中秋節之后,當時的景色怎樣?
出示:景色。
引導發現2個字的結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根據結構說說記字方法。
3、看圖說話,感受秋天的美景。
(1)師范讀。聽清課文中哪些句子描寫了秋天的景色?
(2)學生看圖,聽師講述,理解“秋日晴,山風清”。
(3)師生配合讀句子,男女生配合讀。
4、再讀課文,了解人們在重陽節會干什么。
(1)自讀課文。
師:在重陽節這一天,人們會干些什么呢?
(2)交流,引讀有關語句:古人登高避天災,我們登高賞風景。
(3)引導質疑。
師: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問題嗎?
(4)看連環畫,聽知識老人講重陽節來歷的故事,釋疑。
5、引讀第3句。
6、引導想象,練習說話。
【說明】。
這一板塊的教學,以教師的問題為引導,幫助學生讀兒歌提取信息。在此基礎上,借助看圖,聽老師講述,聽知識老人講故事等方式,幫助學生初步理解字詞,讀懂兒歌內容。最后,通過想象說話激發學生的情感,有機地將傳統文化的傳承融于其中。
四、朗讀全文,嘗試背誦。
1、師引讀兒歌。
2、同桌合作用喜歡的方式朗讀兒歌。
3、背誦兒歌。
五、布置作業。
1、朗讀并背誦兒歌。
2、用一句話說說人們在重陽節時干什么。
教學目標:
1、能在語言環境中鞏固認讀“陽、節、風、古、人、景、色、太、平”等9個生字;認識部首左耳旁,能在老師指導下正確描摹“陽、太、平”三個字。
2、能熟練背誦兒歌,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3、能根據畫面內容,用一句話說說重陽節我們還可以干什么,初步產生尊敬長輩,孝敬老人的情感。
媒體課件、田字格卡片、生字卡片。
一、復習生字,背誦兒歌。
1、玩“叫號游戲”,復習生字。
2、以小組形式打擂臺,背誦兒歌。
二、看圖說話,引導學生從小學會孝敬長輩。
1、出示圖畫,交代學習任務。
師:重陽節又叫敬老節,老人節,這一天,小朋友可以為老人做些什么呢?看圖,小組討論,用一句話說說圖上的意思。
圖一:小朋友為老人送上重陽糕。
圖二:小朋友到敬老院為老人表演節目。
圖三:小朋友為自己的爺爺捶背。
圖四:小朋友為自己的奶奶洗腳。
2、師小結:其實不僅在這一天可以為老人做事,平時也應該這樣,做一個孝敬老人的好孩子。
【說明】。
指導學生看圖用規范的句式表達是本項訓練的重點。在小組討論環節,教師要加強巡視,鼓勵每個孩子能在小組內大膽發言,同時要注重培養組員間團結協作的意識,互相補充糾正,夯實聽、說習慣的養成。在看圖說話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懂得尊敬長輩,孝敬老人。
三、寫字指導,描摹“陽、太、平”
1、復習筆畫“橫撇彎鉤”。(指名讀,齊讀)。
2、學習新部首:“左耳旁”
(1)師在田字格中寫“左耳旁”:仔細觀察,這個偏旁有幾筆寫成,筆順是怎樣的?
(2)指名按筆順書空,開火車書空,全班書空。
(3)學習“陽”的字形結構,描摹“陽”。
(4)根據筆順框說清“太、平”的筆順。
同桌交流:在同桌的手心按正確筆順寫“太、平”,寫對的握握手表示祝賀。指名交流。
(5)學生描摹“太、平”,教師巡視。
【說明】。
學生在描摹前,教師要著重指導學生首先關注字形結構,筆畫筆順,然后仔細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此基礎上再認真描摹。學生描摹時,教師要特別表揚握筆書寫姿勢正確的學生。
四、布置作業。
1、讀詞語。
2、與爸爸、媽媽玩玩猜字游戲。
3、做一做,說一說。
提示:回家后為家里的老人做一件事,第二天用“我為誰做什么”的句式全班交流。
【說明】。
通過此項作業,鞏固基本句式。同時繼續培養孩子孝敬老人的意識。
重陽節健康教案(匯總14篇)篇十二
1.知道重陽節是老年人的節日,體驗他們對自己的愛,激發他們尊敬的感情。
2.在和爺爺奶奶玩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感受到相互關心的溫暖和快樂。
1.皺紋紙做的小紙團。
2.彩色橡皮泥。
3.音樂《如果你愛我,吻我》和《慶祝新年》。
老師:我們中國有許多獨特的節日,其中重陽節是我們祖國老年人的特殊節日。許多老人會在重陽節那天去爬山。今天,我們幫助爺爺奶奶在幼兒園慶祝節日,并祝他們身體健康。
2.討論表達愛的方式。
老師:我們每個孩子都有愛自己的爺爺奶奶。他們如何照顧我們?(孩子回答問題)我們的孩子能為他們做些什么?(觀看視頻)。
3.孩子們親吻和擁抱老人(老師:剛才孩子們給出的答案都很棒,所以老師。
給了你獎勵。剛才老師是怎么獎勵大家的.?得到老師的擁抱或親吻,你開心嗎?爺爺奶奶這么辛苦的照顧我們。現在讓我們擁抱他們,親吻他們,讓我們可愛的爺爺奶奶開心。)。
4、音樂節奏——親親你,抱抱你(老師:孩子在老師的引導下圍著老人。
做下節奏)。
5.親子游戲:包餃子。
四、活動閉幕:作品展并合影留念。
重陽節健康教案(匯總14篇)篇十三
1、敬老傳統,代代相傳。
2、張燈結彩慶佳節,敬老愛老度重陽。
3、對老人盡孝心,給兒女做榜樣。
4、樹敬老之,促社會文明。
5、敬老從心開始,助老從我做起。
6、寬老人心,養老人身,急老人想,報老人恩。
7、你對老人好,老人對你親。
8、尊老,敬老,養老,愛老,助老。
9、關心老人,關愛老人,關懷老人。
10、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
11、敬老傳統,代代相傳,代際和諧,老少共榮。
12、重視老齡工作,發展老齡事業。
13、關愛今天的老年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
14、密切代際關系,促進家庭和諧。
15、敬天下老人,揚中華美德。
文檔為doc格式。
重陽節健康教案(匯總14篇)篇十四
又是登高望遠、品糕賞菊的一天。小班的孩子們迎來了傳統的敬老節日重陽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把這個節日和培養孩子尊敬老人的良好感情結合起來。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敬老活動。(重陽節)。
1.要知道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的節日。
2.讓寶寶從小就有關心爺爺奶奶的意識,為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重難點)。
3.我喜歡爺爺奶奶,也愿意表達對他們的愛。
課件。
老師:孩子們,你們知道農歷九月初九是誰的節日嗎?
總結: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也稱為老人節。這是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節日。
2.了解重陽節的`習俗。
我想對我的爺爺奶奶說些甜言蜜語。
第三,做項鏈。孩子自己做項鏈,送給爺爺奶奶。
四、學習兒歌《九月九日》。
九月九日,重陽節到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笑,我請他們吃甜糕。我媽媽/爸爸夸我的好寶寶。
動詞(verb的縮寫)爺爺奶奶我們愛你為爺爺奶奶做一件小事,比如:寶寶長大了,走路不用被爺爺奶奶抱,打爺爺奶奶的背。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叫“老人節”。當今社會的孩子一般都是在父母和祖父母的寵愛下長大的。他們尊老意識越來越弱。很多孩子不會表達對家人的愛。所以設計這樣一個關于愛爺爺奶奶的活動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