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方案是實現目標的藍圖,它為項目或活動的成功奠定了基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策劃方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家公祭日活動策劃方案(通用18篇)篇一
??1.營造氛圍。以學校電子屏、櫥窗、展牌、黑板報等宣傳陣地,張貼懸掛布置宣傳標語,努力做到人盡皆知,營造革命傳統教育氛圍。
??2.課堂滲透。全體教師應結合中學思想品德及語文、歷史等課程教學,宣傳烈士事跡,引導學生了解中國近現代史特別是中國革命史和中國共產黨歷史,感受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集中開展學習弘揚烈士精神主題教育活動。
??3.專題活動。以“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為主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專題活動。
??活動一:精心組織一次國旗下講話;(德育處)。
??活動二:組織開展“勿忘國恥、圓夢中國”主題征文和班隊會活動;(團委)。
??活動三:布置學生做“和平貼”,舉行粘貼“和平貼”儀式;(團委)。
??活動四:組織“勿忘國恥、圓夢中國”簽名儀式;(德育處、團委)。
??活動五:組織一次“勿忘國恥、圓夢中國”主題書畫展評。(美術組)。
??活動六:虛擬城墻捐磚活動。(信息組)。
國家公祭日活動策劃方案(通用18篇)篇二
江蘇為首個國家公祭日組織32場文化教育活動。
具體活動如下:
第一大類是“勿忘國恥、圓夢中華”主題系列活動,包括演講朗誦比賽、詩詞楹聯征集展示、解放軍官兵主題宣誓、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聯動等4項具體活動。
——演講朗誦比賽從9月18日開始持續到12月20日結束,評選后舉行優秀作品視頻展示及頒獎。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詩詞楹聯征集已收到845首詩詞作品、244副楹聯作品,正選取部分詩詞楹聯,邀請省市著名書法家書寫100余幅作品,于12月8日開始在南京美術館展出。
——12月10日上午,南京警備區將組織中國人民解放軍1213名官兵,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的和平公園舉行主題宣誓活動。
——12月13日,中山陵園、雨花臺烈士陵園、梅園新村紀念館等40家南京市級以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將以“勿忘國恥、圓夢中華”主題,共同開展群眾性紀念活動。
第二大類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史料系列發布活動包括公布幸存者口述史、公布“市民呈文”、發布史料新證、開展學術研討等4項具體活動。
——從9月17日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每天通過網站向社會公布1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的口述資料,連續公布100天。截止1日,已公布76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的口述資料。
——南京檔案局、南京檔案館從南京大屠殺檔案中選取100份“市民呈文”,通過官方網站、政務微博等渠道同步公布。12月5日將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12月13日還將舉行《館藏南京大屠殺“市民呈文”檔案史料展》。
——12月8日下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將在紀念館會議室舉行“史料新證—2014年度新征文物新聞發布會”。
——12月9日上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將在紀念館學術報告廳舉行“國家公祭視閾下的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2014年學術年會”,公布一批最新的研究成果。
第三大類是“銘記歷史、警示未來”社會教育活動,包括編寫公祭讀本、出品文集專題、公祭海報征集展示、發行紀念郵品等4項具體活動。
——從今年5月開始,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出版社等單位組織專家學者,陸續編寫完成了小學版《血火記憶》、初中版《歷史真相》、高中版《警示思考》三種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讀本。8月31日和11月13日已分別舉行了小學版、初中版的首發式。1日下午4點半,將在金陵中學舉行高中版首發式,《讀本》將全面進入江蘇中小學課堂。——編纂出版南京大屠殺相關史料文集。出版發行《國家公祭》叢書(第一輯)、《南京大屠殺辭典》、德文版《拉貝傳》、長篇報告文學《南京大屠殺全紀實》等。
——國家公祭海報征集展示。從10月開始,面向社會廣泛征集國家公祭海報。截止目前,已征集到海報作品近500幅。12月13日前,組織方將從中精選出部分優秀作品,在公祭現場和其他一些紀念場所展示。
——12月13日12點,省、市郵政公司將配合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國家公祭日郵資紀念明信片及紀念封首發式。
第四大類是“悼念同胞、珍視和平”公祭系列活動,包括在線公祭、遺屬“家祭”、發公開信、社會悼念、和平法會、燭光祭等6項具體活動。
——7月6日,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和新華網共同主辦的國家公祭網正式上線。目前,在線公祭人數已超過211萬人次。
——12月1日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將在遇難者名單墻前,舉行為期一個月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遺屬家庭祭告活動。
——12月10日上午10點,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學術報告廳,將舉行南京大屠殺遺屬致聯合國人權機構公開信專題新聞發布會。
——12月13日上午10點,國家公祭儀式舉辦同時,將在北極閣、正覺寺、上新河、中山碼頭、燕子磯、普德寺等17處南京大屠殺叢葬地,舉行各界群眾悼念活動,南苑街道吉慶社區等部分社區也將舉行悼念活動。
——12月13日下午3點,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和南京市民族宗教局將邀請中日韓三國宗教團體,在紀念館遇難者名單墻前,舉行世界和平法會。
——12月13日18點至19點,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共青團南京市委等部門將邀請國內外同類型場館負責人代表、南京市青少年學生代表等,在紀念館舉行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守靈暨燭光祭活動。
第五大類是“學習講話,提高認識”座談討論活動。
——12月14日,南京市委將在紀念館召開座談會,邀請南京大屠殺幸存者代表、死難者遺屬代表、專家學者代表參加,學習中央領導同志在國家公祭儀式上重要講話精神。
——12月15日,召開全國人大法工委、江蘇省暨南京市人大代表學習中央領導同志在國家公祭儀式上重要講話精神專題討論會。
——12月15日,江蘇省教育廳將召開高校師生座談會,學習中央領導同志在國家公祭儀式上要講話精神。
國家公祭日活動策劃方案(通用18篇)篇三
二、活動主題:歷史不容忘卻!未來我們掌握!
三、活動時間:20__年12月8日-12月14日。
四、活動形式:
(一)了解南京大屠殺。
利用網絡和書籍收集“南京大屠殺”的材料,利用各種途徑向同學們講解“南京大屠殺”的歷史。
1.上一堂班會課(班主任)12月8日。
2.開播一次紅領巾廣播(四(2)班)12月12日。
3.出一期黑板報12月12日。
5.辦一次圖片展。
具體包括:1)南京淪陷2)血腥屠殺。
3)抗日烽火4)罪與罰。
6.出一期專題校報。
7.橫幅(一塊)歷史不容忘卻!未來我們掌握!
(二)多途徑學科聯動,寄托哀思,整合學科資源,多管齊下,培養學生國家民族意識的認同感,寄托對死難者的哀思。
1.學唱一首愛國抗日歌曲(音樂)。
2.學習制作銘記卡片(美術)。
3.學習寫“銘記歷史,遙寄深情”的寄語。
4.登錄國家公祭日網絡,寫寄語、獻白花。
(三)舉行一次集會,莊嚴的升旗儀式。
國家公祭日活動策劃方案(通用18篇)篇四
一、活動意義:
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引導和教育廣大學生理解設立國家公祭日的意義,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珍愛和平,增強愛國主義情懷。
二、活動主題: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勿忘國恥、圓夢中華。
三、活動時間:2020年12月10日——2020年12月17日。
四、活動人員:全校師生、家長。
五、工作小組:
六、活動內容:
(一)宣傳發動。
(二)主題活動。
1、一次集體晨會:(12月12日上午)。
主要程序:主題講話:主題為“銘記歷史、珍視和平、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獻詞:二(3)班;全體師生佩戴小白花,集體默哀一分鐘(哀樂)。
2、一次主題班會課:
(1)登錄___,學習了解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聆聽主題音樂,沉痛緬懷死難同胞;
學校開展了以“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為主題的主題班會,并組織全校師生共同觀看了歷史文獻紀錄片《南京大屠殺》,以此警示學生:銘記歷史、勿忘國恥、警鐘長鳴、奮發圖強。12月9日,該校兩千多名學生自發在“勿忘國恥圓夢中華”條幅上簽名。12月10日,77名學生來到放飛廣場,舉行“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的主題祭奠暨新團員宣誓活動。
通過系列活動的開展,同學們深刻的認識到:“國家興則民族興,少年強則中國強”。紛紛表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要勤奮學習,奮發向上;要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己任,勤于學習、善于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國家公祭日活動策劃方案(通用18篇)篇五
1937年12月13日始,日軍在南京對我同胞實施長達六周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使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遭受了空前劫難。
為了銘記歷史,向全世界傳遞中國人民對于人權和文明的態度,表達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決心,20xx年2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國家舉行公祭活動。
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增強師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更多的了解歷史,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激發大家維護世界和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正能量,大橋小學積極開展國家公祭日相關活動。
勿忘國恥圓夢中華。
20xx年12月8日--12月26日。
(一)了解南京大屠殺(12月8日--12月19日)。
1、利用網絡和書籍收集“南京大屠殺”的材料,利用各種途徑向同學們講解“南京大屠殺”的歷史。
2、開展以“南京大屠殺”為內容的中隊主題會(班主任)。
(二)學科聯動,寄托哀思(12月8日--12月26日)。
整合各學科資源,多管齊下,培養學生國家民族意識的認同感,寄托對死難者的哀思。
1、五年級開設國家公祭課(品社)。
2、學唱一首愛國抗日歌曲。(音樂)。
3、學習制作小白花。(美術)。
4、學習寫“銘記歷史、遙寄深情”的寄語。(語文)。
5、開展“老少共點燭,攜手祭同胞”網上公祭活動(信息)。
(三)舉行一次公祭集會(12月12日)。
1、進行莊嚴的升旗儀式(德育少先隊)。
2、師生演講《勿忘國恥,圓夢中華》。
(四)制作櫥窗展板(12月8日--12月22日)。
1、介紹“南京大屠殺”的歷史。
2、緬懷寄語留言。
國家公祭日活動策劃方案(通用18篇)篇六
今年12月13日是第x個國家公祭日。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正能量。據上級相關文件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我校德育處、團委決定在全校師生中開展“勿忘國恥、圓夢中國”系列教育活動。
一、活動主題。
二、活動時間。
12月2日至14日。
三、活動形式及內容。
1、營造氛圍。以學校電子屏、櫥窗、展牌、黑板報等宣傳陣地,張貼懸掛布置宣傳標語,努力做到人盡皆知,營造革命傳統教育氛圍。
2、課堂滲透。全體教師應結合中學思想品德及語文、歷史等課程教學,宣傳烈士事跡,引導學生了解中國近現代史特別是中國革命史和中國共產黨歷史,感受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集中開展學習弘揚烈士精神主題教育活動。
3、專題活動。以“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為主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專題活動。
活動一:精心組織一次國旗下講話;(德育處)。
活動二:組織開展“勿忘國恥、圓夢中國”主題征文和班隊會活動;(團委)。
活動三:布置學生做“和平貼”,舉行粘貼“和平貼”儀式;(團委)。
活動四:組織“勿忘國恥、圓夢中國”簽名儀式;(德育處、團委)。
活動五:組織一次“勿忘國恥、圓夢中國”主題書畫展評。(美術組)。
活動六:虛擬城墻捐磚活動。(信息組)。
四、活動要求。
全體教師和各班級要高度重視,要把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結合起來,創新教育手段,讓參加紀念活動的人員真正從中得到教育、受到啟迪;與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大力宣揚烈士英雄事跡和優良傳統結合起來,讓正能量在全校廣泛傳播。
今年12月13日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將12月13日設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后的第__個國家公祭日。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激發大家維護世界和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正能量,根據上級相關文件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決定開展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
一、烈士紀念日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__。
副組長:___。
成員:各班班主任。
1、12月8日國旗下講話。利用國旗下講話對師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宣傳,確保此次活動落實到實處。
2、12月12日舉行一次以“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主題班會,了解“南京大屠殺”的歷史,了解國家公祭日的時間、意義,激發學生愛國激情。
各班級的主題隊會(班會)教案或和班隊活動照片以班級名命名,12月14日前上傳德育處。
3、校園氛圍宣傳。以學校電子屏、班級展板為載體,張貼懸掛宣傳標語“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努力做到人人皆知,營造教育氛圍。(辦公室負責)。
4、開展宣傳教育活動。以班級為單位,組織手抄報比賽,教育學生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班級要對學生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和培育正確的理想信念,弘揚民族精神,增進愛國情感,提高道德素養。
四---六年級各班于12月15日前交優秀手抄報作品2張到德育處。
5、加大宣傳力度,滲透社區家庭,發放《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告家長書,動員家長積極投入到此項活動中來,共同營造濃厚的“國家公祭日”活動氛圍。
6、利用網絡開展公祭活動。
登錄___,進入“眾志成城·為了永不忘卻的國家記憶”頁面,根據提示輸入參與人姓名,可選擇加磚、獻花、點燭和寄語等相關操作。
7、開展《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讀本》學習活動,建立長效愛國主義教育機制。學校每年針對五年級學生,利用校本課程開展公祭讀本學習活動,增進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8、12月13日全體家長、師生共同參與市級公祭日全城默哀活動,在路上行駛的機動車鳴笛默哀,行走的人警報拉響后默哀1分鐘。
三、活動要求:
開展國家公祭日活動,是一次全民國民教育的普及活動。全體師生要高度重視,要把開展公祭日紀念活動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結合起來,創新教育手段,讓參加紀念活動的人員真正從中得到教育、受到啟迪;要與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大力宣揚烈士英雄事跡和優良傳統結合起來,讓正能量在全社會廣泛傳播。
國家公祭日活動策劃方案(通用18篇)篇七
??1、召開國家公祭日主題班會。班主任、輔導員在班會上宣講國家公祭日的由來、意義,激發廣大學生的愛國熱情,樹立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奮發進取,努力成才。
??活動時間:20__年12月10日—12日。
??活動地點:各班教室。
??責任部門:學生處。
??2、升國旗儀式。升國旗儀式前為南京大屠殺中的死難同胞和革命先烈默哀;開展國旗下的講話活動,使廣大學生樹立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亂,存而不忘亡的危機意識,引導廣大學生繼承革命先烈遺志,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
??活動時間:20__年12月12日上午8點。
??活動地點:運動場。
??責任部門:團委。
??3、以“眾志成城為了永不忘卻的國家記憶”為主題開展網絡文明祭祀。組織學生開展“網上捐磚、鮮花、寄語”活動,發表祭奠感言,表達對先烈的感恩和敬仰之情。
??捐磚網址:
??活動時間:20__年12月10日至13日。
??責任部門:學生處。
??4、觀看影片《金陵十三釵》。真實再現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災難,警示廣大青少年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國恥、勿忘民族曾經的苦難,勿忘苦難中逝去的生命,勿忘所有英勇獻身的英烈和為國做出貢獻的人們,勿忘曾經的戰爭創傷。在傳承民族的苦難記憶中,找到自己的勇敢自信,凝聚起國家意志和人民心聲,在精神層面為中華民族帶來更大的感召力。
國家公祭日活動策劃方案(通用18篇)篇八
20__年12月13日,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將12月13日設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后的第__個國家公祭日。這是激發大家維護世界和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正能量。紀念這個有著深遠意義的日子,旨在祭奠先烈、先人、先賢,引導少先隊員們在慎終追遠、緬懷先輩的情懷中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增進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為我們的美好未來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二、活動主題。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三、活動對象。
全體師生。
四、活動時間。
20__年12月17日至30日。
五、活動內容。
(一)搜集資料,了解相關歷史。
大肆縱火和搶劫,致使南京城被毀三分之一,財產損失不計其數。
二、開展國家公祭日“師生虛擬城墻捐磚”等網上活動。
組織全校師生通過電腦或智能手機,向象征國力國防和人民意志的城墻進行虛擬捐磚,激發師生眾志成城的愛國之情。
同時開展“網上祭英烈·傳承英烈魂”活動。可以組織少先隊員們開展網上祭奠活動。通過網上獻花、網上獻歌、網上留言、瀏覽革命紀念館和革命人物先進事跡等形式,寄托哀思、追憶歷史、緬懷先人,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憶苦思甜教育,讓革命烈士的精神激勵廣大青少年珍惜當前,奮發圖強。
三、開展“勿忘國恥、圓夢中華”主題教育活動。
開展主題班會、隊會,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舉行知識問答競賽、詩歌朗誦比賽等活動,讓學生了解相關歷史和國家公祭日的時間、意義,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和平的優良品質。
國家公祭日活動策劃方案(通用18篇)篇九
為了確保活動能無誤進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活動所制定的書面計劃!以下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國家公祭日活動策劃方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活動目的:
1937年12月13日始,日軍在南京對我同胞實施長達六周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使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遭受了空前劫難。
為了銘記歷史,向全世界傳遞中國人民對于人權和文明的態度,表達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決心,20__年2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國家舉行公祭活動。
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增強師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更多的了解歷史,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激發大家維護世界和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正能量,淳化中學積極開展國家公祭日相關活動。
二、活動主題:
牢記歷史!把握未來!
三、活動時間:
20__年12月1日——12月30日。
四、活動形式:
(一)了解南京大屠殺(12月1日——12月6日)。
利用網絡和書籍收集“南京大屠殺”的材料,利用各種途徑向同學們講解“南京大屠殺”的歷史。
1、利用歷史課學習相關歷史(歷史老師)。
2、出一期黑板報(班主任)。
(二)、多途徑學科聯動,寄托哀思整合各學科資源,多管齊下,培養學生國家民族意識的認同感,寄托對死難者的哀思。
1、學唱一首愛國抗日歌曲。(音樂)。
2、學習制作小白花。(美術)。
3、學習寫“銘記歷史、遙寄深情”的寄語。(語文)。
4、學習登陸國家公祭日網站,寫寄語、獻白花。(電腦)。
5、開展“家校共點燭,攜手祭同胞”網上公祭活動(家庭)。
(三)、舉行一次集會。
1、進行莊嚴的'升旗儀式(品德培育處)。
2、演講《勿忘國恥,圓夢中華》。
3、入團儀式。
(四)、制作一幅展板緬懷跟帖留言。
(五)敬獻一朵白花向死難者敬獻小白花。
一、活動目的:
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教育學生不忘革命先烈,珍惜優越的學習生活條件,樹立遠大的理想,磨練頑強的意志,練就過硬的本領,成人成才,報效祖國,為社會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在活動中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團結互助等行為教育,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和組織紀律觀念。
二、活動主題:
歷史不容忘卻!未來我們掌握!
三、活動時間:
20__年12月8日-12月14日。
四、活動形式:
(一)了解南京大屠殺。
利用網絡和書籍收集“南京大屠殺”的材料,利用各種途徑向同學們講解“南京大屠殺”的歷史。
1.上一堂班會課(班主任)12月8日。
2.開播一次紅領巾廣播(四(2)班)12月12日。
3.出一期黑板報12月12日。
4.觀看一次抗日愛國影片,推薦觀看南京大屠殺視頻《東京審判》《南京大屠殺》等。
5.辦一次圖片展。
具體包括:1)南京淪陷2)血腥屠殺。
3)抗日烽火4)罪與罰。
6.出一期專題校報。
7.橫幅(一塊)歷史不容忘卻!未來我們掌握!
(二)多途徑學科聯動,寄托哀思,整合學科資源,多管齊下,培養學生國家民族意識的認同感,寄托對死難者的哀思。
1.學唱一首愛國抗日歌曲(音樂)。
2.學習制作銘記卡片(美術)。
3.學習寫“銘記歷史,遙寄深情”的寄語。
4.登錄國家公祭日網絡,寫寄語、獻白花。
(三)舉行一次集會,莊嚴的升旗儀式。
一、活動背景。
1937年12月13日,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開始。為了牢記國恥,緬懷先烈,中共中央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決議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今年12月13日是第__個國家公祭日,根據共青團中央號召,同時使廣大團員青年能夠緬懷先烈,表明自己反對侵略,熱愛和平的的態度與立場,共青團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委員會決定開展“緬懷先烈遺志,勿忘南京國恥”主題演講比賽活動。
二、活動主題。
“緬懷先烈遺志,勿忘南京國恥”
三、活動目的。
通過演講活動的形式來促使廣大團員青年能夠廣泛收集南京大屠殺的相關史料并進行展示,從而能夠全面地了解先烈在面對侵略者的英勇無畏與正氣凌然,同時也使團員青年在了解到侵略者在歷史上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從而能夠在回顧歷史的過程中充分激發出使廣大團員青年的愛國熱情,并調動起團員青年的積極性,使他們在追思歷史的過程中明白和平的來之不易與國家的潛在外患,并以此為動力,更好地投入之后的學習生活中,提升自己,促進共青團以及國家的建設。
食品學院各團支部全體團員青年。
五、活動時間。
20__年12月10日至20__年12月16日。
以“緬懷先烈遺志,勿忘南京國恥”為主題,開展國家公祭日的相關演講活動。各團支部應充分調動所轄團員青年的積極性,號召團員青年廣泛收集資料完成演講稿,并在活動時間內圍繞“國家公祭日帶給我們的啟示”等話題,自選活動地點開展團支部范圍內的演講活動,并結合相關主題,充分依托網絡平臺,利用多種宣傳手段,在易班等新媒體上開展相關話題的討論,以寄托哀思,銘記歷史。
各團支部演講活動完成后,推薦一位優秀同學,將相關材料報至學院團委,并由學院團委組織開展學院演講比賽活動,請相關同學進行展示并進行評比打分,頒發獎項。
七、活動具體要求。
1.各團支部可結合主題班會開展活動。
2.各團支部完成內部活動后,在截止時間前將推薦同學的姓名,班級,學號,演講稿打包發至團委郵箱__。
3.易班討論活動原則上應做到全員參與,廣泛討論,活動完成后各團支部應當將各自易班討論鏈接及截圖一并發送至團委郵箱__。
八、活動流程。
1.12月10日,將通知發至各團支部;知會學院各輔導員及主席團成員相關事宜。
2.12月10日至12月14日,各團支部開展相關活動,并整理活動文件。
3.12月13日至12月14日,各團支部將兩項活動的相關文件提交至團委。
4.12月14日,團委將各團支部所提交文件匯總整理,發送學生會易班工作站,在院級平臺發布投票貼。
5.12月14日至12月16日,開展學院比賽活動,請輔導員及主席團進行打分后將結果反饋至團委郵箱。
6.12月16日,團委匯總分數后進行排名,評選出獲獎個人,公布獲獎結果并現場頒發獎狀。
九、注意事項。
1.活動文件命名格式。
2.評分細則。
1)滿分100分,易班打分占40%,現場打分占60%。
2)現場打分滿分100分,情感豐富50分,內容優秀30分,口才良好20分,最終按比例折算。
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中國同胞,響應黨的號召,我院學生機構將于20__年12月13日舉辦第__個國家公祭日活動,以下是具體方案:
一、活動主題:
勿忘國恥!銘記國瘍!
二、負責部門。
生命科學學院學生機構主席團。
三、活動對象。
生命科學學院學生機構干事。
四、活動時間。
20__年11月29日上午08:15。
五、活動地點。
后山籃球場。
(一)主持人開場;
(二)宣誓環節;
(三)為在南京大屠殺中逝去的中國同胞默哀一分鐘。
七、注意事項。
1.活動過程中,所有參與人員統一穿著冬裝校服;
2.活動過程中,所有參與人員務必將手機調為靜音或震動狀態;
3.活動過程中,所有參與人員務必聽從主持人安排,并保持會場安靜。
八、應急預案。
活動當天,如果因天氣等原因致使活動無法正常舉行,主席團將以最快速度各相關部門,各部門再將通知進一步傳達。同時,活動改期的相關事宜再行定奪。
今年12月13日是第__個國家公祭日。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激發大家維護世界和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正能量,根據上級相關文件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決定開展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
一、烈士紀念日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__。
副組長:__。
成員:各班班主任。
1、12月8日國旗下講話。利用國旗下講話對師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宣傳,確保此次活動落實到實處。
2、12月12日舉行一次以“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主題班會,了解“南京大屠殺”的歷史,了解國家公祭日的時間、意義,激發學生愛國激情。
各班級的主題隊會(班會)教案或和班隊活動照片以班級名命名,12月14日前上傳德育處。
3、校園氛圍宣傳。以學校電子屏、班級展板為載體,張貼懸掛宣傳標語“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努力做到人人皆知,營造教育氛圍。(辦公室負責)。
4.開展宣傳教育活動。以班級為單位,組織手抄報比賽,教育學生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班級要對學生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和培育正確的理想信念,弘揚民族精神,增進愛國情感,提高道德素養。
四—六年級各班于12月15日前交優秀手抄報作品2張到德育處。
5.加大宣傳力度,滲透社區家庭,發放《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告家長書,動員家長積極投入到此項活動中來,共同營造濃厚的“國家公祭日”活動氛圍。
登錄__,進入“眾志成城·為了永不忘卻的國家記憶”頁面,根據提示輸入參與人姓名,可選擇加磚、獻花、點燭和寄語等相關操作。
7、開展《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讀本》學習活動,建立長效愛國主義教育機制。學校每年針對五年級學生,利用校本課程開展公祭讀本學習活動,增進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8、12月13日全體家長、師生共同參與市級公祭日全城默哀活動,在路上行駛的機動車鳴笛默哀,行走的人警報拉響后默哀1分鐘。
三、活動要求:
開展國家公祭日活動,是一次全民國民教育的普及活動。全體師生要高度重視,要把開展公祭日紀念活動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結合起來,創新教育手段,讓參加紀念活動的人員真正從中得到教育、受到啟迪;要與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大力宣揚烈士英雄事跡和優良傳統結合起來,讓正能量在全社會廣泛傳播。
國家公祭日活動策劃方案(通用18篇)篇十
一、活動目的:
1937年12月13日始,日軍在南京對我同胞實施長達六周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使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遭受了空前劫難。
為了銘記歷史,向全世界傳遞中國人民對于人權和文明的態度,表達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決心,2014年2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國家舉行公祭活動。
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增強師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更多的了解歷史,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激發大家維護世界和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正能量,淳化中學積極開展國家公祭日相關活動。
二、活動主題:
牢記歷史!把握未來!
三、活動時間:
2021年12月1日——12月30日。
四、活動形式:
(一)了解南京大屠殺(12月1日——12月6日)。
利用網絡和書籍收集“南京大屠殺”的材料,利用各種途徑向同學們講解“南京大屠殺”的歷史。
1、利用歷史課學習相關歷史(歷史老師)。
2、出一期黑板報(班主任)。
(二)、多途徑學科聯動,寄托哀思整合各學科資源,多管齊下,培養學生國家民族意識的認同感,寄托對死難者的哀思。
1、學唱一首愛國抗日歌曲。(音樂)。
2、學習制作小白花。(美術)。
3、學習寫“銘記歷史、遙寄深情”的寄語。(語文)。
4、學習登陸國家公祭日網站,寫寄語、獻白花。(電腦)。
5、開展“家校共點燭,攜手祭同胞”網上公祭活動(家庭)。
(三)、舉行一次集會。
1、進行莊嚴的升旗儀式(品德培育處)。
2、演講《勿忘國恥,圓夢中華》。
3、入團儀式。
(四)、制作一幅展板,緬懷跟帖留言。
(五)敬獻一朵白花,向死難者敬獻小白花。
國家公祭日活動策劃方案(通用18篇)篇十一
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中國同胞,響應黨的號召,我院學生機構將于20__年12月13日舉辦第__個國家公祭日活動,以下是具體安排:
一、活動主題:
勿忘國恥!銘記國瘍!
二、負責部門。
生命科學學院學生機構主席團。
三、活動對象。
生命科學學院學生機構干事。
四、活動時間。
20__年11月29日上午08:15。
五、活動地點。
后山籃球場。
六、活動內容。
(一)主持人開場;
(二)宣誓環節;
(三)為在南京大屠殺中逝去的中國同胞默哀一分鐘。
七、注意事項。
1、活動過程中,所有參與人員統一穿著冬裝校服;
2、活動過程中,所有參與人員務必將手機調為靜音或震動狀態;
3、活動過程中,所有參與人員務必聽從主持人安排,并保持會場安靜。
八、應急預案。
活動當天,如果因天氣等原因致使活動無法正常舉行,主席團將以最快速度各相關部門,各部門再將通知進一步傳達。同時,活動改期的相關事宜再行定奪。
國家公祭日活動策劃方案(通用18篇)篇十二
一、活動目的:
1937年12月13日始,日軍在南京對我同胞實施長達六周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使南京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遭受了空前劫難。
為了銘記歷史,向全世界傳遞__人民對于人權和文明的態度,表達中華民族熱愛和__,維護和__的決心,20__年2月,十二屆__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國家舉行公祭活動。
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牢記侵略戰爭給__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增強師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更多的了解歷史,表明__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__的堅定立場,激發大家維護世界和__,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正能量,淳化中學積極開展國家公祭日相關活動。
二、活動主題:
牢記歷史!把握未來!
三、活動時間:
20__年12月1日——12月30日。
四、活動形式:
(一)了解南京大屠殺(12月1日——12月6日)。
利用網絡和書籍收集“南京大屠殺”的材料,利用各種途徑向同學們講解“南京大屠殺”的歷史。
1、利用歷史課學習相關歷史(歷史老師)。
2、出一期黑板報(班主任)。
(二)多途徑學科聯動,寄托哀思整合各學科資源,多管齊下,培養學生國家民族意識的認同感,寄托對死難者的哀思。
1、學唱一首愛國抗日歌曲。(音樂)。
2、學習制作小白花。(美術)。
3、學習寫“銘記歷史、遙寄深情”的寄語。(語文)。
4、學習登陸國家公祭日網站,寫寄語、獻白花。(電腦)。
5、開展“家校共點燭,攜手祭同胞”網上公祭活動(家庭)。
(三)舉行一次__。
1、進行莊嚴的.升旗儀式(品德培育處)。
2、演講《勿忘國恥,圓夢中華》。
3、入團儀式。
(四)制作一幅展板,緬懷跟帖留言。
(五)敬獻一朵白花。
國家公祭日活動策劃方案(通用18篇)篇十三
1937年12月13日,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開始。為了牢記國恥,緬懷先烈,__中央第十二屆__常委會第七次決議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20__年12月13日是第__個國家公祭日,根據共青__號召,同時使廣大團員青年能夠緬懷先烈,表明自己反對侵略,熱愛和__的的態度與立場,共青團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委員會決定開展“緬懷先烈遺志,勿忘南京國恥”主題演講比賽活動。
二、活動主題。
“緬懷先烈遺志,勿忘南京國恥”
三、活動目的。
通過演講活動的形式來促使廣大團員青年能夠廣泛收集南京大屠殺的相關史料并進行展示,從而能夠全面地了解先烈在面對侵略者的英勇無畏與正氣凌然,同時也使團員青年在了解到侵略者在歷史上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從而能夠在回顧歷史的過程中充分激發出使廣大團員青年的愛國熱情,并調動起團員青年的積極性,使他們在追思歷史的過程中明白和__的來之不易與國家的潛在外患,并以此為動力,更好地投入之后的學習生活中,提升自己,促進共青團以及國家的建設。
四、活動對象。
食品學院各團支部全體團員青年。
五、活動時間。
20__年12月10日至20__年12月16日。
六、活動內容。
以“緬懷先烈遺志,勿忘南京國恥”為主題,開展國家公祭日的相關演講活動。各團支部應充分調動所轄團員青年的積極性,號召團員青年廣泛收集資料完成演講稿,并在活動時間內圍繞“國家公祭日帶給我們的啟示”等話題,自選活動地點開展團支部范圍內的演講活動,并結合相關主題,充分依托網絡__臺,利用多種宣傳手段,在易班等新媒體上開展相關話題的討論,以寄托哀思,銘記歷史。
各團支部演講活動完成后,推薦一位優秀同學,將相關材料報至學院團委,并由學院團委組織開展學院演講比賽活動,請相關同學進行展示并進行評比打分,頒發獎項。
七、活動具體要求。
1.各團支部可結合主題班會開展活動。
2.各團支部完成內部活動后,在截止時間前將推薦同學的姓名,班級,學號,演講稿打包發至團委郵箱__。
3.易班討論活動原則上應做到全員參與,廣泛討論,活動完成后各團支部應當將各自易班討論鏈接及截圖一并發送至團委郵箱__。
八、活動流程。
1.12月10日,將通知發至各團支部;知會學院各輔導員及__團成員相關事宜。
2.12月10日至12月14日,各團支部開展相關活動,并整理活動文件。
3.12月13日至12月14日,各團支部將兩項活動的相關文件提交至團委。
4.12月14日,團委將各團支部所提交文件匯總整理,發送學生會易班工作站,在院級__臺發布投票貼。
5.12月14日至12月16日,開展學院比賽活動,請輔導員及__團進行打分后將結果反饋至團委郵箱。
6.12月16日,團委匯總分數后進行排名,評選出獲獎個人,公布獲獎結果并現場頒發獎狀。
九、注意事項。
1.活動文件命名格式。
2.評分細則。
1)滿分100分,易班打分占40%,現場打分占60%。
2)現場打分滿分100分,情感豐富50分,內容優秀30分,口才良好20分,最終按比例折算。
國家公祭日活動策劃方案(通用18篇)篇十四
今年12月13日是國家公祭日。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正能量。據上級相關文件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我校德育處、團委決定在全校師生中開展“勿忘國恥、圓夢中國”系列教育活動。
一、活動主題。
二、活動時間。
12月2日至14日。
三、活動形式及內容。
1、營造氛圍。以學校電子屏、櫥窗、展牌、黑板報等宣傳陣地,張貼懸掛布置宣傳標語,努力做到人盡皆知,營造革命傳統教育氛圍。
2、課堂滲透。全體教師應結合中學思想品德及語文、歷史等課程教學,宣傳烈士事跡,引導學生了解中國近現代史特別是中國革命史和中國共產黨歷史,感受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集中開展學習弘揚烈士精神主題教育活動。
3、專題活動。以“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為主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專題活動。
活動一:精心組織一次國旗下講話;(德育處)。
活動二:組織開展“勿忘國恥、圓夢中國”主題征文和班隊會活動;(團委)。
活動三:布置學生做“和平貼”,舉行粘貼“和平貼”儀式;(團委)。
活動四:組織“勿忘國恥、圓夢中國”簽名儀式;(德育處、團委)。
活動五:組織一次“勿忘國恥、圓夢中國”主題書畫展評。(美術組)。
活動六:虛擬城墻捐磚活動。(信息組)。
四、活動要求。
全體教師和各班級要高度重視,要把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結合起來,創新教育手段,讓參加紀念活動的人員真正從中得到教育、受到啟迪;與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大力宣揚烈士英雄事跡和優良傳統結合起來,讓正能量在全校廣泛傳播。
國家公祭日活動策劃方案(通用18篇)篇十五
一、活動時間:12月10日-12月13日。
二、活動方式:
1、登陸_網,網址:_,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專題學習。
2、進入某某日報媒體宣傳互動網絡平臺——“眾志成城,為了永不忘卻的國家記憶”,向象征國力國防和人民意志的城墻進行虛擬捐磚,激發眾志成城的愛國之情。具體方法為登陸網站,進入主題頁面,根據提示輸入參與人姓名可選擇加磚、獻花、點燭和寄語等相關操作。
3、開展一次活動。可利用思政課課堂講授“國家公祭日”設立的重要意義,或可利用主題班會開展形式多樣的簽名、演講、辯論、觀看電影等主題教育,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祈福,表達對世界和平的祝愿,號召廣大青年學生牢記歷史、反對戰爭、珍愛和平。
三、活動要求:
1、要充分認識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公祭主題教育的重要意義,結合各自實際,圍繞主題開展好相關活動。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運用網絡、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技術等多種途徑,對活動進行報道,尤其要通過新媒體手段對相關活動進行宣傳,為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國家公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2、精心組織,要以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為契機,組織師生開展紀念活動,放大紀念活動凝聚力量、鼓舞人心的效應。通過網上公祭活動,寄托對逝者的哀思、表達對民族的真情,給人以精神震撼和思想啟迪,在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興起活動高潮。
國家公祭日設立的背后,是一批人持續幾十年的努力。
朱成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從在全國第一次舉行集體祭奠儀式到堅持不間斷,從第一次提出國家公祭到“絞盡腦汁”通過多種渠道發出倡議,擔任紀念館館長20多年,將“12·13”設立為國家公祭日是他最大的心愿。
“作為在二戰時期曾遭受了巨大傷痛的民族,我國國家層面一直沒有一個集中祭奠死難者的日子,這與我國的大國地位不符,也不符合國際慣例。推動設立國家公祭日是對30萬遇難同胞最好的祭奠!”朱成山說。
在朱成山的“謀劃”下,關于設立國家公祭日的呼聲由來已久。“南京大屠殺是一個全國人民都應銘記的日子”,在參觀完紀念館并與朱成山深入交流后,的全國兩會上,時任全國政協常委、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議把12月13日定為國家公祭日,并由國家領導人參與整個公祭活動,同時建議升格紀念館。趙龍的這份提案被媒體廣泛報道,一時間成為當年兩會的焦點話題。
“我的這一想法提出后,立即得到了大家的認同,當時就有49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合簽名。后來,我還收到了上萬條網友的回復,他們都對我的提案表示贊成。”趙龍對此記憶猶新。
的全國兩會上,民革江蘇省委副主委、南京藝術學院院長鄒建平代表再度提交了一份建議,內容同樣是建議把每年的12月13日設為國家公祭日,在南京舉行國家層面的悼念遇難同胞活動。當年年底,中央有關部門就他的建議辦理情況作出答復:“由江蘇省委、省政府按程序向中央提出將每年12月13日設為國家公祭日的申請”。
多年來,除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層面、媒體界關于設立國家公祭日的呼聲也是此起彼伏。
最終,20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草案。
其一,沉重打擊日本右翼試圖歪曲、抹殺歷史的企圖。
自安倍政權上臺后,發表一系列否認日本侵略歷史的言論,說什么“關于侵略的定義,不管是學術界還是國際上都尚無定論”。名古屋市長河村隆之更是直接否認南京大屠殺。日本廣播協會(nhk)經營委員百田尚樹今年2月3日在東京街頭的公開演講中聲稱,根本不存在南京大屠殺,一時間,各種各樣否認南京大屠殺的言論甚囂塵上。你到日本訪問,經常可以看到有人在街頭散發傳單,告訴你,南京大屠殺是謊言、是戰勝國強加給戰敗國的誣陷。說實在的,一個民族不怕犯錯誤、甚至犯罪,但最怕無視歷史、歪曲歷史、褻瀆歷史。
南京大屠殺是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鐵證如山,《遠東國際法庭判決書》中寫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縱的野蠻人似的來污辱這個城市”,他們“單獨的或者二、三人為一小集團在全市游蕩,實行殺人、強奸、搶劫、放火”,終至在大街小巷都橫陳被害者的尸體。“江邊流水盡為之赤,城內外所有河渠、溝壑無不填滿尸體”。據1946年2月中國南京軍事法庭查證:日軍集體大屠殺28案,19萬人,零散屠殺858案,15萬人。日軍在南京進行了長達6個星期的大屠殺,中國軍民被槍殺和活埋者達30多萬人。除了當時法庭的判決之外,還有侵華日軍各級指揮機構當時的命令和軍官的記錄為直接物證,以及中國幸存者的血淚控訴,還有例如《拉貝日記》、《魏特琳日記》等國際人士提供的證言和美國牧師約翰·馬吉1937年拍攝記錄下的南京大屠殺長度達105分鐘的電影膠片為證,這些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日本侵略者犯下的慘絕人寰的暴行,日本想賴是賴不掉的。
其二,彰顯對生命的敬畏、對人權的尊重。
日本號稱已經進入現代民主社會,但日本右翼分子對于野蠻社會的大屠殺,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愧疚感,何以與現代人為伍。日本號稱尊重死者,認為死者為大,死者即神。由此,日本右翼分子不顧國際社會的一再譴責,一意孤行參拜供奉有日本戰犯靈位的靖國神社。既然死者是神,那么被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屠殺的南京30萬生靈和被日本侵略者屠殺的3500萬中國人民算不算是神,應該不應該得到稍有良心的日本人的最起碼的懺悔和尊重,要知道,那些冤魂曾經都是一個一個鮮活的生命啊!別道貌岸然地說什么尊重人權,要尊重人權,就從尊重別國國民最起碼的生存權做起,就老老實實地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去謝罪,否則,收起那一套騙人的鬼話。中國設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才是真正尊重人權,敬畏生命,譴責暴行。12月13日,不應該僅是中國的國殤日,更應該是日本的國恥日,懺悔日。
其三,將中國的悲哀融入世界的悲哀,將屠殺變為人類文明不能忘記的負遺產。
殘忍、嗜血、虐待是人類扭曲的變態心理,是阻礙人類文明發展的毒瘤,是人類共同的敵人,理應得到全人類的唾棄。因此,世界許多國家都以設立大屠殺紀念日和紀念館的形式來祭奠被殺人惡魔殘害的無辜平民,與此同時,提醒人們不忘歷史,警惕噩夢重演。例如,波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紀念日,德國的大屠殺受害者紀念日,俄羅斯的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日,以色列的大屠殺紀念日,美國的珍珠港事件紀念日等,現在又加上一個中國的南京大屠殺紀念日,這就使中國的國祭日,具有了世界意義,必將在國際上產生更大的重視與震動,成為世界人民集體記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國都有自己的痛苦,當各國的痛苦聚集在一起時,就會悲催出一股巨大的能量。痛苦也許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淡化,但疤痕永在。世界人民共同的悲慘記憶將警示人們,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疼。對二戰的清算,不僅是兩個民族之間的清算,更是人類對自己的清算;不僅是對罪惡行為的清算,更是對精神根源的清算。在軍國主義的亞洲策源地,二戰的精神廢墟從未得到徹底清理。而魔鬼,正在這個廢墟下等待著重生,企圖再次借尸大和民族,吞噬世界。警惕啊!
其四,反思中華文化,激揚民族精神。
短短六個星期之內,30萬骨肉同胞生靈涂炭,這一方面反映了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的殘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當時中國國力、軍力的孱弱,國民政府指揮無方,一些國民黨部隊臨陣脫逃,而民眾則毫無組織,散沙一盤,束手待命。更有甚者,充當“帶路黨”,引領日本侵略者指認已經解除武裝的中國軍人。中華文化中的善良、中庸、隱忍,在日本軍國主義的屠刀下,不堪一擊,日本軍國主義絕對不會慈悲為懷,放棄抵抗就意味著死亡,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南京大屠殺給我們全民族敲響了警鐘。30萬中國人的生命付出,非但沒有換來日本人的同情,反而遭到日本右翼分子的恥笑、羞辱,甚至成為他們否定、質疑南京大屠殺真實性的笑柄。事實告訴我們,面對侵略,我們只能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其五,痛擊漢奸言論,正本清源。
國家公祭日的設立,也是對當下一些漢奸言論和糊涂認識的有力鞭撻。在中國歷史上不乏精忠報國之士,但也有一些媚外通敵的軟骨頭。比如,現在有一些人揚言“我們要紀念戰勝國的陣亡將士,同樣應該紀念戰敗國的陣亡將士”。試問,當你看到那些被挑在刺刀尖上的嬰兒和被“戰敗國的將士”奸淫后剖腹的幼女老嫗時,你還能去紀念他們嗎?當這些罹難者是你的母親妻女時,你還能去紀念那些“戰敗國的陣亡將士”嗎?當你面對的是開展殺人競賽的劊子手井敏明和野田毅時,你還能去紀念這些殺人惡魔嗎?簡直是混賬言論!還有一些人拾日本人的牙慧,以糾纏南京大屠殺具體的被害人數來質疑南京大屠殺的真實性,難道鐵板釘釘的歷史證據還能推翻嗎?依據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認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人數不低于35萬;南京審判戰犯的軍事法庭認定,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人數不低于34萬;根據埋尸記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人數不低于37萬。這些數據難道還不足以給日本侵略軍定罪嗎?老實告訴這些替日本人張目的“公知”,殺死一個中國人也是犯罪,更何況是30萬無辜百姓!試圖玩數字游戲來替日本人開脫罪責的企圖都是徒勞的。
南京大屠殺的硝煙雖然已經散盡,但南京大屠殺的警鐘卻在亙古長鳴,牢記國恥,勿忘國殤,富國強軍,銳意進取,居安思危,常備不懈,警惕日本軍國主義復活,杜絕南京大屠殺再現,這就是設立國家公祭日的意義所在。
國家公祭日活動策劃方案(通用18篇)篇十六
一、活動目的:
銘記歷史,愛護和平。
二、活動主題:
歷史不容忘卻!未來我們掌握!
三、活動時間:
2021年12月8日-12月14日。
四、活動形式:
(一)了解南京大屠殺。
利用網絡和書籍收集“南京大屠殺”的材料,利用各種途徑向同學們講解“南京大屠殺”的歷史。
1.上一堂班會課(班主任)12月8日。
2.開播一次紅領巾廣播(四(2)班)12月12日。
3.出一期黑板報12月12日。
5.辦一次圖片展。
具體包括:1)南京淪陷2)血腥屠殺。
3)抗日烽火4)罪與罰。
6.出一期專題校報。
7.橫幅(一塊)歷史不容忘卻!未來我們掌握!
(二)多途徑學科聯動,寄托哀思,整合學科資源,多管齊下,培養學生國家民族意識的認同感,寄托對死難者的哀思。
1.學唱一首愛國抗日歌曲(音樂)。
2.學習制作銘記卡片(美術)。
3.學習寫“銘記歷史,遙寄深情”的`寄語。
4.登錄國家公祭日網絡,寫寄語、獻白花。
(三)舉行一次集會,莊嚴的升旗儀式。
國家公祭日活動策劃方案(通用18篇)篇十七
國家公祭日是國家為了紀念曾經發生過的重大民族災難而設立的國家祭日。我國把每年的12月13日定為國家公祭日,以國家公祭的形式來祭奠在中死難的同胞和革命先烈,增強現代人對國家遭受災難歷史的記憶。根據《全區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方案》的文件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德育處制定以下活動方案。
二、工作安排。
(一)宣傳發動階段(12月3日—————12月7日)。
1以國家公祭日宣傳為核心內容對學校宣傳欄內容進行更新,并利用電子屏、黑板報加強普法內容的宣傳;(德育處)。
2國旗下講話————“勿忘國恥圓夢中華”(12月10日周一);(少總部)。
(二)活動實施階段(12月10日————12月15日)。
1舉辦一次主題為“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的主題班會,宣講國家公祭日的.由來、意義,講述抗戰故事,激發廣大學生的愛國熱度,樹立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奮發進取,努力成才;(12月15日周五);(各班主任)。
2中高年級學生出一張“勿忘國恥,圓夢中華”小報(12月10日—15日);(各班主任)。
(三)總結階段(12月18日————12月21日)。
1搜集活動素材,做好活動總結。(德育處)。
2寫一篇報道或者做一個美篇推送。(德育處)。
三、活動要求。
1加強領導,認真組織,認真實施,注重結合。確保宣傳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
2全體教師要高度重視,要把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密結合起來,創新教育手段,讓參加紀念活動的人員真正從中得到教育、受到啟迪;與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大力宣揚烈士英雄事跡和優良傳統結合起來,讓正能量在全校廣泛傳播。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國家公祭日活動策劃方案(通用18篇)篇十八
南京大屠殺是一場慘絕人寰的悲劇,更可恨的是:日本右翼分子長期以來通過各種手段遮蓋歷史真相,未曾熄滅重燃侵略的野心。如今我們的國家在日益強大,在國際政治舞臺逐步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喪權辱國的國恥不該被遺忘,更該被每一位中國人銘記在心。
雖然新中國建國后一直秉承和平與發展的外交方針,在和平中求發展,在發展中不斷壯大,與日本也建立起了外交。但是那些必有用心、侵略野心從未磨滅的好戰分子一次又一次的用實際行動挑戰著兩國愛好和平人民的底線,他們不擇手段掩蓋歷史真相,把侵略戰爭美化成兩國爭端之戰,其罪惡用心不言而喻。
中國雖然愛好和平,絕不愿意主動挑起戰爭。然而,崛起的民族絕不會屈服于侵略者的鐵蹄,半個多世紀以前,在面對裝備優良的日帝國主義侵略者時,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民族統一戰線奮勇分級,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捍衛了祖國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
今天,強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越發強大與自信,英勇的中華民族更不會輕易屈服。“公祭”是又一次對歷史的深刻反思,更是又一次凝聚中華民族勿忘國恥、自強不息的凝聚劑。
文檔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