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不僅要求語言表達準確流暢,更需要思想深度和觸動人心的藝術魅力。優秀作文是一篇內容充實、論述透徹、語言流暢、結構完整的文章。在寫作優秀作文之前,我們需要做足夠的準備工作,包括對題目的理解和相關知識的掌握。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作文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智慧與道德大全(15篇)篇一
讀了一本書,林語堂的《老子的智慧》,對老子的思想更加崇拜。老子的智慧是哲人的智慧,可以凈化我們的思想和靈魂,提高我們的道德修養;老子的智慧可以開啟我們的智能,教人如何處世;老子的智慧有助于我們處理好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
感悟一萬事定要順其自然。
人生在世,終止結果皆為一死,萬事不能強求,要順其自然發展才好。名與利皆為過眼云煙,追逐金錢,就會受金錢的束縛;追逐功名,就會受功名的束縛。只有拋開名利,才能超脫于種種名利之外。平平淡淡才是真。淡然的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吧,你會從寧靜的心境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妙的。
感悟二萬事要堅持中庸,到了就好,不要過。
人生也就60年,萬事到一定程度就好了,不要太過,太強求。為什么要把自己搞的那么累呢,現代人,壓力太大,抑郁的很多。從懂事那天起,大部分人就要為了生存忙碌奔波,要不然一家人的生活就沒有著落。當一家人因為自己的努力而得到全家人的生活改善時,你說這種奮斗的過程難道就沒有幸福的感覺嗎?在瑞典,就算是最壞的打算,一輩子什么也不干,他的收入也很可觀,所以,他們有很多人都會發出這樣的感嘆,到底上帝要他降臨人間是來干什么的。其實生命中奮斗也是一種幸福。
我們往往要感嘆事事的不如意,其實我們都是幸福的,家人的平安,孩子的健康,難道不是我們最大的幸福嗎?做人要樂觀,要容易滿足才好,這樣才會幸福!
智慧與道德大全(15篇)篇二
曹沖稱象,智慧有了重量;草船借箭,智慧分出了多少。程門立雪,彰尊師重道之儀;李密陳情,顯孝子之誠。智者易為,圣事難尋。
智慧是藤蔓,道德是樹干。但丁曾說:“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可見,只有正確把握與衡量道德與智慧的關系,我們就會擁有最寶貴的財富。
諸葛孔明輕搖羽扇,奏響了勝利的樂曲。
面對著城門外蓄勢待發的百萬魏軍,回頭看一眼城內所剩無幾的士兵和百姓們期盼的眼神。孔明沒有一絲慌亂,從容淡定的坐于城門之上彈起了樂曲。聽到樂聲,魏軍面面相覷,見孔明神明神態悠閑,臨危不亂,便猜想城中有詐,便命令軍隊撤回,喪失了得勝的機會。而城中百姓無不展露笑顏,贊孔明智在必得。
空城計,此諸葛孔明之智也。孔明之智,保一國安定,顯智慧之深。
程嬰深山藏孤,此道德之義也。
莊姬夫人的殷切希望,公孫杵臼的以死相托,程嬰深山藏孤。面對著奸人的威脅和強逼,想起夫人的以死相托,程嬰用自己的孩子換的趙氏遺孤。他忍下喪子之痛,艱難生活,撫養著趙家的孩子。他叫孩子讀書寫字,讓他健康成長。當孩子長大,此時的程英已步履蹣跚。
程英用自己的真誠和仁愛培育了一顆道德之樹;用自己的步履蹣跚,彰道德之重。
弘一大師,輕搖藤椅,德與智的光照亮。
一次,弘一大師到弟子豐子愷家做客,入座前,大師輕搖藤椅,方才入座。弟子見后不解,問之。大師笑曰:“兩藤之間恐有小蟲躲避,輕搖藤椅,好讓小蟲躲避。”大師用他的善行詮釋智慧之奧妙,用他的佛心詮釋道德之高深。
由此可見,智慧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而道德是一切行為之花。我們應好好珍惜所擁有的財富即道德與智慧。用智慧成就道德,用道德詮釋智慧。德與智,世間最美的風景。
學著用道德的甘露去澆灌智慧的花蕾吧,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會看到成功的果實高掛枝頭。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智慧與道德大全(15篇)篇三
二零一零年八月,上海。
十三日,高溫橙色警報;十四,高溫橙色警報;十五日,高溫紅色警報,最高氣溫達41攝氏度。太陽烈烈地灸烤著地面,汗水淌著每個人的臉龐。天意弄人,早在七月中旬,我就已經定好世博三日游行程安排,正趕上這高溫三日,無奈怨天尤人。
上車,下車,入園,出園,玩得恍恍惚惚,感受最多是覺得游世博需“德”、“智”、“體”全面發展。
“講道德”
世博會,是世界人們的盛宴。今年,世界各國人都齊聚上海,再加上中國人多,所以游世博第一感覺就是人多,排隊時間長。可口可樂館我排了三個小時;石油館我排了四個半小時;沙特館,我排了六個小時,多想插隊呀。
晚上的西班牙館,相對白天而言,人已經少了許多。能容納幾千人的蛇形通道空了一大半,人們三三兩兩地分布在通道,此時此景便成了一個插隊的好機會。護欄已經成了一道虛景,好多人從護欄翻過,省下不少時間。“不要插隊!插隊不好!”一個西班牙女管理員,操著半生不熟的中文喊著,聽著多讓人臉紅啊。雖說光陰勝金,可是道德無價。
在中國,在自已人面前,你可以不文明。可是,現在我們站在世界的面前,我們代表的是中國,現在你無德,就是中國無德!你是中國的十三億分之一,你不講道德,人家會說中國人不講道德。
游世博體驗之一:講道德。不插隊,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
“比智慧”
世博游,無攻略不行,在世博園內,一條好的線路,就成了智慧的象征。
從浦西到浦東,上百個場館,如何計劃,挑選;如何排隊,預約,便是其智慧所在,如果事先毫無規劃,在園內雜亂無章地跑,那就成了沒頭的蒼蠅。
不知是不是因為路線的緣故,不論是國家電網館,克羅地亞館,波蘭館,還是西班牙館,比利時館,塞爾維亞館,原本都冷冷清清,我一到,后面的人就蜂擁而至。所以,這些館,我玩得特別輕松。
游世博體驗之二:說智慧。先規劃,統籌安排,合理利用時間差。
“拼體力”
這點大概就不用怎么解釋了。體力,在世博園里很重要,沒有體力,怎樣在四十攝氏度的高溫下持續奔跑?又怎樣在入園時百米沖刺取得領先?你走不了綠色通道,若只能以散步的速度慢慢挪向蛇形通道,還不如回家睡覺呢。
三天下來,我大概把平時要流三個月的汗都流了,至少跑了八千米吧。喝下的水不計其數,要在平時,肯定已經脹得爬不起來了。世博游,體力是關健。
游世博體驗之三:拼體力。多跑步,多喝水,體弱多病者慎入園。
智慧與道德大全(15篇)篇四
許多人認為只要自己淵博的智慧就可以成就偉大。但我卻不這么認為,因為這是我從我所經歷的一件事情中懂得的。
有一天我和妹妹一起去玩,無情的太陽酷熱的炙烤著大地,我和妹妹熱得受不了,幸好我拿了十元錢,買了兩個冰糕。等我給了老板五元錢,但老板把我給的五元當成了別人給的十元找了我九元,妹妹也看見,我怕妹妹說就趕緊把妹妹拉走,剛走出人群,妹妹就大嚷了起來:“姐姐,老板多找你錢了。”我說:“沒有。”因為我比妹妹多上了幾年學,所以她辯不過我。但妹妹也不甘示弱,她直接去找老板,并拿了我攥在手里的錢,說:“老板,我們剛才給了您五元錢,而您卻找了我們九元錢。”老板笑瞇瞇的說:“這位小朋友真懂事呀,現在像你們這樣的小朋友可真少見,來,給你一個冰糕,當作獎勵你的吧。”妹妹隨聲喊了一句謝謝。在路上我氣沖沖地對妹妹說:“唉,你干嘛要告訴那個人,給你買冰糕解熱就行了吧,多管閑事,你如果不說那錢給你買什么不行,真厭興。”妹妹很懂事,她沒和我頂嘴,而是對我說:“姐姐,你知道我的座右銘嗎?”我因為被氣惱了,所以什么也沒吭。而她卻繼續說:“是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詩人但丁說的‘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一開始我沒有注意妹妹為什么要跟我說這樣的話,但回到家我就開始琢磨這個問題。后來我才明白:一個人雖然有無窮的智慧,但沒有道德也是一事無成的,也不會有人去尊重你的。然而你要是有道德,即使你沒有過高的學歷,也會有人尊重你的。所以,我們應該在做一個人之前把道德這扇門把它打開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別人的面前抬起頭做人,沒有任何的顧慮,自由自在地做好人。
智慧與道德大全(15篇)篇五
什么是機智?機智是運用智慧解決危機而不無力應對的能力。機器智能幫助我們適應生活中的緊急情況,并在情況嚴重時幫助他人。可見的智力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特征。就像英國首相丘吉爾一樣,當他講話時,有人故意羞辱他,并在紙條上稱他為“傻瓜”,但丘吉爾認為“傻瓜”就是這個人的名字。他不會當眾出丑,但也會使人啞口無言。這是運用機智的一個好例子。清代作家紀曉嵐也用機智化解了危機。以下是紀曉嵐運用機智的故事。一天,甘龍皇帝和紀曉嵐正在河邊散步。當甘龍皇帝覺得風景如畫時,他讓紀曉嵐當場寫一首七言絕句,也給他制造了麻煩。二十八個字符中的一個必須有一個“1”。這首詩是這樣的:一高,一雙槳,一條漁船,一根長竿,一寸鉤,一拍,一喊,一笑,一人獨攬一江一秋。他生動而深刻地描繪了甘龍皇帝欣賞的漁夫的捕魚情景。紀曉嵐用機智解決困難,說服了甘龍皇帝。機智是如此重要!拿破侖是法國著名的皇帝。一天,他去野外打獵。突然,他聽到有人大喊“救命”。他跟著聲音走,看到有人在水中漂浮和下沉。他快要淹死了。拿破侖不擅長水。
突然,他眼前一亮。他想了一個辦法,說:“如果你不馬上游上岸,我就用槍打死你!”為了救他的命,這個人拼命游上岸,成功地救了一個人的命。拿破侖足智多謀的思維,他自身的安全,更激發了那個人的潛能,這種兩全其美的方式,只能靠機智來完成!從這三位名人身上,我們知道了智慧的重要性。如何培養智慧?我們可以讀更多的書,擴展我們的知識,學習別人的智慧。我們還需要使用更多的大腦來使我們的大腦靈活。我們還需要訓練自己時不時保持冷靜。
如果我們分心了,我們就想不出任何方法來做這件事。相反,我們讓自己更緊張!因此,培養機智非常重要!正如托爾斯泰所說,“沒有智慧的大腦就像沒有光的燈籠!”在生活中,如果沒有機智,就會很不方便,經常不知所措,也不會有和諧解決問題,而且還會經常丟面子,后果真是不堪設想!
因此,我們應該善于利用機智,使它成為一個大工具,幫助人們生活得更方便,更有才華。
智慧與道德大全(15篇)篇六
道德與智慧兩位老人生活在天堂,一日,道德來找智慧說:“好久不見,您身體可好?”智慧回答說:“好啊!多謝你這個老朋友牽掛。”于是智慧邀請道德來到后花園,兩人坐在藤椅上,面向一個湖泊。道德與智慧總認為自己的學生在人間最有才能,所以每次見面,嘮完家常總少不了一番比拼,這次也不例外。
智慧首先說:“您知道孫臏嗎?他幫助田忌賽馬戰勝了擁有天下最好馬匹的齊王。”道德連連點頭,對智慧說:“您還記得于謙嗎?他不畏強權、不卑不亢,不與掌權者同流合污,留下了‘兩袖清風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的千古名句。”
智慧又說道:“您應該知道孔融吧,他自幼便聰明過人,一位刺史想測試一下孔融,就告訴他小時候聰明的人長大一定很笨,不料孔融卻笑著答道‘您小時侯一定很聰明。’禮貌地回答了刺史,更讓眾人對他刮目相看。”道德又點點頭,欠了欠身,對智慧說:“清末皇室溥儒在哥哥溥儀成為偽滿洲國皇帝,且日軍加緊侵略的險惡環境中,拒絕溥儀一同前往東北的邀請,在農村過卜了隱居生活,周圍竟沒有一個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由此可見他為人低調,堅守一份民族氣節,一份美德。”智慧也笑了笑。道德接著說,但多了一點謙虛:“其實一個人想要成才,智慧很重要。如果他僅有一點道德,缺少靈氣,沒有智慧,怎能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安身立命?更不要談立業了。”道德雖然這么說,可智慧也逐漸清醒地認識到一個人只有有了道德,當他再擁有智慧時,才能真正造福于人類。于是連忙回答:“不然,不然,一個人想要成才,就如同一顆大樹,他的才能如同果實,而性格、修養如同樹枝、樹葉,最重要的樹根、樹干就是他的品德。而我――智慧則像那片肥沃的土壤,如果沒有你道德,再多的養料都很難把他移正,反而可能使他禍害一方。比如說耶律乙辛,此人非常有才,可惜道德敗壞,把鼎盛時期的遼朝推向了覆滅的.深淵。再說民國時期的竊國大盜袁世凱,他與北洋軍閥們縱橫捭闔,叱咤風云一時,可惜他專制獨裁,上演恢復帝制的鬧劇,弄得天下民不聊生,最終氣死在總統寶座上,終年才58歲。”
道德一看智慧都這么說了,自然不敢怠慢:“沒有那么嚴重,智慧還是十分重要的,要不,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怎么會出現那么多傳奇的帝王?沒有了智慧,如今的多彩世界定會變得黯淡無光。”
“不,不……還是要實事求是呀!”“哈哈……”兩人都笑了。
【點評】。
道德是成才的根基,智慧是成才的體現。文章用擬人化的手法將“道德”“智慧”賦予人的心理情感、語言動作,闡述了“道德”“智慧”之于人類、社會乃至國家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主要意義,顯示了較為嫻熟的寫作技巧。行文層次清晰、結構緊湊、語言樸實、富有創造力。
智慧與道德大全(15篇)篇七
一、學校始終把德育工作擺在第一位,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抓好師德教育工作,做到以德治校。
狠抓師德建設。為人師表,良好的師德師風是教師搞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我們從黨員抓起。黨支部積極組織黨員教師學習《中國共產黨黨內紀律處分和監督條例》,《黨的基層組織》,要求每個黨員從嚴要求自已,處處體現黨員的形象。要求每位黨員要做老師的榜樣,遇到困難沖在前,事事做在前。六月份教師對黨員進行了一次民主測評,黨員的言行得到了老師們的好評。提高了黨員在教師中的威信,充分發揮了黨員的模范作用。校長胡小毛被評為區級優秀黨員,黨支部榮獲樓區黨建工作先進單位。方蘇、鐘躍輝、楊玲玲被評為校級優秀黨員。校長、書記經常找教師談心,在工作和生活上幫助青年老師,鼓勵他們積極上進,向黨組織靠攏。四月份派青年老師張鵬參加了區建黨對象培訓班學習,六月份開展了黨員扶困幫貧活動,9月份以來組織全體教職員工認真學習了市、區政府關于禁碼的一系列文件,11月份組織全體教職員工認真學習了羅碧升市長“致全市人民的公開信”,使老師們遠離碼害,一心一意搞好工作。12月份針對學校老師中存在的問題,由書記曾芬同志向全體教職員工作了“教師思想作風整頓”的專題講座。對家庭困難的鄧湘林、方亞球老師給予幫助與支持。加強了教師的'政治學習,每人每月完成3000字的政治學習筆記。通過這些措施,教師的行為規范了,現在全校無一例違犯教師師德規范的行為,學校嚴格禁止打牌賭博,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行為在我校基本上消除。
2周、1周不等。本學年派往邵陽學習的有語文老師1人,主要是吸收外地課程改革實驗的經驗,回校后指導一、二年級實驗班的教學。去大連學習的是胡校長,主要是調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回校后指導本校老師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去城都學習的是教導主任,主要是吸收外地教研、教改的經驗和管理方法,回校后指導學校的教研教改工作以及教導處管理工作,去山東的是戴碧蓉、楊麗二位老師,參加全國第七屆“字理識字”研討會,在會議期間,她們代表學校展示了兩堂微型課教學,受到了與會人員的一致好評,并聽了全國特級教師的課堂教學,參觀了幾所學校。她們帶回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并一一向全校老師作了匯報。除此之外,暑假中我校派周會華、黎麗、方蘇等老師參加了《英特爾未來教育師資》培訓。11月份派陳黨榮、周海燕、陳彬、戴碧蓉、盧敏、徐文等老師去岳師附小聽特級教師上課和專題講座。12月份胡小毛校長、方蘇老師參加了《可再生能源》教程培訓。
三、深入開展新課程校本培訓。為了讓教師更快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今年就教師培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在時間安排上,堅持每雙周一下午4:00---6:oo,組織教師學習新課程理論。學習綜合實踐活動理論,或聽專題講座,即:“說一天,不如行一寸――新課程姓‘做’”、“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服務”、“新課改下老師扮演的角色”等。每單周一要求老師們自學一個小時。二是在形式上采取自學、集中學。自學主要是學習課程標準和綜合實踐活動綱要。集中學主要是聽專家錄音講座,學習新課程理論和綜合實踐理論。三是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教研組每月組織一次課程理論探討會,實驗班教師每雙周四參加片區教研活動。教導處定期舉行教研學術論壇,教學反思交流,或教學研討。研討的主題有:集體備課、在新課改中遇到的困惑、在課改實驗的今天怎樣加強課堂組織教學、怎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教育觀,課堂教學應分那些層次,課堂教學目標應怎樣重新定位,綜合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我說我的教育故事等,并要求每個教師每月必須寫3000字左右的學習筆記,寫學習心得體會或教學反思或教學故事,實驗年級每月寫四篇,其他教師每月寫兩篇。為了展示教師教育科研能力,發動老師撰寫繼續教育論文,本期送10篇論文參評,有一篇獲市級一等獎,九篇獲市級三等獎。
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唯一試點小學。3月份,校長胡小毛親自去大連進行實地參觀學習。4月份,校長自制課件,利用多媒體教室向全校老師進行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專題講座,向全校老師介紹什么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綜合實踐活動對老師的要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對學生的影響等。通過培訓,使學校行政人員、全體教師熟悉了綜合實踐活動的性質、特點,綜合實踐活動的具體內容,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應遵循的原則以及實施準備、實施的基本過程,指導方法、主題設計的策略、課程的評價制度等。使每一位教師進一步轉變了教育觀念、擴大了知識面,不斷完善了知識結構,切實提高老師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能力和水平。并在全校老師中進行了動員,制定了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方案。5月份,組織教師查有關資料,進行學習,確定了三年級39班和四年級38班為實驗班級。召開了實驗班教師會和學生家長會,由試驗班學生確定了實驗課題,議定班級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具體方案。6月份,學生開始在教師的指導下,走向社區,進行調查,親身經歷、體驗和感受生活。今年下半年從三年級到六年級確定主題達10多個,子課題達40個。各班同學在組長的帶領下協同班主任老師和課題指導老師進行了周密的安排,保證了這項活動的有序進行,活動期間,同學們克服了各種困難,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用小學生獨特的視角和方式了解社會感知社會,在活動中同學們的各種能力得到了發展,實踐能力、勞動能力、對事物的辨認能力、交換能力等有了一定的發展,同學收集了不少資料,部分已整理成冊。在活動中,學生學到了課堂上無法獲取的知識和能力。
文檔為doc格式。
智慧與道德大全(15篇)篇八
回想起七歲那年第一次踏入學堂,黑板上方貼著的就是五個鮮紅的大字:德、智、體、美、勞。德為其首,智居其二,現在回頭想想,也許這不是一個隨隨便便的簡單的排列。人無信而不立,誠信亦是道德的一部分,沒有誠信已經無法立足了,那么我們不妨大膽地寫下去:人無德而不存。
道德自是比智慧更為重要的根基。
回溯中國這五千年的歷史,無德之輩無一不是背負著千古的罵名。且看那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秦皇嬴政,單論其功績,在當時七國鼎立的時代里大放異彩,以一國之力滅六國之兵,從而完成了統一大業,可以說是開創了一個屬于他的時代。他手下不乏能人異士,他率領的軍隊也所向披靡,各種紛繁復雜的規章制度的頒布也足以體現他有著系統十分完備的治國理念。
然而這樣一代霸王,一方大國,竟只傳至二世就轟然覆滅,我們在嘆息的同時想必也對個中原因有所領悟。是的,秦皇,無德,便是這一點看來,秦王朝的覆滅確實是不可避免的。
文圣孔子就常談"以德服人","以德治國",直到幾千年后的今天,科學智慧能做到的,也只是"強國",而非"治國"。
也許在"知識就是力量"的時代里,智慧儼然成為了一種成功的象征,但是我卻要說,一個人再怎么聰明,若失去了道德,他也頂多是個"智者",得到的只是他人的一時羨慕,而非永遠令人崇敬和膜拜的"圣人"。
可能智慧的缺陷讓你在前進的路上跌跌撞撞,但道德的支撐會永遠為你點亮路旁的燈盞,告訴你前方的光明,讓你能夠堅定的走下去。
智慧與道德大全(15篇)篇九
今年10月,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教師法制和紀律教育活動,通過學習,我感觸頗深,受益匪淺。使我堅定了學法與用法相結合,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質和依法管理學生的信念。
一、提升道德素養,注重職業道德。
二、加深了對學法用法重要性的認識和理解。
作為一名教師,既要有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又要做到依法施教、依法育人。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自覺學習憲法知識、法律知識,自覺宣傳法律知識、貫徹法律知識。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認真履行職責,不斷豐富自身學識,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業務水平,嚴格執行師德師規,堅持做到“為人師表”,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不但要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更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三、心中要有國家和民族,要有教育事業和學生。
身為一名教師,要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要時刻銘記教書育人的使命,甘當人梯,甘當鋪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心靈,以學術造詣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既要精于‘授業’、‘解惑’,更要以‘傳道’為責任和使命。心中要有國家和民族,要明確意識到肩負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要研究真問題,著眼世界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致力于解決實際問題,善于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新理論。
要自覺恪守職業道德,提升職業素養,要堅決抵制那些功利的、腐朽的思想,要堅決摒棄那些簡單粗暴的方法,以德施教、依法執教。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用多樣化的、積極的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多鼓勵、少批評,多表揚,少諷刺,多肯定、少打擊,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尊重和保護學生的人格尊嚴,尊重學生名譽,保護和培育學生的榮譽感、責任感,不使用任何貶損、侮辱學生及其家長或者所屬特定群體的言行、方式。
智慧與道德大全(15篇)篇十
一個人最重要的是道德高尚,然而遵守道德觀念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的美德,學習知識雖然是亙古不變的,但是如果把道德和智慧結合,就更加完美了。孔子是圣人的化身,他把道德和智慧完美的結合,成為道德和智慧并肩的人。
毛澤東,一生嚴于律己,;品德高尚為人所崇拜,他在青年時期的左右銘是:面必凈,衣必整,發必理,紐幣結~~~縱觀他的一生;他就是這樣做的。
其實,有道德觀念的人身上體現的才是大智慧,不能只靠現有的,而是要去挖掘沒有的,雖然說學無止境,大事道德要比智慧深入的多,只有自身具備了趕上的品德,說起自己的智慧來才理直氣壯,才不會被人唾罵是一個虛偽的人,沒有知識你可以去學習,即使再苦,最終能有所成就也算是沒白浪費,而道德一旦被淪陷,即使擁有再多的知識,也是個不完整的人生,也是沒有目標的活著。
而現在人能做到德才兼備的很少了,且不論學習的知識怎么樣了,我覺得在這競爭型的社會中,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環境下,人們已經接近道德的底線了;每天都在為了生活而奔波,那里有時間無培養道德觀念,學習的知識都搞不清楚,道德似乎比知識型社會所代替,越來越忽視道德的重要性。
當我們經理郭人生中的酸甜苦辣,你才會對人生有全面的認識,而現在,我想我們所擁有的財富好比人生中最寶貴的東西既道德和智慧,要牢牢把我和衡量,二者缺一不可。
在當今的過度理,在時下的社會中,真的可謂是,智者難做,圣人難尋。
智慧與道德大全(15篇)篇十一
星期天上午,我和朋友在大街上閑逛,路邊圍這幾個人。我走過去看看了看,只見一名中年男子坐在地上,在他前面地面上用白色的粉筆寫著一行十分醒目的字:我老母親得了絕癥,需要很多錢……哦,這種是見多了,心想:準是騙人的。
因為是周末,路邊擺出了很多小攤,也引來了另一部分人:幾個乞討的人,每個人都穿得破破爛爛,全身臟兮兮的。看著那么多人在裝可憐,我想繞道而走!
正在這時,一個乞丐卻迎面過來,這個乞丐全身襤褸,衣服早已看不出顏色,身上還散發著難聞的味道,“又是一個來乞討的吧?”但出乎意料,這個乞丐沒有像路人乞討,相反,他從身后的袋子里拿出了一大疊零散的鈔票,放在了剛才看到那個人的面前。
乞丐剛離開時,這時有一個好事的沖了上去,問道:“你是乞丐,怎么把錢給他,你知不知道這個人有可能是騙子啊!”乞丐沒有說話,眼睛里透露出淡淡的微笑,然后走了。再看剛才那位中年男子,卻徑直跪了下來,向遠走的乞丐磕頭。
這個乞丐傻嗎?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眼前這個中年男子需要錢。
中年男子是騙子嗎?不知道,只知道乞丐也給了他自己辛辛苦苦討來的一點錢。
現在的社會充滿了愛,每個人都會通過勞動獲得美好的生活,請你抬想頭!要自尊,自信,自強我不奢望他們會有什么改變,我只希望自己堅持這么做,讓自己感到良心的安慰!
智慧與道德大全(15篇)篇十二
道德是每個人所具有的品德,但智慧卻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先天愚笨的人就沒有什么智慧,但道德卻是每個人都有的。
道德表現在社會的方方面面,有社會道德、倫理道德,而智慧就很局限,只一個人的智力和才能。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是人但丁說:“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是啊!一個人沒有智慧人們不會責怪他,但如果一個人沒有道德卻會受到良心的譴責,世人的唾罵。那我想請問:“你難道愿意和一個沒有道德的人做朋友嗎?”
我想得到的回答應該不會有“是”的吧!道德體現在一個人的良知與愛心。
人之初、性本善,人本來是善良的,可為什么有的人會變的兇狠、惡毒呢?原因是他的`道德觀念發生扭曲,他的良知不存在了,大家都知道腦力殘疾的人應該沒什么智慧吧,但他們一樣很受人們的尊敬,因為有道德的人、有良知的人會受到尊敬的。
弘一法師到他的弟子家中做客的時候,他沒有立刻坐下,而是輕輕的搖動藤椅,使小蟲躲避,然后再坐下,他的弟子不解,問道:“您為什么要搖動藤椅呢?”弘一法師答曰:“這樣可以使小蟲躲避,以免傷了小蟲啊。”
弘一法師這一細微的動作,正體現了一個人的道德與智慧完美的結合,既體現了他的愛心,又體現了他的智慧,其實德與智只在一念之間,用不著去做什么偉大的事業、杰出的貢獻,只要在生活中做一個很平凡的舉動,便可知曉。
弘一法師連一個小昆蟲都那么愛護,更不用說對人、對朋友的愛護了,雖然他忍受不了世俗的爭奪,最后歸依佛門,但他的道德與智慧仍在,就想詩人但丁說的那樣道德比智慧更重要。
從小父母老師就教育我們要有愛心,要做一個善良的好孩子,有道德行為規范,道德是智慧的前提。先做好德,再去做智吧!
智慧與道德大全(15篇)篇十三
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詩人但丁說:“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在初一學期的一次,我作弊的這件事至今令我記憶猶新,羞愧不已。
這次段考,我并沒有很用心地、認真地復習,所以,在考試的時候,我采取了作弊的手段。拿到試卷的我,迅速看了一下題目,然后寫上自己的班級、姓名和學號。我向周圍看了看,大家都在翻看試卷上的題目或是在檢查文具。我看看墻上的鐘,還有5分鐘就開考了,心里有些忐忑。“當,當,當。”鐘聲響起了,大家都飛筆疾書地答起卷來。仔細看了看試卷上的題目,其實也不是很難。
于是,我也答起題來。一小時后,我終于把試卷寫完了。可是,我對自己的答案不放心,便偷偷看了看夾在草稿紙里的試卷。我隱約記得,試卷上有這次段考試卷上的題目。我瞄了一下,老師當時在教室外面,并沒有看到我作弊。我便漸漸大膽起來,直接把試卷從草稿紙里拿出來,放在桌子上對照答案。我一邊對著答案,一邊看老師什么時候進來。監考老師進來之后,坐在講臺的椅子上,四處掃視著。我抬頭一望,正好與老師的眼神相對。我心里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雙腳在發抖。
老師轉移了目光后,我又繼續對照答案。終于準備對照完了,準備把試卷收起來的我,早已忽視了老師的存在。不知什么時候,監考老師已經站在我旁邊,拿走了我的試卷。我心里想:糟了,被老師發現了,我一定會死得很慘的。監考老師走出教室,好像是去找我們班的班主任了。
作弊,讓我丟了面子;作弊,讓我被同學議論;作弊,讓我被家長、老師批評。這次段考,我為自己作弊而感到后悔。以后,我一定會努力學習,再也不作弊了。
盡管現在的我,已經在努力學習,擁有許多智慧。但是,就像但丁說的:“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
智慧與道德大全(15篇)篇十四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道德與智慧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曹沖稱象,智慧有了重量;草船借箭,智慧分出了多少。程門立雪,彰尊師重道之儀;李密陳情,顯孝子之誠。智者易為,圣事難尋。
智慧是藤蔓,道德是樹干。但丁曾說:“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可見,只有正確把握與衡量道德與智慧的關系,我們就會擁有最寶貴的財富。
諸葛孔明輕搖羽扇,奏響了勝利的樂曲。
面對著城門外蓄勢待發的百萬魏軍,回頭看一眼城內所剩無幾的士兵和百姓們期盼的眼神。孔明沒有一絲慌亂,從容淡定的坐于城門之上彈起了樂曲。聽到樂聲,魏軍面面相覷,見孔明神明神態悠閑,臨危不亂,便猜想城中有詐,便命令軍隊撤回,喪失了得勝的機會。而城中百姓無不展露笑顏,贊孔明智在必得。
空城計,此諸葛孔明之智也。孔明之智,保一國安定,顯智慧之深。
程嬰深山藏孤,此道德之義也。
莊姬夫人的殷切希望,公孫杵臼的以死相托,程嬰深山藏孤。面對著奸人的威脅和強逼,想起夫人的以死相托,程嬰用自己的孩子換的趙氏遺孤。他忍下喪子之痛,艱難生活,撫養著趙家的孩子。他叫孩子讀書寫字,讓他健康成長。當孩子長大,此時的程英已步履蹣跚。
程英用自己的真誠和仁愛培育了一顆道德之樹;用自己的步履蹣跚,彰道德之重。
弘一大師,輕搖藤椅,德與智的光照亮。
一次,弘一大師到弟子豐子愷家做客,入座前,大師輕搖藤椅,方才入座。弟子見后不解,問之。大師笑曰:“兩藤之間恐有小蟲躲避,輕搖藤椅,好讓小蟲躲避。”大師用他的'善行詮釋智慧之奧妙,用他的佛心詮釋道德之高深。
由此可見,智慧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而道德是一切行為之花。我們應好好珍惜所擁有的財富即道德與智慧。用智慧成就道德,用道德詮釋智慧。德與智,世間最美的風景。
學著用道德的甘露去澆灌智慧的花蕾吧,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會看到成功的果實高掛枝頭。
智慧與道德大全(15篇)篇十五
有這么一個故事:一位華僑富商,決定在家鄉投資辦廠。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老華僑的合作者,紛紛跟他聯系。
在眾多的人選中,老人挑選了兩個比較合適的人選,但是他只能選擇一個作為自己在國內投資的經營管理者,老人酷愛下棋,而剛好那兩個候選者也都是下棋高手,老人便對他們倆說:“你們誰下贏了我,那么我就與誰合作”。
第一個人以一子之差惜敗于老人;第二個人很精明,在老人轉身去倒水時偷偷地挽起了一個棋子。最后他獲得了勝利。
但是,在后來,老人卻選擇輸了棋的那個人來作為自己的合作者。第二個候選人責問老人:“明明是我贏了,你為什么選擇他呢?”
老人說:“第一個人雖然沒有贏我,但是他憑著自己的實力,沒有想著去耍小計謀,誠心誠意地與我對弈,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誠實可靠的人;而你,自以為挽了個棋子無人知曉,但恰恰被我從鏡子里看到了。雖然你贏了這盤棋,但你輸掉了你的人品。我又怎么會選擇你可作為我的合作者嗎?”
是啊!其實,道德與智慧并不是一對矛盾體,就看你如何去把握這其中的尺度。在我們這個社會中,一出生就有超常智慧的天才畢竟還是占少數,更多的是像你我一樣的平凡之人。記得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