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教案模板可以幫助教師規范教學行為、提高教學質量,并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下面是一些經過多次實踐和改進的教案模板,希望對教師們有所幫助。
一年級語文小池塘說課稿(模板15篇)篇一
注釋:
1.泉眼:泉水的出口。
2.惜:吝惜。
3.照水:映在水里。
4.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風光。
5.尖尖角:初出水端還沒有舒展的荷葉尖端。
6.上頭:上面,頂端。為了押韻,“頭”不讀輕聲。
譯文:
泉眼悄然無聲是因舍不得細細的水流,樹蔭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和風的輕柔。
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調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賞析:
這首詩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之情,通過對小池中的泉水、樹蔭、小荷、蜻蜓的描寫,給我們描繪出一種具有無限生命力的樸素、自然,而又充滿生活情趣的生動畫面:泉眼默默地滲出涓涓細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瑩的泉水;綠樹喜愛在晴天柔和的氣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葉剛剛將尖尖的葉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調皮的蜻蜓輕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詩從“小”處著眼,生動、細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動的富于生命和動態感的新景象,現在用來形容初露頭角的新人,因為荷花的小花苞在整個池塘中顯得那么的渺小,卻已經有蜻蜓在上面停留,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做是初生的年輕人,而蜻蜓就是賞識它們的角色。
荷葉,未展開的荷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里《小池》[今譯]小小的荷葉才露出尖尖的角兒,早有一只蜻蜓停歇在上面。[賞析]詩題“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詩詞需有不同的題材與剛才,有的重大題材,須寫出壯闊的境界、恢宏的氣勢;有的題材甚小,僅是生活中一個細節,但卻能寫出幽情逸趣。所以王國維說:“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劣。”
作者簡介: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男,漢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杰出詩人,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
一年級語文小池塘說課稿(模板15篇)篇二
重點句子:
1、池塘里的水波一閃一閃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池塘邊的蘆葦長起來了,像長長的睫毛。
2、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鵝。太陽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鮮紅的氣球。
3、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彎彎的小船。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許多閃亮的珍珠。
一年級語文小池塘說課稿(模板15篇)篇三
活動目標:
1、借助圖片并提取已有經驗,理解詩歌內容,重點理解“抱”、“搖”的用法及含義。
2、能有表情的朗誦詩歌,感受詩歌的美。
3、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觀念。
活動準備:
1、教學圖片《我家小池塘》。
2、幼兒有對“池塘”這個詞的經驗積累和對倒影的體驗。
重點難點:
重點是能有感情的朗讀詩歌,感受詩歌的美。難點是幼兒對詩歌中重點詞語的理解。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師:小朋友,老師問問你們每天你們都住在哪里呀?(家里)你們的家漂亮嗎?(漂亮)。
(2)師:你家門前都有什么?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
(3)師:誰愿意起來說一說你家門前都有什么?(幼兒回答)。
(4)師:你想知道我家門前有什么嗎?
二、結合圖片理解詩歌內容。
1、白天的池塘。
(1)師:你們看,我家門前都有什么?(小池塘)漂亮嗎?(漂亮)。
(2)師:這么漂亮的小池塘水藍藍的,那么你們看,太陽是什么樣子的?(引出“金太陽”)。
(3)師:“我家門前小池塘,白天抱著金太陽”,小池塘為什么抱著金太陽(幼兒回答)。
(4)教師小結:因為小池塘里有太陽的倒影,小池塘媽媽就像抱著自己的太陽寶寶,而太陽寶寶也喜歡被小池塘媽媽抱著。是怎樣抱的,用動作表示。
(5)師:里面都有什么?(彩云、小鳥、太陽)。
(6)師:咦?小鳥、彩云、太陽怎么會在水里呢?(說出那是天上的小鳥、彩云、太陽的影子)。
(7)師:都是他們的影子,小池塘這么漂亮“小鳥和彩云都愛來照像”。(重點引導幼兒理解“照像”)它們看到自己的影子就像在給自己照相了,所以它們每天都愿意出來。
過渡:白天的小池塘真漂亮啊!
2、晚上的池塘。
(1)師:這是什么時候了?(晚上)太陽哪兒去了?(引出詩句“晚上太陽去睡覺”)。
(2)師:太陽去睡覺了,誰又出來了?(月亮)哦,這么美的銀月亮出來了!(引出詩句“池塘搖著銀月亮”)池塘為什么會搖著銀月亮(幼兒回答)。
(3)教師小結:因為魚在游,水就在動了,就好像搖著銀月亮。
(4)師:我們看一看現在池塘里有什么?(月亮、星星、小魚)你們猜猜小魚會和星星干什么呢?(捉迷藏)在晚上其他動物、花草,都休息的時候它們會怎樣捉迷藏啊?(豐富詞匯:悄悄)引出詩句:小魚和星星悄悄捉迷藏。
過渡:晚上的小池塘也很漂亮。
3、白天晚上的池塘。
(1)師:“我家小池塘,白天晚上都漂亮。”
(2)師:這是誰?(柳樹)柳樹看到小池塘白天、晚上都很漂亮,它會怎樣?(高興)高興的'時候柳樹會怎樣笑?發出什么樣的聲音?(讓幼兒回答并引出詩句)。
過渡:難怪柳樹整天樂,沙沙沙沙笑聲響。
4、師:這么美的小池塘你們喜歡嗎,老師也很喜歡,老師把圖片上的事情編了首好聽的詩歌,名字是《我家小池塘》,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三、教師完整的朗誦詩歌。
1、教師提問:1、詩歌的名字是什么?
2、你喜歡這首詩歌中的哪些句子?
2、師幼一起朗誦詩歌。
(1)師:白天時候的小池塘很熱鬧,所以在我們念白天的時候聲音應該怎么樣?晚上時候的小池塘靜悄悄的,所以我們應該用輕的聲音來念晚上的小池塘。
(2)師幼有感情的朗誦(加上動作)。
3、創編詩歌。
四、活動結束:
1、師:小池塘這么美麗,你們小朋友應該怎樣來保護它呢?(環保方面)教師小結:你們都是講衛生、有愛心的好孩子,有了你們的關心和愛護小池塘一定會變得更加美麗的,老師希望小朋友都來做環保小衛士,那樣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附:詩歌。
文檔為doc格式。
一年級語文小池塘說課稿(模板15篇)篇四
今天,是我們本學期的第一次小教研活動。早晨第一課,我鄭重的邀來了心雨和細雨兩位老師。并一本正經地對孩子們說:“今天,兩位老師要來看看我們班小朋友上課的表現,過幾天呢,黃老師也要去看看一(2)、一(3)班小朋友上課的表現。我們還要給你們打分,看看哪個小朋友最認真,上課回答問題最積極,聲音最響亮,老師會給你刻一個大拇指。”呵呵,這一招還真靈。就今天自我感覺,外加心雨和細雨的評價,我們班小朋友的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分析一下原因,多媒體當然是功不可沒啦。
這次在網上找的這個課件真的是很美,別說小孩子了,就連我們也陶醉其中了。晚上乘車回家,心雨對我說:有多媒體,真的是很幸福!是啊,多媒體,總能讓一些對于孩子來說長長的,可能難于理解的句子,就通過那么幾幅圖畫,或者一個簡單的動畫,就把所有的難點都搞定了。雖說多媒體是共享的,但是調換班級什么的也有很多麻煩,不是這兒沒空就是那兒要去上課什么的。
本來想讓所有的孩子都能欣賞到這么美的小池塘。可最后唉,很多無奈!但我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們會盡量想辦法讓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優質教育的幸福!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年級語文小池塘說課稿(模板15篇)篇五
注釋: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風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還沒有舒展的荷葉尖端。
上頭:上面,頂端。為了押韻,“頭”不讀輕聲。
譯文:
泉眼悄然無聲是因舍不得細細的水流,樹蔭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和風的輕柔。
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調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教學目標:
1.認識并且會寫4個生字。
2.朗讀并背誦古詩。
3.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4.引導學生理解詩的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情景,進行審美教育,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教學重點: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的大意。
教學難點:讀詩聯想畫面,感受詩歌清新自然的寫作特點。
教學過程。
一、看圖揭題。
1.出示課件(課文插圖)問: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
2.小池美嗎?美在哪里?(指導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詩句。
2、同桌合作,試讀課文。檢查字音,糾正讀錯了字音。
3、指名兩人組朗讀匯報。
三、理解感悟。
1、看課文插圖,說說你覺得池塘怎樣?詩中是怎么寫的?
引出詩句: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2、交流自學。課堂討論疑難詞句,通過投影重點講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泉眼:泉水涌出的那個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細觀察圖畫,你看到了上面有什么?詩中是怎么寫的?
引出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3.學生提問自學不能解決的字詞,教師作簡要解答。
4、簡單講述詩意。
5、全班齊讀全詩。
四、啟發想象,感情朗讀。
1.
教師范讀。
2.
學生練讀。(4人組內,一人朗讀古詩,其余3人想象看到的畫面。組內交流)。
3.
教師語言描述,激發學生想象。
4.引導學生帶著這種感覺朗讀。
5.朗讀反饋。
6.練習背誦。
五、識字、寫字。
1、出示生字認讀。
2、小組合作,創造性認記字形。
3、觀察字形:
廷:半包圍結構,先寫“壬”,再寫建之。
4、師范寫,學生書空。
5、引導學生口頭組詞。
6、描紅,練寫。
六、課外拓展。
大自然的景色真美呀!大詩人看見了,把它寫成了詩。那你們能不能把看到的美麗景色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寫下來呢!
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13課《古詩兩首》中的《小池》這首詩,通過一個泉眼、一道細流、一池樹陰、幾支小小的荷葉、一只小小的蜻蜓,構成一幅生動的小池風物圖,描繪出一幅具有無限生命力的樸素、自然而又充滿生活情趣的`生動畫面,表現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系。
在這首古詩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之處。首先,我的教學流程設計出現了一定的問題,我把本課的生字詞放到了教學的末尾,即在我講述完整首詩的詩意后。在這個環節中,我忽視了我的教學對象的特點,把生字詞安排為課前預習自學,可是小學一年級的學生還不具備很強的自學能力,這樣的安排就不能讓他們更透徹地去理解生字詞,同時也不利于下面對古詩大意的教學和對意境的感受。其次,我在板書板畫的設計上也有所欠缺,板書不夠完整,板畫沒有很好的利用,在板畫環節中,我原本的目的是為了創設情境讓學生更直接地去感知和體會,也能帶動學生思維的運轉,可是卻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因為講解與板畫有點脫離,導致板畫不能發揮作用,而且板畫的技能也還不夠成熟,畫得不夠生動形象,在這方面上,我覺得我應該多加學習和練習。第三,我的講解不夠詳細,有的地方顯得有點操之過急,對學生的引導不夠深入,特別是在有感情朗誦方面。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所設計的教學內容還是比較充實的,因為講解不夠詳細,所以顯得內容有些空洞。在導入環節中,也不能很好地去引發學生對新課的學習興趣。
在這節課的整個設計中,我以小學語文新課標為指導做了很多的思考,比如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等,也一直想以一種比較新穎的形式來教學,不想被那種傳統的或現行的教學方式所束縛,所以我覺得我還是比較有自己的想法在里面,盡管在某些環節的設計上有漏洞。在教學語言上,我覺得還是挺連貫的,不會有很多脫節,只是有的兒童化語言還應當加強,盡量讓自己的語言更生動。教態還是挺自然的,沒有那么拘謹。
總之,在這一次講課中,我發現了自己的教學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很多的地方設計與實施有所脫離,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更加注意這些問題,考慮更多的因素,從而不斷地去優化自己的教學設計,更好地去實施自己的教學。經驗是靠積累的,我會在每一次的教學后,認真地去做好反思與總結,爭取每個下一次都能做得更好。
一年級語文小池塘說課稿(模板15篇)篇六
今天我要說的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一年級下冊的第3篇課文《小池塘》,課文寫了春天小池塘的明亮景象。課文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展開了豐富的想象,賦予靜態的池塘以動感和生命,給人一種美的愉悅,是一篇培養學生朗讀能力、語言感受能力的好教材。基于以上認識,根據新課標教學要求,結合學生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實際情況,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及價值觀三個維度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認識本課生字及新偏旁。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春天到來時小池塘的明亮,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其中目標1和目標2是課文的重點,目標3是課文的重點更是難點。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準備借助多媒體演示,緊扣詞句,創設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把觀察、想象、朗讀有機結合,感受意境之美、語言文字之美。
我準備安排兩課時引導學生達到預設的學習目標。
一年級語文小池塘說課稿(模板15篇)篇七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認識三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受春天來到時小池塘的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感受小池塘的明麗。
錄音機、實物投影儀;學生準備畫筆、白紙。
一、接題激趣,導入新課。
1.出示本課插圖。小朋友,圖上畫的是什么?
2.板書:小池塘,你覺得小池塘美嗎?
3.指導讀題。把課題美美地讀一讀。
4.春天來了,春風姐姐輕輕吹了一口氣,小池塘就醒來了,想去小池塘邊看一看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配樂范讀課文。
2.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檢查自讀情況。
(1)讀詞語:姐姐吹了一口氣水波一只氣球鮮紅蘆葦睫毛倒映白鵝珍珠。
(2)你覺得小池塘最美的.地方是哪兒?選一句讀給大家聽。
三、誦讀課文,體驗感悟。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第一段。
(2)多媒體顯示小池塘中水波閃動,池塘邊的蘆葦隨風飄動的畫面。
(3)小池塘像什么?哪兒像?讀讀課文,想想畫面,同桌相互交流。
(4)把你眼中的大眼睛讀給大家聽一聽。相機指導讀好“輕輕”、“一閃一閃”、“長長的”等詞。教師通過適時巧妙的評點,如:“多么溫柔的春風姑娘”,“你的朗讀讓我感受到這只大眼睛十分明亮”等,不露痕跡地進行朗讀指導,讓學生體會到春風的溫柔,池水的清亮,蘆葦的細長,感受小池塘的美。
2.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在這只“大眼睛”里,能看到些什么呢?
多媒體顯示:白天和晚上小池塘中的倒影。
(1)教師配樂輕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學生邊聽邊觀看畫面。
(2)白天,這只“大眼睛”里能看見什么?晚上呢?
(3)你覺得這只“大眼睛”看到的景物美嗎?把你感受到的美讀給大家聽聽。其余學生閉眼靜聽,想象畫面。
3.第三自然段。
4.有感情朗讀全文。
五彩的世界倒映在小池塘里,把小池塘裝點得格外漂亮。讓我們拿起書,把小池塘的美景看個夠吧!
四、畫畫說說,積累內化。
1.小池塘多美呀!讓我們拿起彩筆來畫一畫。
2.根據圖畫指導背誦。向好伙伴介紹你的畫。
3.小池塘還會映出些什么?在圖上添一添。并用“-------------倒映在池塘里,像----------”的句式說一說。
五、識寫結合,學習生字。
1.讀本課生字,認識3個偏旁。
2.你記住了哪些生字的字形?小組內討論。
3.教師指導“氣”的最后一筆要有彈性;“女”字旁要長而窄,第三筆改為提;“魚”字旁最后一筆也改為提。
一年級語文小池塘說課稿(模板15篇)篇八
在九年制小學語文第二冊口語交際課《皮球掉進池塘了》一文中,本應該設計四幅圖,但為了培養孩子們的創新能力,提高孩子們的口語交際能力,教材上出現了三幅圖,給學生留下懸念,激起他們想出辦法解決問題的興趣。以提高孩子們的繪畫能力和動手能力。
一、教學要求。
1、能根據三幅圖的想象,畫出新的圖畫,培養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
2、能向別人說出自己所畫的內容,培養孩子們的.口語交際能力。
3、能動腦子,幫助小猴子想出巧妙的辦法,把皮球撈出來。
二、教學設想。
根據口語交際課要鼓勵學生說、問、評,突出雙向互動的特點,在教學中,以圖為基礎,以畫為內容,以口語交際為目標,通過“看圖、畫圖、說圖、評圖、講圖”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歡快愉悅的氛圍中雙向互動,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或教學掛圖。
四、教學過程。
1、導課講故事。
有一群可愛的小猴子在池塘旁邊的草地上玩皮球,他們你追我趕玩的非常高興,當他們玩的正起勁時,一只猴子由于用力過猛把皮球踢到池塘里去了,猴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該怎么辦!同學們誰能幫猴子想出一個好辦法,把皮球撈上來。
2、出示圖片,讓學生認真觀察;
圖上除了小猴子以外還有什么?(讓學生仔細觀察水里、岸邊還有什么?)。
3、小組討論;你們認為最好的辦法。
(1)用長樹枝把皮球撈起來。
(2)把石子投進水里,讓波浪把皮球推到岸邊。
(3)伸出的樹枝倒掛下來,像“猴子撈月亮”一樣把皮球撈上來。
(4)游到水里去撈。
4、畫畫、評評。
(1)讓學生畫出你認為最好的一種辦法,看誰畫的最好。
(2)指名說出你所畫的內容。要求:說話聲音要洪亮。
(3)在上述基礎上,讓學生相互交流,鼓勵他們大膽地說,盡情地說。
(4)小組為單位,先出最好的作品,參于全班的評選。
5、說說、講講。
(1)自說,把四幅圖以講故事的形式自己練說。
(2)互說同桌相互說。
6、全班交流要求把你編的故事繪聲繪色地講給大家聽,
注意培養學生認真聽別人發言的習慣。
7、課外延伸。
把四幅圖編一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年級語文小池塘說課稿(模板15篇)篇九
在九年制小學語文第二冊口語交際課《皮球掉進池塘了》一文中,本應該設計四幅圖,但為了培養孩子們的創新能力,提高孩子們的口語交際能力,教材上出現了三幅圖,給學生留下懸念,激起他們想出辦法解決問題的興趣。以提高孩子們的繪畫能力和動手能力。
一、教學要求。
1、能根據三幅圖的想象,畫出新的圖畫,培養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
2、能向別人說出自己所畫的內容,培養孩子們的.口語交際能力。
3、能動腦子,幫助小猴子想出巧妙的辦法,把皮球撈出來。
二、教學設想。
根據口語交際課要鼓勵學生說、問、評,突出雙向互動的特點,在教學中,以圖為基礎,以畫為內容,以口語交際為目標,通過“看圖、畫圖、說圖、評圖、講圖”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歡快愉悅的氛圍中雙向互動,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或教學掛圖。
四、教學過程。
1、導課講故事。
有一群可愛的小猴子在池塘旁邊的草地上玩皮球,他們你追我趕玩的非常高興,當他們玩的正起勁時,一只猴子由于用力過猛把皮球踢到池塘里去了,猴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該怎么辦!同學們誰能幫猴子想出一個好辦法,把皮球撈上來。
2、出示圖片,讓學生認真觀察;
圖上除了小猴子以外還有什么?(讓學生仔細觀察水里、岸邊還有什么?)。
3、小組討論;你們認為最好的辦法。
(1)用長樹枝把皮球撈起來。
(2)把石子投進水里,讓波浪把皮球推到岸邊。
(3)伸出的樹枝倒掛下來,像“猴子撈月亮”一樣把皮球撈上來。
(4)游到水里去撈。
4、畫畫、評評。
(1)讓學生畫出你認為最好的一種辦法,看誰畫的最好。
(2)指名說出你所畫的內容。要求:說話聲音要洪亮。
(3)在上述基礎上,讓學生相互交流,鼓勵他們大膽地說,盡情地說。
(4)小組為單位,先出最好的作品,參于全班的評選。
5、說說、講講。
(1)自說,把四幅圖以講故事的形式自己練說。
(2)互說同桌相互說。
6、全班交流要求把你編的故事繪聲繪色地講給大家聽,
注意培養學生認真聽別人發言的習慣。
7、課外延伸。
把四幅圖編一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一年級語文小池塘說課稿(模板15篇)篇十
注釋: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風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還沒有舒展的荷葉尖端。
上頭:上面,頂端。為了押韻,“頭”不讀輕聲。
譯文:
泉眼悄然無聲是因舍不得細細的水流,樹蔭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和風的輕柔。
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調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年級語文小池塘說課稿(模板15篇)篇十一
可能沒教過一年級,每次去聽一年級的課,我都懷著一種敬佩和感激的心情。老師在手忙腳亂地打此起彼伏的地鼠的同時,還得花招百出地哄這群隨時“精神云游”的紅孩兒聽課,真是太偉大了!一節課總共教了了“ao""ou""iu"三個復韻母。你讀我讀大家讀,你認我認大家認。最讓我佩服的是,認完這三個復韻母后,老師刷刷地在黑板上勾畫了一棵大樹,樹上長滿了色彩艷麗的花朵,而花蕊竟然全都是”mao""liu“|”hou"等等音節。“小樹盛開著漂亮的花朵啊,看看誰有智慧把它采下來?聽錄音,把讀到的音節花朵摘下來,想不想?“毋庸置疑,孩子們熱情高漲。我只道時光之快如白駒過隙,沒想到春秋只在一霎。”花兒都謝了,樹上結滿紅彤彤的蘋果。我們一起來收獲果實,好不好?“賞了花,摘了果,接下來還來看動物。栩栩如生的花貓、水牛、刺猬、猴子馬上跳到黑板上。你能給他們貼上名字嗎?”shuiniu""huamao""houzi",三下五除二,學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務。
一年級語文小池塘說課稿(模板15篇)篇十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了解一點水的變化常識,激發學生觀察、認識自然現象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
教學難點:
引導體會小池塘的美麗,激發仔細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初步誘發的想象力。
教學準備:
課件。
一、導入課題。
二、揭示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認識一個多音字、4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三、先學后教流程。
(一)字詞學習。
1.自學導航:a、自由讀生字新詞,讀準字音。b、和同桌比賽讀讀,誰更棒!(時間三分鐘左右)。
2.自學(或者合作學)。
a.學生自由讀b.小組合作讀。
3.反饋點撥。
a.抽讀生字卡片。
b、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c.口頭組詞、擴詞。
(二)初讀課文。
1.自學導航。
a、自由讀課文三遍,畫出生字新詞,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不添字漏字。
b、和同桌比賽讀讀,誰更棒!
(時間三分鐘左右)。
2.自學(或者合作學)。
3.反饋點撥。
a、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聽:是否讀得正確、流利。評議、正音。
b、師生比賽讀課文。
(三)生字教學。
1.自學導航。
讀一讀,認一認,想一想,下列生字(只,邊,陽,紅)該怎么記住,怎樣寫才好看。
(時間3分鐘,完成任務不說話請舉手。)。
2.自學(或者合作學)。
3.反饋點撥。
觀察一下生字表中的這4個生字,想一想怎樣才能把它們寫正確、美觀?
(四)學習小結(對照目標)。
四、當堂訓練(本課重點鞏固,可以使用配套練習冊相關題)。
1、組詞。
邊()波()紅()。
進()破()江()。
2、說話。
用“像”說一句話。
一年級語文小池塘說課稿(模板15篇)篇十三
春天的小池塘景色明麗,課文運用了許多打比方的手法將小池塘寫得優美動人,學生讀起來很享受。教學中,我讓學生在有感情地朗讀中盡情發揮想象,用“內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繪的“五彩的世界”,我仿照課文的句式設計了一個這樣的說話訓練:倒映在池塘里,像。小朋友們暢所欲言:太陽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大蘋果;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棉花糖;小鳥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只小風箏;蜻蜓倒映在池塘里,像一架架小飛機;大樹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個巨人;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閃閃的螢火蟲……孩子們的想象力真豐富!
同時,正確規范地書寫漢字,也是一個重要的內容。為了讓孩子理解漢字間架結構之間的美,我則用了形象的比喻:把“吹”的口字旁比做是人的嘴巴,不能寫得太大;把下邊的“人”比做是一個人的腿,要又細又長些。
當然,我的課堂預設和生成之間還有很大的差距。在后面的教學中多多努力!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年級語文小池塘說課稿(模板15篇)篇十四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語文《小池》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認識并且會寫4個生字。
2.朗讀并背誦古詩。
3.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4.引導學生理解詩的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情景,進行審美教育,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的大意。
:讀詩聯想畫面,感受詩歌清新自然的寫作特點。
一、看圖揭題
1.出示課件(課文插圖)問: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
2.小池美嗎?美在哪里?(指導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順詩句。
2、同桌合作,試讀課文。檢查字音,糾正讀錯了字音。
3、指名兩人組朗讀匯報。
三、理解感悟。
1、看課文插圖,說說你覺得池塘怎樣?詩中是怎么寫的?
引出詩句: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2、交流自學。課堂討論疑難詞句,通過投影重點講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泉眼:泉水涌出的那個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細觀察圖畫,你看到了上面有什么?詩中是怎么寫的?
引出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3.學生提問自學不能解決的字詞,教師作簡要解答。
4、簡單講述詩意。
5、全班齊讀全詩
四、啟發想象,感情朗讀。
1.教師范讀。
2.學生練讀。(4人組內,一人朗讀古詩,其余3人想象看到的畫面。組內交流)
3.教師語言描述,激發學生想象。
4.引導學生帶著這種感覺朗讀。
5.朗讀反饋。
6.練習背誦。
五、識字、寫字
1、出示生字認讀。
2、小組合作,創造性認記字形。
3、觀察字形:
廷:半包圍結構,先寫“壬”,再寫建之。
4、師范寫,學生書空。
5、引導學生口頭組詞。
6、描紅,練寫。
六、課外拓展
大自然的景色真美呀!大詩人看見了,把它寫成了詩。那你們能不能把看到的美麗景色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寫下來呢!
七、板書設計
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一年級語文小池塘說課稿(模板15篇)篇十五
l太平學校太平中心小學唐蟬。
教材簡析《小池塘》是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的第2課,是一篇形象生動、內容新穎、想象風豐富、意境優美的散文。本文描寫了小池塘象明亮的大眼睛,白云、太陽、月牙、星星倒映在小池塘里,映現出五彩繽紛的世界,給人以生動形象的美感享受。
設計理念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并能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種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讀書,視讀書為一種樂趣,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優美,激發學習漢字的興趣。
教學目標1能讓學生喜歡閱讀課文,把課文讀得流暢、有感情。2學會7個生字,認識4個偏旁“阝”“口”“女”。3小朋友能感受春天到來時小池塘的美麗,激發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
重點、難點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用“-----倒映在池塘里,象--------”的句式練習說話。3感悟小池塘的美麗。(難點)。
教學準備小黑板、生字卡、教學掛圖、圖片。
教學流程。
一復習舊知、激趣導入。
1誰能把《雨點》的第一句背出來?
2揭示課題,板書題目:小池塘。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開始就將學生帶入學習小池塘的情景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讀悟結合,品悟語言。
1精讀第一自然段(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第一自然段(2)出示插圖:小朋友們,你們從圖上看到了什么?(3)小池像什么?池塘邊的蘆葦像什么?請小朋友一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一邊想象畫面然后與同桌交流。(4)你覺得小池塘美嗎?把你看到的“美”讀來聽聽。相機指導讀好:“輕輕”“一閃一閃”“[明亮”“長長的睫毛”等詞。
(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方式讀書,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自主學,個體悟。)。
2精讀第二自然段。過度:在這只“大眼睛”里,能看到些什么呢?(請一位小朋友表演出來。)出示插圖:白天與晚上小池塘中的倒影。(1)教師范讀課文第二自然段,一邊聽一邊關看畫面。(2)齊讀全段,“白天,在這只‘大眼睛’里看見了什么?晚上呢?”(板書)(3)除了白云、太陽、月牙、星星之外,還有什么景物倒映在小池塘了?有是怎么樣的?引導學生用“倒映在池塘里,像”的句式說一說。(4)你覺得這只“大眼睛”看到的景物美嗎?把你感受到的美讀給大家聽聽。指導逐句朗讀,小組讀、自由讀、指名讀、比賽讀,師生評議。(5)有感情地朗讀全段。
(教師通過范讀課文,用聲情并茂朗讀感染學生,激發學生讀書的欲望。在指導時,設計了多種形式的朗讀,把讀的主動權、時間留給了學生,力求在讀中感悟、體會,領略祖國語言文字的優美。)。
3想象畫面,表演激趣。(1)出示連一連練習(2)做游戲:找朋友。四個小朋友分別拿“白云、太陽、月牙、星星”圖片先后上到講臺來:我的朋友在那里?其中,在座位上拿到相應的圖片的回答:你的朋友在這里。
(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教師創設活動的空間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鞏固知識,加深印象。)。
4精讀第三自然段。(1)看到了這么美的景色,你們要這樣來贊美小池塘呢?小朋友來齊聲朗讀第三自然段。(2)“五彩”說的是許多顏色在一起,很美。我們可以用這個詞來進行概括她。(齊讀:五彩)(通過朗讀,把學生帶入作者創設的情景之中,以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使他們的感情與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同頻共振。)。
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可以加上動作表演)。
(學生在入境體驗的同時,想象和聯想得到了很好的發揮,思維得到了發散。學生憧憬美好的生活,領略文章的優美意境,語言得到內化。)。
三保存趣味、拓展延伸。
今天我們的收獲真不少,感受到了小池塘的美麗、可愛,多么美的小池塘啊!下面請小朋友當小畫家,用彩筆把第一、二自然段的內容畫出來。
(遵循低年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借助圖片把語言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起來,并充分利用文本這個范例,讓每一個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
四學習生字,指導寫字。
1、認讀生字,并口頭組詞2、認識四個偏房“阝”“”“口”“女”3你有什么好的方法來記住這些生字?4翻開筆順表,自學筆順5師范寫,生描紅,注意寫字姿勢。(指導學生寫字,要求保持正確的姿勢,養成良好的習慣。)。
板書設計(略)。
課后反思: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注重閱讀教學,在閱讀中感悟自然環境的優美。遵循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利用掛圖把景物形象化,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以及大膽的想象,加深理解文中的重點句式內化知識。
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