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讀后感的寫作,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書中的深層含義,并加深對作者思想的領悟。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給大家提供思路和參考。
中學三體讀后感(匯總13篇)篇一
微宇宙與宏觀宇宙,莊子的小大之辯。
宇宙時刻在毀滅與再生,如人體之細胞。
拯救思想瘋狂或崩潰科學家的,是孩子,是孩子所代表的愛與希望。但是僅靠愛,失去追求生存的野性,也許恰恰會導致失去希望,一無所有。
文明的延續(xù)與發(fā)展,要以人的生存為本。
有談判的實力和基礎,才有爭取共存的籌碼。否則只能是單方面的碾壓與毀滅。
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nèi)。——艾躍進。
斗爭,妥協(xié),共存。
以此延伸,也許,文明也在不斷的流浪與融合?(突然想到癌細胞擴散…)。
死神終將降臨,但生命也始終生生不息。
也許只不過是感知維度不同而已。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也許我們的遠古神話中,也許真的有外來文明留下的神跡。
最后,不得不說,是對程心的氣憤支撐我一口氣看完《三體iii》……也許我們?nèi)巳硕际浅绦模晕覀円陨系垡暯菍徱曌约簳r,估計也會氣得要死吧。在人類大義生存抉擇上,不能有婦人之仁。
中學三體讀后感(匯總13篇)篇二
其實這本書大概是半年前看完的。雖然是科幻小說,但是寫的真的超級棒,以致于我都不敢輕易的去寫讀后感了。順帶著把要寫讀書感的任務也給拖沒了,真是不優(yōu)秀。雖然這本書讓專業(yè)人士看可能寫作技巧,行文邏輯還是可以挑出毛病,但自己對這本書抱著很大的崇敬之情,以致于不管自己寫什么都覺得不夠全面和深入。這可能就是一直沒有寫讀書感的原因。不過不寫也總覺得有一項任務沒有完成。所以,試著講一講半年之后的現(xiàn)在對這本書的認識。
內(nèi)容比較龐大,讀一遍可能自己對很多細節(jié)都會有所遺漏。而且每個人對各種細節(jié)的理解也會有偏差,所以,我就講令我印象深刻的幾個點。
1、云天明給程心講的三個小故事,一環(huán)透一環(huán)。非常有邏輯性,又非常具有故事性,是選擇永遠活在自閉的安全里,還是選擇未知。之前的自己總是特別討厭選擇,就希望自己沿著一條路走下去多好。沒有選擇就少了很多后悔和遺憾。但人生并不是一條路,它充滿了大大小小的選擇,現(xiàn)在的自己但是挺喜歡選擇,選擇多了給了人生無限種可能的機會。而從中需要修煉的是做了選擇以后需要承擔的責任以及選擇以后的心定。
2、本著愛的名義的過錯,是否需要受到指責。自己真的對程心愛不起來。她確實是一個很善良的人,但是關鍵時刻的決策錯誤可能真的是毀了整個大局,如果這樣的事情發(fā)生不只一次,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可是反過來想,我們大多數(shù)的人可能還沒有程心那么善良,我們遇到關鍵時刻應該也會像她一樣做決定,那么我們?yōu)槭裁从忠肛熕亍V皇亲鳛榕杂^者,就是覺得確實有點遺憾。相比較而言,真的是更加喜歡羅輯。讀書筆記·雖然,最開始的他像一個小混混一樣,但是當大任落與肩,當他發(fā)現(xiàn)可以與三體世界相抗衡時表現(xiàn)出的無畏令人佩服。作為執(zhí)劍人所表現(xiàn)出的家國情懷與風范更是讓人心生崇敬之情。所以,程心和羅輯的區(qū)別應該在于一個沒有成長,一個一直在成長。特別喜歡最后一段對羅輯的描述,雖然是百歲老人,但是精神灼爍,從盤坐到站起的過程都不需要手扶,大多數(shù)年輕人都做不到這一點。雖然是很細小的描寫,從中透出的膽魄與讓人油然而生的踏實應該也是三體人敬佩羅輯的原因吧。
3、幾個從地球飛出去的飛船相互殘殺時,因為快一秒或者慢一秒,整個飛船的命運就被改寫了。當艦長發(fā)現(xiàn)了這個秘密,準備也于心不忍的去做這件事情的時候,發(fā)現(xiàn)還是晚了一秒,他最后說:沒關系,都一樣。(這一段人名不記得了,但是情節(jié)很深刻)對呀,沒關系,都一樣。如果是我,應該也會選擇善良吧。如果真的不是晚一秒,真的變成最后的幸存飛船,內(nèi)心應該更痛苦吧。
4、還有一個時期是大家都變得女性化,因為這是06年的作品,在20xx年看這部作品,忽然覺得作者好有前瞻性,因為現(xiàn)在這個時代確實娘兒的人變多了。另外一個描述是新時期的人都喜歡點墻,因為新時期的信息技術已經(jīng)很發(fā)達了,哪里都可以實現(xiàn)屏幕化。看到這一段時總覺得自己做的摩擦納米發(fā)電機有戲。
中學三體讀后感(匯總13篇)篇三
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三體》。
疫情期間閑來無事,無意中看到了在書柜里放著的三體,腦中便產(chǎn)生了想再攻讀一次的想法,翻開第一部的封皮,映入眼簾的是略微發(fā)黃的書頁,上面刻滿了時間的印記。翻開書頁,慢慢品讀,我又見到了汪淼,葉文潔,楊衛(wèi)東,羅輯,程心,史強,章北海。那句我最喜歡的話:“全員進入深海狀態(tài),自然選擇號,前進四!”也安靜的躺在那里。仿佛上一次的攻讀,還在昨天。
用了十天重新把三部曲攻讀了一遍,看到了大劉用自己的基本理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構建了這座文學史上的豐碑。
《三體》本身,對人性,有著極其準確的認知。其中,對人類的自大,無知,以及目光短淺,進行了深刻的披露。而我們,就像住在地下室,卻總想探索外面都市生活,但卻沒有能力和條件。而我們又像那從深井中仰望天空的青蛙。想探索,但卻沒有能力。
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從未停止,在人類像個孩子一樣,對著深淵喊道:“嘿!這里有人嗎?”此時的深淵正在凝視著這個無知的孩子,其他的文明早已把槍對準了他。畢竟,在這片無盡黑暗的森林里,信誰也不如信自己,自己既是獵人,同時也是獵物,只有隱藏好自己,才能得到捕獵的資本。
而我們轉(zhuǎn)念一想,宇宙無比廣闊,而你我,包括整個人類文明,都是時間這條長河之中,激起的一朵渺小的浪花罷了,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從那個奇點而來,最終,也將歸于虛無,而人類文明的生命歷程,在宇宙這這本“故事會”之中,甚至,都算不上一個故事。
人們,總是高喊保護地球,實際,人類指示地球存在46億年中的一瞬。而我們的存在,或許就是一種幸運。就好比,一只小鳥,大聲喊道,要保護自己的這片雨林。
這,和人類文明在其中認為自己是浩瀚宇宙中為數(shù)不多的高等文明一樣荒謬,人類需要保護的不是地球,而是自己本身。只不過都是想讓自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多存在一會兒,盡可能的,留下自己的痕跡。盡管,這些痕跡終將歸為塵土。
也許,有人會問,那我們的存在,還有什么意義?豈不是做什么都是無用功,沒有意義。
恰恰相反,我們來到了這個世界。并不是為了完成自己繁衍后代的任務而來,或者來說,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任務,并不只是單單的繁衍后代。也不是為了進化而來。而是,為了我們自己。“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我們的存在,正是為了給現(xiàn)在的歲月以文明。為我們現(xiàn)在的時光,輸入生命。我們的每一步,每一次的思考,都會給我們本身賦予意義。
“我是一束煙花。”
“我要燃燒我自己全部的生命,努力盛開的更加耀眼奪目。”
“我知道天空很大,也知道我盛開后一切還是會歸于黑暗。”
“但我知道,這片天空曾因我而絢麗過。”
“這,就夠了。”
中學三體讀后感(匯總13篇)篇四
《三體》,這本書包含了許多知識,更有許許多多大膽的假設!
在書中,寫出了一個人對人類的身心丑陋,與自我為中心而做出的事而表示十分的憤恨!認為人類無法在自己的力量下而改變自己,于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作出了一個背叛人類的事。
因為她在一個名為“紅岸”的基地中工作。“紅岸”是國家建立的一個向宇宙發(fā)射信號的一個地方。在一次偶然中她發(fā)現(xiàn)了一封由宇宙中一顆名為“三體”的星球發(fā)來的信息,內(nèi)容是這樣的:
這個世界收到了你們的信息。
我是這個世界的一個和平主義者,我首先收到你們的信息是你們的文明的幸運,警告你們: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你們的方向上有千萬顆恒星,只要不回答,這個世界就無法定位發(fā)射源。
如果回答,發(fā)射源將被定位,你們的星系將遭到入侵,你們的世界將被占領!
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當她知道后,就隱秘的發(fā)了一封回信,因為他想讓那的文明力量到這改變?nèi)祟悺?/p>
《三體》讓我知道了一個個我不為所知的事與道理,并且這本書中的假設讓我感到十分大膽!
中學三體讀后感(匯總13篇)篇五
第一次花了這么長時間看了一本電子書,一本科幻書,但是非常值得,真的是好書,讓人腦洞大開,不過之后還是不能想象出,很多名詞也不理解,感慨作者的想象力太驚人了!格局不是一般的大,看完以后,我都認為是真的了,我的思路也開闊多了,人生多一份超然淡泊的心態(tài)了。
技巧不多說,前后呼應,細節(jié)伏筆。
最關鍵的是人性的剖析和刻畫,讓人去思考,去批評最后去自責,但是仍然覺得不能失去美好,善!
作者塑造的女性角色都不怎么樣,莊顏從頭到尾就是個道具,是個祭品似的人物,卻不斷強調(diào)著她是多么的真善美,卻不能讓我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覺到真善美,而是填鴨式的告訴我,感覺沒法認同。
還有程心這個主角,我也曾是無腦噴中的一個,對于她一次次的選擇,一次次的犯錯,總要罵幾句吧,心里舒坦點,讓她背個黑鍋吧!我覺得作者的塑造這個形象為了推進時間的走向,宇宙的走向,真的不是個特別有血有肉的人物,畢竟是個科幻小說,還有就是我覺得她真的'是一個普通人,雖然一次次讓她僅次于上帝的位置,但是她所有的選擇,就是普通的你我她的選擇,除了云天明的大腦那一次。所以恨她罵她其實就是罵自己,罵平凡的卻有愛的我們。不過因為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情,我們不需要承擔那么多的責任。而她錯在去競選執(zhí)劍人,有德無能害死人!
里面的男性角色都塑造的很好,章北海,邏輯,維德,云天明,各有特色,但是總體有一點,都是特別堅強,堅定,堅毅!有軟弱的我們向往的很多品質(zhì)在,我們有程心的軟弱,雖然不想承認,但是確實如此。
還有感慨一點,就是選擇太重要啦,就像蝴蝶效應一般,我們的選擇也是對我們的人生有太多的影響,所以,一念之間,可能滄海桑田,讓心主導!!!
中學三體讀后感(匯總13篇)篇六
總得來說不算是讀后感,他口述讀完之后的記憶片段,我來進行記錄。
“《三體1》一共36章,我花了四天時間看完,這四天內(nèi)我每次讀的時間并不長。它主要講的是:地球人發(fā)射了一個微弱信號,正好被三體人接收到了。又有一群人加入三體軍團,也就是地球叛軍。地球叛軍拿蟲子鎖住人類的基礎科學。”
這沒頭沒尾的講述我問他:“叛軍為什么要當叛軍?”,他的回答是:“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了人類的邪惡。”
“這一本三體是整個系列中唯一一本有后記的”。
“《三體2》因為受到一些外界的影響,一共花了18天才看完。這一本講了: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就是一個帶槍的獵人。一個文明發(fā)現(xiàn)了另外一個新的文明,就會立刻把它擊殺掉。三體人用超技術鎖死了人類的高級科學”。
“《三體3》用了兩天時間看完,主要講的就是三體人暴打人類。太陽熄滅了。我最感興趣的是——時間之外的往事節(jié)選。我有一個疑問:是“時間之外的往事節(jié)選”的“節(jié)選”二字。我看到有節(jié)選兩個字,就以為是另一本小說,但是我發(fā)現(xiàn)節(jié)選里面的人物和三體里面的人物一模一樣。比如說:羅輯,面壁者。更奇怪的是這里面還有三體人。我就不知道到底時間之外的往事到底是什么東西了”。
中學三體讀后感(匯總13篇)篇七
最近在讀一本比較流行的科幻小說《三體》,最開始聽到這個書名是語文教研員談到自己兒子有閱讀這本書,她沒讀懂,后來自己的學生也有看,我覺得作為教師應該多讀書,還要多和學生交流,于是自己也從網(wǎng)上找出來看。現(xiàn)在,剛剛看完第一本,后面還有兩本。估計如果還有繼續(xù)在家宅著,多給我一些時間,也就看完了。這次讀《三體》給我?guī)砹艘环N久違的激動。
但是最開始前50頁吧我并不覺得寫得有多精彩,可是讀過之后再會思索,到目前為止,《三體》給我的最大感受是深邃。首先,三體問題本身就是一個深邃難懂的天體物理學問題,尤其對我這樣一個文科生而言。由這樣一個問題引出的一個全新的世界,這樣的世界會產(chǎn)生一種什么樣的文明,這本身就充滿了吸引力。第二,科學的發(fā)展是否有上限,人類對世界的探索和旅行能否突破太陽系的范圍?小說的內(nèi)容讓讀者對這樣問題產(chǎn)生思考,作者的對科技的發(fā)展充滿幻想,并非完全的胡說八道,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第三,我們的頭頂就是星空,恒星之間漫長的距離以光年為單位。天體的誕生與毀滅以億萬斯年為記錄。至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擁有生命的星球只有地球,而地球上擁有生命的時間也不過短短的數(shù)億年而已。人類是否是宇宙的唯一寵兒,宇宙是否還有其他生命的存在?這種具有大眾趣味的問題,也是吸引我的另一個原因。作者很大膽,真的配得上單槍匹馬為科幻小說在文壇上贏得一席之地。
合上書本,當我偶爾抬頭仰望星空時,遙想到宇宙的漫漫無際和時間的漫長,相對于人類生命的短暫和渺小,內(nèi)心中多少有些莫名的恐慌。它有時讓我感覺,人類僅僅是宇宙的一個偶然現(xiàn)象,人類的存在相對于整個宇宙,并不比一個細菌更渺小。人類的生活空間仍只局限于地球的某些角落,對整個地球尚且不能完全了解。相對于茫茫宇宙,類似地球的星球數(shù)以億計,幾乎所有的都是荒涼冷漠的世界,或許這才是世界的本來面目,地球遲早也將如此。
《三體》除了科幻之外,還有對人性的反思和形而上的思考。比如文革中紅衛(wèi)兵的無知和殘暴、人類對自然的破壞以及人類對人類未來的絕望,遠遠超出了某些哲學或者社會學大師的思考。
三體是一個文明,地球也是一個文明,在《三體》一書中,這兩個文明解答了以上問題。人是自私的,也是狂妄的,當?shù)厍蛭拿魑恢帽┞叮w艦隊來襲時,逃跑主義誕生,這違反了人類的道德,這種主義被封殺了,原因也是人類的私心:我不能生存,你們也別想獨活。
書中一次次的事例說明,當一個文明的位置暴露之后,那么這個文明就快滅亡了,其他文明會來消滅它。在一片黑暗的森林里,每個文明都是一個帶槍的獵人,任何不幸暴露的文明,都會被其他文明視為一種威脅而消滅,這便是黑暗森林法則。時間是殘酷的,任何文明都會在時光中逝去,而最后唯一能保留文明的痕跡的方法卻只能是原始人的做法,把名字刻在石頭上。
中學三體讀后感(匯總13篇)篇八
如果某次入睡前的最后一讀是《三體2》的話,那晚我保準做噩夢。
《三體》系列很早之前就火了,那時跟風去拜讀了第一部,讀完之后沒再繼續(xù)讀下去,說實話,文筆文風的確是一部小說的硬實力,第一部著實沒能留住我的興趣,再火也不想看了。到了所謂蝙蝠時代,漸漸感受到了一種奇妙的氛圍,覺得現(xiàn)在可能是繼續(xù)讀《三體》的好時機,于是重新讀了第一部,繼而又開始了第二部,漸漸地被吸引。
史強和丁儀是讓我覺得很親切的人,在未來那個奇特的世界中,只有他們身上還有點正常人類的情感,最后丁儀那愛因斯坦般的模樣,是真的很打動人,他是個瘋狂科學家,可也沒失去對人類的愛。
章北海,太恐怖的男人,理性得可怕。
對于人物也實在只能寫這么多了,畢竟重點不在于刻畫人物,至始至終都缺少了血肉感。
能讓我打下五星好評的,當然非故事情節(jié)莫屬。這個宇宙社會學的構思太逼真了,以至于讓我覺得宇宙文明就應該是這個樣子,最近美國公布了ufo相關視頻,令我有點后怕,倘若地球文明真的被外星人發(fā)現(xiàn)了,我還會有好日子過嗎?20xx是個很玄幻的一年,真的保不準會發(fā)生什么,有時候人類社會真的沒有我原先所以為的那么堅固與自洽,說到底,我們在地球上才存在了多久呢?我甚至懷疑倘若把真實的人類社會放在三體的環(huán)境中,我們這一屆會比小說中的人類還要脆弱,國與國之間會團結(jié)起來嗎?真的會有那么多人在乎未來的子孫與人類文明的延續(xù)嗎?如果得知人類社會終將面臨毀滅,很多社畜會松口氣吧?但若人類社會都進入戰(zhàn)爭狀態(tài)的話,那就不好說了。
小說里所描繪的未來人類應該算是一種理想型人類,完美的外貌,獨立的個體,智慧的頭腦,唯獨缺少所謂七情六欲,在我的眼里,其實同鬼魅無異。反而章北海這種人都沒那么恐怖了。
宇宙啊,真黑。
中學三體讀后感(匯總13篇)篇九
6月三體動畫版即將出來的消息,讓我又重新燃起了閱讀原著小說的欲望,正好同事芳也是劉慈欣的粉絲。她有全套的三體借給我看。
最開始接觸科幻類的電影和小說應該是20xx年的時候,美國隊長1上映,開啟了我對漫威系列的轉(zhuǎn)粉之路途。為什么喜歡科幻電影呢,因為它以后“可能”會真實發(fā)生。我一直覺得,人類肯定會不斷進化,說不一定,未來的幾百年后,我們每個人都會進化成漫威里的超級英雄,只是強度不一樣而已。
子非魚,沒有經(jīng)歷就沒有發(fā)言權。葉文潔痛苦、絕望、麻木我能理解,可她的膽子也太大了,我遠遠達不到。也許人都是到了絕境了,才能有那般的膽氣。她向三體文明發(fā)送了信息,要求三體文明統(tǒng)治地球。最后在要死的時候,又教羅輯宇宙生存2條定律。那說明她心里也是沒有放棄地球,放棄人類的(也有可能是作者為了后面的情節(jié)故意的,但是我更愿意相信葉文潔最后是不想放棄人類的)。
看三體覺得很壓抑,但也覺得精彩。也許這個也是現(xiàn)實存在的(不久將來),就如費米悖論所說的那樣,也許是更高級的外星文明還未發(fā)現(xiàn)我們,各自在各自的星系里安靜地享受著。到了某一天人類發(fā)展到一定文明高度,在宇宙中的能量不再守恒的時候。就會備更高級別文明發(fā)現(xiàn),發(fā)生著星戰(zhàn)爭。希望到時候不是我們可以有足夠能力保護人類。也希望我們能愛護自己的環(huán)境,讓地球可以永久持續(xù)地生存下去。不要沒有被外星文明銷毀,反而備人類給毀滅了。就像《神秘博士》里,第50億年后,人類不得不移居在太空飛船里面,分著500層的船艙里住著。
雖然《三體》看著很壓抑,但是會繼續(xù)看下去的。畢竟大劉的腦洞故事真的很精彩!
中學三體讀后感(匯總13篇)篇十
午后四點的陽光一如既往的溫暖,室友們圍坐一起,伴著和煦的陽光。放下繁雜的瑣事,捧起一部《三體》,跟隨著作者奇異的想象一起感受不同文明的沖突,探索宇宙的奧秘。白茶清歡,書香裊裊。共讀一本書,同品一卷字,但是大家卻有不同的感悟。
一、漫漫長空亙古久。
漫長的歲月里,人類始終對浩瀚的星空充滿了好奇,乾坤天行,懸若日月。那些閃爍的星光似乎亙古不變,卻又變幻萬千,于是人類試圖以自己的方式去解釋這種不可思議的存在——那里或許有神的宮殿,是我們向往的仙境;它們也許是人類死去的居所,靈魂的歸處;又或許是神跡,會給予人類以吉兇啟示。
在書中,作者給我們構筑了一個獨特的宇宙觀:高級別的文明、高維度的空間、黑暗森林法則、空間維度的跌落、宇宙回歸零維的重生……這些奇特的想象令人拍案叫絕,也讓我們對外星文明有了新的思考、對宇宙有了新的認識。
二、耿耿星河愛永恒。
在《三體》中,所有情節(jié)的發(fā)展都有這一絲壓抑的氛圍,從開篇的“文革”引入話題,到神秘而危機感重重的“面壁計劃”,到地球與三體世界的戰(zhàn)爭,再到最后整個太陽系都跌入二維,所有的文明的痕跡都被定格,危機感與壓抑感一直貫穿全文。但在這個悲劇感彌漫的文字里,“愛”卻從未缺席。羅輯與莊顏的純美之戀令人動容,云天明和程心“買下一顆星星送你”的絕世之戀令人心痛。除了愛情還有更廣闊的“愛”,程心對人類的命運的關切是博愛,大史對工作的負責是“熱愛”,甚至于三體世界的監(jiān)聽員在接收到來自地球的信息后,也被這個有一個太陽、有藍天、綠樹的美麗星球所吸引,讓他回復這樣一個善意的信息“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在浩瀚的宇宙中,不同文明之間有著殘忍的黑暗法則,爾虞我詐,道德似乎被拋棄到了角落,但是人性的光輝,卻一直都會在,哪怕那光芒很小,很微弱,但是,它一直會在。“競爭”無法避免,“愛”卻也會是永恒。
三、給時光以生命。
給歲月以文明。
“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是經(jīng)歷了大低谷時期人們提出的口號。它暗示著我們要做出努力,讓活著的有限的時光變得文明,而不是讓我們的文明延續(xù)下去,我們不惜一切的努力。
從時間的起點到未知的終點,文明在漫長歲月的河流里終究只是一葉匆匆劃過的小船,這小船無疑給河流增添了些許精彩,但河流的其它河段還有更多人類無法想象的精彩與奇跡。讓時間擁有生命,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時光和歲月的意義。
清茶暖陽,有書有友,品半盞香茗,讀一卷好書,清談曉論,歲月可親。
中學三體讀后感(匯總13篇)篇十一
三體星球是一顆被三顆太陽圍繞的行星,當天上只有一顆太陽定時升級落下時,三體人經(jīng)歷的事痕跡元,而其余時間。三顆太陽沒有任何規(guī)律應行,有時三個太陽飛的遠遠的,星球天寒地凍,有時雙星匯聚,熱如地獄。最可怕的是,三顆太陽一起出現(xiàn),星球上的生命漸漸被大火吞噬。為了生存,三體人貪婪地將手伸向地球,而地球人還不知道,末日已經(jīng)悄然到來。
三體人用智子封鎖了人類的尖端物理學,阻止人類科技的飛速前進,同時間是人類的一舉一動,這時人類文明像一只蟲子,被三體人僅攥在手中。下一秒似乎就會被掐死,人類意識到了危機,啟動了面壁計劃,利用計謀對抗三體人,而三體人在地球的信任者eto也開始了破壁計劃,揭破面壁者的陰謀。羅輯,是面壁者中最沒有希望的一員,他沒有突出的作品和研究,甚至對人類命運不抱有希望。誰知道最后竟是他依靠黑暗森林理論拯救了地球。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于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fā)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fā)現(xiàn)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恒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的生命都會很快被消除。”
這就是黑暗森林理論,那些入侵地球的三體人固然可恨,但他們也是為了自己的責任考慮,為自己的文明考慮。地球人也很可憐,但他們對地球所做的一切,對同類做的一些事,讓人生恨。沒有絕對的正確和錯誤,每個文明都是以自身的角度出發(fā),只做對自己好的事,而不去考慮他人。
但愛的種子終會在某些文明的角落里悄悄發(fā)芽,頑強的抵抗風雨開花結(jié)果,可能過程很漫長,但果實的香味足以在整個宇宙飄蕩,就像那位像地球發(fā)出警告的監(jiān)聽員所說,也許愛的萌芽在宇宙的其他地方也存在,我們應該到處鼓勵它的萌發(fā)和成長,也許有一天燦爛的陽光也能照進黑暗森林。
中學三體讀后感(匯總13篇)篇十二
在多數(shù)人眼中絕對的反面角色———三體竟然發(fā)回的第一個消息是讓地球人不要回復,保護自己。這說明三體亦有善,他善待了在他們文明眼中如同螻蟻一般的我們。何為善,《國語·晉語》曰:善,德之建也。也就是說善,是建立德行的基礎。世間有善則世間和諧。
在《三體》中我體悟到了兩種善,過程論的善和結(jié)果論的善。我以為羅輯是結(jié)果論的善。他用黑暗森林法則來和三體文明進行對賭協(xié)議,以此保護了人類文明使其得以延續(xù)。無論是作為面壁人還是執(zhí)劍人,羅輯在很多過程中的行為難以稱之為善行,他通過自殘來威脅三體,為了自己私利而營建住所,但是他的這些行為都是為了一個拯救人類文明的大善。程心的善是過程論的善。這如文中所述的那樣她如同一位圣母,做的每一個決定和事情都從大愛的角度來判斷,即使這些決定將帶來災難也不忍心自毀同類。有些人認為程心不是善,她害了人類,但是我以為在過程論上,她是善的'。其實在文中背景下,無論什么情形下,地球文明必然毀滅而三體文明沒有地球也無法生存,因此她的選擇不僅是尋求那微乎其微的共贏局面也是對三體文明的一種善行。所謂以德報怨不過如此。善,德之建也。為善不同,同歸于美。過程論的善和結(jié)果論的善共同組成了我們的美好社會。因為有過程論的善,我們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法律的公正;因為有結(jié)果論的善,我們的社會得以平衡,正義得以伸張。
然而,偽善不是善。作者對維德包裝成為一個堅毅的人,但是當我們撥開這層包裝便可以看到一個偽善者。他所做的事是善嗎?不是。他故意隱瞞云天明送程心星星并不是為了實現(xiàn)人類的偉大救贖,而是為了讓云天明更決心奉獻自己,讓程心為自己服務。他違背法律私自研制曲率飛行器并不是為了實現(xiàn)人類逃離,而是為了還他自己的人情。作者包裝的越高尚,越凸顯維德人的偽善本性。“偽善”比“無善”更可怕,無善無為,但是偽善卻損人。感恩節(jié)赦免火雞是善嗎?是,又好像不是。美國人平均每年在感恩節(jié)期間要吃掉4600多萬只火雞。赦免兩只火雞展示了美國的善,可是不難發(fā)現(xiàn),由此帶來的文化符號為了這兩只火雞會有更多的火雞成為餐桌上的美味。漢徐干《中論·考偽》:“人徒知名之為善,不知偽善者為不善也。
為善者是孤獨的。在文中,羅輯是孤獨的,程心是孤獨的;在動漫中,蜘蛛俠是孤獨的,全民超人漢考克是孤獨的;在現(xiàn)實中,扶老奶奶的小伙子是孤獨的,曼德拉也是孤獨的。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造成孤獨的后果是整個大環(huán)境的消極態(tài)度。人人都希望世界上有英雄但是沒有人希望自己成為英雄。在大難當前人們祈求英雄出世,希望上帝或者佛能夠相救,但是等到苦難度過之后又有幾人還會想起當初呼喚了萬遍的上帝,又有幾人還會繼續(xù)誠心燒香拜佛。人們的世界觀只存在有用和無用,“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人間世》。我以為,其中無用是指無功利之用,這樣的世界觀使得為善者得不到任何對等的回報,失去了為善土壤的社會人人都不愿意行善,導致我們常說的“人們一邊抱怨社會無情,一邊‘獨善其身’”。因此,為善者是孤獨的。
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這句歌詞體現(xiàn)的人們對于美好世界的渴望。美好的世界需要有為善者,而為善需要有為善者的土壤。我以為提供為善土壤的境界有三:敢于為善;善有所得;樂于為善。敢于為善就要求社會堅決維護為善者的權益,通過公正的公檢法體系保障為善者的自身權益不受侵害,敢于為善。善有所得就是要給與為善者合適的補償,從而降低為善的成本。社會向大家宣揚為善,頒發(fā)榮譽就是促進人們樂于為善,就像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讓大家積極的為善。為善不同,同歸于美。
中學三體讀后感(匯總13篇)篇十三
第一次聽說《三體》,是一檔叫《一本好書》的綜藝節(jié)目。欄目通過舞臺劇的形式再現(xiàn)文學作品,并借此對文學作品進行導讀,致敬經(jīng)典。雖然節(jié)目被指撞臉、照搬,但我總覺得比時下那些所謂的明星“真人秀”有意義的多。當然,這是后話。
春節(jié)回家收拾東西的那天晚上,我把兩個月前買的《三體》拆封,并塞進了背包。可惜的,動車上我一頁未翻,全程專心編輯一個健身視頻。之后是春節(jié)期間,《流浪地球》在各大電影院上映,并獲得好評無數(shù)。在我的慫恿下,堂弟們再次帶著我走進了縣城的電影院。從電影院出來,我就想起了背包那本睡大覺的《三體》。于是從返程的動車上到今天,斷斷續(xù)續(xù),終于把大劉的《三體》看完了。需要說明的是,大家習慣叫“三體”,事實上《三體》只是劉慈欣“地球往事”三部曲之一,其后還有《黑暗森林》《死神永生》。
《三體》是我讀完的第一本科幻小說。文中有很多物理專業(yè)術語,比如宇宙背景輻射、粒子對撞、智子列陣……不過,從懵懵懂懂到漸入佳境,感覺還真有點奇妙。
故事大概是這樣的:科學界出現(xiàn)一系列不同尋常的事情,針對全世界科研機構和學術界的犯罪急劇增多,很多科學家相繼自殺,就像要把整個科學研究徹底“搞垮”。聯(lián)合國還成立了作戰(zhàn)中心,并全部處于臨戰(zhàn)狀態(tài)。而主要從事納米材料研究應用的物理學家汪淼遇到了一件怪事,他所拍的照片上出現(xiàn)了倒計時,并且一直在進行。此時,警察大史找到了他,希望他能幫助調(diào)查科學界里面的事情。原來,在距離地球四光年之外的太空深處,存在另外一個有生物居住的星球,名為三體。不過,與地球相比,這里生存環(huán)境惡劣。為了生存空間,三體文明決定毀滅地球文明,并開始了對新世界的遠征,派出了一支三體星際艦隊。
大家或許還記得不少毒雞湯中的一句話“我喜歡你,與你無關。”但你可能許不知道,這句話的原文正來自《三體》:“我消滅你,與你無關”,進而衍生出“時代拋棄你,連個招呼都不會打”。三體文明消滅你,與地球文明無關。
有趣的是,在三體人眼中,地球有永不封凍的藍色海洋和翠綠的森林田野,陽光和煦,微風清涼,是永遠風調(diào)雨順的天堂,人們在天堂閑適中感受自由和美。而自己所處的三體文明呢,不僅生存環(huán)境惡劣,不是高溫就是寒冷,而且極端專制,對個體沒有絲毫的尊重,精神生活單一枯竭,沒有文學沒有藝術,也沒有對美的追求和享受。
而在地球上,一群高級知識分子對地球文明感到徹底絕望,并成為了地球的叛亂者,掀起地球三體運動。他們憎恨自己的物種,甚至將消滅包括自己和子孫在內(nèi)的人類作為最高理想。在他們看來,人類文明幼稚且已經(jīng)無可救藥,也不可能靠自身的力量來改善,需要外星文明的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