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看雪篇一
冬至臨降的一場雪,給我們帶來了驚喜,也讓我著實過了一把雪癮。正當我意猶末盡,覺得還不太夠滋味時,雪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還沒等我整理好心情,雪已邁著輕盈的步子,瀟瀟灑灑地在窗外如約而至。
我興奮得像只快樂的小鳥,打開門,撲向滿天飛雪中。我一下子補她的美征服了:只一夜工夫,雪把世間萬物都粉刷成了她最喜歡的顏色。雪淡淡的、白白的,一朵一朵又一朵,一片一片又一片,喜滋滋地撲向大地,熱切切地迎向我。我踮起腳尖,揚起胳膊,打開十指,跟雪來一個大大的熱情擁抱!我仰頭上望,伸出舌頭,跟雪來一個甜甜的親吻!
雪把樓下的桂花樹也裝扮得美好了!綠綠白白,顯得清新別致。我輕邁著腳步,踏著潔白軟軟的雪,快樂地奔向玉樹瓊枝,“媽媽,快來呀!”還沒等媽媽站定,我使勁地搖動桂枝,潔白的花瓣紛紛揚揚地落下,頗似“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的意境。
走在風雪中,頑皮的雪在我周圍嬉戲。她鉆進我的脖子里,粘在我的睫毛上,親吻我的臉頰,這么溫柔體貼,這么清涼圓滑。雪更喜歡伴著風兒翩翩起舞:她揚起潔白的紗裙,時而輕盈旋轉,時而擺臂扭腰,時而纖手拂面,悠然自得,婀娜多姿。她的熱情燦染了梅,梅花將粉臉一仰,撲哧一聲臨雪而笑!
雪也是冬天里我們最喜歡的玩伴。瞧,在潔白的雪地上,到處是歡樂的情景。有的同學抓起一大把雪,用力地向天空撒落,任由雪花揚揚灑灑,自己卻沉醉其中。有的同學三步并作兩步,弓著腿,貓著腰,嗖——一聲從你身邊溜過,似有“飛”感吧!但也有的技藝不高,哧溜一下,摔了個實實在在的“屁股墩兒”。而有的同學捧起一把雪,滾成雪球,趁其不備,“啪”的一聲擲向另一個人。于是,打雪仗的游戲此拉開序幕,隨后是一串串的歡笑聲。
漫天的雪還在飄舞著,她似乎還興致昂然,意猶未盡。
晚上,我夢見自己變成了一片雪花,飄進大地媽媽的懷抱。
看雪篇二
《看雪》是小學語文第三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共11個自然段,講在冬天,我國臺灣省很難看到雪,北京卻能看到雪,通過看雪表現了祖國寶島臺灣的兒童與祖國大陸的兒童盼望著祖國早日統一的共同心愿。這篇課文的類型屬于故事,整個故事由一個隱藏著的故事敘述者的敘事部分(1、2、4、9自然段)和孩子們與老師的問答部分(3、5、6、7、8、10、11自然段)構成,它們形成了多種形態的對比(中國臺灣很難看到雪/北京容易看到雪,棉花做成的雪景(靜態)/真正的雪景(動態),孩子們看到了假的雪景/老師看見過真的雪景,中國臺灣孩子們期待著到北京去看雪景/北京小朋友盼著和中國臺灣孩子們去玩雪……),體現了兩岸人民盼祖國統一的共同心聲。課文的重點是第2、9、10、11自然段。教學本課,教師應培養學生理解字詞句的能力,體會句子的意思,弄清中國臺灣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問話的語氣。
2、學會11個生字,會認4個生字。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培養愛美情趣,進行愛國教育。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在朗讀中了解詞句,感悟玩雪的趣味,
教學難點:在語境中學會生字詞,了解課文的盼祖國統一思想。
四、過程設計:
(一)謎語導入,融情入境
1、出謎面讓學生猜謎底。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風花盛開,干變萬化六個瓣,飄呀飄呀落下來。”(雪)
①你見過雪吧?在哪里看到的?②你玩過雪嗎?怎樣玩?好玩嗎?
(二)自讀課文,認記生字
1、小組互助學習(1)自讀課文,畫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2)小組內自查:注意讀準翹舌音“省、櫥、指、仗”和前鼻音“毯、銀”。
2、指導學生開動腦筋,自己發現認記生字的方法。
(三)融入情感,愉快教學
1、自學課文第1、2自然段,與自己的學習伙伴交談一下自己明白了什么。
2、結合課文提出問題,同學幫助解決,教師點撥。
6、看到北京孩子玩雪的情境,想像中國臺灣孩子們的心情會怎樣?(羨慕,想到北京去看雪。)
7、老師是怎么說的呢?“盼著”是什么意思?(北京的小朋友也盼望中國臺灣的小朋友能到北京來。)
9.分組討論:你希望中國臺灣的小朋友到北京來嗎?兩岸小朋友的愿望能實現嗎?(充分發表學生自己的意見。)
10、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第3~11自然段中學生的四問和老師的三答。
(四)加深理解,情感升華
1、學生分角色表演、朗讀全文。
2、教師小結:是啊,臺灣省是祖國的寶島,它在大陸的東南端,中國臺灣小朋友永遠是我們祖國大家庭中的一員,不久的將來,海峽兩岸的小朋友一定會相聚在北京。
(五)拓展訓練,表達心聲
小朋友們,我們學了《看雪》這篇課文,你們想對中國臺灣的小朋友說些什么?讓學生大膽地發揮創造性想像,把各自的心里話說出來。
教師小結:是啊,我們也盼著和他們一塊玩呢,有個小朋友還把他的心情寫成了一首小詩,大家讀一讀。
歡迎中國臺灣小朋友,一只船,揚白帆,飄呀飄呀到中國臺灣。
接來中國臺灣小朋友,到我學校玩一玩,伸出雙手緊緊握,熱情的話兒說不完。
(六)實踐活動
給中國臺灣小朋友寫一封簡短的邀請信,邀請他們到自己的學校來做客。
祖國寶島臺灣
中國臺灣位于祖國架東南緣的海上,是我國與太平洋地區各國聯系的交通樞紐。近代考古學把中國臺灣與祖國大陸的淵源追溯到遠古時代。中國臺灣考古學者,在中國臺灣南部臺南縣左鎮發現古人類化石,被叫做“左鎮人”。經過鑒定,與著名的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同屬三萬年前的古人類。中國臺灣陸續發掘出土的石器、骨器、陶器,其形狀和制作方法都與大陸各地發掘出的舊石器相似;還有出土的黑陶、彩陶都是從大陸東南沿海傳過去的。這些都是中國臺灣古人類和祖國大陸古人類的歷史見證。
古文獻關于中國臺灣的記載也很多。最早的《尚書》的《愚貢》篇,有關“島夷”的記載(島夷指中國臺灣先住民):以麻織品為衣服,以貝類為飾物,使用竹器,地產桔柚。隋煬帝曾三次派人往中國臺灣,唐朝以后,東南沿海為逃戰亂,移民澎湖和中國臺灣;明朝時著名的航海家鄭和1430年—1433年到中國臺灣。到了17世紀,歐洲殖民主義國家侵略勢力發展到亞洲,1544年葡萄牙船途經中國臺灣,首次發現美麗祖國寶島臺灣,1604年8月7日,荷蘭艦隊侵入澎湖,被明朝軍隊驅走,1642年再次淪為荷蘭殖民地。1661年4月21日鄭成功率領25000多人大軍,由福建廈門經澎湖向中國臺灣進發,1662年2月1日收復中國臺灣,1895年清政府正式把中國臺灣劃分為中國的一個行省,臺灣省。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后,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割讓中國臺灣長達50年。《開羅宣言》后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我國恢復了在中國臺灣的主權,同年10月25日中國政府正式接收中國臺灣。
【資源】
森林寶庫中國臺灣森林覆蓋面積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一半以上,約相當于江蘇、浙江、安徽三省森林面積的總和,比歐洲著名的山林之國瑞士的森林面積還大1倍,木材的蓄積量達3億立方米以上。中國臺灣因受氣候垂直變化的影響,林木種類繁多,包括熱帶、亞熱帶、溫帶和寒帶品系近4000種,是亞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園。臺北的太平山,臺中的八仙山,嘉義的阿里山,是全省的三大著名林區。這里各類闊葉樹、藤類植物的濃枝密葉,終年遮云蔽日。全省經濟林面積約占林地面積的4/5,主要有紅檜、扁柏、中國臺灣杉、肖楠、馬尾松、樟、櫸、楠、櫟、樸等名貴木材,為舟船、枕木、橋梁等的上選材料。中國臺灣的樟科樹木居世界之冠。用樟樹提煉的樟腦和樟油,在醫藥上和化學工業上用途很大,是中國臺灣一大特產,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70%,最多時年產1000多萬斤。
地下礦藏中國臺灣現已探明的各種礦藏有200多種。但多數儲量不豐,鐵、煤、石油等資源尤缺。目前已經開采的礦藏有30余種。主要是:煤、硫磺、金、銅、天然氣等。煤是最主要的礦產,集中在北部地區,蘊藏量估計達5億噸,可開采量約為2億噸。金、銅以東北部的瑞芳、金瓜石地區和東部中央山脈以東至海岸一帶為最富集。在中國臺灣北端大屯山一帶,還出產重要的化工原料--硫磺。這是我國天然硫磺儲量最多的地方。據估計,達200多萬噸。現已探明的油氣田,主要分布在西部山麓和平原地區。
水產資源中國臺灣四面環海,又處暖流與寒流的交匯地,海產十分豐富,一向是我國重要產漁區。魚類多達500多種,其中以鯛魚、鮪魚、鯊魚、鰹魚、最多。高雄、基隆、蘇澳、花蓮、新港、澎湖等地都是著名的漁場。近幾年中國臺灣還發展虱目魚、吳郭魚、鰱魚、鰻魚及蝦、貝等淡水養殖業。此外,中國臺灣出產的海鹽也久負盛名。從鹿港到安平之間的沿海地區是海鹽的主要產區。
看雪篇三
1、學會8個生字,及由生學組成的詞語,會認“省、店”等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朗讀中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北京的向往之情和北京兒童渴望同中國臺灣兒童在北京相聚的美好愿望。
4、在朗讀中知道中國臺灣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1、學會10個生字,能認清形,讀準音,并能組詞。
2、能掌握8個字,能正確書寫,作到美觀、大方,并能聽寫。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難點:?????????????????????
1、在朗讀中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北京的向往之情和北京兒童渴望同中國臺灣兒童在北京相聚的美好愿望。
2、在朗讀中知道中國臺灣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課前準備:生字卡、詞語卡、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1、學會4個生字,及由生學組成的詞語,會認“省、店”等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第1、2、9小節。
4、在朗讀中知道中國臺灣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學習重點:?
1、學會10個生字,能認清形,讀準音,并能組詞。
2、能掌握4個字,能正確書寫,作到美觀、大方,并能聽寫。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在讀中感悟第九小節所描述的美景,在1、2小節的讀中感悟中國臺灣小朋友對雪的渴望。
學習難點:
1、在朗讀中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北京的向往之情和北京兒童渴望同中國臺灣兒童在北京相聚的美好愿望。
2、在朗讀中知道中國臺灣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學習過程:
一、激趣揭題。
1、這節課張老師和大家一起去看看美麗的雪景。
板書課題“看雪”? 齊讀
2、看圖激趣? 預設:? 學生發出驚嘆聲。
師:“為什么發出這種感嘆聲?”
交流,引導用自己的話說說雪景。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過渡:這么美的雪景就藏在課文里,趕緊翻開書讀讀吧。讀的時候注意讀準字音,碰到難讀的地方要多讀幾次,爭取讀正確。
1、學生自由讀文。
2、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①開火車讀準字音,并相機指導記憶字形。
提示:“驚、省”是后鼻音。
“銀”是前鼻音。
②同桌三種辦法讀生字詞
預設一:課文寫了中國臺灣島是很難看到雪的,北京可以看到雪的。
預設二:課文寫了北京的雪很漂亮,中國臺灣很難看到雪的。
預設三:課文寫了北京的小朋友歡迎中國臺灣小朋友來北京看雪。
預設四:課文寫了中國臺灣小朋友沒有見過雪。
三、朗讀感悟?????
版塊一
1、讀? 出示課文第9小節的內容,自由讀,指名讀。指導讀出雪景的美和小伙伴們玩雪的開心。
2、悟? 到處:還有哪些地方?????????
“雪毯”、“銀裝”分別指的是什么?
可開心了:他們還會玩些什么呢?
3、再讀 讀出喜愛?
版塊二:
1、中國臺灣的小朋友是很難看到雪的。咱們也跟中國臺灣的小朋友一樣很難看到雪的。引讀第一小節,讀出可惜。
2、為什么中國臺灣很難看到雪呢?(出示地圖)請學生上臺指出中國臺灣,并對中國臺灣的氣候做介紹。
3、引讀第二小節。引導讀出對雪景的渴望。
四、小節
1、引讀課文第九小節。
2、你想對誰說寫什么?
3、是啊,中國臺灣小朋友對雪是多么渴望啊!從小朋友和老師的對話里咱們也可以深深地體會到。咱們下節課來繼續學習。
五、寫字指導
創設情境? 觀看雪花
2、觀察,交流: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指”字右上是“匕”,不是“七”
“接”字右邊長橫是“女”字中的橫
3、師范寫,學生書空
4、學生描紅,練寫
第二課時
1、學會4個生字,及由生學組成的詞語,鞏固學習“省、店”等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3-9小節。
4、在朗讀中知道中國臺灣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1、鞏固認識10個生字,能認清形,讀準音,并能組詞。
2、能掌握4個字,能正確書寫,作到美觀、大方,并能聽寫。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習課文3-9小節。
學習難點:
1、在朗讀中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北京的向往之情和北京兒童渴望同中國臺灣兒童在北京相聚的美好愿望。
2、在朗讀中知道中國臺灣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學習過程:
一、復習。
1、認讀生字詞語。
2、背誦課文第九小節。
二、引導學習課文。
1、學習第3~10自然隊
(l)自由讀。讀后說說知道了什么?
(中國臺灣的小朋友向往到北京去看真的雪。老師的故鄉是北京。老師童年玩雪的情景很有趣。)
(2)指導讀四個問句。
a.您看見過真的雪嗎?
b.您是在哪兒見過的?
c.北京離這兒很遠嗎?
d.什么時候能帶我們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要讀出問話的語氣,ab、c還要讀出好奇的語氣,d則還要讀出對北京的無限向往。教師范讀。學生仿讀。
(3)分角色讀第3~10自然段。
2、學習第11自然段。
(l)范讀。
“那里”指什么地方?“你們”、“他們”分別指誰?
(2)齊讀。
讀了這一自然段后你體會到什么?
(北京的小朋友盼望中國臺灣回歸祖國。)
(3)小結。
(中國臺灣回歸祖國是我們每個小朋友的共同心愿,中國臺灣回歸祖國,中國臺灣的每個小朋友就可以到北京看到美麗的真的雪。)
3、朗讀全文。
3.你認為哪些字難寫?
四、指導書寫。
1、出示要求寫的字:驚、奇、候、故 認讀,開火車組詞
2、觀察,交流: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故:右邊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文”。
候:不要忘了中間的一小豎。???????????
3、師范寫,學生書空
4、學生描紅,練寫
板書:?????????????????? 看雪
中國臺灣?? →?? 北京
看雪篇四
第2課時?
師:這節課咱們繼續學習課文。默讀課文3——11自然段,把小朋友們說的話畫下來,多讀幾遍。
生:讀書勾畫。(有個別學生出聲)
師:默讀,就是不出聲,不指讀,這樣便于我們思考。
師:誰來讀讀自己勾畫的句子。
生;還有一句:“北京離這兒很遠吧?
師:(出示寫有這四個句子的小黑板)找到這四個句子的請舉手!
師:這么多啊,請四個小朋友來讀讀句子,其他孩子想想,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
生讀句子
生:它們后面都有問號,是問句。
師:?對。怎么把這四個問句讀好呢?我們把他們放回課文中去,再讀讀。可以跟小伙伴商量商量。
學生讀書。
師:讀得真投入,孩子們,現在你們就是中國臺灣的小朋友,我就是那位老師,?誰先來問問老師。
生:您看見過真的雪嗎?
師:還有哪個小朋友也想問這個問題。
生:您看見過真的雪嗎?
師:(微笑著點頭)讀出了問話的語氣。
多名學生問,相機指導讀。
師:大家一起問老師吧。
生一起問
師:(微笑點頭)誰還想接著往下問?
生:您是在哪兒見過的?
師:誰也想問這一句?
生問。
師:注意后面的提示語,孩子們是驚奇地問。
師:誰再來問問。
多名學生問。
生:老師是在哪里見過的呢?
生:我們沒見過雪,老師怎么見過呢?
生:老師看見過真的雪,真了不起。
……
師:就帶著你們各自的體會再練習問這句話。
學生練習。
指名問。
生:您是在哪兒見過的?
師:小時侯,在我的故鄉(順手指地圖上的北京)
多名學生和老師對話。
師:接著問。
生:北京離這兒很遠吧?
師:不算太遠。
多人問。
師:不算太遠。下雪了,天上飄著雪花,地上鋪著雪毯,樹上披著銀裝,到處一片潔白。小伙伴們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興了!
想親自感受下雪的美景嗎?,讀讀有關的課文。把你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喜歡的詞語畫下來。
生讀課文第9自然段。
師:喜歡第一句的小朋友,誰來讀讀
生:讀第一句。
師:你畫了哪些詞語?
生:我畫了飄著雪花,鋪著雪毯,披著銀裝。
師:你能不能再讀讀,注意畫的詞語,把你的感情讀出來。
生再讀。
生:老師,我有個問題,什么是銀裝啊?
師:問的好,待會通過讀書看你能不能自己解決好嗎?
師:誰還能這樣有感情地讀這句話。
生讀。
師:你讀得真好。你讀的時候老師仿佛看到了漫天飛舞的雪花,看到了樹上,房子上,地上全白了。同學們,我們都這樣邊讀邊想象看到過的雪景就能讀得更好了。
師:男孩子讀一讀。
師:女孩子讀一讀。
師:讀得這么好,就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吧,這幅美好的畫面就藏在我們的語文書里。趕快去找找。
一學生指書上打雪仗那幅。
師:看見雪花了嗎?還有更恰當的呢,不是我們這一課的。
生:(舉起書)《四季的腳步》這一課有。
生:(舉起書)《我是什么》一課也有。
生:還有《江雪》。
師:你們可真能干,找到這么多。老師把《我是什么》這課的圖放大了,貼到黑板上,大家看看,找到雪花了嗎?雪毯呢?銀裝呢?剛才提問的那個女孩子上來指一指,說一說。
學生上來指雪花,銀裝,雪毯。(手都只指在一個地方)
另一學生舉手上來邊指邊說:這都是雪花,這一片都是雪毯,這一片都是銀裝。
師:(問剛才提問的女孩)現在你知道什么是銀裝了嗎?
生:知道了,樹上都是一片白色,就像穿上一件銀白色的衣服。
師:真聰明,通過自己讀書解決了的問題。
師:那雪毯是什么呢?
生:地上的雪很厚很厚,就像毛毯一樣。
這潔白的冬天就像一個童話般的世界,太美了,同學們再練讀這句話,注意那些表示動作的詞,還可以邊讀邊加上動作。
學生加上動作練習讀。
師:喜歡這句話的同學站起來讀。
生(起立)邊讀邊做動作。
師:飄著雪花,鋪著雪毯,披著銀裝,做的真好。?
師:第2句,誰來讀?
生讀。
師:你們堆過雪人,打過雪仗嗎?
生:堆過,打過。(很多孩子情不自禁做起了打雪仗的動作)
師:看看圖,回憶自己堆雪人,打雪仗的情景,再讀。
生再練習讀。
指名讀。
師:把第9自然段連起來讀。?
師:中國臺灣小朋友們,讀到這里,你最想對老師說什么?
生:老師,你也帶我們堆雪人,打雪仗吧。
生:我真想看到真的雪啊!
生:您快帶我們去看真的雪吧!!
……
師:看文中的孩子們怎么問老師的?這句話很長,有信心讀好嗎?
生:有!
師:這么長的句子讀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停頓。
師:自己練習讀一讀。
生讀。
師:我聽出來了,他在“什么時候”和“到北京”
這里停了一下。很好。
生讀。
師:他在“什么時候”和“到北京去”這里停了一下,也很好。
師:現在你們就是文中的小朋友,你們來表演讀一讀。
生齊讀。(爭著問的感覺沒出來)
師:這是爭著問嗎?
生爭著問:“什么時候能帶我們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師:真聰明,像這樣都搶著問,你一言,我一語就是爭著問。
生:老師,你掉了一個“正”字。
師:謝謝你,你們能教老師深情地讀好這句話嗎?自己先練習一下。
師:請一、二組教老師讀。
師:請三、四組教老師讀。
生:老師,我還想教你讀。(笑)
師:呵,你剛才已經和大家一起教了。課后再教吧。
師:同學們剛才一句一句問的真好,能連起來問嗎?
生:您看見過真的雪嗎?您是在哪……
生:您看見過真的雪嗎?
師:(微笑點頭)
生:您是在哪兒見過的?
師:小時侯,在我的故鄉。(指地圖上的北京)
生:北京離這兒很遠吧?
師:不算太遠。
生:什么時候能帶我們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師:哎呀,剛才把最精彩的地方忘記了。咱們再來一遍好嗎?(全場大笑)
生:北京離這兒很遠吧?
師;不算太遠。下雪了,天上飄著雪花,地上鋪著雪毯,樹上披著銀裝,到處一片潔白。小伙伴們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興了!(邊說邊指黑板上的圖。)
生:什么時候能帶我們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師:那里的小朋友正盼著你們去和他們一起玩呢!
師:同學們把自己當作了中國臺灣小朋友,讀書體會的真好。下面,我們四人小組分角色把全文讀一遍。
學生分角色讀書。(興致很高,讀了一遍又一遍)
師:下面咱們分角色把全文表演讀一遍,你們幾個當文中的孩子們,其他同學讀旁白。這次,我不當老師了,我當觀眾來欣賞你們的表演。你上來當老師。(那個還想教老師讀書的孩子)
學生分角色讀全文。
師:是啊,我們也盼著和他們一塊玩呢,有個小朋友還把他的心情寫成了一首小詩,大家讀一讀。
歡迎中國臺灣小朋友
一只船,揚白帆,
飄呀飄呀到中國臺灣。
接來中國臺灣小朋友,
到我學校玩一玩,
伸出雙手緊緊握,
熱情的話兒說不完。
(生讀的很投入,有的忍不住站起來了。)
師:咱們一起讀吧,一邊讀一邊拍手。
師:此時,你想對中國臺灣小朋友說什么呢?
生:我們想和你們一起堆雪人,打雪仗。
生:你們看見過真的雪嗎?到我們學校來,你的愿望會實現的。
生:我想用飛機升到天空去,給他們下真的雪。
生:我希望中國臺灣小朋友能早點到我們這里來玩雪,給他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生:我有個辦法,可以讓中國臺灣小朋友到我們這里來。可以寄封給中國臺灣小朋友,說我們這里的雪景可美了,你能到我們這里來玩嗎?我們相遇的時候,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我們這次相遇是我們的緣分,我會把這次相遇留在我心里,留在我的腦海里。
……
生:好!
出示:潔、講、毯、銀、堆、仗
生:我記“講”,老師在講課,言字旁。
師:哦,是啊,老師講課井井有條。
生:(站起來,一手高舉,一手對著老師做開槍的樣子)人在打仗,啪一槍。
師:(也對著他開一槍)對。打仗的仗。
生:難字的又換成土就是堆。
生:銀,金銀財寶是金屬,所以是金字旁。
生:毯,就是毛里面有兩團火。
師:這個毛是今天要學的新部首,毛字旁。能把這個字寫好嗎?
看著田字格,仔細觀察,自己寫。誰上來寫。
生寫字。
評上面學生寫的字。
生:我給他提意見,我先說他的優點,他的字寫在了田字格的正中間。他的缺點是毛字寫歪了。
師:咱們趕快把它扶正吧。修改學生的字。
師:這節課咱們就上到這兒,謝謝同學們。?
看雪篇五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中國臺灣回歸、實現祖國統一的愿望。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小朋友們看過雪嗎?今天我們就來看一個故事名字叫《看雪》,老師板書課題,學生跟著書空。
2、小朋友們看了課題有沒有什么想法呀?愿意跟隨老師談談嗎?
二、自讀課文,小組互助學習
1、自讀課文,畫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2、小組內自查:注意讀準翹舌音“省、櫥、指、仗”和前鼻音“毯、銀”。
三、認記生字
指導學生開動腦筋,自己發現認記生字的方法。如:
1、謎語認記。
毯:一堆毛,兩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儉節約少花錢。
店:站而不立,慶而不大,街邊一間房,買賣東西忙。
2、借助偏旁認記。
“指、接”都是提手旁,字義和人的手有關;“銀”是金屬,所以是金字旁。
四、鞏固練習
1、用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3、“摘蘋果”游戲:在黑板上畫棵蘋果樹,把做成蘋果形狀的生字卡貼在“樹”上,讓學生上臺讀字音,讀對的就可以把“蘋果”摘下來。摘對五個以上可獎勵一張蘋果貼畫。
五、擴展活動
通過各種途徑搜集有關中國臺灣的資料,包括中國臺灣和祖國大陸的關系,中國臺灣的風景名勝,中國臺灣回歸問題等。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出示中國地圖,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北京和中國臺灣的位置。再互相交流中國臺灣的資料,以你問我答的方式,學生把還不懂的問題或自已想了解的問題提出來,由其他同學根據自已自已掌握的內容來回答。今天繼續學習看雪那一課。讀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
2、學生回憶下雪的情景,并說說自已回憶后的感受。
二、感悟朗讀。
1、假設自已就是中國臺灣的小朋友帶著對北京雪景的向往再讀課文,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2、復習“識字3”中的“中國臺灣島,隔海峽,與大陸,是一家”,把以前對中國臺灣的了解運用到本課的學習中。
3、自讀課文,提出問題。
4、小組交流解決各自所提問題,進行合作探究學習。注意結合朗讀課文來思考和解決問題。
5、各組挑選自己認為最有意思或最有價值的問題,提交全班討論。各組從其他組提的問題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交流、討論。
7、通過教師范讀、分角色讀等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
8、課文語言優美,感情豐富,可配抒情音樂讓學生美讀。
(三)實踐活動
給中國臺灣小朋友寫一封簡短的邀請信,邀請他們到自己的學校來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