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這樣的人讓我感動字篇一
而在我們身邊,那些不起眼的人,卻為社會留下――美麗,干凈。他們是誰呢?當然是――環衛工人。他們每天起早貪黑,為城市增添了光彩。這樣的人,才值得敬佩。
清晨大霧,冷風瑟瑟,走在路上定會覺得刺骨地冷,連手都不敢拿出來,連路燈照在路中央都不會感到一點溫暖,反而會覺得更加寒冷。在這條“荒涼”的路上,有一位環衛工人正在忙碌著,時不時撿這里的垃圾,又時不時拿掃把掃。他穿著有些破舊的棉衣,棕色的褲子已經濺上了星星點點的污泥。
古銅色的面容上刻滿了深深的皺紋,飽經風霜。他正一絲不茍地工作著,儼然不顧豆大的汗珠浸滿他的額頭,浸濕他的衣服。他不怕臟,不怕累,在這嚴寒的天氣中依然不停下手中的工作。有時他實在抵不住寒冷,也只是搓搓凍僵的手,在沒做完事情前,他絕不會停……不管寒冬還是炎夏,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一來二去,我也知道了他。
在那個狂風呼嘯的日子中,我又看到了他的身影。他手握掃把,走一步,掃一下,就算冷風吹來,他也用那個快禿了的掃把,把垃圾收拾的服服帖帖。掃完地,他打開垃圾箱的鐵門,里面堆滿了垃圾,他把掃好的垃極倒進去,風吹來,一些垃圾的廢渣濺到他身上,他也完全沒理睬,依然我行我素地做看自己的工作。
每天上學時,總能遇上他在工作,那時才六點多,他那么平凡的付出,不辭辛苦,也許只是想給大家一個美好的環境。他們不愧是城市的“美容師”。讓大家敬佩,我為環衛工人點贊!
這些平凡的環衛工人不辭辛苦,起早貪黑,只為了城市的美麗。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里,都有看他們時光的烙印。他們可能平凡,但這無數個清晨足以讓他們變成最美的人。
這樣的人讓我感動字篇二
有時,我們不光接受熟悉的人的關心和幫助,還會接受陌生人的幫助。在你需要幫助時,有些人會對你伸出溫暖的手,這樣的人讓我很感動。
記得有一次,我坐公交車去玩兒,上車時,還有很多空的座位,慢慢的,人就多了,不光坐不下,就連站著也非常擁擠,人們摩肩接踵,沒有一點兒縫隙。
到了一站,一位看起有七十多歲的老奶奶,慢慢悠悠地拄著拐杖,艱難的邁開了步伐,帶著一個花鏡,臉上的皮膚像枯了的老樹皮,手上的血管凸起,枯瘦的手一邊抓著一個座位邊,一邊拄著拐杖。
終于,一個阿姨起身,打破了這尷尬的氣氛,伸出手,拉起老奶奶,那奶奶顫顫巍巍的站起來,“您坐吧。”阿姨說,老奶奶喘著氣,微微點了一下頭,以表示感謝。像阿姨這樣的人,讓我感動!我為我沒有讓座而后悔。我以后要像阿姨那樣,關心別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我想把這種助人為樂,有愛心的精神傳遞下去,讓那些弱勢群體,需要幫助的人,感受到這個世界的溫暖。
這樣的人讓我感動字篇三
城市的角落,有一位那樣的怪人。
他,灰頭土臉,衣衫襤褸。
他,是人們口中的傻子。
繁華的街市,于燈火闌珊時沒落。燒烤店的老板正要收攤,“傻子”來了,他拿著幾個瓶蓋放于收錢盒中,拿了兩串烤土豆,我立刻按住他的手,老板將我的手拿開,他趕忙走了。“老板,你干嗎”?“你不知道,他呀,多可憐”。老板娓娓道來。
幾個月前,傻子第一次看見這家燒烤店,他的皮膚黝黑,瘦得只剩皮包骨,白色單薄的衣衫已被飛揚的塵土沾染些許灰棕。老板見他可憐,笑了笑,說:“你手上玩的東西啊,叫錢”。其實那只是兩個破瓶蓋罷了。老板又接著說:“那可以換這些好吃的”。“傻子”純真的笑了,將瓶蓋放入錢盒,老板也笑著遞給了他兩串烤土豆。從那以后,傻子天天來。
老板年齡已逾花甲,頭發已全發白,憔悴又迷離的眼睛卻透露出絲絲慈祥。他總是咳嗽,但戴著口罩——讓食物衛生健康。我不禁被他的善良與為他人著想的精神感動。
我,已經幾天未去燒烤店了。
夏夜,令人心煩,可吃一頓燒烤總會好的。于是,我下樓買燒烤,可老板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年輕的小伙子。我趕忙詢問:“你們老板呢”?小伙子臉一沉,略帶悲愴地說:“他,得了肺癌,家里沒錢給他治病走了”。我的心一涼,霎時,沒了任何食欲。正要轉身離開,卻見“傻子”,他仿佛聽到了聽到了我們的對話,瞳孔爭大,嘴巴微張,臉與手不停顫抖,以至于手中的瓶蓋掉了下來,但他又俯下身急忙撿起,“錢”,“錢”,他嘴里不停念叨著,他跑遍了大街小巷,翻遍了每一個垃圾桶。“錢,錢,要……很多錢”。他不停念叨。他趴在地上,用眼睛觀察每個角落,每找到一個瓶蓋,他便如一個孩子開心。他捧著滿滿的“錢”,交給了我,指了指燒烤店,便轉身離去。他的背影,消失于黑暗之中。
我噙著熱淚,將自己為數不多的零花錢放入錢盒,也學他似的,轉身便走了。
他們很傻,卻什么都懂。
他們很善良,最終獲得善報。
我們默默看著,被他們感動。
這樣的人讓我感動字篇四
成績好就是好學生,成績差就是壞學生,我原本覺得這沒什么錯誤,但成績差的他卻深深感動了我,讓我醒悟:成績不是衡量學生好壞的唯一標準。
五年級以前,我一直覺得好學生就是成績好,壞學生就是成績差,所以我一直刻意躲避著所謂的“差生”。那天是一個晴天,拿到了月考卷子,一個大大的119分證明了我的努力,我高興得幾乎要飛上天了。不過我依舊聽著老師公布成績的聲音,我要把考得最差的人記住,在心里狠狠嘲笑一番。“來23分同學,拿你的卷子吧!”老師忽然冷冷地扔出一句話,隨即把那張慘兮兮的卷子團成紙球,狠狠地摔在地上。待那個小胖子拿起卷子時,老師又咬牙切齒地擠出一句話:“你一個人給咱班平均分拉了整整1分。”眾人哄笑起來,他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座位。“臉都不紅,真厲害!”我心里想著。
下一節是英語課,老師不動聲色——幾乎是不動聲色——念完了分數,發完了卷子,他考了59分。瞅瞅我的98分,我又偷笑起來:“我差2分滿分,他差1分及格。”真是笨到家了,我近乎狂妄起來。
英語課后,學校要大掃除,很不幸,我和他分在了同一組。他負責搬桌凳,墩地等力氣活,我負責擦玻璃等技術活。可能是心情格外好,擦玻璃都格外有趣;陽光格外明亮,小鳥也格外可愛。我看到窗戶邊框上有一處污漬,竟然跳起來要擦掉它,可身體一瞬間失去了平衡。“危險!”忽然有人大喊了一聲,跑過來把我扶住,我才沒有栽倒。回頭一看,竟然是他。“笨蛋,不用你管,走開!”我一下子掙開他,冷冷地說。不再管那處污漬,匆匆地去擦別的窗戶了。
簡簡單單幾句話,卻讓我愣在了原地。
那天,我第一次知道:成績差并不代表品質差。他的誠懇和憨厚讓我覺得溫暖,讓我內心涌起感動。
這樣的人讓我感動字篇五
她,是我的姥姥,今年七十歲,雖說她已經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齡了,卻還是無微不至的照顧著我們,打理著這個幸福的家庭。她,讓我感動。
因為父母工作的繁忙,晚上到家都已經六、七點鐘,所以晚飯這個任務就交到了姥姥的手里。自打我記事起,做飯的就是姥姥,我總是像個小跟屁蟲,跟在姥姥的身后,那時的姥姥是多么的高大!若是我跟著她進了廚房,她就會和藹的對我說:“炒菜油煙大,別嗆著你。”邊說邊將我抱出門外。姥姥的飯菜,對于我來說就是家的味道。
漸漸地,姥姥老了,那雙本就枯黃的手變得更加粗糙,臉上也被歲月刻上了更多的皺紋。最重要的是,她的記憶減退了,眼睛呢,也變得更花了,常常炒菜忘記了放鹽,燉肉時將醋看成了醬油,嘩嘩倒進鍋里。每次做壞了菜,姥姥總是自責:“瞧我是什么眼神,鹽又放多了!”邊說邊嘆氣,眉頭緊鎖,臉上流露出些許歉意,每到這時,媽媽總在一旁安慰她。
雖然姥姥的記憶減退了,但她從來忘不了我最愛吃餃子。每逢周末,她必定早早的準備好菜肉,從一早就開始和面、揉面,那塊大大的面團不知被姥姥揉了多少次,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揉面累的滿頭大汗只為達到最佳口感。菜洗上四五遍,擇菜時,有一點點發黃的菜葉,她也一律扔掉。調餡時,姥姥總能將調料放的恰到好處,這些工作,整整忙活了半天。姥姥包餃子前的每一道工序都做得小心翼翼,極其謹慎,生怕出了什么差錯。這不僅因為她手法熟練,更是因為她明白。
這餃子,是她外孫從小到大最愛吃的,她要做到極致。每當餃子送入我的口中,每當我稱贊她的手藝時,在她疲憊的臉龐上,總會給我一個回應:滿足的微笑。
聽媽媽說,小時候姥姥每天早晨都要帶我到英雄山上玩,那時候我任性,不在那里坐一次投幣機就大呼小叫,雖然我說話不清楚,她聽不懂,但每次都會順了我的意。回去的路上,要是我在嬰兒車中睡著了,她就一手抱我一手推車,因她聽別人說小孩在車里睡著了,車子顛顛的會影響小孩大腦發育。
姥姥老了,忘卻了許多事情,卻忘不了我的一切,她的腦海就像一本我成長的筆記本,記錄著我的哭,我的笑,我的一點一滴。
這樣的人讓我感動字篇六
在我的腦海中有許多令我感動的人,每時每刻都在回想,這是發生在五年前的事,猶如月亮守護星星那般溫馨,使閃閃發光的`小星星感動。這是一個傾盆大雨的下午,烏云籠罩著整個天空,花草樹木在劇烈的擺動……我那時還小,我就像傻瓜一樣跑出家門去玩。媽媽見著了,立即放下手中的事情,二話不說奔向了我出門的方向。我在大樹底下玩,媽媽用她那明銳的雙眼看見了我,立即加速奔我而來。媽媽那速度猶如飛機的速度般快,我呢,就在那兒蹦蹦跳跳。我看見媽媽時,她那瘦小的身軀,已經完全濕透了,猶如一只發了瘋的落湯雞。此時,我的小身軀也濕透了,媽媽見著了,立即把我抱到懷中,暖和暖和。
一塊突如其來的香蕉皮把慈祥的母親滑倒了,我眼見到就心疼,我沒有受傷,因為我是在媽媽的背上。媽媽的腳扭到,我用我畢生最大的力量,一步一步堅持不懈的把母親扶過去。
我把母親扶到了家。那腳腫的紫青紫青的,慘目忍睹。
母親用那安詳的眼神看著我問,冷不冷啊!我說,冷死咯。母親立即把自己的大衣脫下來,給我穿上,我看見母親自己被雨淋的更加嚴重,我于是把自己的大衣和母親給我的溫暖大衣,給母親穿上了。
母親用嚴肅的眼神看著我說,拿回去,自己穿著,媽不冷。我聽到這句話時,立即往家里跑,因為我知道母親被雨淋得感冒咳嗽交加了。
母親,不顧自己,三番四次來問我有沒有事。媽媽又感冒,有扭到腳,還不顧及自己,只想著顧及好我。
母親你猶如口的巨人,你猶如雨水,滋潤著我,您猶如月亮,每時每刻地守護著小星星,讓這些小星星感動,煥發光彩。
這樣的人讓我感動字篇七
自我記事以來,外公在我印象中,自始至終都是個笑容滿面、樂觀的人。殊不知,這背后隱藏著多少辛酸往事。
記憶里,外公佝僂的背影。外公高興時總喜歡開懷大笑,眼睛瞇成一條縫,眼角細細的皺紋寫滿滄桑,掩不住一生的悲苦。
常聽母親細說往事。外公年輕時家中貧苦,自己腿腳不好,家里的經濟來源全靠外婆一人種菜賣菜得來。外公含辛茹苦,和外婆把子女拉扯大。聽母親說,最窮苦時,吃的是糙米,配的是地瓜梗,外公為了養家糊口,時常將吃食留給妻兒,自己則吃了上頓,不吃下頓。即使這樣,外公仍教導母親要熱愛生活,不能對生活失去信心。回想起外公皮包骨頭的模樣,母親也不禁淚流滿面。
記憶里,外公佝僂的背影。外公上了年紀,背很駝,常年直不起腰。外公的衣裳大多上了年份,很舊,顏色也不鮮艷。即便如此,他也常年將衣服洗得一塵不染,看上去,總是特別有精神氣兒。自幼在貧寒的家境中長大,在窮苦的家庭里成年,步入中年,老年。外公一生簡樸,樸實無華,可他對生活的態度從未改變,他堅信,只要熱愛生活,只要心有陽光,生活照樣過得精彩,活得快活。
記得那年,外公病重垂危,我隨著母親在第一時間到醫院看望外公。那段時間,大家都很沉默,這件事對于我們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坐在病房里,氣氛沉重,空氣仿佛都凝固了。外公多次因為血糖過低而昏迷,情況很不樂觀,聽醫生說,如果手術不成功,外公很快將離開人世。當時聽到這個結果,我和母親都崩潰了。母親沉默無言,只是默默地掩面哭泣。可當外公第一眼看到我時,他立刻喚我到病床邊,輕輕地抱了抱我,拍著我的背安慰我:“別擔心,外公很快就會好起來,別哭了,眼睛都哭腫了。”我想不明白,一個即便將面臨死亡的人,怎么會那么樂觀,在這種時候,他怎么像個沒事人一樣安慰我呢?最后,進入手術室前,外公還緊緊地握了握我的手,那時,他的臉上,掛著一抺難以抹去的笑容。手術結束后,醫生笑著對我們說:“手術非常成功,病人的生命力實在太頑強了。”連醫生都不禁贊嘆的生命力,那會是多么強大的生命力!那天,一家人在醫院的走廊里喜極而泣。
歷經風雨,心有陽光。外公,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讓我感動,淚水不禁濕了眼眶,那是一束怎樣的`陽光,照亮了他的心房,照亮了他的生命。
這樣的人讓我感動字篇八
瞧!身材不高,體型纖瘦,頭發灰白,面容慈祥。乍一看,讓你覺得她弱不禁風,但事實卻不是這樣。你也許會問:她是誰?她就是我那和藹可親的奶奶。
奶奶已年近八旬,但她還十分硬朗,走起路來步步生風,有時連我都趕不上呢。
沒辦法,我拗不過爸爸的軟磨硬泡,只得磨磨蹭蹭的收拾東西,慢慢吞吞地走出家門,跟隨家人上了汽車。
終于到了奶奶家,還是一如既往的黑,一如既往的冷。奶奶因我們的到來十分高興,忙前忙后,爸媽都前去幫忙,而我優哉游哉的連招呼都沒和奶奶打就坐在凳子上看電視。
我正為電視上搞笑的動作而發笑,忽然聞到一陣誘人的香味。我循著香味走到了鍋前,向鍋里望去,是我的奶奶不停地翻動炒勺翻炒著一道道我愛吃的菜。
聽完這番話,我的眼眶濕潤了,面對我的冷漠,奶奶絲毫不計較,還是那么疼我、愛我。
飯桌上,奶奶不停地給我夾菜,讓我多吃點。我的心有如波瀾乍起,久久不能平靜。這樣的奶奶讓我感動。
去年,奶奶的胳膊好了很多,爺爺的身體卻不好了,于是奶奶盡心盡力的照顧他。但爺爺的脾氣日益增大,稍有不如意就對奶奶大發雷霆,奶奶獨自默默承受,等他發完脾氣,又會帶著笑意問他想吃什么。這樣的奶奶讓我感動。
這就是我的奶奶,一個和藹、愛家人、大度的人。這樣的人真讓我感動。
奶奶,你如一片大海,包容家人的所有不愉快;你如一片天空,默默承受我們的任性……你就是我心中的太陽,永遠帶給我光明,讓我感動。
這樣的人讓我感動字篇九
樓梯間亮起的明燈,能讓我的心充滿溫暖;敞開的那扇門,給我照亮回家的方向。他總是在做一些不經意的小事,卻使我十分敬佩。
剛搬來小區時,我就見到了他:一位皮膚黑黑的大伯,他穿著白色的背心,坐在躺椅上,聽著那臺老式收音機發出模糊的聲音,眼鏡下的一雙小眼睛瞇著盯視天花板。我并沒有注意這位大伯,他家并沒有過多的裝飾,只是綠色的門、白色的墻、簡樸的桌子以及電視機,電視機也是老式的、正方形的,他家連對聯都沒有貼。早上去上學時,我還沉浸在昨晚的美夢中,便能反復聽見他收音機的響聲,清晨,伴著這收音機的聲音變得可愛起來;放學時路過他家的門口便能聞到他做的菜和湯飄出來的香味,他做菜的手藝非常不錯!
一天放學,看到他探出腦袋里來悶聲問鄰居那位100多歲的老奶奶:“最近身體還好吧?”老奶奶因為耳背而沒聽清楚,他便耐心地提高了聲音問了幾遍,要是一般人一定會感到厭煩和放棄,而大伯卻能耐心的一遍又一遍的詢問,還跟老奶奶講了許多貼心的話語。我為大伯的細心感動起來。
又是一個傍晚,放學回家的我走到三樓時,發現樓層上的路燈亮不了了,樓道上一片漆黑,我只能摸著扶把走上樓。第二天下午放學時,我遇見了大伯,他對我說道:“三樓的燈我已經修好了。”我欣喜地走上樓去,卻發現三樓的燈光閃爍著,有點礙眼。于是外婆便去跟他說明了情況,他聽說后試了一下路燈,觀察后轉身又去換了個燈泡。
這樣的人又何嘗不會讓人感動呢?雖然只是做了一些小事,但是服務了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