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寫景青城山青城一景篇一
今天我和爸媽又來青城山玩了。
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后,我們來到了泰安古鎮。很熱鬧,各種好吃的小吃,漂亮的民族服飾,清澈的小溪。真的很古風,小橋流水。喜歡來到世外桃源,忍不住又唱又跳。
我們走了很長一段路,來到了山口,綠色清新的空氣讓我精神煥發,消除了疲勞。我精力充沛,開始爬山。
我和羅阿姨一路帶頭,走過石橋、陡峭的山路、蜿蜒的小溪,離開父母遠去,來到飛泉溝,從山上流下來的小溪在那里形成了從天而降的瀑布,就像水簾洞一樣,大圣的天堂,很美。
很快我來到了崔瑩湖,那里的水清澈見底,有許多蝌蚪游來游去,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我立刻被這美麗的景色吸引住了,一邊等父母,一邊開始在水里玩耍。羅阿姨告訴我:“如果你能讓石頭連續三次浮在水面上,你的愿望就能實現。”于是,我認認真真地找了一塊平整的石頭,許了個愿,把石頭丟進了湖中,可是石頭沒有浮上來,沉入了湖底。經過多次失敗,我終于成功了一次,我深深體會到什么是失敗是成功之母。
終于等到了爸媽,他們都累壞了,我卻覺得自己像只猴子。我們買了一些水果,填飽了饑餓的肚子。
休息過后,我們繼續爬山,離開美麗的崔瑩湖,來到另一個村莊。
他們說今天不去山頂了,就直接去金立索道上了纜車。聽工作人員說“纜車全長1400米,高差360米”,纜車緩緩滑下,外面的景色越來越清晰,就像放大鏡一樣,令人嘆為觀止。然而,很抱歉我沒有爬到山頂。下次一定要去山頂,——白云寺。
今天,我在青城山看到了仙境般的美麗,這幅畫將永遠留在我的心里。
寫景青城山青城一景篇二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問道”顧名思義這是道教圣地,今天,我的家人來到了青城山。
青城山是我國道教發源地之一,有著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號稱“天下第五名山”,國家著名風景區,從古至今一直是人們無比向往的人間仙境,旅游勝地。
一大早,我們興沖沖地來到山門,一進山門就聽到“叮咚”的聲音,聞聲尋去不遠處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順著山道往上爬,我們來到了一個小亭子,發現這個亭子完全是使用了純自然的木材,沒有任何一點兒的裝飾,甚至連油漆也沒上,給人以古樸的清晰與自然美。后來的路上,所有的亭子都始終如一保持這樣的風格,爸爸說這就是樸素。我們不知疲倦地往上爬,累了就相互鼓勵一下,這才來到了半山腰。
在半山腰,我看到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六十歲老人不算老,七十歲老人比較小,八十歲老人滿街跑,九十歲老人隨便找,百歲老人精神好得不得了。由此可見,這曲徑通幽的青城山環境是多么適合人居住,到處是綠樹環繞。媽媽說,不僅要環境好,還應該多加強運動和合理的飲食,才能使人延年益壽。
就在這時,老天板起了臉,只聽“轟隆”一聲,我們知道不能再停留了,便繼續往上爬。在淅瀝瀝的小雨伴隨下,我們來到了青城山的最高點——老君閣。雨漸漸小了,霧也飄來了,站在這里仿佛真有種脫胎換骨、飄飄欲仙的感覺。逗留了一會兒,雨又下大了,這時我發現在老君閣的平臺上有一爐火,爐像八卦煉丹,火在大雨澆淋下仍然不滅,可謂是“三味真火”。
本想坐索道下山,可我害怕雨天索道下山有危險,經過一番商議后,我們決定徒步下山,好在都是下山路了,勇氣大增、信心十足。沿路我看到了一種像竹節一樣的蟲子,可以概括為:身細是根棍兒,腿長像螞蚱,人來能偽裝,像根樹枝丫。
終于下到了山腳下,心里頗有自豪感。青城山,再會!
寫景青城山青城一景篇三
清澈的溪水,蜿蜒的小路,嫩綠的草叢,挺拔的大樹……多么美麗的青城山啊!五月的一天,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弟弟,抄近路從后山開始攀登。
一路上,風景美極了。路旁是唱著歌的小溪,溪水清如碧玉,連水底的石子都粒粒可數,水中還有游動的魚蝦。溪邊是綠色的草坪,草綠得可愛,草叢中開放著各種顏色的野花,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還不時聽見鳥鳴聲,卻不知它們躲在哪棵樹上。
俗話說“青城天下幽”,真是一點兒不假。有時走進樹林,聽不到一點聲音,頗有神秘莫測之感,使人想到恐怖的原始森林,然而,當一聲鳥叫打破寂靜后,便會聽到鳥兒們的大合唱。
我心中高興,竟不覺得累,只有幾只小雀,不時在叫。上了臺階,就見一個“火神”橫眉怒目,怪眼圓睜,坐在椅上,我朝他扮個鬼臉,又向正殿走去。
正殿的神臺上供著一個“千手觀音”,慈眉善目,穩坐蓮臺,塑造得十分精致。我想:古代勞動人民太偉大了,這塑像,凝聚著他們的多少心血啊!我不禁對中國古代的勞動人民肅然起敬。
游覽了一會兒,我們又向下一個自標——上清宮前進。圓明宮離上清宮不遠,路旁全是樹,我一路哼著小調,不知不覺便到了。
上清宮比圓明宮大,也不像圓明宮那樣安靜,到處都有嘈雜的聲音。但見那參天的大樹,枝葉茂盛,郁郁蔥蔥。有盤根錯節的古松,亭亭玉立的塔松,老態龍鐘的銀杏,還有些叫不出名字的樹。有一棵杏樹比別的樹更粗壯高大,要幾個合抱才抱得住,大概活了幾百年吧!
游玩了一會兒,我們直向青城山之頂——呼應亭走去。
青城風光好,古樹停飛鳥。
山間立小閣,綠水起微濤。
寫景青城山青城一景篇四
8月7日下午,我們參觀完聞名世界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后,便來到一座同時擁有世界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美稱的中國道教名山——青城山。
為了解除心中的疑惑,我決定去問問他們。一位背石人告訴我:受2008年汶川地震影響,青城山有三分之二的景區受到嚴重的破壞!他們是背石頭上山修復青城山的!而一塊石頭竟然近200斤!我聽了,不禁心頭一顫:我和媽媽的體重加起來還沒它重!
啊!青城山的優美風光,原來是千萬辛勤勞動者用汗水換來的!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如此美麗的青城山!外貌平平凡凡的背石人真令人欽佩!
寫景青城山青城一景篇五
青城山位于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東距成都六十八點五公里。青城山分為前山和后山,群峰環繞,林木蔥蘢,環境清幽。遠看群山連綿起伏,山中多小徑,漫步其中,使人陶醉。
從遠處觀望青城山,只見十二座陡峭的山峰高低不一,錯落有致,似拔地而起的巨人,又如婀娜多姿的神女,帶給了游客一種說不出的美好而又神圣的感受。
走進青城山,映入眼簾的是長長的石階。我們沿著石階一步一步走向山頂。我看到山峰上云霧繚繞,一條“天梯”從云霧深處垂落下來,恰似“天上都會”的哪位仙女衣服上的白綢帶,無意飄入了人間。
我們走到了山林深處,忽然聽到小鳥在枝頭上唱歌,清脆的歌聲在山林間回蕩,仿佛在歡迎從遠方來到客人一般。走到后山時,突然一陣涼風吹來,我聞到了花草的香味。
走到了半山,遇到了一條小溪,小溪清澈見底,溪里的沉石積木都看得一清二楚,潺潺的溪水給山林更添了幾分幽靜。半山的樹木比前山和后山更多也更茂盛。
這次游青城山,我感受到青城山不愧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
寫景青城山青城一景篇六
暑假里,有一個能避暑的地方很重要,而青城山就是一個比較理想的地方。我們一家初次來到這里,就愛上了它。因為那里能給我們的心來洗一個涼爽的澡,讓人很是愉悅。并且那里沒有汽車的轟鳴和不好的空氣,那里只有鳥兒的鳴叫、蟲兒的歌唱、小溪的叮咚聲和新鮮的空氣。
傍晚,可以坐在亭子里看落日,高掛在空中的太陽落了下來。太陽慢慢的被云擋住了,那片云被太陽映得通紅,還發著光,就像一團紅而發光的棉花,然后太陽便露出了一角,隨后是半邊臉,最后是全部。太陽快到山的時候,山頭發著光,然后又多了一層金邊。最后完全不見了,天也變得黑黑的,像一塊深藍的磨刀石,有幾顆發亮的白點。在路燈下的綠葉兒上,你可能會看到幾只蟲子。
到了夜晚,青蛙、蟬、溪水會為我們歌唱一首催眠曲,伴我們入眠,讓我們有精力去迎接新的美好的一天。讓我們的身心和大自然合二為一吧!
大樹、空氣、鳥啼、蟲鳴,小溪流水合成了青城山的美好!
寫景青城山青城一景篇七
參觀了成都科技館后,我們一行八人臨時決定前往去青城一游。
第二天一早,我們就乘車來到了青城山腳下。剛一下車,就聽當地的一位老人說,后山比前山難爬,但后山比前山風景更美。所以,經過短暫的猶豫,我們決定迎難而上——爬后山。可抬頭一看,山那么高,我不覺有些擔心。
大約下午兩點多,我們來到了后山腳下的泰安古鎮,一到古鎮,我就被這里的古香古色所吸引:閣樓式的房屋,青石板鋪成的街道,潺潺流過的門前小溪……讓我不覺有了來到世外桃源的感覺。這時,天下起了蒙蒙細雨。幾經周折,我們終于在古鎮找到了理想的住處。
接下來,便痛痛快快地在古鎮上玩開了……
(一)嗨,懸啊!
放好行李,我們就迫不及待地來到古鎮中穿街而過的小河邊玩。“咦,那么多的人在河上做什么呢?”我們不約而同喊出聲來,跑過去一看,才知這么多人都是來劃竹排的。媽媽說:“兒子,我們也去試一試?”生性有些膽小的我死活不肯下水。后來,在媽媽的軟硬兼施之下,我別無選擇,只有硬著頭皮上了竹排。剛開始,我在中間端正地坐著,一動不動也不敢動。可媽媽和干媽卻故意一邊劃一邊在竹排上使勁地左右搖晃。竹筏東倒西歪,這讓我十分擔心竹筏會一不小心沉下去。
又過了一會兒,媽媽把“船身”調過頭來讓我試試,我這才小心翼翼地拿起船漿試了試。咦!并不像我想像的那么難。可當我剛來了興趣卻突然漲起了水,我們忙“劃船”靠岸。可大水還是把我老媽的涼鞋給沖走了,船老板無可奈何之下極不情愿地給媽媽陪了一雙鞋。我們這才帶著或得或失地心情回到了旅館。
回到旅館,想想那竹筏,想想那大水,再想想那沖走的鞋,感覺真懸!
(二)嘿,美哉!
很快到了晚上,天黑的時候,我看見了一輛輛雞公車穿街而過。仔細看,這些雞公車除了有一個座位外,頂上都有一頂漂亮的小花傘。而且,還都有一個叔叔推著。我頓時來了興趣。記憶中,我曾在家鄉的白馬關推過幾次雞公車,但還沒有真正坐過呢。晚飯過后,我決定過一回癮。討到錢后,我好奇地爬上去坐了坐。嘿,還真舒服!
雞公車起步了,這個叔叔的技術很好,我坐在上面十分平穩。躺在上面賞月就更是一種享受了!你瞧:那皎潔的圓月在山見時隱時現,多美啊!一陣山風吹來,我覺得爽極了!
(三)哎,累啊!
第二天一早,我們決定爬山了。山上的路十分險要。所以一路上我們都很小心,由于山勢陡峭,不一會兒我就感覺走不動了。可一看同行不到四歲的小妹妹都在走,我又有了力量。走著走著,由于速度不一,我們已經自然地分成了兩組。
我們邊走邊欣賞這山間的風景:山峰高低起伏,云霧環繞山間,山上長滿了郁郁蔥蔥、高高低低的各種樹木,時而還有或大或小的山雨……身處其中,我才明白難怪人們都說“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呢!
過了一會兒,我們兩組在“又一村”會合了。實在太累了,吃過午飯,我們便決定坐索道上山頂。這次索道坐了近25分鐘,坐在上面,我往下俯瞰:簡直高得嚇人,但抬頭遠望:那幽深的山谷,那幽靜的山林,那幽香的空氣……令人神清氣爽。坐了一會兒,我的手有些麻了,好在已經到了。
又走了大約30分鐘,我們終于要到山頂的白云寺了。我突然發現,兩邊大大小小的石孔里有數不清的佛像,而且姿態各異。難怪會說這里是有著幾百年歷史的佛教圣地。只是我不知道幾百年前的人們是怎樣在懸崖峭壁上雕刻了這些惟妙惟肖的佛像。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啊!
晚上,我們又在古鎮上買了一些紀念品。這才懷著依依不舍地心情離開了青城山。揮手之間,青城山的“幽”和“趣”已永遠駐留在了我的心中!
寫景青城山青城一景篇八
汽車停在山腳下,我們一行三人都跳下車。我舉目向山上望去,只見林木青翠,群峰環拱,狀若城郭。這正是被譽為“天下第五名山”的青城山。
我們進了山門,就登著石梯上山。石梯兩旁有許許多多參天大樹,枝葉茂盛,遮天蔽日。樹的品種繁多,有銀杏、仙人松、公孫橘等。溪水順著彎彎曲曲的山谷流下來,時而急,時而緩。當溪水從髙坡上流下來時,如小瀑布一般,飛濺起團團水霧。溪水清澈透明,可以清楚地看見溪底的沙石。水珠濺到草葉上,像珍珠一般閃閃發光。山間薄霧飄蕩,像一層輕紗蓋在山巒之上,真是幽靜無比,而且越往上登,幽意越濃。“青城天下幽”,果然名不虛傳。
中午,我們到了青城山最大的廟宇——天師洞。在廟門的黑底匾額上鏨有三個金字:常道觀。進了廟門,來到三清大殿,只見傳說中的第一代天師張道陵立于殿上。他的發髻用簪子別著,目光安閑,一綹胡須飄于頌下。他身著青綠色道袍,腰扎金黃玉帶,腳蹬黃底木鞋,手捧降玉劍,顯得瀟灑、端莊。在觀后,有一巨石,傳說張天師降魔時,有一巨石擋路,他揮劍劈去,石裂為三,故稱三島石,又名試劍石。
我們又回到天師洞,出了“曲徑通幽”門,行了一會兒,來到龍橋棧道。我們向下望去,見一石槽橫貫其間,叫人一看,心驚膽寒,頭暈目眩,再向上望去,只見是懸崖絕壁。這石槽名“擲筆槽”,傳說天師將筆投于此處,天崩地裂,留此遺跡。
我們從方寧橋右行,來到朝陽洞,在朝陽洞兩旁題有徐悲鴻寫的一副對聯,是:“古洞親迎光照耀,蒼崖時有鳳來儀。”又走過曲折陡峭的九道拐,經觀日亭,到了位于主峰彭祖峰的宮殿上清宮。這里高人云表,云霧繚繞,形成云海,流動翻滾,我仿佛飄然到了仙境一般。在云霧籠罩的山頂上,隱約可見山門上“上清宮”三個字,再上去,便是此山最高處呼應爭了。
寫景青城山青城一景篇九
今天是周末,早晨一縷陽光從窗外照射進我的房間,在這寒冷的冬天讓我倍感溫暖,于是我和爸爸。媽媽決定在這冬日暖陽里一起到青城山爬山。
到了以后,我們一直朝著山上的方向慢慢前進,我發現公路兩旁原來郁郁蔥蔥的樹木金黃色的外衣慢慢的凋零了,風兒吹過隨風飄落一地,很美。
一路上,呼吸著大自然的新鮮空氣,我感覺自己神采奕奕,充滿了力量,一路小跑著繼續向前,爬上很長一段階梯之后,忽然一片茶山出現在我眼前,我很好奇的問:“爸爸,這一大片的是什么呀?”爸爸說:“這是我們青城山茶。”茶樹的枝經過人們的修剪,看上去非常整齊,一高一低的像云南的梯田一樣,春天來臨的時候就會發芽長出新枝。
我們沿著山上蜿蜓的小路經過了很長時間終于到達了山頂,一眼望下去所有美景都盡收眼底,爸爸指著遠方我抬頭看著遠處發現,青城山滿山樹木茂盛,層層樹林好像染過顏色一樣都穿上了五彩衣,非常漂亮,我們一起拍照留念記錄下這美麗景色。在下山的途中經過了青城山道教學院好奇地走了進去,第一眼就看見了一塊大大的陰陽八卦圖,參觀了文昌廟了解到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的發祥地,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心中感到驕傲和自豪。
走在這幽靜的古道上,我感覺大多數人都會喜歡上這里,因為他們可以同時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和呼吸新鮮空氣,了解青城道教文化,愛上我們美麗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