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勤儉節約作文字篇一
前個月,家里的牙膏快用完了,肚子扁得不能再扁了,一天早上,我對奶奶說題目:“牙膏沒了,扔了吧?”“不,不,還有呢!”奶奶急急忙忙跑了過來,先從兩旁用力向中間一擠,再向上一壓,一節牙膏就乖乖地從里頭探出了小腦袋。
第二天,我想題目:今天總不能用了吧。正要把牙膏扔進垃圾桶,奶奶又趕來了,“別扔哪,別扔哪,不是還有嗎?”拿過牙膏,從后往前用力卷,牙膏便蹦了出來。
奶奶指著牙膏,搖著頭對我說題目:“你們這代人哪,就是太浪費了,牙膏不是還有嗎?”我按奶奶的方法勉強了幾天,那牙膏都用到了“彈盡糧絕”這種地步了,我心想奶奶還會有招數?
便喊題目:“奶奶,這會兒總該扔了吧?”奶奶過來二話不說,拿起一要針,在牙膏上扎了一個洞,再用力一擠,牙膏就像一條細線,爬上了牙刷,我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真神了,又可以撐上一天了。
奶奶是那樣節儉,她那節儉的精神那么值得我們學習。她有時真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勤儉節約作文字篇二
古今中外,無論是發達的國家,還是發展中的國家,都將艱苦樸素作為一種美德。聯合國專門把10月31日設立為“勤儉日”,時時提醒人們在新世紀仍然要堅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美德。可以說修身、齊家、治國都不得不勤儉節約。
有人問:“我能做什么?”答案很簡單: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對,就是這么簡單!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我們洗臉刷牙、洗頭洗澡、每天上班前打掃衛生的時候,是不是在意的節約了一滴水?在我們使用電燈、空調、電腦、飲水機的時候,是不是刻意的節約了一度電?建設節約型社會就是需要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升油、一張紙開始。日子久了就會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還有,在我國西北的嚴重缺水地區,有很多家庭每天的用水要依靠肩擔手提,甚至趕著牲口走幾十里山路駝運。洗臉已經是很奢侈的事情了。大家也知道有的地方人一輩子只洗一次澡。幸好從20xx年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發起了“母親水窖”行動,修建水窖10萬多眼,幫助120多萬老百姓的擺脫了生存困難。面對這些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節約用水。
最后我要說:勤儉節約不是一時的,而是永恒的話題。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資源意識和節儉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為建設節約型社會為作出貢獻!
希望我的演講能引起大家自發的自覺的節約意識。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