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名著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字名著中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篇一
宋清是宋江的弟弟,但他跟乃兄性格完全不同,是一個乖孩子,老實本份,不大愛說話。他在書中的作用就是孝敬父親,順從兄長,也就是孔子說的“孝悌”。
宋清沒學過武功,也不算江湖中人,本質是一老實農民,最大愿望就是守好家里那一畝三分地兒,伺候父親安度晚年。可惜,他遇上了一個胸懷大志的張國榮(哥哥),這個哥哥整天惹事生非,搞得家無寧日,牽連到他也不得不隨之漂泊江湖,在他不熟悉也沒興趣的領域里轉悠。在江湖上,他始終隱藏在兄長背后,默默的追隨他,輔佐他,按照他的指令和布置行動。
宋清的綽號很奇怪。鐵扇子是我國西南地區常見的一種中草藥,能治燙火傷,跌打損傷和凍瘡,但這都跟宋清挨不上。如果說鐵扇子是一種兵器,也沒道理,從來沒見宋清手執一柄鐵扇子滿大街晃悠過,他跟哥哥浪跡江湖時帶把樸刀或者腰刀倒是有的。真不知道他這個綽號如何來的。
宋清上梁山后,負責安排筵席宴會事宜,這個差事又輕松又安全,有得吃有得喝,還能撈點外快,絕對是個美差。授銜時宋清被封為地俊星,這又不知道什么意思。說他長得俊嗎?不可能,宋江面黑身矮,人稱黑宋江,黑三兒,他的一母同胞弟弟黑四兒又能俊到哪兒去呢?肯定不會是個帥哥。俊還有一個意思就是才智出眾,宋清顯然也挨不上。可以肯定,他這個地俊星絕對不會比地丑星石勇俊到哪兒去。
宋清的排位是76位,這個位次太高了。那么多武功高強的、立過功勞的、當過山頭領導的,都排在了他后面,憑什么啊?就憑一條,他是老大的弟弟,二爺。梁山軍隊南征北戰,征遼,征田虎,征王慶,征方臘,宋清雖然榜上有名,但從未真正出戰過,一直受哥哥保護,所以從未遭遇過危險。
戰爭結束后,宋清和那些百戰余生的將領一樣,也混了個武奕郎,算是朝廷命官,管軍管民,省院聽調。不過,他只是掛個虛名,宋江并不想讓他做官,而是讓他回老家,守著舊莊園,奉祀宗親香火,侍弄莊稼地,當他的農場主。他沒有一點脾氣,完全照辦。
宋江兄弟倆的名字加起來就是宋家江清,這個巧合有點意思。呵呵
名著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字名著中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篇二
李忠是濠州定遠人(今安徽定遠縣),祖傳手藝靠舞槍弄棒為生,實際上就是擺攤練把式賣大力丸的,整日在江湖上流蕩。他曾到過陜西華陰縣,被史家莊的史太公看中,聘請他作兒子史進的武術啟蒙老師,但武藝稀松平常的他只教了史進一套花拳繡腿,中看不中用,遇上高手就只能稀里嘩啦。后來他又到渭州(今甘肅平涼)練把式賣藥,又碰上史進并由此結識了魯智深。再后來他流浪到青州(今山東青州),途經桃花山時,遇上了下山劫路的小霸王周通。一番廝打,原來所謂的小霸王更菜,打不過李忠,但他愿賭服輸,請李忠上山當了大寨主,自己屈就次席。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練把式賣藥的李忠竟然也風光了一把,當了五七百嘍羅的頭領,打家劫舍,稱霸一方,官軍也奈何他不得。
若干年后,呼延灼率官軍征討梁山,失利后投奔青州,途中經過桃花山,被李忠周通派人下山偷走了他那匹皇上御賜的寶馬——踢雪烏騅馬,這下惹惱了呼延灼,要來踏平桃花山,李周二人抵敵不過,到二龍山魯智深處搬救兵,后又聯絡上白虎山孔氏兄弟,遂引出三山聚義打青州,眾虎同心歸水泊一段故事。三山在梁山泊率領下打下了青州,又一起并入梁山大寨,李忠這個桃花山的雞頭無奈的變成了梁山泊的鳳尾。
李忠因身強力壯,人送外號打虎將。書中有一首詩是這樣形容李忠的:“頭尖骨臉似蛇形,槍棒林中獨擅名。打虎將軍心膽大,李忠祖是霸陵生。”有人據此推斷,說李忠是西漢飛將軍李廣的后代,說他打虎將的綽號也跟李廣射虎有關。這種推斷太牽強,論據很不充分。他如果真是名將之后,至少也應該跟同為名將之后的關勝、楊志相差不遠吧,怎么著也得在天罡星里呆著吧,現在這種三腳貓的手藝豈不給祖宗丟臉。
在梁山好漢中,李忠給人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他的摳門,吝嗇。在渭州,魯智深拉他和史進一起喝酒,他怕耽誤掙錢,不愿去,被魯智深強行攪合,只好收攤。后來,為了救金翠蓮,魯智深發起集資,李忠又摳摳唆唆不舍得多掏,只拿出2兩銀子,讓魯智深給他扔了回去。即使后來做了桃花山的大王,仍然本性不改,給魯智深送行時,不愿掏自己兜里的錢,非要下山打劫別人的貨物作送禮。這種做派和當今所謂的藝術家或者娛樂明星們義演義賣都是一個德行。李忠由此讓性格豪爽的魯智深特別瞧不起,幾次捉弄他。
其實,李忠除了摳門外,人并不壞。史進是他徒弟,他卻以兄弟相稱;對魯智深他也很熱情恭敬;跟周通相處也很通情達理,合作的很愉快。
授銜時,李忠被封為地僻星,排在108將的第85位,是17員步軍將校之一。
征方臘時,他跟隨盧俊義攻打宣州,董平一石子打下方軍統制官潘浚后,李忠上前一悶棍將其打死。進攻獨松關時,他和歐鵬鄧飛周通上山探路,沒想到守關將領厲天閏突然沖下來,砍死了周通,他也受了傷,幸虧搶救及時,要不就沒命了。攻打杭州時,經過昱嶺關,守關者是方臘手下第一神箭手、號稱小養由基的龐萬春,盧俊義派史進石秀陳達楊春李忠薛永帶3000步軍前去攻打,結果中了龐萬春的埋伏,萬箭齊發,6大高手統統被射的象刺猬一樣,慘死關下。
名著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字名著中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篇三
鄧飛是蓋天軍襄陽府人(今湖北襄陽),從小在社會上游蕩,吃了很多苦。因生活所迫,有時候沒飯吃,就吃人肉。那年月經常發生災荒,死人很多,吃人肉很容易。慢慢地,他吃人肉上癮了。由于吃得多,火氣上攻,得了紅眼病,再也治不好了,人們根據他紅眼的特點,送他一個外號火眼狻猊。狻猊發音suanni,是龍生的九子之一,形狀像獅子,鄧飛可能頭發蓬松的樣子有點像獅子吧。在江湖上用動物形容人是常見的,林沖的綽號就是豹子頭,還有什么撲天雕了、青面獸了、兩頭蛇了等等。
鄧飛早年因殺人越貨,曾被關進大牢,鐵鏈鎖身,沒想到他竟然用這條鐵鏈練出一身好武功,后來出獄后干脆用鐵鏈作兵器,一條鐵鏈舞起來虎虎生風,尋常人等近他不得。早年間他在江湖上作案,有時與人合伙,比如和楊林,但主要是獨來獨往。后來遇到孟康,兩人情投意合,相見恨晚,遂結為生死之交。
某天鄧、孟兩人經過飲馬川,看到這里群山環抱,河流蜿蜒,濕地遍布,地勢既險要又秀麗,于是就決定在這兒扎下來。他們打敗了原來占據這里的小山賊,奪得了這塊寶地,逐漸聚集起二三百名嘍啰,當了山大王。后來裴宣來了,鄧飛看到裴宣見過世面,又有文化,就主動讓位,讓裴宣當老大,自己當老二。
楊林和戴宗去薊州找公孫勝時路過飲馬川,他正好和孟康一起下山劫道,一看是老相識楊林,就請他們上山,聽戴宗忽悠了一番梁山的好處后,決定入股梁山,成為梁山有限責任公司的一個小股東。
授銜時,他被封為地闔星,闔是門的意思,地闔星沒有意思。他的排位是49位,這個位次很高,大概跟他是一路諸侯有關吧。他的職務是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
他也曾立過一些小功,比如征田虎時打死過田虎部將姚約,但總體來說,沒有什么特別突出的表現。
征方臘時,他跟隨宋江打杭州,進攻北門時,遇上方臘手下頭號悍將石寶。石寶的武功與梁山五虎上將相比,只高不低。索超向他挑戰時,他一錘就把索超打下馬去。鄧飛趕上去想營救索超,石寶又揮起大刀砍將下來,可憐火眼狻猊,被一刀砍作兩段,慘死陣前。
名著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字名著中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篇四
梁山伯共有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漢,天罡地煞,要問我最喜歡那位人物,我既不喜歡大首領晁蓋、宋江,也不喜歡五虎上將關勝、林沖、秦明、董平、呼延灼,更不喜歡吳用和朱武。我最喜歡的就是天罡的最后一顆星:天巧星——浪子燕青。
如果說施耐庵在前半部書中偏愛那打虎英雄武松的話,我敢說他在后半部絕對喜歡燕青。他們身上的相同點實在太多,前者是看得開,后者絕對是想得開。
燕青是個有勇有謀的人。燕青會一手好功夫,他不像五虎上將那樣十分講究打法,用一個字來形容的話就是一個“狠”,他打起來十分拼命。他是個孤兒,沒有那么多顧忌,只知道勝者為王的道理,只知道如果自己不拼命,是沒有人會來幫他的。同時他又十分有計謀,這一點從他和大漢相撲就可以看出,而且他吸收新知識的能力很快,又會吹簫,也唱得一首好歌,同時還會許多方言,這絕對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燕青是個十分忠心的人。燕青的忠心是忠于他的主人——盧俊義。從準備帶他主人上梁山時就可以看出,他背著盧俊義走了很多路,因為當年盧俊義救過燕青,并養育了他多年,燕青這是知恩圖報。
燕青還絕對是個有遠見的人。在征戰完方臘后,他拒絕朝廷的封官,而隱居于市,他早想到招安的后果,并一再提醒他的主人,而盧俊義卻想著功成名就,不聽燕青勸告,最終落到一個遭人暗算的下場。燕青看淡一切,過著自己想要過的平淡生活,浪跡天涯,自由快樂。因此,他又是個瀟灑率真的人。
燕青雖不是主角,可卻是一個了不起的配角。他有勇有謀有遠見,又忠又義又率真。這些優點令我喜愛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