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信仰的話題篇一
信仰是一個人的精神內核,是支撐人堅定走下去的動力源泉。本文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信仰話題作文,歡迎閱讀。
信仰是浩瀚海洋中指路的明燈,是漫漫黑夜里渴望的黎明;信仰是勇敢者一生一世的追求,是舍生忘死者至死不渝的壯烈。
信仰有時表現為一種近乎狂熱的情緒,它披著美麗的外衣,魔鬼般滲進你的血液,山崩海嘯似的摧毀你所有的認知領域,吞噬著美麗的精神家園。于是信仰成為主宰,百依百順的你變成奴隸。有人信奉神靈,在虔誠的朝拜里寄托著對未來幸福的希冀,在香火繚繞的傳說中尋找對未知世界的圓滿解釋。
癡迷不是信仰!
盲從也不是信仰!
信仰是愚昧的天敵。智慧的生命選擇紅色的信仰,經典的人生揚起崇高的信仰。信仰是一種進步的理想,信仰是將人類帶進無畏、高尚與幸福的領航。
屈原有信仰,社稷、蒼生化作汨羅江邊的千古絕唱;岳飛有信仰,“精忠報國”的信念深深刻進歷史的肩膀;司馬遷有信仰,將屈辱的淚水融進筆端,書寫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魯迅的信仰,是匕首投槍的攻擊,諷刺揭露的喚起,顯示著洞察萬物的理智;的信仰,是孱弱的身體里堅毅的鮮血,面對敵人的鍘刀也不改顏色;李大釗的信仰,是身處逆境頑強的抗爭;楊靖宇的信仰,是為鐮刀錘頭的事業書寫壯麗的樂章!
信仰跨越時間、年齡的界限,高揚理智、堅毅的大旗,創造生命的奇跡;信仰是富有啟發的正義真理的召喚,不屈不撓的抗爭能撥開云霧見太陽;信仰是鐮刀錘頭的指引,是萬物靈長的歸依!
信仰是一代偉人揮動巨筆畫下的宏偉畫卷,也是普通人執著的追求、無私的奉獻;信仰是蒼穹里耀眼的辰星,也是沙土里的平淡與真善;信仰是設計師的張張藍圖,更是堅實大廈里的粒粒砂石、塊塊紅磚!
信仰,究竟是個什么東西呢?
這句話的感情色彩足可以證明了我是個沒有信仰的人。
中國人最廣泛的信仰有二:一是佛教,二是共產黨。而真正信佛的人卻沒有幾個。大部分人只是在遇到災禍時會想到神靈。
那么cpc呢?
我們沒有生在國家危亡的時代,我們沒有自主的選擇過屬于我們自己價值觀的東西。實際上,我們的價值觀是被同一個模子壓制而成的。這個模子就是:愛黨,愛國,愛人民。
在中國,“黨”這個字不會帶來任何歧義。
而我們的黨,我們的cpc,還在堅守著那些最初的屬于cp的本質嗎?
民主,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各盡所能、按需分配。
infact,現今的中國人更關注中國經濟的未來走勢或是大型超市的促銷期限。
那么,信仰呢?
我希望我找到它。
不是政治課本上的東西,不是新聞媒介上的東西;一切,是要從哪些最最樸實、純粹而泛著人性光芒的記錄中來。
這個世界才會變成一個,真正的人間。
陸游,南宋偉大的詩人,是什么讓他縱然覺得地位微小,仍不能忘憂國呢?是什么讓他即將奔赴黃泉,仍聲聲叮嚀兒孫們“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呢?是因為,他深深篤信一種自他出生在這片黃土地上,就與他血脈相連的信仰——愛國。割舍不了,拋棄不了。這是一種自出娘胎就有的感情,這是一份至死仍不滅的信仰。君不見歷史上多少有名的人物,他們一生信守的也是“愛國”這份信仰。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他的這句話,曾是多少后人的座右銘;,縱然隨著轟然一響,他與阻擋國家勝利的困難一同灰飛煙滅,可是他的名字,仍長留多少中國人的心中;,他們奮不顧身的一跳,留下了芳名,更留下了感動天地的一股愛國正氣。
愛國,不需要有多高的地位、多大的財產,它是一種信仰,不分貧富、不分老少、不分貴賤,只要你心存愛國之情,就足夠了。記得小時候看過一個故事,一個小女孩代表中國到國外參加比賽,當她到達會場的時候,會場外的旗桿上飄揚著各個參賽國的國旗,唯獨沒有五星紅旗。小女孩馬上去問工作人員,原來是他們找不到中國的國旗,小女孩靈機一動,自己動手畫了一幅五星紅旗,請工作人員暫時用它代替國旗懸掛在旗桿上。可見,愛國很簡單,不需頂禮膜拜,不需燒香磕頭,它是一種最便宜的信仰,又是一種最昂貴的信仰。
信仰是一個人的精神內核,是支撐人堅定走下去的動力源泉。《人間正道是滄桑》就是這樣一部關于信仰的電視劇,它如一宏偉博大的歷史長詩,向我們呈現那崢嶸歲月里的紛繁浩蕩、滄桑巨變以及那奔向自由與光明的熱忱勇氣。
置身于厚重的歷史氛圍,我們不由得要掂量這信仰的分量。因為信仰不同,立仁與立青這兄弟至親短兵相接。因為信仰相同,瞿恩、瞿霞、立青和林娥之間的情誼變得更加深重。
瞿、楊兩家人物之間的關系交錯相織,紛呈復雜,但因信仰的差異,我們終可以清晰地將其分為三類:一是瞿恩、瞿霞、立青,他們自始至終都堅信共產主義,追求民主、自由、平等是他們不變的信仰,哪怕因此而付出生命,也能含笑走過;二是立華,年輕時,也曾熱血沸騰地找尋心中的烏托邦,但看到國民黨對共產黨人慘烈的迫害,她開始畏懼,懦弱的心終使她在追求光明的道路上半途而廢;三是立仁,將實用主義奉若神明,做著國民黨的鷹犬,相信他的委座可以定乾坤,在信仰與情感上毫無懸念地選擇前者。
也許我們不能去評判他們所追求的信仰是對還是錯。信仰是一個人對世界體認程度的反映。
礎,再絢爛也終將坍塌。權力不再時,信仰也會消散。畢竟真正爬到權力巔峰的人只在少數,大多數人還是充當著被統治的角色。所以這種信仰只是短暫的,不能持續提供人們前進的動力。
共產黨的共產主義則是植根于每一個勞苦大眾心中的崇高理想。共產主義給了人們奮斗的方向,給予人們頑強走下去的信心,激勵這些像瞿恩和立青一樣為主義而流血漂櫓、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的人不斷奔赴前方。這種來自于人性本源的追求真善美的信仰源源不斷地釋放能量,使共產黨人如鋼鐵般堅毅,對敵人的淫威嗤之以鼻,從容淡定地面對槍殺。為了沖破黑暗的束縛,飛向光明,無論前方是雄關漫道還是荊棘滿途,他們都不會畏懼。共產黨人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中不愧百姓,真真正正地詮釋了中國人的脊梁。
信仰的話題篇二
愿將丹心付華夏,且將年華予山河。
——題記
從郁郁蔥蔥的大興安嶺到萬里蕩漾的南海碧波;從駝鈴悠悠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到燈火闌珊的西安大唐不夜城;從神秘美麗的布達拉宮到幽靜清澈的雁蕩湖。中國啊,那一山一水,一丘一壑,都無比楚楚動人而又雄偉遼闊。
不知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對于中國的認識不再停留于字面的意思,更多的,是歷史,是文化,是英雄,是民族與時代。
目光穿越千年,我看見一條舞動身姿的巨龍,昂首擺尾又墜落淺灘。公元700年,長安是世界文化與交流的中心。那時,泱泱華夏,要讓四方來賀。可1840年,一把利刃劃破神州。自此,滿目瘡痍,百廢待舉。
可最暗的夜,才會看見最美的星光。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南昌起義……中國9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狼煙四起,星火燎原。那一聲聲尖銳的槍響,刺破黑暗,沖向黎明。那一陣陣沉悶的炮火,驅散陰霾,燃亮革命之歌!是,中國曾積貧積弱,曾一度跌落谷底,被戰火灼得遍體鱗傷,被貧窮餓得瘦骨伶仃,可龍依然是龍,因為這被盤古用斧頭劈開的天地間,到處都是不愿屈服的華夏兒女。
黑格爾曾說:“一個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孫中山在黑暗中凝眉苦思,力求革新;毛澤東少年立志,喚起工農千百萬;鄧小平在南海畫圈,向世界展示中國……正是這些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的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君不見人民,自古英雄。樊錦詩,一夢敦煌便一生敦煌;于敏,離亂中尋覓一張安靜的書桌,未曾向洋已經礪就了鋒鍔;王繼才,孤星海天一島,五星閃耀一旗,他深知寸寸皆疆土;黃文秀,把青春獻給扶貧大業,用生命堅守赤誠初心……他,她,他們,用凡人之軀,比肩神明。“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吾心有愛,其名華夏,愿盡吾之力,與國同行。張揚與血性,儒雅與莊嚴,是流水一瞬,是華表千年。
中國,是青山點墨的詩人,眉宇間皆是清風;是昂首擺尾的巨龍,蟄伏已久,龍吟陣陣;是滿天星光下的神壇,閃耀著奮進與榮光。神州妖嬈,日月升于她的眉間丘壑,其道大光;江河動人,吞吐間盡是春華秋實與鶯飛草長。江山如此多嬌,一磚一瓦皆為信仰,自此敢與天地試鋒芒。
浮舟滄海,立馬昆侖。欲為家國除弊事,愿將青春付成長。看我中華少年,自譜盛世華章!我的杯中不是瓊漿玉液,但許我敬這九州的萬種風情,敬新中國七十一年的盛世繁榮!
教師評語:本文緊扣“信仰”,列舉了從古至今因信仰為祖國、為社會、為百姓作貢獻的事例,文章主題鮮明,論述嚴謹,語句流利,反映了該同學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
信仰的話題篇三
“只有信仰才讓思想發出火花,只有希望才讓未來發出光芒。”西方的雨果老先生如是說。
在國人的字典里,“信仰”二字卻已寥寥,似乎如今的人們特別崇尚科學,不做任何教派的信徒,但是,在如今物欲橫流的世界,缺乏信仰的人在困境中確是如此脆弱,不堪一擊。殊不知,信仰能讓我們更為強大。
信仰如翼,承載起困于悲傷泥淖中的你。
巴金曾說:“支配戰士行動的是信仰,他能夠忍受一切艱難痛苦,而達到他所選定的目標。”宋代文人范仲淹兩歲便喪父,隨母改嫁。然而,他并不沉溺于悲傷,他在學臺不分晝夜地苦讀,五年中竟然沒有解開衣服好好地睡過覺。他在文章中慷慨激昂地表達以天下為己任的偉大志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揮毫而出,成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學家。中國近代革命的開拓者孫文,四十年如一日為中國的獨立富強耗費了畢生精力,一路的艱難困苦,皇天后土,實所共鑒。而支撐他走下來的是“適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崇高信仰。
信仰如風,滿盛希望負翼而上者九萬里。當迷失方向的時候,信仰便化成指向的風,指引你該去往何方。如果你知道自己將要去往何方,那么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馬克西姆,一個天才的古典鋼琴演奏者。他的一生依舊坎坷。1990年,戰爭爆發,在他居住的小鎮上,每天都有上千顆手榴彈爆炸,但是他和他的導師都堅決的認為應該繼續進行音樂學習。在那樣危險的環境中,支持馬克西姆的就是他的鋼琴。當所有人都因戰爭而紛紛避難時,唯有他,與他的鋼琴,度過了一個個炮火洗禮的日子,他的鋼琴夢是他的信仰,他的信仰給予他希望。盡管當時環境如此惡劣,他還是獲得了生涯中第一個比賽大獎,至今他都認為那是他最重要的一個獎項,而且他一直認為“那是我演奏生涯中最美妙的時刻。”至此之后,他也一舉成名。
信仰如翼又如風,它總在平日里扎根心墻,在困頓時給人以新的模樣。身為學生的我們,身為滾滾紅塵中的一粒沙,“信仰”確是需要的,這不是烏托邦也不是桃花源,而是一種能指引你靈魂的精神力量,讓你的思想發出火花,讓你的未來發出光芒!
關于信仰話題的高中作文范文2靜謐的黑色夜幕中疏朗地綴著幾顆星辰,輕柔的風撲面而來。置身于這華美的環境中,我毫無預兆地想到了信仰這個被歷代哲學家爭論不休的話題。
遙望星空,黑暗與光明共處。有人說,你穿過黑暗就是光明。我不以為然。黑暗與光明其實只隔著一層薄薄的輕紗。一不小心,你就會失陷于陰影之中而無法自拔。當然,也有雖然很少受到陽光眷顧卻堅持自己的信仰而奔向光明的例子。自然而然地,我想到了《哈利波特》中的盧平。
他在很小的時候被狼人格雷伯克所傷而變成狼人。每到月圓之時變成狼的他只能用撕心裂肺的聲音喧訴著對人生的不滿。他也因此而備受歧視,窮困潦倒。他有一萬個理由跌入罪惡的深淵,但是他沒有。
為什么?因為信仰。只因為他相信這世界上的黑暗終究會消失得無影無蹤,人間終究會是一片光明。善惡只在一念之間,有多少人因為堅持住自己的信仰而來流芳千古,又有多少人因為沒能堅持住自己的信仰而遺臭萬年。信仰是火,為我們驅逐人生的寒冷;信仰是光,為我們照亮前方的道路;信仰是泉,為我們滋潤無助的干涸。
我再次仰望星空,星空仍然是那么華美。這多像歷史啊!先賢們不懼怕黑暗,勇敢地用自己豐富的學識與智慧來與黑暗作斗爭。他們的吶喊與奮斗照亮了歷史的夜空,也給后人指明了方向。他們為什么能在黑暗的環境中超脫于流俗,就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信仰。如果沒有信仰,那么人生只能如一團迷霧,昏昏然找不到方向。連方向都找不到,又何談實現人生的價值?
那些惡人們曾經是有信仰的。但是在成長的路上,他們放棄了自己最初的信仰,跌入了黑暗的深淵。這些人真的是太可悲了,他們總認為堅持自己的信仰就像是虛幻的空中花園般不可能存在。因此他們不戰而敗,永遠地失陷在了罪惡的泥潭中。他們在犯罪之前有沒有想過,不堅持自己的信仰,怎么可能走向光明的康莊大道?信仰是我們的最后一塊陣地,如果連他都失陷了,我們怎么實現人生價值?
再次凝望星空,一個冷漠的聲音幽幽傳來:“信仰的一輩子,無非是替別人做了嫁衣裳。”那么我愿意用我的行動來捍衛我的信仰,為我自己,也為我所愛的人做最美的嫁衣裳。
關于信仰話題的高中作文范文3信仰二字,于我看來是非常神圣的,人生固有了信仰而精彩,因有了信仰而圓滿。沒有了信仰,人生就失去了意義。
沒有信仰的人生,就像是沒有了璀璨繁星的夜空,那么空洞而孤獨;沒有信仰的人生,就像是沒有了茂密樹林的森林,那么荒蕪而凄涼;沒有信仰的人生,就像是沒有了各種魚蝦的大海,那么沉寂而蕭瑟。沒有了信仰,人生就回索然無味,失去真諦。
因為有對乒乓球夢想的信仰,鄧亞萍才會不懼自身條件的不足,刻苦學習,勤奮專研,誓比別人打得更快,跑的更遠,最終打過了他的對手,成就了“鄧亞萍時代”。因為有對舞臺夢想的信仰,奧黛麗赫本才會不辭辛苦來到倫敦,一邊與疾病作斗爭一邊學習。最終獲得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成為好萊塢永恒的時尚女郎。因為有對音樂夢想的信仰,貝多芬才會戰勝聽覺的障礙,堅持作曲,無數優秀的作品問世,最終被后世的人稱為“樂圣”。
“人”字由一撇一捺構成,左邊的一撇就人的軀干,而右邊的一捺便是信仰,它支撐著整個人的身體,不讓人的身體,不讓人倒下。倘若乜嘢這些支撐人的信仰,試問哪里來的著名的“鄧亞萍時代”,哪里來的好萊塢永恒的時尚女郎,哪里又有被后世人們稱贊的“樂圣”?“人”字沒有的一捺,怎能站穩?
著名的電影大師卓別林曾說:“我相信,信仰是我一切思想的先行者”。是啊,有了信仰,思想才會有血有肉,生活才會有聲有色,沒有信仰的人是空有一副皮囊。
“信仰是沙漠中的綠洲,思想的駱駝隊是永遠到達不了的。”所以,沒有了信仰還是不行,還要為之奮斗,為之努力,實現心中的信仰。就如鄧亞萍,倘若沒有他的刻苦勤奮,空有對乒乓球的信仰,那么她怎能成就那著名的“鄧亞萍時代”;也如赫本,倘若沒有她與疾病做斗爭,放棄信仰,那也不會有“好萊塢永恒的時尚女郎”;還如貝多芬,倘若他被聽覺障礙打敗,哪里會成為人人稱頌的“樂圣”?所以,當一個人有了信仰,就該去奮斗,不要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要讓思想和行動上的駱駝隊都到達沙漠總的綠洲——信仰。
關于信仰話題的高中作文范文4陽光下的摩天輪閃閃的。晴空下的摩天輪讓我看的有點發暈。摩天輪,很多女孩子的信仰,在我看來,那也只是一個冷冰冰的摩天輪。
第一次看到摩天輪的時候,淡淡的甜,忍不住想要試一試。第一次感受拂面的風,狠狠的刺激。我不的不承認,那里的確是個忘記俗事的地方,但之后我也發現了,失意也只是一瞬間。我不留戀在摩天輪上的時光,我也沒興致再一次去嘗試那種刺激。雖然我很想逃避現實。但之后我又發現了,越是逃避越是逃不了,索性不要逃了。
看著摩天輪高高的矗立著,就總想著,我一定要到摩天輪的最高處,那樣我就可以距外公更近一步了,但接踵而來的,卻是一次次失望,一次次的到達最高處,又一次次地被狠狠摔下,再一次次的感受著那擦肩而過的痛。
摩天輪,常與我擦肩而過。
我可以很清楚記的,外公第一次帶我玩的就是摩天輪。外公說,摩天輪,離那個地方很近。很多人說,摩天輪是一種信仰。但我卻從不把信仰交給別人。我只是眨眨眼,含著棒棒糖,一眨眼就跳上了摩天輪上,不知道是懷揣著什么樣的感覺去,只是單單的很刺激。
我也可以很清楚記的,朦朧的好象在昨天,外公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喃喃地:“以后一定要懂事,外公要去那個地方了。”含著笑,手里的東西也從手中滑落。與地面的撞擊聲深深的烙在心上。是那個我一直很想要的摩天輪墜璉。
現在,我靜靜的仰望著摩天輪,摩天輪也靜靜的。總感覺,它沒那么完美了,不再刺激了,更不是什么值得信仰的神。那些關于摩天輪的傳說,究竟,傳說還是傳說。摩天輪在,人卻早已消逝。
摩天輪,不是我的信仰。
看得清現實了,發現,來這的人,無非是為了消遣,無非是為了想忘記什么,又或者只是單純的想挑戰刺激。發現,摩天輪也不過只是一個冷冰冰的東西,只是有些人喜歡傻傻地一相情愿的認定它就是她的信仰。
我不逃避現實了,因為我已經確認了,我的信仰不是摩天輪,我的信仰只是我自己,不會將自己的愿望交給那個明明沒有溫度但卻有很多人愿意把自己的信仰交給它的摩天輪。外公,我終于明白您那時所說的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