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以定格為話題的寫事字以定格為篇一
定格的瞬間,有時是美好的,而有時是悲傷的。
美好的瞬間,令人心神向往。悲傷的瞬間,令人永世難忘。
瞬間,有著不同的色彩。
美好的瞬間,是世界的色彩。悲傷的瞬間,是世界的灰暗。
美好的瞬間,是撫慰心靈的大手。悲傷的瞬間,是摧毀心靈的殺手 我向往美好的瞬間,因為它撫平了我心中的悲傷。那時,我的心開出了花兒朵朵, 我憎恨悲傷的瞬間,因為它弄傷了我心中的傷疤。那時,我弱小的心受到了打擊。
定格的瞬間,往往就在錯與對的指間,也在彈指一揮間。
仔細回想我十年的學習生涯及曾經看過的各種評論,不難發現,中國教育方式似乎已經定格。
我以為,我國教育方式的定格是受歷史因素的影響,現今高考制度的要求及我國國情等多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中國科舉制度始于隋朝,又在明清時期逐漸僵化。雖然近代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后,社會各個領域積極解放思想,教育環境及要求與古代更有了云泥之別,但千年來教育模式對整個民族的認知乃至精神的影響卻并不是短短幾十年就能夠徹底改變的。再加上中國自古就有“士農工商”的等級之分,也難怪直至今日都認為上大學,獲得高學位才是成材正途了。
現今的高考制度與古代科舉制度固然不可同日而語,但卻仍擺脫不了一個“考”字。既然是考試,便難免要有基本題型和標準答案。再加上高考的重要性和整個社會對高考的過度重視,也無怪乎會有“應試教育”產生并導致我國教育方式定格了。
中國是發展中的大國。龐大的人口數量、懸殊的貧富差距使高考成為現階段可以采取的最公平也是最適宜的選拔人才制度。而巨大的城鄉差距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又使教育方式的定格有其必要性。如果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沒有一套相對固定的教育方式,勢必會引起城鄉教育水平兩極分化,最終導致教育和人才選拔的極大不公。
教育方式的適當定格符合中國國情,有不小的益處。這樣既可以使全國的教育方式和內容相對統一,又可以縮小教育發達地區和落后地區的差距,避免邊遠地區教育水平落后。有利于形成統一的培養和選拔人才制度。
然而教育方式的過度定格甚至僵化死板對中國的發展卻是弊大于利。一張張試卷、一次次考試在定格了教育內容的同時也定格了學生的思維方式,還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中國自古便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但要想取得好成績,“苦中苦”總是要吃的。只是“三更燈火五更雞”雖是“男兒立志時”,卻不是“學子健身法”。
過度定格的教育方式將大多數時間都花在了知識教育上,用在實踐教育,如培養品德、提高動手能力上的時間卻是少之又少。使學生讀了萬卷書卻遠沒有行萬里路。長此以往只怕難以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人才。
同時,過度定格的教育方式缺乏創新,甚至將一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知識變成了精確的理性分析和標準化的試題。但這些靠做題目得來的知識卻又大多數都難以應用到生活中。
過度定格的教育方式使培養和選拔人才如同按照模具生產產品,對中國的發展有極大的害處。我以為我國教育方式應在適當定格的同時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多給學生參加實踐和主動學習的機會,才能獲得成功。
希望有一天我們的課堂教育和課后學習方式可以跳出“格子”,多姿多彩!
那一刻,也是秋天,陽光溫暖,但是我的心卻很悲涼。那天下午休息,我想我可以去探望生病的媽媽了。剛回到奶奶家的我,就感覺家里的氣氛不對,但我沒有多想,奶奶對我說:“孩子,吃了飯,去醫院看一看你媽媽吧!”我說不吃了。我回頭的一瞬,看到奶奶在抹淚,我意識到發生了不好的事,腦袋“嗡”的一聲。媽媽她?我拼了命地往醫院跑,汗水和淚水混在了一起,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只聽到自己的心臟劇烈的.跳動聲。我沖進了病房,時間好像就定格在了那一刻,媽媽的臉好白啊,嘴也開裂了,整個病房白得讓人揪心,我輕輕地來到了媽媽的床邊,當時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只有淚水的滴嗒聲。
這一年是2005年。媽媽什么都沒有帶走,就與這個世界告別了。 媽媽死后的兩周年時,我和爸爸一起去看媽媽。爸爸還送了花,是假花,他說真花好看,但總會枯,假花雖然假,可一直都會開著。我知道爸爸在想什么,我沒有說穿爸爸的想法,因為我知道他的心比我的心還要痛,即使他從不在我面前掉淚。
今天我又看到了有人掉下了晶瑩的淚珠,我的心突然顫了一下,似曾相識,原來媽媽也曾掉下了這樣的眼淚。什么畫面都不記得了,只有媽媽為我掉的那一滴眼淚,至今還深深刺痛著我的心。我想這個畫面我大概永遠都不會忘記吧!
這是一所學校,相片里已是一片廢墟,這里有一個人,是老師,已步入中年,張開雙臂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護著四位學生。他的后腦被樓板砸的深深凹下去,但那四個學生活下來了。5月13日22時12分,德陽市一中學教導主任潭千秋,用那個姿勢保護了4個生命。
他的身影在我的淚水中已模糊,但在幾億人的心里卻無比高大,清晰。時而悵望廢墟,在淚花里幻出早已被定格的——那一雙恪盡職守、充滿無私大愛的雙臂。
一位約而20左右的女老師,不顧一切地撲在地上,用她因自己責任而堅固的脊背擋住了一塊垮塌的水泥板,在她的懷中有一個緊緊被護著的孩子。孩子只受了輕傷,而這位女老師卻因頭部和脊椎骨折,停止了呼吸,約20歲,風華正茂,命運一定要在這個數字后畫上句號。
這張照片很是血腥,殘忍,里面的人的臉已血肉模糊,他的頭被砸下的重物削去一半,不,我不能想像,當那一刻時,會有多痛,有多累,應該還有許多放心不下的事,可就這么逝去了。我們能看見他背部向上弓曲著,雙手撐著地。后來,經幸存師生辨認,才認出了是學校最年輕的女老師向麗。
袁文婷,汶川震災地區什邡市師古鎮民主中心小學一年級教師。汶川地震發生后,袁文婷所在的民主中心小學的校舍也遭遇了嚴重的破壞,教室里的很多孩子都嚇得呆坐著,不知所措。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孩子們的傷亡,袁文婷一次又一次沖進教室,柔弱的雙手抱出了一個又一個孩子。當她最后一次沖進去時,三層的教學樓轟然倒塌……為了孩子,她將青春定格在26歲。
面對如此巨大的天災,袁文婷能夠如此鎮定地救護孩子,不亞于那些戰場上堵搶眼、炸碉堡的英雄。
這樣的老師還有很多很多!
當災難來襲,明知自己的生命遭遇到巨大的威脅,明知自己的軀體無法承受千鈞重壓,可是,他們義無反顧,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綻放出善良,閃耀著人性,譜寫出壯烈,鑄就了生命的永恒和偉大!
以定格為話題的寫事字以定格為篇二
事情雖然遠去,但那一刻,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母愛的溫暖。
——題記
已經不記得那是什么時候的事了,但不知為何,事情的經過卻記得清清楚楚。
那天晚上,我迷迷糊糊地睜開了眼,叫了聲:“媽媽,好熱呀!”“什么?熱?不會發燒了吧?”媽媽邊問邊用手摸了摸我的額頭,“哎呀!好燙啊!肯定發燒了,快快快!趕緊穿衣服,我們去醫院。”說完,馬上幫我穿好衣服,背起我就往樓下跑。
回到家,媽媽把我放到床上,就到樓下去了,朦朧中我聽到了媽媽找藥、放水、燒開水的聲音。
毛巾熱了,換新的,熱了,再換新的……
“藥來了!”媽媽扶我起來,喂我喝藥,“好了!現在你可以睡覺了,睡一覺就好了!”媽媽輕輕地說。
天亮了!陽光照進了房間,我醒了!頭已經不暈了,也不燙了。咦?媽媽怎么睡在我旁邊!媽媽照顧了我整整一夜?“媽媽!”我試探地叫了聲。“嗯?”媽媽在睡夢中應我。媽媽這么累,就讓她再睡會兒吧!我暗自心想。
“咔嚓!”這美好的瞬間被我的心靈眼睛拍下,它將永遠定格在我的心靈相冊中。
以定格為話題的寫事字以定格為篇三
天色是淡藍的,看不見闌珊處的燈火,思緒在清風中飄落。我愛你就像那白鴿,總把自己的溫暖傳著傳著,累了自我,泡沫遮掩了快樂,就讓在風中飄落。也許一個人比較適合,突然幼稚了。
畫面定格了,眸前清晰了,只剩下了我一個,會不會做個錯誤的選擇,回想起了找我。我愛你就像那飛蛾,努力爭取機會撲火,想著想著得不到什么,卻我唱著唱著,做這最后的選擇。
守著守著,心累了累了。聽說多多思考人生就會把傷痕愈合,可是太多太多,執意裝作偉大的,依然坦蕩執著堅守著。想象中要的快樂,就像花瓶打碎了,盼著盼著,嘗著嘗著,傷痕卻無法愈合,還碎著碎著。
也許畫面真的就像泡沫,模糊不清了自我。
人生我看得太多,感覺無處不擦肩走過,無處不選擇。古色的世界,我愛你就像那飛蛾,不是得不到什么,不想一個人去適合,留著彼此孤單的行走著。去尋找我們的快樂,被你帶到風中沉浮了。也許你是偉大的,我是卑微的,世界剩我一個,文字世界留給了我,我想著想著,感覺無比的快樂,傷痕不再不去愈合了,期待著快樂你我。
我愛你就像那飛蛾,撲火的想法你曾曉得,給予的很多,得到了快樂。
以定格為話題的寫事字以定格為篇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愿望,也許我的愿望與大家截然不同——我希望時光定格在我的童年。
你或許會問,為什么?
我從小在家人的關心下成長,一想起未來將面臨的那幾次命運攸關的擇校考試,就不由得一陣緊張——若是考上了,那是自己走運;若是落榜了,那未免的太對不住父母的一片心血了。隨著年級不斷升高,緊張之心也跟著不斷升級。有時我甚至想:要是世上沒有升學考試那該多美好啊!
你也許會說,逃避不是辦法。
是啊,光是一味的逃避又有何用?改到來的終究要到來的。讀書考試,只不過是為你未來的世界打好基礎。未來事業又是什么?為了養活自己。那么讀書考試便是為了將來自己更好地生活罷了。
你又會反問,可是周恩來從小就知道——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啊,不是嗎?
時光啊!拜托你,就定格在我的童年吧!讓我盡情地享受童年的快樂吧!
以定格為話題的寫事字以定格為篇五
其實這種想法在我們14.5歲的世界里,是很正常的。幾乎人人都說過想死之類的話。
唉,誰讓我是中國人啊,倒霉催的。中國教育:就是死讀書么。切,死讀書誰不會啊,不就是看誰讀地更死么,真是無聊至極。對于老師布置的作業,我覺得老師不用心批,那我們干嘛白費力氣用心寫啊,反而,對于自己總結的筆記,卻感覺怎么寫都不累,看語文書,看幾分鐘就厭了,看小說,名著,連看7.8個小時都還很感興趣。
真是,煩。
以定格為話題的寫事字以定格為篇六
那年冬天,寒風吹在臉上很刺骨,我們回老家過年。
到了老家,那里的冬天更冷,待在屋里才暖和一點。老家的院子真大,可以堆放好幾大捆稻草和放養十幾只雞。
老屋的后面有一大片竹林,竹竿高高壯壯,碧綠的竹葉非常繁茂,如果那竹葉可以用來包粽子,味道一定很清香。還有幾根竹子像是被咬過的,幼小的我覺得竹林深處也許藏有大能貓,就傻傻地在那里待了半天,沒有看見一只大能貓出沒,就很失落地走了。
穿過竹林,我看到了一幅美景,那里的白云時兒高、時兒低,時兒大、時兒小。遠處的高山連綿起伏,在山上若隱若現地飄著一層層霧,云霧后面隱約可以看到山上有幾片小樹林。近處的山腳下,可以看見有幾頭牛和一片羊群,它們在低頭吃草。再近一些,可以看見一條清澈的小河在蜿蜒,在這幅如畫的美景中,小河就像一條藍色的發帶。我緩緩走到小河旁,看見河里有些小魚,它們有時在水里嬉戲,有時在水里覓食,還有時跳出水面,像一朵朵美麗的浪花。
晚上,滿天繁星,就像一片星辰大海照映著大地,我們躺在草地上,看著星空,心兒來到了星海,和星星一起旅行在太空里。
才過了幾天,我們準備要回去了,可是我舍不得家鄉的景色,這里像世外桃源一般安寧美麗,它長久定格在我的記憶中。
以定格為話題的寫事字以定格為篇七
六年來,我一直在家與學校之間徘徊,已習慣了上學時在賣包子的店旁停住腳步,聞聞包子的清香;已習慣了在進校門的時候整理一下服裝;已習慣了放學時,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回家。而如今,我將會走一條陌生的路,開始又一段人生旅程。我留給同學們的和同學們留給我的,就是那平淡的微笑。
星期五的上午,老師突然說要帶我們去照畢業相片。大家頓時興奮起來。“哈哈,照畢業照羅!
我可要照好。”一個同學笑著說。“是啊!這相片非比尋常,是要留給大家做紀念的,一定要照好——你幫我看看我這頭發亂不亂?”“不亂不亂。”“衣服臟不臟?”“不臟不臟。”“恩,那就好!”我見狀,笑出了聲,男生也愛美?看來大家把這個看得比考試還要重要啊!
連平時學習不認真的也重視起這畢業照片來啦。在大家討論完畢后,我們已來到教室外排隊了。我環視了一下大家,笑,笑,全都在笑!
那一個個笑容是如此的真誠,如此的讓人陶醉。我第一次覺得那些平時調皮的同學,也這么善良。隊排好了,我們大步的向小花園里走,然后精神抖擻的站在了臺階上。老師們就坐在我們的前方!
一切準備好后,攝相師開始數一,二,三。我的心“咚咚”直跳,我要把我最真誠的微笑留給老師,同學!
我微笑,同學們都微笑。而隨著相機的“咔嚓”聲,我們把大家最美的笑容定格,也把大家最真誠的心定格了。
微笑,被我們定格,我們把微笑變成了永恒。我希望所有的同學都像照畢業照那樣,把微笑留給別人,用真誠的心去對待別人!
不但把微笑留給別人,還要把微笑留給自己!用微笑面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