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快樂嘗試小學三年級篇一
一年一度端午節到啦,吃完午飯后,我就開始做卡通書簽。做到一半,爸爸來電話,讓媽媽去叔叔家做飯,我們都要去叔叔家吃飯。我說了一句“好噠”就掛了。
我們來到叔叔家,媽媽就去廚房做菜了。我趕忙把裝在口袋的書簽材料拿出來,繼續做我的書簽。
總之,今天我們是有口福了的!發好碗、筷、杯子后,大家就開動了。我也不例外,東夾一個西夾一個,吃得不亦樂乎,然后再喝上一大口的雪碧,舒服得不能再舒服了!我就一直吃,吃到肚子不能再撐了,才繼續去做書簽。
不一會兒,書簽做好了。正好我的好朋友語語也來叔叔家玩了,我們一起聊天,還和叔叔的兒子玩游戲。游戲的規則是:石頭剪刀布,贏的人寫一個歌名,剩下兩個輸的人選出一人,那個人要做動作但不能說話,可以哼出那首歌的旋律,猜到則為勝利。我和語語配合默契,三首歌中我們猜對了兩首。可惜時間有限,不一會我們就回家了。
啊!這個端午節過得真是快樂。
快樂嘗試小學三年級篇二
書是什么,是智慧的總結,書是什么?是生命的一盞明燈,書是什么?是一個人畢生的精神食糧。
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書。這是人人皆知的一句話。
在這個充滿知識社會,如果你沒有讀書,沒有智慧,你在社會中沒法站穩腳跟。
孫權讓呂蒙讀書是為了讓呂蒙文武雙全,在今后的戰斗中更好獲勝。傅永發送讀書是因為朋友來信,他卻大字不識一個,他感到慚愧。他們讀書后,呂蒙的才干大增,魯肅感嘆并結交為兄弟,博永才干大增,皇帝都為之感嘆。
美國著名政治家,科學家,富蘭克林酷愛讀書,家里窮,他便向向他人借書,并說到做到什么時候還書就后還書從來不失信。
可見讀書是多么的重要,有了書就有了知識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它會帶給我們光明的前途。
快樂嘗試小學三年級篇三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正是高爾基先生的這句話,使我從小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
著名波蘭裔法國籍女物理學家、放射化學家居里夫人讀書就十分專注。一天,小時候的居里夫人在看書,她姐姐和同學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戲。居里夫人就像沒看見一樣,繼續讀書。她的姐姐想試探她,就把椅子一層一層地疊在了居里夫人的后面,她稍微一動,椅子就會倒下。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居里夫人身后的椅子仍在她后面挺直地立著。
居里夫人讀書如此專注,讓我非常敬佩。雖然我讀書的專注力不及居里夫人,但讀書也能讓我快樂。
有一天晚上,我突然發燒到醫院打吊水,特別難受。媽媽懂我,給我拿來了幾本書,我很快被書中精彩的情節深深吸引了,忘了發燒的難受,直讀到睡覺時,才肯放下書。
讀書給我增長了知識,增添了信心。讀書不僅可以豐富自己的語言,還可以獲取新知識。讀書是一種高雅的享受,也是一種生活態度。
我讀書,我快樂!
快樂嘗試小學三年級篇四
每年過年,許多小朋友都喜歡放鞭炮,當然,我也非常喜歡放鞭炮。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一大早起來就開始放鞭炮了。我右手拿著打火機,左手拿著一大串又大又長的紅鞭炮,準備點火了,“嘣、嘣、嘣”——鞭炮響起來了,聲音爆跳如雷,硝煙飄散開來,把我給嚇了一大跳。
接著,我又拿了一些沖天炮去放。我把沖天炮放在地上,一點燃,沖天炮快速地向上一沖,“嘣”,沖天炮在空中炸響,隨即傳來尖利的回音,打破了寧靜的村莊,過年的快樂氣息開始彌漫,擴散。
然后,我把沖天炮反著放,讓它變成了“沖地炮”。點燃后,“沖地炮”的殼飛了起來,只剩下炮彈在地上爆炸,隨地亂滾,把我又嚇了一大跳。
吃完晚飯后,我就開始放煙花了。我搬了一個一百發的煙花,放置在開闊的空地上,點燃后,火球一個接著一個向天上飛,在天空的最高處炸開了,像一朵朵五彩繽紛的花兒,而后慢慢凋謝。
放完煙花后,我只好戀戀不舍地回家了。這個春節,真快樂!
快樂嘗試小學三年級篇五
在乍暖還寒的陽春三月,高一小學的校園里迎來了一年一度的讀書節,讀書節已經伴隨我們有5個年頭了。今年的讀書節,融入了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使內容更加豐富。
在此期間,我們五(6)中隊在班級進行了好書推薦、奧運知識小競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我們班還展示了一堂學寫讀后感的示范課。
這堂課上得別開生面,非同一般。課堂上,周老師話不多,她把時間交給同學們,幫助同學們賞析一篇篇《讀后感》,挑毛病、找病根、開處方,一步步找到了寫好讀后感的秘訣。
清脆悅耳的上課鈴響了,五(6)班全體同學用燦爛的微笑歡迎前來觀摩作文輔導課的校領導和老師們。周老師用投影儀展示了同學們寫的習作,并要求同學們對談感受,頓時班上的氣氛立即活躍起來,第一篇習作,同學們邊看邊思索,不一會兒,一只只小手就舉得如同雨后春筍一般。
“這讀后感和文章的內容對不上號,讀感應該一致。”
同學們議論紛紛、各抒己見,周老師在黑板上總結了四個大字——讀懂文章。緊接著投影了第二篇習作。咦?奇怪,怎么會有兩稿?仔細比較才發現第一稿原文抄得太多,而感受只是干巴巴的幾句,改正之后的第二稿就好多了,這真是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呀!周老師把大家開出的藥方總結為“讀感結合有側重”。
“這第三篇寫得太平淡了,一點味道也沒有,感受寫得很勉強,不是有感而發的自然流露,更象是硬逼出來的。”大家紛紛發表類似的意見,周老師不住地點頭,轉過身在黑板中央寫下了“找準感點”。投影儀又打出兩篇因母愛而感動的讀后感,大家看罷,都覺得不錯,周老師又讓其中的一位小作者做現身說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于是“聯系實際談感受”成了全班的共識。
今年的讀書節讓大家受益匪淺,既學會了怎樣寫好讀后感,又開闊了眼界,讓我們在讀書中收獲快樂,在快樂中認真讀書。